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多次论述新型举国体制,新型举国体制对于我们的原始创新、重大科技攻关、解决卡脖子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现在经济学界都很关注的一个问题。

新型举国体制所依据的基本经济体制

    新型举国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举国体制。这一特性也决定了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性基础和体制性基础。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的理论理解或者理论升华。

    在计划经济时期,也经常用举国体制的方式来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而新型举国体制要充分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推动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在这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共识。探索现代科技发展和重大科技攻关的组织规律如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力量有效结合,已成为一个重大的课题。

    新型举国体制主要针对的是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社会经济建设中的重大瓶颈问题,强调的是在市场经济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这是作为新型举国体制的根本原则和根本遵循,它不是要否定我们现在的基本经济体制,而是要更好地发挥这种基本经济体制的作用。

    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来弥补市场经济发展的不足,这方面要有一个新的探索。新型举国体制就是要把市场的力量和政府的力量有效结合起来。

    市场能做的事情,一定要交给市场去办,要防止过去曾经出现过的那种行政干预以及政府包办代替等一些问题。今天在实施新型举国体制过程中,这是我们一定要充分考虑、尽量避免的问题。

我们要思考,在新型举国体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要从过去那种包办式向撬动方式来转变。由过去的行政命令式向构建利益共同体的方式来转变。要强化平台的重要性。

高水平开放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应对的根本任务不同

解决我国科学技术和时代发展中的一些关键性技术难题、关键性的经济发展难题,这可能是新型举国体制下最重要的任务。

    探索现代科技发展和重大科技攻关组织规律,贵在尊重科学,这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或者科技发展最为根本的一个要求。新型举国体制最重要的运用领域就是重大科技攻关领域。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在经济社会领域的重大运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无论是从它的深度和广度来看,都是前所未有的。21世纪初,科学技术领域的突破已经显现出了它的新特点。

    观察当代科技发展的趋势就会发现,它更多地依赖大规模的集成创新和全球合作。单纯地在一个领域的技术突破带来的变革,这是传统科技革命的特点。新的科技革命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技术集成,而且科技集成的作用越来越大;科技发展已经突破了原有的界限,包括我们看到的所有制界限,国家范围的界限、学科的划分,还突破了科技团队的限制等等。这都要求我们对新型举国体制发挥作用有一个新的定位。

    目前,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在科技发展中发挥集成的作用,包括组织创新的作用。这将对于抢占全球高科技领域的制高点、促进重大科技攻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探讨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安排时,应该充分吸收科技组织领域创新的成果,把它集中或者制度化为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这是十分重要的。

    现在看来,我们在高科技领域面临的“卡脖子”问题越来越突出。西方国家和我国的科技竞争日趋白热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科技关键环节和重大创新的依赖性也空前地加强。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的新型举国体制,可以探索出一条依靠自己的力量推进科技创新的独特的发展道路。

    在这个过程中,影响和阻碍我国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既有西方国家领先的科技和生产的优势,也有我们国家面临的科技发展从01的突破。就是说,一些所谓卡脖子问题一方面是由于西方科技发展优势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源于我国科技自身发展中的短板问题。对此需要认真分析我们的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创新主体中存在的体制和政策方面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够打一个翻身仗。

目前我们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方式,包括它的组织方式,在许多方面有待改进。如何把科技发展的规律、特别是集成型创新的科技组织规律融入新型举国体制之中,这是一个重大的体制和制度探索的问题。

高水平开放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所需要的产业链、供应链不同

完善和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能力和效率,是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举措。我认为在这里特别要强调尊重规律。

    新型举国体制倡导新型的合作关系和协作关系,包括科学技术要素的集成以及产生的聚集效应。需要强调,集成和聚集是由多种主体,实现多种形式、多元途径的集成和积聚,而原有的传统体制则无法提供通过市场和横向协同方式实现各类主体和要素的聚集。今天的体制机制集成创新却能提供很大的空间。

    在不断的深化改革中,我们看到,科技体制的变化十分明显和突出,因而提供经济合理、协作共赢模式的横向联合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强了。在这个变革过程中,我们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和市场结合所形成的独特优势。

    构建新型举国体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我国工业体系中各门类的布局,是世界各国中最全面的。如何加强工业内部的协同、协作、聚集、整合,这个空间相当大。有时我们感到,在打开外部壁垒的过程中,打破内部壁垒有时比打破外部壁垒更难些,这就要求我们更重视加强体制机制的创新。

所以,我们在推进国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既要解决我们面对国际产业链、供应链遇到的问题,更要考虑改变国内产业链、供应链之间相互隔绝的问题,也就是要着力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如果这个问题解决得不好,可能面临更多来自于外部和内部的摩擦和矛盾,对我们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对来自外部的摩擦,我们也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发展阶段,由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所以主要是与发展中国家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而到了更多依靠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的阶段,我们面临的矛盾和冲突更多来自于中等发达国家或发达国家。包括近年来西方少数国家联合对我国的遏制和打压。产生这些矛盾和摩擦本属正常,我们不可能回避,重要的是处理好对外经济的战略和政策,善于通过有效的经济手段和途径,应对挑战,化解矛盾,我想这应该成为我们的一个政策选择或政策选择的取向。

高水平开放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面对的国际环境

我们要充分运用国际经贸规则来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理解国际规则的重要性,已经成为维护我国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

    中国现在既面临西方阵营的联合打压,也面临规则性的打压。而且现在面临的规则性限制和打压可能更多一些,特别在行业和企业层面有较多表现。我们要善于运用国际规则来化解不利因素。新型举国体制不是逆国际化,也不是逆全球化,我们不是主动与美西方国家对立。要建立在新的国际格局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国际规则,为我所用,赢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值得一提的是,跨国公司运用规则进行经济斗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现有世界500强中,中国企业上榜数量最多,这些企业面对的国际规则的挑战也更多。要更好地通过推动企业运用WTO设立的贸易规则,以及各个经济领域设立的规则进行斗争,维护企业自身利益,维护国家利益。大力培养一批谙熟国际经贸规则的专业团队十分重要,目前我们在这方面是一个短板。拥有这样的团队,才更有利于中国企业打开和巩固在国际中高端产品市场、中高端技术市场和中高端服务贸易市场的地位。

    是否可以这样说:我国的低端产品主要依靠价格优势打开国际市场,所面临的阻力主要来自于发展中国家;中高端技术产品,主要依靠规则打开国际市场,需要打破来自于中等发达国家和少数发达国家的市场垄断。

    我们的跨国企业,特别是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职责,通过国际市场竞争,是比依靠国家政治力量更为有效的途径和方式。这也是冲破西方国家政治斗争壁垒的重要途径之一。

    构建适应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充满活力的新型举国体制,需要积极探索,需要在这方面筑牢我们的基础。

    新型举国体制,是新时代党在政治上集中统一领导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体制机制上的结合和创新。它适应了时代发展的特点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也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基本原则。这不是对原有体制的回归,而是体制机制的创新。它包括了数字经济时代的特点和适应新形势的科技创新体制的改善。新型举国体制所依赖的经济基础和企业基础都和以往大不相同,超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本身的实力水平、管理能力、市场意识也和原来大不一样了。这都应该成为新型举国体制的巨大资源。

    未来的国际市场不可能是等来的,需要大力扶持企业和企业集团去拓展、开辟未来。国内市场是打出来的,国际市场同样需要企业打出来。企业和企业家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特殊作用,我们应该少一点对企业和企业家的责难,多一点支持和关爱,我们在国际市场就会赢得更多的主动。

我们要防止对经济问题的政治化。企业竞争的国家化,技术竞赛的意识形态化,这些问题有时候可能对我们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我们要充分意识到国家权力是消费不起的,不能无端地、大量地消费国家的权力。人们往往相信走老路风险小,导致我们依赖消费国家权力,好像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但在国际经贸中间,这种模式的效果并不见得好,要尽量少地运用国家权力,应该将规则、法律或其他手段充分运用起来,这对于我们的发展才是真正有效的。

(编辑 季节)



* 贺耀敏,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经济学院教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根据自身条件,积极加入国际经济组织,接受国际经贸规则,有效促进了国内改革,走出了一条以开放促改革发展的道路。

加入国际经济组织

国际经济组织[1]是各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实现全球治理的平台之一。中国为更好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已加入或申请加入多个重要国际经济组织,以期深度融入全球经济治理。

中国已加入的国际经济组织

中国维护多边经济组织,促进区域贸易协定谈判,积极开展双边贸易协定谈判,主要的7个多边经济组织中国均已加入,涉及贸易、金融、知识产权、环境保护、劳工等方面。区域经济组织中,中国主要加入的是亚太地区和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组织,主要包括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二十国集团以及中国发起建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近几年,中国积极同发达国家展开谈判,中国与美国于20201月签订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中国与欧盟于202111月签署《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现暂且搁置),标志着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缔约的突破。

双边经济组织中,中国同26个国家/地区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成员大部分为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仅有5[2]。中国所签订的双边贸易协定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渐升级规则标准,中国已与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巴基斯坦、东盟完成升级谈判,与韩国和秘鲁进行升级谈判。

中国正在谋求加入的国际经济组织

中国等新兴国家崛起,使得世界经济格局改变,美欧等发达国家欲通过建立超大型跨区域高标准自贸区,将中国排除在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体系之外,对中国实行“规锁”。为突破美欧“规锁”,中国正加快开展区域及双边贸易谈判。

区域谈判方面,中国为进一步稳固同亚太地区国家的关系,推动中日韩自贸区和中国-海合会的谈判,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为引领全球数字贸易规则的建立,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为维护多边组织,积极推动WTO环境产品协定(EGA)谈判;为扩大政府采购市场,中国积极参与政府采购协定谈判;为推动服务贸易发展,中国申请加入服务贸易协定(TiSA)。

双边谈判方面,中国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贸易伙伴关系,一方面开展升级已签署自贸协定谈判;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或研究同大洋洲、南美洲、亚洲周边等国家的自贸协定的谈判

中国未参与的国际经济组织

中国未加入的国际组织,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中国无法加入的带有浓厚地域性质的国际经济组织,包括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和七国集团(G7);一种是中国无法达到加入准表,由于经济合作组织(OECD)加入门槛较高以及限制较多,中国未能加入;一种是不允许中国加入的,对中国实行封锁目的的国际经济组织[3],印太经济框架(IPEP)、重建更美好的世界(B3W)和美国-欧盟贸易和科技委员会(TTC)是美欧实行对中国封锁目的所建立的国际经济组织,不允许中国加入。

其中,IPEP的建立,是由于美国退出CPTPP以及RCEP协议生效,美国为重塑其在亚太地区经济地位,削弱RCEP协议经济效果而成立的。B3W是美国的一项经济倡议,旨在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替代方案。TTC是美国与欧盟为促进美欧之间的创新与投资、强化供应链,所建立的经济组织,是拜登政府利用美国和欧洲的联合经济实力以更好地与中国竞争的最新举措。

中国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的实践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从被动改革到主动对标国际经贸规则,做出了很多努力。在边境规则方面,中国已经取得突破,能够达到较高的要求,RCEP中,中国承诺90%的产品免关税,在中韩FTA和中澳FTA中,中国分别承诺91%92%的产品免关税,中国的边境规则已经基本达到高标准要求。

本文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数字贸易、竞争中立、产业补贴、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标准以及环境保护等高标准规则中的新议题以及升级的议题。

中国已对标的具体规则内容

中国通过协议开放和国内改革两个层面,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

数字贸易规则

数字贸易规则成为数字经济社会的重要规则,各国为抢占数字贸易规则先机,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率先制定数字贸易规则。

多边谈判中,中国在2019年正式加入WTO电子商务规则谈判,提交的谈判提案主要内容包括电子商务便利化、电子商务有利环境以及促进合作等。

区域谈判中,中国在中国-韩国FTA、中国-澳大利亚FTA以及中国-新加坡FTA中,仅对电子商务的便利化以及安全环境做出具体规则。而在RCEP协议中,首次对跨境数据自由流动和数据存储确立具体规则。同时,RCEP中强调,暂停征收电子传输海关关税,并自觉遵从WTO谈判成果。

一方面,中国率先在自贸区/港试点数字贸易开放。在跨境数据自由流动方面,海南自贸港率先展开试点,建成并开通覆盖多个园区的海南自贸港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20多条,并在《海南自贸港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在2035年之前全面实现数据的安全有序流动。同时,中国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海口四个城市设立全业务国际通信出入口局,开通国际数据专线业务。海南自贸港和上海临港新片区启动建设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加快建设国际数据港。在政府数据开放方面,海南建立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上海建立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在数字服务开放方面,中国建立北京中关村、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浦东软件园等12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加快数字服务出口。

另一方面,中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严格限制跨境数据自由流动,国内基础性规制层面的准备已较为充分。《网络安全法》、《征信业管理条例》、《金融信息保护工作的通知》、《网约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要求相应行业必须遵循数据本地化存储与处理的规定。相关领域计算设备需设置在中国境内。《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对数据的跨境流动和个人信息保护给予了严格详细的法律规制。在数字知识产权方面,出台《网络安全法》和《应用安全可控信息技术指导意见》。

竞争中立规则

竞争中立规则有助于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促进市场竞争良性发展。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竞争中立规则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成为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的重要议题之一。中国也在积极主动对标竞争中立规则。

因国有企业涉及中国经济的根本,所以中国仅在近几年国际谈判中涉及竞争中立规则的初步商谈。在多边谈判中,中国尚未就竞争中立规则展开谈判。在区域谈判中,此前,中国一直仅在FTA的竞争政策章节中提出原则性倡议,禁止所有企业违反竞争商业行为。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是中国签署的首个含有国有企业规则的国际协定,且其国有企业规则基本符合欧美推行的高标准国有企业规则,是中国对标高标准竞争中立规则的突破。

为更好的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中国国内实行了国有企业改革和提升国有企业透明度和行为规范。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将国有企业划分为公益性国有企业和商业性国有企业。

在透明度方面,国资委和地方国资委官方网站已主动公布中央及其他地方国有企业名单、政策变化、经营绩效以及高管名单。

在国有企业规范方面,2016年起,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暂行)》、《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方案》,对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本管理体制,对国有企业的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问题进行改革。

在国企改革方面,采取局部改革和整体推进相结合的措施。中央在以《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为基准,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各地政府积极践行国企改革。

产业补贴

规范产业补贴是美国等发达国家谋求的WTO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产业补贴会对国际贸易造成扭曲。为促进公平贸易,在多边和区域谈判层面,各国均规范产业补贴,中国近几年在规范产业补贴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中国严格遵守WTO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SCM),在补贴主体、补贴行为、补贴分类和废止补贴等问题上都在规范中。

在区域谈判中,CAI对服务部门的补贴规定了透明度义务,要求与中国进行磋商,以便提供有关补贴的更多信息。

中国逐渐规范国内补贴,并出台具体管理办法,规范补贴项目资金管理,提升透明度,完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规范特定领域或特定项目补贴资金的分配、管理和使用,创新补贴核算办法等方面实行改革。

根据WTO规定,中国相关部门定期统计全国相关财政补贴情况,向WTO通报并公开。完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改革补贴分配方式,创新补贴核算办法。完善补贴机制,优化补贴要素。

知识产权保护

在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知识产权保护愈加受到各国的重视。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对知识产权保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严格程度。中国也在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中国1980年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签署一系列公约。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自觉遵守《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实行符合TRIPs规则的知识产权保护。

区域谈判方面,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从最初的中韩FTA、中澳FTA只涉及原则性条款,到RCEP中规定具体约束条款,实行渐进式保护。在规则内容方面,主要以TRIPs为蓝本,强调知识产权保护与公共利益平衡。一是强调知识产权与公共健康的关系。二是重视遗传资源、民间文艺和传统知识的保护,对遗传资源、民间文艺等设置实质性内容。三是知识产权保护范围、保护水平及法律措施标准有所提升。

中国针对其在中美经贸协议第一阶段以及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中所提出的知识产权规则,作了相应的立法和修法,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加大侵权力度的执法,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同时,在自贸港/区进行先行先试,对标高标准知识产权保护规则。

一是完备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

二是健全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一方面,中国在民法典中对专利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著作法进行了修改,明确建立了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另一方面,中国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海南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

三是更为严格的商业秘密保护。

四是加大数字环境下商标、版权侵权及相关侵权行为的执法。

五是在自贸区/港线性对标高标准知识产权规则。

劳工标准

劳动力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劳工标准不仅涉及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也涉及到一国的国内制度。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是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但为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中国正在逐渐提高劳工标准。

多边谈判层面,中国1960年加入国际劳工组织(ILO),加入25个国际劳工组织条约,并将国际劳动组织(ILO)的4项核心标准作为确立国内劳工规则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

区域谈判层面,在自由贸易协定中,中国仅与智利、瑞士、新西兰签署《劳动合作谅解备忘录》,对劳工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提出原则性倡议。CAI中对劳工标准进行具体规定,特别强调中国应加快加入批准禁止强迫劳动的两项核心劳工公约(即第29号和第105号公约),同时还进一步扩大了中欧双方在其他国际文件中的承诺。

中国逐渐重视劳工的保护,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保障劳工权益,履行国际劳工组织的义务。关于最低工资,关于结社自由权、关于集体谈判权、关于强迫劳动、关于童工保护、关于劳动纠纷、关于工作时间、关于职业安全和健康保障,各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以牺牲环境作为发展经济的道路已经难以前行。中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提升环保标准。

多边谈判中,中国积极加入世界环境保护组织、国际环境情报网,绿色和平组织,签署《气候变化框架公约》[4]等多种国际公约,履行环保义务。

在区域谈判中,中国在中国-瑞士FTA、中国-韩国FTA、中国-智利FTA升级协定以及中国-新西兰FTA升级协定中设有“环境与贸易”专章。在CAI中,中国承诺不降低环境保护标准吸引投资,不为保护主义目的使用环境保护规则,支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同时,CAI强调有效执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明确提出强化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建设和运营管理,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

中国在国内改革中,第一,中国完善法律法规。目前,中国以地方性环境法规为主体,结合环境基本法、环境资源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形成了中国现有环境法体系。同时,中国近年来通过修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海洋环境保护法》来满足国民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

第二,健全环境保护制度。中国已确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以保证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效果。

第三,注重绿色发展,实行低碳经济。2014年中国修订《环保法》以来,增强了环境污染的处罚标准,关闭了多家环境污染较重企业。一方面,中国加速开发并利用新能源,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另一方面,各省市已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推动行业低碳化改造,同时,中央对各省市实行碳排放权配额,激励各省市落实节能减排,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第四,《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聚焦绿色环保产业。

中国寻求对标的具体规则内容

中国申请加入CPTPP,寻求对标的高标准规则主要以对标CPTPP为主。CPTPP中的高标准规则实质上是发达国家遏制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的工具,有些规则过高,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国无法完全对标。因此,中国根据自身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式,主动参与国际谈判,针对中国难以对标或不能对标的规则与发达国家博弈,谋求中国最大利益。

