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深圳为什么特别能创新

唐杰 李珏 来源: 2023.02.09 11:14: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学习二十大的报告,结合深圳的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没有创新引领,就不会有高质量,就不会有真正的现代化。

创新是我国高质量增长的本质特征

2010以来,中发明专利授权量陡然上升,增长追平并超过了经济增长率,成为中国经济从传统的数量型增长走向高质量创新增长的重要标志。与此同时,中国发明专利的科学论文引用量也开始快速增长,创新与科学发现间关系日见紧密,科学发现转化为生产力的水平大大提高。中国发明专利快速增长向科技前沿靠近,提高了知识创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推动了中国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的产业发展从一个极低的水平起步,通过广泛吸引投资实现高技术产业的起步,很快实现突破,越过了模仿-创新阶段,高技术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并开始走向原创性阶段。深圳这样的跨越发展,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上是没有先例的,所以引起了比较多的关注。在此我们重点讨论:深圳的创新生态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为什么深圳走出了和别人不同的路?

深圳作为具有高度外向特点的经济特区,具有充沛的经济活力与进取精神,对青年人和专业人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大量的学生、农村子弟、生产线上的女工,在深圳通过自身的奋斗,既创造了财富,也实现了自身的理想。在形成强大的创新效应同时,也塑造了社会的创新生态。这是深圳所拥有的最基本条件与特征。

深圳是一座特别能创新的城市,在我国创新发展中具有引领示范性。我们与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合作研究中发现,深圳人均GDP1978年不足200美元,到2019年接近25000美元[1],增长超过了一百多倍。深圳发明专利高增长起点,比全国平均水平明显早4-5年。

深圳经济增长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三来一补”为代表的开放初期,依靠优质廉价的劳动力融入国际分工,实现经济起飞;第二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深圳开始进入跟随模仿创新阶段;第三阶段是进入新世纪后,深圳比较早地转向了质量型创新增长。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深圳在WIPOPCT专利申请量一直在全国独占鳌头,但申请量增长速度已经平稳。深圳发明专利增长更多体现在全球五大专利局(中美欧日韩)公开授权的专利增长。这与联合国设立知识产权组织初衷有关,WIPO倡导有益于向发展中国家知识溢出的专利体系,有比较明显的扶植性、支持性和保护性。深圳走向创新高端,在全球市场竞争,更需要五大专利局公开保护的发明专利。2020年,全国14座城市在美欧日三大专利局有公开受保护专利(扣除中国和韩国国家专利局),其中深圳占比超过了44%,约为北京的1.7倍、上海的4倍。而在十多年前,深圳还被习惯地称为“山寨城市”(copy dog)。深圳走向全球创新中心步伐实在太快,时间实在太短。由此,引发了一个值得探索的题目,深圳为什么特别能创新?深圳的创新生态是什么样的?深圳从零起步转向高端创新的成长过程是怎样的?深圳政府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创新发展路径是怎么走的?为什么深圳走出了与别的地区不同的道路?

深圳从模仿者成长为创新者的微观生态

深圳的创新生态具备以下特点:

第一,深圳企业创新十分善于爬梯子,不怕水平低,能从低水平快速攀登到高处。深圳的工业化是从“三来一补”入手,当年被称作“血汗工厂”,但加工装配生产对培育深圳基础工业能力有重要意义。对比上世纪初美国在工业化阶段,福特汽车公司的装配生产车间与本世纪初深圳富士康公司的生产线,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两者间相似度很高。其实这是深圳快速成为世界创新中心的工业基础,从起步发展工业化开始,在简单产品制造上获得知识,逐渐走向生产复杂产品。很多企业家,创业是从“包工头”开始,一步一步达到较高的企业管理水平。深圳创新就是这样从最基础的工业生产开始,从简单走向复杂。当年“三来一补”将精准和精益型工业生产发展到极致,加工装配培育出的技术能力对深圳有重要意义。以5G领域发明专利为例,目前,华为公司与中兴公司在该领域专利合计约为全球的四分之一。华为公司崛起于“草根”创业,从加工贸易走向工业化生产,进入新世纪开始逐渐发展为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的企业,依靠大规模持续的创新支出,积累了移动通讯领域前沿复杂技术,推动深圳成为全球5G技术最集中、5G装备生产能力最强的城市。

第二,深圳是企业创新的海洋,是企业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进行创造性破坏的试验场。深圳的市场是高度开放的,企业无论大小,面对全球竞争,坐享其成的惰性低,参与竞争的创新激励性强,加快了企业创新迭代速度。企业创新密度与企业规模成反比。中小企业创新密度高、大企业的创新规模较大的特征明显。大企业拥有规模化和多元化的技术整合能力,合理的企业规模结构更加有利于形成大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雁阵格局。

