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推动生产力迭代升级、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新材料等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载体。为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众多企业集团通过创建子公司等方式,探索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在此背景下,企业管理者更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具体产业实践有机结合,形成一套高效、实用的经营策略,引领企业踏上发展的“快车道”。笔者以金属复合材料企业为研究样本,将精益思想引入企业的成长阶段,总结为“四维赋能”方法,涵盖市场营销、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和成本控制四个维度,旨在为初创企业制定战略规划提供有益参考,对各领域的制造业企业均有一定指导意义。

精益管理的形成与内涵

精益管理思想起源于日本丰田的生产方式。20世纪初期,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凭借大批量流水线生产模式,稳居全球汽车市场领先地位。“二战”结束后,日本经济低迷,丰田汽车公司面临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受到美国超级市场模式启发,丰田汽车公司管理层创造性地提出“准时制”生产理念,同时将丰田佐吉的“自働化”思想应用于汽车生产中。经过长期实践与改进,丰田汽车公司前副社长大野耐一创建了丰田生产方式,并成功将其推广至日本汽车行业。随后,丰田生产方式进一步影响了日本多个行业,使日本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中脱颖而出。1990年,詹姆斯 P.沃麦克(James P.Womack)等学者在《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中,首次将丰田生产方式命名为“精益生产”;1996年,沃麦克等又合著了《精益思想》,提炼精益生产的核心理念,将精益思想推广至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提出了精益管理五项原则:正确定义价值;识别价值流,制定企业活动;使价值流动起来;根据需求拉动价值流;持续改善,追求尽善尽美。至此,精益管理实现了从实践到理论的跨越式发展。

精益管理以杜绝一切浪费、彻底降低成本为目标,以“准时制”和“自働化”为两大支柱,以持续改善为基础。其中,准时制(just in timeJIT)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力求“在必要时刻生产必要数量的必要产品”,剔除冗余环节,争取用最少投入,创造出最大价值;自働化不仅意味着用机器代替人力,即通常意义的“自动化”,还表示机器应拥有人类的判断力,能实现自动缺陷控制。一旦出现质量缺陷,机器将立刻停止工作,避免产出大量次品。精益管理已成为享誉全球的现代化企业管理理念,但是“精益管理是不能完全依赖进口的”,企业在引入精益管理时不能机械照搬国外经验,要充分结合本土行业环境和企业实际,不断创新与优化管理模式,使精益思想根植于企业发展的“血脉”中。

初创企业的“四维赋能”方法

当前,新材料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物质基础。作为新材料的分支领域,金属复合材料在保留各层金属良好特性的基础上,显著提升了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电性能、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从原理角度,金属复合材料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通过普通加工无法连接的金属复合成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这种材料由基体材料(基板)和增强材料(复板)组成,基体材料提供整体结构,增强材料赋予优良性能。制造工艺主要包括爆炸复合法、轧制复合法、爆炸-轧制复合法。相比于纯金属材料,金属复合材料节省了稀有金属和贵金属资源,降低了下游产品的制造成本,是先进金属材料工艺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我国金属复合材料产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主要应用于海军装备,其后逐渐扩展至石油化工、电力能源、有色冶金等多个领域,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如今,我国复合材料制造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涌现出天力复合、银邦股份、四川惊雷等一批优势企业,为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为解决“卡脖子”问题,各企业集团通过设立相关产品事业部或子公司,筑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业务基础,以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然而,初创企业普遍面临生产效率低下、人才储备不足、流动资金短缺和产品质量欠佳等挑战,亟须革新管理理念与经营方式。

基于精益管理思想,本文以金属复合材料企业为样本,从市场营销、技术研发、生产制造、成本控制四个维度提出了初创企业的“四维赋能”方法,助力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绩效稳步增长。

市场营销必谋于细

精益思想倡导“拉动式生产模式”,强调企业应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投入和产出,消除过量的库存和在制品。与传统的“先生产、再销售”模式相比,拉动式生产模式能够降低产品积压风险。对于金属复合材料这种高度定制化的产品更是如此。因此,销售团队获得的客户订单至关重要,订单量直接决定了总产值。企业应将市场营销视为生产的起步环节,建立“强销售”模式,以订单拉动生产。在制定战略规划时,企业必须全面了解宏观经济环境与行业竞争格局,开展SWOT分析,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表1展示了某个金属复合材料企业的SWOT分析过程。

1 某金属复合材料企业SWOT分析示例

内部能力

 

外部环境

优势 Strengths

1.拥有领先技术团队

2.所属集团品牌优势

3.爆炸作业位置优越

劣势 Weaknesses

1.现有产能受限

2.人才储备不足

3.信息化程度偏低

机遇 Opportunities

1.产业政策支持

2.下游行业发展迅速

3.产品比较优势渐显

OS 深度发展战略

借助集团品牌优势,集中整合市场资源;拓展深加工产业链,调整产品结构

OW 人才培养战略

通过建设研发平台,引进更多工程技术人员;设立专项课题,提升创新能力

威胁 Threats

1.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2.客户需求快速增长

3.替代材料出现

TS 品牌打造战略

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与产品附加值,吸引更多科研单位合作

TW 路径优化战略

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财务管控;在维护现有客群的基础上,拓展出口贸易

 

金属复合材料下游应用领域丰富,特别是在高温、高压、强腐蚀等极端环境中具有优越性能。例如,钛/钢复合板因其出色的耐腐蚀性,在石油化工行业常用来制造精对苯二甲酸(PTA)反应器等设备,在火电行业被用作烟气脱硫设备的内衬材料。在水电行业,高强度、高耐磨的不锈钢复合板被用于制造导流洞排砂孔钢管、泄洪深孔埋件等关键部件,能够抵御较长时间的泥沙冲刷;在电解铝行业,铝/钢过渡接头的结合强度高、电阻率低,主要用于连接电解设备中的铝导杆与钢爪。另外,不锈钢复合管的耐腐蚀性良好,流体阻力较小,兼具碳钢的高强度优点;同时节省镍的使用,显著降低原材料成本,因此在城市供水、油气输送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可作为塑料复合钢管与传统水泥管道的理想替代品。

在生命周期中,企业既要避免“大水漫灌”,又要善于寻找先机,使市场营销工作由静态转变为动态:在初创期,企业应聚焦于基础业务,如钛/钢、不锈钢/钢、铝/钢等复合材料;瞄准细分市场,推动营销与服务的标准化建设,扩大现有客户群的销售总量;同时加强与行业领军企业的交流合作,稳步提升在电力能源、石油化工等传统下游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在成长期,企业需积极拓展新兴市场,整合客户资源,充分挖掘、引导客户的潜在需求;产品重心应逐渐转向“小批量、多品种、高附加值”的新材料,探索航空航天、有色冶金、轨道交通、氢能储运等非传统市场,主动向多个行业渗透,实现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在成熟期,企业须尽力突破外贸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国际竞争力,逐步发展为国内一流、在国际市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标杆型、智能化高新技术企业。

技术研发必依于实

价值是精益思想的出发点,需要由具有特定价格、能在特定时间内满足客户需求的特定产品来表达。企业应正确定义和识别价值,研究开发工作紧扣客户实际需求、生产出真正有价值的产品。金属复合材料企业要顺应“产学研”融合的发展趋势,不断夯实科技创新基础实力,以技术赋能生产;在研发过程中,可重点关注金属复合机理、爆炸参数设计、加工方式改良以及特殊材料复合工艺等领域。

为有序推进研发工作,企业首先要构建精细化、差异化的技术体系,确定工艺流程标准、产品质量规范和考核评估机制等内容,完善生产流程中的关键节点、职责分工和协同制度,建立“学习型组织”,获取相关资质与产品认证。其次,需加强与高等院校、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兄弟单位等的合作,学习最新成果与技术经验,引进优秀人才,借助合作平台对现有复合理论进行再认识、再创新。最后,企业在提高产出规模的基础上,可选择性地承接研发项目,为下一步的产业布局提供依据。研发项目应立足于客户需求,反馈于生产实践。在研发工作中,企业要追求效益最大化,评估每个项目的投资回报率,避免陷入纯粹学术研究的误区。

企业通过研发投入推动工艺精进,实现稳健成长。新材料技术壁垒高、研发周期长,研发效益并不总在短期内显现,过度支出可能会挤占其他资源。研究表明,科创企业的研发强度(研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与企业绩效呈倒“V”形关系。这意味着,研发强度在超过某一水平后,反而会抑制企业绩效的增长。《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1632号)根据销售收入所处的区间,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强度做出规定。如果企业最近一年的销售收入超过2亿元,那么其研发强度须不低于3%。例如,根据2023年年报,银邦股份研发投入金额为17702.62万元,占营业收入44.6亿元的3.97%;天力复合研发投入金额为3672.15万元,占营业收入7.4亿元的4.96%

生产制造必筑于优

精益思想的“价值流”指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全链条,“流动”原则强调价值的无间断流动。然而,在实际生产环境中,价值真正在流动的时间非常有限,“等待中的浪费”随处可见。若要提高生产效率,制造业企业必须尽力消除无效劳动,建立标准化的生产流程,通过外协合作压降成本,实现连续化生产。

工艺流程的优化升级是企业精益生产的必经之路。由于复合材料生产工序的复杂性,厂房选址、车间规格与内部设施布局对生产效率均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生产加工场地应包含洁净拼焊车间、预处理车间、总成车间以及一块宽阔的爆炸作业坪。爆炸作业坪必须远离居民区,如位于偏远山区或河床。在加工顺序方面,首先由洁净拼焊车间按照合同要求对原材料进行拼焊;随后,预处理车间负责板材的表面处理,使其粗糙度、平整度和洁净度达到工艺标准,并完成基板和复板的组配工作;接下来,在制品被运送至爆炸作业坪,由专业人员执行爆炸焊接操作;最后,总成车间承担后续加工流程,包括超声探伤、热处理、矫直、二次探伤、成品切割、抛光和包装等环节。如果生产设备按照流程线性排列,那么总成车间的理想长度应不少于200米,每跨宽度至少达到25米。运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5S现场管理法,避免原材料与在制品的堆积,保障生产现场的有序、整洁与安全,加快工序流动速度。

外协合作正成为推动企业向轻资产转型、培育“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模式。为了最大化地利用产能资源,企业倾向于将市场化程度高、技术含量与附加值较低的工序外包给专业厂商。这种选择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企业自身的人员和设备不足,或生产负荷已接近极限;缺少必要的技术支持;外协加工质量上乘、成本低廉;从全局利益出发,外协比自行加工更具优势。对于初创企业来说,由于轧机价格高昂,自行搭建完整的轧制生产线显然不切实际。因此,更经济的策略是与钢铁厂开展合作,将轧制环节外包出去。这样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保证工艺的专业性。在企业内部,外协过程需要多部门开展紧密配合。其中,生产部门负责制定外协加工计划,对潜在外协厂商进行资质审核与价格比较,选定合作伙伴,视情况建立长期协作机制;技术部门负责准备外协产品所需的加工物料,明确技术标准;在外协产品返回企业后,质检部门将对其进行严格检验,合格的产品将被库房接收,并流转至下一生产环节。图1展示了金属复合材料的价值流动路径,其中虚线表示使用外协的轧制复合法、爆炸-轧制复合法。

在质量管理方面,精益思想认为“质量要在本工序制造”,即质量检验贯穿价值创造的全过程,每道工序都直接影响产品质量。金属复合材料生产要做到“三个保证”:一是技术保证,企业需持续改进金属复合材料的表面处理技术,提高复合板材界面波纹快速成像水平,不断更新检测手段,在硬件层面筑牢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二是人员保证,操作人员要经过严格的培训与考核,熟悉各项操作规范和安全准则,电工、焊工等关键岗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执行自检制度;三是标准保证,确保爆炸作业、后续加工的每个环节都严格遵守工艺标准,并设专职人员监督执行情况,避免将次品输送至后道工序。总而言之,只有在全面质量管理的指导下,准时制生产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优势。

成本控制必求于精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指出,“在企业内部,只有成本”。现阶段,“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已成为众多企业集团的工作重点。基于精益思想的市场营销、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赋能方法,均是从“增效”角度出发,旨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从“降本”角度,企业还应该有意识地消减浪费,追求尽善尽美,将成本控制纳入全面预算考核体系中,实现全员参与精益管理。由于成本控制的覆盖面较广,本文选取存货、能耗两个方面予以说明。

推行“零库存”理念。“零库存”指物料在生产经营各个环节都处于或即将处于周转的状态,有助于企业提高存货周转率、释放流动资金、节约管理费用。在拉动式生产中,销售环节是整个生产活动的起点。从供应链角度,精益企业应致力于减少库存,实施存货集中化管理,防范化解流动性风险。对于金属复合材料企业,一方面,产品定制化特点为其实现“零库存”目标提供了便利,采购活动通常在收到订单后开展,减少不必要的库存积压;另一方面,由于金属复合材料供货周期较长,企业可能面临大量应收账款,采取预收款方式不仅有利于良性回款,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客户违约风险。

精细化节能降耗。在日常运营中,企业应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理念,针对可能产生资源浪费的环节,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措施。在节能方面,企业可采取能耗信息化管理、避峰生产、线路改造、灯光控制等举措,降低用电费用;在降碳方面,企业可在厂房屋顶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比重,打造“零碳工厂”。在减耗方面,由于爆炸复合所用的炸药属于耗材,企业应定期开展爆速测试,持续优化爆炸参数,严格按照既定标准控制炸药使用量;对辅料、器材和工具等做到物尽其用,并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物料进行分类处理。

精益管理助力制造业企业高韧性发展

精益管理是丰田生产方式的提炼和延伸,总体呈现螺旋式发展过程。精益生产所蕴含的“准时制”和“自働化”的思想,使丰田汽车公司平稳渡过了资金短缺阶段,最终成长为汽车业的头部企业。在全球制造业的发展史中,精益生产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实践的打磨,精益生产升华为精益管理,逐渐成为各行业追求的先进管理哲学。综合来看,精益管理适用企业活动的各方面,有助于企业及时跟进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持续提高运营效率,全面控制产品质量。

当前,国内外宏观形势错综复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多重考验:一方面,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正在加速改变世界,催生出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另一方面,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压力面前,旧的生产观念与管理模式不可持续,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所谓“高韧性发展”是指,企业经营活动能有效抵御外部风险、提高内部实力。精益管理为高韧性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框架,契合现阶段制造业企业倡导的“降本增效”理念。

基于精益管理的五项原则和“四维赋能”方法,制造业企业实现高韧性发展需要多措并举:第一,开展精准化市场布局,打造强有力的销售团队,以订单拉动生产;第二,研发依靠实际需求,挖掘产品真实价值,发挥资金投入的最大效用;第三,消除等待中的浪费,建立标准化的生产线,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第四,推行“零库存”理念,精细化节能降耗,做到全员参与、持续改善。

(编辑 宋斌斌)



* 刘津汀,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总部管理培训生,中级经济师。


 

当前世界逆全球化趋势明显,各种不利因素增加,我国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较为复杂。我们面临的任务,是要进一步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坚持新发展理念、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不断寻找新的增长动力,持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

得益于四十余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比重已经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不到2%,上升到2023年的18%左右,稳居世界第二,多年来持续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增长动力,为全球贡献了最大增量。面对我国崛起与影响力的日益提升,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为了打乱并抑制我国发展进程,推行脱钩断链,实施高科技封锁,把正常的贸易往来泛安全化、泛意识形态化,以“去风险”为名,构筑“小院高墙”。采取限制对华投资、给我国企业“走出去”设置各种障碍,要求相关国家选边站队,在重要产业链上“去中国化”。在世界上产业链、供应链、科技贸易合作中全方位地去中国化。可以说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而国内方面,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处于较高水平,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产业转型升级不够及时有力,比较优势持续衰减使我们面临“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局面。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不断出台和完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持续加大对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保护和支持力度,大力推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但当前我国经济仍面临市场化经营机制不够完善,资源配置效率不够高,创新能力不够强等较多的深层次问题。在经济下行、地方财力出现困难的时候,地方政府指导企业经营活动的情况会增加。政府希望当地企业能够履行更多义务,承担起稳定一方经济的责任。此举本无可厚非,但部分方式带有较多的行政化色彩,有悖于市场经济规律,并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影响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擅长的仍是在现有技术上的应用创新,在基础研究和“从零到一”的首创性技术创新能力,较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部分关键领域易被“卡脖子”。据202382日《财富》杂志发布的世界500强榜单显示,世界500强榜单企业平均利润为58亿美元,美国入围企业为80亿美元,我国入围企业为39亿美元;我国上榜企业平均销售收益率为4.7%,美国平均数为8.3%,剔除银行业上榜企业,中美企业之间的盈利差距进一步扩大。从榜单数据和企业类别来看,美国企业的研发投入、研发强度同样高于我国企业,美国企业的超高收益主要来源于科技实力,我国企业的高额收益则主要来源于行政许可。另外,根据近几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我国创新综合指数排名基本上在12名左右,但在制度、市场成熟度、商业成熟度、创意产出等一级指标方面仍较大幅度落后于综合指数排名。以上情况说明,创新能力不足仍是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如何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仍面临投资、出口、消费增长率中枢缓慢下移和企业竞争能力不够强等一系列复杂问题,我们只有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大创新投入,提升创新能力,才能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一是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当下恢复经济增长动力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企业家信心问题,如企业主多反映政策易变、无所适从。所以各级地方政府要努力营造持续稳定的政策环境,做到标准公开、规则公开,切实防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限制竞争的行为,让广大民营企业家心无旁骛,搞好经营管理、扩大技术创新投入。各级政府部门应主动下基层,送政策、送服务,多与企业沟通。在制定和修改行政法规及有关文件时,充分听取企业意见,逐项破除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之外的隐性准入壁垒,想尽一切办法为企业发展赋能,努力当好“店小二”。

二是坚持新发展理念。每当经济增速下滑离开预设目标,政府都会采取有力的金融和财政支持政策,,一次次帮助我国经济“涉险滩、攀高峰”。但所有的调控政策都有两面性,即在发挥积极作用的时候,也会有负面影响,甚至政策的边际效应逐渐减小。今天我们必须为长期积累的问题寻找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调控政策务必兼顾短、中、长期经济目标,注意火候、把握分寸,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有针对性地实施“喷灌”“滴灌”。过度的刺激政策容易扭曲正常的经济运行秩序,向社会发出失真信息,容易令企业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后遗症也会比较明显,纠偏的代价会比较大,最终会影响企业发展和影响经济发展质量。

三是持续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资源配置效率高不高,主要取决于市场化改革是否到位,各级政府要尽量减少资源的行政型配置比率。国有企业要专心做好自己的优势产业、关键产业,有所为、有所不为。另外,地方保护不利于公平竞争,容易造成资源错配,我们不能让统一大市场规模效应因为区域分割、区域保护受到削弱。

四是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当前,我国面临的“卡脖子”技术问题仍然较多,如半导体设备、软件系统、高端数控机床、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领域都有各自“卡脖子”问题,面广量大。国家科研机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需要共同努力,协同攻关。民营企业贡献了我国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已经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科技创新应该不问出身,无论企业大小、企业性质,都应该在创新过程中享受权利的公平、机会的公平以及规则的公平,国企民企应该享有同等待遇。民营企业的体制机制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比更为敏锐的嗅觉、更灵活的激励机制,从而在创新动力、创新效率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创新与不确定性风险相伴相生,在此过程中企业家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高企业家的社会地位,千方百计保护好企业家的人格权、财产权,保护好企业家的首创精神,形成从上到下全方位弘扬企业家精神的社会氛围。

