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辽宁日报》公开信事件舆情专报

源清智库 来源:《经济导刊》2015年1期 2015.01.09 13:22:42
2014年11月14日,《辽宁日报》发表编辑部文章《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作为党的报刊,《辽宁日报》鲜明提出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严重问题,因而遭致披着学术外衣的公知大V的抨击和嘲讽。网上部分群众指出,多年来,他们以高校为据点,饭碗越端食越多,却一直在做着喊着“砸共产党的锅”,公开信的号角令之胆颤,高校意识形态肃清将势如破竹。数据分析表明,今年以来舆论场中“自干五”的队伍愈发壮大,力挺党中央的正能量声音不断汇集,曾经一些摇摆不定、暧昧不清的媒体,在本次事件中,也坚定地发出观点鲜明的声音。

20141114,《辽宁日报》发表编辑部文章《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信中说,该报记者奔赴东西南北中,深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沈阳5座城市的20多所高校,听了近百堂专业课,发现“‘呲必中国’的现象一定程度存在,有的还很过分,必须引起教育界的警觉和重视”。(“呲”在东北话中是责备、挖苦的意思。编者注)

公开信大致概括出“大学课堂上的中国”存在的三类问题:第一是缺乏理论认同,对党的创新理论不屑一顾,动辄把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归结为理论的失败;第二是缺乏政治认同,公开质疑中央出台的重大政策,甚至唱反调,把发展中的问题视为政治基因缺陷;第三是缺乏情感认同,把社会上的顺口溜和网络上的灰色段子当作论据,吓唬学生“社会险恶”,劝导学生“厚黑保身”。公开信呼吁,老师职业高尚,大学课堂庄严和特殊,“请不要这样讲中国!”

公开信发表之后,引发舆论场强烈反响。一方面,《环球时报》、光明网、新华网等主流新闻网站力挺《辽宁日报》,“自干五”和进步学者、独立网站也纷纷批评公知、反思“呲必中国”,并探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另一方面,公知大V对公开信予以围攻,质疑其暗访的形式,扣之以文革的帽子。

舆情走势分析

20141114日至1123日,共有涉及《辽宁日报》公开信的媒体报道477篇,论坛主帖2966则,博客文章1375篇,微博主帖20731条(不含其他博友评论和互动讨论)。

1  网络舆情走势图

2  媒体舆情走势图

由图1和图2可见,自1114日《辽宁日报》发表公开信之后,网络舆情集中爆发,于1115日达到顶峰,此后稳步回落;媒体舆情则经过几天的酝酿,1117日达到顶峰,并在19日出现小幅反弹。

111415日,媒体报道以转载《辽宁日报》公开信原文为主,该文在网络上引起强烈反响。当晚,网上出现《新闻学子致辽宁日报编辑部的一封公开信》称,“这篇文章中其实全都是评论性的话语,我没有看到多少真实可靠,提供准确姓名准确来源的采访信息。”一些公知大V也纷纷表态,在微博上围攻《辽宁日报》,引发网友热议。

1117,人民网发表《大学老师“讲授中国”既不能夸大成就,也别抹黑现实》,成为此事件中媒体转载次数最多的评论。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李拓认为,大学老师如何给学生讲中国不是个小事。“客观认识当前中国的发展成就和面临的问题是讲授者应该秉持的价值标准。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是信息时代的讲授者和传播者的神圣使命。”

1119,媒体舆论场出现一次反弹。这主要是由于千钧客的评论《炮轰<辽宁日报>为哪般?》在这一天得到媒体大量转载。文章指出,断章取义、偷换概念是一些人最拿手的本事;《辽宁日报》正义的呼唤和善意的提醒,在这些人的逻辑变换下变成了“妖魔化中国”。“当我们一些高校教授教学导向的的确确出现了问题,但有媒体能够主动担当、敢于亮剑破题的时候,我们为那些青年学子们感到庆幸,因为我们还有改过的机会。”

