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构建全龄包容、多元共享、智能创新的老龄社会

梁春晓 来源: 2020.01.03 11:09:22


 

今天的中国可能遇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那就是“人的突变”成为决定我国未来中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面对来势凶猛且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我们除了考虑体制、机制和技术创新等因素之外,更要特别关注人本身的变化,并把这种社会转型纳入健康中国战略。

人口老龄化难以逆转

老龄化的趋势是全球性现象,由来已久,很难逆转,它对我们的影响程度可能超出预期。2019年全球老龄(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9.1%2050年预计将达到15.9%。人口老龄化是现代化自反性现象之一。形成老龄化的三大动因——长寿、少子与人口迁移,既是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也将引发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在人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双重作用下,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更为严重。2018年,我国老龄人口占比为11.9%,出生率创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新低,60岁以上人口数量首次超过少儿人口数量;与此同时,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到9亿以下,就业人员总量首次下降。种种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正在发生重大逆转。

我们正在面临人类有史以来从年轻社会向老龄社会的一次重大转型。之前所有的经济、政治、文化乃至医疗卫生制度,可能都建立在年轻人口的基础之上,因此我们需要重新思考这些制度设计。从某种程度上说,老龄社会到来的重大挑战是全局的、长期的,而且是不可逆转的。

老龄社会五大趋势

从我国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分析,我们认为,老龄化社会主要呈现如下五种趋势:

超级老龄化来势凶猛

与世界其他老龄化国家和地区极为不同,我国人口老龄化堪称超大规模、超快速度、超早阶段和超稳定结构的“超级老龄化”。

一是超大规模的老龄人口。我国老龄人口峰值将达4.87亿人,预计到2070年前,我国一直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二是超快速度的老龄化进程。我国老龄化速度是英、法等国的一倍以上,是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65岁以上人口占比从7%14%所花的时间,法国为130年、瑞典为85年,而中国只用了25年;目前北京市60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超过四分之一,而上海占到三分之一。三是超早进入老龄化阶段。不同于发达国家先富后老,我国是未富先老、边富边老。四是超稳定的老龄化结构。根据测算,我国老龄化水平在2054年前将持续增长,2054年将达到峰值34.9%,此后仍将长期稳定在33%左右。一直到本世纪末,我国将一直处于超级稳定的重度老龄社会。

新的生命形态涌现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水平、医疗条件的提升,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很多。从人的个体变化趋势看,在老龄社会与信息社会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生命长度、生命结构、生命呈现等多个方面都涌现出新的形态。10年甚至20年以上的健康老龄期,结合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可穿戴设备等新的技术支撑,使得老龄群体在经历了未成年期“第一人生”和中青年期“第二人生”之后,更有条件开启和投入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的“第三人生”。

一是新长度——更长生命。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从1949年的35岁到2000年的71.4岁,再到2018年的77岁,人们拥有了更长的老龄期。

二是新结构——第三人生。随着健康老龄期不断延长,致使未成年期“第一人生”阶段和中青年期“第二人生”阶段之后,出现新的人生阶段——健康老龄期“第三人生”阶段。“第三人生”带来了很多挑战,也催生了一些社会创新,比如一些积极的养老方式。如何把这种劳动力资源变成国家的第二次人口红利,是很多学者都在研究和探讨的事情。

三是新呈现——人机融合。各类智能化软件和硬件正在成为人的身体和思维的延伸,人与机器特别是智能机器相互融合。纯粹自然和原始意义上的“人”正在消失,我们可能将要迎接“后人类时代”的到来。

社群形态多元化

在我国,与家庭相关的数据呈现“两高两低”的趋势:离婚率、空巢率持续升高,结婚率、出生率屡创新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明显变化,从以家庭为最终聚合单位,离散重组为多元化社群形式;从近代大家族式紧密联系,转变到“4-2-1”式小家庭。多元化的社群构建出许多新的社交关系和连接。同一社群中的参与者具有相似需求,多元化社群平行形成了新的经济社会生态,并弥补了家庭离散化后缺失的部分社会属性。