当下,我们必须忍受经济转型过程中带来的阵痛,这个阵痛过程也许会比较长,但有利于我们持续出清过剩产能、落后产能,实现优胜劣汰,实现结构优化,使经济更加健康。只要我们持之以恒推进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加大企业创新支持力度,切实保护好企业家精神,我国经济大船就能行稳致远、扬帆远航。

(编辑 尚鸣)



* 陈建国,浙江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现任浙江省省属企业第一监事小组组长。


 

2022年乌克兰危机以来,地缘政治复杂、经济动荡不断,加剧了国际油气行业变动,能源供应和安全由此成为各国的首要关切。西方对俄实施制裁,迫使俄罗斯加速转向东方,在此背景下“西部油气枢纽”概念顺势而生,该枢纽以中国新疆为核心,涉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俄罗斯、中亚、西亚等地区油气资源丰富,而中国油气需求强劲,这样可通过陆路实现较安全的泛亚能源循环。建设西部油气枢纽,不仅可以推动新疆高质量发展,也是进一步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

俄罗斯向东布局是大势所趋

页岩气革命后,美国亟需挤占欧洲能源市场

乌克兰危机之前,欧盟39.6%的天然气进口量来自俄罗斯,2021年达到了1497亿立方米。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欧关系迅速恶化,俄罗斯多次以能源为反制裁武器,对欧洲减供、断供。据Bruegel统计,2022年欧盟天然气进口量降幅达48%,且将逐年降低,未来可能降为0。长时间看,俄罗斯已经丧失了欧洲这一重要能源市场。

美国从中作梗,旨在压缩俄罗斯在欧洲的能源战略空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能源制裁措施已超过一万项,意图挤占俄罗斯在欧洲的能源出口份额,为“页岩气革命”后美国迅速增长的LNG产量找到理想出口地,逼欧盟大量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切断俄欧间能源纽带。目前美国在欧洲的能源战略已见显著成效,据国际能源署披露的数据,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的第4个月,欧盟对美国液化天然气的进口量已经超过俄罗斯的管道气。

俄罗斯努力保住欧洲市场,拟建设土耳其枢纽向欧洲供气

北溪管道被破坏后,俄罗斯提出“土耳其枢纽”构想,拟修建海底管道通往土耳其,让土耳其成为俄罗斯对欧洲天然气出口主渠道。据报道,土耳其能源和自然资源部长法提赫·登梅兹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总裁阿列克谢·米勒都表示了对该构想的积极态度。 不过土耳其枢纽建设的难度极大:其一,土耳其目前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较落后,油气管道基础设施产值只有电力基础设施产值的1/3左右, 俄罗斯与其进行能源合作的风险较大;其二,欧洲一些国家纷纷表示对该项目的抵制态度,如法国、德国均表示要降低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而北美或将成为欧洲新的能源进口区,北美石油出口能力2020年已可覆盖欧洲的石油需求、天然气也有能力覆盖欧洲的天然气缺口,即使“土耳其枢纽”建成,未来欧洲也未必买账。其三,俄土双方对这个项目的期望不同,土耳其虽希望在地区能源基础设施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并不希望俄天然气成为该计划的关键部分;另外土耳其国内政治环境复杂,社会治安环境较差、暴恐活动时有发生,能源投资风险较大,这也制约了俄罗斯与土耳其的能源合作。

中国油气需求强劲,建设西部油气枢纽意义重大

以中印为首的亚太国家油气需求强劲

1.经济回升拉动中国油气需求

我国在石油方面的需求增长迅猛,而产能增长缓慢。2023年中国石油需求增长略高于100万桶/天,是有史以来第二高的年增长,贡献了全球需求增长的近一半。2023年我国石油进口量达6.83亿吨,占全球石油进口量的20%左右,是世界上进口石油最多的国家。

天然气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过渡燃料。我国天然气产量、消费量、进口量均不断攀升,需求潜力很大。随着国家及一些油气公司对天然气的增储上产做出部署,未来天然气产量将继续增长。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天然气需求量将突破6000亿立方米。

2.经济增长推动印度能源需求上升

印度石油消费量增长迅速,但产能维持在较低水平,进口需求在可预见的未来将长期持续增长。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2022年印度进口石油量超过2.8亿吨,甚至超过石油消费量;20235月,印度石油需求上涨9%,达到0.2亿吨, 预计到2045年,印度的石油需求将增加到约630万桶/天(3.1亿吨/年)。 俄乌冲突后,俄罗斯乌拉尔原油价格下跌,印度大量采购俄低价原油。据路透社披露,俄罗斯今年1月对外出口的原油中有70%输往印度。

印度近期出台四项新法规,释放天然气需求并支持其长期增长,包括:新天然气定价机制、新交易机制、新输气定价机制、新化肥采购机制。这些措施降低了天然气价格,对国内具有自由销售和定价权的天然气实施了优先交易,通过降低输气成本来支持煤改气,允许化肥公司直接从国内天然气现货市场获得20%的产量,印度未来可能达到500%的天然气需求增量。

俄罗斯、中亚、伊朗出口能力评估

1.俄罗斯石油供给弹性大,天然气出口能力持续增长。

1)俄罗斯油气出口能力

在欧美对俄罗斯石油限价、禁运的制裁下,俄罗斯石油供给更显弹性。一方面,俄罗斯原油价格大幅走低,从93美元/桶降至20237月的70美元/桶, 比布伦特原油价格贴水近15美元/桶,吸引了一些国家大量购买俄油;另一方面,俄罗斯向东寻找“新欧洲”来弥补市场缺口,其对外出口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对欧洲、亚太的出口策略上,对欧洲出口原油从1.39亿吨降至1.17亿吨,而对亚洲出口原油从0.98亿吨增至1.30亿吨,主要是增加了对中国、印度、日本的出口,涨幅分别达8.3%722%1760%,对新加坡及其他亚太国家的出口量实际减少。

乌克兰危机前后,俄罗斯仍是世界第二大产气国、第一大天然气出口国,已探明天然气储量位于全球第一。从天然气流向来看,LNG、管输天然气均扩大了对亚太地区的出口。对于LNG,欧洲市场份额整体缩小,但法国、西班牙份额提高;对于管输天然气,欧洲市场份额下降49%,亚太市场份额上涨93%,上涨份额全在中国。根据《俄罗斯2035年能源战略》,俄罗斯将继续提高一次能源中天然气的比重,亚太地区将成为主要市场(表1)。俄罗斯天然气产量将稳步上升,到2035年将达到8600亿~10000亿立方米的规模;出口能力也将持续增长,到2035年出口量将达到4050亿立方米,其中亚太地区占800亿立方米。

1 俄罗斯能源工业规划指标一览表

规划指标

2018(基数)

2024

2035

石油产量(亿吨)

5.56

5.55-5.6

4.9-5.55

石油出口(亿吨)

2.61

2.67-2.69

2.44-2.52

天然气产量(亿立方米)

6691

7950-8200

8600-10000

非规划价格天然气产量占比(%)

33

35

40

液化天然气(LNG)(万吨)

1890

4600-6500

8000-14000

天然气出口能力(亿立方米)

2400

3630

4050

天然气向西方向出口(亿立方米)

2400

3250

3250

天然气向亚太方向出口(亿立方米)

0

380

800

出口亚太国家能源资源/总出口量(%)

27

40

50

数据来源: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ая стратегия России на период до 2035 года

 

2)俄罗斯对中国出口还有较大潜力可挖

原油方面,中俄跨境管道包括中俄原油管道、中哈原油管道,其中中俄原油管道已达最大年输油量3000万吨,中哈原油管道主要向中国供应俄油而非哈油,设计数量为2000万吨,目前输送量为1000万吨,加上海运原油,中俄原油贸易量可达1亿吨。

天然气方面,中俄跨境管道包括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380亿立方米,可提高至440亿立方米),若中俄蒙管道(500亿立方米)、中俄远东天然气管道(100亿立方米)建成,俄罗斯对中国的管输天然气出口可达1040亿立方米;亚马尔LNG、北极LNG液化天然气项目海运增供可达2000万吨/年,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向新奥新加坡公司每年供应60万吨,为期11年,向浙江能源天然气公司每年供应100万吨,为期15年。

2.中亚石油供给差异性大,天然气供应依旧具有竞争力。

1)中亚油气产能与出口能力

中亚有较好的油气资源禀赋,其经济增长依托油气出口,但各国石油供给的差异性较大。近十年,中亚五国的石油生产总量基本稳定在1亿吨,但其国内市场容量有限,有大量石油资源可供出口,主要出口国是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拥有世界前十的石油储量,其石油产量主要集中在该国西部的库尔滨盆地和中部的翁贾尔盆地,2022年石油出口量为0.64亿吨。

地区内需求和出口带动中亚地区天然气产量,产量主要来自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纵观近二十年,该地区天然气产量大幅上升,从2003年的1184亿立方米增长到2023年的1513亿立方米,哈、土、乌三国的天然气产量贡献占99.9%,其中又以土库曼斯坦为主,2021年创历史纪录地达到793亿立方米。中亚天然气主要出口国是土库曼斯坦,其次是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2023年天然气出口量分别为3955312亿立方米,主要出口地是中国,向中国出口天然气超393亿立方米,约占我国同期天然气消费总量的10%,在我国能源供应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中亚对中国出口能力预测

目前,通过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A/B/C线、中哈原油管道,中国与中亚之间已形成550亿立方米天然气、2000万吨石油的输送能力。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中亚深化能源领域的合作,包括修建新的输送通道、加大上游勘探开发投资等,中国-中亚天然气管线D线预计2025年投产,届时该管网将有能力向中国输送高达950亿立方米/年的中亚天然气。

3.伊朗天然气出口难寻突破,但可通过西部枢纽输往中国。

伊朗的石油产能在美制裁下逆流而上,目前石油出口仍处高位。虽然自20185月起,美国对伊朗实施制裁并通过对SWIFT施压从而限制伊朗石油出口,但伊朗有充足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目前伊朗每日的石油出口量仍超过100万桶,达0.48亿吨/年。中国是伊朗石油最大的购买市场,2021年约有68%的伊朗石油流入中国。据伊朗石油部官网发布的消息,若美国取消对伊朗的制裁,其石油出口量可能达到每天380万桶,即1.81亿吨/年。

伊朗天然气储量仅次于俄罗斯,居全球第二。直到2022年,伊朗天然气产量在过去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稳步增长,这是受大规模近海南帕尔斯油田持续开发的一系列推动。但伊朗国内对天然气的需求高,出口量长时间处于低位,难寻突破。在国际制裁重压之下,国际能源公司难以和伊朗进行能源方面的合作,其天然气储量难以得到高效开发,生产的天然气也大多向国内供应,2022年仅生产总量的12%供出口(189亿立方米)。虽然伊朗可供出口的天然气量非常少,但伊朗是“一带一路”向西延伸的关键节点,推进中伊在西部油气枢纽方面的合作能够进一步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建设西部油气枢纽可造福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1.中国能源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

从能源安全角度考虑,陆路运输优于海运。世界六大海上咽喉要道中,仅有台湾海峡在我国管辖范围内,从沙特、伊拉克、阿曼、安哥拉、科威特进口的石油均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虽然马六甲海峡的不稳定性大大减小, 但在他国管辖下的境外海运通道仍是我国端牢能源饭碗的悬头利刃。而新疆泛亚油气枢纽可规避此类风险,不仅能够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也能突破西方国家对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围堵。

油气来源更加稳定。中国周边国家普遍看好中国的油气市场,虽然在2020年期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导致国内市场出现了短暂的供过于求,但随着中国经济重新走上正轨并稳步发展,未来中国市场对油气需求的增长并没有改变。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超过70%,进口量主要来自中东、非洲,这些国家政局不稳定,运输也存在较大风险,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局势相对稳定,将油气通过西部枢纽运往中国,更有助于我国端牢自己的能源饭碗。

2.推动新疆高质量发展

新疆产业结构特征以工业为主,油气产业无疑是新疆的支柱产业,而在“双碳”目标下新疆的油气产业也面临着转型难题,借助西部枢纽深化中国与俄罗斯、中亚、西亚、南亚国家的能源合作可以协助新疆完成产业转型,同时优化油气进口结构,以油气上游开采为依托,深入挖掘中下游行业的发展潜力, 迈出推动新疆高质量发展的一大步,并实现与俄罗斯、中亚、伊朗、印度油气合作效益的最大化。

3.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

能源供应长期协议带来稳定的经济收入。通过新疆西部枢纽,中亚国家将丰富的油气资源出口给中国,提供稳定的陆路能源供应,有助于中亚国家增加能源出口收入,提高国内能源产业的发展水平。

促进中国在中亚地区投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西部枢纽的建设拉动政府、企业投资,推动中亚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能源生产和输送的效率,提升中亚国家的整体经济竞争力。

建设西部油气枢纽的建议(二级标题)

依托现有资源建设西部油气枢纽(三级标题)

新疆已是我国重要能源枢纽。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新疆统计年鉴》以及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的《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2022年,新疆石油、天然气产能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2022年新疆原油产能为3213.3万吨,较上一年增长7.5%,天然气产能为406.7亿立方米,较上一年增长4.9%

2 新疆化石能源产量数据一览表

年份

能源生产总量(万吨标准煤)

原煤(万吨)

原油(万吨)

天然气(亿立方米)

2008

12669.1

7434.7

2711.0

236.2

2009

13542.3

8819.6

2509.6

245.4

2010

14697

10147.9

2559.1

249.7

2011

16005.1

12059.9

2619.0

235.9

2012

17561.9

13626.5

2665.0

253.5

2013

18943.2

14167.6

2795.1

283.4

2014

19473.2

14454.9

2873.3

297.2

2015

19645.9

14583.1

2788.9

293.9

2016

19900.5

15134.4

2560.6

291.8

2017

22251.8

17545.9

2583.1

304.5

2018

24069.4

19484.8

2642.6

313.1

2019

26904.2

22269.4

2746.9

341.9

2020

29373.5

25053.9

2916.8

355.6

2021

/

31991.85

2990.4

387.6

2022

/

41305.14

3213.3

406.7

数据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

 

新疆已是中国重要战略通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围绕国家“三基地一通道”定位,新疆将全面加快对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国家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国家新能源基地和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的建设。随着西气东输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输气管道的建成投产,新疆已然成为我国重要的油气通道,油气管网框架日趋完善。目前,跨国油气管道的建设是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国家油气合作的主要形式,其中经过新疆的有3条管道,包括中哈原油管道、中亚管道A/B/C线等(表3)。

3 经由新疆的跨境油气管道一览表

序号

管线

投用时间

起点

终点

长度(km

组成

设计输量

1

中哈原油管道

前期2003

哈萨克斯坦

阿拉山口

2834

/

2000万吨

一期2006

二期2010

终期2013

2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 A/B线

2009.12

土乌边境

中国新疆霍尔果斯

10018

乌兹别克斯坦境内530km

300-400亿立方米

哈萨克斯坦境内1300km

土库曼斯坦境内188km

中国境内约8000km

3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

2014.6

土乌边境

中国新疆霍尔果斯

1830

/

250亿立方米

数据来源:本文整理。

 

建设新疆枢纽在地理空间上可行。如前所述,俄罗斯、中亚、伊朗地区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是中国长久以来的能源合作伙伴。早在苏联时期,俄罗斯与中亚地区之间的油气管网就已成熟,其基础设施布局几乎全都通往俄罗斯,油气产业模式也已固定。 而俄罗斯、中亚地区与中国、伊朗陆路相连,作为我国向西、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新疆,地理位置四通八达,北向连接俄罗斯、蒙古,西向可达里海、伊朗、中亚,南向可辐射到南亚印度、缅甸等国。

建设风险

中土关系不确定性。由于土库曼斯坦油气供应对中国飙升的需求缺乏反应,中土天然气外贸关系近期有所降温。为此中石油积极与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进行天然气合作,与乌兹别克斯坦签订100亿立方米的长期合同,与哈萨克斯坦签订100亿立方米的短期合同,2023年合同到期之后将签署一项长期销售协议。

中亚反季节性出口与中国需求模式相异。由于中亚地区冬季供暖需求较大,该地区内天然气需求高度集中在冬季、难以大量出口,从而形成“夏季达峰”的反季节性出口特征,与我国“冬季达峰”的需求特征相反;且中亚没有太多的上游或中游短期备用产能来满足中国突然激增的需求。

过境国政治失序隐患。一些中亚国家在独立后经历了政治动荡和不稳定,政府腐败、权力滥用等问题加剧了社会不满和不安定,且一些中亚国家的经济水平相对薄弱,高失业率和贫困导致社会不稳定。

应对建议

在中亚三个主要供应国中寻求供应平衡。以新疆泛亚油气枢纽为核心,在这三个国家建立能源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以便更容易地从不同国家进口油气资源。积极通过外交渠道建立与这些国家的友好关系,建立长期合作和战略伙伴关系,减少政治风险,密切关注这些国家的政治和地缘政治动态,及时调整战略。

针对过境国政治失序,可加强油气枢纽的安全防护措施,提高对恐怖主义威胁的应对能力,包括设立安全巡逻、监控系统和紧急响应计划。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包括情报共享、跨国执法合作和地区安全协议的签署。另外,提供稳定的投资环境,降低政治和法律风险,以吸引国际投资者。

借助西部枢纽加强与各国的关系。以新疆为核心的西部枢纽不仅可服务于油气,未来也可推动电力合作。新疆具有丰富的风电与光伏资源,但外输困难,中亚地区虽然具有丰富的煤电(哈萨克斯坦)、气电(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水电(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但由于缺乏投资,中亚地区仍然严重缺电,20222023年都曾出现大规模停电事故。因此与中亚地区进行电力合作,一方面加大在该地区的电力投资,在满足其能源需求同时增强与中亚人民的互信,有助于中国-中亚关系稳定向好发展;另一方面,中国能以较低价格获得中亚的电力资源作为调峰电源,为新疆发展新能源提供利好条件。

(编辑 宋斌斌)



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72274212)的阶段性成果。

* 龙烨柳,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冯连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丽丽,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庞昌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外媒:俄考虑新建更多通往土耳其的天然气管道》,中国新闻网,20221013日,https://www.chinanews.com.cn/gj/2022/10-13/9872122.shtml.

[2] 《土耳其基础设施行业报告》,中国信保资信,20156月,https://www.doc88.com/p-6522591778582.html.

王冰:中国与土耳其能源产业合作面临的挑战及推进策略,《对外经贸实务》2017年第9期,第36-39页。

陈文学、罗佐县、杨国丰:新形势下中国油气底线需求分析,《国际石油经济》2021年第3期,第7-14页。

《印度石油部长Puri表示,印度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仍将持续,需要更大的上游推动力》, 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June 13, 2023.

《印度能源需求或将翻倍增长 莫迪总理拟放宽能源勘探限制》,财联社,2023617日。

Trading Economics, July 24, 2023, https://zh.tradingeconomics.com/commodity/urals-oil.

