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中国道路

韩毓海教授《伟大也要有人懂:一起来读毛泽东》到本期共连载十期。本期特邀作者为学习、阅读马克思和毛泽东经典著作谈谈体会。作者在本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是世界上最伟大艰深的学问,毛泽东是旷古未见的伟大学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不是标语口号,伟大也要有人懂,读懂马克思、读懂毛泽东没那么容易。作者对马克思与毛泽东对“中国道路”的研究和探索,为我们打开新的视角。

近年来,在学习、阅读马克思和毛主席经典著作的过程中,我写下了一些学习体会,包括《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马克思的事业:从布鲁塞尔到北京》等,去年出版了《重读毛泽东:从1893-1949》一书。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思考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与“中国道路”

马克思是怎样观察中国与亚洲的呢?这主要体现在他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论述中。

马克思最杰出的著作《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未完成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完整地提出了《政治经济学批判》这本巨著的写作计划和提纲,共分六个部分:1、资本,2、土地所有制,3、雇佣劳动,4、国家,5、国际贸易,6、世界市场。根据这个提纲,《资本论》仅仅只是马克思写作计划的第一部分(资本),在此之前,马克思则一直在尝试着以更为广阔的视野,来展开《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叙述。

从马克思制定的写作计划来看,他原本的设想是:从“土地所有制”、从土地革命和作为“国家公民”的农民入手,来展开他的论述,而不是从抽象的资本理论开始他的论述。而“土地所有制”,原本是马克思设想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一巨著的开篇,“资本”只是一个导论。

实际上,自1852年开始,马克思就在大量地研究亚洲和中国的资料。不过,他最终放弃了在欧洲与亚洲的比较中展开叙述的方式,而主要采用了以欧洲和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核心,从理论叙述而非历史叙述入手——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资本论》的结构。在开始工作之前,他总是希望尽可能全面地占有研究资料,以进行彻底的思考。虽说在人们眼里,马克思的全面与彻底是无与伦比的,但在马克思看来,这却依然还不充分。

在马克思的第一个写作计划——《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亚细亚所有制”这个问题。

马克思关于世界经济史的叙述,原本计划从亚细亚生产方式,从亚洲和中国展开。而结果却是:《资本论》中讲到的680个人物中,只提到了一个中国人王茂荫,这个人提出国家向商人(徽商)借款,由商人来管理货币发行的主张,但王荫茂的主张被皇帝拒绝了。

这个唯一的例子也是无与伦比的,因为马克思借此思考的问题是:什么是现代货币?货币究竟是衡量劳动的尺度,还是衡量政府债务的尺度?由此,马克思展开了不同于政治经济学的货币理论的思考——一种极具批判性的深刻思考。

为了说明马克思的思考,我们不妨从大家都熟悉的最直观例子说起:美元纸币上写着一句话:支付公共和私人债务的合法凭证。这意味着:美元是支付债务的工具。债务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公共债务(来自普通纳税人),一部分是私人债务(来自金融集团),可见,正像英镑是建立在英国政府对荷兰阿姆斯特丹银行债务的基础上一样,美元则建立在美国政府对于美联储债务的基础上。美元不是衡量劳动的工具,它本质上是债务工具;不但美元,几乎所有现代意义上的“货币”都是如此。美元和英镑这种货币,与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所理解的“货币”大相径庭。

马克思认为:由控制商品交换的商人,向着控制货币投资的资本家这关键的一跃,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产生的关键。更深刻的问题则是:为什么这种迈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关键一步,在中国受到抵制?王荫茂的例子的重要性,就在这里。这意味着:在中国,一般而言,国家只有公共债务(表现为税收),而没有私人债务,大的财团不能掌握、支配国家财政,包办货币发行。在中国,商人就是商人,而不是能够掌握国家财政和金融命运的资本家。正是在中国而不是西欧,货币才是商品交换的尺度,中国有比较典型的商品经济;而在西欧和美国,货币还是债务工具,而这种债务工具被少数资本家所垄断,于是,西欧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经济。

这个例子表明,马克思对于中国的研究、思考和了解,达到了怎样深入细致的地步。与惯常的理解不同,马克思的“中国意识”是极为深刻、独特的。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中,马克思为什么要从亚细亚生产方式出发,来开始他关于世界经济史的叙述呢?他为什么选择先从历史的角度、从欧洲外部,而不是内部去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呢?简而言之,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反常的、是变态的,而欧洲资本主义道路的反常性,只有从欧洲外部,从世界史的视野,才能被更为直观的看到。他说,一方面,“货币经济”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经济。在货币经济中,人们追求的不是真实的财富,而是货币,在那里只有“货币劳动者”和“货币拥有者”,而没有真正的劳动者和“财富拥有者”。换句话说,在那里,人们不是为了追求自我完善(本质力量的发挥)而劳动,而是为了追求货币而劳动。

另一方面,马克思又认为:不能简单地把货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因为对于货币经济的理解,还取决于对“货币”的理解:一种是把货币理解为劳动的尺度,另一种则是把货币理解为债务的尺度。而只有后一种方式,才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于这样的区分,马克思把亚当·斯密的著名公式:商品-货币-商品,改造为货币-商品-货币,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处于支配地位的是货币的垄断者——资本家。

马克思接着指出:在亚细亚生产方式中,人们劳动,不是为了单纯地追求货币,而首先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共同体成员”。“在那里,每个人都不是把自己当作货币劳动者,而是把自己当作所有者和共同体的成员,他们劳动,是为了维持各个所有者及其家庭以及整个共同体的生存。”

为了说明亚细亚生产方式,马克思举出了非常重要的例子,他说,为了建造和维护公共灌溉工程和水利交通枢纽(黄河河工、大运河漕运)而劳动,这是中国生产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些公共工程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土地私有是有限的,而不是绝对的,因为土地制度是建立在公共灌溉和公共交通的基础上的。马克思还指出,更为关键的是:正是在投身于公共工程的过程中,农民得以成为“公民”即国家的一员。马克思是在亚细亚、日耳曼、资本主义三种生产方式的比较中,建立起他的经济社会理论的。

中国的封建与西欧的feudal的根本区别究竟是什么呢?中国的“封建”,意思就是“封疆土、建诸侯”。而马克思说:feudal,特指的则是日耳曼生产方式。举一个形象一点的例子来说,日耳曼统治者就像抗日战争时期的日本侵略者一样,住在城市据点和碉堡里,并从那里对广大的农村进行统治。正是日耳曼生产方式,在历史上首次划出了城市与农村的对立、“城市市民”与“农村公民”之间的对立,后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城市市民才垄断了“公民”一词,而广大的农民则被从“公民”中开除出去。实际上,在古希腊和罗马,人们也是因为拥有共同土地而成为公民。古希腊和罗马的“公民”,起初指的也是农民。

马克思认为,日耳曼生产方式既不依靠农民当兵,也不依靠土地收获,而只是依靠城市堡垒和据点,通过征税和生产手工业生产而与农村进行“交换”。在日耳曼时期——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围绕着定居点得以重建,这种定居点逐步扩大为城市——占领者只把定居点里的人视为“公民”,于是马克思说:“在日耳曼的形式中,农民并不是国家公民,也就是说,不是城市居民。”城市是中世纪的产物,城市与乡村的对立,是日耳曼生产方式的特点,这又是由军事占领造成的。日耳曼生产方式造成了契约式的统治,所谓Feudal Contract的实质是:农民通过提供劳动产品以换取领主的保护,农民不再承担军事任务,因此不再是政治力量,不再是政治性的“公民”,而是沦为纯粹的生产者与交换者。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指出:所谓历史唯物主义——即“生产与交换成为支配历史的决定性力量”,只是从这一刻方才正式开始,而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无非是从中世纪“生产与交换的契约制度”中发展而来。随着税收和城市手工业的兴起,货币交换发展起来了,而为了巩固共同体而进行的交往——朝贡,先是被契约交换,随后逐步被殖民主义和国际贸易所替代。马克思说,资本的原意是“头”,它起初的意思就是“人头税”。

马克思极为深刻的创见是:西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乃是从日耳曼生产方式——“feudal”中发展出来的,而不是从一般意义上的商品货币经济中发展出来的。只有在“feudal”这种城市与乡村的对立中,才能产生西欧式的资本主义,而从中国的“封建”中、从古希腊和罗马制度中,都是不可能产生西欧那种资本主义的——尽管中国一直有发达的商品货币经济,罗马也并不缺乏布鲁土斯这种最精明的放债人。

马克思指出,与西方不同,中国虽然也经历了蒙古的占领,但是,蒙古占领却没有持续下去,1368年明朝的兴起,避免了中国的日耳曼化或者中国的“中世纪”。于是,马克思的问题是:在欧洲,商品交换和货币交换,这是蛮族入侵带来的东西,欧洲没有能够抵抗它,而至于亚洲能否抵抗它,且在这种抵抗过程中,亚细亚生产方式和所有制形式又将发生怎样的转变——这才是世界经济史的“大分流”。

加州史学派彭慕兰所著《大分流》一书,就是沿着马克思的这种思路的思考。

借此,马克思提出了一系列发人深省的问题:在欧洲,从什么时候开始,土地被当成牧场,农民被从国家、国家公民中开除出去?而作为市民城市里的商人和手工业者,怎样代替了农民的“国家公民”地位,而欧洲的农民——随后就是工人阶级则失掉了这样的地位?

这是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的前史。实际上,卢梭和尼采对于世界经济史的研究,与马克思的上述思路是一致的。在他们那里,古代的终结,就意味着蛮族入侵带来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它带来了土地所有制的根本变化。可见,土地问题、农民问题、土地革命,“土地所有制”——这原本就是马克思所思考并提出的现代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农民通过土地革命重获国家公民地位,这种“反日耳曼化革命”,其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而只有当这种可能性完全丧失了的时候,或者说,只有在完全被“日耳曼化”了的欧洲,社会主义运动,才主要地表现为工人阶级运动。

但是,绝大多数马克思的追随者,完全没有马克思这样的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视野。这包括几乎所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和西方左派,他们不但是不同程度上的西方中心论者,而且,他们也很少思考:今天的欧洲已经是“日耳曼化的欧洲”,而非古希腊和罗马的欧洲;欧洲的居民已经是接受了基督教的蛮族,而原来的欧洲和“欧洲人”都已经不存在了。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马克思这样比较了古代与现代、亚细亚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在古代人那里,财富不表现为生产的目的,尽管卡托能够很好地研究哪一种土地耕作法最有利,布鲁土斯甚至能够按最高的利率放债。人们研究的问题总是,哪一种所有制方式会造就最好的国家公民。”

“因此,古代的观点与现代世界相比,就显得崇高得多,根据古代的观点,人,不管是处于怎样狭隘的民族的、宗教的、政治的规定上,总是表现为生产的目的。在现代世界,生产表现为人的目的,而财富则表现为生产的目的。

在资产阶级经济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时代中,人的内在本质的这种充分发挥,表现为完全的空虚化;这种普遍的对象化过程,表现为全面的异化。”(《选集》2卷,738-740)

路易·阿尔都塞说,马克思的思想发生过断裂,即《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马克思只是讲人的异化,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后,他不再讲抽象的人,而是讲生产的人、劳动的人,马克思后期不再讲人的异化,而是讲劳动的人怎样受剥削。

改革开放之初,周扬与胡乔木有过论战,其实也是重复争论这个问题。但是,只要读过马克思的书,就会知道:马克思并非只是前期讲异化,后期就不再讲异化,他后期讲的劳动者不得不被剥削、“心甘情愿被剥削”,当然就是讲“劳动者的异化”。马克思一辈子都在讲异化,他所谓“人的异化”,这是在哲学层面上讲的,他讲劳动者被剥削,这是在政治经济学意义上讲的,前后一致,根本就无所谓断裂。

马克思思想的真正断裂,其实发生在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之后,革命失败后,他举家逃亡英国,在大英博物馆,他看到了大量的东印度公司的资料,在写作《政治经济学批判》之前,马克思说自己的时间都被“亚洲问题”占去了。当时《纽约先驱论坛报》,也请他就亚洲问题写一系列的专栏文章,这些文章有数百篇,从这个时候起,马克思就开始研究亚洲了。要说转向,从研究欧洲到研究亚洲,这才是马克思一次伟大的转向,但也是一次没有被后人明察的转向。

1848年之前,马克思认为,只有欧洲的工人阶级革命、只有欧洲内部的革命,才是挑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唯一力量,而在1848年革命失败之后,马克思方才有一个重大的转向,他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具备挑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潜在力量,因此,从1852年起,马克思便开始全力研究亚洲,特别是中国革命。

而恰好在这个时候(1850年),金田起义爆发,马克思极为兴奋,他立即写了《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并提出了著名的“两极相联”定理——即中国革命,将决定欧洲与世界的命运。从太平天国运动开始的伟大的中国革命,成为对马克思特立独行的思考的回应。对马克思来说,金田起义一声呐喊,给欧洲和世界送来了革命。而率先提出了“中国道路改变世界”的人,就是马克思。

毛泽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但是,毛泽东知道:中国革命并非是苏联人赠送的礼物。在中国革命的过程中,苏联当然有巨大影响,但毛泽东这辈子挨整,主要就是苏联在整他。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包括太平天国金田起义,这种历史叙述的“合法性”,就是从马克思的《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那里来的,而不是苏联来的。

毛泽东思想的源头是马克思,毛泽东思想代表的是亚细亚生产方式自身的革命,毛泽东思想开辟了中国革命的道路,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道路

从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到毛泽东发动的史无前例的革命,中国革命的基本特点,正如王岐山最近所指出的:“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

用马克思的术语来说,中国革命,就是亚细亚生产方式自身的一场伟大变革。

对于亚洲问题,恩格斯以及其他的马克思主义者都缺乏研究,列宁虽然基于当时欧洲革命的失败,转而提出了“先进的亚洲和落后的欧洲”的论断,但是,斯大林在随后的《论中国革命的前途》(1926年)中,却简单地以五种社会形态发展论,混淆了“封建”与feudal两种生产方式的区别,他把中国定义为封建社会,而把中国革命的前途定义为资产阶级革命。他把亚细亚生产方式定义为绝对落后的。

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都没有研究过马克思提出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及其潜力,没有思考过1852年的马克思指出的那个问题:要避免资本主义化,首先必须避免“日耳曼化”,因此,在社会主义革命之前,必须有一场反“日耳曼化”的土地革命。所以,他们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就是工人革命,与农村和农民没有关系。社会主义只有欧洲能搞,而亚洲根本搞不了。

虽然日本接受马克思主义比中国早,但是,日本的马克思主义者并没有认识到马克思后期的转向,他们也没有认识到亚细亚生产方式自身拥有的潜力,日本的马克思主义者是“脱亚入欧论”的产儿,他们认为整个亚洲是落后的,先进的只是西方。在东亚,认识到亚细亚生产方式意义的,不是日本的马克思主义者,而是以“京都学派”为代表的历史研究者,他们提出,中国发生了被称为“唐宋之变”的历史转变,开启了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方式的亚洲现代化道路。

在世界范围内,真正继承了马克思思想重要转变的是毛泽东,毛泽东的革命之所以是史无前例的,就是因为毛泽东坚持的社会主义是以一场土地革命为先导的革命,这场革命,避免了中国土地所有制的“日耳曼化”。

中国与西方的根本不同在哪里?

