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初,常州“毒地”的修复问题被揭露,澎湃新闻等多有报道,但并未引起巨大反响,直到4月17日,央视一则新闻《常州一中学搬新址 近500名学生身体不适》将常州“毒地”问题再度引入舆论场。该报道称“常州外国语学校自搬新址后,493名学生检出皮炎、血液指标异常等,个别查出淋巴癌、白血病等。经检测,该校区地下水、空气均检出污染物。”该事件引发了各大媒体的持续追踪和讨论。
舆情走势一波三折
根据源清智库舆情监测室的数据显示,从2016年4月17日至2016年4月30日,共有涉及此事件的媒体报道2775篇(包括媒体转载),微博5335条、论坛主帖1725条(含其他博友评论和互动讨论),微信公众号相关文章共有1099篇(见图1)。
图1:常州外国语学校“毒地”事件舆情走势图(媒体+网络)
2016年1月,常州“毒地”事件被有关媒体披露,1月4日人民网发布了调查新闻《追踪常州“毒地”事件》,1月7日新华网发表题为《常州“毒地”停工 环保局:不经学校同意不开工》的新闻,1月6日与7日,江苏新闻网发表了《常州“毒地”修复致学生不适 家长要求搬迁过渡》的新闻媒体报道,除本地媒体江苏音符、江苏新闻网的报道引起了一些舆论影响外,面向全国的人民网和新华网的报道并没有很高的转发量,舆情风波持续了几天后随即淡去,进入潜伏期。
4月17日,央视新闻报道《常州一中学搬新址近500名学生身体不适》,央视官微紧接着发布相关微博,这是引爆本次舆论的导火索,随即各大媒体纷纷转载报道,探实情况并跟进事件发展。
4月18日,常州市政府在回应中称:今年2月15日,相关地块土壤修复调整工程通过验收,专家组做出结论,工程已达到预期环保治理效果,空气质量监测完全达标。19日,常州外国语学校方面也向师生发表公开信,指责央视报道有“硬伤”。声明称:央视报道的“基本事实总体无误”,但“带有强烈的导向性”,就连“对环境问题一向敏感的外教,都难以理解为什么媒体把这个问题渲染得这么严重”。这两个回应引发舆论质疑,此后舆论持续发酵,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的报道立场并不相同。
4月26日,联合调查组介绍调查进展,称目前监测工作正在按计划正常进行,从初步得出的大气监测数据来看,校区6个点位与青枫公园、常州工学院2个对照点位没有明显差异,最终评估结论尚待全部监测工作完成后才能得出。
舆论对事件追踪调查与批评
对该事件进行追踪调查性报道,告知调查进展和存在的疑点
如央广网《常州“毒土”倾倒农田后牲畜死亡区环保局介入调查》、《常州回应学生身体异常:空气质量达标 未发现大规模填埋危废》;21世纪经济报《教育部表态常州学校污染:启动重大事件专项督导》、新京报《常州通报“毒地”事件:监管不到位》。据新华社报道,目前监测工作正在按计划正常进行,土壤及地下水监测,包括打井等前期准备工作,也正在紧张有序开展。此外,相关报道还包括央广网《常州一中学近500学生出现身体异常 家长疑与污染有关》,新京报《常州“毒地”追踪,急于搬迁或因腾出黄金地段》;网易新闻《常州毒地建校调查:疑为土壤修复工程滞后施工不当所致》。
除了硬新闻,还有特稿、故事类、图片类的报道。如人民网《常州外校回应称秩序正常 家长盼更权威答复》;凤凰网《常州毒地事件追踪 多名家长带学生赴上海等地医院体检 陆续有学生转学》表达了家长对孩子健康的担忧;4月20日新华社《学校选址,距“毒地”100米——常州学校化工污染事件影像调查》新闻用真实的图片报道还原现场,并做了记者调查,指出“原本应在学校开学前完成的污染地块修复意外延期,学校搬迁计划却不调整,依然照常投入使用,致使环境风险不断加重。”同时也表明了教育部、环保部对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周边环境污染问题的高度重视。
梳理、分析事件发展脉络,进行针对性的批评
如和讯新闻《“常州毒地”引发重组余波:诺普信感叹躺枪》认为,一起看似偶然的常州外国语学校土壤污染事件,暴露的却是土壤修复领域的乱象;产经新闻《保护民生安全政府角色不能缺位》认为,此次事件反映出我国在安全生产领域极为严重的问题——企业无信、政府失职,以及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生命安全的极度不重视;并提出相应建议:中国各界在转换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的过程中,政府亟须加强保护民生安全意识(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安全)。
