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依靠集体力量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何允辉 来源: 2019.03.15 13:17:21

 

 

何斯路村位于浙江省义乌城西,全村面积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0多亩,常住人口1056人。村庄背靠望道森林公园,沿途有长堰水库、圣寿禅寺等多处自然和人文景观,是国家3A级景区。村庄距离杭金衢高速公路5公里,交通便利。

2008年回乡后当选为村主任和村支书。当时何斯路村非常贫穷,人均年收入只有4587元。村里有21个光棍,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几乎见不到健康的年轻人。村集体欠债30多万元。担任村支书后,我决心带领村民走集体发展的路子,确立了以观光农业和旅游业引领发展的思路,带领村民共同发展致富。

 

村民共有资产和市场资本的对接

 

在起步阶段,我们首先成立了义乌草根休闲农业专业合作社,作为村集体经济的主体。合作社注册资本为500万元,经营项目包括薰衣草主题观光园、休闲度假庄园等,首期投资3700万元,总投资达9000万元。总资本金中,以生态资源折合25%的股份作为集体股(每个村民平均免费持有2000股原始股);75%为认购股,由村民和他人(企业)自主认购。我们聘请了有关专家对本村环境生态资源(水域、林园、土地、古林木、古民居等)进行评估测价,并折算成相应股份。这样就将属于全体村民的生态资源盘活并实现资本化,提升了经济价值,开创了生态资源资本化的新农村建设道路。2013年,合作社募集了2000万元资金进行第二次增扩股,村民股实行十配三的股权配给;2015年合作社原始股金达到3000万股。股份合作制是何斯路村发展集体经济成功的关键所在。2009年,我就提出了新型农村经济的想法,要把山区变景区、村民变股民。我给大家描绘了村庄未来发展的图景:这里有这么好的生态资源和文化故事,只要把故事讲好,就会有人愿意合作,乡村就可以做好。但在起步的时候,如果没有做好村民的股权分配,只是走形式甚至是假集体,那也是发展不起来的。

我们的制度安排是,何斯路村每一个村民只要出生在这里,对这里的环境和生态就享有平等的权利。合作社25%的股权是人人有份的生态资源股,每人都有权享受村集体的红利。在外工作的人回村后,可享受住村村民权益的50%,因为他是带着自己的人脉和智慧回来。同时村规民约规定,外嫁女可以保留村里的所有权益,但她们的子女不经村里同意不能享受红利。这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结合,是带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而这样的经济形态也是比较有活力的。

    依托绿水青山,发展特色农业和观光旅游

 

衣草项目是何斯路村发展的第一桶金。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一位浙大老师,并邀请他给我们当顾问。他建议我们从英国引种具有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的薰衣草。2008年开始,全村以100万元资金启动,集中了100多亩地进行试种。因为缺乏经验,加之水土不服,前两次试种都没有成功。后来在专家的帮助下,2010年终于种植成功。薰衣草产品开始比较单一,然后不断扩大规模、增加品种,现在薰衣草系列产品已形成6大类199种产品,如薰衣草香包、枕头、精油等,目前正在研发第三代产品。我们还委托新疆西域集团开发了4000亩薰衣草种植基地。他们每年向我们提供初级产品,加工后经过何斯路平台对外销售。2018年,薰衣草系列产品可为全村贡献1000多万元的利润。

我经常对村民们讲,乡村为什么不能富裕?因为老百姓没有定价权。如果能够成为游戏规则的制订者和守护者,乡村就可以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也要重视和外面的一些机构进行合作。

试种成功后,薰衣草种植规模逐渐扩大,形成了壮观的花海,并且建设了观赏栈道和风车等,加上何斯路村的环境优势,我们开发了观光旅游项目,该项目每年的门票收入达到500万元。

由于来访的游客比较多,从2011年开始,全村有计划地整治村容,铺设了村庄主干道,建立了污水垃圾处理系统。我们发动全村村民共同投资3800万元,共建了一个酒店(斯路何庄)及美食街等配套设施,并将昔日荒地改建为志成湖风景旅游区,2014年投入使用。

在志成湖风景区,我们让原来住在这里的21户特困户优先原地重建,以增加他们的租房收入。还有一些村民做民宿经营,为此我们成立了民宿协会。如果你办农家乐,油和肉等由村集体统一采购,同时把各家民宿酒店共同推到网上接受预定,村集体统一提供发票。所以,村集体对每个经营户有一定的管理权,个体经营的民宿必须向村集体交提留款。

下一步,我们将整合本村历史遗迹和文化资源,打造文化观光旅游品牌。何斯路村历史悠久,村庄内的燕子坳等古建筑基本保持完好。村两委提出了古村落修缮计划,利用邻近森林公园的区位优势,修缮了明代古民宅、何家祠堂和新四军旧址、燕子坳旧村等历史建筑,内部配备现代化生活设施,形成了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何斯路的集体经济,就是以草根休闲农业合作社作为母体,通过特色农业和观光旅游积累了发展资金。

何斯路村的农户都喜欢自己酿黄酒,后来我们鼓励各家各户酿黄酒,2008年开始统一标准,统一做成品牌,把黄酒推上架,并将每年的1218日定为黄酒节。现在黄酒品牌每年为村里带来300万元利润,而且销售价格20年没有变。在何斯路村,所有东西的品牌都属于村集体,农户使用品牌时要给村集体公共品牌使用费,确保村里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

 

    弘扬乡村精神文明

 