由于经历了蛮族的占领和“日耳曼化”,欧洲的制度(希腊和罗马)便已经不存在了。西方的制度是断裂的,因此,西方的古代与现代也是断裂的。希腊、罗马是一段,从日耳曼到资本主义则是另一段。希腊很小,希腊城邦,不会比刘邦当亭长的那个沛县更大。希腊制度存在了最多400年,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不可能早于1550年,至今也不到500年。

中国制度,自唐宋成型以来,历经改革与革命,均是为了完善这一基本制度,而不是为了毁灭这一基本制度。持续时间最长,在改革与革命中不断完善,要说中国特色,这是第一个特色。

什么叫中国制度?所谓“中国制度”,我以为起码包括这样四个方面:

第一是“大一统”。所谓“反封建”,简而言之,就是治理靠制度,不依亲贵。

第二是政府各部门的互相制衡。希腊的制度,实质上就是个军事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则是军事制度与债务制度的融合。而中国的制度并非单纯的军事制度、财政制度,而是军事、财政、行政、监督互相制衡的制度,这一制度,在宋代制度(三司、中书门下、枢密院、御史台)中得以完备,并为历代所延续。

中国历代改革,大致是以财政、军政改革促行政,但到了清末,还是行政拖垮了财政和军政,改革并不成功。而中国制度中,军政与财政的短板,是由毛泽东的革命和邓小平的改革补齐的,这是新中国制度承前启后之处,我们今天加强制度建设,就是为了不使治理的各个部分走向偏颇。

第三是领导者的学习、考试、考核制度。

第四是在经营边疆与海疆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天下制度”。

熊十力说:“惟王建国。辩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正是毛泽东的革命,方才使中国的制度存在下来,并得以发扬光大。毛泽东以他发动的革命,开辟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现代转变,开启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首先,毛泽东完成了土地革命,依托土地革命,建立了严密的农村基层组织,农民是新中国的缔造者,革命使农民成为国民,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人民主权。

人民主权不是空的,离开了土地革命,哪有什么人民主权?基层组织散掉了,哪有什么人民当家作主?解放后,通过农村改造,使土地成为现代生产力,毛泽东超越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今天的巴西、印度、南非,都存在大量的失地农民,而中国至今尚没有出现这种现象,追根溯源,就是因为毛泽东使中国避免了土地所有制的“日耳曼化”。只要中国军队的主体来自农民,只要这支毛泽东的军队不被打败、不被腐败,中国农民的“公民”地位,就不可能像欧洲那样被“市民”所替代。

第二,毛泽东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大一统。他以包纳56个民族的“天下”制度,超越了西方的现代民族国家制度。

中国革命的两个动力是:以农村包围城市,以边疆包纳中原。因此,毛泽东的革命不是同盟会所说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而是重建多民族团结的过程。中国革命没有造成中国的分裂与解体,而是将分裂的中国统一起来,原因就在这里。

作过蒋介石军事顾问的欧文·拉铁摩尔,在《中国的内亚洲边疆》中说:蒋介石通过掠夺边疆来完成内地的积累,他压迫少数民族,蒋介石的政策是“次帝国主义”。而毛泽东是发动边疆和少数民族起来革命,城市掠夺农村、沿海掠夺边疆的“蒋介石式现代化”,只能造成中国分裂,而只有毛泽东才能使少数民族重新认同现代中国、革命的中国。

斯大林说,中国是封建社会,所以,中国最进步的阶级是资产阶级,中国只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共产党要给资产阶级帮忙,不要添乱。他认为,中国革命要建立的,就是西方式的现代民族国家。但是,中国的革命,并没有走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特别是没有走民族国家从“帝国”中分离出来的道路,不但共产党的革命不是这样,孙中山的革命也不是这样。孙中山的革命——乃至于康有为的“保国保皇”,他们所依靠的都不是抽象的“资产阶级”,而是海外华人华侨,海外华人华侨,特别是南洋华侨。

辛亥革命的过程,是一个海外华人“弃民”回归中国,参与现代中国建设与改造的过程,这一过程,更在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中得以继续。海外华侨华人绝不是一个“资产阶级”所能概括的,华工用血汗钱支持孙中山,这不是为了投资,而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好,用马克思的话来说,是一种确认自己属于中国共同体的行为。

海外华侨华人与现代中国建设、与现代中国革命的关系表明:现代中国的形成过程,不是海外华人的离心过程,而是海外华人通过推动中国的现代转变,不断回归中华的过程。香港是如此,台湾也是如此。

同样的,毛泽东的革命,也是动员中国边疆各民族参与现代建国的过程,革命没有造成中国的瓦解,而是加强中国的大一统——这是现代建国道路的一个极为鲜明的“中国特色”。

第三,新中国的外交思想,就是上述“天下观”的放大。“天下有道,守在四夷”,“资小,大国之仁,伐交,上国之智”。扶助弱小民族,万隆精神,这是中国革命的“道”,也就是“天下之道”。这也就是孙中山所谓中国之“王道”,与西方之“霸道”的区别。

中国现代外交思想,是从清王朝处理边疆问题的历史经验中产生的,即不是建立强国主导的世界秩序,而是维护弱小民族的权力,这就是所谓“资小,大国之仁,伐交,上国之智。”

近代日本与中国的奋斗目标是不同的,日本改革的目标就是富国强兵,而中国革命的目标则是联合亚洲和世界上的弱小民族,是伸张天下公道,这也就是孙中山所谓的“王道”与“霸道”的区别。孙中山先生于民国13年(1924年)1128日应邀向日本神户高等女子学校演讲大亚洲主义的专题学术演讲,其精义为:我们讲大亚洲主义,是以王道为基础,是为打不平,是求一切民众为和平解放的文化。你们日本民族,既得到欧美的霸道文化,又有亚洲王道文化的本质,从今以后对于世界文化的前途,究竟是做西方霸道的鹰犬或是做东方王道的干城,就在你们日本国民去详审慎择。

正像在少数民族地区被视为“大菩萨”一样,毛泽东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领袖,他也被称为“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伟大导师”。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是对中国王道和天下思想的继承。我们今天的“一带一路”,体现就是“大国之仁”、“上国之智”。孙中山和毛泽东所代表的中国革命遗产,对于当今的中国与世界,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毛泽东锻造了中国共产党的自我监督制度。

中国历代均有领导者的学习制度,最高领导层的集体学习制度,就来自“经筵讲对”制度。春秋贡士、魏晋中正,是基层选举、选拔制度,隋唐以来的科举,则是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而三年考绩,则是为历代所遵循的官员评价机制。上述制度,为世界各国所未见。毛泽东对于上述制度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两点:

其一,是把“读书穷理”,改造为“实事求是”,即不仅是向书本学习,更要向实践学习,毛泽东不但重视“学”,而且更为重视“习”——即实践。

第二,毛泽东“赶考”的思想,把科举考试、官员的“三年考绩”,转变为“考心”——即理想信念教育。把《大学》中的正心、诚意、亲民,改造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通过以上两点,毛泽东把中国历代的领导者学习制度,改造为中国共产党的自我监督制度。

毛泽东既发扬光大了中国制度,同时,他对于西方历史、西方制度的认识也极为深刻。希腊罗马、日耳曼、资本主义制度——这些制度之间有断裂,但一脉相承之处,就在于其核心是军事制度。

对抗性——这便是西方制度的根本特点,而这个特点就脱胎于军事体制。

对抗性,这也就是黑格尔所说的“矛盾”的实质。

不读《矛盾论》,不能理解西方制度的实质。

毛泽东说,离开了敌我关系、离开了对抗和斗争,就不能理解黑格尔所说的矛盾,甚至也便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也是一种西方的思想。

黑格尔说,对抗,既表现为全面的对抗(战争),也表现为有规则的对抗(宪政)。

而毛泽东说,矛盾有两种:一种是敌我矛盾,一种是人民内部矛盾。

像毛泽东这样一举抓住西方制度本质者,极为少见。

文德尔班曾说,整个欧洲能读懂黑格尔的,没有几个人。

斯诺二访陕北,问毛泽东说:你读过黑格尔的书吗?毛泽东回答:当然,黑格尔、恩格斯都读过。但《矛盾论》是血写的,是中国革命战争经验的总结。

中国制度的长处在文治,而中国制度的最大短处,就在文武分制。毛泽东解决了这一积弊,他把剧烈的对抗性,引入了中国制度,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到《论持久战》,无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还是“发动群众,自下而上地揭发我们的阴暗面”,毛泽东思想把强烈的对抗性,引入中国制度内部,注入中国文化内部,以此对“文治”传统加以改造——他的这种强烈的斗争、对抗性思维,与其说是中国的,还不如说是西方的。

毛泽东一贯倡导“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

路易·阿尔都塞在《保卫马克思》一书中感叹说,马克思主义者中,像马克思那样认真搞学问、像毛泽东那样肯认真读书的,一向不多。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者,学问一波比一波差,到后来,几乎就没有一个是肯念书的。不但别人的书不念,连马克思的书也不念。当代的教条主义者被青年人唾弃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是马克思主义者,而是因为他们根本不念书,一点学问也没有。

马克思主义是世界上最伟大艰深的学问,毛泽东是旷古未见的伟大学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不是标语口号。

伟大也要有人懂,读懂马克思、读懂毛泽东,没那么容易。

践行中国道路不能离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论断,“四个现代化”是邓小平从毛泽东那里继承来的,而习近平加上了一个“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而成为“五个现代化”。

“第五个现代化”的精髓,当然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关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王岐山在2016118日发表于《人民日报》的文章中作出了非常重要的阐述。他说:“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的源头,历史文化传统决定着道路选择。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5000年绵延不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融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的最好诠释。”

哈佛大学的本杰明·艾尔曼教授曾经说过,“开辟中国未来的关键,就在于开启中国历史”。这也就是王岐山所谓“历史文化传统决定着道路选择。”

马克思主义致力于探寻一条超越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而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决定了,中国不会走西方的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点、共同点,必将是对西方现代资本主义道路的超越。当然,这也是对世界上现在仅有一种现代化道路——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这种思想方式的超越。

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在制度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是文化自信。我们当下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对于中国文化没有自信,而对西洋文化却缺乏马克思那样的批判认识。

缺乏文化自信,突出表现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问题。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没有落实到对于中国制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治国理政经验的研究。而是流于词赋、文学和考据。研究中国文化,而不研究中国制度、不研究历代治理经验,这必然造成对中国文化的误解。离开了对于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自觉,不研究中国制度是什么,制度自信就是空谈。

中国文化,与“文化中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海外中国研究,是冷战的产物,目的在于以“文化中国”,对抗“制度中国”,实质在于摧毁中国制度的合法性。

离开了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了解,离开了亚细亚生产方式、日耳曼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的比较,谈中国传统,谈西方传统,谈马克思主义,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缺乏科学的理论基础。

是谁继承、代表、发扬光大的中国制度和中国文化呢?是马克思和毛泽东。思考、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离开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谈制度自信、道路自信,也势必会沦为空疏之谈。

“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2]

 

(编辑   季节)



[1] 韩毓海,北京大学教授。

[2] 《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33页。

谈到中国道路或中国经验,20世纪90年代时我们习惯叫“中国经验”。后来按毛主席《实践论》,就用了“中国道路”这个词。 “中国经验”更强调探索性,“中国道路”是指我们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是不是就中国的发展形成了一种模式、概念呢?其实国际上也有尼泊尔模式、丹麦模式,印度南部也有个Kerala model(喀拉拉邦模式)。

                从最基本的事实看中国道路

中国道路的实践是从最基本的事实出发。

第一,最快的经济发展。这个事实全世界都承认。虽然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现在已经开始放缓了,在过去30年我们进行纵比,是中国1840年以来发展最快的,或者是最顺利的,基本是平均保持在两位数或接近两位数的增长。

第二,最大规模地减少贫困。上世纪80年代,中国就开始在“老少边穷”地区进行帮扶工作,我自己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做扶贫研究。所谓“老少边穷”,老区像井冈山、延安,少是少数民族地区,边是边疆地区,穷就是贫穷地区。一些边疆地区同时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和贫穷地区。30年下来,我们实现了全人类有历史以来最大的减贫。

如果用统计计算,在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减贫,主要是中国完成的。按每年计算,如果把中国拿出来,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是在增加的;但把中国加进去,贫困是在减少的。从80年代开始就是这样,到了上世纪末的时候,中国就完成了联合国千年目标计划的90%。

2002年以前,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是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进入新世纪,地区和县这两级,包括西部的县域经济发展也起来了。所以,中国的减贫脱贫速度,是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国家和各国际组织都公认的。

从1978年到1998年连续20年的时间,中国10亿以上的人口,实现了连续两位数的持续增长。3亿人口脱贫,2亿人进城,1亿人实现了中等收入。当时我去日本,日本人说你那一亿人就是一个日本。我说我们还有10亿人处于贫困,只有1亿人进入中等收入水平。但那时候统计得比较保守一点,说的是3亿人脱贫;现在世界上的统计,中国已经实现了6.5亿人脱贫,但这主要是农村绝对贫困,而未计城市人口。1977年改革开放之前,城市还处在相对贫困、物资短缺的状况,现在已经得到了根本的改观。

第三,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这既包括农村劳动人口到城市的流动,也包括城市人口本身的职业流动、社会地位的流动。中国人口的流动是世界上最频繁的。每年仅春节春运就达到三十几亿人次,还没有包括旅游、探亲和因公出差的旅行。

第四,最剧烈的社会变迁。中国的社会结构,在1949年的时候基本是一个农业国家、农业社会。当时城市人口比例不足5%,到1979年也还不到20%。最近这35年基本是一年一个百分点,现在城镇人口已经达到55%,这只是社会结构中的城乡结构。如果你看工农业结构,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时,工业总产值就超过了农业总产值。当然还有年龄结构、教育结构,社会人员中服务业的比重结构等等。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走过了西方300年的道路,这不只是经济发展,最重要是社会结构的变迁。

本世纪初,我在欧盟做了一个发言。我说,中国在20年(现在叫30年)中实现了10亿(这时已经超过13亿)人口平均两位数或接近两位数的经济增长,最大的减贫、最快的人口流动、最剧烈的社会变迁,而且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内部动荡或动乱,我们是以相对平稳的社会变迁走过来的。而在300年中,比如英国、法国等国家内部则发生了激烈的阶级斗争,乃至起义、动乱和内战,还有对外的殖民、侵略和战争。而中国在30年实现了四个“最”,却没有以这样的代价换得这样成功的发展。这是一个最基本的事实,中国确实走出了一个比较平稳、社会代价相对少而成就显著的独特的发展道路。

                   中国道路的普世性特征

现在有很多争论,认为中国特色仅仅是个案,没有普遍性;只有英国道路或西欧的道路(也被称作资本主义道路),后来加上美国,才是具有普世性的模式,而中国只是个例外。这让我想起,19世纪80年代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当时俄国《祖国纪事》的编辑给马克思写信:“你讲的那个西欧,在《资本论》里的西欧,所描述的这个模式,好像我们觉得俄国不是这样。”马克思在给他回信里写道:“我只不过是分析了西欧尤其英国的发展模式。一切民族不管它的历史、文化和经济有多么大的差距,都一定要像西欧这样做,这给了我马克思过多的荣誉。其实我没有这么伟大把全世界概括完。”但他也加了一句:“同时也给我了过多的侮辱,这是给我戴了红帽子啊!戴得太高了!”所以,我自己试图用一种比较科学的分析,想看看这到底是中国式个案经验还是模式。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前所长余永定,在总结改革开放20年时说过一句话:“(中国)经济成功的最大秘密,就是没有听经济学家的”。确实,如果按经济学家的预测,中国经济已经崩溃无数次了;按政治学家的预测,中国也早就崩溃了。所以,我试图用一个偏中性的命题,不说中国还是日本,欧洲还是美国,也不是说谁是代表。如果有任何的一个方式,任何一个东西,如果它跨越时间越长,覆盖的空间越大,包含的个体越多,那么很可能它所包含的普遍性就越强。

我自己总结,新中国的第一个30年(1949~1979年),是奠定基础的时期,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是那个时候完成的,我们的健康率和识字率也大多是那个时候完成的。联合国和世界银行也说,中国是以最低的物资条件完成了这么高的健康率和识字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用的是人类发展指数(HDI),而不只用人均收入测量社会的进步。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用HDI测量已经是中等收入国家了。1949年5月,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37岁左右,1979年是67岁,已经超过了很多中等收入国家。我们的人均识字率和健康率,包括婴幼儿与产妇死亡率的降低,已经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鼓励外商投资,外商包括华侨华人的投资之所以能够迅速扩大,与我们劳动力的素质、能力和组织化程度是分不开的。

建国前的30年,就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毛主席领导中国革命的成功,基本是解决中国的独立问题,也就是不再 “挨打”的问题,后来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在建设自己基本工业体系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也走了一些弯路。改革开放解决了我们不再“挨饿”的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接下来我们就要解决“挨骂”的问题,习总书记在党校也提到了个问题,下一步要着力来解决。

习主席有个讲话谈到,中国道路是30年改革开放走出来的,60年我们社会主义探索走出来的,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我们寻求独立和解放走出来的。最后他说,(中国道路)实际上是几千年来东方民族源源不断、生生不息走出来的。今天的这个中国,是延绵不断的文明走到今天,它跨越的时间很长。如果这样来讲,三千年、五千年,至少它是没有中断的一个文明形态,覆盖的空间至少相当于整个欧洲,我们的空间是个大陆,是一个大陆型经济体。

当然,一个13亿人口的大陆型经济体,和一百万、一千万人的经济体的发展,是很难进行比较研究的。当然小国有很多经验应该学习,但我们看到小的经济体面对的治理问题也相对少一些。

             中国发展要妥善处理好利益格局

30多年的改革开放,肯定有经验、有教训,也有失误,也有挫折。今天事后看,也有人说这些事搞急了,那些事早搞就好了。比方说放开第二胎,有人就说早放开就更好了;环境问题早点儿抓,今天空气质量会更好。回过头来,问题和错误能说出很多。第一个30年更是如此。其实,两个30年是不能互相否定的。

我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几年,凡是成功或比较成功的地方,它一定是与我们比较妥善地处理利益格局有关,尤其是比较妥善地处理了中下层基本利益诉求。有好多政策,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国营经济改革从拨改贷到利改税,诸如此类,一步一步进行改革。20世纪90年代初小平南巡以后,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加快推进,这里边有一个连续性问题,继承与发展问题。

今天,改革的深化和连续性成为重点。任务很明确,朝着2020全面建成小康目标前进,包括一些具体目标。比如说,以户籍为指标的城镇化(目前在城镇居住就业人口比例是55%),我们还要实现所有人公共服务(包括医疗、教育、养老等)的均等化。精准扶贫是另一方面。但它确实又有连续性,这个连续性和共同性也和处理好利益格局、处理好中下层的利益有关。

农村改革最先是承包责任制,接着是乡镇企业的兴起,农民工大规模进城,或者就地就近的非农化,以及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的成长。长三角、珠三角的大量地方,那里的“村”、“镇”实际上已经不从事农业了。邓小平总结说,这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这不是我们靠脑袋想出来的,是农民用自己的实践搞起来的。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们提出了要协调城乡关系、区域间关系、经济与社会、发展与环境,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关系等“五个统筹”。我们免除了农业税,提高了农村医疗养老幅度。我们目前正在按照新的发展理念发展。

       新发展理念、普惠式分配、共识式理念和共享式未来

新的发展五大理念。首先是创新,不能再沿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路子,要更加注重提高创新能力,依靠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走出高效健康发展的路子。

新的发展理念还强调“共享”。凡是比较成功的发展,一定是能够比较妥善地处理好利益格局,尤其是中下级的基本利益诉求。包括我们周边的乃至更多的国家也要共享我们的发展成果。

第二,普惠式的分配特别重要。发展的成果,在上海、广东、北京等发达地区可能多获得一些,而“老少边穷”地区可能少一些。要推进县以乡村普惠式的分配模式,让人人都能享受发展成果。