老龄化与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共振

我国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这与经济崛起几乎同时到来,因而老龄化与信息化、城镇化的同步共振不可避免,并成为我国老龄化区别于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老龄化的重要特征。老龄化引发的劳动力稀缺程度加剧,一方面倒逼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同时也加剧了区域和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信息化在改善和解决养老需求增多等社会问题的同时,也放大了代际群体间生活方式和情感表达的差异,乃至形成代际“鸿沟”。

政府、产业和社会协同应对

政府层面,应对老龄化的政策体系更加成熟健全,政策涉及领域持续拓展,政策内容也更加精细化。产业层面,养老产业正在向老龄产业扩大和升级,除了传统养老机构、养老设施和养老床位快速增长外,对应老龄人口的消费需求衍生出更多的行业。社会层面,时间银行、共享平台、结伴养老和数字遗产等等创新概念、模式和应用不断涌现。以社会组织和社会企业为代表的社会力量也在积极参与老龄社会的运行和治理。

2050:向老龄社会的转型及展望

2050年,我们的目标是构建全龄包容、多元共享、智能创新的老龄社会。

建成“四层生态、两化贯通”的老龄社会

面向2050年,我们提出建成“四层生态、两化贯通”的老龄社会。

“四层生态”,是指适老基础、创新平台、全面服务、多元主体四个层级。

其中,最底层是老龄社会基础设施与制度环境。一是适老化基础设施,包括居家适老化、社区适老化、公共交通设施适老化、城市基础设施适老化和乡村基础设施适老化等,以及服务、网络平台和信息界面等的适老化。二是适老化制度环境,包括适应老龄社会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运行与保障机制。

第三层是建立在适老化基础设施之上的创新型政务、经济、社会支撑平台。创新型政务平台以适应全龄需求的公共服务普惠化为主要内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办事流程的优化重组,构建集约、高效、透明的政府治理与运行模式、创新型经济平台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海量数据的互联和应用为核心,使构成社会运行基石的传统产业实现多维高效智能连接,变革传统产业运行方式和价值输出模式,比如数字货币、柔性生产等等。创新型社会平台则通过互联网完善各类社会组织分工与合作,更多的社会成员可以通过这一平台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多种问题。

第二层是面向多元化主体和社群的全面完善的创新型服务体系。包括生产、交易、生活、养老、健康、公益、信息、娱乐等等,为对象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支持,并达到线上线下多维度深层联合。

最上层是各种形态的多元化主体和社群。包括家庭、单身、群友、结伴、同龄、同乡等,以及与创新型服务体系结合产生的新型主体,如蜂巢式养老、结伴养老等线上线下的多元化社群。

“两化贯通”,是指以智能化(技术)和共享化(文化)贯通全局。

当前世界很多国家把智能化作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信息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快速发展,社会组织与生产关系、服务体系等社会形态都将重新构建,社会运行和发展将更加智慧高效。

共享化是信息时代的核心,从共享平台、共享经济到共享社会,共享发展也是我国新的发展理念之一。在2050年,共享化将深刻影响和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完善生产关系,提高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要素的供给质量和效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进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向老龄社会转型的三个阶段

2018年到2050年,我国将经历加速老龄化、急速老龄化和深度老龄化阶段。与此对应,从2018年到2050年,我国从年轻社会向老龄社会的转型将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共识启动期、基础建设期和社会转型期。

1.共识启动期2018-2022年)。2018年,我国人口结构出现大转折,老龄社会转型战略机遇期窗口开启。从2022年起,我国将进入急速老龄化阶段,老龄人口第二个增长高峰将到来,年龄结构出现倒置。

在此期间,要形成老龄社会发展四大共识:一是目标共识,即实现全龄包容、多元共享、智能创新的老龄社会。二是原则共识,即树立参与、包容、整合、精准、可持续五项原则。三是方向共识,即明确差异性、公平性、全面性、创新性四个方向。四是领域共识,即从局限于养老,扩展到民生、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全领域转型。

2.基础建设期2023-2035年)。2035年,我国将进入深度老龄期。这一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将达到较高水平,老龄人口将超过少儿人口数量一倍左右,劳动力年龄人口将减少到不足8亿人。据有关研究机构精算预测,若继续现行养老金体系不变,到2035年养老金或将耗尽累计结余。