第三,深圳并不是盲目追求从01。深圳在发展中重视利用成熟技术进行新产品和新模式的创新,加快了创新发展速度,成为深圳新的发展模式。进入新世纪,传统的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模式被创新速度替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源头,我国各省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差距也因此而拉大。深圳企业采用成熟技术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创新产品的优势在于,抓住创新速度,领先一步获取创新收益,每次的收益可能不太高,但只要能够不断地领先创新,就可以从低向高不断地爬梯子。虽然短平快模式看起来肤浅,但短平快的平方就不再肤浅。深圳企业的创新模式就是如此,善于利用成熟技术,带动高效创新。事实上,乔布斯与苹果公司的很多创新,也往往是基于成熟技术集合而成。

第四,创新是社会性的知识创造过程,企业创新越多,社会知识积累越多,企业创新能力也就越强。深圳已经成为重要的产业技术知识创造者和更广泛国际知识创造的合作者。从图3可以看到,上世纪90年代,深圳创新主要依赖于外部知识输入。2000-2010年,自主知识占的比重超过了10%2010年以来,深圳创新中自主知识已经超过了20%,加上与北京合作,来自国内自主知识达到了四分之一。从国际方面来看,自主知识积累也提高了深圳的开放合作水平,与首尔、东京、加州和纽约、波士顿的合作深圳知识来源另外四分之一。创新知识积累推动开放合作,开放合作带来了更多的创新。

第五,多样化的专业化创新汇聚成产业空间高效集聚和多样化产业链。深圳在创新企业集聚空间内,体现了“临近、共享、匹配、学习”的效应特征。企业创新密度与单位产出密度极高,深圳高新区是产业空间高效集聚区。高新区的企业多为专业化创新型企业,每个企业集中于自身的创新优势,效率会很高。成千上万家专业企业汇聚在一起,构成了密集强大的信息产业创新集群。信息数字革命将信息产业分为制造业、软件业和数据传输分析业,任何硬件产品离开软件都不具备处理信息的功能,信息制造产品的价值是由高效信息处理能力来衡量的。深圳高新区内制造业、软件和信息传输分析以及各种中介服务业呈现高度融合的趋势。细分的专业化制造与细分的专业编程推动信息产业高效率发展。专业化技术公司的发展,依赖于VC/PE融资,依赖于技术估值与定价,高新区的高度融合趋势催生了服务业和制造业、高新信息产业聚集与相互支持、滚雪球放大的模式。

第六,企业分工创新演化为发达的区域创新网络。供应链的尽头是创新,创新网络是供应链延伸。任何一家企业要成为上层企业的供应商,都要满足统一技术标准。分工产业链演化为发达的创新网络。产业链上下游联动,100个企业创新会带动另外100个企业创新,更多的创新带动更大的创新,形成创新带动创新、发明带动发明、创业带动创业的创新生态。大学、研究机构与企业间的合作密度越高的地方,创新网络就越强大。在深圳企业之间、大学之间、大学与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合作,形成独有知识产权转化为资本、知识转换为产业的创新平台。其中表现突出的有深圳几所大学及哈工大、清华、北大等著名院校,以及大学之间、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比较著名的企业如中广核等等,他们之间的合作研发产生了大量的专利技术。

第七,“短平快”与“爬梯子”之间的平衡艺术。科学史上有名的阿玛拉定律提出,人们总是高估一项科技发明带来的短期效益,又总是低估它的长期收益。科技创新短期收益是风口价值,长期收益才会产生创新价值。在新的科技革命时代,没有短期追踪风口意识,企业会错失发现新领域和新赛道的机遇。但如果只有追风口的短期行为,就不可能真正塑造出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深圳企业有很多追风口的案例,当众多追风者退出后,在泡沫破灭后的滩涂上坚守,在创新的赛道上经历挫折,坚持深耕,最终成为真正的创新者。深圳众多专精特新企业,大多是在选定的赛道上经历了十年以上的坚守才取得今天的成就。

此外,我们研究产业创新发展时,通常将其分为技术导向型,或科学导向型两类。上海的创新科学关联比深圳高一些,北京又比上海高一些。与国外比较,美国与北欧的创新带有高科技含量特征。中国的创新特征是技术导向与科学产业导向;日韩呈现典型的技术导向,但美日韩欧的共同特征是短周期。因而,无论是科学导向还是产业技术导向,短周期是目前科技创新趋势。深圳创新的特征是科学含量仍不足,但它以短周期、快迭代的方式带动了产业创新。