第三,形成一个全社会基本的“共识性理念”。1977年全社会最大的共识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搞发展,这在当时确实是整个社会的高度共识,称为共享式的未来。有了基本的社会共识,大家面对未来就有了一个共同的愿景,而不是各自为政,最后撕裂社会。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时讲,不发展社会就不能叫社会主义,因此要一心一意搞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小平也讲了一句话,以后发展起来了,比不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多。

今天我们社会确实要面临很多的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有些是以前想都想不到的,也不是简单地一刀切下去就能解决的,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为社会越来越有整体性。有人说,第一个30年(1919年到1949年)叫做“推倒三座大山”,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民族解放;后来有人说我们面临新的“三座大山”,这个有点夸张,但确实面临着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压力。工资可能比30年前涨了几十倍,但对老人来说,只要把医疗费用打进去,压力就很大。教育孩子也是一样,不管什么阶层的人都希望孩子能够获得好的教育,而好教育的成本越来越高;大城市住房也成为了问题,不仅中下层的农民工进城买房困难,连博士也买不起房子、生不起孩子。

就业其实也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压力。当然,金融危机以后,相比欧美国家,我们的就业还是令人羡慕的。其他国家毕业20年的博士还在找工作,美国一些黑人、拉美裔,包括一些亚裔,干脆放弃了寻找工作的登记。现在美国统计局公布的就业率,没有包括这些放弃找工作的人。

上面提到,凡是成功或比较成功的经济体,一定与比较妥善处理利益格局、尤其是处理好中下层的基本利益诉求有关。什么叫“比较妥善处理”?就是渐进式增长、普惠式分配、共识式理念和共享式未来,并且继续按照渐进式增长,财富的分配相对是比较普惠式的。虽然多少不同,但一定都能受益的帕累托增长。社会要有基本的共识,发展增加、社会稳定等等。就像1977年改革开放初期,高度重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那样,大家对未来有一个共享式愿景。

包括就业、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问题都很严峻,再把环境问题加上,这些都要处理好。社会矛盾是要靠社会政策处理的。说到底,就是怎么处理中下层的利益需求。不能有效处理普通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社会就无法保持稳定,无法发展。所谓社会政策,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确保社会公正。我们现在为什么那么重视社会公正?从过去高速增长到现在的新常态,今后长期发展就不能再保持两位数。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我们有充分信心,一方面要维护经济的基本增长,同时要确保社会公正。

 

       中国改革发展,要确保下层不受损、中层有所得

现在学术界争论以市场为主还是发挥政府的作用。古典经济学提出了一个假设命题:第一,社会是以个人为基本单位;第二,人都是自私的;第三,自私的个人追求私利最大化,可以实现社会的最佳均衡。这样的命题要用历史去检验,不应停留在理论的争论,所谓西方以个人为本,东方是集体主义等等。其实,西方也不仅是以个人为本,亚里士多德就说人类是社会动物,这才有社会、社区、社群,才有后来的共和。比如说社会契约论的前提是以个人为单位,那契约算什么?所以,社会事务要看以什么为单位。有些事以个人为单位,有的以家庭为单位。处理国际关系就不可能以个人为单位。美国在对外关系上从来以国家利益为单位。

所谓“人都是自私的”显然不能概括人类所有的动机和行为。“自私的个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以实现最佳均衡”,这是零和游戏。人们互相拼得两败俱伤,但资源就那么多,公共产品就这么多,机会就这么多,每个人只顾追求私利,那就是穷的穷,富的富。所以必须回到政府作用,重视社会政策、社会管理,社会治理问题。一个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利益的分化是在所难免的。有的人批评说改革开放后,利益分化严重,贫富差距扩大,这是事实。越是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越要关注,而不在于政府大或小。关键是要实现政府的精干和高效,遏制官僚主义的膨胀,关键是政府的责任和作用,确保在改革开放发展中平衡好各方利益。

我提出的发展底线,是社会政策要“确保下层不受损、中层有所得”,上层任何时候都处于优势。要实现“帕累托改进”,让人人受益,不能越发展反而越受损;中等收入群体要感到随着经济发展逐年有所得,这才能支持发展。

中国由于是后发型的,我们只有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辛勤劳动,这就叫勤劳革命(industrious revolution)。

中国道路的发展,既包括环境的代价,也包括发展低端产业承担的巨大代价。外商投资包括华人侨资,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确实有正面的作用。西方老批评我们“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但是他们的企业在中国建工厂,利润和廉价产品是他们在享受,污染则要由我们承担,牺牲了我们劳工的健康;利润让他们拿走,生态环境税要我们缴纳。我们被迫“代人承担,代人受过”。作为一个后发型的巨大的农业社会,十几亿人口的规模,这么短的时间要向现代社会转型,付出这些代价,是时代使然。

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所以,要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秉承互利合作共赢的理念。这是历史的选择,在这个时代再也走不起战争的道路,走不起侵略殖民的道路,人们也不允许走这样的道路。掠夺的时代过去了。走和平发展、互利共赢道路,其实就是共享。怎么处理好与周边的关系,与发达社会的关系,其实也就是处理好财富增长与利益格局的关系。

当今我们面临的是整个世界格局的新调整、再分配。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以后的民族国家和民主体系,并没有防止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冷战架构是东西方对峙的表现,是敌对情况下的所谓稳定。但其实在亚洲是热战不断,包括抗美援朝、越南战争等等,但是冷战结束以后,有了很短的一段时间,美国“一超独霸”、单极世界的时代其实最多只有十年。随着反恐战争的出现、金融风暴的出现,今天的整个全球格局正在重组、重构之中。中国不是要另起炉灶,更不是完全取代现有的秩序,而是正在探索新格局。

        “天下无他”:中国追求合作、协商、共赢

中国道路的特色有很多不同的总结。我认为它具备如下几个特色。

中国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什么叫承担责任?中国减贫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减贫,这是很大的责任。我们要是出现难民、移民,就不是今天北非和叙利亚难民流向欧洲的概念了。1979年中美建交前,卡特总统搞人权外交,拿了一个23人的名单给小平同志,卡特说要让这23个人拿护照来美国。邓小平跟他说,你要多少人?两千万够不够?两千万也只是个零头。所以,我们的治理要非常负责任。包括各级政府是高度尽责的机构。

第二个特色是要灵活。我们如此之大的国土,若没有一个负责任的制度,是比较麻烦的。由此,政策的研究和制定要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

第三个特色是协作。我们社会管理是合作型的。有人觉得大一统的意思就是由上至下的,就是压制型的,这是误解,其实是协作式的。

最后一个特色是协商。政策制定,还要不要持续,怎么实施,都是商量着办。

过去即使有那么多的成功,但当前我们也面对很多新的挑战。而这些挑战,其实也是全球层面的挑战。

从全球层面来说,世界正在重构之中。这个重构有三大中心。北美以美国为首,它现在的问题尽管很多,但它的科技、经济、军事、教育实力等等还是世界第一,它的综合国力还是世界第一。因此中美关系也是最重要的。欧洲第一个搞出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现在要超过这个体系,正在向“一体化”努力。现在“一体化”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从金融、财政危机、经济危机到地缘危机,从乌克兰事件以来,难民、恐怖主义再到所谓“伊斯兰化”,以及现在整个治理能力都面对挑战。

中国提出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赢,这不仅是一个目标美好的愿景,实际上也是依靠这些理念来行动的。

第一就是创新。现有的国际秩序需要创新,但中国不是用革命的途径崛起。中东、非洲、拉美那么多发展中国家,亚洲虽然是人口最多、发展最快、势头最好的地区,但毕竟亚洲的整合程度是最低的,连我们国家也没有完全实现统一,那么就要走出一个创新的国际秩序。

第二是全面性。全面建设小康,不仅是收入水平,兼有生态、文化、政治等五位一体的小康社会。为了全面建成“小康”,就一定要全面深化改革,继续改革开放,这样才能实现“全面性”。“改革开放”作为国策还是需要坚持下去。

改革开放是解决市场机制问题,公平交易、自由贸易、竞争择优,公平分配。因此,要有法制保证,全面依法治国。中国从1949年以来,很成功的经验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包括这么大的力度反腐败。

第三,就是民主,有人说是协商式的民主。这不只是政治层面,也包括社会服务。政府功能就要及时提供相应的服务。

最后,它一定是包容性的。中国自己也好,中国与其他的周边国家和地区也好,包括我们现在把非洲叫做“命运共同体”。其实“一带一路”也是带有包容性质的,共赢共享。

今天的世界要改善不合理的旧秩序,建立新秩序,但并不是用革命方式打碎它。我们不是制造麻烦的一方。正如周总理说的,要和平共处,不同国家,尽管有着不同制度、不同文化、不同历史,但我们共处在同一个世界上。

要通力合作。现在“一带一路”就是一个最典型的具体的实施方案,涉及投资、贸易,乃至包括“人心相通”。先从地区性的合作开始,可以做很多工作。

基辛格有一位年轻的助手叫乔舒亚· 库珀· 雷默,上次他参加我们的一个研讨会,他的发言叫《北京共识》。对抗也好,对峙也好,冷战也好,包括理念上的分歧,共识就是通过合作改变自己,通过共同合作来进步。

现在美国人和欧洲人提议全球治理,但还是共同治理好。亚洲的声音,非洲的声音都要有表达的机会,当然我们也是其中的利益诉求之一。奥巴马的想法是“现在由中国制定那个规则不行,要由我们美国人制定”。我和美国人讨论,问题不在于谁制定规则,而是规则合不合理;同时,规则制定过程应该大家共同来制定。所以G20应该是比G7更好的一个机制。

 

(编辑  苏歌)



 *黄平,中国社科院欧洲所所长。此文根据20165月作者在香港正思大讲堂的演讲整理。

特别关注
#esle

当今世界给人的感觉是纷繁复杂、乱象丛生。巴西总统受弹劾下台并引发政坛动荡,土耳其军事政变流产,印尼突现市民暴动,伊斯兰国在中东持续肆虐,叙利亚内战久拖不决,欧洲难民危机,法国和比利时遭到恐怖主义袭击,英国公投脱欧,美国总统大选剑拔弩张诡异非凡,美俄之间死灰复燃的冷战似乎将随着特朗普当选而出现转机,中美在亚太的角力因南海仲裁案而愈发扑朔迷离,菲律宾与马来西亚对美政策突然转向,世界经济萎靡不振,反全球化呼声分贝日升,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过去的一年内的所见所闻。在这些貌似相关性不大的事件或现象背后,则隐藏着一些相互关联的且带有某种共性...

  当今世界给人的感觉是纷繁复杂、乱象丛生。巴西总统受弹劾下台并引发政坛动荡,土耳其军事政变流产,印尼突现市民暴动,伊斯兰国在中东持续肆虐,叙利亚内战久拖不决,欧洲难民危机,法国和比利时遭到恐怖主义袭击,英国公投脱欧,美国总统大选剑拔弩张诡异非凡,美俄之间死灰复燃的冷战似乎将随着特朗普当选而出现转机,中美在亚太的角力因南海仲裁案而愈发扑朔迷离,菲律宾与马来西亚对美政策突然转向,世界经济萎靡不振,反全球化呼声分贝日升,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过去的一年内的所见所闻。在这些貌似相关性不大的事件或现象背后,则隐藏着一些相互关联的且带有某种共性的原因或机理。

宗教问题与现实政策制定

    在因技术进步而享受到物质福利显著改进的世界,人们看重科学和理性是自然而然的,以致部分人愈发笃信这样一个假定,即认为随着科技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幸福感或满足感会越来越强,很多社会问题以及国际关系难题亦将随之逐步解决。与此同时,在宗教感下降或长期生活在非宗教环境中的一些人,对宗教信仰在个人或族群中的意义与影响严重低估,甚至认为宗教情怀浓重的人,其行为是非理性的或是“疯狂的”。然而,这种基于理性主义或科学主义的政策制定与实施,在现实面前遇到了严峻挑战,建立在它之上的社会经济和国际关系理论的解释力正在迅速下降。那种试图用基于理性主义的中短期政策去解决存在了千年的宗教问题的努力,尤其是在掺杂了一己私利情况下,其收效微抑或适得其反,可以被视为是当今世界诸多乱象背后原因之一。

理解世界变化的重要维度

    人口变迁是我们理解世界变化的一个重要维度。美欧等发达国家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强化,其中日本人口数量已开始下降。预计30年后,65岁以上老人占比将达到39%。人口老龄化的直接影响因素是消费不足、思想趋于保守、劳动力短缺和劳工成本上升,财政压力增加等。另外,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内部族群及信教人口结构的变化,正向质变接近。欧洲现有5000多万穆斯林,荷兰和比利时新生婴儿的一半出生于穆斯林家庭。依照目前的人口增长速率,2050年前后,法国和德国都将成为穆斯林人口过半的国家,美国的穆斯林人口也将超过5000万。上述数字构成了欧洲难民危机和特朗普移民政策的大背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甚高,同时教育、营养、医疗和就业机会又不能满足新增人口需要,导致了大量就业技能欠缺的青年长期处于失业状态,业已成为社会稳定的巨大隐患。

    收入分配和财富不平的加剧,是我们观察和理解当今世界变局的另一个切入点。人类经历了二战后快速经济增长时期,特别是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普遍繁荣,但基尼系数却达到了0.71的历史高度,凸显出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发达国家内部近几十年来收入差距也明显加大。2015年,美国中产阶级占成年人总数为50%,远低于1971年的61%;而其同期收入占比更是从62%降至43%。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全球分工与贸易收益远未普惠于大众,已是不争的事实。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内中的低端位置不断固化,发达国家内部利益受到全球化冲击的群体没有得到相应补偿,因收入差距和战乱引起的人口从穷国向富国的流动,大体上可以解释贸易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明显升级。包容性增长近来成为一个关键词的原因亦在于此。

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使经济长期低迷

    如果能够不断地做大蛋糕,见到别人状况改善后相信自身状况随之改善的“隧道效应”便会起作用。然而当今世界的一大难题在于做大蛋糕的根基受到侵蚀,亦即劳动生产率增长极其缓慢,进而导致全球经济长期低迷。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从20世纪70年代的4%降到如今的1%,发展中国家同样从2000年的4%以上降至今天的1.5%。生产率增速放缓的原因除了重大科技创新鲜见之外,还在于导致阻碍技术创新与扩散的各国内部市场集中和垄断、全球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升级、教育水准的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劳动力市场日益僵化以及预期利润降低引发的投资不振。在20169月初召开的G20杭州首脑峰会上,各国代表把注意力从短期政策转向倚重促进技术和体制机制创新的中长期政策,主要目的就在于,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引导全球经济走上正轨。然而大家心里也都明白,此目标的最终实现远非一日之功。

    人们通常认为,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因为它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增进福利水平,改善生存环境。但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科技创新给人类带来的不确定性和破坏性,至少在某些特定历史时期是巨大的。在近几十年的各种技术进步中,对人类生活和思维方式影响最大的当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促进了各种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的传播,便利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和集体行动的形成。尤显重要的是,个人、阶层、群体乃至国家的权利意识随之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人们的利益所在也变得更加清晰,诉求的实现变得更加迫切。甚嚣尘上的贸易保护主义、狭隘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的交织融合,极端宗教主义势力的猖獗蔓延,在相当程度上都和受到信息技术进步大力推动的权利意识觉醒与利益诉求强化密切相关。全球网络化也让世界开始暴露于网络战争的威胁之下。

全球治理存在严重缺失

    西方标榜并推行自我定义的自由、民主、人权,有其深刻的历史、宗教和社会政治经济原因。应该讲,在某些历史阶段,其国家利益在此基础上确实得以维护与增进。尽管那时候的党派竞争激烈,但整个精英层对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理念或行为准则尚有共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制度变得日趋极端且僵化,并造就了形形色色的既得利益群体。于是,在选举政治的不断强化下,西方(尤其是美国)精英层在一些根本性问题上的裂痕开始加深,这包括:个人权利与国家职责孰重孰轻,自由竞争与政府干预孰强孰弱,国内发展与国际责任孰先孰后,以及如何处理与中国等新兴大国之间的关系。美国与欧洲国家右翼势力的迅猛崛起、不同利益诉求者之间的不妥协、民众对国家权力机构的高度不信任、国际社会对工业化大国难以兑现承诺的失望与不满,凡此种种,向世人展示的恰似一幅西方自由民主人权一步步迈向死胡同的画面。

    主要大国力量对比持续变化,是使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呈现出动荡局面的基本变量。在最近的5年间,中国的GDP从与日本旗鼓相当到高出两倍多,并达到美国的60%。即便按照包括了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在内的“包容财富”来计算,尽管差距仍旧巨大,但中国追赶美国的速度是惊人的。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集团的综合实力已进入顶峰平台期,缓坡下行也成为基本态势。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工业化国家普遍面临的财政困难。财政状况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本国民众福利,关系到政治家的政策选择空间,还直接影响一国或国家集团的对外政策实施。美国在中东等地的战略收缩,俄罗斯敢于在叙利亚与美国争锋叫板,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在中美之间来回摇摆,其背后都有美国的财政压力的影子。奥巴马政府奉行的重返亚太政策,至少部分原因在于美国已经在财政上玩不起目前的游戏了。

    在一个相互依存度不断上升的时代,全球问题层出不穷,然而全球治理却存在不足或缺失。表现为国际规则或全球秩序的全球治理,其“公共”程度或“中性”程度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状态。各国均以最大化自身利益为对外政策目标、全球公共产品提供过程中如影相伴的搭便车激励或集体行动难题等,基本上可以回答全球治理赤字和全球治理非中性问题。

