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为什么说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是一项“完整事业”

戴木才 来源:红旗文稿 2015.10.11 19:27:27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我们要如实地、科学地叙述近代以来我国所走过的道路,要让我国各族人民知道中国道路从哪儿来,到哪里去;中国为什么不走别的道路而要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之间是相互对立、相互否定,还是递进发展、有机统一的关系;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是一部完整的历史,还是一部相互分割的历史;等等。这些问题,都与准确、科学、辩证地认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统一性、完整性联系在一起,都与准确、科学、辩证地认识中国道路的统一性、完整性联系在一起。只有科学地回答“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是一项完整事业”这一重大课题,我们才能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动摇,不断增强走这条正确道路的自觉性坚定性,不断拓展这条正确道路的丰富内涵,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美好的未来。

  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选择

  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历史过程,我们不能仅仅把它放到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中来认识。近代170多年来中华民族对实现现代化和伟大复兴的不懈追求,是一部连续不断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对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历史担当,是一部连续不断的历史;新中国建立60多年来对社会主义建设之路的艰辛探索和开拓,是一部连续不断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党的历史和新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和历史背景中开辟、形成和发展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完整的意义上深刻地理解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发展源流、形成脉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完整的意义上深刻理解和认识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地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连续性、不可分割性和有机统一性。我们要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懈探寻救亡图存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中,深入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源头;我们要从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地进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深入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我们要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而建立的历史功绩中,深入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轨迹,从而倍加珍惜中华民族历经艰辛而最终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和有识之士对救亡图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现代化的不懈探索、长期奋斗而形成的正确道路和历史选择;是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对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进行艰辛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成功开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和历史选择。

  在近代以来我国17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只有中国共产党顺应和创造性地运用了我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轨迹和规律,成功地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当前,在我国思想理论界存在一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这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是真正地反思历史、总结历史经验、探求历史真实,而是通过歪曲、贬损、丑化、恶搞历史以达到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图谋。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它的危害性。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忘记、割断、孤立、粉饰自己的历史不行,歪曲、贬损、丑化、恶搞自己的历史也不行。对历史的认识和解释,特别是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历史的认识和解释,从来都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正当性、政治正当性和意识形态正当性的重要内容。各个政党、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无论是维护一个政权还是推翻一个政权,都高度重视对政党、国家历史发展的认识和解释。

  我们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实现民族现代化与伟大复兴的不懈探索、长期奋斗的历史链条中来认识,就会历史地、深刻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二、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之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辟的改革开放新时期。然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却可以追溯到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甚至可以追溯到建立新中国之前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只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放到近现代以来世界现代化发展潮流的历史背景和历史进程中,放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对实现民族现代化和伟大复兴之路不懈探求的历史背景和历史进程中,尤其是放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对中国革命道路、建设和改革道路艰辛开拓的历史背景和历史进程中,才能更加深刻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正确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这一正确道路是历史性、人民性和时代性的完整结合;这一正确道路是党的历史、新中国建设史和改革开放史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与世界发展潮流相结合唯一正确的道路抉择,是建党90多年来、新中国建立60多年来和改革开放30多年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唯一正确的道路抉择。任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近现代以来世界现代化发展潮流相对立起来的观点、任何把党的历史与新中国建设的历史,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历史相对立起来的观点,都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都是错误的、片面的、有害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连续过程,而不是一个断裂、分离和互不相关的过程。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成功实践,到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基础、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与深刻教训。

  我们必须看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成功实践、对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曲折探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历史整体、实践整体和发展整体。只有从这样的历史整体、实践整体和发展整体的认识中,我们才能深刻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基、历史脉络与历史源流,我们才能完整地理解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90多年的历史,是一个连续而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只有从这样的历史整体、实践整体和发展整体的认识中,我们才能正确地理解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前赴后继、不懈探寻、一脉相承的历史结论!只有从这样的历史整体、实践整体和发展整体的认识中,我们才能全面地理解为什么说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再到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

  “事非经过不知难”。回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我们首先应该看到,是经过长期不懈奋斗而形成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成功实践,才使我国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做主的历史性转变,进入到了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党成功地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而实现了我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历史性转变,进入了走上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新阶段。尽管这些探索既有成功,也有失误,但无论成功还是失误,都成为我们必须永远坚持的宝贵经验和必须永远记取的沉痛教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准备和组成部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们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从根本上纠正“文化大革命”及以前的“左”倾错误,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从而实现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历史性转折。我国从此进入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逐步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最终得以形成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一贯地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经过90多年来的不懈奋斗,最终形成的重大实践成果,是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智慧的结晶。28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30年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和30多年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只是其中的不同阶段,它们是互为联系的历史链条,构成一个递进的历史过程。