数字贸易规则

美欧所提出的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中,关于数字产品待遇、数字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开放、政府数据开放、争端解决等规则,中国在多边以及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中,均暂且搁置。中国之所以对此问题保留谈判空间,主要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数字产品概念尚未具有统一的界定,无法对数字产品的非歧视待遇设置规则;二是数字技术的外溢性弱,如果对数字知识产权(源代码、算法以及密钥等技术)实行严格的保护,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对数字技术的获取以及全球数字技术进步,将进一步扩大数字鸿沟;三是网络开放和政府数据开放,涉及国家安全问题,中国一直以来建立网络防火墙,并对网页内容实行安全过滤;四是争端解决方面,中国在RCEP中指出,同意采用磋商的方式进行争端解决,而非美国采取的强制性措施。

由于以上几方面涉及的问题均是在国际谈判中存在分歧的问题,也是中国所重视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中国在此方面对标的难度较大,还需基于中国立场,提出中国诉求。

竞争中立规则

美国等发达国家所推行的竞争中立规则,表面上是维护市场公平,实质上是对国有企业参与市场活动的限制,消除国有企业的净竞争优势。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不同,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制度,国有企业涉及国家根本。因而,CPTPP中的部分竞争中立规则对中国并不适用。

一是国有企业范围。CPTPP所界定的国有企业,仅指中央政府或联邦政府投资或参与控制的企业,“竞争中立”规则仅针对中央级国企,此类国企数量较少,而大量的地方国企不适用规则。中国将国有企业分为公益性国企和商业性国企。公益性国企不适用竞争中立规则。

二是透明度方面,CAI的透明度较CPTPP较低。CAI不要求缔约方主动提供国有企业和制定垄断的清单并定期更新;不强制要求缔约方披露国有企业的相关信息,仅在一方利益受损提出要求时,另一方才有披露义务。在国内,国有企业信息透明度与CPTPP要求差距较大。国有企业相关信息主要由中央及地方国资委向社会公开披露,而企业层面只是定向报告,未做到向全社会公开披露。国有企业按要求定期向国资委报告财务状况、生产经营状况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状况等信息。

三是非歧视性待遇和商业考虑方面,CPTPP中要求将商业考虑提升到与非歧视性待遇同等地位,意味着只要国有企业的商业活动没有完全遵从商业考虑,就违反了规则,极大限制了国有企业参与市场活动的范围。CAI中更多的是强调市场约束,缔约方应确保涵盖实体从事商业活动时,以利润为基础且接受市场力量约束。

四是例外设置范围。例外事项不适用非歧视性待遇和商业考虑义务。

产业补贴

中国财政补贴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数量庞大,涉及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各环节,涵盖各个领域。但中国财政补贴依然存在较多问题,距离规范产业补贴差距较大。存在补贴制度不完善、补贴项目设计不科学、补贴管理不规范、补贴公开透明度缺乏等问题。

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并不是越高越好,过度的知识产权保护会阻碍技术进步,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RCEP知识产权保护标准较CPTPP的标准仍然较低,部分内容中国尚未对标。

一是知识产权保护范围较小。二是知识产权保护期限未延长。三是执法标准较低。四是数字环境下知识产权的执法要求,仅规定实施程序适用于数字环境中侵犯著作权或相关权利及商标的行为,不要求互联网服务提供者提供侵权者信息以及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移除侵权材料。

劳工标准

中国所实行的劳工标准较CPTPP中的劳工标准差距较大。一是基本劳工权利方面。二是劳工保护水平。三是争端解决机制。四是强化劳工与贸易联系。

环境保护

中国虽逐渐提升环境保护水平,但依然同CPTPP等高标准环境保护水平具有差距。一是具体保护范围方面。二是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方面。三是合作机制方面。四是争端解决机制。中国缺乏解决环境争议的机制,仅提出环境争议不适用争端解决机制。

对标国际经贸规则的历史经验

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旨在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是国际经贸规则的发展趋势,其实质是体现了发达国家的价值观,是发达国家重塑其国际经济核心地位的工具。因而,中国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过程中,以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为前提,采取局部试验与总体推进的渐进方式和协议开放与主动对标相结合的具体措施,实现开放与改革的良性互动,逐步深度融入全球经济治理。

安全性

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是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的前提。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充分反映了发达国家的诉求。而中国的经济体制、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模式均与美欧不同,如果仅是照搬高标准规则,贸然开放,提升劳工、知识产权、环境保护标准,势必会对中国的经济安全以及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在对标高标准规则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上述因素的制约。本着这一原则,在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中,初步探索竞争中立规则,在多边层面坚持中国立场;为维护网络安全,数字贸易网络开放和跨境数据流动方面,中国持保留意见和实行严格的监管措施;为防止技术过度保护造成的负面影响,中国暂且搁置数字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的确立,并根据中国发展需求适当提升知识产权保护;为平衡经济发展和公共利益,在劳工标准和环境保护方面,从中国立场出发,适度提升标准。

 渐进性

为防范对标风险,中国在对标过程中采取局部试验与总体推进的循序渐进方式。对于环境保护、国有企业改革、政府采购、透明度、货物贸易、原产地规则和中小企业合作等涉及全局领域的规则,中国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健全监管体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等,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初步对标。对于数字贸易规则、服务贸易开放、市场准入、劳工标准、知识产权保护和金融服务等领域,中国在自贸区/港开展先行先试试点,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大胆开拓创新,形成更多制度创新成果,引领全国的改革开放和外贸体制改革。

前瞻性

为降低被动改革所带来的高行政成本,中国采取协议开放与主动对标相结合的方式,对标高标准规则,深度参与全球治理。在国际谈判层面,中国积极参与多边改革谈判,主动升级已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探索同发达国家签订高标准的经贸协定,实现协议开放。在国内改革层面,为降低被动改革成本,更易达成高标准经贸规则,中国通过研判高标准规则的发展趋势,国内率先实行国有企业改革、探索跨境数据自由流动和数据安全、提升环境保护水平、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等改革措施,主动对标高标准规则的要求。

协调性

主动对标高标准规则,按照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建立与完善过程,形成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开放的良性互动。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更多涉及一国的国内规制,要求扩大市场开放,极大削减“边境后”贸易壁垒。主动对标有效发挥了倒逼国内行政、外贸体制及其他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功能,经济制度的变迁使得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大大提高,营商环境大幅优化,提升外资外贸竞争力,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编辑 季节)



¨ 文是202210月国家发改委委托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所做课题《双循环背景下我国改革开放新路径研究》摘编。

[1] 国际经济组织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政府或民间团体为了实现共同的经济目标,通过一定的协议形式建立的具有常设组织机构和经济职能的组织,可分为多边经济组织、诸边经济组织、区域经济组织和双边经济组织。多边经济组织主要指世界贸易组织(WTO),诸边经济组织主要是指WTO成员国自愿参加的贸易协定,区域经济组织是指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缔结的贸易协定,双边经济组织是指两个国家或地区缔结的贸易协定。

[2] 发达国家仅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瑞士、冰岛。

[3] 本课题中,中国尚未加入的国际经济组织不包括双边经济组织,只包括区域经济组织。

[4] 即《巴黎协定》。



 

开拓改革开放新路径,勇担新时代伟大使命

党的20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发展要求,为我们回望历史、坚定自信、担当使命、掌握主动,开创新的百年辉煌,提供了战略思维指引。

40多年来,我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雄辩地证明了改革开放作为基本国策在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的正确性。

以制度型开放为重心,主动对标,倡导和参与制定高标准国际规则,沿着市场化、国际化和法治化的轨道,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同世界形成良性互动,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公正、有序、均衡、包容的方向演变。

世界格局正在加速演变,世界经济体系面临单边霸权主义巨大冲击的袭扰,但与向高质量、高标准发展的趋势并存。在规则层面,一方面全球贸易格局、价值链、供应链正在酝酿剧烈变迁,一系列“本国优先”的贸易保护政策严重威胁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另一方面也呈现出从国际多边性向区域性规则体系发展。同时也要看到,传统多边金融与贸易体系渐趋乏力,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贸格局和满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诉求,面临重大改革;而区域性金融与贸易体系的兴起和经济组织的建立,不仅有弥补多边体系不足,部分地超越多边体系功能的一面,也有美国主导将我强力排除在外的一面。中国倡导共同价值,坚定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随着全球增长的重心向印太地区转移、“一带一路倡议”所体现的“北京共识”渐趋取代“华盛顿共识”之势。在贸易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裂变两大因素驱动下,需要警惕主要国家试图以高调的价值主张和明确的规则体系在该地区拉拢和绑定更多伙伴关系,挤压我国“一带一路”发展空间的企图,破解将我国排除在区域经济组织之外和不能参与建立与维护规则的后果。

在此阶段,处理复杂性的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构成了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我国需要锚定四个主要发力点:(1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2)高效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并使之与国际循环有机互动;(3)在不对称竞争中争取前沿科技突破。4)坚决反对美国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以霸权主义方式和手法争夺规则解释权和主导权。为此,我们需要找准并攻克难点、堵点和痛点。

市场与法治是现代文明的两大基石。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才能构建起国内和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在制度开放中对标国际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按照市场化、国际化和法制化的制度体系要求,营造宜商的一流制度环境、政策环境、舆论环境,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通过善治,更好地促进国内深化改革,坚守国家利益安全底线,探寻高标准经贸规则接轨,这是经济融合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更好选择,同世界形成良性互动。

我国已从要素驱动和效率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发展阶段,参照世界经济论坛国家竞争力建设指标,需要着重从增进处理复杂性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入手,推进组织创新与制度创新,加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践行我国新时期奋发图强的伟大历史使命,在双循环背景下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主动选择的发展战略,必须坚持“两个不动摇”巩固改革开放的胜利成果是必由之路,闭关锁国、自我边缘化和弱化是不归之路。继往开来,沿着市场化、国际化和法治化的轨道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以对内有效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对外通过主动对标、倡导和参与制定高标准国际规则,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公正、有序、均衡、包容的方向演变。

推动法制中国建设,加速推进治理现代化

面对数字经济、地缘政治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交相驱动的新一轮全球化,审视我国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过程中的现实压力,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我国仍然在多个领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迎头赶上。

对于我国业已签订的和准备加入的双多边国际经贸协定,通过剖析其承载的核心理念、关键条款及其变化趋势,在数字贸易、竞争中立、产业补贴、知识产权、劳工标准、环境保护等领域,需要就我国的现状与国际规则建立对标比较,从中找出差距,结合我国优势及未来发展方向,提出改革开放的新路径。

在多元博弈中弘扬共同价值,以开放谋发展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个主动打破二战之后既有国际秩序均衡的过程,必然要在国际范围内迎接零和博弈的挑战。尽管全球化的形态在不断变化,但其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总趋势却锐不可当。在国际关系中,合作是主流,斗争是手段,而发展是目的。正是基于这一判断,我国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地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理念。

规则是服务价值观的工具,而价值观正确与否,则需要经受客观规律的检验。唯有把握经济规律,在扩大开放的前提之下倡导和弘扬共同价值,信守和捍卫共同规则,以“道义利”三重并举追求最大合作公约数,练就与霸权主义的斗争艺术,实现发展目的。

降低和消除阻碍经济要素在国际间流动的各种壁垒,以维护主体平等和竞争公平,构成了国际经贸规则所追求的总目标。主动对标并积极融入多数由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市场规则体系,有利于我们团结伙伴和了解对手,密切跟踪全球态势,降低制度成本,及时把握合作与斗争机会。遵照总书记确定的“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把稳中美双边关系的“五个确定性”,是我国主动营造和平发展环境,力求完成全方位现代化的关键之一。

从制度规则入手,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市场统一,首在建立统一、规范、公平和开放的制度规则体系。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虽则是从国内全面消除阻碍要素流动的市场壁垒入手,但决不是画地为牢,而是要遵循经济运行规律,接纳世界商业文明规则体系,更顺利地对接和融入全球市场,为国内外“双循环”的正态回路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在变局中把握国际经贸规则的共性和趋势

世界各国普遍认同国际分工与交换有助于经济效率和繁荣这一基本经济原理。为此,降低和消除壁垒,畅通经济要素的跨国流动,构成了所有国际经贸规则追求的总目标。其中有六项有关市场经济治理的基本原则:(1)产权明晰;(2)主体平等;(3)契约自由;(4)竞争公平;(5)规则明确;(6)政府服务,即运用公权依照正当程序集中提供公共服务,守护市场规则,纠正市场失灵。

双循环背景下我国改革开放新路径的原则及规则对标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坚守实事求是、审时度势和量力而行的原则,从努力履行承诺到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在融入全球化进程中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巨大收益。

我国制度型开放以降低关税和促进贸易便利化的边境规则为起点,重点将是针对数字贸易、竞争中立、产业补贴、知识产权、劳工标准以及环境保护等新议题,集中对标边境后的高标准国际规则。

数字贸易规则

支持数字经济的信息技术和商务平台以及交易方式和支付工具均处于急速迭代演变当中,呈现出碎片化、差异化和对立化的特征,迄今尚未形成全球统一的规则体系。

在多边谈判中,我国在2019年签署了第二份《电子商务联合声明》,就电子商务便利化、电子商务有利环境以及促进合作等议题正式加入多边谈判。2021年底,86个成员参加了《WTO电子商务联合声明倡议》,标志着谈判有了新起色。

双边谈判中,我国与韩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的自贸协定,仅对电子商务的便利化以及安全环境做出了具体规则。CAI将云服务等数字规则嵌入服务贸易和信息共享等条款中。

区域谈判中,RCEP首次对跨境数据自由流动和数据存储确立了具体规则,并强调暂停征收电子传输关税,要求自觉遵从WTO谈判成果。CPTPP与之相同,要求各缔约方不得阻碍商业行为的跨境数据自由流动,不得强制要求计算机设备本地存储,但均需遵守各国的监管和例外要求。

竞争中立规则

竞争中立规则是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的核心,涉及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及市场主体竞争场景的设定,要求政府不得基于企业的所有制属性和国籍归属施行差别待遇,旨在维护市场行为的正当性,促进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但并不排斥国有企业乃至政府自身以平等身份参与市场活动。换言之,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制度不构成国有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障碍,而且与我国改革强调各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的大方向是一致的。

WTO改革国企议题主要聚焦以下五个问题:(1)国企的定义和范围;(2)国企的职能定性;(3)限制对国企的非商业援助;(4)国企遵守商业考虑;(5)国企的透明度。我国的承诺反映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和《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两份法律文件中。

CPTPP专门针对国有企业单独成章,核心内容包括非歧视待遇和商业考虑非商业资助透明度

CAI明确规定了国有企业定义、规则适用范围、非歧视性待遇、商业考虑、透明度义务、监管和执法的一致性与非歧视性、争端解决机制等内容。

我国国企改革在大方向上体现了竞争中立理念,但国企的垄断性和政府补贴问题仍然是饱受争议的焦点。

产业补贴规则

补贴属于一国内部经济治理范畴,而国际关注的是市场界面上的公平竞争,防范任何类型的经营主体因政府补贴而在市场竞争中施展不当优势。

有关补贴的国际规则较为全面地体现在WTO的框架之内,包括《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SCM)、《农业协定》和《渔业补贴协定》。

知识产权保护规则

我国几乎全面加入了有关知识产权的多边条约,最重要的是《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WIPO)和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

中韩、中澳自贸协定只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原则性条款;RCEP规定了具体约束条款,强调知识产权保护与公共利益平衡。CPTPP代表了国际高标准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方向。CAI要求遵守一系列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公约,并针对中国重点排斥政府干预技术转让。

劳工标准规则

劳工标准不仅关乎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同时也涉及人权保护制度。

多边协定中,中国加入国际劳工组织并批准其公约的总数达到28个,其中包括8个核心公约中的6个。自贸协定中,中国仅与智利、瑞士、新西兰签署《劳动合作谅解备忘录》,对劳工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提出原则性倡议。CAI认可缔约方有权确定本国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和优先事项,但要求不得以减损劳工权利作为吸引投资的条件,同时要求履行一系列有关劳工的国际公约和宣言。

对标CPTPP,中国的劳工标准在组织原则、管理模式和适用范围上差距较大。

目前我国劳工权益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一些小微企业对员工的职业安全和健康保障难以达标;(2)职工技能提升严重不足;(3)基建项目拖欠工酬的现象时有发生;(4)一些企业采取灵活用工、劳务派遣等手段规避对员工的责任;(5)企业对于女性、特别是育龄期的已婚女性存在暗中歧视做法;(6)户籍制度仍然是用工歧视的一大根源。

环境保护规则

在全球250多项环境公约当中,有18项与国际贸易直接相关,最为突出的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统领的《京都议定书》和《巴黎气候变化协定》。三项规则均聚焦于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相互衔接,路径和权责更加清晰明确,并充分考虑各国诉求和能力的平衡性。

这些规则体系均着力解决自由贸易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在尊重国家环境主权和正视各国发展水平差异的基础上,要求缔约国一方面不得以降低环境标准来支持不正当竞争,另一方面不得假托环境保护之名实施市场保护主义和歧视性政策。

WTO没有针对环境问题形成专门的约束性协定,但接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制定的《多边环境协定(MEAs)》。

双循环背景下我国改革开放新路径重点领域路线图

双循环背景下,我国开拓改革开放新路径,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稳步实现高质量升级发展以制度创新带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通过对标高标准国际规则,在以下重点领域铺展路线图。

我国数字经济及贸易改革开放新路径

当前数字治理的方向在于抓住数字经济互联互通、容创新的本质特征,围绕技术、产业、平台、应用、市场等领域重点发力,通过强化技术引领、推动产业融合、挖掘数据价值,构筑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

1、正确处理数字经济发展和信息监管的关系。数字经济是以电子化信息的快速流动和广泛应用为基础的。一方面,我国一直致力于推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提升生产效率和高质量发展,并呈现出赶超发达国家的可喜势头。另一方面,鉴于互联网信息的弥散性和渗透性,出于信息安全和意识形态的考虑,我国不断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

我国率先在自贸区/港试点数字贸易开放,推行跨境数据自由流动,并在四个超大城市开通国际数据专线业务。在不断加固防火墙之外,我国建立了较为系统性的法律法规,严格限制跨境数据自由流动。在数字知识产权方面,我国对网络产品与服务、关键信息设施以及加密方法等内容设置了严格的安全审查和评估制度。

2、廓清国家安全边界,审慎介入国际谈判。面对维护信息安全和促进数据流动效率之间的矛盾,我国在双多边谈判中持审慎态度。信息无论作为独立的新兴产业,还是作为全面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系统,其无边界、无障碍的自由流动代表全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潮流。为充分释放数字经济的潜能,我国需要针对其特性廓清国家安全的概念边界,以免这一概念的泛化削弱我国在新一轮全球化中的竞争力和领导力。

3、发挥自身优势,引领全球数字规则制定。对于方兴未艾的数字经济,尤其是电子商务领域,我国有望在国际规则制定方面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在参与数字经济国际规则的谈判中,我国应积极推动澄清国家安全的范围、边界及例外,探索制约其扩张性适用的方法,反对以国家安全之名行保护主义和霸权主义之实的政策措施。

正在进行中的WTO电子商务协定谈判,以及联合国大数据全球平台中国区域中心在杭州落户,为我国与全球分享中国经验与中国方案、坚持中国主张,提供了具有深远意义的有利契机。