    作为全球经济治理最重要的平台,G20发挥了极为独特的作用,然而它所取得的成果与全球问题的妥善解决仍距离尚远。各国为自身利益而不惜损害全球利益的现象比比皆是。从2008年开始,每次G20峰会都向世界表露出坚定且明确的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决心。但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却是2015年全球新增贸易限制措施达到创纪录的736项,排在前10位的国家占总数81%且均为G20成员,而最大受限国是中国。

    关于世界未来发展趋势,有人说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不确定。这句话有部分道理。20171月将宣誓就职的特朗普总统能否弥合大选所宣泄出来的种族、宗教、治国理念上的对立,能否化解国际社会对美国新政府的疑虑并弱化负面的政策溢出效应,已经成为当下世界最大的不确定性。2017年德国和法国以及韩国的大选是否会有美国大选式的戏剧性、对立性和诡异性,实属未知,其中涉及的问题和可能引发的后果,有可能堪比美国。即便“伊斯兰国”作为一个实体组织很可能在多方合力打击下受到重创,但其精神或信念则不会随之败落,没有人能清楚知道它或其他组织谋划的恐怖主义袭击会在世界的哪一座城市实施。世界史无前例的高债务水平,二战后无出其右的持续低缓复苏,主要经济体前所未有的狭小政策空间,使得无人敢于断言2016年全球或某个地区不会爆发金融危机或出现经济衰退。

应对变化的世界需要理论创新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有些东西还是确定的或确定性程度较高的。除了上面谈及的各种观察外,还有如下四点更具一般性的趋势。

    首先,我们无法排除爆发地区或局部战争的可能性,但主要大国之间的爆发全面冲突是不可想象的,它们之间在承认分歧的同时相互尊重、共谋和平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宿命。

    其次,以世界各国间相互依存度提升为标识的全球化进程将继续,不过全球化之路已经过了宽阔平坦、满眼鲜花绿树的路段,贸易与投资保护主义将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掣肘。

    第三,大国之间力量对比的演化将继续,工业化国家的相对实力下降,新兴国家力量则上升,其影响会以不同的方式在各种国际和全球事务上反映出来。

    最后,发展中国家以工业化国家为榜样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将继续前行,并将长期面临巨大的生态与环境压力,践行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看来是唯一可行且有效的现代化路径。

    描述和理解世界需要理论和分析工具。在一个加速变化的世界里,既有的理论分析至少在某些领域已经难以肩负起解释世界的重担。在本次美国大选面前,流行的政治学与大众传播学理论显得苍白单薄;在此起彼伏的恐怖主义袭击和全球治理赤字面前,现存的国际关系理论显得力不从心。人们在追求GDP增长率的时候,“突然”发现所付出的环境和生态成本已经高到了无法承受的程度,以至于不得不考虑用包含生态环境之福利影响在内的衡量指标来替代GDP

    变化的世界要求我们更新旧有理论、创造全新理论。需要用新的X光机,帮助我们观察日趋复杂、形态多样、变化万千之世界,精准确定问题所在并对症下药,从而实现我们在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增进全人类福祉。在此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乱象或难题的出现,既是对现有理论的挑战,也是理论创新的绝佳时机。

 

    (编辑  季节)



* 张宇燕,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

#esle

“特朗普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它是当今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美国国内社会严重分裂的突出表现。全球化进程遇到一些问题是自然的,任何事务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出现变化,“物极必反”。对特朗普就职后美国的政策调整,要冷静、客观地加以研判。

继英国公投之后,特朗普以一名“局外人”身份赢得大选,出任美国总统,大出世人预料,全球震惊,众说纷纭。

正确审视“特朗普现象”

  美国大选和英国公投两者性质虽然有别,但有一个共同之处,在不同程度上都折射出美英这两个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存在的社会严重分裂现象,即广大普通民众与精英的尖锐对立。广大普通民众对现行体制、社会现实极度地不满,对极力维护现行体制的精英阶层内心充满愤怒。按照美国历史学家乔治.纳什的说法,大选已使“双方之间关系达到意识形态上的‘内战’状态”。

  形成这种状态的原因在于,两者由于在社会上所处经济地位不同,本就有着不平等的遭遇,而美国政府近年来一直推动的、以新自由主义为核心思想的“全球化”,更使他们之间的“不平等”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据美联储公布的数据,美国最富有的1%的人拥有43%的美国财富,最顶峰的0.1%的人拥有美国财富的22%,与占美国90%的中下层民众财富总和相当。

  对于如此悬殊的贫富差距,两位美国知名人士有如下的描述: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指出,金融危机后,“美国已经分裂为两个:一个是超级富人的美国,他们在经济复苏中赚到了高额的奖金;另一个是大量中产阶级、中小企业主的美国,他们仍在艰难地挣扎”。

  美国斯坦福大学高级研究员弗朗西斯·福山(上个世纪90年代撰写《历史终结论》一文而出名)指出:“在两代人的时间里,精英阶层和普通民众形成日益严重的贫富差距”,“社会等级如今重新成为美国政治的中心”,“美国民主、共和两大政党都没能善待衰落的群体,成了美国制度的代表性问题”。

  几年前,美国曾发生反映基层民众对现实不满的“占领华尔街运动”,被当局以“扰乱社会秩序”为名予以取缔。这次美国大选,包括一部分中产阶级在内的更为广泛的普通民众,通过支持被精英阶层嗤之以鼻的商人特朗普竞选并将其送入白宫,使精英们认为不可思议的事成为活生生的现实,发泄心中多年的积怨。

“特朗普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不是什么民族主义与全球主义之争,也不是什么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较量。确切地说,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它是当今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美国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化的突出表现。

正确认识当今的“全球化”

  “全球化”现象由来已久,只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当今的全球化是垄断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占据主导地位的全球化。它从一开始,在不同层面都是不平等的。它有利于富人,不利于穷人;有利于大的跨国公司,不利于中小企业;有利于发达国家,不利于发展中国家;有利于经济实力最强的美国,而不利于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其他发达国家。全球化把这种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不平等”扩展到了全球。其结果是,这些年来世界上所有国家无一例外地出现贫富差距拉大的现象。全球基尼系数突破了极限,已超过了0.7

  当今的全球化对所有国家来说,都是利弊兼有的双刃剑,只是利弊程度不同而已。既使推动全球化最为积极、获得利益最多的美国,也遇到了它始料未及的恶果:即随着众多企业为追逐最大利润转移到国外从而导致国内实体经济萎缩,经济增长乏力,失业人口居高不下。这是引发美国社会利益分配不公而造成如今严重分裂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实再次验证了丘吉尔的一句名言:“资本主义之恶在于幸福之不均”。

  如今的“全球化”不是什么圭皋,必须有所改变,甚至英美领导人也不得不认同这一点。奥巴马在20161116日发表告别欧洲的演讲中指出:“当前全球化进程存在问题,引发不公正感。不少选民觉得被快速推进的全球化进程抛在身后,产生沮丧和愤怒”,“世界通向全球化的道路必须纠正……。现实给人们的教训之一是,不同国家面临相同的挑战,那就是必须着手应对社会不平等”。同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在伦敦金融城发表讲话时指出,英国公投脱欧和特朗普当选,“在一年内改变了世界”,“政府必须关注人民对全球化给就业和社会带来影响的担忧”,“英国拥护自由贸易,但同时应当管理全球化力量,以便它为所有人服务”。她还特别强调,英国决不能“思想僵化,拒绝变革,故步自封”,而要“适应当前时代,思维要与时俱进,抓住机遇”。

  任何形式的一体化(无论是地区一体化还是全球一体化),本身就存在着各成员国既可享有将本国资源配置的范围扩大到国外之利,同时又必然会有自身主权运作受到一定制约之弊。正如基辛格日前对日本记者指出的,国家关系只能建立在符合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多边协议同样也只能建立在符合有关各方利益的基础上。欧盟是当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主权国家联合体,可是它却面临“生存危机”,恢复民族国家的呼声日甚,根由在于一些国家感到自身主权受损过多,得不偿失。

时下,有人把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欧洲反一体化、反移民政党的崛起,统统斥之为“民粹主义”、“反自由贸易”、“逆全球化”,等等,这是不妥当的,是对客观现实的误读。其实,欧洲一体化,全球化进程遇到这些问题是必然的。任何事务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出现变化,“物极必反”。

正确研判执政后的特朗普

  大选期间,美国精英层对特朗普的“丑化”、“妖魔化”,以及他们固有的“理性思维”,使得他们难以准确判断特朗普的大政方针。因此,对于来自美国的各种信息,定要冷静、客观地加以研判,以避免重犯误判美国大选的教训。

美国今后政策走向应关注的问题

  在研判美国今后内外政策走向时,应关注以下几点:

  一、美国迄今仍是世界上综合实力最强的唯一超级大国,这是它维系其在世界上“领导”地位的物质基础。只要这一基础未变,任何一届美国政府都会坚持以维系美国在世界领导地位为核心内涵的全球战略,并据此制定内外政策,包括特朗普在内,任何领导人概莫能外。正如基辛格日前指出的,在今日的美国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孤立主义”,这种观念只是“在一些不懂外交政策的人们中间流传的浪漫幻想而已”。

  二、美国是一个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无论谁出任美国总统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利益,或更准确地说华尔街的利益。特朗普也会如是。如今美国社会的分裂是垄断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作为总统特朗普也无法加以解决,为暂时缓解一下民众的愤怒,最多只能做一些弥补而已。

  三、尽管共和党一些大佬(同样属于精英阶层)看不上特朗普,但特朗普依旧是共和党推举出的人选赢得了大选,而且使共和党在美国政治中占据百年来少见的一党控制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权力中心的有利局面。特朗普的施政方针必然会体现共和党一贯保守立场,否则寸步难行。

  特朗普似想仿效里根。“让美国重新伟大”、“以实力求和平”等竞选口号,都是当年里根竞选时提出的。但是两人所处环境不同,里根处在美国国势上升时期,因推行新自由主义而获得好评,而特朗普则处在美国国势下降时期,面对因过度推行新自由主义而造成经济停滞、社会分裂的乱局。特朗普很难再享里根总统昔日的荣光。

四、美国政治体制是民主、共和两党交替执政,两党在对外政策上无实质差异,分歧主要在内政。但历来新政府上台都会采取“反前届政府之道而行之”的做法。因此,不能以奥巴马执政8年的所作所为判断特朗普施政的准绳,更不应仅根据其竞选总统时的言论来预判其政策,还从未有总统会全按其竞选言论行事的。

特朗普就任总统后将采取的政策调整

  从目前信息判断,特朗普就任总统后,在美国全球战略不变的前提下,将会有所调整:

  一、为集中精力解决国内乱局,将采取“先国内后国外”,“先经济后地缘政治”的安排。

  二、本着“美国利益第一”原则解决“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与此同时,对推进全球化以及由此伴生的所谓“全球治理”,多边谈判和多边协议的“积极性”会明显减退。宣布施政百日计划的首日即废除已签署但尚未获国会批准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就是明证。

  三、即使不会放弃“对外干涉主义”,但面对手伸得过长、顾此失彼、国内财力紧张、民众厌倦情绪高涨的困境,可能适当放缓推进,减少干预。

  四、在不放弃已构筑的军事同盟国的前提下,由于财力困难,将改变对所有盟国的安全大包大揽的做法,要求盟国承担更多责任。对于一些盟国利用与美同盟“夹带私货”(例如,欧洲一些国家要求美国在并不涉及其核心利益、又非北约成员国的乌克兰问题上出钱出力;日本借助日美同盟之名将其拖入它与中国争夺的钓鱼岛主权的漩涡,以及在“日美安保条约”的掩盖下进行扩充军备,向外扩张势力等),美国对此类事宜将会更加审慎。

  上述判断是否准确,有待特朗普上台施政后的实践来证明。但特朗普调整政策首当其冲的不是中国,而是其欧洲和日本等盟国。当前,我们完全可以静观其变。“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编辑  迟晨光)



* 丁原洪,外交部资深外交家。

编者按:

2016年年底的美国总统选举,共和党特朗普胜选,出任美国第45任总统,各国舆论为之轰动。人们关心此次选举所反映的美国社会诸多问题,关心2017年新一届美国政府的政策取向,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可能的变动。

  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曾于2016年底邀请政治、经济、传播、国际战略等领域专家,就此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在此发表此次讨论的纪要和部分论文,供读者参考。

1 特朗普当选决非偶然,它反映了美国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化和社会的严重分裂。美国推行以新自由主义为核心的全球化,使社会不平等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此外还包括移民、种族、自由贸易、华尔街操控等。大众是借选举来发泄对权势集团的不满。

2 理解世界变化有多个维度。经济全球化带来繁荣的同时国家间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社会收入和财富不平等加剧。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低端位置被固化,发达国家内受损群体未得到相应补偿。因收入差距和战乱引起人口流动,主要国家和地区内族群及信教人口结构的变化正向质变接近。信息时代极大便利了思想的传播和集体行动的形成,个人和群体利益诉求变得更加迫切。

3 当代政治的变化,西方引以自豪的民主制度变得日趋极端且僵化。西方政党政治出现危机,政党找不到自己的代表群体,蜕变成为单纯的竞选机器,使得一般民众参与政治生活、表达自己诉求的可能性大幅度下降。

4 这次大选也是美国主流媒体的失败,媒体知识分子脱离社会,代表公共意见的可能性几乎消失。选举过程中主流媒体立场鲜明,基本一边倒,说明西方强调的媒体客观中立性的虚假,资本主义在文化主导权上做得很到位。

5 美国迄今仍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任何一届美国政府都会坚持维系美国其世界领导地位为核心的全球战略,并据此制定内外政策。

6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集团已进入顶峰平台期,缓坡下行已成基本态势。特朗普仿效里根竞选口号“让美国重新伟大”,但里根当时处在美国国势上升时期,面对当今乱局,也难享里根昔日的荣光。

7 不仅要看特朗普的竞选承诺,也要考虑到多方面力量的牵制,和他个人的能力和做事方式。未来美国政府决策有诸多不确定性。

8 我们对自己的道路要有充分自信。最重要的是固本强身,做好自己的工作,把中央的国内外两方面既定政策贯彻下去。对国际局势,“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从总统大选看美国的变化及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本刊编辑部

从大选本身看美国政治的悖论

  20161126日,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召开“从总统大选看美国的变化及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研讨会。到会专家认为,应该了解特朗普横空出世的原因,他代表什么力量和社会诉求?这对研究美国新政府的政策取向,美国未来的变化,以及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研究员房宁认为,首先要研究选举本身。世界上比较完善的,典型意义的竞争性选举产生于美国,其基本特点是大众化、娱乐化、形象化。美国的政治也是最典型的现代政治形式。而且美国选举具有系统完备的、大规模的数据库,是世界唯一。

  分析投票数据,投特朗普票的未必投共和党。有人将选民一分为三:投共和党、投民主党、投特朗普。2008年以来,美国有3-5%的人口放弃就业,主要是中年男性白人,这与拉美裔、非洲裔、亚裔美国人丢工作不一样。这次63%的白人男性和53%的白人妇女投了特朗普的票,中年男性白人放弃了就业,却没放弃给特朗普投票。

  美国这次选举结果出人意料,也出乎所谓政治科学专家们的预料。大面积错判,表现出在四个方面违反“政治科学”的一般规律:

    第一是钱。确实民主党阵营投入的钱多。美国大选花多少钱,没有人能说清楚,公布的只是他们筹到的钱。

    第二是媒体。得媒体得天下,过去两大阵营是各有拥趸媒体,这次是一边倒,从新媒体互联网看,支持希拉里的年轻人也很多。支持特朗普主要是中年白人,文化程度不算太高。

    第三,就“地面选举”看。有消息说希拉里在最后一周,在11个摇摆州有200万人扫街拜票。特朗普在这方面显然不占优,因为共和党的机器不太认同他,这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第四,就“可选性”(候选人形象)来说。两位优选人的可选性都不太好。最后一个月对“邮件门”的反复炒作,希拉里的形象被塑造成虚伪的老政客,导致最后决定支持特朗普的人稍多。特朗普自身的形象不佳。但两党精英越是丑化他,甚至现任总统也出面为希拉里“站台”,却越是帮了他的忙。精英们过于低估了老百姓对现体制的愤怒,这和英国脱欧公投非常相似。脱欧公投之前的民调差距很大,大家都认为肯定不会脱欧,但当时英国首相对老百姓不是疏导,而是恐吓,而且是借助外部力量,让美国和欧盟各国领导人表态,向脱欧派施压。实际上外部的压力激起了民众的逆反心理。

    最后,这次选举的主题是“政治正确性”之争,这是过去没有的。特朗普多次在公开讲话中提出政治正确性(或教条主义),意思是,原来合理的东西现在不合理了,而且连累了国家,损害了很多人的利益,美国难以为继了,要盘算一下了。他说选上选不上总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点了这个题(政治正确),而且他很有信心,认为这个运动会继续下去,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美国这次大选,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特朗普上台是有背景的,不是偶然事件。美国上百年的选举中形成的一般规律,这次全部被颠覆,看来美国教科书要重新写。

大选结果背后有哪些深层原因

精英层和社会草根的分裂

  外交部原政策研究室研究员丁原洪认为,特朗普当选是美国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化的突出表现,折射出美国社会的严重分裂。美国这些年推行以新自由主义为核心的全球化,使社会不平等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据最新数据,美国1%有钱人占有全国财富的43%,美国0.1%最顶尖富豪占有全国财富22%。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说,美国在金融危机之后实际上一分为二,超级富豪从经济复苏中赢得了大量奖金,而中产阶级和中小企业还在艰难地挣扎。民众实际上是借着选举特朗普来发泄对现实的不满。

  美国百姓不满的问题,还包括移民、边境管控、自由贸易、华尔街操控等。特朗普讲的都是基层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

也有专家认为,白人工人的支持能解释部分原因,因为除了几个关键州,投特朗普票的多数不是穷人。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文化价值观的冲突。如美国最高法院判定同性恋可以结婚,等于推翻了人类几千年的婚姻制度,最高法院这种所谓民主诉求,不符合多数人的观念。这样重大的决策怎么能由那几个大法官来决定?

