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加快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有效应对国际竞争环境变化

来源: 2020.05.26 10:59:0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不断学习和积累技术能力,向国际价值链上游攀升。但是中国的发展壮大冲击了美国主导的国际竞争格局。自2018年起,美国向中国发动贸易战和科技战,企图打压和遏制中国的发展。中国亟需完善国家创新体系,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建立新的竞争优势,有效应对国际竞争环境的变化和挑战。

 

贸易战对我国创新发展的影响

 

2018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向中国对美出口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并限制中国对美直接投资。此后中美之间进行了一系列贸易谈判,而美国对中国的制裁仍然不断升级,从征收关税到禁止技术出口、制裁中国科技企业、收紧对中国学者的赴美签证等。可以预见,国际竞争环境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未来一段时间,美国对我国在经贸和科技领域的遏制政策不会有实质性改变。

美国对华贸易战的深层原因在于美国已经将正在崛起的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过去40年,中国经过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贯抱着冷战思维,担心中国的发展将对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对美国在全球产业链和科技创新链高端的领导地位带来冲击。依靠高科技产业安身立命的美国,对中国近年来以更低成本快速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势头感到惧怕,担心如此将动摇美国经济的根本,造成军事政治实力对比变化、危及美国的全球霸权。美国政府和国防部分别在2017年底和2018年初发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和《国防战略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和俄罗斯是美国的主要战略竞争对手。从美国公布的加税清单可以看出,很多商品项目不是美国主要进口的部分,而是“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高端制造、信息通讯、机器人及航空航天等产品领域。可以看出,美国发动贸易战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遏制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企图堵死中国在产业升级的关键阶段向上攀升的通道。

我国自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但由于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一些关键性技术仍然受制于人。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中美间在经贸、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博弈和摩擦将是长期的,美国凭借自身的科技优势对华实行技术出口管制乃至技术封锁、遏制中国创新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我们作为科技后进国家,不能幻想仅靠自由贸易和被动服从全球分工就可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现代化。面对国际形势大变局,我们要按照十九大精神要求,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突出关键性、前沿性技术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我国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科技体制改革,我国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路和方向发生了重大变化。近年来,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论文和专利产出大幅增长,涌现出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国际知名创新型企业,研究型大学的国际排名不断提高。但是,我国创新主体能力薄弱,产学研合作仍不紧密,创新还没有成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相比,我国创新体系在动力机制、创新能力、主体定位、合作机制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为:

1.市场机制与体系不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已基本确立,但是市场在资源配置、特别是引导科技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很多企业还没有形成依靠科技创新而发展的动力机制。政府直接配置资源的权限过多过大,地方保护、部门分割、行业垄断等问题一直没能有效克服,影响了全社会创新活力的发挥。

2.企业创新能力薄弱。尽管总体上企业已成为技术研发投入主体,但多数企业的创新能力并不乐观。不但研发投入总量偏低,而且结构也不合理。85%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没有设立研发机构和从事研发活动,不掌握核心技术,更难以开展原创型自主创新。我国至今在能源和资源、材料和先进制造、信息通信、交通运输、现代农业、医疗卫生、生态和环境保护、公共安全、信息安全、空天海洋等多个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3.高校院所偏离服务国家的定位。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科教融合无可厚非,但是一些研究型大学过于强调研究功能而弱化了教育功能。国有科研机构本应以国家战略任务为导向,但是很多院所没有稳定的经费支持,不得不面向社会寻找资源,偏离了服务国家战略的定位。当前流行的PI制(项目负责人制或学术带头人负责制)和论文导向评价机制,削弱了大团队作战和重大技术攻关的能力,无法有效满足国家战略需求。

4.产学研合作效率仍然不高。受传统科技和经济管理条块分割、以及科研评价导向等因素影响,我国的企业和学校、科研机构之间利益交集少,合作方向模糊,合作范围有限,相互之间难以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对企业来说,大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成果不能满足企业需求;重大科技计划往往缺乏与产业需求互动的机制,不能有效支撑产业的自主创新,直接影响创新系统的效率和创新驱动的效果。

5.教育和人力资本积累不足。过去很长一个时期,我国各地政府在经济发展指导思想上,过分偏重发挥廉价劳动力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忽视了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但是随着“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劳动力供给数量下降,凸显了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性。2018年,我国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9年,而美国和日本分别达到13.4年和12.8年。人力资本积累不足,无法为科技创新提供有效支撑;教育理念落后和体制僵化,无法培养科技跨越发展所需的领军人才。

 

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思路与建议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将会引发国际分工和竞争格局的变化。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意图越来越明显,未来技术领域的对抗将更加频繁。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科技竞争力,需要加快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向“贸易强国”和“科技强国”不断迈进。

