经济导刊
分享:

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金融与安全

本刊编辑部 来源:《经济导刊》2015年8月 2015.10.19 21:07:20
近两年,伴随网络商务的发展,我国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迅速发展壮大,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已经不容忽视。互联网金融在全世界都是新生事物,正处在不断的变动发展中。我们必须不断深化认识新金融的运行特点、竞争方式、发展路径和监管规律,既不排斥新技术带来的变化,也不忽视其中的风险和隐患。这无疑是摆在经济学界和管理部门面前的重大前沿课题,而且任务紧迫。

编者按:近两年,伴随网络商务的发展,我国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迅速发展壮大,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已经不容忽视。互联网金融在全世界都是新生事物,正处在不断的变动发展中。我们必须不断深化认识新金融的运行特点、竞争方式、发展路径和监管规律,既不排斥新技术带来的变化,也不忽视其中的风险和隐患。这无疑是摆在经济学界和管理部门面前的重大前沿课题,而且任务紧迫。

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青年学会于74日组织了“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金融与安全”研讨会,请到两位资深金融专家——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党组书记霍学文和微众银行总经理曹彤,作了专题演讲,并进行了热烈讨论。本文是研讨会纪要。

霍学文*:大数据、互联网金融和监管

互联网时代的特点

当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世界的底层物质和技术结构。我们生活在网络时代,如果仅仅把互联网当成一个工具或一种技术,是大错特错。对于这次股票市场的急跌,我个人的看法,是由于监管机构没有数据全貌。监管机构能够看到交易所的数据、证券公司的数据,至多能加上融资融券的数据,但这些仅相当于整个场外配资和场内融资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数据不全就无法知道资金流向,无法实时监控。索罗斯之所以能够搞垮英镑、冲撞亚洲货币体系,其原因在于相关方没有数据,不知道他干了什么,当知道的时候,已造成事实影响了。这次股市的情况其实是一个多重机制——做空机制、场内融资融券的机制、场外配资的机制、伞形信托的机制、媒体互动的机制,这使得政府现有的监管措施仅能起到有限的作用。这次危机对我们研究这个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参照。

互联网已经不再是技术,不再是工具,更不是简单的平台。它所构造的是一种新的金融生态,一定要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和认识互联网。

从技术到消费、金融、产业、经济,互联网已经改造了多个领域,未来一定会改造我们的社会。我在《新金融 新生态》一书中归纳了互联网金融的特点:“一个网络,两种形态,三个属性,四维空间,五个竞争力,六个未来的趋势,七个公式,八方共治。”

一个网络就是互联网。两种金融形态是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传统不是落后,但是传统金融只有经过大数据化改造,才能够与互联网金融走在同一个竞争的起跑线上。现在起跑线不对称,由于传统金融所拥有的高楼大厦、众多雇员、网点和设备,使得它单位业务所消耗的成本远远高于互联网金融企业。在传统金融(例如银行)还没打平成本的时候,互联网金融可能已经大大盈利了。

三个属性指互联网的金融属性,平台关系属性,市场属性。

四维空间,指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交方式。例如,微信侵入金融业,微信里有一个工具是微信零钱,零钱是用户的钱,但不在银行账户里,是用户名下存在于微信系统内的一个虚账账户资产,实际上它是无卡支付时代的开始。一旦微信红包或者微信零钱的机制拓展其功能,传统银行卡就首当其冲受到威胁——银行卡的便捷程度远不如微信零钱。同时我们也会看到,互联网金融的社交方式替代了很多银行从业人员的功能。这种替代实际上刚刚开始,未来会逐渐形成基于社交的、自动化的金融业务,这个改变非常深刻。换句话说,我们过往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在互联网金融时代都深深地改变了。

大数据金融的内涵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说,数是万物的本原。管理界以前认为,由于中国的管理没有像西方那样实现数字化,因此西方经济比中国经济走得快,至少在微观层面发展得更充分。大数据时代,这种情况将发生很大变化。由于中国人迅速接受、采纳并应用互联网,使得“数”或者“大数据”在无形当中走到了前面。大数据对世界最大的改变就是一切皆可量化。有人说结构化数据可量化,非结构化数据不可量化。现在发现,只要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赋值就可以量化。起初赋值的过程是人工的,现在可以设定互联网算法的机制,实施自动赋值,像现在高频交易一样,任何一个指令都能转化成算法,然后进入到程序。