全球化和国际金融垄断资本的危机

  丁原洪认为,在全球化过程中,美国企业家向世界各地投资,积累了大量财富,导致国内经济空心化,失业问题始终解决不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上所有国家贫富差距不在拉大,美国和英国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导致本国贫富差距更为严重。

  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田文林指出,特朗普的当选,是美国资本主义处于下行周期的产物。20世纪70-80年代以后,美国实体经济空心化,由工业资本主义转向金融资本主义。工业就业岗位大为减少,中产阶级的比重不断下降,阶级矛盾激化。这是金融资本占主导的明显特点。阶级矛盾也通过种族问题凸显。

  金融资本主义阶段实际处于下行衰落期,社会化大生产和私人占有资本的矛盾难以解决。于是资本向外部转移,以获取剩余价值,维持资本主义体系的存在,但一旦向外转移的空间停滞,整个体系的问题就爆发出来。

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陷入了深刻的战略焦虑,从民众到精英处于焦虑,特朗普打破既定政治禁忌,政治正确的限制,提供一个不同以往的新药方。但在现制度下,这些问题不可能得到根本的解决。

上层精英的分裂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宇燕指出,美国有7000多个关键岗位,有6000多人,包括总统、议员、州长、将军、大学校长、大企业、媒介领袖、基金会会长等,长期把持这些岗位,导致制度僵化,结果是物极必反。 

  民主共和两党的分歧难以弥合。原先两党虽然争夺激烈,但是在国家发展方向的基本问题上能够达成共识。现在两党在五方面问题出现了难以弥合的裂痕:

    第一,个人和国家的关系。以医疗问题为例,共和党保守派认为医疗是服务,是交易问题。但民主党认为医疗是人权的一部分,必须由国家承担。

    第二,企业和市场的关系。美国对市场的监管程度之深、之细、规模之大,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比如,联邦农业部规定了西瓜上市的标准,美国每年被消费的西瓜和因达不到上市标准而被销毁的西瓜数量相当。美国四分之一的就业岗位要求提供执业证书。各个利益集团通过各种各样的法律把自己的利益固化,导致制度僵化。

    第三,同化和对抗。就是能不能同化外来民族的问题。一派认为可以,另一派则认为根本不可能。

  第四,对华政策。中美关系密切,但两国在政治制度、价值理念等方面差别巨大。在对华政策上,美国高层有很大分歧。

  第五,技术进步问题。技术创新是好事,但它给社会带来冲击甚至引起动荡。例如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以极低的成本高效传播各种信息与观念,导致人们的权利意识觉醒,降低了采取集体行动的成本。

  在某种程度上,大选结果说明“在野精英”对“当权精英”的胜利。

美国传统主流媒体的失败

  清华大学教授胡钰和北京大学教授王维佳都指出,这次美国选举,媒体知识分子一边倒,立场和倾向很鲜明,支持希拉里,反感特朗普。大选结果揭晓的第二天,《纽约时报》,《华盛顿时报》等大报的头版,不约而同地刊登了支持希拉里的选民的惊愕的表情。《纽约时报》专栏作者撰文,对特朗普的描述极尽诋毁,说他代表了美国的缺陷、代表美国的衰落、代表美国的噩梦。

  这次美国选举对我们传统的新闻教学是很大的冲击。过去在新闻教学中,常讲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认为美国的媒体是客观、中立、没有立场的。美国媒体常批评中国的报道没有客观性。但这次选举,美国媒体90%都是偏向一边。主流媒体跟希拉里高度共谋、高度捆绑,说明掌握文化领导权是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媒体是政治体制中的重要一部分,绝不能把它分开来看。政治学或者传播学都不能有这样一个盲点。

  传统主流媒体是否还代表民意?这次大选结束后,哈佛的尼曼新闻实验室出一篇文章,认为这次大选不仅是希拉里的失败,而且是传统美国主流媒体的失败。媒体知识分子的预言被证明基本错误,说明媒体和主流精英典型的脱离社会。所谓政党代表性的衰落,媒体在里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际上大众媒体扮演的是精英俱乐部内塑造共识并相互沟通的角色。

    选举出现这样的结果,不仅因为贫富差距加大,还有种族、移民政策等多种原因。这里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舆论场的作用。官方媒体和民间媒体,主流媒体和新的自媒体、社交媒体,是不同的舆论场。美国各种民调,直到大选当天还显示希拉里绝对能够获胜,而在社交媒体上沉默的大多数往往决定投票结果。怎样准确地捕捉民意,这实际上是全球性的问题。  

    中信集团改革与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孔丹介绍,据报道,网络爆料扭转大选结果,社交媒体曝光,特朗普在推特上有1030万粉丝,脸书上有990万粉丝,12个月里,经社交媒体获得了相当于3.8亿美元的免费曝光量。相比之下,希拉里只有778万推特粉丝,480万脸书粉丝和同期1亿美元的免费曝光量。维基解密阿桑奇的指挥对准希拉里,但对特朗普说的税务问题,就回避。所以他不仅是反传统,反主流,也有倾向性。

    王维佳指出,关于媒体和政治的关系,现代商业媒体有两个取向:一是经济性(注意力经济),二是专业性。西方商业媒体在多年发展中塑造了知识分子的进步意识,以自身的专业性和责任感获得社会赋权。媒体发展顺利时,其商业性和专业性进步主义这两方面还能取得平衡,可以端起架子。但现在传统媒体遇到了危机,依托信息技术的新媒体平台挤占了传统媒体传播渠道,大众更多通过社交圈获得信息,传统媒体遇到困境。受众局限在小圈子里,造成意见的极化现象和社会群体的分化。

    同时,媒体知识分子(内容生产)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原来媒体人的建制派精英的架子端不住了。建制派本来在调停社会冲突,避免意见激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现在可能推向极端化的渲染和激烈意见的表达。其后果可能带来底层的原子化和极端化,越来越不能形成公共意识,站出来一个极端分子就可以号召大众。在这个意义上,这次美国大选显现出传统媒体或建制派的危机。

对西方民主制的冲击

当代政党政治的危机

  清华大学教授汪晖指出,美国历史上没有出现过两个主要的候选人的认同度低于50%的现象,选举成了两害相权取其轻,反映了这个制度本身出了问题。所接触到的美国年轻人,表现出一种耻辱感:自己的国家怎么了,选了这么一个总统出来,不好意思跟人说,好像是越战后的感觉。

  当代政治的变化,形成对西方民主制的冲击,它的政党政治(政党以其代表性形成自己的政治观念,并进行政治博弈的机制)出现危机。政党找不到它自己的代表群体,蜕变成为单纯的竞选机器。这一趋势其实从19世纪晚期就开始,今天到了前所未有的状态,使得一般民众参与政治生活,表达自己诉求的可能性大幅度下降。

  在这个情况下,不同的政治形式之间的差异的重要性下降。主要的危机是政治制度和社会之间的脱节。这个脱节直接的表现形式,是不平等的大规模扩张。精英跟基层,跟社会其他部分的脱节,政治运作越来越集中于一部分人的手里。这是代表性的断裂。

  这次美国大选,主流媒体代表公共意见的可能性几乎消失,最后是所有对制度的破坏性的要素出现。比如大法官,FBI,总统直接介入,支持某个候选人,说明它自身的中立性的制度,处在很高的危机状态中。

    因为大众的诉求缺乏直接的政治表达,只好在选举中不断地给出诺言,它已不存在清晰的政治价值了。在这种状况下,由底层对不平等、不公平的愤恨情绪所积累起来的反体制,反精英的倾向,它的政治性也是不清晰的。最后选出一个地产大亨代表大众利益,很典型地表明政治上难以形成明确的指向,而不满和批判不能获得政治化的途径的状况,才会出现如此混乱的选择。

  在今天全球化、市场化,移民等条件下,原有的政党政治的基础也发生大的变化。占领华尔街运动代表了左翼政党的危机,茶党代表了右翼政党的危机,而且这两个群众运动都不是在政党渠道中获得表达的。

美国大选暴露了代议制理论的矛盾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王绍光认为,19世纪末,绝大部分西方思想界的精英还不能接受代议民主;直到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国家才实现普选权。

  最近,丹麦的政治制度史专家汉森撰文,说普选权实现之后,西方有些人开始意识到,代议制、代议民主不能实现他们想要的东西。在西方国家持这种观点的越来越多,感到他们的政治制度和代议民主这套理论面临挑战。

  从这次美国大选,可以发现几个问题:

  第一,这次美国大选只有55%左右的选民投票(一般投票率也是55%-60%),议会中期选举的投票率一般降到40%左右,地方选举的投票率在25%30%。得胜的一方得票率往往在50%上下,也就是只获得了25%的选民支持。地方选举胜出的候选人经常只得到10%的选民支持。他们是很少的人选出来的。

  第二、代议制假设,选出来的人要代表多数人的偏好和观点。但其前提是,选民是高度的同质化,但当存在民族、种族、语言、宗教冲突的地方就出现问题了,美国是典型的例子。

  代议制还假设,选民多种选择,但实际上选择范围非常小。美国只有民主党和共和党,在美国认同民主党和共和党的人都是少数。代议制假设选举可以让选民选择最合适的人,但这次选出来的人大家都不喜欢。

    最后,代议制假设选民是理性的,拥有充分的信息,具备判断候选人是否合适的能力,这一条件也很难满足。特朗普是否代表那些反体制的底层群众?特朗普把话说得很清楚,这不是1%99%的矛盾,是美国人和外国人的矛盾,是美国的本土化和全球化的矛盾。他想将国内矛盾转到国外,这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

 

世界格局和未来美国政策可能的走向(二级标题)

  特朗普当选,是具有必然性的一次偶然事件,决定它的因素是复杂的。美国正在发生的经济,政治,社会与上层建筑的变化,其中有稳定的部分,也有正在动荡部分。这里有我们知道的美国,也可能有还不很了解的美国。由此带来的政策取向将会怎样?这要从多角度,多层次看,不要急于下结论。

美国维持世界霸主地位的目标不会变

  学者们指出,不管哪一届美国政府,维护其世界主导地位的战略目标不会变。特朗普同样会坚持美国价值观念优越论、制度优越论,美国利益第一,以及冷战思维、零和思维。其对外政策方面,包括军事力量、盟友体系、金融等几大传统要素不会有大变化。美国不可能回归孤立主义。特朗普上台将带来内外政策的调整,但不可能是颠覆性的。

  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与中国在根本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存在根本分歧。两国意识形态的争论不会实质性减少。美国要增强军事威慑力,对华经济遏制可能进一步加强,两国经济利益的争端可能更多、更直接。

  在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美国依然是世界最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各方面社会管理比较完善;自我反思,自我纠错性也很强。美国的精英阶层有很强的国家意识,对本国的文化和创新能力依然有很强的优越感。所以,对美国全球地位的影响和作用依然不可低估。对此我们要有清醒判断,不能自我估计过高。

美国新政府的政治倾向

  特朗普作为共和党参选人赢得了大选,目前美国政府、议会甚至高等法院都由共和党控制,这是1928年以来从没有过的情况。特朗普政府将会体现共和党一贯保守的立场。

  从各方反映的情况,特朗普及其顾问班子的意识形态倾向:强调白人族裔的利益,倾向右翼的平民主义和较极端的犹太基督教文化;强调个人服从美国传统的价值观,反对精英主义;反对移民;反对大政府、高税收;反对共产主义,反伊斯兰,亲以色列。他已经任命的主要顾问也多为右翼人士和对华强硬派人士。

全球化困境和逆全球化趋势

  黄平认为,2008年金融风暴的影响仍在蔓延,甚至比“9.11”事件对资本主义核心结构体制的冲击还要严重。出现了“逆全球化”潮流,一些国家纷纷向内看、向内收,更看重本国经济,关注本国就业。是很多国家的人民大众,在全球化中没有得到收益,甚至利益受损,贫富悬殊拉大,特别是亚非拉多数地区发展中国家,一些地区持续动乱,很多民众沦为难民。邓小平同志讲,“用和平来解决东西方对峙,用发展来解决南北差距”。现在南北差距更大了,非洲穷、中东乱、拉美远。

张宇燕认为,说出现“去全球化”趋势,不如说“再全球化”,实际上是重新制定规则。全球化的本意是提升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度。相互依存度仍在提升,但全球化并不是有利无弊,现在进入了一个崎岖路段。经济全球化的大方向不会变,但必然进行调整。这个判断对我们制订对外战略、国内战略至关重要。

经济政策的倾向

  专家们指出,首先要注意特朗普的反全球化倾向。在他看来,目前中国已成为美国在经济方面最大的竞争者,美中贸易减少了本国就业机会;批评达沃斯论坛是西方和北京少数精英合作主导“全球化决策”。这和英国“脱欧”相呼应,形成“逆全球化”趋势,带有很大的示范性。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可能越发碎片化。也有专家指出,目前各国贸易保护主义都在抬头,美国经济“向内收”是必然的。黄平认为,特朗普高调主张贸易和投资保护政策,如主张退出TPP,对中国征收40%以上高关税等。中美经济关系作为两国关系压舱石的那个时代过去了。他的国内经济主张基本属于共和党范畴,反对民主党的社保,医疗政策方面,但和共和党建制派也有不少分歧。

  

  对外政策的倾向(三级标题)

  在国际战略方面,特朗普强调能力要和战略意图对应,反对战略透支,倾向于让地区事物更多由地区国家自己承担,如要求日本和韩国更多承担亚太防务成本。

  关于中美关系,总的看双方的安全互疑在增加。美国肯定继续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从地缘政治、安全、经济利益及综合影响力角度看,亚太地区无疑是21世纪重要地区,美国绝不会放弃。但是在处理问题的手法和轻重缓急方面,可能有所调整。美国将会重振军力,加强海空军建设,保持总体军事优势,加大投资武器的研发,抢占技术和军事的新高点。

怎样看特朗普的竞选承诺

  有学者认为,从特朗普的行事风格看,他会认真对待他的竞选承诺。美国内外政策必然调整,因为特朗普上台这个事件反映了美国社会的整个社会基础的变化。

  但是,不仅要看特朗普的竞选承诺,也要考虑到多方面力量的牵制,他个人的能力和做事方式。特朗普对于奥巴马内外政策的否定言论相当多是原则性的、系统性的。作为政策兑现,他受到政治体制、利益集团的约束都很多,大量的不认同、或者不同心,这都决定了特朗普所实行的政策和他竞选言论会有相当大的差别。特朗普胜选后已经在悄然改变一些竞选言论。

  历届美国总统新上台,都试图否定前任签的国际贸易条约。但这些协定在修改以后最终获得通过,因为个人的政策取向和原有权力体系的政策惯性之间必然存在矛盾。据美国政治学界的统计,历届美国总统在竞选中的承诺和兑现的比例,平均是73%。更何况美国面临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是多年积累的,不太可能通过换一个总统得到解决。    

  因此,未来美国政府决策有诸多不确定性。特朗普要完全实践自己的承诺,客观上很难。  

深刻变化的世界需要中国的声音

    汪晖指出,目前,全世界并没有形成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的政治组织形式,在亚非拉等边缘地区,新兴的政治经济关系没有在全球政治经济秩序中获得表达;少数发达国家对技术,金融,资源,传播渠道的垄断,以及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垄断依然存在。这个结构不改变,全球化就一定会有逆全球化、反全球化或者是各种失序的状况。矛盾的激化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而中国的变化,金砖五国等的出现,“一带一路”的出现,面对的将是维持着原有的霸权性世界秩序的若干正在松动的部分。在这中间,中国起的作用是最大的。

我们要争取在平等的状态下进行资源的开发,让不同的群体共享,打破原有的霸权,要参与国际重要事务,在国际舆论中要有自己的价值观的位置,至少在舆论上构成对霸权国家的限制。现在西方媒体明显占有绝对的霸权,我们应该考虑形成自己的话语,来组织对它的批评,提出你所想象的世界秩序,对自己行为的价值指向,提出未来的一个态势。

 

保持战略定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今后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世界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因此风险、危机、黑天鹅和黑马出现的频率增加,金融、安全、制度面临的风险也会加大。30年能够磨合出一个新的世界秩序,正好与我们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在时间上同步交叉。这30年中间确实就会有很多不确定性。

在世界格局中,中国正处于上升期。中国对“一带一路”和亚太经济合作的倡议顺应全球化总体潮流。中国发挥的作用会更大,影响力也会扩大。我们走的路是对的,要有这个自信。最重要的是固本强身,做好自己的工作,把中央的国内外两方面既定政策贯彻下去。对国际局势,“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编辑、整理  高梁)

 

 

特朗普现象与全球化

丁原洪*

 

内容提要:“特朗普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它是当今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美国国内社会严重分裂的突出表现。全球化进程遇到一些问题是自然的,任何事务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出现变化,“物极必反”。对特朗普就职后的政策调整,要冷静、客观地加以研判。

关键词:特朗普现象  全球化进程  政策研判

 

继英国公投之后,特朗普以一名“局外人”身份赢得大选,出任美国总统,大出世人预料,全球震惊,众说纷纭。

正确审视“特朗普现象”