《两家中企与俄签署北极液化天然气长协,锁定2000万吨供应》,新浪财经,2022112日。

郝宇:破解我国能源地理困局的对策研究,《人民论坛》2023年第3期,第64-67页。

沈浩:基于新疆工业产业结构特征的中国与中亚油气合作研究,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全球油气管道建设持续推进》,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22510日。

 

202442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促进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规范健康发展 提升监管质效的指导意见》(金规〔20247号,以下简称金规7号文)。这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成立以来,继202210月《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修订、20236月《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监管评级办法》修订后,又一份重磅指导文件,必将对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本文聚焦财务公司功能定位的相关内容,分析研判下一步发展趋势。

新时代财务公司的新使命

近年来,财务公司行业围绕企业集团需求、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方面,通过强化核心功能、创新产品服务,财务公司在企业集团强化资金集中集约管理、助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022年末,全行业法人机构达252家,资产总额达8.89万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86万亿元,全年营业净收入1345.44亿元。另一方面,由于个别企业集团受前期多元化扩张积累问题的影响,出现严重经营危机,产业风险传导至财务公司,严重损害了整个财务公司行业的形象和声誉。金规7号文对财务公司进行了重新定位,并赋予了财务公司新时代新的战略使命。

一是提出财务公司要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发挥必要且有益的补充作用。监管机构将财务公司放在社会经济大局中重新考量,体现了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发展的迫切性。必要且有益的补充作用,是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重要体现。财务公司唯有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经营策略,加强对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的高质量金融服务,才能体现其生存价值。

二是提出财务公司应坚守特色化功能定位。在国资委和银监会2014年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央企业财务公司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资发评价〔2014165号,以下简称165号文)对财务公司进行功能定位的基础上,金规7号文做了适应性修订和完善,更加强调了金融服务的“内部”属性,严禁在同业市场上过度融资,并明确财务公司不应成为企业集团的盈利中心。辅助管理属性则更加突出“助力集团司库体系建设”。此外,还增加了强化重点领域金融服务的功能定位,这是财务公司紧跟国家战略导向、与时俱进调整产品供给,提升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职责所在。

三是提出了财务公司规范健康发展的四个基本原则。即:坚持功能定位、坚持深化改革、坚持差异发展、坚持底线思维。财务公司要坚持“依托集团、服务集团”,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深入推进公司治理机制改革,为企业集团提供专业化、差异化金融支持,与银行保险机构形成优势互补、差异化服务的良好局面。同时,监管机构要有序推进存量风险化解处置,坚决惩治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严肃市场纪律,维护社会稳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未来财务公司将实现“五化”发展

按照金规7号文相关条款规定,并结合新修订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以及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司库体系建设的相关文件,笔者认为,财务公司应朝着“五化”趋势发展。

供给导向化

金规7号文指出,财务公司应当紧跟国家战略导向,发挥贴近实业优势,加大对企业集团内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发展、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等领域的支持力度。积极落实国家关于扶助中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政策,持续加大涉农金融服务,在信贷资源配置、绩效考核等方面予以倾斜。这是监管机构相关政策性文件中首次明确财务公司的重点支持领域,为财务公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明了方向。

科技创新和产业控制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主要工作,而科技金融和绿色金融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确立的“五篇大文章”的重要内容。财务公司作为最贴近实业的金融业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具体而言:一是发放贷款要关注产业导向。要配套国资委产业焕新相关部署,按照监管机构对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导向性安排,调整产品供给结构,以超低利率设定一定规模的科技创新专项贷,并与集团总部科技、战略、投资等部门联动,构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二是实施差异化服务策略,针对集团内部的原创技术、科创项目以及“科改示范企业”,按照“一企一策”“一项目一策”“一事一议”原则实施个性化金融支持。三是加大对能源资源、装备制造企业技术改造的信贷资金支持,淘汰更新落后产能,提升投入产出效率,助力集团相关产业向高端制造业迈进。同时,积极主动参与能源行业、汽车行业等绿色减碳项目发展。四是尽快申请取得买方信贷、消费信贷资质,服务集团优势产业延链,降低下游企业融资成本,缓解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压力。

职能司库化

金规7号文指出,财务公司坚持辅助企业集团管理属性,应当主动加强资金集中管理,完善资金支付结算服务功能,强化成员单位账户资金和票据监控,在企业集团投融资管理和资本运作等方面提供专业化服务,助力企业集团加快司库体系建设。2014年的165号文首次提出辅助管理属性,但未具体明确辅助管理的具体职能和事项。国务院国资委在2022年《关于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司库体系建设 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的意见》(国资发财评规〔20221号)中强调,财务公司在集团司库体系建设中要发挥资金归集、资金结算、资金监控和金融服务等作用。金规7号文进一步明确了财务公司辅助集团管理的主要职能,即助力司库体系建设,这有助于理顺集团和财务公司之间的关系,提升管理效率。

根据中国财务公司协会2023年的一项统计,81%的财务公司在集团司库建设中作为实施平台,其中,16.95%的财务公司与企业集团司库管理中心实质性合一,其余财务公司为集团总部设置司库管理中心或者相关部门统筹,财务公司作为司库管理平台。可见,近年来随着企业集团司库建设不断深化,财务公司的职能已经在向“司库化”方向转变。下一步,财务公司应在企业集团司库体系建设中积极扮演“推动者”的角色,主动参与整体规划设计以及基础职能建设,承接司库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逐步获得集团相关授权,在账户管理、资金归集、资金结算、资金监控、资金预算、风险管理等方面由运行职能向辅助管理职能拓展。同时,基于司库全流程信息化处理,财务公司可对积累的大量资金管理数据进行价值挖掘,为企业集团提供全面经营成果分析和决策支持。

业务本源化

金规7号文指出,引导财务公司为企业集团提供专业化、差异化金融支持,坚持内部金融属性,与银行保险机构形成优势互补、差异化服务的良好局面。2022年《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修订后,取消“发行债券、股权投资、担保、信贷资产证券化、衍生产品交易、融资租赁、保险代理、委托投资”八大类业务,严格限制财务公司的集团外融资和非核心功能业务,进一步强化其主责主业,专注服务集团内部。可见,回归本源、专注主业是新环境下对财务公司实施监管的基本导向。

财务公司要立足各自集团所在行业特点,聚焦集团主业苦练内功,做简单的金融,做特色的金融,紧扣集团主业优化金融服务,做“专而精”的特色金融机构。一是要与商业银行错位发展。作为集团内金融机构,对商业银行不能覆盖的领域积极补位,做商业银行干不了、干不好的业务,比如,针对成员企业清偿各类欠款发放清欠专项贷,优先支持用于支付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以及支付农民工工资等;以订单预期销售回款作为主要还款来源,采取无担保形式向装备制造企业提供订单贷补充流动性;发放超短贷用于资信证明开具等。二是与商业银行优势互补。对于资金需求量大的投资类项目,财务公司一家难以承担,应积极寻求与商业银行合作,以小比例参与银团贷款的方式,既实现增信,又拉低整体利率,实现1+12的效用。三是积极融智,围绕重点项目资本金瓶颈突破、表外业务管理、高息贷款置换、受限资金盘活等,与集团内其他金融平台协同联动,一揽子、全流程、最大程度地解决问题。四是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积极支持现代产业链构建,以服务“链长”企业为核心,加大普惠力度,辐射服务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服务数智化

金规7号文指出,财务公司应当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数字化转型,科学运用数字技术提高金融服务能力。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运用“数据+技术打造数字化劳动力,实现全价值链、全要素优化配置,培育技术先进、研发敏捷、渠道融合、决策精准、运营高效的创新发展动能,构建以用户、场景为中心的金融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数字时代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较商业银行,财务公司数智化发展的短板比较明显,大多没有专门的研发团队,许多信息化工作采取外包模式。但与商业银行有众多分支机构和服务网点不同,多数财务公司只有一处营业场所,客户分布在大江南北,对数智化服务的需求反而更加迫切。基于此,财务公司服务数智化,要努力实现“全在线”“全闭环”“全天候”。“全在线”就是通过升级优化核心业务系统,业务办理模式由线下审批后“柜员操作为主”转变为“客户自主、自助办理”为主;全面推进信贷、保函等业务档案电子化,让客户切实体验到业务办理的快捷性。“全闭环”就是将财务公司核心系统与集团司库、共享系统对接,为客户构建一站式线上办理模式;运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自然语言处理(NLP)、智能字符识别(ICR)等智能技术开展端到端数字化流程重构,打通部门间业务阻隔与流程断点,打造环节无缝衔接、信息实时交互、资源协同高效的业务处理模式。“全天候”就是开发移动端业务办理APP;加大人工智能技术的场景应用,探索推动营销服务向智能化转变,打造服务客户全生命周期的营销范式,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信息共享及价值创造。

考核差异化

新版《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指出,集团母公司在经营计划、绩效考评上对财务公司实行差异化管理。金规7号文的表述更加直接和明确化:财务公司不应成为企业集团的盈利中心,严禁在同业市场上过度融资,防止异化为企业集团对外融资的通道和工具。近年来,银保监会在对财务公司监管的过程中发现,部分财务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大股东操纵问题,独立性不够;一些财务公司定位不准确,通过同业合作帮助集团融入资金,沦为集团的融资工具;集团经营不善,产业风险向金融领域扩散,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等。

但这并不意味着财务公司可以不盈利。财务公司作为市场独立法人赚取合理利润是应有之义,但要充分让利实体经济,不能拿着成员企业的资金在金融市场“挣快钱”。集团母公司不在银行业监管范畴内,对监管规定的了解程度以及金融合规意识不及金融机构强;财务公司则是链接集团母公司和金融系统的桥梁,应主动常态化向集团母公司及其职能部门转报、输送、汇报监管政策,做到对监管政策、合规要求同题共答。集团母公司应结合国资委倡导的“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原则,建立“服务第一、兼顾效益”的财务公司考评机制,考核评价指标应突出财务公司对集团整体综合创效、为集团节约费用、成员企业服务满意度、资金集中度、流动性比例、资本充足率等指标,适当兼顾经济增加值等经济效益指标,从考核机制上引导财务公司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规避追求短期利益的冲动。

财务公司应以金规7号文为总领,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职能担当、落实风控责任,围绕五化做实做专做强金融业务,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必要且有益的补充作用。

(编辑  宋斌斌)

 



* 贾灵强,中国电建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办公室主任。

 

城市管道燃气供应具有显著的自然垄断属性和地域性特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燃气领域广泛实施了特许经营改革以引入社会资本和竞争机制,同时,该领域也一直是我国反垄断监管执法的重点领域。202311月,中央深改委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健全自然垄断环节监管体制机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要通过完善监管方式,推动自然垄断环节更好满足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需要。基于城市管道燃气领域的反垄断执法实践分析,有利于促进我国持续加强自然垄断环节监管,进而保障企业合规稳定经营,促进我国自然垄断行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城市管道燃气领域的执法实践

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用事业由于具有自然垄断属性且紧密关涉民生,始终被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作为重点关注领域,其中,供气领域又是案件多发频发领域。

2020-2022年,反垄断执法机构共办结公用事业行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21件,其中城市管道燃气领域8件,占比接近四成。基于2020-20223个年度的《中国反垄断执法年度报告》,本文梳理了其中城市管道燃气领域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8起行政执法案件,并查阅了其相应的行政处罚书,执法结果的总结分析如下(表1)。

一是从滥用的行为类型看,《反垄断法》第十七条的第(五)项行为占比最高。这8起案件涉及的违法行为中,涉及第(五)项行为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时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的有5起,数量最多;涉及第(四)项行为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的有4起,仅次于前者,说明这两项行为是城市管道燃气企业最常见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此外,另有1起案件涉及第(一)项行为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

二是从罚款情况看,普遍为百万元规模,多数罚款比例为2%,仅有2起案件因违法情况严重处罚相对较重。《反垄断法》第47条规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个年度销售额1%以上10%以下的罚款。从罚没金额(即没收金额+罚款金额)看,最高的为江苏宜兴港华燃气有限公司案,金额高达4044.22万元,其余均为百万级的,最低的为宁夏长燃天然气有限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为111.06万元。从罚款比例看,8起案件中,5起罚款比例为2%1起罚款比例为1%,也就是说,75%的案件处罚程度都较为温和。另有2起案件罚款比例相对较高,其中,重庆永康燃气有限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因被电视台曝光并造成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罚款比例提高到5%;民和川中石油天然气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因情节严重、性质恶劣且有妨碍反垄断调查行为,罚款比例达到9%,接近顶格处罚。

三是从违法企业性质看,民营企业在数量上占据多数。一方面,涉案的民营企业数量最多,8起案件中民营企业为5起,占比达到63.5%,外资企业2起,地方国有企业1起。另一方面,仅有的两起妨碍反垄断调查的案件均为民营企业。而进一步分析上述民营企业的特征可发现,其普遍为规模较小且由自然人绝对控股的地方企业,企业治理不规范、合规意识不强等可能是引发违法行为的原因之一。

四是受多重因素影响,反垄断监管呈现出难度大、挑战大的特征。首先,从案件来由看,多数案件来源于举报或电视曝光,仅有1起由专项检查发现;从违法持续时间看,普遍违法时间相对较长,甚至有3起案件违法时间超过10年。这充分说明监管环节的被动性,面对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分布的城市管道燃气企业,监管机构往往难以及时有效地捕获到相关违法信息。其次,反垄断执法机构从立案调查到出具行政处罚书,往往要经历艰难繁杂的调查和取证过程,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如8起案件中,最短耗时9个月,最长的甚至接近3年。最后,8起案件中有2起涉及政府利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这进一步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1  2020-2022年城市管道燃气领域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执法结果统计

序号

案件(年份)

企业性质

案件来由

罚没金额(万元)

罚款比例

违法类型

违法持续时长(年)

调查时长(月)

1

民和川中石油天然气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2020

民企

516.2

9%

违反第十七条第(五)项第四十二条

10

24

2

山西建科天然气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2020

民企

164.3

2%

违反第十七条第(四)项

13

3

山西忻州燃气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2020

地方国资

举报

241.66

2%

违反第十七条第(四)项

13

4

江苏宜兴港华燃气有限公司案2021

外资

举报

4044.22

2%

违反第十七条第(一)、(四)、(五)项

3

35

5

四川富顺县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案(2021

民企

举报

165.83

1%

违反(五)

21

11

6

宁夏长燃天然气有限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2022

民企

举报

111.06

2%

违反第十七条第(五)项和第四十二条

5.75

9

7

芜湖湾沚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2022

外资

专项检查发现

889.07

2%

违反第十七条第(四)项

16.67

14

8

重庆永康燃气有限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2022

民企

电视台曝光

240.94

5%

违反第十七条第(五)项

3.67

15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垄断法》第十七条 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下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一)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二)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三)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四)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五)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时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六)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七)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它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第四十二条 被调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配合反垄断执法机构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拒绝、阻碍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调查。

执法结果带来的监管启示和相关建议

目前,我国天然气管网管理体制呈现输配分离的基本格局,城市管道燃气承担着天然气分配和销售职能,又普遍采取特许经营模式。可以说,城市管道燃气领域是引入了一定竞争机制的自然垄断环节,对于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如何完善自然垄断环节监管,其反垄断执法实践能给予我们许多监管启示和建议。

一是防范自然垄断企业向上下游延伸至关重要。从上文分析可知,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时附加不合理的交易条件、限定交易人只能与其(或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等行为,是最为常见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其均由自然垄断企业在逐利驱使下,向上下游竞争性环节延伸产生。由于自然垄断企业经营着唯一的管网设施,用户高度依赖而又无法选择,必然存在着天然的地位不对等,其利用垄断优势从上下游相关环节获利的成本低、动机强。为此,健全自然垄断环节监管势必要将对自然垄断企业的竞争性业务实施重点监管。

二是自然垄断环节实施特许经营,要高度重视企业资质问题。特许经营模式仅是在准入阶段引入了竞争机制,其目的是提高经营效率,但并不能改变自然垄断业务经营过程中完全垄断这一特征。在准入阶段引入竞争机制改革时,势必要同步强化增强该阶段的监管,把好引入企业资质审核关。如若引入缺乏资质的企业,非但不能提升经营效率,反而可能引发较多的监管合规问题。引入的企业可以是国资、外资或是民资,但需要重点考察企业的规模、股东背景、公司治理、专业优势、企业品牌等多个方面,确保企业具备相应的经营资质。

三是运用先进技术不断丰富监管方式手段,提升监管效能。从城市管道燃气的反垄断监管实践看,面对全国范围内众多的分散的监管对象,反垄断监管势必面临的难度高、挑战大。该难题的一个重要解决思路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对监管进行赋能,进而大幅提升监管能力和监管效能。例如美国,在复杂高频的市场交易下,内设于能源部的独立监管机构“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FERC)”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作为重要技术手段实施市场监督,确保了电力市场的长期稳定运营。

(编辑 杨利红)



* 廖建辉,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刘翔宇,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过去,强国的话语和理论基本上被西方垄断,经济学似乎只能源自西方理论。今天,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有必要立足中国实践,全面提炼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努力揭示中国经济发展伟大成就背后所蕴含的体系性和规律性学说,为全球发展进步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特别是在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需要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体系。

探索建构中国自己的经济学理论

复旦大学周文教授的新著《强国经济学:中国理论与当代政治经济学》(以下简称《强国经济学》)坚持以中国实践为样本,从政治经济学视角深入剖析中国如何实现从“大国”到“强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系统阐释和揭示中国奇迹的理论逻辑的同时,强调中国经济学理论的主体性和创新性,进而为探索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提供理论启示。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的深度交融,中国经济学不但面临着解构经济学“西方中心论”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相关概念进行“术语革命”。中国学者要善于从丰富实践中汲取和升华经济理论的中国元素,进而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术语“创造性”重构经济学基本理论和逻辑体系,不断提高中国在经济领域的国际话语权。长期以来,学界存在重西方经济学、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倾向,存在对西方经济学的盲目“崇拜”和“迷信”,有的学者还形成了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路径依赖”。例如,他们习惯把中国经济的成功归结于学习和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成果,把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归结于没有很好地遵从西方理论。此种状况很容易使我们丧失理论自信,掉入西方经济学理论和西方话语体系的陷阱之中。

展现面向强国建设的政治经济学逻辑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经济发展历程波澜壮阔,成就举世瞩目,蕴藏着理论创造的巨大动力、活力、潜力。当前,面对经济全球化遭遇顶风逆流、国内外经济环境错综复杂的现状,用中国自己的理论回答国家富强之问,必须在经济全球化语境中,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理化阐释。《强国经济学》将中国理论作为分析框架,以全新的视角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与演进,展现了面向强国建设的政治经济学逻辑。比如,建立“中国经济是什么样”的全面认知,力求阐释清楚新时代中国经济质与量、破与立、稳与进的大道理;剖析“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的大逻辑,形成“中国经济会怎么样”的准确判断,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价值,让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从深层次上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价值理念、发展道路和政策主张的理解和认同。

强国经济总结归纳政治经济学五大重要理论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是确保现代化经济体系持续繁荣的坚实基础。虚拟经济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现代化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虚拟经济必须根植于实体经济。没有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实体经济的深厚物质支撑,一切虚拟经济都无法实现繁荣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本钱,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1]受西方主流经济学影响,全球经济发展日益呈现“脱实向虚”的趋势,“虚拟经济的泡沫化”与“实体经济的空心化”等问题甚至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因此,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如何协调发展成为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命题。《强国经济学》以“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这一与中国发展密切相关的实践为切入点,总结归纳了政治经济学的五大重要理论(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所有制理论、收入分配理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开放理论),就它们与发展实体经济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化阐释,将中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实践经验上升为面向强国建设的系统化经济学说。

需要强调的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推动了经济学范畴重构,具有深刻的方法论革新意义,是引领未来发展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具有鲜明实践特征和问题导向的经济学理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既指引经济发展问题“怎么看”,也引领改革开放创新“怎么干”,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以全新视角阐释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强国经济学》以全新的视角阐释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与演进,展现了一个以中国为样本的强国经济学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各种经济学理论五花八门,但我们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只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不能是别的什么经济理论。”[2]同样,支撑中国走向现代化强国的只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不是别的什么理论。展望未来,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引领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在真抓实干、化解实践难题上下功夫,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改善民生福祉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