  三、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是世界发展潮流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从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中华民族五千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离不开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对完成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与人民富裕两大历史任务的不懈探索,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成功实践,离不开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从人类社会和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文明成果,离不开社会主义思想自产生到发展的世界潮流,离不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建设的一般规律。正是在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中华文明与人类文明、社会主义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运动中,在顺应世界发展潮流、适应历史发展趋势的进程中,中华民族成功开辟了中国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虽然是在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但它顺应了世界发展潮流和时代要求,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注重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因而对世界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的改革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范围内也是一种试验,我们相信会成功。如果成功了,可以对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他还深刻指出,到本世纪中叶,我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国民经济总量居于世界前列的时候,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一般地说,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统一性,并不必然要求社会主义道路的唯一性。相反,由于各国具体情况的不同,必然形成社会主义道路的多样性,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由于我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来,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耕地少,发展不平衡,这样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不同于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越南、古巴等国的社会主义,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特殊性。例如,联产承包、乡镇企业、经济特区、“一国两制”,以及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都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情感和政治智慧,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有社会性质的统一性

  改革开放以来,有不少人认为,以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历史进程和社会变迁,认为这是与鸦片战争、辛亥革命和新中国建立性质一样的,使我国社会发生了本质变化的一次历史性事件。这是一种非常容易模糊人们思想认识的观点,需要做必要的澄清和辩明。  

  对历史的认识,从来就是与对现实的认识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对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史——“毛泽东时代”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相互关系如何认识,既是一个对历史的认知问题,也是一个对现实的认知问题。如何认识这样两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相互关系,必然影响现实中人们对我国这两个历史发展阶段社会性质的认识,必然影响到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发展的认识。现实中,凡是把“毛泽东时代”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相互否定,就极易造成许多错误、片面的思想认识,要么用“毛泽东时代”怀疑、反对和否定改革开放新时期,要么用改革开放新时期否定“毛泽东时代”,要么怀疑、反对和否定四项基本原则,要么怀疑、反对和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看成是“新民主主义的回归”和“民主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要么看成是“资本主义复辟”,等等。我们只有把改革开放新时期看作是与“毛泽东时代”在本质上具有统一性、连续性和进步性的发展关系、递进关系,我们才能深刻认识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两个阶段的辩证统一性、历史发展的进步性,自觉增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对我国自1840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曾集中概括为“三大历史性转变”:“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做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纵观这“三大历史性转变”,前两大历史性转变,事实上讲的是一种根本性质的历史性转变,即以1949年新中国建立为标志,我国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后一大历史性转变,事实上讲的是在社会主义根本性质统一性的基础上实现的历史性转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伟大创举。把这“三大历史性转变”联系起来看,我们可以看出: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我国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历史任务后,为接着完成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任务而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自1840年以来,我国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扫清障碍、创造前提、奠定基础。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中国人民经过100余年的英勇奋斗,经过无数仁人志士的艰辛探索,经过无数艰难曲折和流血牺牲,终于使中华民族认识到一个为实践所证明的真理:只有以社会主义引领前进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核心力量,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走符合中国特点和自身规律的革命道路,才能成功走上完成近代以来我国第一大历史任务的康庄大道。中国革命道路积累、形成的宝贵历史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基础和实践基础,两者是一脉相承、历史推进的关系。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30年来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曲折发展的基础上,为着力完成近代以来我国的第二大历史任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30年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这一曲折的发展历程,虽然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重大的挫折,还有严重的失误,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制度基础,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财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仅仅用三年多一点的时间就迅速实现了祖国大陆的基本统一、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开始了以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标志的大规模工业化建设,随后又探索出具有我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使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并着手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着力推进实现中华民族的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辉煌的成就”与“惨痛的教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宝贵经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超越我国社会发展阶段、严重违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沉痛教训,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我国正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从这一最大的国情实际出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避免或少走弯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思想,造成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严重失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错误,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必须实现由“革命”到“建设”的重大转变,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党开辟、形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以这些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惨痛教训为起点和根基的。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进程中,为全力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奋斗目标而开辟和发展出来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是兴国之道,这是深入总结新中国建立以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而得出的正确结论,也是在拨乱反正过程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找到的唯一正确的途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只有通过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才能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格局,不断拓展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使这条康庄大道越走越宽广。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中国建立后长期不懈的奋斗目标。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完成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一历史任务的根本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指向。而“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事实上是改革开放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具体体现,是在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性质没有发生根本转变的前提下进行的。

  我们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质是通过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由不合格、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作者: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4年01期

总期号:296期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