观察者网《常州学校污染为何才“爆发”?媒体:需要深挖的不只是土壤》,从技术层面、政府利益、部门责任等方面分析此事件;第一财经《常州疑似“毒地”50年污染史:快速城市化中的土壤修复“病态”》指出,求证“毒地”形成的历史,以及当地政府的城市规划历史,乃至求证土壤污染的整体治理现状,已经超出了学生患病事件本身,它关乎城镇化建设与居民生命健康的现实命题。红网《常州版拉夫运河案,失守的不仅是环评》认为,学校环评仅是常州版“拉夫运河案”的冰山一角,倘若选址能够深入调查,审批上杜绝未批先建,环评上能够本着对学生负责任的态度,常州外国语学校就不可能发生今天这样的情况。这看似是一个学校和学生的不幸,背后则是相关部门对化工企业排污行为监管失利,是一座城市在对待排污行为和公众健康权、知情权方面的渎职。
微信方面,公众号@财经在《常州外国语学校“毒地事件”,真相在哪里》中将此事与美国前不久发生的“弗林特铅水危机”做对比,虽然只字未加评论,但对该事件发生地政府的批评态度一目了然。
公众号@沸腾在《常州外国语学校凭什么坚信能够度过“毒地”危机 | 沸腾》中对常州外国语学校应对危机的态度充满讽刺,称其过度自信,自欺欺人。公众号@天涯舆情在《看点|常州外国语学校VS央视,这次该信谁?》中提出,“毒学校”事件现在虽未完结,但常州有关方面在舆情应对过程中一错再错,已使自身公信力和形象严重受损,已丧失主动引导舆论的能力。
从制度、监管及民生等角度提出建议
1.强调监管、执法、问责制度的实施。新京报在《常州中学被污染事件 监管装睡比学生中毒更可怕》中批评道,早在2015年年底,家长就在质疑校区污染;从今年1月份开始,就已有多家媒体对其进行了多次报道。可以说,正是当地主管部门的一再装聋作哑、欺上瞒下,才造成了今日局面。监管者的装睡比学生中毒更可怕。正是管理者急功近利、无视法律、漠视生命才造成了目前的恶果。对此,既要处理环境污染之毒,更要处罚监管者“装睡”的懒政之祸。只有通过依法处罚、严厉问责,才能以儆效尤,防范悲剧。
2.针对“毒地”问题进一步分析中国城市整体发展面临的问题之一——土壤修复问题。如搜狐新闻《舆情观察:常州“毒地”事件旧闻如何引爆网络》认为,常州政府关闭微博回避问题对长期来看并无益处,只会留下更大的舆论隐患,建议加快土壤环保立法进程是“解毒”关键。
微信公众号@果壳网文《常州外国语学校中毒事件背后,是问题重重的土壤修复工程》认为当下中国城市土壤污染问题五花八门,修复问题困难重重,我国仍面临立法滞后,专项资金不到位等问题,使得该问题没能得到解决。
3.从民生角度出发理解如何关心人民群众。如各大媒体转载《人民日报》文章《学生健康岂容掩耳盗铃》指出,“毒地”事件还给我们一个重要警示,各级领导干部要“常上网看看”,不能掩耳盗铃,世人皆知,自己却装糊涂,直到媒体曝光,网上舆论波涛汹涌之时,才硬着头皮站出来,从搪塞到认可,再到表态解决问题。只有及时透过网络或其他途径知民情、体民生、解民忧,才能真正把群众疾苦放在心坎上。
微信方面,公众号@深度南通《关注:江山农化“毒地”边上盖起安置房 会重蹈常州外国语学校覆辙吗?》认为,“毒地”不光是覆着薄膜的化工地块,也可能是某些领导的心。抱侥幸心理是泯灭良知的第一步,想着也许不出事,往往到最后都是骇人听闻的大事。并指出:不要以为“毒地”问题是常州的特例,南通的形势可能只会更加严峻。
从商业角度分析事件后果
如每日经济新闻《SM集团常州项目遇阻 当地政府或因“毒地”面临违约赔偿》,上海证券报《常州“毒地事件”发酵诺普信回应欲撇清》,新京报发表《涉常州外校新校区污染 诺普信开盘大跌5%》。
境外舆情分析
因涉及环境污染问题,此次事件也引起了外媒的关注,《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BBC等国外主流媒体均发布了相关报道。外媒报道基本集中于4月18、19日,引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内容,集中关注学生患病、家长愤怒、政府和学校的回应、环保人士的观点等方面。4月18日,美联社发表 “School in China Near Closed Plants Has 500 Sick Kids”(《已关闭化工厂附近的中国学校出现500名患病儿童》),称常州外国语学校周围浓度超标的化学物质可能导致部分学生换上淋巴癌和白血病。文章还报道了环保部及常州市政府的回应,称此事件暴露了中国严重的地下水污染问题,并提到了此前不久的山东疫苗事件。