4、降低数据搜寻成本,规范数字公共产品供给。巨大的信息搜寻成本无形中制约了我国软实力建设,同时也对宜商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应考虑在科研信息(“学术搜索”)和商业领域放松防火墙限制。

政务数据和大量脱离保护期的文献资料,应被视为公共品向公众免费开放,以提升运用数据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弥合数字鸿沟。我国《数据安全法》虽然对政务数据的开放及其科学性、准确性、时效性做出规定,而从各个部委到地方政府部门,实际执行状况总体差强人意。

我国竞争政策和反垄断改革开放新路径

中国仅在近几年国际谈判中涉足竞争中立规则的初步商讨,尚未展开正式谈判,仅在自贸协定的竞争政策章节中承诺原则性倡议,禁止所有企业从事不正当竞争的商业行为。

鉴于竞争政策及反垄断法的趋同性和日渐增长的域外性,我国应着重考虑:(1)将竞争政策上升到国家顶层设计的高度,强化反垄断执法的独立性和权威性;(2)完善产业政策的自律和竞争政策对产业政策的他律;(3)推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增加常态化的督察和检查;(4)以竞争规则的普适性和稳定性取代行政手段;(5)完善反垄断调查和执法的正当程序;(6)厘清经济领域监管、执法权责的边界;(7建立起一套鼓励实施竞争政策的新型政务考核评价体系;(8)发挥各级人大和人大财经委对产业政策和补贴的监督作用。

我国产业补贴领域改革开放新路径

补贴具有弥补市场失灵及服务特定政策目标的功能,成为各国政府经常使用的一种政策工具,但补贴并不是政府手中实现政策目标的万能工具,而是一把双刃剑。

WTO的补贴规则除明确禁止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补贴外,允许政府针对环保类、就业类、研发类、扶持落后地区类等给予补贴。CPTPP针对国企专门成章,并拓展成“非商业援助”概念。

WTO的补贴规则中,因我国市场经济地位未获承认,在与补贴相联的反倾销措施中,对我国出口产品仍然采取替代国成本测算原则,使我国企业处于竞争劣势。因此,建议我国:(1)支持本国企业在单个反倾销案件中申请市场经济地位;2反对将国有企业正常商业性行为列入禁止性补贴范围,坚持竞争中立原则的“本义”,要求《SCM协议》清晰界定构成公共机构的条件,加入具体规定来区分公共属性与商业属性;(3)对于社会发展项目的资助,主张WTO恢复并扩大不可诉补贴范围。

我国需要加速补贴体制机制改革。建议:(1)建立规范统一的补贴制度;(2)清理不合规、不合理的补贴;(3)优化补贴结构;(4严格补贴审查,严厉打击骗补企业和舞弊官员;(5)设立企业补贴信用机制;(6)建立补贴收回和退出机制;(7)提高补贴透明度,向社会公示,并履行国际通报义务;(8)重视小微企业在技术和模式领域的创新潜力;(9)对于突破性创新,补贴需高度集中。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改革开放新路径

对标RCEP,我国基本上可以履行承诺,但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部分细节仍需落实。对标CPTPP,我国已经全部加入了其规定的众多知识产权国际公约,既而为加入CPTPP准备了必要条件,但在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司法程序以及执法效率方面,仍需要作出较大幅度调整。对标CAI,我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已对于欧盟所关注的问题作出了严格规定,有些已高出了协定承诺。

我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知识产权立法体系,国际谈判仍然关心的重点集中于我国的司法程序透明性和执法效率问题。

当前我国在知识产权及其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包括:(1)地方政府将企业申报知识产权保护当作政绩工程,导致许多毫无价值的商标和实用新型专利充斥于知识产权行列;(2)品牌仿冒和音像制品的侵权较为严重;(3)地方司法和执法部门存在保护主义倾向;(4)缺乏专业人才进行专利认定及审核,导致许多“假专利”;(5)知识产权复审和诉讼程序环节多,耗时久。为提升知识产权司法效率,建议借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援用337条款采用的速审机制。

知识产权定价,应尊重市场交易者的判断和议价能力,行政和法律机构不应给予价格限制。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开放新路径

国际规则中的竞争中立和补贴原则两大议题直接涉及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与国有企业的定位和职能密切相关。

国有企业是否定性为公共机构迄今仍是WTO改革国企议题中的焦点。CAI首次引入竞争中立原则,其涵盖实体条款与CPTPP 国有企业规则实现了部分对接,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和前瞻性。

我国对标竞争中立规则需要认真考察:(1)国企的界定范围及职能分类;(2)透明度要求的披露内容;(3)非歧视性待遇和商业考虑;(4)例外设置范围。

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改革开放新路径

我国在国际环境规则谈判中应注重考虑以下方面:

1、坚持共同但差别责任原则。为自身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中国有理由在环保承诺中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2、慎用WTO与环境有关的一般例外规定。对于成员国限制自由贸易的措施,WTO两项与环境有关的一般例外规定虽然赋予其合法性,但其非歧视原则一直被置于优先地位,由此导致了我国对稀土出口实施配额限制两度撤诉。

3、对标高标准国际规则,识别差距,查漏补缺。我国在众多双边自贸协定中,未曾涉及生态环境问题,但在与瑞士、韩国、智利以及新西兰FTA升级协定中设有环境与贸易专章。

对标CPTPPCAI等高标准规则,我国的环境保护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体现在具体保护范围、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合作机制、争端解决机制以及多级法规一致性等方面。

4、注重经济增长与绿色低碳协调发展。我国要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具体对策应关注:(1)防止“碳先锋”式的冒进;(2)防范美西方资本利用碳交易规则在我国进行大面积的套利行为;(3)酌情允许有利于发展我国循环经济的海外资源回收项目;(4)视东道国需要,继续允许商业化的海外煤电项目建设。

5探索创新引领制定高标准国际规则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以及对外交往的深入,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创制并输出规则的条件。建议:(1)利用国际论坛和国际机构推动规则酝酿与制定;(2)通过更新双边投资保护协定掌握制定规则主导权;(3)将“一带一路”规则化列入首要议事日程;(4)鼓励行业、企业和民间组织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编辑  季节)



¨ 本文是202210月国家发改委委托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所做课题《双循环背景下我国改革开放新路径研究》的摘编。


 

    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做了很多重要论述,尤其是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又把高质量发展放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上。

    高质量发展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就是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党中央在进行中国式现代化的规划时强调,到2035年,我们将基本实现现代化,要形成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目标、一个要求。

四个方面的理论创新

   各个国家都在推进现代化,但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有自己的特色,还有四个方面的理论创新。

    首先是人民中心论的现代化指导思想。提出人民中心论,说明我们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因为西方的现代化都是来自于工业化,由工业化拓展到政治、经济各个领域,形成了所谓的现代化。但是他们的现代化是以资本为中心,靠资本来驱动,以资本为中心。而我们强调的是人民中心论,实际上我们坚持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西方现代化是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我们提出的共享理念、新发展理念,都体现了人民中心论。

    我们提出了人民中心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也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产。上世纪90年代,随着前苏联的解体,西方有学者提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争的历史终结了。但现在看,由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非常成功,已经宣告了那个“历史终结论”的破产。

    其次,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坚持了本国国情论的现代化路径。在发展经济现代化这个过程中,以我们基本的国情探索了很多西方现代化不存在的体制,比方说我们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发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同时又发挥了政府的作用。

    我们强调高质量发展,但并不是不要增速。二十大报告提出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经济是要增长的,但一定是质量优先的增长,而不是没有质量的、靠污染提高经济增速的增长。这些都已经超越了西方的经济增长理论。

    1978-2020年,我们的经济增速平均达到9.2%以上。和美国对比,1996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只占美国的10%2006年突破达到20%,此后每两年突破10%,到2020年我国已经达到70%。这恰恰是为那些发展中国家走现代化的道路开辟了一个新路径,就是要基于本国国情去探索适合国情的一种道路。

    第三,我们现代化的目标实际上是一个文明协调论。我们经常说,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因为我们提的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不仅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包括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我们都要协调起来。

    因为我们是后发国家,在这种文明的更替过程中,我们是并联在一起的更替,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还有生态文明,都是在并联中协调推进的。而不像一些先发国家,是一个单维的文明逻辑。

    我们颠覆了西方亨廷顿的观念。上世纪,亨廷顿有一本著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他认为文明之间是冲突的,现在世界的冲突是文明的冲突。而我们强调的是传统与现代、中华与世界,应该是文明交流互鉴,互相包容。我们要发展,就应该是交流互鉴,不应该是冲突。所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相当于产生了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

    第四,在国际化方面,一个现代化的经济体或者国家,必须走国际化的道路。我们坚持和平发展论,比如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我们通过和平发展使自己的经济各个方面成长起来。这样就打破了两种极端的理论,尤其是世界经济体系里,有一个理论叫依附发展理论。什么是依附发展呢?作为后发国家的发展中国家,要借鉴西方的资本、技术,甚至将他们的一些价值观、理念引进。但引进并不能够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往往还被边缘化或半边缘化。

    我们现在正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而且是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们并没有依附任何国家,而是独立自主的。

    我们强大了、发展了,但我们不搞霸权,实际上这个理论又证明了国强必霸论、“修昔底德陷阱”的谬误。“修昔底德陷阱”原本不是一个必然的逻辑,所以它也不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理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超越,为世界和平、人类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方案。

    我们要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四个理论创的新核心内涵,以此理解中国实现了创新超越,实现了理论创新。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规划

    围绕着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做了很好的规划。二十大报告提出的20352050年目标和“十四五”规划总体一致,但是还有一点区别。

    二十大报告里对现代化到2035年的目标和“十四五”规划谈的到2035年目标有些区别。比方说,“十四五”规划里提到我们经济总量将迈向新的台阶,而二十大报告把这个经济总量给省略了,提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迈上新的台阶。

    从经济学计算来看,要谈经济总量,有人均指标以及人口的变化。学者们都认为,2022年我们的人口总量可能会达到最高点,接下来人口总量会逐年下降。我们提人均不提人口总量,可能这个目标会更容易完成,更突出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式现代化有各国共同的特征。我们认为,经济发展的结构变化,比方说我们提目标,人均GDP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些应该说也是趋同的,这在经济学里叫做趋同现象。我们预测,2025年我国人均GDP会达到14648元,当然这种预测都是在基准情况下,也就是正常情况下,没有受到外部巨大的环境冲击,同时基于我们的潜在增长率的预测。

    2025年,我们人均GDP达到14648美元,2035年达到25000美元,2050年达到48000美元,这是三个节点。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一个基本内涵就是人均GDP要达到2万多美元。

    实际上,我们也做过经济发达国家的预测,现在有三十多个发达经济体,他们的平均GDP水平人均近4万美元。我们提出的中等发达国家不是平均水平,而是中间那十几个国家的门槛水平,按人均GDP排序,中间十几个国家大概是2万多美元,所以我们应该能够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到2050年达到48000美元。

    消费占比会越来越高,比如从2025年的60%多提高到2050年的接近80%,按照我们到2035年扩大内需的战略规划,需求包括消费,也包括投资,而且消费占比会越来越高,投资占比会越来越低。这将作为我们扩大内需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的一个重大经济战略。当然进出口的占比将会越来越小,我们经济增长不能依赖进出口,因为一个大国经济内部可循环是很关键的,包括经济安全。

    在产业结构方面的预测,到2025年,我国第一产业占比为6.8%,第二产业为35%,第三产业为57%;到2035年,第二产业占比逐渐下降,第三产业占比在上升。到2050年,第三产业占比将会达到69%,第二产业占比会保持在26%。第二产业尤其是实体经济一定要保持相当的比例,包括现在“十四五”规划提出保持制造业比例的稳定。作为大国,我们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所以第二产业的总体占比会逐渐降低。农业占比越来越低,这是一个现代化的趋势,但是我们不能过快地去工业化、过早地去工业化,这是一个关键。

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双循环发展

    要达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构建新发展格局很关键。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发展格局,是围绕着经济循环来谈的,这个新发展格局就是经济双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二十大报告强调,国内大循环是内生动力,要增强它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国际循环是提高它的质量和水平。

    政治经济学里谈到的循环经济的几个环节,比如说生产、交换、消费、分配,甚至包括我们谈的企业、消费者、政府,作为市场的主体或者作为一个分工主体,那么劳动者及家庭提供劳动力给企业,企业通过劳动力要素,再加上资本要素和技术要素等各个方面,生产出来产品和服务将提供给消费者,又要提供给家庭,这本身也是一个循环。经济就是在无数个循环中实现的。

    现在关键的问题是经济循环存在较多堵点。从供给角度来看,高水平的自立自强还不够,技术创新还不够,这是一个重要的堵点。从需求角度来说,我们的市场结构,供给和需求还有很多阻碍经济循环的问题。要通过新发展格局来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而自立自强又强调了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什么叫主体?从2014年开始,我们把国家的经济总量做了一个拆分,当时90%左右来自于国内大循环,只有10%左右来自于国际大循环,我们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从数量的主体来说已经实现了。但是构建新发展格局不仅要求是数量主体,我们的经济循环不是来自于高水平的自主创新,而新增的经济增量很难说是持续依靠扩大内需来实现的。这两年,进出口对我们的经济增速起到了很大的支撑作用。

    我们以国内大循环为主,要发挥国内大循环的主导作用。它的主导作用是什么?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这个优势,要增加和提高两种市场、两种资源的连通效应。实际上,未来的国际循环不再像以前低成本出口导向的这种工业化,而应该强调高质量的发展。

构建高质量的国民经济循环

    高质量如何实现呢?就是要发挥国内市场需求,当然我们希望国际上高素质、高水平、高质量的要素来支持经济自主性的提升。这三点是内循环为主体的关键的质的要求。新发展格局实际上是要构建一个高质量的国民经济循环,而这个高质量的国民经济循环的质量很关键。

    怎么来衡量经济循环的质量呢?经济循环内生动力必须可靠,循环的要素是高端的,而且还比较丰富,过程畅通无阻,经济循环各个环节是协调平衡的。我们经常说经济要防止脱实向虚,要构成一个房地产、金融和实体经济相协调的循环。所以经济循环的各个环节应该协调平衡,国内国际相互促进,包括我们的经济流量要持续增长。所谓经济循环的流量,可以理解为GDP每年的增速,就是增量。

    从这个角度说,界定高水平的自立自强,畅通无阻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经济循环就是一个高质量循环,而这个高质量循环恰恰是我们构建新发展格局所要求的。

以高质量经济循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当我们以高质量经济循环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时,要探讨它的战略路径。主要有三点。

    第一,高质量经济循环本质特征是高水平的自立自强,要依靠自主创新驱动的路径,关键要提高高水平的自主创新能力。例如我们常说的产业四基,包括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芯片,还有关键基础材料、先进技术工艺、行业技术基础等等。

    为什么要提产业基础再造?实际上我们整个产业基础都是依靠国外的,因为我们是后发的、赶超的国家。这种依靠需要通过高水平自立自强,通过产业基础再造。这些“卡脖子”的东西,国际上是不会给的,必须通过自主创新来实现。

    第二,扩大内需拉动路径。不仅仅靠创新,核心点是以持续建设超大规模市场为着力点,不断完善内需体系、扩大内需战略来提高国民经济循环质量。

    对市场主体来说,关键是营商环境要完善。现在我们的营商环境总体越来越完善,根据2021年世行的排序,我国已经在100多个经济体里排到13位。但这个排位有点虚高,在这种市场体系或者营商环境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怎么能够实现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是非常关键的问题,也恰恰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循环的一个关键点。

    第三,内外循环联动的路径。要以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为着力点,强化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我们经常提到产业链、供应链,它的核心是基于一个价值链来做的。

    上一轮的经济全球化是基于价值链进行分工的全球化,各大跨国公司把生产环节给了发展中国家,而我们恰恰承接了这个生产环节,也确实获得了规模经济,学到了一些技术,实现了赶超,但是它的弊端就是关键的核心技术无法掌握。

    我们的目标是从中低端向中高端拓展。在这个拓展过程中,并不是完全依靠自己封闭地去做。创新必须是一个开放的生态,需要建立一个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体系。当然我们现在强调要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这些方面进行开放和对接,这叫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这种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的对接,其实是和我们的国情、发展阶段以及现在整个全球的贸易规则的重构相联系,产业链、供应链的重构都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

    自贸区的建设很关键。自贸区应该能作为国际、国内两种市场联动的实验和测试的很好方式,现在我们从浦东开始,已经在全国拓展了26个自贸区。自贸区应该有新定位,第一个定位就是高水平的自主创新。自贸区的新定位,通过内外联动提升我们的经济循环质量,以高质量国民经济循环来推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编辑 季节)



* 黄群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本文根据作者在2022 12 18 日召开的“坚持改革方向,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创造,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制保障,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重要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国资国企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40多年不断深入改革,国有企业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资国企改革始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伴相生,围绕将国有企业打造成为独立自主的市场主体,与市场经济深度融合这一核心主线不断地深入,推动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从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再到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企改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从最初的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到20世纪90年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再到2003年以后,以国资监管体制的改革推动国企改革等一系列举措,一直到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逐步将国有企业打造成为独立市场主体,国有企业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

    近年来,通过全面搭建并贯彻落实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特别是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更加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地解决了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体制机制难题,推动广大国有企业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转折性、全局性的重大变化。

    一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制度优势持续转化为治理效能,实现了治理之变。

二是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实现了整体性的优化,国有经济的竞争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大幅度提升,实现了布局之变。

三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突破,国有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彰显,实现了创新之变。

四是市场化经营机制取得实质性突破,一大批活力迸发、动力充沛的新型国企正在形成,实现了活力之变。

五是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公司监管优势彰显,中国特色的国资监管新模式基本确立,实现了监管之变。

六是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得到根本性加强。政治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有力推动了国资国企深化改革,所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新征程上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历史方位

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开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明确指出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内涵,是把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这个核心内涵,为新征程上国资国企改革指明了历史方位。国有企业既要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也要强化自身的功能,在继续巩固深化独立市场主体相关体制机制的同时,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更好地发挥战略支撑作用。

    一、要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主体作用,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形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二、要在促进共同富裕中发挥基础作用,提升社会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兼顾公平与效率,优化收入分配体系。

    三、要在保障国家安全中发挥基石作用,保障能源、粮食、军工等重要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

四、要在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发挥引领作用,主动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在全球经济治理变革中塑造和引领国际规则。

也就是说,新时代我们要继续提高核心竞争力,继续深化改革,深化独立市场主体相关机制的改革。要在以上四个重要方面发挥主体作用,这是新时代国企改革的历史方位。

    立足新发展阶段,推动国资国企改革迈上新的台阶

经过40多年改革,特别是近10年以及三年行动,国资国企改革解决了一大批过去没有解决的疑难问题,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但目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第一,要巩固深化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机制建设,强化独立市场主体的体制机制支撑。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和市场化经营机制是释放企业活力与动力的制度基础。三年行动以来,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得到系统性的塑造,灵活高效的经营机制普遍建立,接下来要推进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持续提升企业治理的效能和内部的活力效率。要提升国有企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完善董事人员职能、授权放权考核评价等机制,推动党委会与董事会经理层,各治理主体发挥作用更加协调、高效。