在大数据情况下,银行是大数据集成商。我在蒙特利尔银行待了三个月,深刻地感到它是一艘经过大数据改造后的航母。在传统银行中,业务员可以拉走客户,而蒙特利尔银行的业务员所做的是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固化在银行的数据库里,无论哪个业务员跟客户洽谈,都只是维护银行的客户关系,客户不属于任何人,业务员要按照银行的要求录入与客户的谈话记录。同时,客户的价值必须分享——开发客户的绩效奖励占50%,另外50%则是分享客户所获得的绩效。这种机制促使业务员分享客户,共同做业务;需要时聚集个部门业务员共同给一个客户做方案。

如果我们的银行能够把所有的客户的底层数据打通,就能真正做到客户是银行的。人们现在去银行办业务,每办一种业务就需要填一次单,实际上银行已经有这个数据,为什么不能打通?因为业务分管所限。另外,过往银行的技术部门是为业务部门服务,若银行大数据化,就会变为技术部门主导业务部门,业务部门要根据大数据计算的结果,开发客户、服务客户。这涉及银行内部结构的转变,要实现还比较难。

证券公司已经是动态大数据服务商。2000年证监会决定,支持开展网上证券交易。从那时开始,股票交易所、证券公司开始互联网化,所以现在证券市场受互联网的冲击最小,从互联网获益最大。

保险公司是生命周期的大数据,它管着人们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财富,应该是未来所有金融机构里面最具竞争力,也是最有长久存在价值的。但保险公司现在似乎是互联网化最弱的一个环节。保险行业互联网化改造能够大大增加消费者的福利,而且会带来全球保险业的改变。

互联网时代,所有金融机构未来的核心资产将是大数据,不再是固定资产,且所有的固定资产未来都不会带来高收益的资产。这样的变化是对银行经营风格、经营模式根本性的转变。

银行的核心功能是支付结算功能。但是全世界的银行——不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更多地集中在发展存款、发展贷款,没有在支付功能上用功,所以第三方支付发展起来了。银行8点半上班,4点半准时下班,4点半后人们的业务活动找谁?第三方支付。如果没有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不会这么快发展起来,它本来是在堤坝上开了一个小洞,但是由于它确实满足了大家的需求,连通了储蓄者和投资者,两者可以不通过中介机构进行直连。这完全是银行的疏忽,导致银行在未来竞争中的劣势。

金融机构的一个核心要素是账户。如果允许微信零钱不断发展,那微信就成了每个人的账户,未来的前景不容小觑。而未来的监管将变成大数据监管。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有很多形态,两者是共存的关系,但是在生态的演进上存在着差异。比如传统金融的区隔、静态、模块化的特点,它要变革一个产品非常难,而互联网金融要变革一个产品非常快。因为传统金融有牌照、有必备的决策流程,投资项目必须有研究报告,上经理(行长)办公会、董事会、甚至股东大会,之后还要招投标,招投标通常耗时三个月。等这个流程走完,互联网企业早已干成了。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存在诸多不匹配,这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足够充裕的时间。

大数据监管和互联网金融安全

大数据监管有以下几种模式:主动监管;精准监管;动态监管;日常监管;协同监管;社会共治。

关于大数据监管模式。如果我们现在依然采取被动监管(即出了问题再管),或者说有了底线报上来再管,这个决策流程太长,而互联网时代所有的信息传输速度都极其快捷。例如昨天证监会开会,今天证券业协会发出公告,但公告还没发布,几乎全网已经在传播,大家马上开始解读。这和传统的信息传导机制完全不一样,互联网信息传播几乎做到实时,所以政府监管模式,必须适应互联网时代做到实时监管,才能够做到主动。