关于《辽宁日报》公开信的舆情在20日之后明显减少,但此事引发的关于高校意识形态问题的讨论仍在继续。

舆论议题分析

通过对舆论议题予以梳理和分类(图3),情况如下。

舆论议题分布图

第一类,对《辽宁日报》公开信的原文转载,约占9%

11月14,《辽宁日报》发表的公开信,立即被腾讯、网易、搜狐、新华网、凤凰网、观察者网等多家媒体全文转载。在各类论坛、博客、微博上也均有转载。

第二类,对“呲必中国”现象的批判,约占17%

1114,中国青年网发表《国平:“呲必中国”不能成为课堂必备课》,指出高校课堂上的“呲必中国”现象与“爱之愈深,责之愈切”并不是一回事。“你可以指责一些丑恶现象,但不能从根本上动摇对国家的信心。你可以批评一些不良风气,但不能从心理上消解对祖国的爱、制造对国家和社会的对抗情绪。你可以谈谈对现实问题的切身感受,但你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15日,新华网发表评论《“呲必中国”的高校老师如何教书育人》。文章称, “令人忧虑的是,面对舆论……的质疑,有人仍不以为然,甚至将其与‘学术自由’和‘发牢骚、讲怪话’混为一谈,这其实是一种认知误区。”只有摒弃“呲必中国”怪相,以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占领大学课堂,才能不悖“教书育人”的教育宗旨。

龙敏飞16日在光明网发表署名评论《别让“呲必中国”成为下意识的习惯》,探讨了批判的“度”的问题。他指出,批判“从来都不应成为一种情绪化的表达,更不应是为了批判而批判的‘抹黑’。如果高校教师在课堂上动辄就是情绪化的批判社会与国家,必然会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带来误导”。

长江时评《高校教师何以“呲必中国”?》则进一步提出,“把中国说得一无是处,把西方说得毫无瑕疵,这已经不是理性和学术讨论研究的范畴,这是蛊惑舆论,煽动不满情绪,已经游离在犯罪的边缘。”学校作为管理方,必须要承担起相关责任,对此类言行坚决予以披露和制止。

第三类,探讨高校老师应该如何讲中国的文章,约占总量的14%

16日,光明网发表滕朝阳的评论《高校讲坛不是教师的私人领域》。作者指出,“国家花钱办高校,家长花钱送子女到大学深造,学校为教师提供讲坛,是希望教师们为莘莘学子传道授业解惑,小而言之是使之能安身立命,大而言之是为国家、为民族、为人类进步造就有用人才。因此,高校是充分意义上的公共场合,讲坛绝不是教师的私人领域。”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课和行为应该有基本的底线和规范,绝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1117,军粉团在新浪博客上发表《高校老师的样子——兼评<辽宁日报致高校教师的信:请不要这样说中国>》,指出“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高校老师应该是什么样子?至少,“他不应该是被洗脑的独立思考者;不应该是被腐蚀的人格残缺者;不应该是忘了本的追名逐利者;不应该是被风干的行尸走肉者。”

人民网19日发表《如何“讲中国”非小事 价值塑造是大学教师首要责任》,“广大教师作为办好中国特色教育的主体,要对自身所处的中国特色教育体系有明确认同,对自身承担的价值塑造的责任有着自觉的追求。每一位教师都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担当,做良好社会风尚的积极推动者。”

此外,党建网微平台发表了《苏长和:大学教师当用中国概念来解答问题》。指出网上针对《辽宁日报》的一些批评意见太极端,有的甚至充满着话语暴力,“我认为这种批评方式盛行只会助长社会的乖戾之气和对立情绪,违背了我们倡导的协商民主价值观。因此,有必要学会如何将这种情绪性意见引导到建设性轨道上来。”作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外交学系教授,作者认为授课必须注意知识的平衡、鉴别和转化。“窃以为,我们学者面临着在中外交流互鉴中构建自己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历史性机遇。与其在‘西化’中打转,不如肩负起‘化西’的责任来。”

第四类,支持《辽宁日报》,反对网络大V围攻,此类议题以媒体评论为主,兼有“自干五”网民发言呼应,占总量近28%

《环球时报》社评《评辽报批“呲必中国”引激烈争论》认为,“辽报触发这个问题,……遭到不少反对声,反映了舆论场在这方面的高度在意和敏感。自由派主张不对批评中国做任何限制就是言论自由的底线,这……与中国现实的国家政治路线和高校治理原则都严重矛盾。官方媒体如何把这个问题讲清楚,以及如何得到高校大多数教师的理解值得商榷,但把它指出来却很必要,而且解决这个问题,早晚都将是高校治理的一项绕不开的工作。”

求是理论网18日刊发千钧客的评论《炮轰<辽宁日报>为哪般?》。文章中提出疑问,“但凡上过大学的人都清楚,一些高校教师在讲台上口无遮拦、恶意抹黑中国的现象实不少见,《辽宁日报》不过是以官媒身份直视并揭开了一角。”“在一些高校讲台出现问题的时候,媒体监督高校何错之有?贺、郭们极力阻击媒体舆论监督和善意提醒,就如‘劝解’一位病人,你所得的病是神圣的,不要去医治。”

红歌会网也发表《为<辽宁日报>鼓与呼》、《李旭之:接力声援<辽宁日报>》等文章,对公开信表示支持与赞成。

网络上支持的声音也很广泛。@梅枚称:“高校本是教师分享自己研究成果的地方,现在却成了某些教师倾吐垃圾的地方。作为一名教师,把自己对社会的不满让不经世事的学生去承担,是负责任的态度吗?”