要想让一个村子起来,除了经济发展外,还要教化村民,改变不良习惯,提高村民素质,坚持育人为先,诚信为本。

何斯路村每年给村里的孩子们免费举办夏令营。让他们体验农耕生活,教他们打太极拳、练书法、拉二胡、学国学,带他们到各地游学。我们还开设了老年大学,发挥老年人的作用。还有斯路晨读,就是要大家牢记五个字:讲学说练唱,即讲政策、学礼仪、说好话(文明语言)、练身体和唱村歌。通过晨读的仪式培养集体意识,教会大家要爱自己的村庄,爱大自然,爱自己的国家。

我们设立了功德银行。其做法是建立一个数据库,为每个村民设立账户,把信用记录、信用分值(包括善行善举)都加以量化并储存,到了年底集体展示,以此推动村民自觉维护村内公物,促进家庭和睦、邻里友好。现在功德银行在全国十几个省设立了分部,16000个村庄在做这件事。

由于何斯路村的信誉,全村18岁到60岁的村民都有60万元银行贷款额度,只需核实身份证就可以贷款,不需担保。这种做法有利于培养村民建立诚信意识和契约精神。

2017年,何斯路村人均收入39980元,村集体资产从10年前的负债30万元增长到今天的1亿多元。集体资产的壮大,也让村集体有能力统筹村民的大额医疗和养老保险。

目前村里60岁以上老人的养老、全村的大病医疗保险,都由村集体统一缴纳。达到养老年龄的351人每年养老金支出800多万元,2015年全村所有医疗养老统筹4500万元。总书记说,要让中国的农民有尊严地活着,当下何斯路村民的生活就是这样的。

 

    乡村发展的四点思考

 

第一,很多村庄在发展过程中,常常误以为乡村振兴是政府的事情,而不是老百姓的事情。这种观念可能要改变,要让每一个老百姓都动起来。何斯路就是这样。我们村发展资金的来源,一是本村村民土地流转的收入,二是在外发展起来的有情怀的乡贤拿自己的钱投入,三是引进一些工商资本,四是政府部分基础设施投入。上述四股力量相互结合,成功发展了观光旅游项目。

有人以为,重提集体经济就是再回到人民公社,实际上是回不去的。但是只靠个体农户的分散经营依然发展不起来。我认为,未来的农村发展,应该是政府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先富起来的人带着情怀、带着资本下乡,村集体利用现有的共有资源(如生态环境资源)作价成股权加入,同时还有村民群众的共同参与。这就是新型农村集体股份制经济。

目前我国大多数村集体经费困难,这可能是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一大难题。何斯路集体经济的主要资金来自村民自筹。在做集体经济的时候,需要发动群众参与进来,发挥村庄的内生动力。这里的关键在于发挥好乡村领头人的作用。

第二,有人问,现在我们的村干部大概是什么水平,我们怎样培养他们,让更多的村支部书记把工作带动起来?

在用人方面,我们的问题是,没有把真正的乡贤引入到干部队伍里来。乡村振兴,一个主要因素是领导人的力量。党组织要去发现他们,培养他们,把他们吸收进党的队伍,让他们回到村里来发挥作用。

现在的壁垒在于,乡村社会都有大家族的存在,我们的组织或多或少受到这种因素的影响。在乡村选举的过程中,组织部门可能会暂时以稳定目标优先,明明知道这个人能力很强,也愿意回村贡献能力,但因他的家族可能在村里比较弱势,为“平稳过渡”就在选举上不给他机会,用人有所保留。这背后的关键是,“能人兴村”的概念还没有落到实处,真正有担当的人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三,怎样盘活本地特有资源,成为村民共同致富的资产。

什么叫新型集体经济,我的理解是,红利分配权是个人的,因为你是投资者,而(生态)资产的所有权可以是村集体的。所以何斯路村所有的酒店、景区所有权是村集体的,你的经营所得要按照股权分配,集体也有一份红利分配权。

新型股份制经济也是这样来的。当年全村挣到钱以后,并不急于把它分掉,而是把老百姓的保障系统建立起来。我认为,当下中国的农民其实不需要太多钱,需要的是为他建立一个能够应对突发事件的保障。

第四,怎样让乡村和城市更好地交流。 

首先,村庄要让城市里的人放心地走进来。当下的中国,城市已经为乡村打开了40年,而乡门、村门并没有为城市市民打开,其实是半遮半掩的。一方面,农村闲置民房没有利用好。有人认为,现在农村有富余的宅基地,15%-21%的农民有两处或三处以上住房。国家规定本村农民之间可以买卖宅基地,城里来的不能保障他用。建议在确保农村“一户一宅”的基础上,如果农户有两处以上的住宅,可以跟城里人买卖,卖房所得的一部分要交给村集体,这样集体就有了启动资产。另一方面,老百姓的素质要提高。一小部分不讲诚信的村民,会让外来资金不敢大胆地走进乡村。总结何斯路村的成功经验,就是要让村民有守信用、讲规则、讲契约的精神。

其次,农村吸引资本,一定要吸引既带有情怀、又带有盈利目标的资本进来。只有情怀但不计成本的资金,或者没有情怀只为赚钱的资金,都不靠谱。

最后,完善乡村自身的生态环境。光有好山好水不够,还要把环境搞好,这就是人文方面的考量。如果这些都做好,乡村就会成为大家的“乐土”。

(编辑  宋斌斌)



* 何允辉,浙江省义乌市何斯路村党支部书记。

相关阅读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4年01期

总期号:296期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