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信大讲堂•中国道路系列讲座第十二期在京举办

原文刊登于
6月6日,中信大讲堂•中国道路系列讲座第12期在中国政法大学成功举行。
中信集团副总经理,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中信信托前董事长,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蒲坚先生就《从中信兰西模式看我国土地信托制改革》进行了精彩的演讲。蒲坚认为,土地信托来源于土地的三性耦合论,即土地的财富本质源于土地的物质生产力、社会生产力和知识生产力。信托实现了分散的私有财产成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财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协调的调节器。蒲坚总结中信兰西土地信托模式具有如下特点:1.均等确权;2.登记以明确土地产权;3.资本信用;4.可携带性;5.可交易性;6.可继承性;7.土地集约化;8.知识利用;9.成本降低,收益提高;10.以帕累托最优实现共同分享;11.建立看护人机制等特点。蒲坚提出,互联网的优势在于信息,而信托的优势在于信用。土地信托的全产业链闭环运作模式实现了农村、农民、农业与城市,土地与消费的联结。
讲座现场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主持。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石亚军、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孔总分别致辞。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院长李永军、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姚峰对讲座进行点评,他们对蒲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演讲和创新精神给予了高度肯定,他们表示中信兰西模式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探索,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与会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与蒲坚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