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培育新主体增强新动能 努力推进现代农业再上新水平

高志国 来源:《经济导刊》2017年10期 2017.11.06 11:23:37

 

中国蔬菜第一县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位于山东西部,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素有“一脚踏三省”之说。莘县历史悠久,春秋时即为卫国莘邑,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始称莘县。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宰相伊尹曾躬耕莘野,郑板桥曾任范县县令(治所在今莘县古城镇)。莘县还是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中心区。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两次担任莘县县委副书记。

过去,莘县的经济发展比较滞后。从1990年代中期以来,莘县确定以发展瓜菜菌作为主导产业的方向,历届县委和县政府坚持这一发展思路,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现在已取得了成效。莘县交通优势明显,农产品和矿产资源丰富,优质瓜菜菌产量全国领先。2016年,莘县蔬菜经营面积已超过98万亩,产量达到487万吨,被中国蔬菜农业协会授予“中国蔬菜第一县”。

莘县之所以能抓好蔬菜瓜菌产业,发展成为中国蔬菜第一县,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就是建立了完善的合作社体系,规范和完善管理制度,把合作社做实,使之真正发挥示范、带动、服务的作用。

 

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莘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主体,也是莘县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机制的主力军,在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增效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2057家,其中种植类1550家,畜牧养殖类396家,水产养殖类10家,林业类60家,农机服务类41家。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是抓规范,促合作,全面提升合作社综合竞争力。

规范管理。在专业合作社发展初期,因发展速度过快、数量多,导致管理相对粗放。莘县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省里的有关条例,加强宣传引导,引导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都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运作流程。

指导服务。县直各部门根据自身职责,加强对合作社的服务和指导。涉农部门从2016年以来,举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100余期,培训各类骨干2万人次;培育了从国家级到省、市、县各级示范社345家,家庭示范农场150家。工商部门认真落实合作社登记注册和年检政策,开展回访、巡查工作,帮助合作社建立健全机构,完善制度,规范行为,防止出现“空壳合作社”问题。

推进合作。引导具备一定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合作成立联合社,尽快形成行业优势。莘县众联农机联合社由6家农机合作社组建而成,拥有各种农机200多台,服务规模迅速壮大。莘县蔬菜种苗合作社联合社,由9家合作社联合组成,合作社80%以上的蔬菜种苗经联合社销售,销售遍及全县及周边县(市、区),年销售收入4000多万元。莘县供销社牵头成立了莘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吸纳20个农资专业合作社参加,增强了服务功能。

二是多扶持,重创新,全力支持合作社发展。

争取各级财政扶持。通过财政、农业、林业、水利、发改等部门,为全县60多个合作社争取各级财政扶持资金1500多万元。同时,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参与国家支农建设项目,把“生态农业示范县”项目支持资金向合作社倾斜。

创新金融支持。多家银行对合作社开展了信用评定贷款、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蔬菜大棚抵押贷款。县人行定点对专业合作社进行信用评定试点。县农银采取社内3户联保方式对若干专业合作社贷款,等等。

引进工商资本,注入合作社,建基地、带产业、活流通。近几年,合作社先后引入工商资本11亿元,建设了60多处面积达3万多亩的标准化基地,拉动农民投入4亿多元,带动农户1.6万户。其中,中原现代农业建设了高标准温室,返租周边农户经营,有效解决了群众前期投入问题。首鲜蔬果有限公司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自建生产基地1500亩,合作基地3000余亩,带动农户516户,平均每户增收2-4万元。

三是抓产业,促提升,切实增强合作社示范带动功能。

发展生产基地。规模化、基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在充分考虑群众意愿、产业基础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加快合作社基地建设。目前全县43家合作社建设种植基地58处、12万亩;13家合作社建设养殖基地16处。全县冬暖式大棚发展到28万座,拱棚20万亩,其中200亩以上的连片标准化生产基地130处,成为全国最大的香瓜生产基地,著名的无公害蔬菜和食用菌生产基地;全县小肉食鸡年出栏3亿多只,生猪年出栏130多万头。无论新建还是改造整合,都按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要求,实施成方连片开发,按照高标准建造。

提升产品质量。部门监管和合作社自律相结合,合作社按照国家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本县的具体生产标准,制定了严格的产品质量监管措施,规范农业生产。在基地管理上,严格准入制度,实行“十有五统一”标准(“十有”:有龙头带动、有技术负责人、有管理制度、有技术操作规程标准、有生产记录特别是用药记录、有产品品牌、有包装标识、有速测设备并开展自检、有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有电脑能上网、有标志牌;“五统一”:统一种植、统一生产技术规程、统一化学投入品采购供应、统一基地产品认证、统一产品销售)。在生产过程中,优先物理防治,辅以化学防治,推广使用高温闷棚、粘虫板等物理防治措施,禁止使用高毒农药。

打造产品品牌。鼓励合作社开展品牌认证,实施品牌经营,以品牌开拓市场,促进产业升级。全县有600多家合作社实行了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标准,181家农产品获得“三品”认证,195家拥有注册商标。在合作社带动下,全县农产品注册商标256个,“三品一标”认证品牌176个,认证总面积45万亩。