所谓精准监管,必须利用大数据和全息可视化进行监管。集成部门数据形成大数据只是基础性的,必须把它转为可视化的,这样我们才能够看到市场变化的全貌。

此外,监管必须是全息的。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在发布信息,对社交媒体(互联网股吧、自媒体等)披露证券市场的信息没有规定限制,也没有纳入监管层的监测范围,但这些信息都在发挥作用。换句话说,互联网时代,信息维度已经由平面概念变成了多维概念,要想监管好市场,要想发挥好互联网金融的功能,就必须把监管变成全息监管,所有能集成的信息必须集成,然后大数据全息化可视化,这能成就一个新的监管模式。

互联网金融在大数据时代存在哪些风险?以P2P为例,一是欺诈风险。二是市场风险,股市过快上涨、过快下跌,这是以往没见过的。三是操作风险,例如光大的乌龙指事件。四是信用风险,传统银行贷款必须拿房做抵押,而互联网金融是信用贷款。

但在今天,每一台设备经过计算机的算法,都被赋于了这个设备在全球唯一的身份,这叫设备指纹。即使你不用实名,认为自己是保密的,但在互联网上你所用的设备已被监测。透过设备指纹,可以把一个人运用的所有设备——PC、平板电脑、智能终端等等可上网的设备全部连接起来,连成一张个人在互联网上的数据画像,这样个人信用就被自动监测到了。

所以互联网金融跟传统银行竞争,必须抛开抵押贷款,变成信用贷款。在互联网上,当每一个人知道自己的终端被监测之后,都将自动遵守信用。未来我们会是一个非常守信用的社会,因为网上的记录根本抹不去。现在个人可以修改自己档案里的东西,未来在互联网上则根本无法更改,因为你不知道哪里存着你的真消息。互联网有容错技术,一个人可以造很多假,但是这些信息相互印证,会让真的信息自动呈现。在众多可监测信息源的情况下,造假将越来越难。

我们开发了一个大数据监测预警平台,现在已经投入使用,专门监测非法集资。我们发现,电视台做广告成为非法集资最重要的来源,那些被打过的非法集资,没在电视台做过广告的太少了。非法集资来钱太快,数额巨大,打击它又很难,这是法律监管机制造成的。公安局抓人,检察院检察,法院要起诉、审判。过去法院是合议庭制,大家商议后出结果;现在是主审法官负责制,且终身负责,因此法官越少判出错越少。法院判得少,检察院就无法批捕,公安局也会不抓或少抓。法治社会不是有法就行,法的漏洞多,又太宽松。例如一家保险公司某营业部的业务人员,公然推销非法集资产品,老百姓多次上访要求抓人,保监会说保险法没有赋予我们相应的监管职责;保险公司说它只能监管业务人员卖本公司的产品。最近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看到了希望。

如果不用大数据监管,在互联网时代,这些非法金融活动会让合法的金融秩序很难有效存在,或者说会动摇我们的证券基础。如果我们不进行大数据的监管和风控,今天这样的股市异动还将会重演多次。所以大数据的风险管理、风险控制以及监管应该成为我们未来监管的主要手段。

讨论:

问:大数据技术有没有权限?

答:有权限。在大数据情况下,大家面对权限是一样的,但是企业的管理有层级。即使去中心化,企业仍有人管。平等是指在互联网上,不是在机构体系内部。并非像人们所担心的,互联网一旦去中心化之后就没有政府了;政府和监管依然会存在,只不过是以另外的形态存在。

有一个问题值得思考,就是互联网上如何划定人的边界,国土的边界,这些边界可能具有法律和政治上的意义。例如我在美国收了国内的微信红包,这个是人民币进到美国,还是依然在中国?我们会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遇到很多稀奇古怪的、以现在的法律体系解释不了的问题。这些确实需要学者去划定边界,因为它跟我们未来的发展还是很相关的。

问:中国互联网金融能带来哪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机制创新,它是否具有引领国际潮流的可能性?