    要实现更加精准、灵活、高效的收入分配,特别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业态企业和重要科技类人才倾斜,同时以更大的力度在更大范围内开展中长期激励,提升竞争性商业类国有企业中长期激励的覆盖面和力度,达到行业的平均水平。

    第二,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助力打造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是国有企业更好担当使命责任的基础。三年行动以来,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国有资本有序进退,国有企业在畅通循环、安全保障、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新征程上,要持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进一步提升资本配置效率,必须要强化安全兜底作用,提升在粮食、能源、军工等重要领域的安全保障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应急抢险、养老、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的有效供给。必须要加强产业引领,重点是以现代产业链链长建设为抓手,推动形成定位清晰、布局合理、功能科学、特色鲜明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必须推动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发展,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关键领域的低碳转型,加快国有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第三,要弘扬企业家精神,提升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优秀企业家是企业最稀缺的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头。近年来,一大批优秀国有企业领军人物纷纷涌现,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必须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培育和推出更多优秀的国有企业家。要弱化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行政干部身份,强调其企业家的属性,特别是要区别于国家公职人员的管理,建立起市场化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选拔、任用、考核、评价、奖惩、退出机制。要建立合理的薪酬和产权激励机制,按其能力和贡献给予其与市场相匹配的报酬,同时建立起与企业长期发展效益相关的产权激励机制,要健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纠错机制,营造宽容、理解、保护企业家的机制和文化氛围。

    第四,要完善公平竞争制度,营造更有利于企业成长的市场环境。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企业健康成长、良性发展的土壤。三年行动以来,与公平竞争相关的专项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接下来还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包括完善市场准入和规范监管、产权保护、信用体系方面的法律制度,健全公平竞争的审查机制,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动态调整机制,加快形成煤炭、油气等重要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和供给机制。优化、完善供应类业务,分类和补偿机制。建立并且动态调整既适应国际通行规则又符合我国国情的补贴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的补贴规则制定等等,加快构建更加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秩序。

    第五,坚持胸怀天下,提升国有企业对外交流水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原则。中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史上,我们勇敢迈出国门,接轨国际,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制度、管理和国际网络基础,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国有企业应该以胸怀天下的视野、格局和担当,不断提升国家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

    一方面,要积极主动介入全球治理,参与标准制定。在推动解决能源、饥饿、卫生等全球公共性问题中谋求发展机遇,发现更大的价值。同时依托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推动共享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健康经济等前沿领域的成果,为各方面共同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另一方面,也要总结推广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共同特征和通用逻辑,引导相关国家广泛认识国有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和应对危机挑战方面的重要支撑作用,推动中国主张成为国际共识。习主席在联合国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下一步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中央企业,应该积极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在这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编辑 尚鸣)



* 彭华岗,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秘书长。



乡村集体的主体地位是由宪法确定的。这两年颁布实施的《民法典》和《乡村振兴促进法》都进一步明确,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乡村集体和集体经济组织要发挥主体作用。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规定,要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和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负责人的制度。20228月,民政部修订《村委会组织法》时,也将这些规定放进了修订稿。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农村集体经济是集体成员利用集体所有的资源要素,通过合作与联合实现共同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形式。”这里,集体经济的概念和形式已经表述得很清楚和准确。

尽管中央定了方向,但在实际操作中,从社会认知到法律政策的落实,还存在较多问题。从各级干部到农民集体,对这些问题都存在疑惑。有很多具体事情相互混淆,边界不清,概念不明。

乡村振兴到底要走什么路?为什么要走集体化的路?这条路是老路还是新路?如果是继承老路的新路,那么继承在哪里?新在哪里?为实现农民共富,怎么做才能既发挥集体中每个成员各自的主体性,又发挥成员集体的整体的主体性,实现集体内部的成员合作与集体内外的多主体多形式的联合?这些认知问题没有解决,将会直接影响走集体道路的成效。

乡村振兴为什么要走集体化道路

首先要认清,农民共富必须靠集体。少数个体富了,先富带后富,能够带动一部分人致富,但不能可持续地带领全体人民共富,因为动力是跟着目标来的。除非这些先富将个人致富拓展为集体创富,否则个体有再大的能耐,也不会产生为他人谋利益的持久动力。

有人说,合作化不是也能推动生产发展和农民致富吗?合作化存在私人的合作化与集体的合作化,私人的合作化是私人之间建立互助为主的专业合作社。目前,大部分现存的专业合作社都是单一产业、单一产品和单一功能,重点是生产和销售合作,农资统一买,产品统一卖,产生的利益按交易量分配。其中,囿于农产品流通市场的销售大规模与专业合作社的生产小规模之间的张力太大,所以私人专业合作社往往难以发展,大部分成为外来公司或顶着合作社牌子的公司的产品提供者。

集体化的合作化,是集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合作,它以村内的集体成员共有的土地、经营性资产为公共财产,以村民共富、民主治理为目标,形成成员间规范合作的集体经济合作社。合作社的重大决策由村民大会通过,专人担负运营职责,专人管理财务,有效益全民分红,透明公开。集体在经营共同资产之外,为个人经营搭平台,鼓励个人发家致富。所以村集体组织内的合作化有两重含义,集体主体与成员主体各自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结成集体与个体的共建、共融、共享关系。

其次,集体化创造了新型生产方式。集体组织不仅在内部进行成员间的合作,还与外部主体通过各种联合形成新的经营主体,多主体、多种经营方式在集体所在的社区,以平等互利为原则,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这种由集体经济合作社与成员个体、与村外多主体多元互动、合作生产的生产关系,产生出来的社会财富就在当地形成了综合生产力。

这种产生综合生产力的生产方式是新型集体化创造的,它与过去人民公社的集体化固然有联系,但是区别更为本质。联系主要是指土地归集体所有的生产关系。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规定了以生产小队(即初级社时的自然村)为集体土地的生产单位和分配单位。今天规定的集体经济组织还承认自然村或村民组是最基层的集体经济组织。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主体和主体性上。今天的村集体不再是过去被计划体制捆绑的、缺乏独立地位、也难以具有独立意识的缺损主体,而是在市场经济下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未来发展目标的主体。今天的集体经济组织正在创造出与成员个体之间以及与外部市场主体之间的多种合作与联合的方式,以多主体多形式自主构建自己想要的社区综合生产力。

这种综合生产力,是集体经济合作社和个体以及多主体的经营组织在多元互动中、在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中形成的,是共同合作创造出来的。它与集体经济组织的生产力不同,或者说它是一种以社区范围经济为边界的、包括集体经济组织在内的多主体共同贡献的总体生产力。

国家有GDP总量,一个村、一个乡范围内的经济总量也可以度量。如果集体通过与成员个体合作、与外部主体联合产生的经济总量能在总的经济总量中占到相当比例,就说明这个集体的经济具有实力。这个比例能持续下去甚至还能扩大,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这个村或者乡的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标志之一。

在村集体走向发展性主体的途径中,这种多元、多边合作产生的生产力,有利于达成该地造福于农民共富的适度规模经济,而不是脱离农村社区实际、更多为外来投资获利服务的大农场、大企业的大规模经济。

第三,集体化能建构乡村新型治理体系。中国乡村的治理体系具有独特性。这首先是因为乡村的党的基层组织是“全息型”组织,即基层党组织有着与党中央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一致性的全息特征。其实,这种全息特征是从革命战争年代支部建在连上就开始的,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传统。所以,村党支部能够成为村级集体包括村民自治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的战斗堡垒。

此外,我国自1980年以来逐渐成型、1987年颁发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际上也促进了村民自治传统的逐步形成。而这个传统继承了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改革开放的群众路线。它发展成为以村庄为边界的社区的集体治理,一种统合的综合性、公益性治理。这种治理的重点是农民通过村集体这样一个中间主体,形成和政府之间二元互动合一的中国独特发展道路,而不是国家-社会之间完全对立的道路。这是需要从实践到理论深入发掘的很重要的概念。

这样的一种村集体内部的集体自治,包括经济自治、社会自治和文化自治,对于形成社会市场上的独立主体有着非凡的意义。因为它以集体的整体意志与外部市场连接,以交流和利益交换等市场化方式,能够比较自由地探索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生产方式。所以,对于乡村振兴为什么一定要走集体化道路的命题,我们要从实践出发做出理论说明。

农村新型集体经济新在哪里

讨论这个问题,我认为要从根上讨论,首先要厘清“集体”这个概念。以往的讨论往往一上来就讲集体经济组织,殊不知集体经济组织只是集体经济的一个载体,而集体经济只属于成员集体这样一个新型主体的经济功能。若不厘清成员集体这个主体,怎么明晰它的功能和载体?所以,先论集体,再论集体经济,最后是集体经济组织,这个顺序是不能变的。

新型农村集体

我们今天谈到农村集体,有个重要的前置词——“成员”。乡村集体无论怎么分层,都是“成员集体”,这就点出了新型集体的本质特点:它是全体成员的财产和利益共同体,离开了成员这个个体性主体,成员集体这个整体性主体就没有了意义。

新型的成员集体和人民公社时期三级所有的小队、大队集体相比,尽管那时的集体也由农民组成,谁属于哪个小队、大队也划分得很清楚,但在当时计划体制下,生产力又很落后,集体和成员都没有什么权利。改革开放首先是从解放农民、解放农村生产力开始的。所有的集体成员,有了国家法律赋予的四项基本权利: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和基层治理的参与权。

每个集体成员所拥有的这四项基本权利,来自于农村的四项基本制度:土地集体所有制度;依托集体土地建立的农村集体和集体经济组织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经营制度;村民自治的社会治理制度。这四项制度保障了农民的四项基本权利,而这四项制度的执行主体是村集体。没有村集体,农民个体的所有权利就无法得到保障。

只有将村集体明确为既独立于政府又独立于市场的社区社会主体,宪法赋予的维护其成员共有集体资源和资产权益的这种整体性权利,才能具有真正实施的空间。也只有让村集体能在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条件下不断地反复实践,以独立意识找到本土环境下维护集体和成员权益的具体路径和方法,并有信心带领成员为村庄的今天和明天奋斗,这个集体才能成为实质性主体。

实质性主体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村集体在建构中保持主体性,也就是对于走自己的发展之路具有独立意识,有精神上的自觉;同时能发挥自主性,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不受外部利益的影响,不出现“被绑架”“被俘获”的问题。当遇到难题,既要符合客观实际,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克服困难。保持独立意识、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正是主体性的三大要义。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积累、沿袭至今、百战不殆的独特优势。将其用于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级集体,可以通过构建主体性,走出发展壮大集体的中国式农民共富的路子。

新型集体经济

新型集体经济是成员集体经济,不是损害或抛弃成员个体权益、只顾空头名誉和干部权益的假集体经济。在新型集体经济中,成员个体和集体相互依存,各以对方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形成既统合又分立的综合共同体。

这种共同体经济既不同于人民公社的公有经济,也不同于个体为王、团体只为个人提供少量功能性服务的私人经济。现在一些经济组织,无论是合作社、企业还是外部组织,提供生产、供销、消费等经济性功能服务的各种形式,已经引起大家的重视。但是作为村集体独特的社会经济的、文化的、治理的功能,譬如通过壮大集体经济,发挥能动性使村内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村内就业、助老扶幼解决得好,村民自主建立的各类团队、协会活动频繁,各类群体关系、各类矛盾解决得好——等等这些,都需要集体经济的支持。村集体就是一个公私合作、公私兼顾、具有很强的社会包容性的利益共同体。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得好,就体现在村集体这个综合性利益共同体建设得好,得到全体村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现在,这一点还较少被认识和提到。

新型集体经济不仅是成员集体的共同体经济,还是使得集体内外的多主体、多要素都能发挥作用,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的经济。这可以称作新型集体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方面的实践现在已经有一些了,需要进一步提炼总结,进行理论论证。如何将这种代表中国农村未来发展方向的实践上升到理论,增强我们对走中国式农业农村发展道路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今后的一个重要命题。

新型集体经济组织

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有几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组织特征,三合一的村级集体领导核心为决策管理的核心。尽管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纵向分层级,类似当年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做法,村小组、行政村、乡镇都可以建立以所在范围的成员为集体的集体经济组织,但是在行政村的这个集体经济组织更为重要。这是因为《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执行范围是行政村的成员集体,根据该法能够把行政村范围内的经济、社会、文化整合起来进行综合治理。而综合治理需要一定的地域规模和人口规模为基础条件,在这一点上,行政村比村小组在综合治理上更有利。6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在肯定以生产队作为生产和核算的基本单位时就指出,今后会根据发展的条件,将基本核算单位上升到生产大队,即今天的行政村。30多年前,国家在制定《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时也考虑过这个层级问题,最后确定在行政村,也是希望农民的自治组织有一个较能发挥综合功能的空间。现在有些人一讲集体经济和集体经济组织就明确指向村小组即过去的生产队,认为行政村只能做村民自治,做不了集体经济。实际上,目前做得好的村集体经济大都是行政村,他们逐渐突破本村边界,向周边村发展,以村为核心带动了跨村跨乡的集体经济联合社。

这种具有地域性、经营性、综合性、公益性特点,呈现片区形态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有注册为联合社或联合会的,也有与社会资本或专业合作社联合,以合股方式建立混合所有制的公司。无论哪种形式,都体现了集体的外联需求,属于横向扩张。

第二个特征是经营特征。这表现在对于集体经济的权能分立和选聘分开上。理事会是由集体成员选举产生的理事们组成的,总干事是由理事会聘任的。按照国家提倡的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的方式,由村党组织书记担任理事长。理事会拥有决策权和经营的管理权,总干事或总经理拥有具体实操的经营权。

第三个特征是激励机制。集体经济组织的激励机制,是一种社区“私利”公益化的机制,也就是说,每个成员在为自己和家庭奋斗的同时,自觉地为集体添砖加瓦。不仅大河有水小河不干,小河有水也能汇集到大河,让大河更丰盈。

农村集体现存的主要问题及简要分析

村庄层面:自主创业的动力和能力匮乏

现在新型集体经济更多的只是个提法,而没能真正落到实际。大多数地区无论在内涵上还是做法上,都按照过去办集体企业的办法搞租赁承包。土地资源也基本停留在集体流转土地、发包收租金上。所以集体经济基本上被称为“吃租经济”。由于村集体的经营资产十分匮乏,只好依靠上级给项目、拨资金,成了“输血经济”。由于上级要求项目不得亏损,每年要有固定回报,年底上报计量,村集体只好把项目资金入股企业,结果更加强化了“吃租经济”。现在,大部分村集体的经济所得,只能依赖政府和社会资本投资的产业项目,从中分得一杯羹,没有自己的自主经济。村庄建设也依靠政府投资,但是政府投资建成的公共设施,却缺乏村里人投入的公共服务日常运行。

政府和外部力量越是全力扶持弱小的村集体,越是强化了村集体的依赖性,自主创业的动力和能力就越匮乏,渐渐失去对自己村庄未来发展的向往和希望。村庄规划、组织、经营都被政府和外来组织“包干”了。

社会环境层面:对村集体的认识存在误区

社会舆论将农村集体视为“大锅饭、低效率”的别称,一说农村集体就想当然地认为是要“恢复人民公社,要走回头路”。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农村改革就是要效率优先,打破大锅饭,也等于打破集体主义,简言之就是反对集体化。所谓新型集体经济就是换汤不换药,就是要恢复人民公社,但农村还是得走私营经济、能人经济、家庭农场的路。

还有很多人认为,村集体不是政府权力机构,只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约束的农民自治组织。面对村庄人心涣散和所谓的“干部经济”,只有软约束,没有硬约束,好事做不来,坏事难避免。村干部即便不贪污,也仅仅是执行上级的项目经济。上级给多少钱办多少事,钱花完事到头,项目结项了,产业也就散了。

政策层面:村集体对集体资源的规划权存在制度缺失

村集体没有对集体资源的规划权,也丧失了资源的部分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

村财乡管、乡财县管原本是2006年税费改革后采取的临时性政策,但延续至今十多年了,并没有随着农村改革形势的变化进行应有的调整。这导致村庄财务管理上弱村和强村之间产生严重的两极分化。强村要发展就要避开这套政策,采用自己成立的公司或自己办的合作社做财务账目的方式进行体外循环。

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困难重重。虽然2016年中央文件大力倡导,但是5年过去了,发展现状与期望值仍有很大距离。登记流于形式,有相当数量的村没有进行清产核资,登记时就写个约数上报。土地资源并没有理清,集体的经营性资产大量在私人手里实际运营,往往表现为负债。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地方的组织部门就以中央财政特别补助的方式投入资产,还有的政府撬动社会资本来投入集体资产。这方面五年来做了很多工作,但是这些经营性资产只是账上的集体资产,并不是这个村集体可以实际掌握、可以按自己意愿去经营的资产。经营性的集体资产还没有办法获得抵押贷款。虽然集体经济合作社有个银行账户,但是这种账户只作为资金进出使用,并不用于经营,所以村集体只敢出租,而不敢做实际经营。因为只要实际经营就一定有亏有盈。一些采取内外多元合作与联合方式的村集体,不怕有的项目有亏损,因为还有盈利的项目,而且盈利总额大于亏损,能做到损益平衡。实际经营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不能按行政规律办,同时又要保住村集体的财产,怎么样才能解决这当中的两难问题?非常重要的是做好政策和制度安排。

制度缺失是大问题。尽管全国49万个行政村的集体经济合作社都已经登记赋码,都开了账户,但是大部分没有发票,各类经营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尚未建立。其实这当中并非没有做得好的村集体。他们的集体经济组织也并非2017年以后按照国家政策新登记的组织,而是经历了很多年市场历练,有着与多主体合作与联合的丰富经验,而且有着自主掌握村庄发展前途的独立意识和精神自觉。2021年,农禾之家举办“乡村振兴探路者论坛”就总结提炼了他们的经验,并出版了《探路乡村振兴的基层实践》一书。这些优秀典型的做法值得总结上升为制度化的经验。

治理层面:亟需制度创新和人才创新

虽然村书记通过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和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理事长的制度规定已经有文件,但在经济事务上到底怎么实现统一决策和分工负责仍然不清晰。所谓政社、政经不分的说法还在困扰着基层。权能分立,即集体经济的决策管理权和各具体项目或企业的经营操作职能的分立,在一些先进村早就解决了,但是大多数村要么被困于政治不正确的观念,要么被困于个别领导的大权独揽。破圈而出需要制度创新和人才创新。

再就是村庄治理中的官僚化、形式化、口号化倾向非常严重。太多的挂牌、会议、表格、检查、评比,让村干部整天陷于文山会海,无暇开展实际有效的工作。尽管最近中央有精神、民政部下文作严肃的纠正,但在实际中收效甚微。很多地方数字造假成风,重表面不重效果,造成党员干部越来越脱离群众。这个问题不能再从形式上做检查,是要追究我们的指导思想。