(编辑  季节)



* 方茜,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1] 2019916-18日,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的讲话。

[2] 《求是》2020年第16期,习近平《不断开拓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内容提要: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生态文明方面作出了一系列积极尝试,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新增碳汇国。为实现“双碳”目标,生态碳汇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和潜力。如何变现生态碳汇的经济价值,使多方主体获得相应回报,是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必选项。目前我国生态碳汇交易仍处于区域试点阶段。本文在总结国内生态碳汇价值实现中涌现出的几个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就生态碳汇价值实现的路径和运行机制和存在的问题作了初步总结,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生态碳汇;价值实现;碳中和

 

引言

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所蕴含的碳汇潜力,是巨大的生态资产。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生态系统年均固碳35亿吨,能够抵消30%人为碳排放,森林碳贮量达6620亿吨[1] 全国2021年林草植被总碳储量为114.43亿吨,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空间生态产品总价值量为28.58万亿元/[2] 此外,我国农村地区存在大量的生态资源,尤其是农村贫困人口高度依赖当地生态资源以维持生计,通过开发生态碳汇产品,拓宽农民收入来源,融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于一体的重要方式之一

如何将自然资源,尤其是生态资源碳汇潜力转换成资源资产,是一项有意义的探讨和尝试。中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引导地方政府开展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项目。《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实施方案》要求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从国家层面为生态碳汇价值实现的地方实践做出制度安排,提供战略指导[3]

从实践角度,对于生态碳汇价值实现机制具有操作性的实施方式尚不明确,全面动员广大农村参与其中更是缺少好的思路;亟待在总结经验基础上,以试点形式进行探索,为后续生态碳汇价值开发实践,实现其与乡村生态振兴、共同富裕协同发展提供思路。

生态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碳汇是指从大气中吸收、储存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碳汇生态产品是依托自然资源,具有功能性、稀缺性和收益性等特征的“气候调节”类生态产品。目前我国生态碳汇产品价值的实现,主要包括全国性、地方性和行业性交易市场。

全国性交易市场

全国范围内的碳汇交易项目,根据交易机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按国际规则开发的项目,如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下的碳汇项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导致的排放(Reducing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REDD+,其中“+”代表增加的碳汇)项目、国际核证碳减排标准(Verified Carbon Standard, VCS)、黄金标准(Golden StandardGS)碳汇项目;另一类是按国内规则提出的全国性交易项目,如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计划(CCER)、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CGCF)开发的绿色碳汇项目等。最典型的是CDMCCER,两者的运行机制极其类似,其核心要点是:碳汇富余的一方将减排量抵消转让给需要减排额的一方,对于前者而言,通过生态碳汇价值变现获得资金及项目运行过程中的配套设施技术支持。然而,作为中国实施范围最广、涉及主体最多的生态碳汇价值实现机制,CDMCCER当前均陷入停滞状态

对于CDM而言,由于欧盟碳交易市场(EU-ETS)需求下降,碳排放权(CER)签发供给过剩以及《京都议定书》履约期第一阶段到期等原因,第二阶段欧盟碳交易市场不再接受中国的CER2013年后中国的CDM发展项目几乎停滞,2017年中国停止CDM项目注册。未来我国继续开发京都规则下的CDM林业碳汇项目潜力不大。对于CCER而言,由于其价格劣势、交易流动性受限等原因,其市场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交易也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故2017CCER项目暂停备案。

不过CDM不同,CCER作为国内的自愿减排碳信用交易市场,更具灵活性和主动性随着绿色发展理念和“双碳”目标的深入贯彻,国内重启CCER需求持续强烈。2022年,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北京绿色交易所正式成立,成为全国CCER的主要交易市场。2023年,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公开征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建议的函》,项目设计、注册登记、交易结算、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等细则持续出台。20241月,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CCER)再次启动,首日成交量37.5万吨,成交金额2383.5万元,成交均价63.5/吨。为此,重新审视CDMCCER项目存在的瓶颈与发展难点,不仅为CCER重启提供改进思路,也为地方性、行业性生态碳汇价值实现机制提供有益借鉴。

地方性/区域性交易市场

地方性生态碳汇交易试点正在陆续展开。2022年,国家林草局公布18个林业碳汇试点城市和21个国有林场森林碳汇试点。此外,各地创新了一系列交易机制,为生态碳汇价值实现提供丰富的实践样本,如江西七县率先启动“湿地银行”建设试点、重庆森林覆盖率指标交易制度、七个国家级“生态”交易制度试点地区、福建三明推出全国首张“碳票”、浙江丽水成为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试点市等。作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典型案例,学者对其生态产品开发路径展开了诸多研究。比较典型的是福建南平“森林生态银行”中的碳汇产品开发、竹林碳汇、FSC国际森林认证、金融服务如“碳汇贷”案例。

1 “森林生态银行”碳汇价值实现案例

项目

项目时间

具体内容

顺昌“一元碳汇”扶贫项目

2020

2021

1. 公众认购:该项目以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村的碳汇林为开发对象,科学测算林子所产生的碳汇量,并上线销售。公众可通过微信小程序,以“一元10千克”的价格认购,并获得相应积分与证书。销售款则返给林农或村集体

2. “一元碳汇”+生态司法:顺昌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林木滥伐案,处罚被告人退赃,并令其花费4万元在“一元碳汇”平台认购400吨林业碳汇,成为全国首例以认购碳汇方式替代性修复生态的案件

3. “一元碳汇”联名借记卡:持有“一元碳汇”联名卡的客户,使用该卡进行代发工资、消费等均可享受专属碳汇权益。银行将根据客户的权益情况向“一元碳汇”项目认购相应的碳汇量,抵消客户日常工作生活产生的碳排放。客户使用此卡认购林业碳汇的资金将进入专门设立的公益账户,专项支持农户增收和绿色生态建设

竹林碳汇

2019

顺昌县国有林场在福建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的6.9万吨竹林碳汇,以每吨18元、总价124.2万元销售给智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FSC国际森林认证

2021

顺昌国有林场获得了由国际权威机构SGS Group颁发的中国国内首张FSC生态系统服务认证证书,将27.2万亩林地、1.5万亩毛竹纳入FSC国际森林认证范围

金融服务

2019-

2021

1. 碳汇融资:“森林生态银行”与南平市融桥担保公司共同成立了顺昌县绿昌林业融资担保公司,获国开行9.12亿元、农发行3亿元和欧投行0.3亿欧元长期贷款额度支持

2.碳汇贷款:南平顺昌国有林场与兴业银行签订以30万吨远期林业碳汇产品为标的物的约定回购融资协议,林场获得兴业银行2000万元贷款

3.碳汇保险:顺昌国有林场与人保财险签下全国首单“碳汇贷”银行贷款型森林火灾保险,为碳汇提供风险保障2100万元,运用市场机制防范化解碳汇损失风险

 

这类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政府与交易主体的参与度失衡。一方面,目前政府在生态碳汇开发、交易中始终占据主体地位,导致交易参与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处于被动地位,公众积极性较弱、碳汇交易市场活跃度较低另一方面,林业碳汇交易因其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程序性,林农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十分有限,对于林业碳汇的生产、开发、经营难以采用完全规范的方法学,林业碳汇进入碳汇交易市场的买卖流程、买卖风险同样知之甚少。

二是交易主体增汇动力不足,林农的参与感较低。为此,除了在林业碳汇项目发展初期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政府部门还应引导更多生产性服务主体进入林业碳汇市场,维持买方市场的活跃度。

三是生态碳汇产品的金融属性有待进一步发挥。运行机制中虽然纳入了生产性主体和经营性主体,但是尚未演化出正式的金融服务主体。碳汇项目难以获得如风险管理、投资咨询等金融服务支持,碳汇项目市场发展的支撑体系有待完善。当前碳汇项目主要以抵押、担保等传统融资工具和保险为主,绿色债券、期货及其他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嵌入缓慢,碳汇项目整体的金融属性薄弱。此外,金融工具的规模性特征也阻碍碳汇项目中金融属性的发挥:一方面,当前中国的碳汇经营主体仍然以小规模林农为主,其在规模和投资额度上通常面临较强的金融信贷约束,难以吸引所需的金融支持;另一方面,金融机构由于不具备专业的森林经营能力,无法将作为抵押品的森林资源快速有效地变现,由此缺乏为小规模林农提供担保、抵押贷款、保险等金融工具的积极性。

行业性交易试点

当前行业性交易试点相对较少,仍处于初步启动阶段。目前中国天然橡胶协会的探索较为领先。2022年,中国天然橡胶协会以视频会议形式举办了“第一届橡胶林碳汇价值开发论坛预备会”,探索行业性的交易试点。橡胶林的碳汇功能可以达到9.92/公顷年(吴志祥等,2010),[4] 远高于其他类型的森林碳汇能力。从行业发展角度,当前橡胶行业发展相对成熟,形成了以海南、云南和广东三大天然橡胶优势种植区,在海南橡胶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不断提升全产业链发展水平,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考虑到橡胶林碳汇优势、行业凝聚力强、产业链完善等原因,天然橡胶协会尝试从全行业角度探索出一条能反映中国橡胶林特征的碳汇价值实现路径,助力橡胶企业胶农主动参与“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在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同时,使橡胶林碳汇成为生态碳汇价值实现的先锋。

开展行业性交易试点,具有多方面优势较大的开发空间:第一,行业能够有效链接政府和企业,在响应和贯彻相关政策和指导意见的同时,可以从整体对行业技术特征进行把控,考虑行业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特点,助推企业发挥生态碳汇价值实现中的主体作用;第二,推动生态碳汇价值实现路径在特定领域集聚深入发展,加快探索完整成熟的纵向价值实现路径,与地方性/区域性交易试点相互补充、以线带面、相辅相成;第三,在当前市场建设和交易制度不完善的背景下,行业协会带头的路径实践能够考虑自身原材料特点,形成特定产品类型的碳汇方法学,一方面加强过程中碳汇计量、核算、评估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便于产业链上下游交易平台的构建与审查稽核。

建议

完善体制机制,多方协同实现碳汇生态产品价值

在中央政府层面,生态碳汇交易项目设计到立项、审批,是由国家发展改革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协同完成然而项目的落地实施则由县林草局主导。为了规避林业碳汇项目执行“上强下弱”、相关方缺少参与渠道沟通成本较高等问题,在地方层面促进利益相关方协同,合力推进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化。一是基层政府、项目规划方、企业、科研院所、本地居民、社会组织等多方面主体,应通过多种方式不同程度地参与项目设计、实施、经营、监测、管护等。二是进一步挖掘各类微观主体的参与潜力。当前因国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而成为经营主体、与森林经营最为密切的林农在其中的参与度并不高,造成碳汇生态产品实际的经济与环境效益远低于预期。应逐渐增强“林、农、牧、工、商”一体化经营企业、生态旅游企业以及新经营主体如各种专业合作社、联盟组织等各类主体的参与度,引导项目实际实施主体多元化,并就碳汇经营的不同阶段进行专业化分工。三是跨部门体现在对生态碳汇涉及农业、林业、湿地、草原等多生态系统的综合考量,涉及多部门协同合作,基层部门间有必要明确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开发中的相关权责并构建与其匹配的管理机制。为此,需要进一步立法明确相关问题,完善配套体制机制。例如,明确生态碳汇的法律地位,处理好生态碳汇的计量与认定生态碳汇所有权及其与自然资源产权的关系、生态碳汇交易的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关系等问题,构建生态碳汇在碳汇交易自愿市场的准入与退出机制等等。

创新碳汇生态产品,健全生态碳汇产品经营开发机制

应结合行业、区域特征,把握生态碳汇相关细分行业的特点,构建多元的碳汇生态产品体系。例如,联合油茶产业协会、国际竹藤组织或地方竹藤协会、地方烟草协会等组织,构建适应行业特征的碳汇产品开发机制。此类探索能够对行业技术特征、企业生产和经营特点进行整体把控,推动形成特定行业或特定产品的碳汇方法学,探索出一条纵深的产品经营开发路径。再如,联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等组织,构建行业碳交易衍生品的规范性开发路径。当前碳交易主要以碳的现货交易为主,应逐步探索推出碳金融衍生品。除去碳汇保险、碳汇质押贷款、碳汇债券等碳交易衍生品,还可以有选择地学习国外的实践案例,推出配额质押、碳信托以及借业务远期产品等金融产品交易,通过多层次碳市场为生态碳汇产品经营开发奠定市场基础。

加强方法学更新,构建科学的碳汇监测评价标准

2023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5] 明确重点修订陆地、湖泊和海洋生态系统碳汇及木质林产品碳汇相关术语、分类、边界、监测、计量等通用标准,各类型生态系统固碳增汇、经营增汇减排评估标准和技术标准,林草资源保护和经营技术标准,以及森林增汇经营标准等内容,为生态碳汇产品的价值评价体系、生态碳汇产品价值核算规范提供了指南。然而,这一指南仍然处于试点和探索阶段,考虑到碳汇生态产品多元并且生态系统复杂多样,应警惕各地以“创新”为名,出现碳汇开发与定价不合理、交易不规范、实际经营效益低、交易收益难以覆盖开发成本等问题。在充分考虑不同类型生态碳汇差异和各地自然资源禀赋特点的基础上,应以《指南》为总纲,不断加强方法学更新和技术开发。生态碳汇项目能够获得充分开发,需要不同项目场景的方法学,引入大模型、大数据等技术支撑,以及大量基础数据的试验支撑,以保障项目不会因方法、模型、场景不符合而阻碍相关生态碳汇项目的开发,也不会因默认参数、方法的陈旧、保守而错估实际碳汇量。此外,开展有必要行业联动,发现、总结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在合适的时机及时提出方法学更新或新方法学备案申请。

引导农业主体参与,健全生态碳汇产品价值实现保障机制

第一,持续探索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关系。林业碳汇已经成功推出“政府+国有林场+林业企业+农户”政府+运营平台+国有林场+合作社+农户”等模式。从事农业、草原、湿地生态经营的小农户参与碳汇市场的现象较为少见,如何使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小农户与碳汇市场建立联系,也需各地区平衡好各主体利益,最大限度聚集各方积极性,形成发展合力。

第二,提升小农户、小微企业碳汇交易参与率。生态碳汇价值实现项目参与主体多以履约企业和国有企业为主,相关领域的小微企业与其他没有减排任务的企业参与意愿不强,特别是拥有权属的农民,参与意愿不高。应从政策上关注、保障农户在生态碳汇项目中的权益分配,包括生态资源所有权和收益权、项目碳汇收益权,确保参与主体利益不受损。制定合理的碳汇造林、营林等固碳增汇经营的补贴标准,有利于提高农户对生态碳汇价值实现的信任度,进而提高其碳汇交易参与率。

第三,做好生态碳汇交易中介服务机构的培养,不断完善交易中介服务机构的介入规则。交易频率和小规模林农参与度呈上升趋势,复杂的交易程序、较高的成本和收益风险带来的整体交易成本、交易难度的增加,抑制了碳汇经营主体的交易需求。因此,有必要设计专门针对小规模碳汇项目的金融衍生产品或由交易中介服务机构组织整合小规模的潜在碳汇经营主体,创新新型经营主体、企业与小农户的衔接路径,以多种形式降低林农在交易过程中的信息搜寻成本、谈判成本、纠纷处理成本和融资成本,让林农在碳汇项目中受益,充分发挥碳汇生态产品的乡村振兴作用。

秉承科学标准,建立生态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第一,优化CCER签发手续。CCER碳汇造林的方法学和交易门槛要求严格,导致交易成本过高,参与主体单一或积极性不高,以致国内碳市场林业碳汇交易成功案例甚少,项目开发进展缓慢。为此,在重启CCER市场的契机下,可灵活调整CCER签发门槛,如降低规模门槛(5000亩),引入众筹、众扶等新模式,广泛吸收民间资本,简化签发手续等。在实践尝试中,可根据各省情况逐步增加必要性约束和监管。以此激发各地对生态碳汇开发的热情探索,出现更多更具创新性和可供借鉴的试点案例。

第二,由于全球生态系统碳汇总量有限,应客观看待生态碳汇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地位。生态碳汇是响应“碳中和”目标的一种相对低成本的补偿措施;是推动非工业企业参与、融入碳交易市场,助力广大乡村地区生态振兴的创新路径。因此,有关政府部门应严格限制企业的碳抵消额度,引导企业依靠技术革新或能源结构调整真正实现碳减排。

第三,应鼓励构建区域间的协同合作机制。考虑到各地生态资源禀赋、碳汇能力和碳排放格局存在差异,对于一些生态资源禀赋占优工业发展较薄弱的地区,可以向经济发展较为领先、能源结构转型较困难的地区销售生态碳汇产品,既为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生态碳汇价值灵活变现提供保障,又能适当缓解工业发达地区短时间内所面临的降压力,促进生态碳汇价值实现整体性、协调性推进。

(编辑 宋斌斌)



课题支持: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生态碳汇价值实现机制研究。

* 王宇飞,《管理世界》杂志社;郭帅安,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李星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乔彦斌,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

[1]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Global Forest Resources Assessment 2020[R]. Rome: FAO, 2020

[2]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林草局公布2021年中国林草资源及生态状况[EB/OL].(2022-11-22) [2022-11-22].

[3]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实施方案》发布 生态碳汇行动开始[EB/OL].(2023-04-22) [2023-04-22]. http://www.forestry.gov.cn/main/586/20230422/123343083458288.html

[4] 吴志祥,谢贵水,杨川,等.橡胶林生态系统干季微气候特征和通量的初步观测[J].热带作物学报,2010,31(12):2081-2090.