@戴旭网络义勇军叁师认为,“辽宁日报做到了认真调查,我想辽宁日报发现的问题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是的确需要严肃面对的。高校的政治老师要有更高更好的讲课能力,要能够深入浅出地阐述政治问题!化枯燥为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太阳花评论:#为敢于亮剑的媒体点赞# 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无论你承认不承认,愿意不愿意,都是客观存在并激烈进行着的。在这个问题上,不容含糊其辞,不可迁就妥协,不能后退半步,必须敢于亮剑!

第五类,自由派大V对《辽宁日报》的抨击,此类议题以网络讨论为主,约占总量的22%

《辽宁日报》的公开信受到了一些“公知大V”的口诛笔伐。他们用混淆概念、扣帽子、搞双重标准、恶言咒骂、把矛盾扩大化等方式,对辽宁日报进行攻击:一是质疑《辽宁日报》的暗访形式,将公开信与文革挂钩。二是批评《辽宁日报》没有资格对高校教师“发号施令”。三是认为《辽宁日报》的调查方法不够科学,言之无物,得出的结论无法成立。

如中国人民大学某教师微博称,“辽宁日报派出记者暗访,整黑材料。这不是正常的采访报道,而是文化特务和间谍之行。”“是在收集罪证、最终治这些教师的罪。”

清华大学某教授评论,“辽宁日报……以罕有的本报编辑部名义发出的东西,可以理解为辽宁省委对全国高校教师的要求。一个地方党委对全国高校教师发号司令,不觉得奇怪吗?

某记者在门户网站发表评论《大学老师讲课不需要谁居高临下教》,称 “媒体这封来信,初衷可能是善意的提醒,但客观上却放大和渲染了这种问题,让舆论和高校教师产生抵触。”“评论很容易让人产生‘立场先行’的反感。空洞抽象地提向‘高校教师’这个符号,只会让所有教师跟着被污名化。”

某学院副教授19日在中国网发表的评论《教师与媒体都应有大局意识》,认为“公开信在不科学不严谨的调查之上,得出的有关于‘相当数量的社科类高校教师缺乏对国家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的结论’是不恰当的。”“此篇报道一出,很容易给人以‘运动’的信号,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和谐。”

第六类,针对高校意识形态问题的讨论,约占10%

《东方日报》发表《中国意识形态之争激化 高校成主战场》称,“中共意识形态目前遭受巨大挑战,网络、媒体和大学讲堂基本上自由派一统天下,很多高校老师在课堂上公开反体制,讽刺执政当局,……不仅赢得一片掌声,更在舆论上迅速走红,成为青年学生的思想启蒙领路人。”充分说明问题的严重性,并预言,“利益多元化以及思想多元化已是大势所趋,当局光靠整肃虽能收一时之效,却无法实现长治久安。”

多维新闻的《意识形态全面开战 着急又紧张的中共》则认为,“中共所感受到的危机首先是来自社会意识形态舆论风向的剧变,正统意识形态正在被‘抽空’。”更指出,“中共高层不得不审视当下高校意识形态的乱局……在与西方意识形态的论战中,丧失学生便等于丧失未来。个中局势之紧张的确可以用时不我待、刻不容缓以蔽之。”

而乌有之乡召开的座谈会上,则将《辽宁日报》比喻成勇撞“冰山”的辽宁冲锋号。虽然这篇文章仅揭露了一少部分问题,分量还不够大、力度还不够猛,文风还不够尖锐,但已经是多年来所未有过的一件“破天荒”的事情了。