人才难题。本土人才匮乏,大家都知道。各级党组织这些年从更换村支书入手,培养本土带头人。但是带头人要带起头来,就必须倚仗本土人才团队的支持,否则事倍功半。现在的政策,是第一书记、挂职干部、乡镇社工站下村,统统是外来人才支持村庄,却没有重视培养“不走的工作队”,把本土人才的培育放在重要位置。现在的培训形式很单一,几乎没有针对本土人才团队的综合培训。对党支书、理事长的培训课程往往流于文件解释,缺乏能力和实操培育,尤其缺乏结合地方实际的案例讨论。

村集体的主体性建设

村集体目前的实际走向不是实质主体,而是日益行政化、形式化,即虚化了的虚空的主体。政府和外部力量并没有把村集体当作主体,而是乡村振兴的对象和客体,他们自己才是主体。

对于村集体的地位和功能的政策认知有较大偏差。一直以来,政府把村集体当作村委会,认为村委会作为群众自治组织只是做社会工作的,它的功能是稳定村庄、稳定村民,所以是一个社会工具。尽管2016年以来的中央文件试图用壮大集体经济来解决后税费时代乡村凋敝的倾向,但是并没有确立村集体在社会市场中的主体地位,也并没有赋予它综合性主体的权力和功能。

忽视村集体的现实原因之一,是忽视小农户在中国农业农村中的主体地位。农业政策过分偏重规模化的大农场,未认识到它们不仅不是党在农村需要长期依靠的社会基石,而且即便在农业经营上,过大规模、雇工经营的经济效率较之小农户(家庭农场)也是低下的。

扶持村集体的基本政策,一是要真正明确村集体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独立主体地位并予以政治赋权;二要改变影响其保持和弘扬主体性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例如应大力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政策,因为它可以绕过当下赋码登记的集体经济合作社无法经营的难题,在集体经济成长的过渡阶段探索适宜的权能分立的经营方式;梳理村乡关系,改善村财乡管政策;围绕集体经济组织与其他多元组织的合作与联合,制定激励集体经济组织向着实质性主体方向建设自己,改变目前政府越俎代庖、包办项目的政策倾向。三要针对村民最迫切的农产品销售的需求,由政府出资为主兴建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销售村集体合作社及联合机构统一组织的小农户农产品,以加强农户参与的集体行动。

村集体是农民组织化、集体化、合作化的核心。要想让它成为拥有主体性的实质主体,而不是形式上的虚无主体,就要多方加强村集体的主体性建设,即加强其独立意识、精神自觉,发挥其主动性和能动性。这应该是乡村振兴未来一两代人的长期任务。最近五年特别需要突出这项建设,为乡村振兴走出中国式道路打下坚实基础。

(编辑  杨利红)



* 杨团,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资深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奋斗目标,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我们在完成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新任务。

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全面深化了共同富裕的内涵,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重要的位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我国必须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促进共同富裕,实现社会和谐安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着力点,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必然选择。

共同富裕是党和政府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关于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但同时对就业和收入分配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党从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了关于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造。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持续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凝聚起更多推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智慧与力量。

共同富裕迈入扎实推动的历史阶段。“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去十年,我们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均预期寿命、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新增就业均大幅提升,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

共同富裕需要收入分配公平,也需要激励发展创造。共同富裕不仅仅是收入分配问题,也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通过高质量发展把“蛋糕”做大做好,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通过打破传统体制束缚,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了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为推动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的实践探索明确了发展创造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要方式。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共同富裕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既反对两极分化,也反对平均主义。强调全体人民公平享有追求发展、勤劳致富的权利和机会。通过共同努力和共同奋斗的过程,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发展。

共同富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基本价值,强调共同奋斗理念,坚持多劳多得原则,鼓励勤劳创新致富;既要破除平均主义,也要严格遏制无理无序的两极分化。推动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实现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形成符合公平正义原则的合理分配格局。一方面,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同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有效减轻困难家庭的子女教育负担,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兜底救助体系、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保障充分参与市场竞争的起点公平;另一方面,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在依法保护合法收入的同时,要防止两极分化、消除分配不公,合理调节过高收入,要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促进各类资本规范健康发展。在资本主义国家,资本收益率超过劳动收入与经济增长水平是长期现象,社会财富不断增长与贫富差距扩大同时发生。全球化与新科技革命时代,两极分化进一步恶化,社会矛盾激增。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始终强调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原则,根据各类生产要素对社会发展贡献程度,合理确定市场回报;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消除财富占有过于悬殊状况,避免社会财富过度集中于少数人。

在劳动方面,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促进充分就业,破除劳动力流动障碍、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限制和歧视,保障人们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的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要重视弘扬企业敢于承担风险的创造性劳动,进一步提升企业家在社会创新中的作用,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同奋斗。要对资本设置“红绿灯”,支持和引导各类资本规范健康发展,充分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合法致富,也要有效遏制其消极作用,反对资本无序扩张,加强反垄断监管。

重视并实施“敏于志向”而“钝于禀赋”的社会机会公平原则。促进机会公平是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关系的重要手段,是以共同富裕促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促共同富裕的重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推动共同富裕不仅要建立合理公正的再分配手段,也要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平的起跑线,为共同奋斗创造有利条件。在初次分配中,市场要发挥主导性作用。这需要全国构建更加完善的生产要素市场,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在收入分配中消除各种歧视;同时需要消除资本市场的垄断。促进机会平等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只有破除影响劳动力流动的体制和政策障碍、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才能充分发挥个体潜能;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素质劳动者,只有提升人力资本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同时提高居民收入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基础。

要防止低水平的福利平等,努力消除劳动者个体之间由于非自身责任因素受到不公正对待。一是要通过机会均等条件下的市场竞争,形成合理的社会流动性;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增加社会公共服务的供给,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提升全体人民公平受教育的水平,以提升专业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三是要防止社会阶层固化,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避免“内卷”“躺平”。

共同富裕是深圳先行示范的重要内容

20198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意见》要求:到2025年,深圳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到2035年,深圳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典范,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世界领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到本世纪中叶,深圳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深圳始终坚持把蛋糕做大做好和切好分好的协同。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城市,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经济大幅增长,经济总量上升了一万倍,城市人口快速聚集,从40年前的30万人达到了约1750万人,人均GDP增长了约130倍。在共同富裕目标下,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重点努力的方向。2021年,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0847元,比上年增加5969元,名义增长9.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2%,高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5个百分点。按照2018年国家统计局的标准,一个标准三口之家的年收入在10~50万元之间,即属于中等收入群体。由此可以推论,深圳常住人口达到这一标准的比例应已超过70%

深圳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公平公正原则。以法律规范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以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与就业环境,维护机会公平。深圳利用法律手段约束政府行为和规范市场行为,充分贯彻促进机会公平;推进建立完善的法治框架,以立法和法规确立市场经济原则的法律规定性,给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提供自主发展空间,充分调动发展积极性,保护合法致富,坚决取缔非法收入;纵深推进法治改革,不断拓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领域,不断适配动态发展的经济社会活动。

深圳贯彻以公平促创新、以创新扶公平。深圳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建设高标准国际化的市场体系,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完善公平竞争制度,使法治成为激发市场创新活力与动力的重要保障,成为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的海洋。一方面,汇聚380多万市场主体,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另一方面,近130万个体工商户积极拉动就业。深圳对公平和创新关系的有益探索,不仅形成了相对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推动了中等收入群体成长壮大,同时提高了社会流动性,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尽其专。同时,促进性别平等,在女性就业比率、工资水平、高管人数等方面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起点公平、机会公平,更好地促进了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让无业者有业,让有业者乐业,让实力者创业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标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深圳长期坚持实施“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的社会公平政策,建立起了发达的职业培训体系,实现劳动者从无技能到有技能,从一般技能向中高技能持续动态的提升。截至20227月底,深圳全市就业人口规模达1248.01万人,与历史高位基本持平。深圳不断强调就业创新的重要性,通过缓、返、降、补多方位发力,稳企业、稳就业,合计为企业减负130亿元,惠及企业近百万家。深圳对招用年度高校毕业生的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实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补贴,如求职创业补贴、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生活补助等。

深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造民生幸福标杆。深圳卫生健康、教育等民生支出持续增长。“十四五”期间,为全力保障常住人口的子女入学需求,将在5年内新建90.8万个基础教育学位。其中,新建12.5万个学前教育学位、67.3万个公办义务教育学位、11万个公办普通高中学位。形成了贫困家庭子女应考尽考,能读就读地接受高等教育的制度保障,实行残障儿童的康复与就学,鼓励支持残障人士就业创业。

5年来,深圳在医疗卫生方面累计投资超过1500亿元,是十二五2.5倍;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从70元提高到134元,婴儿死亡率1.14‰,孕产妇死亡率4.79/10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44.87%,各类健康指标均保持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4.53岁,接近目前世界人均寿命最高的中国香港的84.9岁。深圳以更优的医疗服务、更好的医疗保障建设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一流健康城市、国际化医疗中心城市,成为公共卫生最安全的城市之一,让市民在卫生健康领域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高水平三甲医院的建设和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的社康机构建设跨上了新台阶,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8%以上,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稳定在18%以下。

深圳持续探索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深圳以发达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多样化的社会保障,进一步提高住房保障,逐步实现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20年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总参保达3733.8万人次,五年增长26.1%。全市基本养老参保率为98%,社会保险卡持卡覆盖率为99.3%。积极落实中央调剂和省级统筹,累计向省上缴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含中央调剂金)1193.8亿元。此外,深圳在三次分配中也进行了大量有益尝试,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者行动等在国内处于前列。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有能力、有责任、有担当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进行充分探索,全面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城市建设。

(编辑 季节)



* 张致鹏,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建国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瞻远瞩确立“一化三改”工业化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顺应现代化发展大势,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原始积累方式,也不同于苏联过分向农民索取的方式,而是通过渐进式变革生产关系支持工业化,同时兼顾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对当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仍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必须发展工业化,这并不是一个历史偶然,而是顺应人民内心诉求与时代发展大势的历史必然。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一穷二白”的国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开国领导人提出工业化发展战略,以工业化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增进人民福祉,为建设现代化强国奠定了制度基础和深厚的物质基础。

建国初期工业化发展战略实施的必然性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审时度势地提出“三年五年恢复,十年八年发展”的设想。1951218日,中共中央发出毛泽东起草的党内通报,将“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①] 思想正式确立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战略”。面对国民经济恢复之后的重任,党中央根据毛泽东的建议,于1952年年底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毛泽东于19536月份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对此作了比较完整的表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或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12月,中共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编写的《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②]由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战略目标, 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同时并举的战略。

工业化战略符合人民的愿望和根本利益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打击、经济的压榨和封建统治者的腐败统治之下,中华民族遭受百年的欺凌和屈辱,人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为什么近代中国如此不堪一击,屡受帝国主义的侵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没有强大的工业体系。毛泽东认为,“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需工业化。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③] “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④] “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上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这种痛苦我们中国人民已经受够了。如果现在我们还不建立重工业,帝国主义一定还要来欺侮我们的”。[⑤]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开启现代化探索道路,但当时受到内部外部条件的硬约束。一方面,历经多年的战乱,国家满目疮痍,经济凋敝,通货膨胀、财政赤字、市场混乱,经济极其脆弱。现代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工业产值在工农业产值的比重仅为30%,在工业产值中,轻工业占73.6%,重工业仅占26.4%,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就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的。

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通过“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等一系列敌对政策,切断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企图阻止中国的发展,并且规定“美国不应给共产党中国以官方的经济援助,也不应鼓励私人在共产党中国投资”。[⑥] 1950年,美国纠集十六国发动侵朝战争,严重危及新中国的安全。正是由于中国迫切需要发展工业为人民幸福提供物质基础,以及为国家安全提供可靠保障,中国共产党才将中华民族的命运与工业化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个大国,只有拥有强大的工业体系才能抵御外来侵略,而国土安全是人民幸福的基本前提。

工业化战略顺应现代化发展大势

现代化作为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最初的含义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它以工业化为推动力,促使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毛泽东将工业称之为“最有发展、最富于生命力、足以引起一切变化的力量”[⑦],正是依靠工业化带来的巨大生产力,西方国家才走在世界前列。纵观世界先行国家的现代化历程,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家都是从农业和轻工业起步,先后经历了初级工业化到高度工业化时期,从轻纺工业到重化工业再到高技术工业的重心转移,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目标转变,又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从工业社会转变为知识社会,最终进入新型现代化阶段。现代化起步于工业化,同时也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过程。相比西方国家陆续进入高度工业化时期、工业重心从重工业转向高技术工业、走向工业强国的事实,同一时期的中国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以工业产品产量为例,1949年美国的钢铁、原煤、发电量、原油分别是中国的447.7倍、13.6倍、80.3倍、2074.3倍。[⑧]

面对如此巨大的差距,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以无与伦比的决心和气魄,制定了工业化的宏伟战略。毛泽东在不同的场合表明了这一决心:“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⑨] “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国家”[⑩] “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11]

总之,工业化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建国初期,我国所制定的工业化战略,是顺应现代化发展态势的,也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新中国赢得稳定的国内国际政治环境的条件下提出的。

建国初期工业化发展战略选择的特殊性

200多年前西方工业革命之后,欧美资产阶级开辟了世界市场,将世界原本封闭的国家拖入同世界各国的紧密联系,形成了西方工业国占据世界主导地位的格局。

随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世界工业化发展的模式,大体分为资本主义的工业化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具体到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各国所处的不同背景,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战略,不能简单套用其他国家现成的经验,只有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工业化发展战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建国初期的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中,从实际出发,走出了一条既非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又与苏联模式有所区别的工业化道路。

支持方式:渐进式变革生产关系支持工业化

毛泽东明确指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我们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只有完成了由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到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过渡,才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向前发展,才利于引起技术上的一个革命,把在我国绝大部分社会经济中使用简单的落后的工具农具去工作的情况,改变为使用各类机器直至最先进的机器去工作的情况,借以达到大规模地出产各种工业和农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确有把握地增强国防力量,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及最后地巩固人民政权,防止反革命复辟这些目的。”[12]

进而言之,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目的在于为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奠定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这个过程是逐步递进式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作为一个拥有4.8亿农业人口、工农业产值近70%、财政收入来源中农业税占50%的农业大国,随着城市和工业大建设对原料、粮食需求的增加,和随之带来的粮食供给紧张问题,实质上反映了以个体私有制为基础的小规模农业生产难以适应大规模工业化发展需要。而通过对农业生产关系的逐步改造,不仅合理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为现代化事业提供更为稳定的国内环境,并且可以从中更好地积累工业化所需的原料和资金,进而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确保工业化的顺利进行。正如毛泽东在《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195310月)一文中指出:“从解决这种供求矛盾出发,就是要解决所有制与生产力的矛盾问题……个体所有制必须过渡到集体所有制,过渡到社会主义。”[13] 可见,党和国家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同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渐进改革为突破口,“旨在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扫除制度层面和社会结构的障碍”。[14] 

实现方式:兼顾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

建国初期的工业化战略是在国家“一穷二白”的约束条件下提出的,面对工业化资金缺口的现实,中国通过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化提供建设资金,这是“一种投资最少、收效最大、收效最快的农业增产办法”。[15] 观之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通过“对内剥削工人、对外殖民掠夺”的方式实现原始积累,如英国通过“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成为赤贫的产业工人;美国建国后发动西进运动,掠夺印第安人的土地和财富,大批印第安人遭屠杀,印第安人被迫迁徙之路成为他们的“血泪之路”。[16] 近代中国各种尝试走资本主义现代化失败的实践,也证明资本主义工业化模式在中国行不通。以当时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如果搞资本主义只能成为帝国主义的附庸。毛泽东指出,“资本主义道路,也可增产,但时间要长,而且是痛苦的道路。我们不搞资本主义,这是定了的”[17]。中国人民必然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也决定了中国必然走社会主义道路。

对比苏联的发展模式,中国选择了自己的发展道路。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工业化政策长期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从而导致轻工业发展滞后,农民长期为工业化提供积累作出很大牺牲。毛泽东当时认为: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的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18] 鉴于苏联的反面经验,“我们对农民的政策不是苏联的政策,而是兼顾国家和农民的利益。”[19] 由此,中国从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以及在工业化建设的过程中,注意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如何把握增长速度、财政税收与投资等数量关系,从而较好地解决了我国“一五”时期增长的6000多万人口的基本粮食需求,改善了农村的水利设施条件,极大地保障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同时为工业化建设提供原始积累,仅“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化的初始资金,“大约有70%来源于农业和农村产品加工业[20]

建国初期工业化发展战略选择的当代价值

建国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一化三改”的工业化战略。尽管在当时背景环境中开启工业化建设有很大难度,甚至走过曲折的道路,但最终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克服困难,举全国之力,发挥基层人民群众力量,充分发挥广大农民优势,提前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一五计划”时期,苏联技术援助的156个大型工业项目顺利建成;此后经过数个五年计划,到上世纪70年代,我们国家已经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以及我们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一大成就为日后改革开放时期工业化建设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如果建国初期没有工业化战略的确立,也就没有今天中国工业的迅猛发展。现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并在疫情发生后能够迅速恢复生产,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其中蕴藏的道理及宝贵经验对当代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仍具有重要的价值指向。

方向:始终善于战略规划

习近平同志说过:“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21]长远的战略思维是中国共产党战胜无数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有力保证。善于用战略思维解决根本性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的优势所在,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从全局、长远、大势上判断形势、把握规律,坚定信念,制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并付诸实施,书写了发展中国家开辟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奇迹。“在有限的现实条件下,战略目标的设定与完成经常需要部分现实的延后发展,甚至为整体的发展作出暂时牺牲,这时候,尤其需要对战略的坚定维护”[22]。在“优先发展重工业”和新历史条件下的轻重结构调整、“发展工业农业同时并举”、“农业的基础地位与工业的主导地位”、“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国防现代化”[23] 战略演进中,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现代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到中国现代化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而我国是一个跨越式的发展进程,由此提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并联发展,形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我国工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旨归:始终坚持人民立场

在一个经济基础薄弱的国家启动工业化,面临着巨大挑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走资本主义式的通过国外殖民掠夺的原始积累道路,也没有像苏联那样过分向农业索取积累,而是站在人民立场,将广大人民群众组织起来,按照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逐步地引导农民走向农业集体化,兼顾国家和群众利益。

“一化三改”战略是在一个拥有几亿人口的大规模国家中,在人民普遍拥护下完成的。而这样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但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成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不但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凸显人民主体地位。由此,建国初期确立的工业化发展战略是顺应民心的选择,这就说明只有尊重人民群众意愿,真正为老百姓谋利益,在实现工业化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保护农民的利益,才能进一步保障工业化顺利进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密切关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增进人民福祉,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特别强调,“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方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多种多样,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结合中国实际,充分考虑建国初期资金匮乏、外援力量薄弱的事实,在认识到国家积贫积弱的经济基础上,耐心启发,依靠先进分子带动群众,顺利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有力支持了工业化建设。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进一步提出农轻重协调发展的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几十年的实践和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和本质,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破解现代化发展诸多难题,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编辑  碣石 )