《华尔街日报》的专栏文章“Nearly 500 Students Fall Ill at ‘Toxic School’ Built Near Former Chemical Plants in China”(《中国建在原化学厂附近的“毒校”中近500名学生患病》)称,北京大学教授刘阳生指出此前对学校所在地进行的环境评估结果不准确,忽略了水和土壤中的农药残留。文章还摘取了网民的一些愤怒言论。
《纽约时报》发表“Chinese Parents Outraged After Illnesses at School Are Tied to Pollution”(《化工污染导致学生患病,中国家长愤怒》),称随着中国公众对环境污染的愤怒加剧,尤其是在天津去年发生化学品爆炸导致165人丧生之后,中国的领导人对化工企业采取了更为强硬的姿态。但是,该事件也突显了中国的危险品监管还存在严重不足。
英国《卫报》发表“China's toxic school: officials struggle to contain uproar over sick students”(《中国毒校:官员努力控制患病学生应发的公众愤怒》),将此次事件与美国1978年发生的拉夫运河化学废料事件相比,称绿色和平等环保组织呼吁对事件进行独立调查并出台更严格的针对企业环境污染的法规。
《金融时报》文章“China pesticide pollution blamed as hundreds of pupils fall ill”(《中国农药污染致上百名学生患病》)称,中国遍地都是已开发过的“棕色地带”,许多仅在表面上进行修复之后就马上重新开发或被用作居住地。中国工厂频繁迁址也使得土壤和水污染恶化。
BBC发表“China school: Officials deny soil and water contamination”(《中国学校:官员否认存在土壤和水污染》),报道了常州政府称学校周边环境符合安全标准,并且学生中未发现白血病患者。文章还提到有报道称常州另一所学校的跑道可能含有化学物质,有学生出现流鼻血、头晕等现象。
《时代》网站上的新闻“Almost 500 Students Fall Ill at Posh Chinese School From Toxic Waste Dumped Nearby”(《中国高档学校附近的化学废料致近500名学生患病》)提到汶川地震暴露的“豆腐渣工程”,以及此前的山东疫苗事件,称这些最新的公共卫生丑闻让人们再一次质疑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效率。
其他相关报道包括《洛杉矶时报》的“Despite contaminants found on campus, ill students and state TV expose, school in China stays open”(《尽管校园测出污染物、学生患病、电视台曝光,中国学校依然正常开放》),《大纪元》的“School Principal of ‘Toxic School’ in China Accuses Regime Broadcaster of Lying About Sick Students”(《中国“毒校”校长指责中央媒体就患病学生进行虚假报道》)等等。
在外媒的报道中,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内容被作为核心出现,绿色和平组织也多次被提到。到目前为止,大多数报道的观点认为,中国政府对化工厂和化学品监管不力,呼吁要更加重视水土污染,出台新的监管措施。
舆情分析总结
此次常州“毒地”事件潜伏已久,起初并未引起广泛关注,而4月17日央视的报道无疑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发挥了主流媒体的强大影响力,并以微博为主阵地带动舆论场的发酵,从主流媒体、自媒体以及涉事家庭等多方面给予常州政府等主管部门以压力,最终使得真相水落石出。