在此期间,可分为三个阶段:“十四五”后半期(2023-2025年),适老化制度环境基本成型;“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适老化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十六五”时期(2031-2035年),政务、经济和社会三部门创新型平台基本形成,并开始发挥显著作用。

3.社会转型期2036-2050年)。2050年,全球范围面临深度老龄化,超过3/4的国家,人口老龄化率将高于15%。我国在2050年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老龄人口数量接近峰值4.87亿人,劳动力人口将跌破7亿人,老龄产业市场容量将达到GDP的三成。

在此期间,我国将全面建成“四层生态、两化贯通”的全龄包容、多元共享、智能创新的老龄社会,基本完成从年轻社会向老龄社会的转型。

老龄社会的挑战与相应对策

在从年轻社会向老龄社会转型的共识启动期和基础建设期,我国将面临短期紧迫、长期严峻的八大挑战,对此,我们提出与之相对应的八项对策:

第一,针对基础设施严重不适应的挑战,启动大规模适老化基础设施改造工程。

目前我国基础设施严重不适应老龄社会的发展进程。建议尽快启动大规模适老化基础设施改造工程,这直接影响和决定老龄群体生活的便利程度和参与社会活动的深度。适老化基础设施涵盖广泛:一是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包括室内建筑硬件、家具家装和康复辅助器具适配等方面;二是公共场所的适老化改造,包括安全扶手、临时休息点、助老通道、轮椅空间和电梯等方面。据统计,仅对现有的400亿平方米现有建筑进行适老化改造,市场规模就可能达到15万亿元。据住建部任务指标,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直接市场份额达到3万亿元。适老化基础设施改造不仅是补民生短板、拉动投资的重要领域,而且最终形成的方便、安全、健康的居家和公共环境也间接缓解了医疗保险支出压力。

在信息社会,公共场所不仅包括物理空间内的场所,互联网上的虚拟空间同样存在需要改造的公共基础设施——适老化界面。采用最小化交互步骤、直接的按键反馈、高对比度和简洁的界面,以及可调节的大声响反馈等技术和设计理念,可以更好地为老龄群体赋能。

第二,针对劳动力稀缺程度提高及经济增长乏力问题,释放3亿老龄劳动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为应对劳动力短缺的挑战,一是通过制度创新、社会创新扩大劳动力规模;二是通过技术创新、金融创新和资本投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建议适当调整有关政策以释放未来的3亿健康老龄劳动力,使得更多有意愿、有能力的老人发挥能力,参与经济社会活动。

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动的趋势,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退休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一刀切”式的退休制度安排与技术进步趋势和人的发展越来越不适应。应从现行退休制度向弹性退休和延迟退休制度过渡,区分工作类别和劳动强度,分区分批逐步推进实施。

老龄化社会带来的适龄劳动力人口减少是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一方面,老龄化导致的工资水平上升也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和管理的变革;同时也将刺激社会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本投资。从长期发展角度看,积极挖掘新的发展机遇才能达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加大投入,全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弥合城乡教育水平,深挖新时期人口红利,另一方面营造良好创新环境,鼓励技术创新应用和优化体制机制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第三,针对养老金入不敷出、难以为继的状况,实施全要素、多支柱、阶梯式养老金制度。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预测,未来30年我国的制度赡养率将翻倍,2019年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结余总额为1062.9亿元。此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到2027年有望达到峰值6.99万亿元,但随后将迅速下降,到2035年养老金有耗尽累计结余的可能性。

长期来看,破解养老金增长困难的根本出路是建立基于全要素贡献的养老金来源机制。短期内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税收转移支付机制增加社保养老基金收入,即按一定比例提取个人所得税收入及企业所得税收入作为社保养老基金的收入,这种转移支付方式显然不会增加个人与企业的负担。二是建立养老金增长和经济增长相关指数的关联机制,即将老年人养老金增长幅度的调整同经济增长率、劳动力收入平均增长率以及有关价格指数增长率进行关联,由此建立适时动态调整老年人养老金增长的机制。此外,要建立完善养老金融、企业年金等多支柱、阶梯式养老体系。