[5] 国家标准委.关于印发《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EB/OL].(2023-04-01)[2023-04-01]. 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10/202304/t20230424_1028080.html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①]首次提出了有效市场的范畴,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基础上实现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的良性市场机制。本文通过回顾有效市场的建设历程与成就,分析当前实现市场有效的困境以及实现市场有效的路径,对市场机制中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历史考察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当前实现市场有效的困境在于微观上市场主体活力不足,中观上有效市场自身建设不完善和宏观上政府与市场职能界限不清晰的困难,实现市场有效一方面要提高有效市场建设水平,另一方面要弥补市场调节现存的缺陷,从市场自身、市场机制、有为政府和市场主体四条路径出发,更好地发挥有效市场对于资源调节的决定性作用。

有效市场的定义

马克思关于市场的探讨

马克思关于市场的探讨是认识市场的起点。马克思认为,市场是一个历史范畴,资本主义出现之前就已经有市场的存在。他提出关于市场的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一是从分工的角度看,市场是全部生产关系的总和;二是从流通的角度看,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三是从社会的角度看,市场是商品经济运动中的交换行为的总和。[②] 市场承载着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和资本、商品的经济运动。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详细考察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包含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等规律及其作用方式。他认为,商品的市场价格首先由价值规律决定,价值规律支配着价格的运动,“不同商品的价格不管最初用什么方式来互相确定或调节,它们的变动总是受价值规律的支配”。[③] 影响市场价格的另一个因素是供给和需求,供求关系与市场价格相互作用,“如果供求决定市场价格,那么另一方面,市场价格……又决定供求”。[④] 此外,竞争也影响着商品的价格,“竞争……使商品的不同的个别价值形成一个相同的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⑤] 马克思认为,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在于可以根据供求关系、市场价值和竞争等规律的综合作用,对社会总劳动时间进行合理的分配。同时,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是受限制的,一旦生产的规模超越了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就会出现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的产生。参考马克思关于市场的论述,有助于我们全面地认识有效市场的内涵、预防和规避市场的弊端。

有效市场的含义

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动形态。[⑥] 至于有效市场的定义是什么,国内有关文献研究都在结合市场机制的基础上进行了说明,如林艳丽认为,“有效市场”,即“强”市场,要求在微观资源配置领域充分发挥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市场机制的有效性,真正实现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⑦] 游昭妮认为,有效市场是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根据市场规则、价格机制和竞争要求自发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它应当具备“市场功能健全、市场秩序稳定以及市场环境的改善”这三方面的特征。[⑧] 综上,本文认为,所谓“有效市场”,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基础上,实现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的良性市场机制,包含了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等内容。有效市场作用的发挥,一方面依靠市场机制的运行,另一方面依靠有为政府的调节。

我国有效市场建设的历程和成就

有效市场的建设是一个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通过对价格机制、供求机制与竞争机制的发展历程和现阶段状况的考察,可以反映出我国有效市场建设中各机制建设的现状。

价格机制的建设

价格是最灵敏的经济信号,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指导。价格机制以价值规律为基础,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一方面影响需求,另一方面通过价格信号引导商品生产者的经营与投资行为,包括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等等。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与竞争机制、供求机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但价值规律不是万能的,它在生态保护、社会保障等关乎社会公共利益的领域不能发挥调节作用,容易导致社会资源浪费、收入两极分化、阻碍技术进步。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绝大部分产品的价格由政府指令性定价,在固定价格体系下,商品的价格不能反映产品真实成本,又不能反映供求关系,对国民经济整体的平衡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干扰。改革开放初期,国有企业改革要求价格机制发挥应有的反映供求、引导生产和配置资源的作用。价格体系和定价机制的改革经历了“以调为主、完善计划价格机制”和“以放为主、实行混合价格机制”的历程。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充分重视经济杠杆的作用。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市场化价格改革全面展开,各领域的“双轨制”价格基本实现全面并轨,走向更高水平的市场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明确指出“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的价格机制”。随着一系列价格改革相关文件的出台,实行政府定价的产品范围进一步幅缩减,价格更加灵活反映市场供求,价格机制更好地引领资源配置、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价格杠杆更好地发挥降成本、调结构的作用,有效市场的作用通过价格机制得到充分彰显。

供求机制的建设

供求机制指市场中商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互动关系,反映市场供求与竞争和价格之间的内在联系。[⑨] 市场运行中,供求机制与价格机制相互作用,对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做出影响和指导,从而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市场经济中供求机制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其积极方面在于通过供给与价格相互作用所提供的价格信号反映市场需求等市场信息,指导商品生产者的生产和销售。消极方面在于,市场价格信息对现实供求的显示具有滞后性,并且“供”和“求”力图互相适应却从来不会相互适应,双方的重新脱节最终会转而成为尖锐的对立。完善供求机制的关键,是使供求关系灵活地变动,[⑩] 在供求关系的变动发展中,使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资料充分流动,在供求不平衡的动态中力图使供求在量上与结构上平衡,因此,供求机制的建设既需要“放”,又需要“管”。

我国供求机制的建设体现在供求管理制度的建设上。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落后,国民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供给不足的情况下,供求管理制度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发挥作用,依靠计划调节实现供求平衡,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当时的“票证经济”。1955年出台的《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暂行办法》正式开启了“票证时代”,对于粮食、食用油、布匹等各种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实行依据票证购买的需求管理制度,它保证了向全体人民供应基本的产品需求,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供求管理处于“管”的时代。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生产力的发展和市场机制作用的扩大,供求管理进入“放”与“管”相结合的阶段,并且“放”的程度逐渐升高,供求机制指导生产经营活动的作用越来越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通过综合方式改善供给结构、提高有效供给,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从“票证经济”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量化的指标性管理到泛化的指导性管理,供给管理制度的转型标志着我们在有效市场建设过程中对于供求机制认识的加深,对于供求机制作用利用能力的提高,供求机制作为市场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其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得到彰显。

竞争机制的建设

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源于市场主体对于实现个体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要求参与竞争的必须是产权明晰、行为自主的市场主体。市场竞争一方面是有序的,可以通过竞争机制实现优胜劣汰、优化企业内部和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提升经济运行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又是无序的。其一,市场主体间存在着利益冲突,并且市场竞争的手段多样,形式丰富,难免会出现各种投机欺诈性的竞争行为,影响竞争的公平性。其二,自由竞争必然造成垄断,垄断企业在其垄断地位下控制市场价格,使一些产品价格虚高,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其三,竞争以个体利益为唯一目标,忽视了事关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影响收入公平,容易导致贫富两极分化。

我国竞争机制的建设在于有序竞争机制的培育和对垄断行为的限制。经历了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竞争机制的缺失、竞争机制的引入再到竞争机制配套法律法规完善的发展历程。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企业之间的关系并不排斥竞争,这种竞争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十四大报告提出要让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在市场中通过平等竞争,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随着《国务院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的颁布,调整竞争关系、保护公平竞争、限制垄断行为,竞争机制的建设愈发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场配置资源上升到决定性地位,我国在竞争机制的建设上更加注重调节市场竞争与行政性垄断的关系。党的十九大提出打破行政性垄断,党的二十大提出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垄断,2022年颁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对于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具有深远意义。在制度建设上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通过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数字经济公平竞争监管制度等缩小了行政性垄断对于竞争机制作用发挥的阻碍,确保了市场竞争真正的优胜者能够在市场竞争中产生。

当前实现市场有效面临的问题

建设有效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高效、高质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现代市场体系以市场主体和各类细分市场为微观基础、以市场机制为中观运行机制、以市场监管为宏观制度保障,实现市场有效就是要通过健全市场体系的微观基础和宏观制度,保障市场运行机制顺利发挥作用。当前我国建设有效市场的困境,一方面在于市场机制建设上的不足,另一方面来源于微观基础层市场主体活力的不足,宏观层政府与市场职能边界不清晰,两个方面的问题相互掣肘,影响有效市场作用的充分发挥。

微观基础:市场主体活力不足

市场主体是指具有独立的产权资格,依法成立并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组织和经营者。[11] 当前建设有效市场的困难在于市场主体活力不足,这种活力不足来源于产权不明晰的限制和应对经济风险能力的缺乏。第一,国有企业在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的过程中面临一些制约,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激发国有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活力时,也面临着分类标准和产权归属方面的困境。第二,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虽具有相对自由的主体地位,但多数企业资本规模小、融资难,管理经验不足、人才引进较难、应对风险能力较差,限制其持续健康的发展。第三,在经济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我国很多企业面临着转型困难与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而企业家精神的缺失不利于市场机制的良好运行,企业家的社会道德责任感仍需进一步提升。

中观运行机制:有效市场自身建设不完善

首先,市场机制建设存在一定的障碍。价格机制建设上,某些商品和服务的定价权仍在政府手中,一些涉及全体人民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机制并不完善。在供求机制建设上,仍未形成消费与供给的结构平衡,面对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供求机制在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全面地发挥指导作用。部分市场竞争秩序混乱,某些企业的垄断性行为造成竞争不足;一些企业的经营行为背后存在着政府的干涉,破坏了竞争的公平,行政性垄断的破除道阻且长。

其次,市场机制的负面影响不能很好地克服。市场机制运行过程中仍存在收入分配不均、贫富两极分化的问题;区域发展失衡、城乡发展失衡等问题制约了共同富裕的实现;某些企业的投机逐利性行为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产品质量问题层出不穷。此外一些企业为压低生产成本不惜违规排放,向全社会转嫁环境成本。最后,由于市场机制自身在市场调节过程中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市场信号真假难辨,对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产生了不利影响,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宏观制度:政府与市场职能边界不清晰

从宏观来看,建设有效市场的困难在于政府与市场职能界限不清晰,这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难题。在我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表现为市场地位上升,政府经济职能逐步弱化,但我国经济体制转型不过四十余年,虽然在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上达到了能够“将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地位”,但实践中还存在着政府与市场边界不清晰的问题,政府经济职能不明确,某些方面管得“过严”,有些方面又管得“过松”,出现了越位、失位等问题,成为制约有效市场充分发挥作用的桎梏。政府“有形的手”作用发挥不当甚至会成为市场机制不能正常运行的“幕后黑手”。这不仅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困境,还是有效市场建设必须突破的难关。

实现市场有效的路径

提高有效市场建设水平

1、从市场自身出发,完善建设有效市场的必要条件。

价值规律有效发挥作用,需要市场具有三个本底特征:行为自主、产权明晰、竞争公平;有效市场的底层逻辑是“自主+产权+竞争”。[12] 行为自主,即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经营发展目标、自主决定生产经营行为。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只有行为自主,才能真正作为市场主体,按照市场的逻辑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同时,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还需要明晰的产权,市场经济下,对于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等权利的明晰在利益分配时形成明确的标准,一方面维护公平,另一方面是激励机制的基础。此外,竞争公平是有效市场建设的重要内容,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就是公平的竞争,不公平的竞争会挫伤市场主体的生产积极性,造成竞争机制失灵,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市场自身并不会自动地满足有效市场的条件,因此需要有为政府发挥作用,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弥补缺陷。

2、从市场机制出发,改善市场机制运作方式。

针对当前市场机制建设出现的问题,要实现市场有效,就要改善市场机制的运作方式,通过完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建设,使市场机制运行得更加顺畅、更加高效。具体来讲,第一,深化市场化价格改革,进一步缩减政府定价范围。完善生态环保、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价格形成机制,加快价格机制建设的配套法律法规出台或完善。第二,通过对市场需求的全面认识与精准把握提高产品质量和供给成效,利用供求机制与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的联动作用,淘汰落后产能与“僵尸企业”,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在刺激需求与保证供给的动态平衡中促进经济发展。第三,推动竞争机制的转型,推动质量竞争、服务竞争机制的发展,利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保护公平竞争、打击非法竞争和垄断行为。推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使各要素能够跨地区充分流动。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建设,破除行政性垄断,规范指定政府权力清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弥补市场调节缺陷

1、从有为政府出发,实行科学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

科学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是实现市场有效的宏观制度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有为政府的经济职能除了要完善市场微观基础、保障中观运行机制还要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确立宏观经济发展目标来指导经济健康发展,同时还要进行市场监管确保市场机制的运行发挥良性作用,这就要求有为政府一方面要“建设与完善”,另一方面要“调整与弥补”。

针对市场调节存在的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陷,有为政府需要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避免通货膨胀或,通过价格监管体系和调整供求关系对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进行价格和供给的调节,兜住民生底线。对于层出不穷的产品质量问题要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构建完善的市场规则和市场监管,保证竞争的公平性和有序性。对于市场竞争带来的收入分配不公、贫富两极分化,以及社会公共产品缺失等问题,要通过行政性手段克服市场失灵,引导经济健康发展。最后,要把握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相处之道,坚持市场调节的决定性作用,厘清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之间的边界,切不可越界逾规。

2、从市场主体出发,弘扬先进企业家精神和道德培育。

20207月,习近平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希望企业家们增强爱国情怀、勇于创新、诚信守法、承担社会责任、拓展国际视野,从五个方面对企业家精神做出了定义。先进的企业家精神不仅是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力量,更在于企业家作为市场主体对于有效市场作用的发挥和落实。企业家精神助力实现市场有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家是市场规则的践行者。有效市场需要企业家发挥诚信守法的精神来践行市场规则,减少市场中诚信缺失、违规违法等破坏市场规则的行为的发生,通过法治意识、契约精神、守约观念的企业家精神推进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推进有效市场更好地发挥作用。二是企业家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市场机制造成的分配不公问题。市场经济的局限会造成分配不公和贫富两极分化。企业家发挥奉献精神,承担社会责任,通过第三次分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两极分化的弊端。

(编辑  碣石 )



¨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稳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研究23JD20146)。

* 刘宁,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①]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 人民日报, 2020-11-04 (001).

[②] 时家贤.马克思恩格斯的市场经济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06)

[③]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77.

[④] 同上,490页

[⑤] 同上,479页

[⑥] 张传平.市场逻辑与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2.

[⑦] 林艳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融合的理论内涵阐释[J].辽宁经济,2022(06)

[⑧] 游昭妮.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J].党政干部论坛,2021(12)

[⑨] 王天义.《资本论》关于市场经济的逻辑及其当代意义[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6,2(02)

[⑩] 魏杰.社会主义经济调节通论[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1]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市场决定的伟大历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执着探索与锐意创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39.

[12] 程必定.“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理论逻辑与政府实践逻辑[J].西部论坛,2023,33(01)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来自生产力的发展,新质生产力由科技创新突破、生产力要素创新配置、科技革命催生产业革命,实现产业整体升级转型而成。2023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强调,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1]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新特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新机制和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2]

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特征,为新时代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在新质生产力中,“新”的含义为:以创新、科技创新为先导与主导,以此激发生成新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质生产力生成于科技创新,在科技创新变革催生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条件下生成;依靠创新驱动、科技创新形成新兴产业,实现生产力的进步或飞跃。从本质上区别于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代表人类生产力的跃迁,表现为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先导和关键作用,通过产业化而生成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新力量。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为此,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3] 高质量发展要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扩大内需战略有机结合,打破依靠传统物质要素驱动经济增长的路径,依靠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高效率、高质量。区别于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资源能源、污染环境与破坏生态的传统生产力驱动的增长模式,高质量发展通过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依靠创新与高科技产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追求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4]

        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和新动能

立足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必然需要新动力来推动、新动能来赋能,当前只有新质生产力才能产生出高质量发展新动力和激发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生成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高质量发展是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以协调为内生特点实现的新发展,这首先表现为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高质量发展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现发展路径的转变,即由以前主要依靠要素的投入提高发展速度和量的增长,转向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实现生产要素高效使用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实现“质”和“量”的同步增长。高质量发展的另一特征是效益的提高,从之前传统生产力下的低效发展转变为高效率、高效益的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在于,通过路径变革、体制机制变革、要素变革、效益变革,最终实现发展的协调和发展质量的提升。新质生产力将是实现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新质生产力以新产业化赋予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主导和关键,以新产业化为核心内容,只有科技创新成果新产业化(也包括渗透转化),才能变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同时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以新产业化形成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实现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大幅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实现效率提升、效益提升、质量提升。我们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5] 新质生产力的生成必然伴随新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以整体性力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新质生产力具有整体性。新质生产力的生成改变着原有的生产关系,而且也在变革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对社会变革呈现整体性和全面性,成为新时代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力量。与之相对应,高质量发展同样表现为发展的全面性和整体性变革。高质量发展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发展,而且以开放为必由之路,国内国外互动,具有整体性、长远性、战略性发展特征,这需要整体性力量来推动。新质生产力不是一时一事一域的生产力,表现为新时代全时域、全场域、全方面、整体性的生产力,整体性改变人类社会,只有新质生产力的整体性生产力才能赋予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新质生产力在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中获得发展新动能

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自我发展、交往与休闲娱乐等物质与精神需要层次在不断提高,需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充裕的生活资料和便捷的服务,健康的身体和高品位的精神生活。新质生产力催生的产品与服务的升级将不断适应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的需求。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等战略任务落实到位,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

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需要通过高效率生产、高效益经济运行来达到,与此对应的是高效率、高效益的生产体系和经济体系,需要建立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的现代产业体系;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防止经济脱实向虚倾向。以科技创新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做优做强实体经济。以科技创新成果新产业化,培育新型战略性产业和未来产业,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创新推动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第一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以大力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以创新实现增长与发展方式变革、发展动力变革、发展效益与发展质量变革,由此实现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的新发展。高质量发展通过创新体制机制,通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特别是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大力培育新兴战略性产业和未来产业,以新产业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以追求协调和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协调发展和开放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表现为自身发展结果,而且需要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通过改革开放,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与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

以绿色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追求实现绿色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6] 高质量发展坚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追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荣,追求“天人合一”,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保护生态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双赢。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走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新路。

高质量发展共享之路,努力实现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追求走共同富裕之路,共享国家发展成果。高质量发展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做到发展以人民为中心,这将有力地促进人的平等、个性自由和能力体系发展。

以人才和科技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关键、以人才为第一资源。从新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来看,需要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既包括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又包括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以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培育高素质的、既有创新精神又有实干能力的劳动者和科技工作者,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我们要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高质量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基础。

(编辑 宋斌斌)



¨ 本文是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专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研究”(HAVT2X202204)和2023年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研究(项目批准号:2023XWH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李本松,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康璐,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2 级硕士研究生。

[1] 《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 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230909日第 01版。

[2]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40202日第 01版。

[3]《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1117日第6版。

[4] 《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人民日报》,20210308日第 01版。

[5] 《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人民日报》,20230910日第01版。

[6]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40202日第 01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大学教研工作尚未满足社会各界的期望,尚未达到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考察清华大学时提出的“以健康学术生态为基础、以有效学术治理为保障、以产生一流学术成果和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的大学创新体系”的目标。究其根源,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治理模式无法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关键制度缺位阻碍组织科研有序推进等是重要原因。因此,打造更具效能的大学创新体系,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新时期发展大局,应打通制度堵点卡点,健全和重塑高等教育治理模式,做好人才评价体系破旧立新和有组织科研有序推进等。

打造健康生态  建设有效治理

现行高等教育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治理模式存在着单一、封闭的问题,由此带有显著的内聚性,即山头主义。所谓单一,就是主管部门在引导教研活动、分配教研资源时,过度依赖一些普惠性差、竞争性强、碎片化严重的治理工具(项目制、评奖评估)。这套治理工具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当它把竞争压力传递到所有大学的基层、末梢,既导致了大学同质化、工具化、功利化的问题,又严重压缩了大学自主办学空间,阻碍了大学整体能力的形成。这是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过程中,政府“放不下”、高校“接不住”的根本原因。

    所谓封闭,就是运用上述治理工具的主体和执行人几乎全部来自高教体系内部,缺乏其他政府部门、产业界、社会各界的参与,从而使大学运行日益发展为高教体系“自己出题自己答”的自循环,不接地气、需求缺位,很多工作陷入无谓内卷。教育教学填鸭(重知识、轻思维、无能力)、教学评奖表演化、学术成果泡沫化、社会服务边缘化、项目/评估/业务要求微操化等等,皆根源于此。

    所谓内聚,就是在封闭的竞争性治理中,竞争胜出者、资源(人财物及期刊)获得者、业务(如有组织科研)推进者和规则(项目/课题/奖项评选)实操者高度趋同,尤以各种“帽子”人才(包括官帽)为众。“上进”的年轻教师积极向前辈“帽子”靠拢,“大花轿、人抬人”,无缘于此的多数人则只能“躺平”。

单一、封闭的高等教育治理模式导致教师队伍阶层固化,也使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系列重要理念难以落地,很多政策措施事倍功半。面向社会经济需求的“新学科”在项目化操作中变成增量改革和“撒芝麻盐”,产业界只能自建学校解决人才需求。由于竞争性治理中的封闭运作缺少需求导向与问题导向,不少高校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曲解为“把论文‘发’在祖国大地上”,对新时期教材建设的质量也有影响。

    打造更具效能的大学创新体系

打造更具效能的大学创新体系,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新时期发展大局,应多方着手、打破高校教师队伍阶层固化,以激发更多高校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健全和重塑高等教育治理模式。