¨ 基金项目: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内蒙古基础设施供给绩效评价与发展路径研究”(21XMZ068);内蒙古社会科学基金2022年度项目(第一批)“内蒙古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研究——以通辽市为例”(2022AY39);内蒙古民族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内蒙古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路径研究”(BS551)阶段性成果。

* 王晓慧,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①]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43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第4[M]. 中国文献出版社, 2011602

[③] 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146

[④]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80

[⑤]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45

[⑥] 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编. 战后国际关系史料 第1[M].上海:国际关系学会198375

[⑦] 毛泽东文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146

[⑧]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编.中国工业五十年 新中国工业通鉴 第1 1949-1999[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8-9

[⑨]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7

[⑩]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0

[11]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41

[12]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316

[13]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01

[14] 韩喜平,郝婧智.毛泽东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20222):46

[15] 张树军,齐生主编.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重大会议实录 上[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1;390

[16] 韩桥生.中国式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显著区别[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26):24

[17]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99

[18]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9

[19]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0

[20] 陈伯庚主编. 中国工农业协调发展研究[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5

[21]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2[M].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710

[22] 韩喜平,刘星彤.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N].光明日报,2022-02-2815

[2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第6[M]. 中国文献出版社, 2011503

大党、大国、大道

李玲

2023-02-09 11:05:52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亲自见证了党和国家发生的深刻变革。

    在这10年中,中华民族的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以及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十九大以来的这5年,中国又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非常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以中国式的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果来定义中国式的现代化,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阐述。

最大执政党的现代化

    第一是政党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最大的执政党,它是中华民族的领导力量、组织力量,并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执政党。风雨来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就是可以依靠的力量。第二是国家制度的现代化,我们是社会主义制度。第三是中国通过在教育、医疗等等方面的努力,实现人的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我们不仅仅是一个最大的马列主义执政党,更重要的是它有先进的理论、先进的组织、先进的人、先进的文化,它是一个集大成者。

    另外,中国共产党不断地与时俱进,并有先进的方法。这是资产阶级政党做不到的。看看现在国外的乱象,其实都是这些国家的政党僵化、固化造成的。而中国共产党是不断地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它吸取人类社会一切先进的东西,不断地自我更新、自我革命、与时俱进。所以,中国共产党能够成为当今世界最坚强的一个领导力量。

新的党章在修改过程中,把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把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写到党章里面。而中国共产党是个领导集体,必须要政治上过硬,这就是政治领导力量。

大国的民族复兴

    有这样一个大党、先进的党、现代化的党来领导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也正处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所以,我们以中国式的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是2020-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的时候,把我们国家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张蓝图已经绘就了。

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

为什么我们能够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历经坎坷还能够不断地创造新的奇迹?这是因为我们是马列主义与中国优秀文化天然契合形成的马列主义中国化。也就是“两个结合”——马列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马列主义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二十大报告里特别强调时代化,因为它不断地要应对新时代的变化来解决问题。

    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系统的重构、制度的再造,它的原理就是老子所讲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共产党能够不断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就是把握了人间正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所以未来中国的道路应该是越来越宽广的。中国道路对应的就是当今世界之乱和中国之治。我们曾经学习西方文明,而我们现在看到,英国几乎就是首相走马灯一样地更换,但是更换后并不能解决国家的问题。

    其实西方政坛乱象的背后,就是在国家工业发展后,它们的政党却没有实现现代化,政党是僵化、锈化的。国家制度也没有像我们这样现代化,没有像我们中国这样在伟大的实践、伟大的斗争中不断地锤炼。

    我们现在形成的是一个正向的循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大道上,有这样坚强领导力量的大党,有这样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是非常深刻的。西方的现代化其实只解决了少数人的现代化,这些国家在全球只有不到10亿人口。而我们14亿人口整体地迈入现代化,中国现代化既吸取了人类社会普世的现代化,同时又坚持中国特色。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多数人的现代化,它是真正具有普世作用的,也是其他发展中国家想要实现的现代化,是可以学习的。因为我们没有掠夺,没有霸凌,而是完全靠自己的力量,通过内化来不断地实现现代化。

    中国正前所未有地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文化是“穷则独善其身”的,过去我们韬光养晦,先解决自己的问题,但是现在要讲“达则兼济天下”,所以二十大特别讲到胸怀世界。中国所探索的现代化道路,实际上对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具有普世意义。因为它和美西方国家霸权瓜分世界是不一样的,我们强调的是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的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的世界经济,更好地惠及各国人民。中国人民愿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这10年间,确确实实地走上了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当然现在还在路上。我们不仅将会为中国人民造福,更重要的是我们给当今世界的乱局提供了另外一个可选择的方案。中国共产党将带领全国人民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编辑  季节)



* 李玲,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资深研究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将“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概括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一种特殊品格,他把马克思一生概括为“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这是我们共产党百年奋斗不止的力量源泉。

“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是共产党的特点

    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说,九十六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破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也是这样走过来的。正是因为共产党有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的特点,给全体中国人民的未来注入了强大的信心。因为共产党一定会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毛主席就开始绘蓝图了。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52岁的毛泽东说,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事情,就是要在若干年内逐步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讲这个话的时候,中国当时是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之一。当时中国经济的体量大概相当于美国经济体量的2%左右。

    那时候中国能造什么呢?只能造桌子、凳子、茶碗、茶壶,能把粮食磨成面粉,能造纸,但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个坦克、一台拖拉机都造不出来。短短30年左右,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实际上毛主席绘就的蓝图在中国已经基本实现了。1987年,邓小平提出“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实现小康,当然还不是全面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其实邓小平讲这个话的时候,中国的经济体量还只相当于美国的不到10%

    1997年,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执政理念,首次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任务。这是对未来25年到50年的规划,需要用相当于5-11个“五年规划”来完成。

    在人类历史上,恐怕还从来没有这么长期、这么雄心勃勃的雄伟国家规划。1997年时,中国的GDP总量比巴西还低,是世界上第八大经济体,相当于美国经济的18.2%。按人均计算,当时的中国还属于世界银行定义的低收入经济体。无论是在25年内消除绝对贫困人口,还是在50年内变成现代化国家,当时在很多人听起来恐怕都是天方夜谭。

    擘画未来半个世纪的宏伟蓝图,实际上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它不能只是给人民的一座空中阁楼,也不能是仅仅用来鼓舞人心的口号,它必须是切实可行的路线图。制定这样的蓝图,需要对中国的过去、现在、未来有深切的了解和把握。这个蓝图设定的目标,不能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目标任务必须通过持续地、不懈地努力奋斗才能完成。半个世纪的发展计划逐步实现,所以绘制这种蓝图大概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做到。

为“两个一百年”发展目标使命奋斗不止

    2002年,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11次提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多次强调“两个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此后历届党代会的报告都重申了这个使命和这些目标任务。

    2002年,中国已经超越了巴西、意大利、法国,成为世界上第五大经济体,相当于美国经济的四分之一。2012年党的十八大上,习近平成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此时中国已经连续超越了英国、德国、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经济体量相当于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的一半以上,达到52.5%

    习近平在十八届二中全会上讲,一张好的蓝图只要是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符合人民愿望的,大家就要一茬接着一茬干,要真正做到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切实干出成效来。这句话既是对党的历史经验的精确概括,也是对未来的热切期待。

    2021年“七一”,习近平代表党和人民宣布,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21年年底,中国经济体量已相当于美国的四分之三。如果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已经超过了美国,2021年年底超过美国经济大约五分之一左右,这是按世行新公布的数据。以前有一首歌叫《社会主义好》,其中唱道:“共产党好,共产党好,共产党是人民的好领导,说得到、做得到,全心全意为了人民立功劳。”这里“说得到、做得到”就是共产党很重要的一条原则。

    欧、美、日政党与中国不同,中国有明确的历史使命、清晰的中长期目标,而欧、美、日政党的视野不会超过如何赢得下一次选举。从1997年到2022年,25年中美国换了5任总统,竞选口号不断改变,使命非常空洞,目标非常模糊。英国换了6任首相,最近的特拉斯变成了英国历史上最短命的首相。日本换了13任首相,最新的首相上台以后支持率不断下降,现在已经跌到了所谓的危险区。

200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恩格尔曾讲,当中国制定下一个五年规划的时候,美国的政治领导人只会规划下一次选举。我们的体制保证了我们设计的目标一定会实现,而在欧、美、日的政治体制下,政客们成天唇枪舌剑、争吵不休,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对国家长远发展方向却漫不经心,无法在重大战略问题上达成共识,更没有能力实现任何长期目标。

    习近平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说,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经历千难万险而百折不挠,历万险而矢志不渝,成就了百年大党的恢宏气象。在二十大上习近平又宣布,我们从现在起要奔向第二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他说,时代呼唤我们,人民期待我们,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到2049年,中国一定能如期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编辑  季节)



* 王绍光,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列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之一。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共同富裕最早是毛泽东主席提出的。毛主席在“一五”时期,就提到要通过合作化逐步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而让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首先要纠正认识的误区

    20世纪50年代末期,我国农村在实现全面合作化之后,推行了人民公社制度,此后20多年,人民公社是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基本形式。现在经常讲的旧的集体经济组织,就是指人民公社时代。今天我们提倡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组织,集体经济组织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使全体农民共同富裕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从包产到户起步,经历了几十年的变迁。当时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也提出要先富帮后富和“两个飞跃”。但几十年来,我国广大乡村的集体经济逐渐衰落,甚至搞没了。今天有人一提搞集体经济,就说人民公社如何不好,如何刮共产风,如何吃食堂大锅饭,把人吃穷了,给生产带来损失等,把人民公社建立初期的问题普遍化。这里反映了一种把集体经济妖魔化的思想倾向。这种倾向在相当一部分人、特别是知识分子中很有影响。这就导致今天再讨论组织集体经济的时候,遇到相当大的困难。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党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乡村人民的共同富裕。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这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文件明确了中国的农村一定要走集体经济的道路,从农村集体产权的清产核资开始,每村都建立集体经济合作社。根据这个文件的要求,到现在全国49万个村都建立了集体经济合作社。

   几年来我走了很多乡村,了解了很多情况。我发现,如果谈人民为主体,到了农村就一定要以村集体为主体,这才能实现人民为主体。

    村集体的建设,一定要有集体经济做支撑。毛泽东时代建立的人民公社初期确有严重冒进,但集体化的方向是没有错的,工作上存在的问题是可以在实践中改进的。我们今天也在汲取人民公社时代的教训,从这个角度讲,村集体的发展,实在是实现人民为主体、实现以农村的农民为主体的关键。

    不过,从2017年以来,农村发展集体经济的实际情况并不乐观。我们可以把当今国内农村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城郊村,基本上是居委会化了。第二类是“景点村”。第三类属于“大帮哄”,占全国农村的70%。我们应该关注占大多数的这部分农村,到底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促进农民共富。

    我们经常讨论农村的“主体”问题。现在村庄里的主体有多种,不光有村集体,还有村集体由谁代表的问题(比如党支部),有村集体经济的合作社,一些地方农村还有企业、大户、家庭农场,还有返乡青年和各种经济组织。所以,今天农村的主体比过去丰富多了。

    这么多主体,他们都在努力。确实有一些村庄,因为某个大户(或者说所谓乡贤)使全村富起来了;也确实有相当一些村庄和地方政府结合,在村里搞了产业园;还有乡村振兴中的扶贫举措,全国各个方面都来帮扶贫困村、贫困县,建了一大批这种产业园,而很多产业园建完以后,也就没有人管了。

之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其原因在于,这些项目都不是以村集体作为主体,也没有真正发挥村集体的作用。我们发现,很多搞得好的那些主体,实际上或是个体或是某个企业做得好,最后只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但他们没有带动全村的整体致富;现存的大量合作社,其经营绩效是较差或很差的。

要明确村集体经济的主体性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的党和政府向全国各地农村投入了巨额资金,建了大量公共设施。原来乡间道路是村里自己出钱修的,政府只管村和村之间道路建设,但现在农村公共设施投资政府全管,包括厕所革命、人居环境等等,农村外观确实发生了根本变化。尽管外观变了,但农村是不是真的有内生动力,是不是可持续呢?这个问题其实非常大。

    在这个过程中,农禾之家的研究者们提出,最关键的问题是村集体的主体性。现在的问题是,全国49万个村集体的70%基本上没什么主体性,实际上只是保障型的村集体。

    如果要形成一种激励型的、能够带领农民共同富裕的村集体,就必须让这个村集体具有自己的主体性。这个主体性首先是要有使命感,我们要带全体农民致富;然后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有维权的意识,有创造的意识,有民主的意识。

    村集体这个主体具体是指什么组织?过去的理解就是村委会。但我们注意到,2019年中央发了一个文件,规定村党支部书记要兼村委会主任、兼集体经济合作社的负责人。这种“三合一”的制度,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就是把三个不同的主体——基层党支部、村委会行政基层组织和经济组织合为一体了。

    这里可以举成都附近战旗村的例子。战旗村从1965年至今近60年,八任书记一任接着一任干,目标始终如一,就是为村民共同富裕。他们不是没跌过跤,但很快就认识到集体经济最重要,要把它发展起来。所以我们后来总结战旗村的经验,它是真正有主体性的,它的主体性就是有权、有能、有为、有位。我们觉得以这样一种方式往前走是可以的。

有人可能有疑问:这样做是不是不符合政经分开的原则?我们对各地农村现有的新型集体合作组织进行深入考察后认为,这些经过实践证明的案例说明,这种类型的基层集体经济组织是可行并有效的。正确的理论都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

    再比如说,2020年颁发的《民法典》第96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为特别法人。”其中,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是由《村民委员会法》规定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法人是由《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有待于正在起草尚未通过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做出规定。这让每个村都有依据不同法律规定的三个特别法人并存,而且都有经济内涵。村委会依据《村民委员会法》和《土地承包法》对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拥有发包和管理的权力。特别是中央在2019年发文,要求“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那么,在基层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这三个特别法人的关系到底怎么处理?如何在统合的基础上分工,在分工的基础上统合?特别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由农业农村部组织起草,在全国人大挂号很长时间尚未颁布。《村委会法》的主管机构民政部今年已将修正案提请全国人大通过,两法显然需要协调。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法人原本被视为一般法人,几个人提请就可注册,按惯例应归属私法人,尽管实践中确实有的成为综合性合作社,公共性较强,不过,情况复杂、鱼龙混杂,这类社不应入列特别法人,其中做得好的,可能进入集体经济合作组织体系,但是如何处理组织之间的关系,也需要认真研究。

    还有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就是全国49万个村都设立了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但是他们不是普通法人,而是属于农业农村部赋码登记的。这些情况下,就导致这些合作社的经营遇到很大的问题。如果去查文件或查报刊披露的每年统计数字,会查到集体经济增长5万的有多少,10万的有多少,20万的有多少。但是,这些村集体的5万、10万、20万收入,主要是靠政府给钱,这笔钱或给到村集体经济的账户,或直接给到某企业、跟这个企业签个合同,实际上这里根本就没有集体经济的运作。这样的一些数据年复一年的统计,但实际上,这些村集体经济组织只是一个“壳”。

而我们看到,战旗村走了这么多年,在没有政府要求村集体清产核资的时候,它早在2001年就开始清产核资。它的集体经济,一方面是持有集体所有的土地资产,一方面是用村土地的资源和外边合作,搞非农产业的发展。它按照国家规定以土地所有者方式来进行登记注册,以土地合作社的名义带了一串合作社;同时另成立一个投资公司,底下带一串各种各样的相互关联的公司,这两个系统都是集体经济合作社的下属机构。也就是说,用已有的经验和政府的政策要求挂钩,合法合理,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只要自己真正是为村庄经济的发展和村民共同富裕,是可以和国家接轨的,而且他们是一直奔着共富的目标去的。

   总的来看,现在集体经济的主体性是个根本性问题。如果集体经济缺乏一些必要的条件,就很难具有主体性,它就只是一个客体。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给以更多关注。基层集体组织的主体性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多少万个农村的村庄、村集体,怎么来培育构建主体性,这是未来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农民的共同富裕也就很难从根本上解决。

  (编辑  季节)



* 杨团,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资深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深刻地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基本理论和战略问题,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应该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全球意义?中国式现代化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有哪些联系?

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独立自主,但不会关起门来搞

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这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未完成进行时。

1954年,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反复强调现代化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首次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并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现代化被赋予新的内涵和更丰富的内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新命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促进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相统一。中国式现代化融合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认识,这些内容已经逐步超越了西方经验,更超越了其他发展中国家。

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内容。纵观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讲是被西方国家“倒逼”出来的。新中国初建时“一穷二白,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艰辛探索,正是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仅用几十年时间就完成了基本工业化的历程,创造了发展和稳定两大奇迹。因此,独立自主是党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人民进行建设改革的必然结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发扬中华儿女在长期奋斗中逐步形成的吃苦精神与斗争品格,凝聚起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独立自主,但不会关起门来搞现代化。中华民族向来强调立己达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的,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高质量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是在中国和世界的友好互动中产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中国对自己的贡献,也是对世界的贡献,中国希望与世界一起合作来实现,创造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基于对过去经验的总结,而且对未来的路径和目标也绘制出了系统而宏伟的蓝图。中国式现代化永远是一个进行时,是独立自主的现代化,是对人类现代化路径的重要探索。

现代化不是西方化,自信自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

由于西方国家率先实现现代化,现代化被贴上西方的标签。然而,在实践进程中,鲜有后发国家复制成功的案例。很长时间以来,很多人把现代化误解为西方化,认为要想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全盘“照搬”西方发展模式。然而,西方现代化从一开始便具有强烈的扩张性和残酷性,其成功的背后实际是侵略扩张、殖民掠夺,是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的。

国际学术界也曾掀起过对于西方现代化批判的思潮,很多西方学者,例如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都对西方现代性进行了反思,认为其具有破坏性和不人道的一面,并导致了很多传统文化的消失。可以说,西方现代化经验都是基于发达国家的标准,而发展中国家直接复制这样的“模板”,宛如把婴儿扔到大海里游泳。而中国经验是结合自己的国情,建立经济特区、开发区、经济园区,自信自觉地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有何全球意义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独立自主探索的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是东方文明古国、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正在实现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决定了我国现代化必然是中国式的,它不可能重复其他任何国家的模式。这既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又是全人类的选择。最重要的特征是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反对资本无序扩张,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实现物质与精神文明“双丰收”。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中国人民的现代化。纵观人类现代化发展史,现代化人口分布在发达国家且总规模不超过10亿。中国现有14亿多人口,若中国如期整体性迈入现代化,这将创造人类现代化的奇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人口数量也将超过发达国家,极大地改变现代化的世界版图。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是超越西方化道路的现代化。中国自古强调天人合一“以和为贵”,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超越了西方通过发动战争、掠夺扩张,以牺牲他人为代价所实现的现代化。同时,绿色理念也是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体现,“双碳”约束在西方现代化历史上是没有的。比如,美国仅仅3亿多人口,却消费了世界上1/4的原油,这种现代化是以攫取全球资源为代价的。中国人口是美国的四倍多,是断然不可能去模仿这种不可持续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第四,中国式现代化给文明古国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重要启发。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重要的历史经验。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来实现强盛和振兴。那样做的结果,不是必然遭遇失败,就是必然沦为他人的附庸。每个国家都能够成为特色,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西方人说自己“入乡随俗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但对他人或他国,却行的是“照我说的做,不要学我做”(do as I say, not as I do)。结果,有着宗主国崇拜的前殖民地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纷纷陷入发展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却鲜有国家能够真正实现现代化。日本、韩国等极少数亚洲国家虽然实现了现代化,但却成为美国的附庸,被米尔斯海默讥讽为“半主权国家”。