第四,针对少子化趋势日益严峻局面,建议实行生育放开和生育福利政策。

老龄社会的少子化趋势是我国全民热议的焦点之一。有效提升生育率,需要在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改善与生、养、育相关的各类政策与配套措施,包括完善家庭发展的政策体系,推动职场性别平等、非婚生子女平权,健全公共托幼托育体系,同时也需要建立更加细化的儿童成长、教育等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减少税收、提高福利、增加住房保障等财政手段和方式减轻家庭生养子女的经济压力。

第五,针对老龄化冲击下的乡村及部分区域衰落,促进多极城市群视角下的区域与城乡均衡。

老龄化冲击下的区域和乡村等区域性衰落,既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也可能引发局部经济、社会风险。在新型城镇化时代背景下,应促进多极城市群视角下的区域与城乡均衡发展,通过理性分析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根据区域经济水平和潜在增长可能做出相应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规划。要高度关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虹吸”效应,尽可能延长不同地区人口红利机会窗口的开启时期,最大限度地收获最后的传统红利,并且补民生短板,更多地投入教育和健康事业,以使人口红利实现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型。

第六,针对社会服务严重不足,鼓励以时间银行为代表的互助型社会创新。

以互助养老为切入点,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区块链等技术优势,通过时间互换或积分互换的形式,建立全国性的时间银行网络平台,推动大规模时间银行互助服务。以时间银行为代表的创新型互助服务,可以更好地响应国家提出的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和互助式养老,同时更好地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并有效解决我国现存的志愿服务碎片化、孤岛化和不可交易化等问题。

时间银行的设立,需要社会、产业和政府的共同参与。为此,可以由信誉卓著的基金会为发起人,联合注重社会责任的大型企业特别是互联网企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等,以社会企业为基本架构推动实施。

第七,针对老龄化下的新数字鸿沟,倡导以全龄包容为导向的设计、评估与服务体系。

老龄需求不等于老年需求。社区规划、房屋居家、产品工业设计等很多物理或网络空间界面仅以面向年轻人的理念设计,或是单独区分出面向老龄群体的设计、评估和服务体系,这样不仅割裂了代际联系,也难以满足全龄需求。

从设计者的角度看,物理或网络空间界面或数字化应用产品的设计中,应充分注重面向老龄人群的设计、评估和服务理念,应充分考虑老龄人群的身体机能及行动特点和日常生活习惯等。从使用者的角度看,应鼓励并帮助老年人接触各类新技术产品,更好地融入数字生活。

老年人能力评估是以全龄包容为导向的设计、评估和服务体系的基础环节,是老龄社会评估体系的核心,也是实现养老服务精准化、推进老龄服务体系建设、提升老龄社会服务水平的重要工作,要进一步优化和统一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体系,多渠道培养老年人能力评估员、评估师,建立健全老年人能力评估工具、设施和体系,并将老年人能力评估推向全社会。

第八,针对生命、权利与医疗资源悖论凸显,推动面向未来的生命教育、生前预嘱与缓和医疗[②]

推动面向未来的生命教育、生前预嘱与缓和医疗是老龄社会转型的必由之路。在我国传统社会观念和生死观面前,在生命最终阶段通过医疗手段进行生命维持仍是很多家庭和个人的选择。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发现,医疗手段的生命维持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许多痛苦、伤害患者的人格尊严,而且浪费了大量医疗资源。目前,不以治愈疾病为目的、倡导舍弃无意义的过度治疗、减少患者痛苦的缓和医疗方式在国内逐渐兴起。

像生命关怀、生前预嘱或者缓和医疗这样的方式,既是一种生命的权利,又涉及到整个资源的统筹安排问题,我们未来都应将其纳入整体健康中国战略范畴。

 (编辑  宋斌斌)



* 梁春晓,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本文是本刊编辑部宋斌斌根据作者在2019119日召开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研讨会上的发言及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报告整理摘编。

生前预嘱(Living will)是指人们事先在健康或意识清楚时签署的,说明在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临终时要或不要哪种医疗护理的指示文件。目前生前预嘱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并成为世界多国或地区的通行做法。

[]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缓和医疗”原则包括:重视生命并承认死亡是一种正常过程;既不加速,也不延后死亡;提供解除临终痛苦和不适的办法。

相关阅读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4年01期

总期号:296期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