    第一,激活“躺平”的大多数,遏制学术“山头”负面作用。

以我国的社会经济体量,产生一流学术成果和培养一流人才,不能仅靠少数人的大项目,要以有效的制度创新,激活大学里“躺平”的大多数,引导大多数的科技人才爱党报国,让更多中青年教师不必依靠甚至依附于“帽子”和遵从某些“商业模式”,仍然能够专注自身教学科研,在“四个面向”、独创独有上下足功夫,甘于坐冷板凳。

政策选项包括:(1)调整高校教师薪资结构,压缩科研绩效比例,针对教书育人主责主业,提高讲师、副教授等一线教师基本收入,使其不必为了钱牺牲自身教研;(2)调整国家级基金项目的支持策略,大幅提高立项比例,适度降低资助额度,以项目普惠化对冲项目异化,弱化“帽子”对科研资源的控制,为更多中青年人创造机会,促使其以真实的应用基础研究补齐经费缺口。

    第二,为高等教育治理引入多元、专业的利益相关者。

    在高校整体能力不足、第三方评估机构缺位的情况下,有效的高等教育治理仍需沿袭“强国家”模式,而不能在“落实办学自主权”过程中把大学创新体系建设的主导权交给“帽子”。但新时期的“强国家”模式需要让更多政府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才,参与到高等教育治理中来,以确保大学是国家的大学,而非某些特定部门的大学。

    产业部委、地方政府和产业专家应成为评价大学面向国家/地方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建设特色化示范性学院等工作的主角。人力资源主管部委应在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毕业生用人单位评价等环节发挥更积极、专业的作用。由此导致的财权变动有利于大学行为调整和经费投入多元化。总之,在社会评估力量成熟、到位之前,政府应成为高等教育评价、治理导向多元化的主力。

    第三,推动高教主管部门从“管理”向“服务”的角色转变。

“撒芝麻盐”式的项目制和自循环式的评奖评估已无法满足社会各界对大学创新体系的新期望、新要求。建议进一步强化教育主管部门面向所有高校及其教师的普惠性、多样化的政策与资源支撑,进一步释放高校自主办学空间、推动高校学术和治理的民主性。这是大学恢复和建设健康生态的必经之路。这种支撑可以面向全体教师:包括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普惠性的职业生涯发展支撑,使其更好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可以面向全体高校:建立健全高校利益表达渠道和政策优化循环,确保分类发展、分类施策落到实处。也可以面向具体业务:为企业“出题”、院校“答题”的产教融合、研发揭榜、人员交流做好需求甄别、信息汇总和政府背书,要从“项目发包商”向服务平台转型。

创新人才评价体系 保障有组织科研有序推进

近年来,教育部全力推进有组织科研。2023年印发的《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更在建制化、成体系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方面表现出强烈愿望。

关键制度缺位是根本原因

作为高校有组织科研的重要制度保障,人才评价体系建设并不乐观。虽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才评价工作要破旧(“四维”“五”)立新(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相关部门也有所动作,但一线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普遍反映“关心和政策利好还停留在纸面”;部分院校还出现了“越相信(破五、中文成果、新评价导向)、(职称评聘)越挨整”的反常现象。

    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关键制度缺位,使得破旧立新既非必选动作,也无明确方向。这使一些大学的很多尝试如同“盲人摸象”,无论对错,都没有反馈和奖惩。改革无法形成闭环,“抓落实”成了空话。此时在高校全力推进有组织科研,不仅会带来新问题,还会激化旧矛盾。具体而言,这些制度缺位及其对有组织科研的影响表现为:

  .诸多关键制度缺位导致能力评价难以有效开展。其中包括:(1)国家级预警期刊目录长期缺位,导致发表环节投机之风日炽,严重威胁有组织科研的成果评价,但政策对此偏重事后补救,而非主动控制(比如直到水大量撤稿才要求高校自查);(2)对代表作制度语焉不详,导致“大花轿、人抬人”的署名乱象愈演愈烈,“会做事的不如会做人的”,这将严重破坏有组织科研的群众基础;(3)对于大学如何使用科协推出的中英文高水平期刊目录缺少必要的指导,表面原因是目录中的一些技术瑕疵(如各期刊的具体评级),根源还是对国内外期刊“同等对待”政策导向存疑。这不仅加大了科协持续改进期刊目录的难度,也让有组织科研在“英文发表”的导向中继续打转。

    .对于新的评价导向和有组织科研,缺少必要阐释与界定,导致乱象丛生。价值和贡献导向的本质是成果导向;倡导有组织科研,是希望高校科研工作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意识,打翻身仗、出真成果。但很多高校既无理解“需求”的机会、条件和觉悟,又得不到权威指引,致使政策落地五花八门,却都对“现实需求”漠不关心。有的高校延续学科评估思路,或是重项目投入、轻成果产出,以“纵向”(国家级课题)取代“唯论文”(但纵向课题立项比论文发表更不透明);或是用“填表”思维推进有组织科研,做拼盘、算分数。有的高校对“五”大肆加码,越“破”越“唯”,数论文升级为数顶刊论文。更有一些院校领导以“有组织科研”之名,把一线教师变成了自家“打工仔”。

3、受关键制度缺位和关联制度缺陷的影响,靠“五”起家的“帽子”人才成为“破五”的主要受益者和有组织科研带头人,但他们能否转变行为方式,扎实研究真问题、形成真成果,仍待观察。“破五”加大了论文、项目等传统指标的价值不确定性,但“帽子”依然保值增值:在论文发表、评奖评优、项目申请等关联环节,“帽子”都是关键加分项、甚至是筛选指标。“帽子”因此成为高校人事管理的新目标和高校间人事流动的重要参考,很多“双一流”高校都明确表示“以‘帽’取人”。这就加大了“无”人员的流动难度,也就无法通过良性的人才流动倒逼更多高校在破旧立新上动真格。

人才评价破旧立新与有组织科研一体推进

    做好人才评价体系破旧立新、有组织科研有序推进两方面的工作,关键是从上述关键制度缺位和关联制度缺陷入手,着力做好体制机制查漏补缺的工作,以此打通制度堵点卡点,并最终实现二者一体推进。

    1.尽快出台国家级预警期刊目录。2018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早已指出,“科技部要建立学术期刊预警机制”。但时至今日,仅中国科学院等个别机构发布了预警期刊名单。建议由科技部指定专业机构牵头,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国家级预警期刊目录。基于此,对2018年以来有不良发表记录的科研人员给予警戒、权;对于在人才评价中缺少底线思维的高校给予警告、惩戒。要以此彰显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不让老实人吃亏”的价值观,团结最广大的一线教师。

    2.尽快清晰界定代表作制度。虽然发达国家没有“代表作”一说,但其人才评价的一个经典准则是:一个学者应有若干足以证明其独立研究功底的成果,如独立署名作品。这种制度设计可以有效避免“科研孤儿”大量“躺平”,激励更多中青年科研人员快速成长。此外,它还能有效降低学术“近亲繁殖”、山头主义的风险(技术攻关押错宝)。我国对代表作制度的界定应充分考虑上述经验与我国当前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可能。

    3.大多数高校难以在短期内完全放弃“以刊评文”。政府主管部门应督促各高校出台具体实施办法,尽快完成与科协期刊目录的对接。可以三年为期,在高教系统与科协系统之间建立“对接-反馈-改进”的工作机制:遴选一批不同层次院校作为试点,依托试点院校、探索建立高校对期刊目录的意见反馈通道,并在逐步改进中扩大科协目录使用范围,以此促进各学科高水平期刊目录更符合我国国情、更真实反映期刊水平。

    4.清晰阐释与界定有组织科研的基本形式与价值导向,遏制那些自封的、延续填表思维却缺少需求意识的有组织科研。要明文告知所有高校:有组织科研必须有真实存在的“甲方”——成果需求方,且成果确能解决“甲方”问题。但不要过于狭隘地定义“甲方”:各级政府、各类企业,都可以成为有组织科研的需求方,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激发所有高校“四个面向”的积极性,让他们都能拆掉“围墙”、走进现实,找到用武之地。

    5.着力优化攻关项目组织、期刊论文评审等关联制度,使其更好地实现和体现创新的价值与贡献。各学科攻关项目(如揭榜挂帅、智库研究)应全面取消对申请人的职级限定,从而让能干事、干成事的中青年科研人员获得更多机会,做出更好成果。中文期刊要全面强化“价值与贡献”的选稿标准,压缩过量的关系稿和“帽子”稿。这需要跳出基于引用率的期刊评价标准,更多地关注期刊在端正学风、奖掖后学、“四个面向”方面的实绩;让编审人员多接地气;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匿名审稿制。

6.大学二十年来的学科评估已形成惯性。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应及早公开新一轮学科评估的存废与导向,接受全社会监督。更重要的是,既然学科评估这种行政管理工具能“扬鞭策马”,催生“五”学风;同样可以让它服务于新的正确导向,推动新时期人才评价政策落地。因此,可以强化学科评估的监督作用:将关注点从填表、算工分转向纠偏、画红线,吃透院校评聘政策文本,倾听一线教师意见建议,打开探照灯发现各高校“破五”和有组织科研的堵点卡点。

(编辑  宋斌斌)



* 孙喜,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歧视性政策和平台自我优待

莉娜•汗认为,一个涉及多个业务领域的平台,会利用自己作为平台的优势,优先发展自己的业务,使其他公司处于不利地位,这样便产生利益冲突。[[1]] 所谓平台自我优待,就是对待自身或关联公司的商品和服务,提供相比其他经营者更为有利的条件。[[2]]20109月,京东开放平台上线,大量第三方商户入驻京东平台。相对于第三方商家,京东自营业务线往往在和第三方商家的竞争中受到优待,从而处于有利地位。

歧视性政策和自我优待是显而易见的,在京东商城的首页搜索一个产品分类,不论是具体的商品还是店铺,置顶的搜索都是京东自营。但没有充分的证据能够证明京东自营的产品比第三方商家提供的相同产品质量更好价格更低,而很多消费者会将置顶结果默认为最优搜索结果,这一做法严重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市场原则。[[3]]京东自营店铺在采购成本上也有巨大的竞争优势,凭其强大的议价能力和远高于其他商家的采购规模,京东和其他商家在同一个零售市场的竞争很难说是公平。京东还会联合品牌方通过自己的数据分析推出迎合市场的产品。京东平台和品牌商家合作推出新产品参与市场竞争,是否构成对其他商家的歧视性政策?值得深思。

这些方面汇聚起来,会强化京东在网络零售市场的优势地位,促进垄断的形成。

平台垄断性结构带来的影响

 规模效应

网络平台的垄断性结构,意味着该网络平台有着更高的市场集中度和更大的市场规模,规模带来更高的效率,这是垄断性结构对于平台本身和相关市场最为重要的意义所在。

大企业常常比小企业有着更高的效率。[[4]] 反垄断法对企业本身的“大规模”过于关注是有失偏颇的,不能仅仅以垄断可能导致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负面效果就忽视大规模带来的好处。规模更大的企业可以对更广大的消费者提供价格更低,范围更全面的产品与服务。市场不同环节的整合也对市场统一标准的形成起着推动作用。网络平台的垄断性结构将市场的生产流通与销售整合在一起,使得商品的流通更加简化,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而政策制定者如果知道某个市场上存在着大规模的网络平台,则该网络平台本身便成为该市场的风向标,决策者通过规模经济能够评价该市场的运行情况,从而制定精准的行业政策,带动行业市场的发展。

数据的安全问题

网络平台的垄断性结构,使得网络平台涉及网络零售市场的多个领域,网络平台在消费者使用过程中收集到的消费者数据是大量且全面的。而数据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得数据具备更强的锁定性。举例来说,如果用户仅仅在网络平台上下单,那他的消费数据还不足以锁定到个人,但如果结合物流、金融等方面的数据,就很容易精确锁定到个人的详细情况,甚至他的家庭、单位、收支情况。这些数据都是很重要且保密性很强的个人隐私资料,网络平台将这些数据全面收集来服务于销售,是否具备正当性?这些收集的数据能否得到妥善的保护和处理,是否有泄漏的危险?这些都非常值得重视。

大量精准数据的泄露,势必导致电信欺诈等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和灰色产业的猖獗,这对个人利益的保护和社会秩序的稳定都可能造成严重的破坏。同时,卖家的数据也会被网络平台收集,网络平台借助卖家的这些数据,能够轻松分析得出市场潜力大的“爆款产品”的判断,甚至侵犯卖家的商业秘密或者知识产权,再以自营等方式生产类似或者相同的商品来参与竞争,这种“盗用”[[5]]行为具备很强的反竞争性,严重阻碍市场主体进行创新的积极性,也应当被纳入反垄断法的审查范围。

反竞争性的潜在危害

网络平台的垄断性结构,天然的诱使企业走向垄断,而垄断性结构一旦形成,企业会在不同的市场之间形成水床效应,利用互相的竞争优势,导致企业在各个市场的规模都不断扩大,进而形成市场支配地位,客观存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潜在危害。根据20226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规定(征求意见稿)》第20条规定:“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平台经营者利用数据和算法、技术以及平台规则等,没有正当理由,在与该平台内经营者竞争时,对自身给予下列优惠待遇:()对自身商品给予优先展示或者排序;()利用平台内经营者的非公开数据,开发自身商品或者辅助自身决策。[[6]]从前面所述京东商城在对京东自营和第三方卖家的区别对待中,不难看出很多网络平台已经开始具备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倾向,这些行为阻碍了市场竞争和创新。此外,具备垄断性结构的网络平台在相关市场的竞争优势,也为市场准入设置了新的准入门槛。垄断平台的出现使投资市场出现理论上称为“杀戮区”的现象,对商场上“什么可以投资,什么可以成功”的认知的影响是巨大的,投资者很难对和垄断平台巨头从事相同或类似业务的新兴企业产生信心,平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将降低对回报的预期,更会抑制投资者的投资信心,这种风险的增加甚至会阻止新兴企业进入市场。[[7]] 对于这种把持市场准入,排斥竞争的状况是反垄断法不能容忍的,这也是为什么对于网络平台的垄断性结构不得不予以重视的原因。

现行反垄断体系的应对

现行反垄断法的缺陷

上海交通大学王先林教授指出:在现代化各国反垄断法中、本就不规制垄断状态或垄断结构,而只针对垄断状态的一种滥用。只要是合法获取的垄断状态,本身都不受规制。这正体现出传统的反垄断框架在应对网络平台时捉襟见肘的局限性。就现行的反垄断法基本制度体系而言,其核心支柱仍然是禁止垄断协议制度、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制度及控制经营者集中制度,还有近几年愈加重视的禁止行政性垄断制度,这一体系充分体现了当前世界范围内盛行的行为主义色彩。

然而,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垄断法盛行的结构主义仍有其可取之处,亦能为当前的反垄断问题提供借鉴,二者只是针对问题的不同方面,侧重有别,各有独到之处。通过对网络平台的垄断性结构实行“拆分”政策,组织平台利用相邻市场力量与平台本身进行直接交易和商业合作,不失为应对网络平台反竞争性利益冲突的可行之策。

当前的网络平台带来的是网络经济发展中引发的一系列新型反竞争问题,往往不是简单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或是合谋垄断协议之类的单一反垄断问题,而是其在不同市场领域的合力带来的结构问题,具有更高的复杂性和隐秘性。平台常常用相邻市场的竞争优势来排斥其在主要市场的竞争,同时也利用主要市场的竞争优势排除相邻市场的竞争,其市场力量是相互交错的,用本市场的力量来排除本市场的竞争行为显得太过招摇和简单。这种交错市场引发的反竞争问题,仅通过规制其行为并不能得到充分的解决。网络的虚拟性使得大量的反竞争行为难以被察觉,即使发现了也难以规制,而资本的逐利性使得平台在发展中永远难以满足现状而不断扩张,市场竞争、消费者福利和企业发展三者利益间的平衡往往就很容易被打破。

避免反竞争性影响,发挥规模效益

 垄断带来的潜在反竞争性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也不能忽略垄断在提高社会效率方面的积极意义。通常大企业比小企业更有效率,垄断带来的规模经济是不可忽视的另一重要方面。实际上,有些引起垄断的过程是有效率的,例如研究与开发可能会产生垄断,因此需要一些规则来区分哪些造成垄断的行为是有益的,哪些造成垄断的行为是有害的。反垄断法的目的从来不是反垄断本身,而是防止排除竞争的行为。[[8]]垄断并不一定会完全排除竞争,如何避免垄断带来的反竞争性影响,发挥大企业的规模优势,永远是反垄断法的应有之义。

面对新兴的平台经济,要认识到平台经济的重点在于数据。数据的泄露和滥用成为垄断平台首当其冲的潜在危害。[[9]]对数据的滥用一方面体现在平台收集用户信息的权限在不断扩张,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平台第三方卖家的数据侵占。消费者在使用平台时,通常是选择平台提供的消费中介服务,而平台却常常要收集用户的身份信息,联系方式,通讯地址,甚至要求访问用户设备的通讯录、短信、麦克风等诸多不相干的权限,如果拒绝提供平台收集信息,或者不同意平台的使用条款,就无法使用该平台,这种拒绝交易的行为对消费者而言是不公平的。我们在线下超市购物时,难道进门需要填写一系列个人信息吗?交易本身并不需要如此大量的个人信息。为此需要加强权限规制手段,相关部门应当要求平台公示用户在使用平台时被收集的所有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同时消费者应当享有个人数据被收集保留的选择权。监管部门应当严加管控平台对用户个人信息的保存权限对于平台泄露个人信息的侵权行为进行处罚。

对于平台上第三方卖家的权益保护,不能采取通常的规制手段,因为这一领域主要涉及平台通过利用卖家产生的信息数据来排除竞争,而这一优势和平台的结构性优势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此可以适当地使用拆分政策。比如禁止网络零售平台所创立的自主品牌同平台商家从事相同品类的零售业务,这样能有效杜绝平台抄袭优质商家的创新成果,防止平台在取得商家订单提成的同时,以巨大的优势同商家竞争引发反竞争性的利益冲突。同时,平台对商家信息的收集也应当予以公开。

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建立规范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是关键。信息公开应当综合考虑平台、商户和消费者三方。消费者一方面应当享有对平台信息收集的知情权和拒绝权,平台应当给消费者披露合理范围的商家经营信息,商家也应当享有平台信息收集的知情权,并且有权拒绝平台不合理的信息征集,同时平台在同商家开展合作经营活动时,也应当采取公开的制度,公开招标进行。对所有收集的信息数据,商家都负有保护义务并对此承担责任,建立监管机构对平台信息保护水平的考核评分机制并将结果予以公示。

正确界定市场

英国学者亚格纽说:“每一个经营者都可以说是垄断者,只要把相关市场界定得足够小。”反过来说,每一个垄断者都能够逃避监管,只要把相关市场界定得足够大,所以对网络平台进行反垄断,首先要正确界定市场。大型网络平台横跨多个市场领域,在认定其相关市场时,必须综合考量,将相邻市场的影响力纳入认定标准中来,既要避免通过单纯界定其主要市场,以及评估其主要市场的市场份额的做法低估平台的市场力量,也要防止将完全不相干的市场力量纳入评价体系中,导致高估平台的市场力量。可结合和参考《欧盟数字市场法(草案)》中对守门人的识别方式,[[10]] 将其作为具体评估标准,分析评估市场力量,对主导平台所涉及和支配领域的多方面因素进行整体评估,尤其是基于平台生态系统运行规律,对主导平台控制市场能力的评估,可将其平台生态系统的组件以及组件的关系考量在内。其中,用户粘性还可以通过分析生态系统多归属用户的数量以及使用时长进行评估。[[11]]

反垄断制度的域外借鉴

网络平台引发的反竞争问题是世界性问题,许多国家结合本国的反垄断法的历史制度和本国国情对网络平台进行反垄断规制。

美国作为反垄断法的起源国家,在其反垄断法完善的历史过程中出现的公共承运人制度,进入了规制网络平台的视野。其理论基础在于,数字平台符合“公共承运人作为私人经营者,面向不特定社会公众提供有关服务活动;为所有人提供无差别服务并合理收费的特殊义务,具备垄断理论视角的正当性基础”。

从公共承运人的理论、与互联网经济运行实践的角度看,数字平台(特别是大型社交媒体平台)是可以依照公共承运人定义进行规制的,平台要为社会公众无歧视地提供服务的基本义务。[[12]]

此外,当前反垄断法较为先进的西方国家构建的守门之制度,对于规范我国网络平台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13]]通过对其规模的市场影响力,商家接触消费者的控制能力和市场地位稳固性和持久性进行评估,综合性认定平台市场的守门人地位,使其承担对应的特殊责任,有效应对我国反垄断法事后规制的不足,补充相关市场界定模糊的部分缺陷。

引导新竞争态势

信息化浪潮席卷一日千里,网络平台越来越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离的重要内容。由于法律本身存在的滞后性,网络平台的迅速发展势必会创造新的反竞争态势,带来一系列新的反垄断问题。通过对京东的分析,本文展示京东了垄断性结构和市场支配力量形成的特殊性,再从个性中寻找网络平台的共性,揭示了大型网络平台逃避传统反垄断法审查范围的问题所在。

面对复杂的新问题,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完善反垄断执法过程,推动形成网络平台自觉守法的良好风气,为网络经济的发展构建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法律保护机制,是解决问题的治本之策。

(编辑  季节)



¨ 本文受2023年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立项支持,项目名称为网络经济模式下的反垄断检察公益诉讼制度研究,项目编号SJCX23-1874

* 付祥,扬州大学法学院法律(法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1]] Lina M. Khan, Amazon's Antitrust Paradox, 126 Yale Law Journal 710, p793, (2017).