第八,深圳形成丰富多元的企业创新俱乐部效应。斯托帕尔详细地对比了旧金山崛起与洛杉矶相对衰落,原因之一是洛杉矶的企业没有俱乐部的传统,企业之间竞争多交流少。旧金山湾区最大特点是企业之间竞争多,合作交流更多,互任董事、交叉持股的现象很普遍。[2] 深圳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企业之间竞争激烈但不排除分工合作。深圳有着极其发达的行业协会网络,有多元化的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网络。深圳为数众多的园区本质上是在打造为创新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俱乐部,一个企业参加几个行业协会,一个企业因VC/PE投资而成为被投企业中的一员,都是进入了不同的创新俱乐部。俱乐部对所有会员企业平等开放、共享信息、挑选合作伙伴。俱乐部中不仅有合作者,也有竞争者,信息共享可以将激烈竞争转换为合作,抱团取暖。这是深圳最独特的地方。

第九,创新既要自下而上,也要从上而下。对既往20年我国发明专利数据的分析表明,发明创新的知识来源可分为三类,一是来源于相关知识,二是来源于不相关知识,三是来源于中间状态,即半相关知识。这个表达似乎很抽象,具体说则是,生产中所涉及的大量技术知识是相关的,因为相关可以产生递进性质的创新。比如,服装缝纫技术相关的不同品类的技术难度不同。深圳服装业先是沿着工装、童装、男装,最后是女装的路径升级。而后开始发展服装设计和经营服装品牌的知识。今天的深圳已经从最初的服装缝纫中退出,转为集设计、交易、高档面料经营及电商于一体的时装之都。深圳企业驾轻就熟地利用相关知识创新,从简单走向复杂、走向多元化,人才集聚慢慢地就会走向不相关的技术创新。在传统工业领域,钢铁、汽车与电力传输依赖于多产业技术的合成,构成重大产业项目。航天则是不相关基础研究科学突破形成新的科学领域。在深圳,不相关科学研究产生的重大科学工程项目还不多。但是处于中间状态的创新则日渐突出。最典型的是生物技术和IT之间融合。当生物技术还主要是化学过程的时代,深圳因为缺乏生化学科和产业的基础,起步虽早,但步履蹒跚。随着基因组学和AI解构蛋白质的突破,从生物技术到生命科学逐渐成为IT技术成为有相关性的技术。尽管是分属不同的科学领域,但底层算法相通。由此深圳进入高水平的不相关知识的科学创新过程。相对于从工业技术底层一步一步沿着相关知识链创新,从科学走向产业化过程,突破性和成长性会更强。

政府在构建创新生态中的关键作用(二级标题)

深圳正在从短周期、快迭代的风口进行创新走向科学引领的前沿高端创新。从京沪深三市创新性发明专利的变化可以看出,北京科学技术含量高的创新性发明专利量,远高于上海和深圳。这是与北京最重要科学中心地位相称的创新表现。深圳与上海在这一领域的差距则经历了先扩大而后快速缩小的赶超过程,也显示了深圳正在走向科学引领的过程。

这种重大转变与政府行为的关系是,政府放大了创新发展的“免费的午餐”。创新是知识的产出,既包括了由知识产权固定的企业专有知识,也包括了企业分工合作而产生的知识外溢和大学、公共研发机构创造的知识,这些都是社会知识。一个城市的创新活动越活跃,新增的知识就越多,社会共享的知识也越多,这是创新发展的免费午餐,也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知识积累效应。“免费的午餐”与深圳无与伦比的精细化分工有着密切关系,若想创业,市场上会有人教你怎么创业;若想创新产品,市场上有人可以给你提供技术;若想为创新融资,市场上有人可以帮你解决融资“最后一米”的障碍。

2022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真正爆发的一年。比亚迪实现了自身的产销量及技术创新的历史性突破,也带动了产业链上分工协作企业集群的大发展。回望十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发挥了基础性引导性和创新技术支持的作用。为实现深圳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新突破,需要进一步改善创新环境,也就是二十大报告所提到的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基础设施前瞻规划等。政府面对着多维的环境,包括技术识别、鼓励企业在竞争中创新、以产业园区方式实现创新企业聚集并构成知识溢出型产业链。其中高水平大学与合理的大学体系是重大的创新变量,是提升创新科学含量走向源头创新的基础。最后是一座城市要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确定恰如其分的位置,这个位置也决定了城市的创新高度。

(责任编辑  苏歌)



* 唐杰,经济学博士、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 李珏,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博士研究生。

[1] 2010年为基期计算深圳人均GDP增长

[2] 迈克尔•斯托帕尔.城市发展的逻辑[M].中信出版集团.2020.04.

相关阅读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

2023年10期

总期号:29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