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创新中国学术概念,向世界阐述中国道理

来源: 2023.01.11 14:34:34


 

因实践创新之树,收获学术创新之果

中国实践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创新实验场,许多实践已经进入西方主流知识未知水域,很多时候,用西方理论难以解释中国实践。关于经济计划的理论,主流西方学界的理论文献,主要是上世纪40-50年代学者们关于计划经济的辩论。然而,中国的五年规划已经远超原来计划经济意义上的国家计划。

例如,哈耶克反对计划经济的一个核心观点,是认为信息是分散的,中央计划部门不可能完全掌握。我认为,经济社会中很多关键信息不是分散的,而是集中的,是整体性知识而不是分散性知识,而国家规划恰恰是运用整体性知识的有效机制。同时,中国五年规划已经创造了目标治理体制,一旦制定了规划目标,中国就能通过目标匹配、政治引领、目标分解、规划评估、项目制定等一套整体机制,来推动国家目标的实现。因为中国有一个重要的制度特征,一旦制定了国家规划目标,就全力推进规划实现,能够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中国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新提供了巨大机遇和丰厚土壤。基于本国实践推进理论创新,这是我们需要承担的历史使命。现代西方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从学术上完成了现代西方社会的自我确证。同样,中国道路、中国实践也需要在学术上获得自我确证,需要回答“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个元命题。这个使命必须由中国学派来担当,不可能指望外国人。其关键在于从理论为中心的研究范式,转向理论结合实践为中心的研究范式;不是去“西天”取经,而是向实践取经,先进入实践的“现场”与“田野”,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理论对话、理论假设、实证检验等过程,建立理论和实践的强连接,使得我们的理论真正来源于实践,反映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学术创新

推进中国学术话语创新,要善用中国独特理论资源,最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二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马克思主义倡导的人民立场、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唯物史观,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回答了为谁做学问、怎么做学问的根本问题,能够从根本上指导我们学术的研究。“实践进一步,理论长一寸”,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是基于“两个结合”,党的理论创新在实践中不断与时俱进,这对于我们推进学术创新更是具有直接指导意义。

我们曾经在对中国决策模式的研究中,对中国五年规划的决策过程进行了梳理,我们将其概括为集思广益型决策模式,分为五个环节:第一,屈群策。政策前期,需要广泛收集各方意见,梳理消化、头脑风暴;第二,集众思。把收集起来的意见进行集中,然后撰写初稿;第三,广征询。就初步稿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第四,合议决。通过集体议决方式通过决策;第五,告四方。这是我们从五年规划编制过程中概括出来的学术概念。我们体会到,这一决策的底层逻辑,就是党的理论所概括的民主集中制,先民主后集中,集中起来、贯彻下去的这样一个过程。

实际上,这是同一个实践对象的两套语言表达。一个是从党的理论话语角度进行概括,一个是从学术话语体系概括。这两者不完全相同,但构成了相互支撑的关系。与此同时,从国家战略视角来看,国家提出的一些重大战略构想,同样需要学理支撑与学理阐述。在这个过程中学者不能缺位,要使我们的学术研究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服务于国家战略。

运用好传统优秀文化理论资源,向现代学术概念进行创造性转换

中国有自成体系的悠久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特征是简明扼要、直指根本,其中的文字、成语、口头禅等都蕴含着深刻智慧,更别说那些传世经典了。这为我们当代学术创新提供了丰厚的文化营养。但是传统观念并不是现代学术概念,需要按照现代学术规范进行建构和创造性转换。例如,我们基于中国兵家的“天时地利人和”理念,提出一个“三圈理论”的概念,以此和哈佛提出的“价值、能力、支持”这一“三圈理论”进行对话。我们认为,天时地利人和要比哈佛的三圈理论更从根本上决定了战略成败;它的思想根基于传统观念,但在形式上采用了西方现代学术的建构和表达方式。然后,我们把这个工作进一步拓展,基于对中国兵家博大精深的战略思想的梳理,探索将它发展为“三圈九畴”:天时包括时势(战略趋势)、时局(战略格局)、时机(战略机变),地利包括地数(战略资源)、地力(战略能力)、地位(战略方位),人和包括人心(战略认同)、人谋(战略主动)、同人(战略同盟),探索将其发展为中国战略分析理论。