[[2]] Christian Ahlborn, Will LeslieEoin O’Reilly, SelfPreferencing: 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 3 Antitrust Chronicle 7, p713, (2020).

[[3]] 刘晓春:《数字平台自我优待的法律规制》,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第73页。

[[4]][]赫伯特·霍温坎普:《联邦反托拉斯政策 竞争法律及其实践》,许光耀、江山、王晨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页。

[[5]] Lina M. Khan, The Separation of Platforms and Commerce, 119 Columbia Law Review 973, p994, (2019).

[[6]]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公开征求〈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竞争政策协调司网站,https://www.sac.gov.cn/jzxts/tzgg/zqyj/art/2023/art_265e48d66ad64ea7b5726f3d6c3b6ccb.html2023618日访问。

[[8]] 马慧:《数字经济背景下平台企业横向并购反垄断的困境与路径》,载《中国流通经济》202112月第12期,第116页。

[[9]] 张元钊、李鸿阶:《我国互联网平台垄断现象、机理与治理思路》,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7期,第80页。

[[10]] 欧盟在《欧盟数字市场法(草案)》中进一步提出,如果被证实核心平台服务的提供者:(1)对内部市场有重大影响,(2)经营一个或多个重要消费者通道,(3)享有或预期获得根深蒂固和持久的经营地位,则构成《欧盟数字市场法(草案)》中的守门人。参见张新宝:《互联网生态守门人个人信息保护特别义务设置研究》,载《比较法研究》2021年第3期,第11页。

[[11]] 陈兵,林思宇:《数据+算法双轮驱动下互联网平台生态型垄断的规制》,载《知识产权》2021年第8期,第60页。

[[12]] 李友根:《公共承运人理论与互联网平台规制的正当性——美国公共承运人判例变迁的考察报告》,载《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23年第2期,第34-36页。

[[13]] 胡晓红:《反垄断法视域下我国平台经济领域守门人义务之构造》,载《学海》2023年第2期,第165-166页。



 

加强和完善规范董事会建设,持续提升公司治理效能,是中央企业深入推进改革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一项重大任务。立足中央企业董事会建设实践,结合世界一流企业董事会运作经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央企业特点、适应治理现代要求的战略型董事会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董事会科学决策水平、发挥战略治理功能,持续推动中央企业创新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实现价值创造。

构建战略型董事会的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中央企业持续推动深化改革、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赋予了新的职责使命,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董事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董事会建设是推进国有企业一系列深层次改革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中央企业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迫切需要提升董事会的战略引领能力,构建战略型董事会。一是战略型董事会有利于发挥企业战略引领作用,塑造核心竞争力。与传统的经营型、监督型董事会相比,战略型董事会更关注企业长期战略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塑造,突出战略核心功能,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强调优化主业、做强做优专业,深化企业内部各业务板块的协同发展,实现资源配置效率和发展质量效益的有效提升。二是战略型董事会有利于发挥企业战略前瞻能力,推动创新发展。战略型董事会能够有效结合企业发展特点和所在行业发展趋势,明确企业关键目标和核心任务,特别是在能源安全、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发展等领域持续发挥变革引领作用,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和培育,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三是战略型董事会有利于发挥企业科学决策水平,巩固经营优势,维护安全稳定。战略型董事会在决策机制、组织设置、董事(外部董事)履职保障、授权监督等方面持续加强自身建设,在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韧性”,提升国家战略安全保障能力等方面进一步发挥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功能作用。

构建战略型董事会的基本思路

20222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建设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为中央企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发挥公司治理效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随着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全面推进,构建适应治理现代要求的世界一流企业战略型董事会,以战略治理为核心,通过有效的战略组织、战略决策、战略协同、战略管控,持续提升董事会战略前瞻能力、科学决策能力、风险防控能力、创新推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推价值创造的过程中,为企业实现创新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提供治理保障。

强调战略治理,夯实“四条路径”

董事会要发挥战略治理核心功能,将战略引领纳入董事会治理的顶层设计,构建战略统领的董事会整体制度体系。要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通过有效的战略管控,推动企业长期发展。一是完善战略组织。通过优化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设置、建设专业高效的董事队伍、充分发挥董事会秘书作用,构建适应战略治理的董事会组织架构。二是战略决策科学。通过持续完善战略决策流程和决策机制、制定董事会决策重大事项事前沟通报告、董事尽责免责、外部董事沟通会前置与外部董事召集人等制度、搭建董事履职数字化平台,持续提升董事会科学决策水平。三是推进战略协同。在进一步明晰党组织、董事会与经理层权责关系的基础上,加强彼此的沟通协作,实现各治理主体协同运行;有序推进董事会工作体系建设,在不同职能部门间建立起畅通的沟通渠道,实现支撑部门协同运转。四是强化战略管控。实行战略监督,确保企业经营活动按照战略目标和规范进行;营造战略文化,尊重不同董事的意见和观点,加强对外部董事履职支撑服务保障;精准合理授权,在保证战略一致性的基础上,对子公司董事会分类、分层进行授权。

聚焦战略引领,提升“五种能力”

战略型董事会要持续发挥战略引领作用,推进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巩固完善企业核心功能,提高企业战略制定、决策实施和风险控制水平和能力。一是提升战略前瞻能力,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纳入企业发展规划,持续提升董事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要求董事紧密结合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持续推动战略实施。二是提升科学决策能力,依法依规对企业重大经营事项进行决策,督导经理层高效执行。三是提升创新推动能力,抓牢“科技、效率、人才、品牌”四个要素,提高创新意识,培育有利于创新的包容性文化,鼓励形成研发创新激励机制和动力机制。四是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有效识别和揭示企业经营中的重大风险隐患,推动完善风险管理体系,防范和化解重大投资决策风险。五是提升绿色治理能力,关注企业绿色转型,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落实环境责任、安全责任、社会责任。

推进价值创造,实现“三大发展”

战略型董事会把价值创造贯穿于公司治理和企业经营决策全过程,充分发挥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推动企业实现从注重数量规模向注重质量效益效率的转变,从注重短期绩效向注重长期价值转变,从单一价值视角向整体价值理念转变,从而更好发挥央企科技创新“先锋队”作用,推动企业实现创新发展;更好发挥央企安全支撑“主力军”作用,推动企业实现安全发展;更好发挥央企绿色转型“开拓者”作用,推动企业实现绿色发展。

中央企业加强战略型董事会建设的基本举措

加强和完善规范董事会建设,持续提升公司治理效能,是深化国企改革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基于企业战略管控模式,构建全过程决策管理体系,优化重大事项决策沟通机制,提升决策效能,完善外部董事支持服务体系,通过有效的公司治理持续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完善中央企业现代治理体系,全面提升世界一流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

强化董事会政治建设机制,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两个一以贯之”

一是加强理论武装。在董事会日常工作中有计划、有主题、有交流、有成效地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中央企业董事会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推动董事会与其他治理主体同频共振,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导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二是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治理效能。持续完善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工作制度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运行规则相结合的科学决策机制,使党的组织建设成为企业现代化科学发展价值链条上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在前置把关、考核评价等方面强化党组织功能定位。三是强化监督职能、确保管理合规。构建联合监督新模式,推动形成纪检、巡视、审计监督三效合一,贯通协调机制,通过优势互补、同向发力,有效推动纪检监察权威性、巡视巡察监督政治性与审计监督专业性的有机融合。持续完善监督机制,健全决策执行情况跟踪反馈和评价考核机制,建立和完善动态监管体系、完善企业内部权力运行监督等重点工作,做到监督有效、机制健全、管理合规,董事会监督职能持续深化。

深化董事会决策制度机制,提升战略治理水平

一是持续提升决策科学性。持续修订完善党组织、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等决策主体工作规则、议事规则,动态调整完善决策事项权责清单,明确决策事项范围,健全决策执行情况跟踪督办机制,进一步加强重大事项研判与沟通交流。二是持续提升决策规范性。持续健全董事会议案台账,形成从议案征集、议案审核、决议编制、记录整理、材料归档的全闭环管理。三是持续提升决策效率。在会议安排、议案材料准备等方面,保持与外部董事的汇报沟通,通过外部董事沟通会、外部董事调研等方式,帮助外部董事提前了解项目情况。决策后,通过定期听取决议执行情况报告,帮助外部董事了解重大项目进展情况,跟踪督办管控决议及授权决策事项落实情况,形成完整顺畅高效运转的决策链条。

优化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运行机制,保障董事会决策科学

一是创新专门委员会组织结构。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治理需求,持续更新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组织结构。如在石油石化、能源电力领域,探索设置安全环保委员会,在航天军工、农业医疗、建筑交通领域,设置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委员会等,进一步增强企业在本行业中的使命感、责任感、影响力。二是强化专门委员会工作支撑。根据专门委员会功能划分,进一步明确支撑保障部门职责分工,为委员提供翔实的项目材料、专业的业务团队、及时的信息服务。三是有效发挥决策前置功能作用。组织专门委员会进行专项调研并与外部专业机构建立协作机制,形成研究咨询意见,持续强化为董事会决策提供咨询和建议的功能定位。

完善外部董事履职支撑保障机制,推动外部董事科学履职

一是提升董事会数字化水平。结合企业实际,构建推进董事会科学决策、有效保障外部董事履职支撑的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外部董事信息获取途径,畅通“上情下达”“下情上达”通道。二是健全外部董事与经理层联系沟通机制。落实外部董事对企业生产经营相关情况的问询权。经理层要主动加强与外部董事的汇报沟通,积极落实外部董事提出的工作建议。三是拓宽建言献策渠道。建立外部董事高效调研机制,紧盯企业改革发展重大问题,推动外部董事的专业性意见建议真正转化为促进公司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治理效能的有效动力。

健全董事会秘书作用发挥机制,服务董事会高效运行

一是明晰岗位职责。围绕推动董事会发挥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的功能作用和履行监督职责,切实强化中央企业董事会秘书的责任担当。二是依规合法履职。充分掌握企业财务经营状况,企业内部各层级向董事会报告的重大事件情况及相关问题;及时规范提供董事履职所需材料和信息,加强对所属企业董事会建设工作指导。三是强化考核监督。加强对董事会秘书推动完善董事会制度建设、支撑董事会运行和董事履职、督促董事会议决议执行、加强沟通协调等情况的日常监督,督促董事会秘书规范高效履行职责。

健全董事会办公室工作体系,加强企业各部门协同配合

一是构建董事会支撑部门协同机制。加强董事会办公室与企业相关支撑保障部门的横向沟通,在董事会年度计划、会议议案、问询反馈、董事履职保障等方面加强协作。二是整合董事会支撑保障力量。依托企业内外部专业研究力量,围绕重大战略问题开展系统研究,进一步强化战略研究提升对董事会战略决策的支撑作用。

构建董事会战略治理体系,提升企业公司治理效能

一是建立健全以董事会政治建设机制、决策制度机制、专业委员会运行机制、外部董事履职支撑保障机制、董事会秘书作用发挥机制为基础的中央企业董事会治理架构基础,构建起以战略治理、战略组织、战略决策、战略协同、战略管控为核心要素的世界一流企业战略型董事会的治理结构。二是建立战略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董事会战略引领作用,加强前沿趋势跟踪和研判,谋划完善战略举措,完善战略管控体系,打造战略规划制定、组织、实施、监控、考核的全过程闭环管理体系,健全决策执行情况跟踪反馈机制和完善的评价考核机制,加强对战略实施的指导监督,在创新、安全、绿色等方面全面提升中央企业公司治理效能。

(编辑  尚鸣)



* 作者简介:范新,国家能源集团党校国有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文,国家能源集团党校副校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快促进数字经济、数字金融的发展对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构建稳健的数字人民币体系对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提高支付风险防控水平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我国数字货币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经济快速蓬勃发展,数字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近十年来,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015年的18.6万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50.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从27.5%增长至41.5%。数字经济的增长得益于庞大的人口规模、日新月异的基础设施、网络技术应用的高速发展等,其中数字货币特别是移动支付的普及对助力数字经济发展贡献巨大,成为中国对欧美发达国家实现弯道超车的利器。

广义数字货币的发展

从广义角度看,在一定程度上任何形式的数字化支付工具都可被称为数字货币。数字货币的发展依赖于支付体系的发展,早期支付体系的指令以纸质凭证的传递来完成,很多工作都是手工操作。随着指令的计算机化,支付效率逐渐提升,从银行卡起步,使用基于磁条卡或者IC卡的方式进行支付;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二维码、NFC等技术的发明,闪付、二维码支付等移动支付成为支付方式的主流。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指出,“支付体系的数字化等同于支付工具转化为数字货币。数字货币无法单独建立和存在,需要依托于支付系统才能运行。”得益于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技术的应用发展,中国支付体系快速数字化,引领全球数字经济稳步增长。

在国际上,随着比特币问世,加密货币发展迅速,但这些货币本质上是由开发者自我设计和命名,没有稳定的来进行定价,也就没有多少交易用它来支付,货币的属性大打折扣。

法定数字货币的发展

从法定货币角度看,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CBDC)发展稳步推进,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以下简称BIS2022年的调查报告,全球86个国家或地区的央行已有约93%开展数字货币研究,正在进行实验或概念验证的国家或地区占比从2019年的42%增加到2022年的超50%。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瑞典、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等国央行及欧央行近年来以各种形式发布了关于CBDC的考虑及计划,部分已完成了初步测试。

数字人民币的发展现状与特性

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小组,2016年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从20204月开始,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冬奥场景等“4+1”地区进行数字人民币试点。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透露,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已扩展至17个省市的26个试点地区,应用场景已从零售消费场景延展到薪资发放、普惠贷款、绿色金融等对公企业服务,以及财政、税收、公用事业、电子政务、助农扶贫等政务服务场景中,为国家战略实施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组发布的《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数字人民币的设计特性包括:兼具账户和价值特征,不计付利息,低成本,支付即结算,可控匿名,安全性和可编程性。数字人民币采用双层经营模式,由央行负责向指定运营机构发行法定数字货币,运营机构负责兑换和流通。

数字人民币的对外表现和触达用户的载体是数字钱包,通过对钱包进行分类管理,可赋予钱包不同的权限等级。从持有主体看,数字钱包分为对公钱包和个人钱包;从设备载体看,数字钱包分为软钱包和硬钱包,按照权限归属可分为母钱包和子钱包,按照客户身份识别强度分为一、二、三、四级钱包,其中四级钱包为非实名钱包。

商业银行推动数字人民币面临的挑战

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和应用是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的重要工作,目前数字人民币的基本推动框架已搭建完成,第二层指定运营机构有10家,分别为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以及网商银行(支付宝)、微众银行(微信支付),形成“六大国有+两家股份行+两家互联网银行的格局。商业银行应把握好数字人民币发展的机遇,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与效率,为实现国内大循环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的货币基础。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推广数字人民币的主要工作包括:技术对接、商户拓展、交易场景搭建、用户注册培训和公众宣传等。就目前17个省级行政区全域或部分城市进行的试点推广看,商业银行在数字人民币推动中也遇到了法律、技术、应用、盈利和反洗钱等方面的一些问题:在法律,规范使用方面存在一定的不明确或空白;在技术端,存在“双离线”支付短板和信息安全漏洞;在应用端,消费者未养成消费使用习惯;在收益方面也存在不小的挑战,例如出现利用数字人民币进行洗钱犯罪的案例。

法律层面的困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数字人民币作为一种创新设计出的法定货币,其可追溯、移动支付、匿名可控等特性提高了支付效率,补充了已有法定货币的缺陷,但现存的法律法规并未能有效地跟进调整。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修订于2015年,法规条例中未提及数字人民币,《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于2018年修订,其中第二条本条例所称人民币,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发行的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也未提及数字人民币。国家颁布的行政法作为其他法律的前置法尚未在基本概念上进行明晰,必然会导致利用数字人民币的洗钱犯罪在其他法律中的法律界定、定罪量刑和司法认定上产生混乱。

技术层面的困境

“双离线”支付是数字人民币作为法币特性区别于其他移动支付的优势特征之一,即能在收付双方均离线状态下实现数字信息的传输,进而脱离网络的限制。该特性是一把“双刃剑”,在便利的同时仍存在支付短板,目前可行的控制手段是将该功能应用在小额支付领域。不排除有不法分子在“双离线”模式下将同一笔数字货币重复使用几次,即行业中所称的“双花问题”(Double Spending)。另外,随着数字人民币的大规模应用,系统的技术稳定性也面临着巨大挑战,需要运营机构投入大量的技术资源进行维护。

应用层面的困境

数字人民币的主流支付形式没有新的变化。作为一种新的法定货币,从应用最广的消费层看,仍然是扫一扫、碰一碰支付的表现形式,使用者需要额外下载APP,使用体验上并没有太大的提升。在硬钱包、母子钱包等方面的应用目前还不理想。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23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看(见表1),全国通过银联和网联进行的交易笔数高达2920亿笔,其中银联渠道占比25.31%,网联渠道占比70.87%,可见使用POS和移动支付已非常成熟,运行平稳。

1  2023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

类型

总交易笔数/亿笔

占比

总交易金额/万亿元

占比

网联清算

2151.56

70.87%

120.58

3.96%

银联跨行支付

768.30

25.31%

70.98

2.33%

人行大小额

54.82

1.81%

2287.49

75.05%

行内支付

52.47

1.73%

533.55

17.51%

同城与农信系统

8.57

0.28%

1.67

0.05%

跨境交易

0.03

0.00%

33.66

1.10%

总计

3035.75

 