答:中国现在发展了很多类型的具有金融要素的交易所,很有生命力。比如,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主要是权益交易中心,如果深圳能够借互联网金融成长为债权交易中心,很可能改变深圳和香港的关系。

我们在传统金融领域很难超越西方。但是互联网金融提供了机会。我们有三大优势,第一是中文环境优势;第二是人数优势;第三,中国的传统金融覆盖不了80%的中小企业和中小客户。问题是这个机会到来的时候,我们如何把握、如何运用。这三五年的时间就会决定未来的格局。

问:互联网新技术的应用,是否对现有国际金融资本形成冲击?对我国金融发展的意义?

答:互联网既不属于金融资本,也不属于产业资本,互联网技术谁用就是谁的。但互联网是美国人发明的,他们保有核心技术,在全球金融竞争中掌握着主动权。目前国内外互联网基础设施在同一个平台,根服务器依然在美国(1个主根服务器在美国,12个辅根服务器里9个在美国,其余的分别在英国、瑞典、日本)。我们有必要建设第三条基于互联网的、中国人可控的金融大通道(包括硬件和软件)、资金清算系统。这应该上升到国家战略。

只要不发生极端情况,我们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可能超越欧美。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我们在国内把业务做到国外,人民币结算实际上也国际化了。互联网打破了疆界。无需美国政府承认人民币,互联网上就可以使用。如果允许我们的大金融机构(包括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机构)成为国际化、互联网化的节点,那么中国未来在金融领域的话语权就不断上升。但这个过程会对传统金融业产生极大的影响,蜕变过程是痛苦的。

问:如果在中国形成另一个金融中心,需要什么条件?

答:在互联网上,所有人都通过链接跟其他人达成合作和达成交易。互联网是去中心化的,但它不是没有中心,互联网的中心是规则。谁建立规则谁就建立了中心。因此,我们怎么样建立互联网上的规则、标准化体系、基础设施体系,这一切对互联网的发展,至关重要。

问: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所有权的归属?怎样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它对实体经济有什么影响?

答:在淘宝上,所有的个人数据都是隐私,但经过集合处理、剔除隐私信息之后的集成信息是公众信息。所以大数据时代,小数据(个人隐私),经授权才能被运用,这是法律财产权问题。

互联网对城市、对生活、对经济来说,最大限度地改变了三件事:第一,改变了人与人沟通、交往、联络的方式。第二,改变了资源的利用方式,过往人类发生纠纷的最大问题是资源的所有权,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权力则是组织权。例如全世界最大的出租汽车公司是Uber,全世界最大的旅馆是Airbnb,全世界最大的媒体制造商是facebook,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的提供者,资源的所有者,那么,资源的组织者变成最重要的人。在全世界的金融竞争中,金融资源的组织者将越来越重要。所以那些创新度极强的小公司,看着不起眼,但是他们一旦成为资源的组织者就势不可当。所以互联网对城市的改变就是,哪个城市造就的互联网上的资源组织者越多,那个城市就将是中心,就将是价值链的创造者。研究互联网企业一个重要的方向,应该是研究资源的组织。

曹彤*:互联网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金融改革有三个主题:一是宏观金融利率,汇率和资本项管制改革,目前推进的速度很快。二是中观金融——金融市场的体系建设,平衡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平衡政府和市场。三是微观金融,主要涉及公平与效率——怎样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解决融资双方的对接。

在这三个主题当中,互联网金融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国金融改革真正遇到互联网不过5年,互联网金融对于促进整体的金融业改革是在发挥正面作用。当然也在累积一些负面的、潜在的风险。

例如宏观金融的“三率”改革。互联网金融出现以前,市场分资金市场和信贷市场,民间市场潜在下面,但又是真实存在,货币政策的传导,很难触达到民间市场。互联网金融使民间市场显性化,这有好的一面,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例如,公开市场操作作为宏观金融调控的主要工具,其在民间市场上的效力需要评估。另外,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也模糊了过去通常理解的直接融资(上市)和间接融资(贷款)的划分法。互联网金融属于直接融资,但是因为互联网金融同时也在创造自己的流动性,甚至创造自己的货币,所以它又带有间接融资的特点,很难界定它的属性。对它的调控也是很大的挑战。