舆论阵营分析

反驳公知和大V的观点

主要观点:公知和大V对《辽宁日报》一文的集体围攻,本质是围攻习近平领导下的党中央,利用教育系统围攻党的意识形态工作。

@隋锡君称,所谓的“新闻系学生”给《辽宁日报》的指责是部分人有意的操纵:大学是专门的育人的宣传部门。而且是长期和正规的向学生宣传思想的部门。大学生是国家的人才储备,培养什么样的思想价值观和思想方法的学生,是国家民族的百年大计,大学讲台不容亵渎和颠覆。”在他看来,公知和大V在过程中为了混淆视听而不惜将大学生作为攻击的工具使用。

@司马南针锋相对地指出:“贺某某骂《辽宁日报》与求是网是‘一群毛贼’,……文章并无一处提到贺,但他却如芒在背,以至于恼羞成怒,破口大骂‘毛贼’以泄私愤。我在欣赏贺教授醉拳般失态表演。”

@眉中王指出,“曹某前次抹黑林治波,今次又炮轰辽宁日报,让大家清楚的看到他反对的是林的爱国情怀,拥抱的是大学的思想混乱,对他而言这很正常。但我不认为这仅是曹个人的言论,那么问题来了,这是@中国青年报 的观点吗?”

@倾听指尖认为大V对该文章的批判,对于社会发展和解决问题没有建设性:“什么是批判精神?绝不是张口就喷,绝不是玩命的鸡蛋里挑骨头,批判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为了推动社会进步。所以,那种以上帝的姿态张牙舞爪的所谓高人,那些以为他是真理、不允许他人批评的所谓知识人,绝对没有批判精神,说他们抹黑是客气的,其实他们就是一帮做婊子立牌坊的贱客。”

@龙行泰州认为秉持批判思维不意味着没有言论的边界:“老师:传道授业解惑也,大学课程不是传销,大学老师也要有师德,教师应该对于自己的言论负责,应该遵守《教师法》。不要把批判精神,当作评判社会的标杆,逢中必反,逢美必夸。”

力挺《辽宁日报》的评论文章

主要观点:肯定《辽宁日报》文章的正面价值,认为他们能够在混乱的舆论场引来一股清风。

@思想火炬借朱继东所做的两场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讲座为切入点,提出希望大学能够有更多的老师把传授有价值、有能量的内容放在教书育人的首要位置:“要真正纠偏,就必须有更多朱老师这样的优秀学者走进高校多讲座,用正能量拨乱反正,使加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成为更多师生的共识!很精彩的两场讲座!”

@司马平邦肯定了《辽宁日报》文章符合新闻原则:“辽报关于中国大量高校教师在课堂上‘黑中国’的报道是符合新闻原则的,有理有据,真实可靠,但在技术层面上它也有两个失误,一个是打击了一片……,另一个是对那些真正‘黑中国’的大学老师没有具名,如果具名报道,大家都会哑口无言。”他进一步提出,需要在党内端正意识形态的工作,将吃共产党饭,砸共产党锅的个人清除出去。

英国伦敦前经济政策署署长@JohnRoss431支持《辽宁日报》关于教育者要有爱国心的观点,“我看到大家都在热议《辽宁日报》致高校教师公开信……我完全同意《辽宁日报》的看法[good]。美国的大学和中小学非常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当然,中国的大学教师也有许多爱国者。但作为一个外国人,我常被中国少数高校教师的‘呲必中国’现象所震惊。”

在网民@枫林仙看来,任由老师向学生灌输有关国家的负面信息,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实话说,中国的大学生不了解这个国家的现代历史和现状,而且许多学生都毫无兴趣,且对此浑然不知。这时候,一个高校教师在讲台上向他们灌输说,这个国家一无是处,会有什么效果?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来?这么干的教师自己也恰恰是不了解这个国家。以其昏昏,如何使人昭昭?”

对《辽宁日报》文章的围攻与批判

主要观点:回避《辽宁日报》所提出的问题,就该评论文章的素材搜集方式大做文章,夸大和曲解文章观点。

有评论将批评的矛头指向了辽宁日报发表文章的动机,试图通过降低该报道的公信力来减弱报道的影响范围:“辽宁日报说的抹黑祖国,也不真正指的祖国。它说的实际是抹黑政府。之所以把祖国搬出来,是为了说得大义凛然,方便动员爱国情绪。祖国这时可能一脸茫然,扯我干什么。”

有评论将矛头直指大学制度:“微博上骂我在课堂上放毒的人,没有一个听过我的课的,连一句我怎么放的毒都说不出来。同样,大学对教师给予停课处理,也没有拿出像样的理由的,没有程序,没有公开的辩论,甚至连申辩的机会都不给。反倒是那些上课不认真,又没有水平,上课胡扯的人,不会受到任何处分。大学,只在意政治正确!”同时,他还指责辽宁日报的证据搜集手段低劣。

@富敏荣律师表示“《辽宁日报》不能代表中国媒体,……因为在资料获取的方法方面有明显的缺陷,从而导致漏洞百出,令人啼笑皆非,完全谈不上专业水准。千万不要把张铁生交白卷上大学的那一套再搬出来!”