融通中外理论新概念,由俯首学之到立而论之

推进中国学术话语创新,不是关起门来搞创新、自说自话,而是要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这是在一个开放世界中的东西之问、东西之学,只不过与西方理论的关系由仰视转为平视,由俯首学之到立而论之,由之前许多人将西方理论看作顶层理论并进行中国案例验证的做法,转变为提出中国理论,并与西方进行平等对话和交流。

原创思想是话语权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是在开放的全球学术环境中进行的。如果我们从全球学术体系分工来看,可以看到它类似于全球产业链的分工,而且这一以西方为中心的知识生产分工格局,通过一整套的学术评价标准、教材、期刊等全球知识生产传播体系固化下来,非西方国家要想实现突破是很艰难的。中国学术界面临的挑战,实际上与企业面临的问题差不多,一是“核心技术”被卡脖子,就是原创理论,二是全球知识生产传播体系是西方国家主导的。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关键要从这两个方面突破。

原创思想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皇冠。我们要将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各个领域的中国学派的发展放在更高的战略位置,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更多转向原创性理论的创新。只有形成自主知识体系,才能摆脱自己表述空缺、而被别人表述的被动状态,才能摆脱伟大实践遭遇强势西方理论控制与贬抑的被动状况,才能使得中国的伟大实践与理论创新是趋同的,构建自主创新的理论体系。

当然,构建自主理论体系并不意味着告别普遍性,拥抱特殊性,而是要追求更高意义的普遍性,要把握住那些目前还是少数的、个别的,但是未来越来越会成为大量、普遍的事物的规律性。社会科学的普遍性不同于自然科学,而是谁领先,谁能够被别人接受和效仿,谁就有普遍性。中国很多实践已经处于人类最前沿,越是中国的,越是世界的;需要用中国眼光、中国心智来重新思考人类社会中的方方面面。只有扎根中国传统,扎根中国实践,回应全人类的普遍关切,才能提出中国原创理论,为人类社会普遍性问题提出新解释与新表述,用中国道理解释人类发展。

从学术国际化到学术全球化

从国际化被动方角度而言,国际化就是积极与国际接轨,接受国际规则,获得国际认可。但是到了今天,我们的学术创新应该要有全球化的意识和能力,不但要主动融入全球化,还需要有输出全球化的能力。在原创理论上要有突破,同时要主动构建中国主导的全球知识生产与传播的生态体系。因此,应在以下方面进行突破。

第一,中国思想对外的传播,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学术理论。这几年我们也做了一些尝试,向国外输出更多有代表性的学术产品。

第二,可以推动设立中国主导的国际奖项。中国学者有国际认可的需求,海外学者,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学者,也有到中国来受到国际认可的需求,由此可以探索设立各种国际奖项。

第三,可以探索创办多语种期刊。人工智能可以实现不同语言之间的快速转译,虽然可能目前还不太精确,但是为创办多语种期刊创造了条件。这将是一种新型全球化下的学术模式,每个人都用本国语言写作,但是又可以实现国际对话。

第四,加强对全球学科评估与学术标准的能力建设。可以依托“一带一路”建设等,逐步推动建构新的学科评估与学术标准。

第五,加强由中国主导的国际学术共同体建设,包括全球学术论坛、国际学科组织等。

我们要遵循为中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立传的学术宗旨,以实践创新带动学术创新,阐述中国之道,回应世界之问。

(编辑 季节)



* 鄢一龙,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资深研究员,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

相关阅读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

2023年10期

总期号:29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