第五,中国式现代化对于发达国家也有很多启发。目前,发达国家普遍面临中产阶级缩水、贫富差距悬殊、政治极化与民粹主义。实际上,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也是未完成进行时,并不是成为现代化国家就不发展了,发展是所有国家的共同任务。现在,很多发达国家也在借鉴中国的模式,比如在产业政策、缩小贫富差距等多方面汲取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教训,寻找新的合作机遇。

从人类文明史、全球化角度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向世界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哪些西方现代化所遵循的逻辑?作为一条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有哪些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线性进化的逻辑。西方主导的全球化史和现代化历史,线性进化逻辑渗透于其理论思维中,认为其他国家应当追随西方发展道路,更应遵循西方规范。中国倡导借鉴一切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并非只是借鉴学习西方先进成果或先进文明。新时代,中国强调“两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是借鉴人类文明中的优秀成果,又在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国国情下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理论超越,打破了西方国家话语霸权和线性进化论的桎梏,打破了人们对于西方模式的盲目崇拜和路径依赖。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之路”超越了“传统-现代”二元对立逻辑。与西方二元对立思维不同,中国坚守“和为贵”的观念,尊重文明多样性,主张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继承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随着中国崛起、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中华文明将不断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不走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老路。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传统的经济现代化,而且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总体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也绝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这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

第四,“中国式现代化”再造了现代化文明。中华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连续不断,就是笃信“苟日新,日日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现代化来到中国,不仅实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集大成,且赋予五千年文明的厚度与温度,不是一个“现代-落后”的二元对立叙事,而是启示各种文明,无论是多么强大、多么先进或多么古老,都要不断适应日益变化了的环境;现代化不应造成环境负外部性与人的异化、传统的破坏,而是所有人的全面现代化、全人类的共同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现代化。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也表达了类似看法,认为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希望。中国式现代化倡导各国现代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句话,什么样的现代化,谁的现代化,为了谁的现代化,依靠谁的现代化,怎么实现现代化……现代化再造中国,中国也再造现代化,赋予现代化以文明的底蕴与意义。

当然,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一般意义上的现代化共性特征。我们学习吸取了西方现代化经验,请来了“德先生和赛先生,但也用“马先生和孔夫子”将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一种替换,而是我们自己的经验。因此,我们不输入别国模式,也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是从传统中国,到现代中国,再变成全球中国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符合全人类理想、维护全人类根本利益。因此,我们必须从人类文明史和中华文明史的高度,从全球化的全局,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挑战和意义。中国式现代化,从现代化的起点——文明古国如何既实现现代化又传承发扬好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实现“并联”而非“串联”的弯道超车;现代化的目标——社会主义国家推进共同富裕,弘扬现代化的公平正义,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再造文明而非被现代化再造。

(编辑 杨利红)

 



* 王义桅,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资深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归于人民。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这是对人民民主作为新型民主形态的发展与意义的集中论述。

坚持人民民主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政治立场。马克思指出:“必须使国家制度的实际体现者——人民成为国家制度的原则。”“人民是否有权来为自己建立新的国家制度呢?对这个问题的回复是绝对肯定的,因为国家制度如果不再真正表现人民的意志,那它就变成有名无实的东西了。”在实践上,人民民主开始于俄国十月革命后,尤其是苏联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但由于苏联长期以来不正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社会的精英政治、经济、文化等意识过强,以至于后来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形成了高高在上的特殊利益集团,人民民主形同虚设,最后不得不在苏联的失败中潸然泪下而终结。然而,人民民主在苏联的失败,无法也不能等同于人民民主本身的失败。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内部的封建和官僚资本主义势力,把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推入灾难的深渊。求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逻辑是“民众的大联合”。信仰人民,依靠人民,组织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不二的政治选择。这也是中国致力于人民民主实践的历史和理论的最深厚基础。

相当长时期以来,民主都被人们作为对于公共领域治理的理想追求。但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基于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二元化理论和产生这个理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分化状况,民主主要被限制于政治的领域,并以所谓人人都是国家主权的平等参与者为理论根据。在任何一个社会中,如果人们的平等仅仅被限制在政治领域里,而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领域却是严重的不平等,这种所谓政治平等的说辞无异于一种对大众的欺骗和维护强势阶级实现政治垄断的虚假意识形态。所以,民主如果仅是被体现于政治上的民主,实际上就是社会强势集团或阶级以政治民主为名行政治垄断之实的政治欺骗。因此,民主的发展必须突破资产阶级民主的羁绊,向真正体现人民立场的方向发展,也就是向人民民主的方向发展。因而,民主不应被限制于政治领域,应该成为支配社会公共生活全部领域的基本原则,必须全面体现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以及生态等领域中。换言之,它应该涉及公共生活的全领域。从这一意义上说,人民民主应该是社会公共生活全领域的民主。实现这样的民主,唯有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尤其在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下才是可能的。

经济民主的合法性只能由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所赋予,社会、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民主要求,也由于社会主义消除了这些领域主要以私营为主的状况,才具有法理上的合法性。甚至可以说,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之间,具有一种内生互构的关系。所谓“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必须充分体现人民民主”等说法,正是这种关系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本身就是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民主和人民民主,可以被看作是“一体两面”的同一性概念。综合上述,可以说:人民民主或社会主义民主本质上都是不同于资产阶级民主的一种崭新要求和主张。两者之间并非仅存在着表现形式上的不同,更有着实质上的根本区别

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实践开始于根据地建设时期,并不断探索、丰富、完善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认识和理解这种民主,需要深入理解以下几个方面:

(1)何谓“人民”。人民民主,主体是人民。何谓“人民”?周恩来同志曾经有过一个专门说明。他说:“有一个定义需要说明,就是‘人民’与‘国民’是有区别的。‘人民’是指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以及从反动派觉悟过来的某些爱国民主分子。而官僚资产阶级在其财产被没收和地主阶级在其土地被分配以后,消极的是要严厉镇压他们中间的反动活动,积极的是更多地要强迫他们劳动,使他们改造成为新人。在改造以前,他们不属于人民的范围,但仍然是中国的一个国民,暂时不给他们享受人民的权利,却需要他们遵守国民义务。”这段说明包含着两个方面的思想,一是认为,人民是由诸多复杂的阶级、阶层和个人构成的,这意味着它是一个“非同质性”的概念;二是认为,“人民”与“国民”是有明确区别的。基本根据在于:国民的资格一般随着人的出生而获得。“人民”的资格则主要根据政治认同的状况。只有那些对于国家和代表国家的政权持有正向的、积极的认同立场的国民,才具备成为人民的资格。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民就是一个表征国民政治认同的政治性范畴。这个区分的最直接意义在于确保人民政权在革命和后革命时期,得以有效防范敌对人群的消极政治行为。其逻辑与孙中山先生的“民权”思想一脉相承:“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但是,“必不轻授此权于反对民国之人,使得借以破坏民国。详言之,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而凡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

(2)如何“民主”。民主的本来意义来自于人民是国家主权平等参与者的政治预设,所谓一切权力归于人民,就是它的集中表达。依据这一精神,毛泽东在著名的“窑洞对”与黄炎培的谈话中,强调民主不仅仅是“让人民来监督政府”,还应该让“人人起来负责”。上世纪50年代末,毛泽东借批评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机会,阐述了具有高度马克思主义水准的、深刻和光辉的民主思想。他说,教科书“讲到劳动者享受的各种权利时,没有讲劳动者管理国家、管理军队、管理各种企业、管理文化教育的权利。实际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最大的权利,最根本的权利。没有这种权利,劳动者的工作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等等权利,就没有保证”。 他还说:“我们不能够把人民的权利问题,了解为国家只由一部分人管理,人民在这些人的管理下享受劳动、教育、社会保险等等权利。”在人民民主中,人民是主体,不是客体。“人人起来负责”,必须落实于人民实际地参与各种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中。这个社会公共事务,不仅包括政治事务,更包括公共性的经济、社会、文化、教育与生态等事务。因此,人民民主并非那种每隔几年,让选民在不同政治集团中选择政治统治者的游戏,而是要体现“人人起来负责”,参与对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以及生态等公共事务全领域的实际管理。从这一意义上看,相对于那种把民主局限于几年一次让选民参与选择政治统治者的游戏,人民民主不仅是对于精英史观的否定,也是对于民主内涵的革命性突破。甚至可以说,相对应于“全过程人民民主”,我们还需要提出“公共事务全领域民主”的概念

(3)人民民主的基本功能是实现人民之间的协同与合力。人民民主只能产生于人民政权的体制下。没有人民政权,就没有人民民主。人民实际上是由各民主阶级和民主分子所组成的,它是一个“非同质性”的存在。实现“非同质性”的人民,共同拥有在人民政权之下,参与对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从而创造出人民平等地享有美好生活的公共空间,是人民民主实现的基本内容。所以,人民民主是一种不同于彼此相互对立的政治集团进行竞争、博弈,以寻求彼此相互代替的所谓“政党政治”的新的政治文明形态。这种新的政治文明形态,需要通过暴风骤雨式的阶级斗争,在克服压迫和统治人民的反动势力与集团的前提下,建立起人民的政权。随着暴风骤雨式的阶级斗争的基本结束,这种新的政治文明形态就必须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新的社会生活主题,以利于不断在“非同质性”的人民中,创造彼此之间协同、合力的机制,从而及时地消除人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实现人民之间的大联合、大团结,推动新中国持续走向民族复兴之路。毛泽东指出,“我们的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很好地处理人民内部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正确处理,不是人民内部不同阶级和阶层之间的竞争、博弈,更不是寻求彼此之间的“相互交替”,而是在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原则下,努力消除不同阶级、阶层的“小圈子主义”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教育的等等主张,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并且尽可能地将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这个伟大的事业服务。”这里的逻辑,全然不同于西方通行的竞争性、博弈性民主的逻辑。可以说,人民民主是一种实现人民内部不同阶级与阶层协同、合力的新型民主

(4)协商是人民民主实现的内在形式。毛泽东直截了当地指出,“民主是商量办事,不是独裁”,“商量办事,这是共产党和国民党不同的地方。”周恩来也指出:“到开会的时候才把少数人了解的东西或者临时提出的意见拿出来让大家来讨论决定,这是旧民主主义议会中议事的办法。新民主主义议事的特点之一,就是会前经过多方协商和酝酿,使大家都对要讨论决定的东西事先有个认识和了解,然后再拿到会议上去讨论决定,达成共同的协议。”他还说:“我们所要反对的是旧民主主义的议会制度,因为它不是事前协商,只是便于剥削阶级政党间互相争夺,互相妥协,共同分赃的制度。……我们却是长期合作,不是彼此互相交替。”以寻求“彼此相互交替”为目的的政治,一切都是博弈的手段和方式。所以,协商民主从根本上看,不可能属于以寻求执政权的“彼此相互交替”为根本目的的政党政治的基本政治方式。它只能属于以寻求人民中不同阶级、阶层之间的相互协同,形成合力为目的的人民民主的内在政治形式。发展和完善协商民主,既是人民民主的体现,也是发展和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式。

(5)人民民主必须平衡好“公意”与“众意”的关系。在政治思想史上,区分“公意”与“众意”是卢梭的贡献。卢梭认为,“众意与公意之间往往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公意只考虑公共的利益,而众意考虑的则是个人的私利”;“公意之所以能成为公意,不在于它所得的票数,而在于其间有使人们结合起来的公共的利益”。卢梭的公意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是得到积极回应的。马克思指出:“当只有最英勇的献身精神才能拯救民族,因而迫切需要这种献身精神的时候,当牺牲市民社会的一切利益必将提上议事日程、利己主义必将作为一种罪行受到惩罚的时候。”

在领导中国人民革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是自觉地以民族、国家的救亡与复兴为旗帜,并反复以“人民的公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统一意志”去宣示自己的政治主张的基本依据。新中国不断建构起来的人民民主的制度与理论,必须也只能以“人民的公意”作为它的基本前提。但如果罔顾社会中不同阶级、阶层在不同时期对于各自利益的特殊关注,或者失去对于不同阶级与阶层利益的合理平衡,“公意”就有可能成为罔顾人民实际利益诉求的幌子而导致政治危机。所以,推进人民民主的发展,永远都必须认真地平衡好社会“公意”与“众意”之间的关系。当然,人民的“公意”是人民的根本利益、共同利益的体现。失去这一关注与追求,政治就会陷入机会主义而危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前途,协同全国不同阶级与阶层的关系,就会因为失去共同利益基础而成为不可能。因此,人民的“公意”永远是推进人民民主的根本基础。如果由此而失却对于不同阶级、阶层人民的利益照顾与平衡,政治也不可能得到持续的健康发展。所谓“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就是要求我们在坚持人民的“公意”这一根本的、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原则的同时,认真地平衡地实现“众意”的要求。从这一意义上看,任何把人民民主与平衡好“公意”和“众意”关系对立起来的说法,都是没有根据的。准确地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确保人民民主顺利实现、持续发展的基本政治思维和应有实践路径。

以上论述表明,在把民主理解为人民的权力,或者一切权力归于人民的逻辑下,诞生出西方基于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的竞争、博弈性民主,是有其历史根据的。就其意义而言,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几乎就是全社会屈从于一个人的统治,而且这个人行使统治权的合法性根据就在于他或她的出生。马克思曾经调侃过这种政治:马生下来就是马,国王生下来就是国王,两者的根据均无异于出生。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对于政治文明的重要贡献,就在于打断封建专制主义的这种政治进程。然而,任何竞争、博弈即使有着形式上的平等规则,实际上都只能是社会强势阶级与集团之间的竞争和博弈。在社会不同阶级和等级的人们处于财富上、文化上和精神上都极不平等的条件下,尤其在社会存在着庞大的贫困、弱势人群的条件下,任何所谓政治上的竞争、博弈,实质上都只能是社会强势阶级的不同政治集团对于公共权力的垄断,而且还必然带来全社会持续不断的对抗和撕裂。

人民民主的意义在于力图克服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历史性缺憾和种种羁绊,努力探索全面实现人民主权的途径,扭转“民主即是内耗与撕裂”的糟糕局面。新中国70多年的历史,尽管有过曲折与蹉跎,但它使中国结束了政治即是政客之间争斗的黑暗历史,以及旧中国“一盘散沙”的状况,重塑起中国人民的主体地位,牢固地形成了引领民族复兴的主心骨,汇集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新中国的“人民民主”正朝气蓬勃地走在人类政治文明的大道上。新中国全面践行与建设的“人民民主”,之所以成为人类民主进程中的崭新形态,不仅在于它践行的是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的、以不同的政治集团之间的竞争、博弈为特质的旧式民主,还在于它以其实践开创出中国日益风清气爽的政治局面,创造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欣欣向荣的局面。

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人民民主作为一种崭新的民主形态,对其进行的探索、丰富、完善和建设永远在路上。在这里,我们在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等方面,拥有足够的自信和足够的清醒,都是十分必要的。

(编辑  季节)



* 徐俊忠,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资深研究员,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610月版,第315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610月版,第316页。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6月第一版,第732-733页。

《孙中山全集》第九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0页。

《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4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12月版,第266-267页。

《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4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12月版,第267页。

     《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6月版,第390页。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6月版,第228页。

《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6月版,第387页。

《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6月版,第311页。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6月第一版,第693页。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6月第一版,第703页。

《社会契约论或政治权利的原理》,商务印书馆,20114月版,第33页。

《社会契约论或政治权利的原理》,商务印书馆,20114月版,第36页。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12月版,第4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数字中国,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这不仅指明了我国数字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方向,而且是我们构建中国自主数字经济理论的根本遵循。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引擎和核心功能

数字经济时代,海量数据的网络效应大幅提升对市场需求的预测能力;数字平台可以在需求端和供给端同时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创新发展;数字技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乘数效应正在日益凸显。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取得新突破,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2%,占GDP比重达到39.8%。其中,我国数字产业化平稳发展,规模达到8.4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1.9%,占GDP比重为7.3%;产业数字化持续发力,规模达到37.2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2%,占GDP比重为32.5%。数字政府加速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稳步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支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引擎和核心动能。

“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特征:第一,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在细分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稳居全球第二,电子商务平台得益于庞大市场和消费潜力驱动,在全球具有竞争优势。第二,数据、算力、算法三大核心要素日益成熟。在国家战略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之下,我国政府和数字平台已经累积了海量数据资源,5G等数字化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全面铺设,数据智能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作用凸显。第三,数字经济红利正在从消费端转向供给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正在逐步转向关键核心数字技术攻关,通过供给端创新平台和工业互联网普及、数据治理与数据要素流动、产业链数据共享打通来实现产业链升级、确保产业链安全。第四,数字贸易规则从跟随“美式”“欧式”模板转向制定“中式”模板。从CPTPPDEPA的数字贸易协定深层次条款可以看出,我国正在积极参与数字贸易国际规则制定,重塑全球数字贸易治理体系。

新时代呼唤新理论,指导实践加快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数字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为总结和归纳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构建立足中国实践发展的数字经济学知识体系,指明了战略要求和努力方向。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变革,不断推动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构与创新,中国经济学理论也是在解决本国经济实践问题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数字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必须根植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演进的典型事实,遵循从“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上升到“中国之理”的理论建构路径,牢牢立足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实践,从中国场景中挖掘、归纳、提炼出适合中国国情与发展要求的数字经济理论逻辑,用“中国方法”探讨“中国问题”,为全面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添砖加瓦。

构建立足中国实践发展的数字经济理论,全面展示数字经济学基本原理和中国数字经济实践经验的开创性发展,这是经济理论建设的一个迫切任务。这个理论体系应当包括总论、基本原理、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治理等。其中,总论和基本原理应搭建数字经济学的完整理论框架,全面梳理数字产品、数据要素、数字市场均衡和数字市场结构的理论属性和理论框架;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治理则应详细归纳和分析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经济治理进程中的普适性经济学规律,对进一步改造现代经济学理论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构建立足中国实践发展的数字经济理论

构建立足中国的数字经济理论有四个特点:

第一,坚持理论创新。创新是建构立足实践的中国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关键。理论创新应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指导,以市场经济一般规律为基础,提出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数字市场超边际均衡理论和数字市场结构理论。数字经济学以数字产品、数据要素和数字市场为研究对象,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思想。数字产品具有免费商品、零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用递增的特征,数字市场则体现为算法替代价格、正反馈和锁定特性。数字市场具有U型需求曲线、右下方倾斜的供给曲线,最终将实现路径依赖下的超边际多态均衡。数字市场遵循S型演化路径,网络效应往往带来负价格加成,导致赢者通吃的竞争性垄断市场结构。数字市场失灵源于算法操纵和隐私泄露带来的交易阻碍效应,监管措施应当包括促进数据开放共享,构建跨部门治理框架和打造竞争性数字市场。