  美国大选和英国公投两者性质虽然有别,但有一个共同之处,在不同程度上都折射出美英这两个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存在的社会严重分裂现象,即广大普通民众与精英的尖锐对立。广大普通民众对现行体制、社会现实极度地不满,对极力维护现行体制的精英阶层内心充满愤怒。按照美国历史学家乔治.纳什的说法,大选已使“双方之间关系达到意识形态上的‘内战’状态”。

  形成这种状态的原因在于,两者由于在社会上所处经济地位不同,本就有着不平等的遭遇,而美国政府近年来一直推动的、以新自由主义为核心思想的“全球化”,更使他们之间的“不平等”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据美联储公布的数据,美国最富有的1%的人拥有43%的美国财富,最顶峰的0.1%的人拥有美国财富的22%,与占美国90%的中下层民众财富总和相当。

  对于如此悬殊的贫富差距,两位美国知名人士有如下的描述: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指出,金融危机后,“美国已经分裂为两个:一个是超级富人的美国,他们在经济复苏中赚到了高额的奖金;另一个是大量中产阶级、中小企业主的美国,他们仍在艰难地挣扎”。

  美国斯坦福大学高级研究员弗朗西斯.福山(上个世纪90年代撰写“历史终结论”一文而出名)指出:“在两代人的时间里,精英阶层和普通民众形成日益严重的贫富差距”,“社会等级如今重新成为美国政治的中心”,“美国民主、共和两大政党都没能善待衰落的群体,成了美国制度的代表性问题”。

  几年前,美国曾发生反映基层民众对现实不满的“占领华尔街运动”,被当局以“扰乱社会秩序”为名予以取缔。这次美国大选,包括一部分中产阶级在内的更为广泛的普通民众,通过支持被精英阶层嗤之以鼻的商人特朗普竞选并将其送入白宫,使精英们认为不可思议的事成为活生生的现实,发泄心中多年的积怨。

“特朗普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不是什么民族主义与全球主义之争,也不是什么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较量。确切地说,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它是当今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美国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化的突出表现。

正确认识当今的“全球化”

  “全球化”现象由来已久,只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当今的全球化是垄断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占据主导地位的全球化。它从一开始,在不同层面都是不平等的。它有利于富人,不利于穷人;有利于大的跨国公司,不利于中小企业;有利于发达国家,不利于发展中国家;有利于经济实力最强的美国,而不利于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其他发达国家。全球化把这种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不平等”扩展到了全球。其结果是,这些年来世界上所有国家无一例外地出现贫富差距拉大的现象。全球基尼系数突破了极限,已超过了0.7

  当今的全球化对所有国家来说,都是利弊兼有的双刃剑,只是利弊程度不同而已。既使推动全球化最为积极、获得利益最多的美国,也遇到了它始料未及的恶果:即随着众多企业为追逐最大利润转移到国外从而导致国内实体经济萎缩,经济增长乏力,失业人口居高不下。这是引发美国社会利益分配不公而造成如今严重分裂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实再次验证了丘吉尔的一句名言:“资本主义之恶在于幸福之不均”。

  如今的“全球化”不是什么圭皋,必须有所改变,甚至英美领导人也不得不认同这一点。奥巴马在20161116日发表告别欧洲的演讲中指出:“当前全球化进程存在问题,引发不公正感。不少选民觉得被快速推进的全球化进程抛在身后,产生沮丧和愤怒”,“世界通向全球化的道路必须纠正……。现实给人们的教训之一是,不同国家面临相同的挑战,那就是必须着手应对社会不平等”。同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在伦敦金融城发表讲话时指出,英国公投脱欧和特朗普当选,“在一年内改变了世界”,“政府必须关注人民对全球化给就业和社会带来影响的担忧”,“英国拥护自由贸易,但同时应当管理全球化力量,以便它为所有人服务”。她还特别强调,英国决不能“思想僵化,拒绝变革,故步自封”,而要“适应当前时代,思维要与时俱进,抓住机遇”。

  任何形式的一体化(无论是地区一体化还是全球一体化),本身就存在着各成员国既可享有将本国资源配置的范围扩大到国外之利,同时又必然会有自身主权运作受到一定制约之弊。正如基辛格日前对日本记者指出的,国家关系只能建立在符合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多边协议同样也只能建立在符合有关各方利益的基础上。欧盟是当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主权国家联合体,可是它却面临“生存危机”,恢复民族国家的呼声日甚,根由在于一些国家感到自身主权受损过多,得不偿失。

时下,有人把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欧洲反一体化、反移民政党的崛起,统统斥之为“民粹主义”、“反自由贸易”、“逆全球化”,等等,这是不妥当的,是对客观现实的误读。其实,欧洲一体化,全球化进程遇到这些问题是必然的。任何事务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出现变化,“物极必反”。

正确研判执政后的特朗普

  大选期间,美国精英层对特朗普的“丑化”、“妖魔化”,以及他们固有的“理性思维”,使得他们难以准确判断特朗普的大政方针。因此,对于来自美国的各种信息,定要冷静、客观地加以研判,以避免重犯误判美国大选的教训。

美国今后政策走向应关注的问题

  在研判美国今后内外政策走向时,应关注以下几点:

  一、美国迄今仍是世界上综合实力最强的唯一超级大国,这是它维系其在世界上“领导”地位的物质基础。只要这一基础未变,任何一届美国政府都会坚持以维系美国在世界领导地位为核心内涵的全球战略,并据此制定内外政策,包括特朗普在内,任何领导人概莫能外。正如基辛格日前指出的,在今日的美国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孤立主义”,这种观念只是“在一些不懂外交政策的人们中间流传的浪漫幻想而已”。

  二、美国是一个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无论谁出任美国总统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利益,或更准确地说华尔街的利益。特朗普也会如是。如今美国社会的分裂是垄断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作为总统特朗普也无法加以解决,为暂时缓解一下民众的愤怒,最多只能做一些弥补而已。

  三、尽管共和党一些大佬(同样属于精英阶层)看不上特朗普,但特朗普依旧是共和党推举出的人选赢得了大选,而且使共和党在美国政治中占据百年来少见的一党控制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权力中心的有利局面。特朗普的施政方针必然会体现共和党一贯保守立场,否则寸步难行。

  特朗普似想仿效里根。“让美国重新伟大”、“以实力求和平”等竞选口号,都是当年里根竞选时提出的。但是两人所处环境不同,里根处在美国国势上升时期,因推行新自由主义而获得好评,而特朗普则处在美国国势下降时期,面对因过度推行新自由主义而造成经济停滞、社会分裂的乱局。特朗普很难再享里根总统昔日的荣光。

四、美国政治体制是民主、共和两党交替执政,两党在对外政策上无实质差异,分歧主要在内政。但历来新政府上台都会采取“反前届政府之道而行之”的做法。因此,不能以奥巴马执政8年的所作所为判断特朗普施政的准绳,更不应仅根据其竞选总统时的言论来预判其政策,还从未有总统会全按其竞选言论行事的。

特朗普就任总统后将采取的政策调整

  从目前信息判断,特朗普就任总统后,在美国全球战略不变的前提下,将会有所调整:

  一、为集中精力解决国内乱局,将采取“先国内后国外”,“先经济后地缘政治”的安排。

  二、本着“美国利益第一”原则解决“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与此同时,对推进全球化以及由此伴生的所谓“全球治理”,多边谈判和多边协议的“积极性”会明显减退。宣布施政百日计划的首日即废除已签署但尚未获国会批准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就是明证。

  三、即使不会放弃“对外干涉主义”,但面对手伸得过长、顾此失彼、国内财力紧张、民众厌倦情绪高涨的困境,可能适当放缓推进,减少干预。

  四、在不放弃已构筑的军事同盟国的前提下,由于财力困难,将改变对所有盟国的安全大包大揽的做法,要求盟国承担更多责任。对于一些盟国利用与美同盟“夹带私货”(例如,欧洲一些国家要求美国在并不涉及其核心利益、又非北约成员国的乌克兰问题上出钱出力;日本借助日美同盟之名将其拖入它与中国争夺的钓鱼岛主权的漩涡,以及在“日美安保条约”的掩盖下进行扩充军备,向外扩张势力等)美国对此类事宜将会更加审慎。

  上述判断是否准确,有待特朗普上台施政后的实践来证明。但特朗普调整政策首当其冲的不是中国,而是其欧洲和日本等盟国。当前,我们完全可以静观其变。“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编辑  迟晨光)

 

 

纷繁复杂世界背后的机理

张宇燕*?

 

    当今世界给人的感觉是纷繁复杂、乱象丛生。巴西总统受弹劾下台并引发政坛动荡,土耳其军事政变流产,印尼突现市民暴动,伊斯兰国在中东持续肆虐,叙利亚内战久拖不决,欧洲难民危机,法国和比利时遭到恐怖主义袭击,英国公投脱欧,美国总统大选剑拔弩张诡异非凡,美俄之间死灰复燃的冷战似乎将随着特朗普当选而出现转机,中美在亚太的角力因南海仲裁案而愈发扑朔迷离,菲律宾与马来西亚对美政策突然转向,世界经济萎靡不振,反全球化呼声分贝日升,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过去的一年内的所见所闻。在这些貌似相关性不大的事件或现象背后,则隐藏着一些相互关联的且带有某种共性的原因或机理。

    宗教问题与现实政策制定

    在因技术进步而享受到物质福利显著改进的世界,人们看重科学和理性是自然而然的,以致部分人愈发笃信这样一个假定,即认为随着科技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幸福感或满足感会越来越强,很多社会问题以及国际关系难题亦将随之逐步解决。与此同时,在宗教感下降或长期生活在非宗教环境中的一些人,对宗教信仰在个人或族群中的意义与影响严重低估,甚至认为宗教情怀浓重的人,其行为是非理性的或是“疯狂的”。然而,这种基于理性主义或科学主义的政策制定与实施,在现实面前遇到了严峻挑战,建立在它之上的社会经济和国际关系理论的解释力正在迅速下降。那种试图用基于理性主义的中短期政策去解决存在了千年的宗教问题的努力,尤其是在掺杂了一己私利情况下,其收效微抑或适得其反,可以被视为是当今世界诸多乱象背后原因之一。

    理解世界变化的重要维度

    人口变迁是我们理解世界变化的一个重要维度。美欧等发达国家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强化,其中日本人口数量已开始下降。预计30年后,65岁以上老人占比将达到39%。人口老龄化的直接影响因素是消费不足、思想趋于保守、劳动力短缺和劳工成本上升,财政压力增加等。另外,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内部族群及信教人口结构的变化,正向质变接近。欧洲现有5000多万穆斯林,荷兰和比利时新生婴儿的一半出生于穆斯林家庭。依照目前的人口增长速率,2050年前后,法国和德国都将成为穆斯林人口过半的国家,美国的穆斯林人口也将超过5000万。上述数字构成了欧洲难民危机和特朗普移民政策的大背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甚高,同时教育、营养、医疗和就业机会又不能满足新增人口需要,导致了大量就业技能欠缺的青年长期处于失业状态,业已成为社会稳定的巨大隐患。

    收入分配和财富不平的加剧,是我们观察和理解当今世界变局的另一个切入点。人类经历了二战后快速经济增长时期,特别是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普遍繁荣,但基尼系数却达到了0.71的历史高度,凸显出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发达国家内部近几十年来收入差距也明显加大。2015年,美国中产阶级占成年人总数为50%,远低于1971年的61%;而其同期收入占比更是从62%降至43%。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全球分工与贸易收益远未普惠于大众,已是不争的事实。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内中的低端位置不断固化,发达国家内部利益受到全球化冲击的群体没有得到相应补偿,因收入差距和战乱引起的人口从穷国向富国的流动,大体上可以解释贸易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明显升级。包容性增长近来成为一个关键词的原因亦在于此。

    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使经济长期低迷

    如果能够不断地做大蛋糕,见到别人状况改善后相信自身状况随之改善的“隧道效应”便会起作用。然而当今世界的一大难题在于做大蛋糕的根基受到侵蚀,亦即劳动生产率增长极其缓慢,进而导致全球经济长期低迷。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从20世纪70年代的4%降到如今的1%,发展中国家同样从2000年的4%以上降至今天的1.5%。生产率增速放缓的原因除了重大科技创新鲜见之外,还在于导致阻碍技术创新与扩散的各国内部市场集中和垄断、全球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升级、教育水准的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劳动力市场日益僵化以及预期利润降低引发的投资不振。在20169月初召开的G20杭州首脑峰会上,各国代表把注意力从短期政策转向倚重促进技术和体制机制创新的中长期政策,主要目的就在于,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引导全球经济走上正轨。然而大家心里也都明白,此目标的最终实现远非一日之功。

    人们通常认为,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因为它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增进福利水平,改善生存环境。但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科技创新给人类带来的不确定性和破坏性,至少在某些特定历史时期是巨大的。在近几十年的各种技术进步中,对人类生活和思维方式影响最大的当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促进了各种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的传播,便利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和集体行动的形成。尤显重要的是,个人、阶层、群体乃至国家的权利意识随之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人们的利益所在也变得更加清晰,诉求的实现变得更加迫切。甚嚣尘上的贸易保护主义、狭隘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的交织融合,极端宗教主义势力的猖獗蔓延,在相当程度上都和受到信息技术进步大力推动的权利意识觉醒与利益诉求强化密切相关。全球网络化也让世界开始暴露于网络战争的威胁之下。

    全球治理存在严重缺失

    西方标榜并推行自我定义的自由、民主、人权,有其深刻的历史、宗教和社会政治经济原因。应该讲,在某些历史阶段,其国家利益在此基础上确实得以维护与增进。尽管那时候的党派竞争激烈,但整个精英层对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理念或行为准则尚有共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制度变得日趋极端且僵化,并造就了形形色色的既得利益群体。于是,在选举政治的不断强化下,西方(尤其是美国)精英层在一些根本性问题上的裂痕开始加深,这包括:个人权利与国家职责孰重孰轻,自由竞争与政府干预孰强孰弱,国内发展与国际责任孰先孰后,以及如何处理与中国等新兴大国之间的关系。美国与欧洲国家右翼势力的迅猛崛起、不同利益诉求者之间的不妥协、民众对国家权力机构的高度不信任、国际社会对工业化大国难以兑现承诺的失望与不满,凡此种种,向世人展示的恰似一幅西方自由民主人权一步步迈向死胡同的画面。

    主要大国力量对比持续变化,是使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呈现出动荡局面的基本变量。在最近的5年间,中国的GDP从与日本旗鼓相当到高出两倍多,并达到美国的60%。即便按照包括了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在内的“包容财富”来计算,尽管差距仍旧巨大,但中国追赶美国的速度是惊人的。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集团的综合实力已进入顶峰平台期,缓坡下行也成为基本态势。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工业化国家普遍面临的财政困难。财政状况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本国民众福利,关系到政治家的政策选择空间,还直接影响一国或国家集团的对外政策实施。美国在中东等地的战略收缩,俄罗斯敢于在叙利亚与美国争锋叫板,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在中美之间来回摇摆,其背后都有美国的财政压力的影子。奥巴马政府奉行的重返亚太政策,至少部分原因在于美国已经在财政上玩不起目前的游戏了。

    在一个相互依存度不断上升的时代,全球问题层出不穷,然而全球治理却存在不足或缺失。表现为国际规则或全球秩序的全球治理,其“公共”程度或“中性”程度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状态。各国均以最大化自身利益为对外政策目标、全球公共产品提供过程中如影相伴的搭便车激励或集体行动难题等,基本上可以回答全球治理赤字和全球治理非中性问题。

    作为全球经济治理最重要的平台,G20发挥了极为独特的作用,然而它所取得的成果与全球问题的妥善解决仍距离尚远。各国为自身利益而不惜损害全球利益的现象比比皆是。从2008年开始,每次G20峰会都向世界表露出坚定且明确的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决心。但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却是2015年全球新增贸易限制措施达到创纪录的736项,排在前10位的国家占总数81%且均为G20成员,而最大受限国是中国。

    关于世界未来发展趋势,有人说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不确定。这句话有部分道理。20171月将宣誓就职的特朗普总统能否弥合大选所宣泄出来的种族、宗教、治国理念上的对立,能否化解国际社会对美国新政府的疑虑并弱化负面的政策溢出效应,已经成为当下世界最大的不确定性。2017年德国和法国以及韩国的大选是否会有美国大选式的戏剧性、对立性和诡异性,实属未知,其中涉及的问题和可能引发的后果,有可能堪比美国。即便“伊斯兰国”作为一个实体组织很可能在多方合力打击下受到重创,但其精神或信念则不会随之败落,没有人能清楚知道它或其他组织谋划的恐怖主义袭击会在世界的哪一座城市实施。世界史无前例的高债务水平,二战后无出其右的持续低缓复苏,主要经济体前所未有的狭小政策空间,使得无人敢于断言2016年全球或某个地区不会爆发金融危机或出现经济衰退。

    应对变化的世界需要理论创新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有些东西还是确定的或确定性程度较高的。除了上面谈及的各种观察外,还有如下四点更具一般性的趋势。

    首先,我们无法排除爆发地区或局部战争的可能性,但主要大国之间的爆发全面冲突是不可想象的,它们之间在承认分歧的同时相互尊重、共谋和平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宿命。

    其次,以世界各国间相互依存度提升为标识的全球化进程将继续,不过全球化之路已经过了宽阔平坦、满眼鲜花绿树的路段,贸易与投资保护主义将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掣肘。

    第三,大国之间力量对比的演化将继续,工业化国家的相对实力下降,新兴国家力量则上升,其影响会以不同的方式在各种国际和全球事务上反映出来。

    最后,发展中国家以工业化国家为榜样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将继续前行,并将长期面临巨大的生态与环境压力,践行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看来是唯一可行且有效的现代化路径。