西南大学一名教授在微博上撰文,批评《辽宁日报》将讲述国家阴暗面和不爱国等同起来不符合事实逻辑:“中国怎么能被抹黑呢?国家具体是由什么组成的?当然是土地和人民。土地和人民能抹黑吗?所谓‘抹黑中国’不过是无稽之谈的伪问题!”

人民大学某教授对求是网对个别高校老师点名批评进行攻击,称:“它真的毒化和恶化了在社会公共讨论领域的空气。让人有今夕不知何夕之感。……把对老师的那点尊重也完全放弃了。在一定程度上‘坐实’了人们对《辽报》公开信的警惕和不寒而栗之感。”

《大博弈》、《反思中国》作者克里斯托夫·金试图用西方踊跃的课堂氛围批评《辽宁日报》所倡导的课堂“只许赞美”,通过偷换概念来实现反击的目的:“课堂里本就不该出现赞美,……你是一个求知奋进者,就绝不会抱怨老师深刻剖析和批判权力的不公和社会的堕落,希望《辽宁日报》明白这个基本道理。”

@五岳散人认为,不是老师讲得不好,而是政府做得不好:“辽宁日报那个公开信说‘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其实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他们为什么会这么讲中国,不是老师该反思的问题,而是执政者该反思的的问题。”

某人评论【“辽报”诸公真可笑!马克思主义不是西方刻度?居然把知识人应有的批判精神说成是抹黑中国,实在太抹黑中国媒体!】中提到:“中国的路,肯定不会笔直,但用西方的刻度来丈量,是行不通的。大学老师,当然懂得这道理,应把这道理传授给学生。”

对事件没有发表明确态度的观望立场

主要观点:辽宁日报所提出的话题需要进一步深入讨论。

@学者刘宏从该事件讨论网络社会改变了媒体的影响格局:其实,怎么看辽宁日报事件?用历史的想象来看,至少人民日报没有全文转载,这和30多年前的情况不同了,网络上铺天盖地,网络并不产生元影响。但是,今天所有的影响基本上都要通过网络这个管道。可以说网络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影响格局,也给中国的政治生态平添了某些不确定性。

作家@何三畏希望引起进一步讨论:辽宁日报作为一个省级党报,派记者“深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沈阳5座城市的20多所高校”,异地监督,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听了近百堂专业课,形成13万字“暗访笔记”,将在报上连续报道,向高校教师发出强烈的政治指控。

@地瓜熊老六称,希望辽宁日报能够进一步公开相应的资料,在以正视听的同时,为广大网友的讨论提供依据,让公知无话可说:“既然辽宁日报整理了近13万字的听课笔记,那么能不能公开一部分,让广大网友欣赏一下,高校老师在课堂上的风采…”

总结与分析

《辽宁日报》的这篇公开信,用实证的研究和深情的笔触,提出了高校圈“呲必中国”的现象,指出“大学课堂上的中国”缺乏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与党中央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背道而驰,对正在形成世界观、人性观、价值观的高校学生毒害之至。

作为党的报刊,《辽宁日报》鲜明提出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严重问题,因而遭致披着学术外衣的公知大V的抨击和嘲讽。网上部分群众指出,多年来,他们以高校为据点,饭碗越端食越多,却一直在做着喊着“砸共产党的锅”,公开信的号角令之胆颤,高校意识形态肃清将势如破竹。

值得一提的是,从林志波、王光伟,到周小平,再到此次公开信遭受的公知大V发动的围剿和引发的争议,数据分析表明,今年以来舆论场中“自干五”的队伍愈发壮大,力挺党中央的正能量声音不断汇集,曾经一些摇摆不定、暧昧不清的媒体,在本次事件中,也坚定地发出观点鲜明的声音。恰如人民论坛网的年终盘点所言,“2014年,思想舆情主流继续呈现出稳定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社会舆论中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凸显,争论有所升级,引发一些新的困惑和迷茫。为此,应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妥善处理思想理论领域存在的问题,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让人民群众成为中国梦的参与者、实现者。”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4年01期

总期号:296期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