1.注重创新制度的内生性与匹配性制度作为国家的特定规则体系,它的产生和变迁是个内生的过程。国家创新体系作为广泛连接科学技术体系和经济体系,涵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新技术和产品开发、市场应用、维护更新”等创新全过程并使之顺畅运行的体制和机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不会一蹴而就。所以创新体系的建设,同时也应该是国家有意识地进行培育和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

我国是经济转型中的发展中大国,国情与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建设和完善创新体系,必须立足本国实际,发现问题和找到问题的症结,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要充分照顾中国的特色,对自己的历史条件、制度条件和文化条件的特殊性要有深刻认识,发扬优势,克服弱点。要进一步明晰技术与制度之间的相互选择和制约关系,既要考虑制度对技术的塑造作用,又要注重制度与技术的匹配,实现产业层面上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演化。

2.从纠正市场失灵转向系统与能力建设传统技术创新政策主要关注资源配置效率,以弥补市场失灵为导向,通过改变边际收益鼓励技术进步(如企业研发的税收减免政策),但是这一类政策会受到短期收益递减的制约。创新体系建设要强化各类创新主体的内生创新动力和能力,鼓励企业自建研发机构或开展产学研合作。要进一步加快建立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发挥科研院所的骨干和引领作用、高等学校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同时需要加强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贸易政策、竞争政策、金融政策的紧密结合,从政策层面消除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两张皮”的问题。

3.重视教育与人力资本对创新的作用在创新发展中,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对生产率提升非常重要。未来应加大教育和人力资本投入,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用高素质劳动者弥补劳动力不足,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本强国。面向未来发展需求及时调整大学学科设置,培养创新发展所需的各类新型人才。创新的重要源泉不仅限于研发活动,工程师和技工等主体、以及干中学和用中学等行为也是创新活动的重要源泉,因此要加大力度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技术工人素质。人才政策还应把握企业家成长规律,努力营造有利于其成长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企业家的良好氛围。

4.保持创新源头的竞争性与多样性市场竞争迫使企业不断寻找新产品、新技术、新原料、新市场等创新活动。竞争能给率先创新的企业带来超额利润,并引发其他企业仿效和创新投资热潮。在创新系统中,政策最重要的功能是保持创新的多样性。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矫正过度的竞争和不合理的垄断,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才有可能感受到竞争压力并激发创新的动力,从“要我创新”转向“我要创新”。企业的这种内生动力是促进科技经济融合的根本性手段,也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为此,需要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和竞争制度,在成立、准入、融资、激励等环节提高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的国民待遇。

5.加大对创新的激励、保障创新收益企业从事创新的努力程度与从创新中所获得的预期回报紧密相关。当创新主体预期能够获得创新活动所带来的利益时,创新动力会大大提高。因此,应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确保创新者的合理收益。在对企业进行反垄断分析时,对于企业间自发形成的协作机制,如有利于产业竞争力与社会公共利益提高、但不损害市场实质效率的协议应给予鼓励。劳动者投资人力资本以期获得高额回报,与企业投资研发获得垄断利润一样,都是创新的驱动力。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科技人员收入,消除新一轮“脑体倒挂”和“读书无用论”的不良影响。

6.发挥政府在创新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政府在推动创新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政府需要从直接行政干预向塑造市场环境转变,以创新生态建设为核心目标,规范政府行为,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做到依法行政,增强政府治理能力。在宏观层面,通过行政和法律手段来规范市场,进而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市场环境,要实施有助于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贸易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能够激励企业投资的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在制定法规、提供信息、制定标准等方面保持政策的有效性和一致性。在微观层面,要实施重点支持产业相关研发的创新政策,加强技术从高校和其他研究机构向产业的有效转化,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等。

7.在战略必争领域建立新型举国体制。科技创新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充分利用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战略领域建立新型举国体制,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着力提升我国综合竞争力、保障实现国家安全的创新发展体制安排。着眼于新的战略目标,在重点领域加快启动和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着力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在关系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的信息、先进制造、生命科学、能源、新材料、空间技术等重点领域,建立战略(产业)技术联盟,加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力争取得重大创新成果,为国家安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8.坚持开放与自主并举的创新体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知识、人才、信息、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和科技资源已突破国家边界,加速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开放与合作创新成为必然选择。应抓住全球创新多极化趋势和机遇,大力推进我国与主要创新型国家之间的合作。另一方面,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利用外部资源,掌握创新发展的自主权。在开放创新中,应坚持“平等合作、互惠共赢”原则,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和市场,建立与国际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与政策环境;主动设置和发起全球性创新议题与国际合作计划,共同探索人类未知领域,共同应对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以及公共卫生等全球性挑战。

                              (编辑  宋斌斌)



* 眭纪刚,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数据来源: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2019年。

相关阅读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4年01期

总期号:296期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