    描述和理解世界需要理论和分析工具。在一个加速变化的世界里,既有的理论分析至少在某些领域已经难以肩负起解释世界的重担。在本次美国大选面前,流行的政治学与大众传播学理论显得苍白单薄;在此起彼伏的恐怖主义袭击和全球治理赤字面前,现存的国际关系理论显得力不从心。人们在追求GDP增长率的时候,“突然”发现所付出的环境和生态成本已经高到了无法承受的程度,以至于不得不考虑用包含生态环境之福利影响在内的衡量指标来替代GDP

    变化的世界要求我们更新旧有理论、创造全新理论。用新的X光机,帮助我们观察日趋复杂、形态多样、变化万千之世界,精准确定问题所在并对症下药,从而实现我们在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增进全人类福祉。在此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乱象或难题的出现,既是对现有理论的挑战,也是理论创新的绝佳时机。

 

    (编辑  季节)



* 丁原洪,外交部资深外交家。

* 张宇燕,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

概括性总结2015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总体情况;着重指出中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平衡转向中速增长平衡,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从需求、供给以及产业各方面对中国经济现状及未来做出全景式分析和展望。

2015年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2015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加大了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的政策力度,经济增长总体平稳,新旧动力转换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同时,我们必须正视所面临的挑战和风险。

一些重大转折性变化集中出现

    一些重大转折性变化集中出现或得到确认,这对于判断中国经济转型再平衡进程,展望中长期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2013年城镇户均住房已超过一套,新竣工面积出现峰值,2015年为负增长(-0.7%)。

  二是主要工业产品产需临近历史峰值。2015年,钢铁消费同比下降0.7,水泥产量下降4.9%,发电量下降0.2%,均为1978以来罕见。千人汽车保有量超过110辆,汽车发展进入相对低增长期。

  三是劳动力供给峰值确认。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自20122014年每年降幅超过300万人,15-64岁年龄段人口在2013年达到10.06亿的高点。   

经济结构深度调整

2015年,第三产业占比首次达到50.47%(其中金融业比重上升明显)。第二产业占比降至40.53%,其中重化工业降幅较大,与消费升级密切相关的部门效益较稳定(如通信设备制造,信息及金融等服务业)。

  由于总体需求回落,特别是重化工业“加速原理”的作用,出现严重产能过剩问题。估计钢铁、煤炭等行业的过剩产能在30%以上。这直接导致两个后果:一是PPI持续负增长,二是工业企业利润自2014年下半年后持续下降。

  随着主要工业产品需求临近或达到峰值,行业竞争格局进入存量调整阶段,兼并重组案例大幅增加。但总体看,重化工业去产能并不顺利。

随着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变化,以及能源和制造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制造业布局正在调整,中国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加快向外转移,加工贸易订单不断流失。目前新兴部门的成长尚不足以对冲传统部门的下降。

地区间经济增长态势明显分化

    一些地区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对人才和资金的吸引力加强。如广东和浙江2015年增长率为8%左右,而辽宁和山西经济增速仅为3%左右。

互联网、高速公路和高铁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密切了区域间联系,有助于促进创新资源的集聚,提升专业化水平,实现城市和地区间协同发展。

财政收入增速放缓 债务违约事件增多

  2015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5.22万亿元,增速放缓至8.4%,同口径比上年仅增长5.8%。地方土地出让收入3.25万亿元,同比下降21.4%。同期全国公共财政支出同比增长15.8%(较上年增长率增加7.6%)。

  伴随经济回落和结构调整,债务违约事件增多,银行不良率上升,债务风险显露。2015年,企业债务占GDP比重已超过120%2016年第三季度可能达170%)。由于有刚性兑付和隐性担保,债务化解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其中钢铁、煤炭、房地产等行业可能成为重灾区。银行放贷将更加谨慎,加大经济下行压力。

  2015年消费类贷款增幅超过20%,预计2016年家庭负债占GDP比重将升至39%左右,政府部门总债务占GDP比重接近60%

因实体投资回报率下降,2013年以来杠杆资金先后涌入影子银行、股市和债市,2015年两融等杠杆资金入市推动股价快速上涨,形成自我反馈放大机制。7月股市大幅震荡之后,大量资金为避险进入债市,并出现所谓“资产荒”。为了追求较高回报,不少投资机构提高了杠杆倍数,债券市场也出现了一定的泡沫迹象。

人民币进入贬值通道

受美联储加息和国内货币政策宽松预期的影响,人民币进入贬值通道。“8.11汇改”后,人民币大幅贬值(2015年初为 6.2左右,年末为6.55),外汇资金持续大幅外流。当年金融机构的外汇资产累计减少2.8万亿元,货币当局外汇占款累计减少2.2 万亿元。资本账户逆差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结售汇逆差累计4600多亿美元,外汇储备余额减少5126亿美元。因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灵活,货币政策独立性不够,资本短期内过快流出,增加了国内金融管理的难度,加大了国内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波动的风险。

中国经济对国际经济的影响力和互动效应明显增大

    2015年,由中国发起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在上海开业,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人民币占10.92%权重、仅次于美元和欧元)。中国经济对国际经济的影响力和互动效应都明显增大。现我国每年对外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海外资产存量超过6万亿美元。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充分考虑和应对我国不断增大的外溢效应的正反两面因素。

    2016年,全球经济仍维持“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态势。主要经济体的宏观政策取向分化。中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已达到高峰,美元处在上升通道,继续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起到抑制作用。

经济由高速增长平衡转向中速增长平衡

当前中国经济依然面临着大的下行压力。底在何处,从高速增长降落后前景如何,是“十三五”直接面对的关键问题。

增长阶段转换的条件

    经济增速回落的背后,是经济结构、增长动力和体制政策体系的系统转换,也是增长阶段的转换。能否实现由高速增长的平衡转向中速增长的平衡,取决于三个条件。

    一、高投资触底。从需求角度看,以往的高增长主要依托于高投资,其中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可以解释总投资的85%左右。制造业投资又直接依赖于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出口。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已回落,出口从以往20%以上的增长转为2015年的负增长。房地产2014年触到历史需求峰值后快速回落,2015年增长趋近于零。房地产投资增长触底,将意味着全部投资、乃至整个经济增速探明底部。

    二、去产能到位。随着高投资增速回落,供给侧开始调整,但部分行业(主要是重化工业)调整较慢。相比之下,出口行业增速由20%以上降为负增长,也遇到订单减少、负担加重等问题,部分工厂关闭破产,有些移至外地。但该行业以民营和外资企业为主,用工制度灵活,调整较快,有的干脆”一跑了之”。对国有企业而言,人、债、资产重组等均为难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深化改革的问题。

    三、新动力形成。这是指那些新成长起来的增长领域,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新成长产业,主要是信息服务、物流、医疗、文体等生产和消费性服务业,以及新技术产业;二是产业转型升级,如机器替代人工、绿色发展等;三是创新产生的新增长点,如网购及其所带动的相关行业。

这些“新经济”的增长,可能出现挤压原有增长空间的情况(如网购发展将伴随传统商业放缓,机器人上岗将伴随人员下岗),难免会引起利益关系的冲突和重组。但有效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商业模式,提高生产率的趋势,终究是不可阻挡的。

新旧动力的不对称性值得关注

    新动力的另一个来源是“老经济”加新机制。一个经济体要提高竞争力,必须解决国内原有相对封闭领域的市场开放问题,纠正资源错配、提升效率大有文章可做。

    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是新旧动力的不对称性。尽管还有新产业涌现,但像房地产、钢铁、汽车等能够将经济推向高速增长的大型支柱产业,基本上找不到了。所谓“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的比重,2015年尚不足10%,其中有的也已出现严重产能过剩,如光伏发电行业。概括地说,结构调整正处于转型期,新动力能够提高效率、提升增长水平,但远不足以抵消原有动力的下降,更重要的体现于发展模式、效率和质量的转换。

    上述三个转换条件逐步形成后,中国经济这一轮大调整将可能呈现双重底部:一个是“需求底”,随着房地产以及全部投资增速趋稳,这一底部可能在最近一两年出现;另一个是“效益底”,即供给侧调整到位,主要指标是PPI止跌回升,工业企业盈利增速由负转正,并保持在适当水平,这取决于去产能的力度和进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效益底”明显滞后于“需求底”,经济有可能进入“低效益、高风险”的陷阱。避免这种不利局面,短期内关键是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使PPI和工业企业利润止跌回升。

 

1 中国未来10年经济展望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5

GDP(现价人民币亿元)

676708

720666

789707

865441

947841

1036198

1549637

(现价美元 亿元)

108649

110872

123392

137372

150451

167129

267179

GDP增长率

6.9%

6.5%

6.6%

6.6%

6.5%

6.3%

5.1%

就业增长率

0.3%

-0.2%

-0.2%

-0.2%

-0.2%

-0.1%

-0.3%

人均GDP(现价人民币)

49351

52360

57185

62420

68111

74211

109815

产业结构:第一产业

9.0%

8.7%

8.3%

7.9%

7.5%

7.0%

4.7%

   第二产业

40.5%

39.2%

38.1%

37.2%

36.3%

35.4%

31.3%

    服务业

50.5%

52.1%

53.6%

54.9%

56.2%

57.5%

64.0%

由数量追赶到质量追赶

    从长期发展看,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期(历史需求峰值期)结束,与成熟增长期(发达经济体所处阶段)到来之前的中速增长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是:通过提升增长质量,实现中速增长,缩短与先行者的距离。与此相适应的发展条件、体制和政策环境将会发生很大变化。

  发达经济体已实现需求的更新支出,如现有基础设施的维护等成为需求的主要部分。与此相比,中国目前至少还多出两方面需求:一是中高收入阶层已经实现、但中低收入阶层尚未实现的需求,二是消费结构升级,重点是服务性需求比重上升。这两种需求,加上存量更新需求,构成了中速增长期的主导性需求。

    所谓质量提升,主要还是“追赶型”的,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吸收和“上台阶”上。应当采取更为开放、且选择性更强的政策,鼓励支持那些有助于质量提升的“引进来”、“走出去”活动。能拿过来还是要先拿过来,以降低成本、缩短周期。

    在现有的情况下,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好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一是纠正资源错配。目前行业之间依然存在着较大的生产率差异,这表明要素流动不畅、配置欠佳,通过深化改革纠正资源错配,仍可释放出有利于提高效率的投资需求。

    二是激励产业升级。包括发展新兴产业,在已有产业中采用新装备、新技术,由低端制造转到高端制造,加大设计、研发、品牌等元素的比重,推进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的深化,产业集中度的适当提高,全面提升人力资本质量,从行业标准到工匠精神,全面推动精致生产的制度和文化建设。

    三是营造创新环境。让更多的人参与创新,提高创新试错过程中的成功概率,形成有利于市场发挥作用、能够吸引到更多创新要素的体制和政策条件。

需求要点

房地产投资

    2011年是城镇住宅新开工的高点(14.6亿平方米),此后负增长态势持续至今。2015年房地产投资规模6.46万亿元,投资增速回落至零附近。当年新开工10.7亿平方米,施工51.3亿平方米,竣工7.4亿平方米,分别比上年下降14.6%、0.7%8.8%;商品房销售11.2亿平方米,较上年增加6.9%。

    2015年商品住宅可售面积同比增长11.2%,增速较上年下降14.4%。其中北上广深等重点城市去库存速度较快,其他地方的库存同比增长接近14%,高库存压力仍然突出。

    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接近56%,城镇常住人口约7.7亿人,2.7亿个家庭(按户均2.85人);城镇住宅总面积约225亿平方米,2.6亿套(套均86平方米),每户城镇常住家庭已拥有近1套住宅。

    预测2024年,全国人口总数达14.2亿。未来10年,城镇常住人口年均增加1700万,2025年城镇常住人口约9.4亿,3.4亿个家庭(按户均2.75人),城镇化率66%;按每户1.05套和套均面积92平方米推算,大致需要3.5亿套住宅,320亿平方米。届时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超过34平方米。

    按此需求推算,未来10年,住宅净增数量不足1亿套。再考虑到折旧拆迁、城镇规划扩围带来的住宅增加等因素,预计需要建设1.15亿套住宅。已在建城镇住宅面积51.3亿平方米、4500万套(按套均105平方米,扣除6%不可销售数),未来10年每年所需住宅新开工水平不足1000万套,住宅投资平均增速可能为负。

    从短期看,金融条件变化对住宅需求扰动较为明显。“十三五”期间,住房政策需要从总量和结构着手,提高新增城镇常住人口的居住质量,同时要防范房地产泡沫风险。

  基础设施投资

    2011年,基础设施建设量已达到峰值,尤其是东部沿海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或接近饱和,投资回报率较快下降。

    2015年,我国基础设施投资13.13万亿元,名义增幅17.29%,增速比上年低3个百分点。其中,铁路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共2.67万亿元,同比增5.5%。铁路投资0.82万亿元,投产新线9531公里(含高速铁路3306公里);公路建设投资1.65万亿元(高速公路0.79万亿),同比增长6.8%。预计2016年基础设施投资名义增速约20%

  因公共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地方财力萎缩,限制了一些重大项目的及时开工和运行。      

2 中国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实物量及预测

 

2010

2015

2025(预测)

铁路营运公里数(万公里)

9.12

12

14.93

公路营运公里数(万公里)

400.82

450

520.73

每百人手机拥有量

55.39

69.42

82.23

每百人电话主线拥有量

28.95

37.01

41.73

基础设施投资占比

0.17

0.14

0.14

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占比

0.15

0.13

0.11

 

3 中国铁路和公路密度(单位:公里/万平方公里)

年份

铁路密度

公路密度

年份

铁路密度

公路密度

1950

23.13

103.75

1990

60.31

1071.15

1960

35.31

531.25

2000

71.56

1749.79

1970

45.52

663.23

2010

94.98

4175.21

1980

55.52

925.31

2015

125.13

4768.42

  根据2014年国办(43)号文,取消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PPP(公私合营模式)等新的投融资模式刚刚起步。居高不下的地方债务需要尽快化解。中央财政向地方下达置换债券额度以偿还到期地方政府债务本金等措施,短期还难以替代地方融资平台的作用。

    地方基础设施投资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和抵押贷款。由于各类成本性支出增幅提高,地方政府可支配的土地出让净收益占本级财政收入的比重,从2010年的35%下降到2014年的17%。土地出让支出中,用于基础设施支出的比重也不断下降。

    2000-2012年,地方政府基础设施银行贷款中,国家开发银行的政策性贷款约占30%。商业银行对基础设施的贷款周期平均只有3-5年,但基础设施项目还款期限一般设定在8-10年,这样银行短期内很难收回贷款,容易产生流动性风险。

    基础设施投资达到峰值后,庞大的资本存量将进入更新和换代阶段,届时用于维护更新原有存量的费用,将超过新增投资水平。东部地区的传统基础设施(基础交通、传统能源和通信)水平已接近或部分超过了发达国家水平。整体看,我国传统基础设施新增投资需求空间,没有想象的那样大。

    “十三五”期间,新兴基础设施将成为重点投资领域,包括新能源、信息、节能环保以及公共服务等行业,这将是基础设施建设的着力点和新重点。

出口

发达国家经济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已连续多年在零增长左右徘徊。中国的出口增速在2010-2011年报复性反弹(20%以上)后大幅下滑,2012-2014年分别降至7.9%7.8%6%2015年,中国以美元计价的货物出口下降2.8%(其中加工贸易出口降9.6%,一般贸易微增1.5%),是2008年以来第一次负增长。其中对欧盟出口降3.9%,对日本出口降9.2%,对东盟、韩国分别增长2.6%和1.1%,对俄罗斯和巴西分别降低35%22%

2015年,受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和主要经济体汇率贬值的影响,全球贸易大幅萎缩,这是中国出口负增长的直接诱因。当年全球货物进口同比下跌13%,为2009年以来首次(2009年下跌24%)。欧元和日元对美元大幅贬值,导致欧元区和日本以美元计价的进口额下降,从而相应减少了从中国的进口。

比较2013年中美两国的制造业利润可知,中国制造业相比美国,规模更大,但效率较低。两国制造业总的利润率分别是6.1%和7.4%,但在22个可比的行业中,中国在16个行业的利润率都低于美国同行。在钢铁及有色金属、机械、电器设备、服装行业,中国的利润率分别相当于美国的60%、77%、80%、72%。在利润率高于美国的6个行业中,只有汽车是典型的资本技术密集行业,其他为家具、食品、纺织和非金属矿产品。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出口贸易为顺差,但整车为逆差,所以说中国汽车行业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美国的制造业已经衰落,还为时尚早。中国制造业在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率的提升方面还有很大的追赶空间,货物出口结构仍然存在巨大的升级潜力。

供给要点

 就业

    2012-2015年,尽管经济增速下降,每年新增就业人数均在1300万人左右。2015年就业形势总体平稳,部分地区和行业就业压力加大。在重化工业部门和资源型产业集中的地区,一些重点企业经营困难,靠贷款维系日常营运,员工轮岗、待岗和工资拖欠现象突出。加工贸易、房地产和基础建设部门就业岗位减少,对农民工群体造成较大冲击。2016年企业用工更趋谨慎。据抽样调查,表示要减少用工的企业达27.8%,隐性失业可能显性化。

  就业岗位需求减少的部门有:制造业(-13.5%),建筑业(-23%),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9.0%),房地产(-15.3%)。由于电子商务和物流行业的快速增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岗位需求增长20.8%,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岗位需求增长5.9%

    就业人员素质逐步提高。2015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中,大学毕业生占57.1%,比2012年提高3.4个百分点。57.5%的市场求职者具有一定的技术等级或技术职称(2015年4季度数据)。

