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 推动城乡同步发展

——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
本刊编辑部 来源:《经济导刊》2017年10期 2017.11.09 13:56:48


 

“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重大问题,搞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历来是全党上下和社会各方关心的宏大事业。我国改革开放的第一步是从农村改革开始的,在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对激发农民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城乡市场化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功绩,有目共睹。

同时也要看到,很多地方的农村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时,放松了“统”的这一方面,需要统的没有统起来,不该分的却分了。乡村集体经济实力被弱化,幸存下来的集体经济实力也失去发展的基础与动力。在指导思想上,没有把发展集体经济实力摆到应有的位置,缺乏强有力的行政引导和正确的政策导向。

加强集体经济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现共同致富的重要保证。集体经济健康发展了,不但可以为农户提供各种服务,还可以发挥调节作用,防止两极分化。乡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强了,扶贫工作也就有了基本的保障。

必须确立“统”与“分”的辩证观。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农村经济上的体现,应该是集体优越性与个人积极性的完美结合。一方面,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把每个劳动者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创造力。另一方面,集体是由若干个人组成的,不调动个人的积极性,也就不会有集体的创造力。只有把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起,使“统”与“分”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生产力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做过多次重要指示,尤其重视基层党政建设和集体经济的建设。关于统筹城乡关系,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一定要抓紧工作、加大投入,努力在统筹城乡关系上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要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改革发展进程、共同享受改革发展成果。……要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充分发挥亿万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要高度重视农村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增强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提高基层组织凝聚力和带动力。<!--[if !supportFootnotes]-->[1]<!--[endif]-->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习近平同志指出:“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if !supportFootnotes]-->[2]<!--[endif]--> “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我们既要有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也要有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两个方面要同步发展。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把广大农村建设成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if !supportFootnotes]-->[3]<!--[endif]-->

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贫困地区农民的脱贫工作。他说:“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if !supportFootnotes]-->[4]<!--[endif]-->

坚持党的农村政策,首要的就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习近平同志着重指出:“放活土地经营权,推动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政策性很强,要把握好流转、集中、规模经营的度,要与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与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程度相适应,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相适应。要尊重农民意愿和维护农民权益,把选择权交给农民,由农民选择而不是代替农民选择,可以示范和引导,但不搞强迫命令、不刮风、不一刀切。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if !supportFootnotes]-->[5]<!--[endif]-->

习近平同志关心通过培育农民合作组织,惠及广大普通农民。他在黑龙江视察时说:“东北地区有条件发展规模化经营,农业合作社是发展方向,有助于农业现代化路子走得稳、步子迈得开。”<!--[if !supportFootnotes]-->[6]<!--[endif]-->

习近平同志关于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指示,和邓小平同志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早在1980年农村改革起步时,邓小平同志就指出:“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具体来说,要实现以下四个条件:第一,机械化水平提高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适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情况的、受到人民欢迎的机械化。第二,管理水平提高了,积累了经验,有了一批具备相当管理能力的干部。第三,多种经营发展了,并随之而来成立了多种专业组或专业队,从而使农村的商品经济大大发展起来。第四,集体收入增加而且在整个收入中的比重提高了。具备了这四个条件,目前搞包产到户的地方,形式就会有发展变化,这种转变不是自上而下的,不是行政命令的,而是生产发展必然提出的要求。”<!--[if !supportFootnotes]-->[7]<!--[endif]--> 

邓小平同志在晚年曾数次阐述农村改革发展“两个飞跃”的思想,他认为这个问题必须讲清楚,这是社会主义的解释。“我们是搞社会主义的,要提倡党员搞合作生产,我们终归是要搞社会主义的。”<!--[if !supportFootnotes]-->[8]<!--[endif]-->

“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if !supportFootnotes]-->[9]<!--[endif]-->

“我讲过,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就是发展集体经济。……现在土地是公有的。要提高机械化程度,利用科学技术发展成果,一家一户是做不到的。……不向集体化集约化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是不可能的。”<!--[if !supportFootnotes]-->[10]<!--[endif]-->

推进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不断的解放和发展我国农村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任何生产力都不是孤立的存在,都与一定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相联系并容纳于其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必须进行必要的调整与之适应,形成同步发展、不断进步的局面。

当前,很多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相当部分农村处于空心化状态。怎样稳定乡村劳动力,发展地方经济,防止农村变成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改革发展的任务,是一个重要课题。

推进农业现代化,不可能长期停留在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方式,应该逐步转到分工经营的大生产方式。当前各地农村正按“三权分置”的原则进行土地流转,很多地方鼓励种田大户或引进龙头企业,作为推进规模化、社会化生产的重要途径。但我们更应该强调创造条件、引导和组织农民发展新型合作经济体,逐步实现邓小平同志所说的“第二个飞跃”。坚持以土地集体所有为基础,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是坚持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

我们党在武装斗争时期是把支部建在连上。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工作是把支部建在村上。半个多世纪以来,广大党支部在组织和依靠农民群众,推动改革和发展事业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当前农村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发展新型合作经济,同样离不开党的建设和基层党支部的核心堡垒作用。

                               (编辑  苏歌)

<!--[if !supportFootnotes]-->

<!--[endif]-->

¨ 521,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和经济日报社联合举办了“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专题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中央政策研究部门和农业部的领导,专家学者,以及十几位来自各省市区的地市县领导和农村基层干部。我们征得政策科学研究会同意,选编了部分参会同志的发言,在本刊发表。

<!--[if !supportFootnotes]-->[1]<!--[endif]--> 2015430,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52

<!--[if !supportFootnotes]-->[2]<!--[endif]--> 2014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1215

<!--[if !supportFootnotes]-->[3]<!--[endif]--> 2013722,习近平在湖北省鄂州市长港镇峒山村同部分村民座谈,人民网2013724

<!--[if !supportFootnotes]-->[4]<!--[endif]--> 《人民日报》201449

<!--[if !supportFootnotes]-->[5]<!--[endif]--> 2016425,习近平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农村改革座谈会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429

<!--[if !supportFootnotes]-->[6]<!--[endif]--> 2016524日在黑龙江省抚远市玖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干部群众的谈话,新华社《新华视点》2016525日。

<!--[if !supportFootnotes]-->[7]<!--[endif]--> 《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53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315-316页。

<!--[if !supportFootnotes]-->[8]<!--[endif]--> 《同薄一波的谈话》1984228,《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第964页。

<!--[if !supportFootnotes]-->[9]<!--[endif]--> 《国际形势和经济问题》19903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355页。

<!--[if !supportFootnotes]-->[10]<!--[endif]--> 《在审阅中共十四大报告稿时的谈话》199272324日,《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第1349-1350页。

相关阅读

本刊编辑部

《经济导刊》是中国中信集团主管,面向全国及海外公开发行的中央级大型中文类核心期刊。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4年01期

总期号:296期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