从中观看,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我国金融市场的建设不必再走两百多年来以金融交易所为核心的欧美老路。事实上,现在也出现很多中心式的金融市场,像众筹、P2P、商品信息中介等一些包含金融要素的信息媒介,正在演变成新型的交易所。这些交易所也在聚合资源,产生新的聚合效应,老的交易模式在被解构,新的在生成。

从微观金融看,因为互联网的属性天生接近C端,它是解决融资难非常好的手段和方式,但是它不一定能解决融资贵的问题。因为宏观政策传导不到民间市场,融资就无法降低成本。

总体而言,互联网金融为中国提供了一次跨越欧美,以全新模式成为金融大国的历史性机遇。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得很多东西发生量变甚至质变。我国货币存量已经是全球第一,当海量货币和互联网金融模式融合、发生某种形式的裂变时,其结果难以想象。若微观金融主体、中观金融市场、宏观金融调控都互联网化后,它的聚合效应也很难用传统的概念衡量。在此背景下,有可能出现全新的金融理论、金融模式、金融路径、甚至全新的金融标准,有可能创造一个新的金融时代。

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主要难点,有三条比较突出。一是微观主体的法律地位。一些类金融机构和准金融市场,其法律地位如不能最终得到确认,会使得金融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变得模糊。二是互联网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在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的画面中,主要是企业和产品层面,基础设施的创新还没有得到突破。三是金融监管问题。以上问题,核心都要回到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这是传统金融的量变演绎,还是一个几次迭代发生质变的新物种?这是确立监管理念和监管框架的分水岭。如果是前者,那么我国现在“一行三会”的监管架构可以保持不变;如果是后者,就可能出现很大的结构改变。

其中,互联网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核心问题。它的逻辑是:金融主体的发展和创新,包括法律地位的确认,取决于监管的态度和政策;在风险不可控的情况下,监管层不可能无限制地鼓励没有经过法律认可的金融主体不断快速地发展,即使这个金融主体具有创新能力;而基础设施建设如果不突破的话,那么对风险的总体可控,就非常困难。

现在互联网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从大的项目看,目前还非常滞后。

第一是身份识别,这是互联网金融识别的第一要务。但目前从技术到监管政策,再到各方软件的应用,都还没有取得根本的突破。目前主要有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声波识别、Ukey等方案。在实践中,一些比较成熟的技术可以推广,但如果推广,就将涉及整个行业结构的改变。

第二是账户的开立。这涉及技术的安全性、现有架构的稳定性,以及反洗钱等问题。目前线上开立账户已经在局部开展,比如证券的开户已经在线化了。一部分险种也可以在线消费。现在核心问题还在银行体系,如何突破在线开户问题。

第三是风险识别。互联网世界的风险识别,和我们线下几十年积累的做法、模式,完全不同。线下可以与客户多次见面,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现场获取信息,但是在线方式跟客户接触的机会非常少,必须一瞬间迅速地完成对信息的捕捉和判定,才能发生交易。所以如何产生基于互联网世界的征信、交叉验证等模型,在实践中没有真正落实。

第四是信用评级。我们现在的信用评级明显滞后于线上业务的发展,大部分都是线下。其实线下业务的评级发展也不快,绝大部分债权包括非标都没有纳入用评级,包括风险增信,资产证券化的技术,流动性的安排等等,这都是互联网金融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在没有基础设施的生长条件下、且快速奔跑的互联网企业和产品,其创新有一定的潜在风险。

基础设施建设中,一个很重要的命题是:究竟谁是这个设施建设的主体,是市场还是政府?现在没有标准答案,只是要看如何能够符合它的发展规律。另外,例如在线的身份识别,存在多种模式选择,应该把哪一个作为政府认可的标准模式?是在市场试错中产生,还是通过主观判断决定?这个非常重要。

此外,基础设施建设是单一主体还是多元组合?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由谁承担?线下金融中,银行间的清算与二维支付体系,严格意义上都是国家买单,人民银行牵头,大银行出一部分钱,就搞出来了。这相当于政府承担了社会公用的成本。那么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由谁承担?我个人认为,因为互联网世界的生态太复杂,而且交易海量,所以应该由市场多元主体自由组合,分摊成本,在反复试错中,最后找到基础设施建设的最大的公约数。