第二,反映实践规律。应当采用详实的数据、丰富的案例来全面展示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和产业数字化的发展现状,应当将数字化治理纳入中国现代化治理体系中。具体包括梳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内涵与中国实践特征,国际数字贸易的内涵、我国发展现状与贸易规制路径探索,农业数字化的基本内涵、核心技术、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工业数字化中的核心关键技术以及其在我国经济中的应用场景,服务业数字化的数字化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企业组织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和典型特征,网络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与应对举措,完善数字经济政策的顶层设计与具体实施路径等,帮助读者在丰富的中国实践场景下理解和思考数字经济发展中的经济学规律,提升研究教学工作者采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经济学问题的综合能力。

第三,强化问题导向。提出问题是理论创新的起点,也是理论创新的价值所在。理论构建应与教学相结合,通过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分析案例和要点思考来搭建数字经济相关理论知识的多维学习情境,突出数字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思考。数字经济学理论问题遍布于微观、中观和宏观等不同维度,既包括数字经济发展与变革改造现代经济学体系的理论问题,也包括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等变革企业组织管理和经营模式的管理学理论问题。具体而言包括:数字经济学的科学问题属性,数据要素对颠覆式创新的影响,数字市场的顶层设计与交易机制设计,数字市场的平台博弈与监管设计,数字经济中的竞争与合作问题,算法干扰与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创新,免费产品与数字市场定价,平台化与低交易成本,数字化创新与组织变革等。通过理论体系构建——实践创新探索——科学问题思考,引导读者从记忆、理解和掌握数字经济学理论内容进一步思考前沿理论问题,培养与提升分析、应用和创新等高阶能力。

第四,创新学习模式。作为数字经济理论体系构建的出版物是必不可少的,出版物是学习的工具,但应当从传统纸质媒体扩展到数字媒体,遵循“数字教育”理念,以纸质媒体为抓手,以线上慕课(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为载体,以线下课堂为依托,以海量数字教育资源为支撑,致力于构建包括出版系统、金课系统和数字教育环境在内的完整、有效的数字学习生态。应当鼓励有关出版物拓展在线慕课学习,借助在线教育平台的网络效应,进一步拓展知识体系的影响力;通过二维码扫码进行案例、前沿文献、相关视频等数字教育资源的延伸学习;并设置多个平行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方式,在线下帮助受教者基于数字经济学理论体系进行大数据技能实验操作,进行研究和创新等高阶能力培养。构建完整的数字教育生态与实验技能、实践拓展深度结合,建立培养数字经济复合式创新型人才的完整体系。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特定细分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目前数字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搭建还相对滞后于实践发展,数字经济学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体系的建构与创新迫在眉睫。在理论反映并指导实践、实践促进理论创新的互促互进中,势必加快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由并跑到领跑的进程,为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高水平的经济学理论支撑。

(编辑  碣石)

 



* 裴长洪,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资深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首席专家。

 

20221023日,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在京举办“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来自不同领域的二十多位专家学者参会,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等议题发言。孔丹理事长主持座谈会,他指出,中国当前国运昌隆,人民在领袖的率领下,通过巨大主观努力奋斗,走向百年复兴,体现了客观历史规律。

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及其政治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指导

中信基金会资深研究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李玲认为,党的二十大的重要意义堪比1945年党的七大。遵义会议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立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进程,党的七大则首次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实现马列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强化社会主义属性,高扬马列主义政党本色。这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党的二十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可以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以及制度创新。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领导力量、组织力量和依靠力量,它通过不断自我更新、自我革命,成为世界上最坚强的领导力量。中国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就是因为实现了“两个结合”,即马列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马列主义与中国文化相结合。   

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信基金会资深研究员、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认为,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等概念,代表着世界人民开始拒绝西方支配非西方国家的现行全球治理体系。从古至今,任何社会的特征都不具备普世性,但西方至今力图将其文明伪装成唯一的普世价值和文明标准,并把世界划分为己类阵营和异类阵营。这实际是西方在道路选择、政治制度、知识生产、启蒙教育、精神文明上对非西方国家的思想专政。在百年大变局中,我国面临的最残酷斗争之一,就是与西方长期以来用来支配和奴役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意识形态的斗争。新闻界和教育界需要通过做好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国内外宣传,与西方的新自由主义开展斗争。

中信基金会资深研究员、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东西方融汇冲突的产物。我们从西方学到了马克思主义,同时又扎根3000年中华民族历史。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它可以为人类现代化的文明力量和理论研究、科学研究提供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中国式现代化可为人类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经济高质量发展

矢志不渝实现中长期目标

中信基金会咨询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王绍光认为,中国共产党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毛泽东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就提出,建国后要在若干年内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1987年,邓小平提出“三步走”策略,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1997年,江泽民提出“两个一百年”目标任务。到2021年年底,中国经济体量相当于美国的四分之三。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已经超过美国。与中国有明确的历史使命和清晰的中长期目标不同,西方政党和政客的视野不会超过如何赢得下次选举,西方政客对国家长远发展漫不经心,无法在重大战略问题上达到共识,更没有能力实现任何长期目标。

以扩大内需和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信基金会资深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武力认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国作为后发社会主义大国,一直实行赶超型工业化战略,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就是要实现比资本主义更好、更快的发展。十八大以后,我们从过去粗放型、外延型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从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从过去的跟跑者向并跑者和领跑者转变。但实现高质量发展仍任重道远。我们发展要靠两条:一要有效扩大内需,二要实行科技创新发展,这些都需要高质量的发展。

以数字化技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信基金会资深研究员、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董事长孙会峰认为,二十大报告将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同时专门提到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我们可以用数字技术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提出了产业自给率的量化目标,但对整个产业链短板还没有底图、底库和底数,导致很难决策。下一步,一要构建产业链图谱,把不同产业及其产品、技术放在这个参照系去衡量,搞清楚我们的短板、长项和博弈的手段。二要构建关系图谱,梳理产业链、技术链、供应链、资金链、人才链等关系,使我们能够获取更强大的国际资源,在未来博弈中站到更好的位置。三要利用它进行产业决策的治理,这需要做一些定量的或预见性的分析,以数字技术来支持决策治理。四要利用人工智能、数据建模的方法支撑我们获取产业情报或创新产业治理的新模式,包括支撑智库做前瞻研究、对策研究或预先研究。

正确看待资本的作用

中信基金会咨询委员、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认为,二十大报告的主题是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就要科学理性地看待资本,避免把资本推动与“资本主导、资本为中心、西方现代化”划等号,进而排斥资本。首先要澄清对资本概念的不当贬义化。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资本是推动经济发展诸要素之一,并参与按要素分配的流程。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早已为资本正名,国有资本运营也就是要发挥它的推动作用。民间资本、外国资本也是在法治化营商环境中运行。应基于资本中性逻辑科学看待资本的作用,关键是如何正确处理它的功能作用的两重性。中国式现代化绝不排斥和否定资本的推动作用,而应在全面依法治国、现代国家治理轨道上,以动态优化的良法为准绳,形成开红灯或开绿灯的合理调控标准,以促使资本要素的功能作用在经济发展中得到充分发挥。

实现共同富裕需强化村集体的主体性

中信基金会资深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杨团认为,二十大报告明确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列入中国式现代化。追求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所谓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建立在这个宗旨上的。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不同的本质特征。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为了让乡村百姓能够实现共同富裕。用什么方式做?研究团队通过走访乡村发现,在农村一定要以村集体为主体,才能够实现以人民为主体。这个村集体为主体,村集体的建设一定要有集体经济做支撑。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实现科技强国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中信基金会咨询委员、国家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卢周来认为,从十八大报告到二十大报告,“科技”这个词频次从16次增加到43次,说明科学技术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有三方面感受。第一,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体制。首先是我党对领导科技工作历史经验的总结。新中国建国以来的重大技术突破和创新,都是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运用举国体制整合优势资源。尤其在市场经济利益多元情况下,更加要强调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当前美国把中国视为全球唯一竞争对手,科技竞争是其最重要竞争领域。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应对美国竞争才有可能获胜。第二,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摸清底细,在此基础上分类布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该在形成分工的基础上合作。基础研究通常以高水平大学为主,应用基础研究以国家实验室和国家科研机构为主,应用研究以各类科技企业为主。目前因分工模糊,同质化比较严重现象要着力解决。要用当年研制“两弹一星”的思路,打破这种界限,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融合。第三,拥有自信才能科技创新。当年中国研制“两弹一星”过程中,苏联专家撤走后,中国只用了两年多时间就搞出了原子弹。华为手机重新出山的案例表明,中国芯片产业同样可以“换道超车”。过去一年,全球成长最快20家芯片企业中,中国内地占19家。中国科技要想自立自强,必须以自信心为基础。

  新型举国体制重在制度创新

中信基金会资深研究员、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会长、华大基因董事梅永红指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科技领域的举国体制表现得尤为突出:两弹一星、杂交水稻、载人航天、高速铁路,关键就在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由于科技结构过度扁平化,财政预算过度短期化以及研发与应用脱节,这种体制优势也在不少领域出现异化和弱化。所谓科技结构的过度扁平化是指科研院所、大学和企业等的研发活动,未能通过稳定的结构和组织形态,实现合理的分工与衔接。竞争性项目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剧了机构间的分割,甚至表现为彼此间的恶性竞争。如果说过去的计划体制还可以通过行政命令实现相关力量的组合与配置,那么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大集中、大合作的机制和动力已明显缺失。所谓财政预算的过度短期化,是指目前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经费中,财政稳定支持的基本上是人头费,而科研活动经费大多是通过竞争性项目获得,由此带来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研发活动的短期化。许多项目结题之日就是研发工作结束之时,很难形成代际传承,很难打造起那些需要十年磨一剑的高端平台、知识积累、学术氛围。新型举国体制就是要着力打破目前产学研用彼此脱节的痼疾,从体制、结构和政策等方面推进既符合大科学规律,又充分满足国家目标导向的体系重构。为此建议:在关键和前沿领域抓紧组建不少于100个国家实验室,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第一,充分体现国家目标,稳定支持、开放共享、长远布局。第二,实行大科学范式,技术科学主导,基础科学、工程技术融合。第三,独立建制,主要委托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包括民营企业负责运营。第四,打破课题组负责人制,既强调专业分工,更注重协同合作。第五,定期评估,内部外部结合,定性定量结合,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第六,鼓励产业界参与,与应用场景有机衔接。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推动中国法治现代化

中信基金会资深研究员、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支振锋认为,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对法治进行论述,不仅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坚强决心,也使我们有可能立足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实践,创新法治建设的中国理论,突破西方的法治话语霸权。近代以来,西方因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较早建立现代法治。西方法治部分满足了人类法治发展的共同需求(如强调制约和对抗、限制公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等),但美西方凭借先发优势,在全球构建起西方法治的话语霸权,将西方法治等同于现代法治。实际上,西方法治并不是法治发展的唯一道路。中国法治现代化实践,为我们法治建设的中国理论提供了肥沃土壤和现实可能。我们提出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相结合,强调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共同一体建设。随着中国从工业革命向信息革命转变,我们的治理机制、法律机制也会有很大变化,法治的中国理论有了更大创新的可能。

抗疫人民战争的胜利意义重大

中信基金会咨询委员、改革开放论坛副理事长王郡里将我国抗疫斗争的成就总结为六点。第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人民战争的胜利,遏制了超级性的国家灾难,避免了巨大数量的人民生命损失。第二,抗疫人民战争的胜利强化了国家的战略组织能力,包括紧急动员、高效调集、整体行动、全民教育总体响应。这是一次国家兴衰进退的大考验,具有强烈的战略性警示意义。第三,抗疫人民战争的胜利,促进了社会主义体制优势与数字化技术基础的加速融合,一定程度实现了社会智能化管理。这是社会组织形态的跨越性进步。第四,抗疫人民战争的胜利赢得了年轻的一代,他们的思维取向和世界观发生了积极的转变,这是我们的国运基础。第五,抗疫人民战争的胜利深刻改变了世界格局,震撼了美国的霸权主义。第六,抗疫人民战争的胜利启示我们,办好自己的事是根本。当然在抗疫中暴露了许多问题,给党和各级政府及时纠正误差以更大空间,我们应进行自我革命,争取新的胜利。

中国式现代化要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坚持守正创新意义重大

中信基金会资深研究员、原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认为,二十大报告“守正创新”的提法具有重要意义。所谓守正,就是坚守初心和宗旨,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走改旗易帜的路子。所谓创新,就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断加强历史主动,与时俱进地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我们的头脑,指导我们的实践。   

中国式现代化思想已达新境界

中信基金会资深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邱海平认为,二十大报告提出若干新内容、新命题、新观点:首次提出经历了三件具有重大意义的大事;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行”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命题;首次从十个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全面概括;首次强调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守正创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基本特征、本质要求、重要原则;首次提出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战略单列出来;首次将文化自信自强问题单列论述;首次提出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的新命题;首次提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首次提出“五个必由之路”。总体看,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论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思想达到了全新的境界。

    舆论环境正持续好转

中信基金会资深研究员、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王维佳非常赞同二十大报告提到的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的判断。这些年来,相关领域的管理能力、队伍建设、机制建设等越来越受重视。特别是十八大以来这10年,社交媒体、数字化传播高速发展,但中国的舆论环境出现大批网络爱国青年,新闻传播内容和新闻舆论宣传导向也在发生变化。这几年,媒体融合的趋势是与政务信息服务相互结合,等于用财政手段创造了一个党和政府在基层治理的新抓手。大的平台企业、传播类平台企业也有与政务结合的趋势,基本被纳入国家战略发展、战略需求领域中来。在教育领域也加大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力度。在新工科建设中,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单独组建学院。在文科领域,近年新成立了很多一级学科(如区域国别研究、国家安全学)。这些新的一级学科与国家需求密切相关。

香港可成为中国对外传播的桥头堡

中信基金会资深研究员、正思香港顾问公司CEO陈少波认为,讲好香港故事本身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组成部分。过去我们在涉及香港问题上经常讲维护港澳长期繁荣稳定,这两年比较普遍讲的是“由治及兴”。这个话语变化后面具有更为丰富的想象和阐述空间。香港之“兴”应该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产物,其内涵必然摆脱美西方学者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塑造的现代化概念、标准和内置的依附性话语逻辑。所以香港的“兴”也需要有新的阐述。2021年香港TVB推出一个电视纪录片《无穷之路》,用一种差异化视角和港式叙事讲述中国扶贫故事,真实而感人,播出后叫好又叫座,证明了港人参与国家叙事所展现的巨大传播力和社会感染力。香港一直处于中外意识形态交锋的突出地带,斗争非常激烈。香港的转口港地位,转口的不仅是货物和移民,还有价值观。过去100多年,西方式现代化从香港向内地输入,未来则是中国式现代化从香港向海外传播。这是香港在中国式现代化里面扮演的重要角色。

妥善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出现新动向

中信基金会咨询委员、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黄仁伟认为,二十大报告在涉及和平与发展问题时,把和平与发展看成过程和目标,而不是延续对世界的时代判断。过去我们认为没有世界大战就是和平;现在看,没有世界大战也不等于世界是和平的,包括局部战争和非军事战争。关于发展问题,过去主要强调南北矛盾,即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矛盾;现在不仅指南北矛盾,发达国家本身也出现大量发展问题。西方要打压中国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又出现了和平问题,所以目前和平、发展、安全问题是高度交织的。

百年大变局亟需重视国家安全

中信基金会资深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田文林认为,二十大报告增加有关“国家安全”篇幅,与百年大变局的时代背景直接相关。百年大变局最主要特征就是国际权力格局“南升北降”,由此导致时代主要矛盾和斗争方式均发生根本性变化。历史上,霸权更替都是以持续多年的战争解决。当前世界同样出现动荡与冲突加剧的趋势:经济领域,从此前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转向逆全球化和相互脱钩;地缘政治领域,遏制与反遏制、孤立与反孤立的矛盾日趋升温;在政治制度领域,政权颠覆与反政权颠覆斗争激烈;在价值观领域,意识形态渗透与反渗透博弈激烈。总体看,冲突与动荡已成为当前主要矛盾。新形势下,中国的发展战略有必要从改革开放后“发展优先”转向“发展与安全并重”,把安全放在更高的位置。安全领域不出问题则已,一出问题就是大事。中国只有把安全问题处理好,民族复兴才有可能。

人民战争是战胜强敌的法宝

王郡里认为,二十大报告“发展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表述,是一个具有灵魂意义的阐述,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军事化和战略化。人民战争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础和核心。二战后,世界上存在三个战争思想和战略战术体系:第一个是美国和北约的体系,第二个是前苏联和俄罗斯的大规模战争和大纵深战略战术理论,第三个体系就是中国的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下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我们一切战略战术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新时代的人民战争主要有四点:一是国家目标与人民意志的一致性;二是国家体制的优势与人民力量聚焦的一致性;三是发挥军民融合基础上的人民智慧;四是将战略斗争的胜局转化为对民心的凝聚,作用于国家政治安全和政治稳定。建国以来我军在历次作战中屡克强敌,无往不胜,基础就是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是中国军队的军魂,也是党魂和国魂的重要组成部分,万万丢不得。

  外交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中信基金会副秘书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湘穗指出,二十大报告提出“三个务必”表述,在此重点谈一下对“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体会。第一,从时代背景看,中国正面临百年变局带来的严峻挑战,中国将强未强,新兴国家将兴未兴,美国和西方衰而未落,旧世界体系正在瓦解,新秩序尚未成型,各个领域竞争剧烈,全球进入大争之世。这一时代背景有助于我们认识斗争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第二,从认识论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矛盾普遍存在,并贯穿于事物发展全过程。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斗争是解决矛盾和推动事物发展的主要方式。共产党信奉的是不回避矛盾和斗争的斗争哲学。我国正遭受美西方全面打压,委曲求全、鸵鸟政策、绥靖政策甚至当投降派,最后就是死路一条,唯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第三,从方法论角度看,斗争要讲辩证法,不能一味争勇斗狠。敢于斗争是基础和前提,善于斗争是关键,并影响斗争过程、决定斗争结果。所以在斗争实践中要讲策略、讲方法,不断提高斗争本领、斗争艺术。

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

中信基金会资深研究员、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院研究员于佳认为,“一带一路”建设应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发展格局。首先,在理论构建方面,“一带一路”在实践过程中取得重大成果,也遇到很多问题挑战。基于上述成就的理论提炼,能够更好助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第二,系统观念方面,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因此我们一定程度上不能单从生产成本角度考虑,而应注意确保粮食、资源、能源安全,也要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有很大合作空间。第三是区域协调。我们可以考虑把西部大开发和周边国家的发展协调布局,促进产能合作和产业升级。

(编辑 季节)   



* 本文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资深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田文林整理。

陈平

复旦大学新政治经济学中心高级研究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退休教授。

源清智库

大数据时代舆情管理与数据安全智库。

热门话题

>

2023年06期

总期号:289期

2023年05期

总期号:288期

2023年04期

总期号:28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