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农村环境治理离不开绿色发展

郑挺颖 来源:本刊编辑部 2018.03.16 11:03:37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20字的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很好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新理念。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前置绿色发展的理念,不能再重复过去盲目开发,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

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时势使然,也是农村环境治理的一场及时雨。

 

乡村环境污染不容忽视

近年来,公众高度关注国内大中城市的雾霾,其实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工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但这些地区的很多农村也负担了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生活废弃物、畜禽养殖排放废物和农村面源污染等。水体污染在农村环境污染中显得尤为突出,直接威胁着农民的身体健康。

在大中城市,环保部门对工业企业的排污标准较高,监管更为到位,一些排污大户就转移到监管力度较弱的农村去,大肆偷排漏排,那些承接了落后产能的农村地区,其空气质量和水质自然迅速恶化。

一般情况下,农村的居民点较为分散,其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的半径要远远大于城市地区,处理成本也比城市高,而且大多数农村的财政能力不如城市,所以不少地区的农村生活垃圾难以得到妥善处理,随意堆积在河道、湖泊、池塘边上的现象颇为常见。

除了看得见的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也同样严重。水利部于2016年初发布《地下水动态月报》,披露了2015年对全国各地2103口地下水水井的监测数据。结果显示,80.2%的地下水无法饮用。水利部统计,2015年中国农村仍有约1.9亿人的饮用水有害物质超标。一方面,如果用受到污染的水来浇灌农作物,就会给所有国民的食品安全埋下隐患。另一方面,只求数量、不重质量的农业生产模式,还消耗了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也让我国的农业生产变得不可持续。

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获“十二连增”,总产量突破1.2万亿斤。这个成绩很了不起,但我国粮食高产的代价也异常沉重。我国化肥产量和消费量均占全球总量的1/3以上。过量施用化肥已成为我国农业的软肋,不但浪费了不可再生的煤炭、磷矿等能源和资源,同时也加重了国内对硫、钾的对外依存度,还造成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和江河污染。2010年,环保部发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提到,如果用COD(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来衡量污染源比重的话,农业已经超过工业成为最大的污染源。

另外,我国每年180万吨的农药用量,有效利用率竟然不足30%,多种农药造成了土壤污染,甚至使病虫害的免疫能力增强。我国化肥、农药的滥用不仅仅威胁到餐桌的安全,还对生态造成破坏。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严重依赖化肥、农药的农业生产模式是必须改变的,可以预期会有更多的农民转向生产优质、高价的有机农产品、特色农产品等。在条件合适的乡村推广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的发展,不但有利于当地自然生态的恢复,还能够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帮助农民增收。

 

环境污染恶化趋势开始扭转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逐渐深入,近年来我国农业在发展模式上正在悄然转变,越来越注重可持续性。截至2017年底,我国农药使用量已实现连续3年负增长,化肥使用量呈现零增长。

另外,水利部发布的《201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2016年全国用水总量较2015年略有下降,用水效率进一步提升,用水结构不断优化,水质状况总体有所好转。用水总量下降与华北地区改种低耗水的农作物也有关系。值得一提的是,荷兰等农业科技大国巧妙选择不同农作物的种类搭配,不但实现了节水、土壤修复,还发展了观光农业。这无疑值得我国有意发展生态旅游的乡村借鉴。

随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河长制”在全国推行,我国省、市、县、乡四级河长已有近27万名。鉴于“河长制”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取得的良好效果,“湖长制”也应运而生,湖北、浙江等省已经先行先试。“河长制”明确了河流的监管责任,对河流水质的改善功莫大焉。现在,“林长制”已在安徽省取得不错的效果,国家林业局将在总结安徽省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探索实行“林长制”。

在生态宜居方面,眼下各地大力推动的“厕所革命”的确帮助农村居民改善了环境卫生条件。农村的“厕所革命”除了改善卫生条件,还改善了村容村貌,有利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期待在粪便无害化处理的前提下,有条件的乡村可发展生态厕所,推动人畜粪便还田,既可恢复土地肥力,又能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目前主要采用集中清运、统一填埋或焚烧方式。这种垃圾处理方式的优点是见效快,有利村容整洁,但长远看还是要发动农村现有闲散劳动力,实现减量、分类、资源回收、循环利用。

 

需要警惕的一些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气势恢宏、布局深远,让许多人信心倍增,有志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笔者身边有不少朋友将资金投到农村,但这却令人喜忧参半。

喜的是资金下乡,这对乡村发展无疑是一种重要的推动力。令人担忧的是投资者的动机,有些人并非真想振兴乡村,而是跟风下乡,巧立项目,搞房地产建设(比如到风景优美的地方建别墅),跑马圈地,开而不发。最后,给乡村留下一片片抛荒的农田,一群群失地的农民。

其次,一些投资者不顾绿色发展的要求,将落后产能带到乡村,或者环境治理措施不到位。例如,建一个大型的牲畜养殖场,但让牲畜粪便直排到江湖河海,给乡村带来更多的污染。

还有一种担忧是建设者硬干、蛮干,好心办坏事。脱离本地实际,找不到乡村特色,缺乏整体布局,没有长远规划等,都是常见的“坑”。每一个村落都有自己的文化传承。但一些投资者完全不顾及乡村周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突兀地造出一个极不协调的西洋或“后现代风格”的农场、别墅、游乐场等项目。这些建筑和设施割裂了当地文化传统。类似的做法还有铺进口草皮,或从外国移植一些水土不服的景观植物,既让风景不协调,甚至还破坏生态平衡,给当地带来外来入侵物种。

另一种担忧是乡村旅游投资者审美品味不高,却不懂装懂。一些乡村旅游开发项目,似乎很注重传统文化,却在一些名胜古迹周边大兴土木,用钢筋水泥建起一堆仿古的伪文物,喧宾夺主。开发者自以为是在复兴传统文化,其实画蛇添足,破坏了乡村的本原面貌,大煞风景,让远道而来的游客败兴而归。

中国有灿若群星的千千万万个乡村,每一个乡村都有属于她自己的记忆、禀赋和性情。振兴乡村,建设宜居、美丽的乡村,呼唤更多这样的人才——他们既有守护故土的情怀,也有扶助贫困的智慧,还有绿色发展的觉悟。不过,他们更需要坚定持有对家乡美的自信,而这往往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

(编辑  杨利红)



* 郑挺颖,《环境与生活》杂志执行副总编、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相关阅读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4年01期

总期号:296期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