与其并行的是监管的角色。实际上,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观点非常开放。今天中国互联网金融在应用层面能走在世界前列,与现在的监管政策有相当大的关系。当然,往下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监管分寸把握的问题。基础设施投资期较长,见效慢,且投资的成本和收入往往不匹配,时间上存在错位——收入在未来,成本是当期的;收入具有不确定性。假如建设标准没有变成行业共识,就是投资失败,所以对于投资者也是很大的考验。这也是目前在产品层面的创新风起云涌,但基础设施上的创新却寥寥无几的原因。

所以,总体上是否应该并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发展,前者更应该成为政策支持的一方面。

另外是监管理念。我们国家的金融监管,上世纪90年代主要是学习, 2000年以后,基本上用巴塞尔协议。这两三年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此提出了新的挑战。互联网金融最大的特点是模式迭代很快,任何一个监管规则确定以后,都可能是对现有的一些创新的极大鼓励,也可能是对于圈外其它模式的简单否定。所以,是否可以考虑一种跟随创新的监管理念,尽量减少事前指定的行业模式。行业内每半年或一年总有新东西出来,如果都套用既有规则,有时候很难操作。

关于基础设施建设和行业监管规则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监管层应该对行业内通过试错产生的、大家通认的模式或惯例给予一定的认同,两者保持一定的关联度。否则,创新之后形成行业惯例,却出台政策否定这种创新,没有人能承受这个试错的不确定性。一旦预期形成,没有人敢在这个领域做太多的尝试,它的连带的负面效应就比较难以处置。

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我们不能成功的跨越基础设施建设的话,互联网金融将很难成为承载重大社会使命和国家金融战略的载体。

讨论:

问:对传统银行发展前景的预判?你们在业务方面的特性是什么?

答:好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不会纠结于客户和业务是谁的。比如淘宝平台,它自己不开店,它是没有小我的。我认为传统银行最大的挑战就是怎么突破小我。如果总是想着我的业务、我的客户,就跳不出去。这是一种自我革命。

银行网点的空心化已成趋势。银行网点有三个功能:开户、重要业务(如挂失、读卡业务)、现金。这三条现在都被互联网化了。现在很多消费可以通过手机支付,不用现金,现金的需求量下降。开户的业务如果能慢慢搬到网上,也无需去网点了。

另一个趋势是商业网点的金融化。自从允许淘宝卖基金开始,就等于允许所有的网点(不管是互联网网点还是线下的网点)只要跟互联网接通就可以售卖理财产品,像星巴克、苏宁。当然也有资格限制。所以银行网点面临两头的挤压。在这种情况下,小企业并非战胜不了大的金融机构。

问:企业、金融机构、众筹、P2P如何跟你们这个平台进行对接?

答:我们是平台,但主要业务也是银行老三样——存贷汇。对于贷款来说,就是连接有贷款需要的人和能够出钱的人。P2P也是类似的做法,连接的是社会资金和社会需要资金的人。理财方面连接的是想买理财的人和产品的供给方。机构之间对接的技术性问题并不难,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不是对接的问题,而是模式问题。做平台,别人为什么要加入这个平台,即在合作意愿上的问题,这是最大的问题。

问:如何加强保险公司的互联网化?

答:首先,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必须进行底层的大数据改造,如果改造不好,没有办法跟电商竞争。保险主要是三件事,一是筹集保费,如果电商能卖保单,就不需要那么多营业员;二是保险清算,现在保险公司雇很多人算保单,监管机构也要算、批,但是这一切都可以由大数据代替,由计算机完成。三是保险的资产管理,如果保险的资产可以交由银行、基金公司等管理,那么保险公司的存在价值是什么?所以互联网对保险业的改造将是非常大的。另外保险机构需要做一个重大决策,即由技术部门驱动业务,这是互联网的特点。但这个转变不论在银行还是在保险公司,都需要克服不少障碍。

 


* 霍学文,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党组书记。

* 曹彤,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行长。

 

本刊编辑部

《经济导刊》是中国中信集团主管,面向全国及海外公开发行的中央级大型中文类核心期刊。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

2023年10期

总期号:29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