拓宽销售市场。全县已有115个合作社与超市或流通企业建立了产销关系,年销售蔬菜4000多吨。每年举办多次瓜菜节、展销会及洽谈会。加强市场建设,全县占地面积50亩以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有22处,年交易额50多亿元;专业运输车辆1200多部,运销大户、经纪人5000多人。产品销往全国绝大多数省市,是北京市确定的果蔬供应重要基地,产品抽检合格率一直保持100%。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线上交易、农产品定制、直供直销等新模式。先后引进了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京东商城、邮政买卖惠,建成了“云农场”服务平台、中国北方瓜菜菌网、淘宝特色馆、京东特色馆,与国内40余家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形成“合作社+基地+超市+电子商务”新型农村电商模式。借助电子商务平台销售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04家,其中拥有自建网络平台的90家,依托第三方网络平台实施销售的96家。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的成效

一是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大部分都有专职的供销人员,奔波于城乡各地,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并起到引导生产的作用,让农民抱团闯市场。如惠民粮食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联成一体,统一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粮食种植的组织化程度。该社在乡镇相继成立了分社,联系从事农产品流通的能人,共享市场信息,使粮食生产能够及时调整,提高了市场占有率。莘县联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管理、生产、购售的服务模式,定期为农户提供菌种信息,推广优良品种;协助社员集中采购生产物资;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组织产品与市场对接,解决社员买难卖难的问题,使加入到合作社的农户真正得到了实惠。

二是加快了品牌农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为推动“一村一品”搭建了一个好的平台,把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有效解决了农产品的质量认证、商标注册、包装、加工、销售等问题,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莘县丽艳瓜菜专业合作社,从山东农科院引进富硒农产品生产技术,聘请专家现场指导,生产富硒香瓜,按无公害生产操作规程,统一组织生产,统一销售。该合作社生产的无公害富硒香瓜已注册了“丽艳”牌商标,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莘县联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生产的“亿康乐”食用菌,受到福建、青岛、大庆、北京等地客户的青睐,产品远销加拿大、西班牙、韩国、日本等地。

三是推进了农业科技进步。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开展技术服务,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了专业化、集约化水平。莘县合力养猪专业合作社积极推广养猪新技术,组织社员学习环保养猪法,既节约了饲养成本,又减少了污染。

四是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统一组织提供信息、农资、技术服务,降低了生产成本;统一组织农产品销售,降低了交易成本;统一按照无公害等技术规程组织生产,提高了农产品品质,提高了农产品价格。有的合作社通过推广发展新产品或扩大生产规模,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为闲散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

 

增强“造血”功能,壮大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是保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强化农业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从源头上减轻农民负担、解决税费改革后村级收入减少的客观需要。近年来,我们按照“强组织、建项目、抓产业、富群众”的目标,把提升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创新课题,依托产业优势,通过强力帮扶、考核激励、示范带动等措施,不断增强农村自身“造血”功能,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目前,全县24个镇街中,有18个镇街有了自己的特色产业,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上的村增加了20%,群众收入也有了较大幅度增加。

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提供组织保障

一是配强村级班子。村级班子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领路人,其素质高低至关重要。因此,我们把配强村干部队伍作为首要任务来抓,结合村“两委”换届,扩大选人范围,重点在大学生、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中选拔干部,将那些年纪轻、能力强、素质高、有活力的人员充实到村“两委”队伍中,不断优化农村干部结构,使村级领导班子真正成为带领农村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强集体。开展合作社带头人和村支部书记“双向培养”。一方面,采取“干部访、群众荐”的方式,将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合作社带头人,纳入选拔视野,为其成长搭建平台;另一方面,积极引导村支部书记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为其提供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二是加强教育培训。通过县委党校、农村干部远程教育等载体,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不断更新村干部的知识结构,使他们转变思想观念,增强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经营管理服务水平。针对村产业特点,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课堂学习与现场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一系列培训活动。组织优秀村支部书记到外地参观学习,邀请全国知名村支部书记为全县村支部书记传经送宝。

三是加强考核奖惩。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村级班子任期目标考核和年度目标考核的主要指标,与村干部补贴报酬、评先选优挂钩。每年评选出优秀村(居)党组织书记,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奖励。对特别优秀的,经过严格考核,按副科级干部标准落实补贴报酬。对工作长期打不开局面、村级经济发展乏力的村支部书记进行调整。

坚持因地制宜,拓宽农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

在发展集体经济过程中,莘县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扬长避短,不搞“一刀切”,实施典型示范带动。

加强集体资产管理,确保安全公开透明

一是加强村级财务监管。实行村账“双代管”,全县1116个村全部开设了公用账户,集体经济收入都及时、足额存入公户,并制定了一系列财经管理制度,确保村集体资产不缩水、不流失。二是开展强村(居)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在全市率先实施村级审计,建立村级工作督查制度试点工作,组建专职队伍,逐村开展审计活动。三是坚持民主决策。在选择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和确定经营方式上,坚持民主决策,让群众广泛讨论,集思广益,科学论证,防止少数干部盲目决策,给集体经济发展造成损失。

加大帮扶力度,保障正常运转

对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的村庄,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制定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在资金和政策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对贫困村,在省市选派31名第一书记,从县直部门抽调26名素质高、熟悉基层的人员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对63个空壳村,选派后进村整顿工作组进行帮扶,实行全覆盖。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吃住在村,发挥资源、信息、技术优势,帮助村班子制定“产业兴村”规划,确保每个村都有1-2个主导产业。古城镇徐楼村工作组帮助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流转土地443亩,发展洋葱、辣椒种植,目前徐楼村已成为露地菜种植示范村。

在产业转型发展和提质增效为主线的工作中,培育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村集体经济,激活力、凝动力、补短板、强素质,进一步提升农业组织化保障水平。

(编辑  迟晨光)



* 高志国,中共山东省莘县县委副书记、县长。

相关阅读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4年01期

总期号:296期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