3047.92

 

 

盈利层面的困境

在盈利层面的挑战是商业银行需要面对的现实推广困境,作为业务产品,无法实现多方共赢,将阻碍其快速推广。银联POS、微信支付、支付宝等二维码支付业务中的推广各方,如发卡、收单、渠道服务和结算行等均可实现收益分层,从而实现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随着银行卡、微信等消费者端的普及使用,商户已接受了移动支付的收款方式,愿意承担部分的支付成本。数字人民币作为纸质现金的替代,具有不计息的属性,也将挤压商业银行结算存款的部分头寸,相对于传统收单产品,商业银行的推广边际收益较低。

反洗钱层面的困境

虽然数字人民币兼具账户和价值特征,可编程、可追溯,提高了监管部门追溯排查的便利度,但其运营和支付的模式相对于传统支付方式并没有根本的改变。从监管层看,监管义务主体运营机构仍然是银行和持牌机构,监管机构仍是央行,各运营机构仍存在数据孤岛的情况,不法分子可以利用交易信息分散于不同机构的孤岛特征,在操纵交易时选择性通过跨行交易切断追踪线索;从账户层面看,数字人民币可控匿名、支付快捷的特点,可能降低不法分子开户持币的难度,从而增加业务洗钱风险。

目前,浙江绍兴、云南昆明均出现了利用数字人民币进行洗钱犯罪的案例,上海甚至还出现了利用数字人民币为境外电信网络诈骗、赌博等上游犯罪分子拆分转移赃款进行“分”的团伙犯罪案件,不法分子利用数字人民币交易的隐蔽性和公众对数字人民币的认知不清晰,不断挑战法律的底线。

商业银行推动数字人民币的路径展望

作为国家层面推出的战略工具,数字人民币体系将对数字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商业银行应从国家战略层面对数字人民币体系的构建采取相应的举措,解决在技术、法律、利益冲突、反洗钱中的现实问题,配合央行全面推动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的设计与落地,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体系的生态构成,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贡献。

配合完善相关法律规范

商业银行作为业务的具体执行层,应协助立法机关和央行制定适用数字人民币管理的法律,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均处于公开征求修改意见阶段,相关机构可根据数字人民币最新的技术发展情况,对数字人民币的明确定义和全周期监管、个人信息的保护、各机构间权利义务界限的划分、反洗钱等问题作出具体的规定。

开发特色的技术应用场景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充分竞争,传统移动支付已经十分成熟,在没有强力行政手段推动下,数字人民币在零售端增加交易份额的难度巨大。商业银行应结合数字人民币的特性,在数字经济和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当下,开发更多有特色的应用场景,形成与传统移动支付不同的体验生态。第一,利用其交易效率、交易安全、低成本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在跨境支付、离线支付、消费金融、有条件支付等场景中进行高质量的应用。如目前国家关注外国来华人员的支付体验工作,商业银行可通过数字人民币为外国来华人员提供更高效、更方便的金融服务。利用数字人民币的可编程性,还可提高政府部门补贴资金的流向控制,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第二,在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发展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可利用存量的客户资源,加快自身系统的迭代升级,改造基础系统设施,为构建多层次的智能合约平台创造准备。

加强商户侧的营销推动

    商业银行应利用数字人民币跨行交易手续费的特点,加强商户侧的营销推动,借鉴支付宝与微信支付的运营方式,对使用数字人民币交易结算的企业,在银行金融服务中执行优惠政策,提升商户侧客户粘度,进而提高存款留存获得收益。

开展消费侧的知识普及

从第三方支付的推广历程看,从最初使用U盾的网银支付到线上快捷支付,从扫码支付到碰一碰支付,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使用越来越便捷。可以说,谁主导了消费者的使用习惯,谁就能主导交易。商业银行应加强对消费者客户和商户的知识普及,提高消费者对数字人民币交易的安全认知,促使其逐步养成使用习惯,同时为公众提供更安全便捷的数字人民币运营系统,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结语

数字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提高,金融科技创新将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作为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数字人民币体系为社会提供了安全、普惠、快捷的支付方式,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虽然商业银行在推动数字人民币发展中面临法律、技术、应用、盈利和反洗钱等方面的难题,但应看到我国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发展的重要性,积极提升自身金融服务水平与效率,为实现国内大循环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的货币基础。

(编辑  宋斌斌)



* 徐玉洁,中信银行武汉分行副行长,高级经济师;杨朱培,中信银行长沙分行资深产品经理,中级经济师。




 

伴随当今知识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货物与服务贸易中的无形资产价值占比不断增加,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决定机制开始发生重大变革。以知识产权、技术、人才、数据等为代表的、需要通过一定途径获取的“获得型”要素禀赋,因其呈现出与传统天然要素禀赋完全不同的边际收益递增特性,而成为一国贸易竞争力的新动能与核心驱动力。

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发达经济体开始感受到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所带来的竞争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底色的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如美国通过多轮单方面的技术施压和贸易制裁,企图在战略上钳制中国的经济发展。当今国际贸易竞争的本质已经演变成各国知识产权的竞争,而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成为各国维护自身国际贸易利得的关键因素,也逐渐发展成各国相互制约贸易竞争力提升的核心筹码。

以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对外贸易竞争力存在现实制约

在当前国际经济贸易大变局背景下,以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对外贸易竞争力存在如下国内国际的现实制约。从国内现实看,以“平齐型保护”为核心的保护体系设计思路难以为“获得型”贸易竞争力形成提供充足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移植借鉴国外相关法律法规,在短时间内快速形成了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位一体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具有起点高、标准严、与国际接轨早的优势。但是,这一形成过程并未充分考虑到我国技术发展水平的阶段性特征,导致错配性保护的情形时有发生。例如,中国专利法实施三十多年来,超过九成的专利判决采取了法定赔偿方式,平均判赔额仅约为8万元,相较于美国专利诉讼中平均判赔金额500余万美元,差距十分明显。这不仅无法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产生强有力的威慑作用,同时也难以提升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与创新意愿。

其次,在“司法-行政双轨制运行的执法保护体系中,行政执法在我国幅员辽阔、知识产权案件日益增加的大背景下,因具有处理及时、解决迅速、自愿执行率高等优势,而成为司法审判的有力辅助,但也因司法行政两者程序混杂、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导致协作保护效率低下和循环诉讼等问题;加之不同地区之间执法水平与保护意识的不均质性,进一步凸显了知识产权保护难以最大化创新激励效应,从而成为提升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核心痛点。从国际环境看,全球产业链布局思维更迭,加剧我国在高技术领域的“脱钩断链”风险与知识产权国际规则话语权持续缺失的风险。在经历新冠疫情全球性蔓延的冲击、区域贸易保护主义的不断抬头之后,供应环节全球性分散抑或集中在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潜在风险被充分揭示,全球产业链分工的“互利共赢”不再是分工重点,地缘政治利益成为强行阻断全球供应链正常运转的借口。安全及风险意识成为后疫情时期全球产业链重构逻辑的重要考量因素。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经济体基于自身在经济和科技发展方面所具有的先发优势和垄断地位,以解决知识产权保护的全球治理问题为借口,频繁采取遏制他国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措施。如以进口产品是否侵犯知识产权、是否强制技术转让等为由,对我国企业开展“337调查”“301调查等,旨在实现自身利益优先目标,迫使我国与当前全球生产网络脱钩,从而维护其自身在国际分工中的垄断地位。

本轮中美贸易摩擦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知识产权国际规则治理的话语权存在明显缺失,国内国际制度间的协调能力问题也表现出欠缺,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体系保障,迫切需要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提升。

加快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形成对外贸易竞争新优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旨在加快更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建设,有效促进形成对外贸易竞争新优势。

以“异质型保护”为核心的最优知识产权保护策略设计思路。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通过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建设,助力形成新型对外贸易竞争力,内在地要求我们立足自身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构建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具体而言,可从“技术阶梯”与“知识产权保护依赖度”二重异质性视角,设计最优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破解传统“平齐型保护”缺乏保护灵活性、创新激励政策低效等问题。

第一,对处于准前沿技术阶梯、且具有高知识产权保护敏感度的行业,可施行重创造、强保护的创新型策略。通过采取较短期的保护长度以及较宽的保护范围与侵权惩罚标准,保证领先企业先进技术的市场收益权,提高侵权成本,以短期高收益激发企业长期创新动力,从而助力我国成为国际前沿技术的“策源地”,打造一批新兴赛道的全球产业链“主”,同时通过示范效应激励其他行业企业向上追赶,最终提升整体技术水平。

第二,对处于准前沿技术阶梯但为低知识产权保护敏感度的行业,可施行重规制、自保护的自律型策略,加快完善此类非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界定,拓展保护类政策覆盖范围或增添知识产权类别,并联合行业协会、行业内龙头企业建立创新成果的行业管理标准,为企业保护创新成果提供规则基础。

第三,对处于远离前沿技术阶梯但为高知识产权保护敏感度的行业,可施行重溢出、保护的发展型策略,在深入了解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基础上,积极寻求、利用这些法律条款和规则协议的例外条款,不断积累自身技术水平。

第四,对处于远离前沿技术阶梯且为低知识产权保护敏感度的行业,可施行重转化、窄保护的应用型策略,通过采取适当的保护长度和宽度,适度缩短知识产权保护期限,缩窄保护范围,将落脚点放在知识产权创新成果的转化与运用中,扩大行业的市场规模与整体质量。

以“司法-行政双轨保护机制协同”为基础的“三增进”执法保护体系优化。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的司法审判与行政执法之间的联合保护协调机制,不断增进知识产权的“保护效率”“保护威慑”与“保护意识”,从而为贸易竞争力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进一步明确司法审判与行政执法的功能定位,通过建立各类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衔接渠道,形成公认的执法办案程序规则和证据采集标准。实施差异化的双轨制成本干预,提升司法案源质量,降低逆向选择风险,同时降低行政保护成本,增强公共服务普及性。匹配建立双轨制执法保护演进形态和综合效率变化动态监测体系,做实知识产权“三审合一”的审判模式,协同提升保护规范性与案件处理整体效率

二是释放司法保护的制度活力与示范效应,提升司法诉讼成本,不断完善和推广惩罚性赔偿制度,通过提高赔偿数额、加大赔偿力度,增强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遏制和威慑作用。同时,要更加关注案件办理质效,集中精力精审疑难复杂案件,主动瞄准国际前沿和先进规则,作出更多在国际上具有规则引领性的司法裁判。

三是运用数字技术构建多途径、常态化的国际国内宣传机制,以及应对知识产权纠纷的信息共享、预警和应诉机制,不断提升经济个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实现从“要我保护”到“我要保护”的转变。

以“区域生产网络主导”为抓手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话语权提升。后疫情时期,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从根本上变革了全球产业链的构建理念,由过去追求“交易成本最低”原则转变为追求“社会成本最低”原则,产业链的安全可控性成为生产环节、片段和工序区域配置的重要标准,未来区域生产网络将成为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均衡解。

第一,以区域生产网络主导提升知识产权规则的国际话语权与国际治理水平。基于我国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优势,通过构建“以我为主”的区域分工网络,制定并提出相关技术规则,提前布局知识产权国际网络以形成技术壁垒,进而有效提升我国的对外贸易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同时深度参与RCEPCPTPP等多边贸易协定,以此为契机宣传知识产权发展的中国实践,分享知识产权保护的中国经验,提出知识产权规则的中国方案

第二,以区域生产网络为枢纽,对等衔接国际知识产权规则与标准。不断推进区域生产网络内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一体化,谋划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联盟和跨地区性国际组织,引导签订体现公平公正的各项知识产权区域协定。以此为基础,合理、对等地对标衔接国际知识产权规则与标准,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第三,加快建设知识产权海外服务平台,重点推行知识产权海外风险负面清单制度。探索在重点贸易国家(地区)建设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海外分中心,依托国家海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南针”网,开展重点产业领域海外知识产权风险实时监测,定期发布知识产权海外风险负面清单,实现海外知识产权信息的高效流转和共享,为企业提供及时的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与纠纷应对指导服务,形成海外纠纷应对服务网络体系。

   (编辑  杨利红)



* 黄先海,浙江大学副校长;余骁,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副教授。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阔步前行,发展势头强劲。数据显示,我国工业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基本稳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保持全球第一。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兴国之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出的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22 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突破 40 万亿元大关,占 GDP 的比重达到 33.2%。其中,制造业增加值达 33.5 万亿元,占全球比重30%,制造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加快向制造业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基本形成了规模大、体系全、竞争力较强的制造业体系。

从现在到2035年,是中国制造业实现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也是制造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关键时期。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要加大利用外资力度、促进重点制造业产品进出口,深化国际合作交流,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创新制度与技术。充分利用科技革命成果,促进现代制造业对外开放的信息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扩大现代制造业对外开放,是迈向制造业强国的关键棋子。

制造业的制度创新与开放是制造业对外开放的前提条件

    本轮科技革命意义重大,必将推动全球制度重构。中国的党政管理体系将逐步实现科学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生态化。政府将成为用数字化和智能化“武装到牙齿”的科学化管理与服务平台和生态系统。要把高水平、高效率的党政体系转化为现代制造业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服务系统,成为现代制造业对外开放的坚强后盾。

现代化制造业对外开放需要一个内外融合的理论支持,这是现代制造业对外开放的基石。一是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全球经济理论出现了“世界命运共同体特征”。“通证制”的出现,使得分配制度数字化和公平化,使生产者、消费者与资本持有者共同参与分配。二是进一步研究中国现代化背景下的习近平经济思想体系,用科技革命的数字化、信息化、生态化和智能化技术,推动习近平经济思想科学发展,形成全球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经济思想,必须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形成全球统一的、科学的、百花齐放的理论体系。三是创新未来经济学的科学理论体系。现阶段,全球经济理论都面临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科学化转型,面向科技革命的理论体系正在形成。中国要加大对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力度,把握全球经济理论和思想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对于中国现代制造业对外开放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和建设全球制造业金融中心,为现代制造业提供一流的国际金融服务

中国现有的金融制度和体系与现代制造业对外开放不相适应。在货币制度、金融服务、风险管理、数字金融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要着手建立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化金融体系,抓紧解决一些短板和瓶颈,研究和建设“全球制造业金融中心”。

“制造业金融”是专门为制造业服务的金融体系和生态。中国制造业已经占到全球制造业的三分之一以上,如此庞大的体系如果没有一个高水平的货币金融体系的支持,面临的风险是巨大的。况且制造业的沉淀成本巨大,研发周期长,供应链复杂多变,价值链脆弱,面临巨大的国际风险,特别是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受控于人的情况下,中国急需研究和建设全球制造业金融中心和总部基地。

把科技金融战略、数字金融战略、绿色金融战略、供应链金融战略、价值链金融战略和制造强国战略融为一体。大力发展租赁金融,推动设备租赁证券化,建立全球设备租赁平台与生态,使中国现代制造业在融入全球租赁金融市场的同时,建立全球大市场。应当允许销售额超过3000亿元的现代制造业企业建立租赁证券化公司,开办数字化专利银行。通过市场微观机制,建立供应链联合体和价值链联合体,使现代制造业企业与全球企业联为一体,是防止地缘政治风险对企业造成伤害的“先发优势”。通过全球制造业金融中心把中国现代制造业企业定位在全球价值链制高点,防范各种货币金融风险。

可以参考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成功经验,向国家控股的前十大管理好、风控好的投资银行、证券公司注入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打造全球一流投资银行,在全球布局,全面提升中国现代制造业在全球的并购重组和风险管理能力,为现代制造业企业对外开放提供强大的资金基础。

实施全球供应链战略,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全球供应链联合体和数字系统

美国于2012年实施了全球供应链战略。但美国去全球化的以邻为壑的经济战略使该战略走进了“死胡同”。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供应链规划、战略与信息系统,以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平台与数字化生态系统,以科技金融公司和数字金融公司为主导的供应链金融系统。发展供应端的订单与应收购融资模型,生产端的仓单融资与证券化,消费端的消费供应链闭环系统,使企业面向全球客户获得资金来源。研究与设计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全球性供应链与供应链金融联合体,赋能现代制造业对外开放。

实施全球价值链战略,帮助现代制造业企业占领全球价值链制高点,实现以先进技术和人才支持的高质量发展

    价值链一词最早由迈克尔·波特提出,是指企业内外部的价值关系。科技革命使价值链的概念向信息化和数字化方向拓展,使价值链成为价值运动的信息生态系统,而不仅仅是企业价值,还包括社会价值和个人的消费价值。价值的概念也发生了重要的扩展,价值是一定时间对人有用的信息。这一概念实现了马克思价值理论与效用价值理论的有机统一。最早提及这个概念的是2020年诺贝尔奖得主保罗·米尔格罗姆,他在拍卖模型中引入了基于纳什均衡的信息价值算法。个人的价值是价值的“原子”,商品价值和企业价值是人的价值的复合函数。

全球价值链的运动是人的价值运动。在中国制造业对外开放中,构建制造业企业的全球价值链战略,一是实施数字中国战略,把科技人才与知识产权的价值数据进行数字资产化管理,使工作量证明与个人价值数据建立纳什均衡函数关系,从而求解价值数据(邹平座,2023)。二是通过价值链管理,实施人口的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就业与再就业工程,为制造业企业对外开放提供高质量的人才。三是进一步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对制造业企业的员工价值数据进行托管、确权和私有化,推动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以科技革命为契机,研究和建立中国式“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为现代制造业企业营造安全、赋能、稳定的国际货币环境

中国在发展数字人民币的同时,需要在全球范围内研究和发展以人的价值数据为基础的数字货币。这是货币发展历史的客观需求,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客观需要。货币发展历史贯穿三个重要的阶段:商品本位制、信用本位制和价值本位制。

中国的社会制度和经济性质强调人民的中心地位,要推动中国优质的大型数字化企业“走出去”,在全球范围内研究和发展以人的价值数据为基础的数字货币,建立全球价值公链,设计全球价值链度量衡系统,形成以中国为主体的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这是支持现代制造业对外开放的重要武器,可以有效规避全球货币风险,并且把握全球货币主导权和话语权,为中国现代制造业企业的长期发展创造长期红利。

在中国产品“走出去”的过程中,大力发展基于价值链的数字化易货贸易,防止国际货币的异常冲击,探索建立新的数字化的国际贸易体系。

研究和建立“数字专利银行”制度,实现科技、金融、制造业企业联动发展

专利银行制度在20世纪70年代产生于美国。专利银行是从专利权人手中吸纳有价值的专利,在不改变专利所有权的前提下对专利进行统一的托管运营,创造价值后与专利权人分享。在信息化、智能化的背景下,运用价值链模型能够准确求解知识产权的价值,因为知识产权数据本身就是一定时间对人有用的信息,可以通过米尔格罗姆方程式与纳什算法准确求解。这个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为数字化专利银行制度奠定了基础。

研究与设计全球性的“数字化专利银行制度”,将推动科技、产业与金融协同发展,推动高新技术研发、基础科学研发与教育、前沿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进而保护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知识产权,并且形成与把握全球科技数据,为中国现代制造业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与发展动力,从而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先发优势”。

现代制造业对外开放是一个科学的系统工程,应当谋定而后动。要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创新理论与战略,研究和设计面向未来的对外开放战略与技术。高度重视本轮科技革命的历史作用,做好顶层设计,为中国现代制造业对外开放营造一个一流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打造全球最好的价值链系统。

(编辑  宋斌斌)



* 邹平座,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制造业金融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