这次事件折射出了很多问题。一方面,从引爆舆论的报道“近500名学生”这一关键词来看与此前的疫苗事件类似,都是对儿童健康不管不顾,涉及的儿童很多,触动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群体,引起了大众的不满,媒体调查进一步暴露出政府监管、部门环评、学校教育的失责。另一方面,媒体调查的数据与当地部门测评的相关数据有着天壤之别,更让大众产生怀疑。除此之外,此事件还暴露出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各地的土地污染问题普遍存在,且情况复杂,关键是至今缺少相关立法。该问题如果不解决,也必将引起更多危害到公众健康的事件,这为国家在土壤污染立法、城市发展规划等方面的顶层设计敲响了警钟。
此次事件中大家对媒体多持信任态度,对常州政府的态度则是负面的,多怀疑、批评和愤怒。除了事件本身的影响外,这与常州外国语学校和政府部门的危机公关失效也有很大关系。
纵观此次舆情发展不难看出,除了事件本身,常州当地主管部门——从政府到学校的回应态度引起了人们更大的愤怒与不满。当地有关部门除了攻击央视媒体报道失真外,还称当天仅有4名学生请假,环评更是显示指标达标,在事件已经被公之于众的状况下依然藏着掖着、自欺欺人,企图矢口否认了事。然而,这样的作为却造成了大众对事实更强烈的好奇心和对政府更多的不信任和指责,促使舆情向公众的极端愤怒方向发展,进而失控。
总结此次事件,政府管理部门应当从更高层面统筹城市发展规划,治理土壤污染问题,环评部门要实事求是公布环评数据,政府部门要抱着对人民健康负责的态度进行城市建设和发展。各地方部门更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做好危机公关,增强政府公信力,专注于问题的解决而不是掩盖事实、推卸责任。
专家点评
值得警惕的舆论场新动向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胡钰
在常州“毒地”事件中,有三点值得关注:
第一,地方政府面对突发舆情的“不作为”和“不会作为”问题依然突出,政府治理能力亟待提升。常州“毒地”舆情酝酿已久,但在央视报道引爆舆论场之前,地方政府一直回避舆论、不积极回应,一边管控地方媒体报道,一边悄悄整改相关问题,认为媒体不报道了、企业整改了,也就渡过“危机”了。这种处置方式不符合一个现代政府的做派。作为一个阳光、透明、坦诚和有担当的现代政府,应该保持与民众积极沟通的姿态,尤其是在出现涉及民众切身利益的突发事件时。
第二,舆论场中涉及民生的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严重影响社会情绪。从“山东疫苗”到“常州毒地”,从“魏则西事件”到“雷洋事件”,公众的注意力不断被新爆发的舆情事件所转移,看似是“救了”旧舆情事件中焦头烂额的政府部门,但从深层次和长远来看,公众积累下来的却是更多的怨气和误解。没有真相,也就没有理解。不断爆发的舆情事件真相到底如何?当政府披露事实真相时已经无人关心,公众记住的总是媒体最初爆发时期的报道情况以及当时自己的愤怒情绪。这几天我注意到,常州市的官方微博已经停止更新,似乎是选择用“冷处理”换来舆论平息,这是一种典型的“鸵鸟心态”,留下了很大的舆情隐患。
第三,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舆论攻击中国的重要切入口,极大损害中国的国家形象。近年来,围绕环境问题带来的危机事件、群体事件层出不穷,涉事地方政府部门的应对多不尽人意,公众在环境问题上越来越不信任政府的意见、不再信任政府委托出具的环评报告,事件本身带来的负面影响和相关舆情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一次次地被透支,逐渐陷入“塔西佗陷阱”。更严重的是,环境问题已经愈发成为境外媒体和西方国家攻击我国发展模式的重要理由,在涉及环境的突发事件和公共议题上,各种国际组织、绿色组织等群起而攻之,发起寻求舆论支持,对政府批评和质疑,这种内外批判性舆论的合流在逐渐削弱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
(编辑 迟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