    2012-2014年,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分别比上年减少345万、227万、518万。预计劳动年龄人口,将从2015年的9.33亿,下降到2020年的9.23亿,平均每年减少约200万人。从业人员中45岁及以上劳动力,1990年占21.1%,200029.2%201035.0%2014年已接近40%。中老年劳动力所占比重明显增加。

    近几年就业形势能够稳定,主要是因为劳动力总体供需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是经济增长的绝对规模和就业需求总量仍然不低;二是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从2012年起逐年减少,未来10年这一趋势仍将继续。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自动化扩大的趋势,部分制造业的就业机会将会减少,但只要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就业形势仍可保持基本稳定。   

科学技术与创新驱动

    金融危机以来,美、德等国提出“重振制造业”,促进制造业回流,加大支持创新,这对我国是个重大挑战。

    我国创新驱动战略正在全面推行。201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突破1万亿元,2015年达1.4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1%。根据OECD按不变价格和购买力平价折算(2013),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额已达到美国的7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持续提高,研发效率和创新回报率进入上升通道。近年来我国创新发明专利有效数和高技术产业利润总额逐年增加。

            表4  危机前后工业企业创新能力比较:规模指标

大类

指标

2000

2008

2013

资金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亿元)

489.7

3073.1

8318.4

技术改造经费支出(亿元)

1291.5

4672.4

4072.1

专利

发明专利申请数(件)

7970

59254

205146

发明专利有效数(件)

15333

80252

335404

新产品

新产品研发支出(亿元)

529.5

3676

9246.7

新产品销售收入(亿元)

9369.5

57027.1

128460.7

高技术

高技术企业数量(家)

9758

25817

26894

高技术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10333.7

55728.9

116048.9

高技术产业出口(亿元)

3388.4

31503.9

49285.1

高技术产业利润(亿元)

673.5

2725.1

7253.7

高技术产业研发经费

111

655.2

1734.4

资料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120092014

 

    在具有引领作用的若干重大领域,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创新投入,以局部技术突破带动全局发展。2006年以来我国相继实施了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三五”将全面完成。2014年底,国家成立了1300亿元的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2015年支持紫光等国内龙头企业兼并重组,依托华为的手机终端业务,海思从2012年开始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2016年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组建,整合研发制造资源,推动航空发动机的技术追赶。

    创新激励政策渐成体系,鼓励创新将成为各类公共政策的重要目标。产业政策的着力点,应放在鼓励高端产业和淘汰低端落后产能。创新性行业将面临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农业

    目前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大宗农产品国内国际价格严重倒挂,农业生产成本上升且效益低,农产品库存压顶,国家收储代价巨大。

    近几年,粮、棉、油、糖、肉等大宗农产品的国内国际价差,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玉米:国内国际价差长期在1000/吨左右,2015年降低临时收储价,现货价降至2062.19/吨(2015.10.16),同期玉米进口到岸完税价为1601.97元吨,差价460元。

    小麦:国内国际价差800-1300/吨,201510月国内价下降,比国际价高900/吨以上。

    稻谷:2012年以来国际国内价差2800/吨左右,2015下半年后价差1300/吨左右。

    猪肉:近5年国内价在24/公斤上下波动,同期进口价12/公斤左右。国内猪粮比价长期低于6.0保本点。能繁母猪快速减少,导致生猪供给减少。

    棉花:2014年实施临时收储政策后,国内棉价从2万元/吨降至1.2万元/吨,同期进口棉花从1.3万元/吨降到1万元/吨,价差2000元吨左右。

    大豆:大豆进口早已放开,关税为3%,国内外价差在合理水平,2014年进口大豆7140万吨,2015年进口8169万吨。

    白糖:201510月,国内白糖价格比进口价高3050.29/吨,是进口价格的2.45倍。

    农业人工成本、物资费用逐步上升。2014年三大主粮生产净利润为:稻谷204.83/亩,小麦87.83/亩,玉米81.82/亩(2015年玉米亩收入为-19/亩)。同年除粮食之外的大宗农产品生产几乎全亏损。

    农产品库存压顶:2015-2016年度,三大主粮库存合计2.54亿吨,创历史最高纪录。小麦、玉米库存消费比分别为52.5%87.09%。按粮食安全标准,合理的库存消费比是17%

    粮价支持政策推动粮食产量增长。2010年以来,三大主粮总产量从4.25亿吨提高到5.01亿吨。因国内外高价差,进口逐年增加。2010年三大主粮进口合计331.39万吨,2015年小麦玉米两项进口共770万吨。

  2010-2015年,三大主粮产量和进口量合计,从4.29亿吨提高到5.14亿吨。同期三大主粮消费量从4.53亿吨上涨到4.74亿吨,保守估计,粮食库存增加量或将超过1.4亿吨。

    棉花自2011年实施临时收储政策,国内外棉价差距拉开,棉花、棉纱大量进口。2010-2014年进口棉花分别为(万吨):283.7336.3513.5414.7243.9。实行棉花进口配额后,棉纱进口从2011年的90.5万吨增至2015年的234.5万吨。2015年末棉花库存1196万吨,库存消费比达163%(世界平均51%)。

    这些年,我国实际上是以举国之力为世界农产品市场托底。我国农业生产处于两难困境。如降低农产品支持价格以减轻收储压力,将打击农民种粮积极性,影响粮食安全。如保持或提高农产品支持价格,则收储补贴成本巨大,土地和水资源透支,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5  2016-2025粮食和部分农产品消费量和产量预测 (单位:万吨)

 

粮食

肉类

禽蛋

水产品

棉花

油料

消费量

产量

消费量

产量

消费量

产量

消费量

产量

2016

61549

61508

9806

9379

3118

3087

7183

6989

528

3665

2020

63852

58193

10653

10092

3429

3389

8633

8372

574

3840

2025

65697

61702

11208

10842

3680

3712

9835

9804

693

3981

注:作者根据wind资讯数据进行预测

 

制造业

201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按可比价),增速较上年下降2.4个百分点;其中有色、化纤、计算机通信及电子设备制造等行业增速保持两位数,石油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的增速高于平均增速。纺织、家具、汽车等运输设备为6-7%,通用及专用设备、服装等在5%以下。企业实现利润5.56万亿元,同比增长3.48%,增速较上年下降2.51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63%,低于其他行业。煤炭、铁矿石、油气开采、建材、钢铁、有色六大行业利润总额累积同比下降超过40%(一个重要原因是全球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三年下降。

  制造业当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万亿元,名义同比增长8.1%,增速较上年下降4.9个百分点。

    2012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进入下降通道,企业面临较大困难。至2015年底,PPI已连续46个月负增长,主要工业品实际价格已跌至1990年代中期水平;其中煤炭、钢铁、铁矿石、石油、石化五大行业的出厂价负增长幅度达20%左右,对全部工业PPI负增长的影响达到80%左右。加之工资收入增幅持续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影响企业效益下滑,亏损面扩大,债务负担加重。企业缺乏投资意愿,隐性失业显性化风险突出。

    2015年去产能步伐迟缓的因素:地方政府出于保增长、税收和就业的考虑,希望别人减产能、自己不减;银行不希望不良贷款显性化;企业资产重组、债务处理、员工安置、企业办社会等问题涉及复杂关系。但问题久拖不决,将拖累企业盈利增长,还要不断增加信贷和财政资源维系亏损企业的日常经营,给全局带来不利影响。存量调整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要冲破不利于行业兼并重组和区域调整的体制机制障碍。

当前全球产业正经历重大变革。我国重化工业已越过发展高峰,随着工资上涨和资源环境限制日趋严峻,如何重塑我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这是关系国民经济长远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

能源

    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43.0亿吨标煤,比上年增长0.9%。其中煤炭下降3.7%,石油增长5.6%,天然气增长3.3%,电力增长0.5%。能源需求增速大幅下降的原因,一是用能效率提升,二是重化工业大幅下降。

    2015年能源生产总量为35.8亿吨标煤,同比下降0.5%。其中,煤炭产量36.8亿吨,降3.5%;原油21331万吨,增长1.8%;天然气1350亿立方米,增长5.6%;电力装机达14.7亿千瓦,增长7.5%。能源进口7亿吨标煤,其中石油3.3亿吨,天然气614亿立方米。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6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超过30%。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形势值得注意。

“十三五”期间,能源需求增速预计在3%左右,比“十一五”(8.4%)和“十二五”(4%)的增速进一步下降。同时结构优化步伐加快,预计2020年煤炭消耗占比将下降到60%以下,而天然气、非化石能源上升至10%15%。

服务业

2015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4.16万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比第二产业高2.3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50.5%.预计2016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在52%以上。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更多地转向服务消费,互联网起到显著的助推作用。从线上推广到消费者反馈的闭环正在形成,终端设备商、通信运营商、内容服务商之间的跨界互动活跃,移动支付应用场景的拓展,以及与社交平台、金融业务的融合发展,激发出庞大的消费能量。

    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旅游收入3.4万亿元;出境旅游近1.3亿人次、境外消费1.5万亿元,规模名列世界第一。文教娱乐消费规模持续扩大。预约打车、餐饮外卖、远程医疗等消费增长迅猛。

    我国服务贸易规模已居世界第二。2015年服务出口2881.9亿美元、进口4248.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2%18.6%),其中市场采购贸易、跨境电商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占对外贸易总额15.4%。

  我国低端、同质化服务明显过剩,生产性服务、流通性服务明显不足,部分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服务严重依赖进口,逆差逐年增加。发达国家物流业正在向多样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运输中介、设施运营等新兴物流业快速发展,我国在这方面发展还不充分。2014年,旅游、运输、保险服务和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的逆差,分别是1079579179220亿美元。由于精细、高品质的服务供给短缺,致使很多服务消费流失到境外。

 金融监管

    随着金融管制放松,金融跨业和跨界融合日趋丰富,大量金融创新和金融业务游离于传统金融领域之外。

    1)随着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微观主体金融需求的多元化,以及金融创新、放松管制和金融业竞争的加剧,金融业逐步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金融综合化经营具有深刻的宏微观基础。

    2)互联网金融大发展,改变了金融的实现形式,丰富了金融市场,降低了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互联网、大数据和复杂计算技术实现了金融的精确营销,改变了市场信任基础。互联网的去中心、去中介和跨界特点,规避了原有的金融监管,同时也实现了跨市场融合。

  第三方支付与网络货币,实现了从传统金融向互联网金融转换,是互联网金融体系的基础,成为实现电子交易中资金流与信息流高效匹配的中介服务机构,并在网络社会与央行法定货币相竞争。

    互联网金融的基本业务模式是P2P网络借贷和股权众筹。前者是指(个人)利用网络平台实现资金借入和借出的撮合、资金转移以及记录;后者是指项目筹资者借助众筹融资平台发布项目信息,寻找并获得项目出资者的出资。

    随着互联网金融参与者增多,专业分工不断深化,延伸出多类业务。出借方出现专门的互联网理财和各类搜索引擎网站,需求方则出现互联网征信等业务,市场上还出现了提供各类交易软件的服务提供商。

  (3)银行脱媒与表外、“表表外”业务的快速发展。我国直接融资市场快速发展,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占比不断下降。2015年,人民币贷款余额占社会融资总量余额稳定在67%左右。当年底,股票市场流通市值41.79万亿元,债券市值36.76万亿元。

    2015年底,银行表外融资业务(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余额21.17万亿元。截至20159月,各类资产管理余额32.69万亿元,比上年底增长64%。

    4)非法集资案件频发,尤其在互联网金融领域。201511月份,P2P平台公司数量达3769家,累计交易量8485.57亿元,待还金额4005亿元,但问题平台已达到1157个。以负债支撑金融扩张的“庞氏骗局”广泛存在。

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问题,集中体现在监管“空白、重叠和错位”上。由于监管部门职责划分不清,导致“三不管”地带和监管重叠区域大量存在,这是金融综合经营和金融创新发展的结果。缺乏风险管理,带来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标准的不统一,加重了金融机构的负担,也可能带来无序发展。监管资源和能力不足,也影响了我国金融监管机构的执行力。

 

(编辑  苏歌)



*本文摘编自《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由数量追赶到质量追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长期增长”课题组,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出版。高梁摘编。

环球扫描

非洲人如何看待中国的对外投资和在他们本国的影响力?“非洲晴雨表”于2014/2015年度在非洲36个国家中展开第6轮调查,其中包括特别针对中国的一系列问题。调查结果表明,公众对来自中国的经济援助活动普遍持积极态度。“非洲晴雨表”(Afrobarometer)是一家泛非洲、无党派的民间独立调查研究机构,在非洲30多个国家开展民主、治理、经济状况和相关问题的民意调查。1999~2013年间,该机构共进行了5轮调查。

编者按:非洲人如何看待中国的对外投资和在他们本国的影响力?“非洲晴雨表”于2014/2015年度在非洲36个国家中展开第6轮调查,其中包括特别针对中国的一系列问题。调查结果表明,公众对来自中国的经济援助活动普遍持积极态度。“非洲晴雨表”Afrobarometer是一家泛非洲、无党派的民间独立调查研究机构,在非洲30多个国家开展民主、治理、经济状况和相关问题的民意调查。19992013年间,该机构共进行了5轮调查。

   

与非洲展开战略合作,已成为全球东西方和北部区域的优先事项。曾经把非洲大陆视为主要原材料来源国的国家,现在则通过美国《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AGOA)的带领,转为更加关注“伙伴关系”和“发展”,强调与之开展互利共赢的投资和贸易。

    尤其是中国,近年来与非洲大陆的关系迅猛发展。成立于2000年的中非合作论坛(FOCAC),已成为中国参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事务的主要机构(Pigato & Tang2015)。中国与非洲的贸易额,从2000年的约100亿美元上升到2014年的220亿美元,并在2015年接近3000亿美元(《中国日报》,2015)。Steven Kuo2015)的报告指出,由于非洲市场的价格敏感度高,电信和基础设施建设已对中国技术产生依赖性。与西方竞争对手相比,中国的技术更具价格竞争力,而且后续服务更完备。据统计,中国的小投资者们在非洲大陆大多开设食品店、零售店,做纺织生意。另一方面,中国对非洲的进口产品结构主要以矿产为主,还有少量的石油和农产品。据估计,在过去10年中,超过100万的中国人来到了非洲,大多数人为劳工和贸易商(Lu2013)。

    与西方的贸易投资相似,中国在非洲日益重要的地位也引来了批评。这包括指责中国只是想攫取非洲的自然资源,企图买断非洲的土地,在项目中主要雇佣中国人而不是当地的劳动力(Esposito&Tse2015),尽管一些研究人员表示这些指控都是“谬论”(Brautigam2015)。其他批评者则认为,许多中国公司提供劣质的产品和服务,削价出售进而伤害当地的竞争对手。中国还因与一些国家的独裁者或专制政体合作而遭到强烈谴责,比如津巴布韦和赞比亚。

    民间独立调查机构“非洲晴雨表”(Afrobarometer)于2014/2015年度在非洲36个国家中展开调查,其中包括特别针对中国的一系列问题。本轮调查采访涉及非洲大陆的36个国家、近54000名公民,代表了非洲大陆四分之三以上人口的观点。在调查对象国的全国范围内,调查机构采用了被访者所使用的语言进行面对面访谈,在95%的置信水平上,产生的结果误差范围为± 2%2400样本量)或±3%1200样本量)。调查结果表明,公众对来自中国的经济援助活动普遍持积极态度。在为自己的国家选择发展模式的调查中,非洲人将美国和中国分别排名为第一和第二位。值得注意的是,在五个非洲地区中的三个区域,中国的发展模式在受欢迎程度上,与美国模式不相上下,甚至超越美国。就当前的影响力而言,只有那些曾经在非洲殖民的国家超过了美国和中国。

此次调查的非洲公众的观点,不仅证实了中国在非洲扮演着重要的经济和政治角色,并且它所带来的影响力在大体上是积极的。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商业投资上的贡献,被认为是其在非洲获得正面形象的重要原因,但是,一些劣质的产品也给中国形象带来负面的影响。

本次调查的重要发现

    平均来看,36个非洲国家中,美国的发展模式是最受认可的(30%的受访者),中国的模式受认可程度紧随其后(24%)。大约每10名受访者中有一名更偏好本国的前殖民宗主国(13%),或认可南非(11%)作为本国的发展模型。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各种发展模式的反馈差别很大。在非洲的南部和北部,中国和美国的受欢迎程度持平;而在非洲中部,中国领先于美国(35%,相比美国的27%)。在南部非洲五国(莱索托、斯威士兰、纳米比亚、马拉维、津巴布韦),南非是评价最高的发展模式。

多数非洲人认为,前殖民宗主国对本国产生的影响最大(28%),紧随其后的是中国(23%)和美国(22%)。法国在其前殖民地普遍被认为特别具有影响力,包括科特迪瓦(89%的市民认为法国对本国的影响最大)、加蓬(80%)、马里(73%)。中国的影响力在下列国家中被认为是最高的:津巴布韦(55%)、莫桑比克(52%)、苏丹(47%)、赞比亚(47%)、南非(40%)和坦桑尼亚(40%)。

近三分之二(63%)的非洲人评价中国的影响力是“比较”或者“非常”积极的,而只有15%的人持有比较消极或很消极的观点。马里持有积极观点的人最多(92%),其次是尼日尔(84%)和利比里亚(81%)。

大多数非洲人(56%)认为,中国的发展援助“比较”或“非常”好地满足了本国的需求。

根据受访者的反馈,构成中国在非洲正面形象的最重要因素是其在基础设施/开发和商业投资领域的贡献,及其产品的成本优势,而其产品的质量则影响了其形象。在对中国在非洲大陆的形象中产生影响的各个因素中,政治和社会因素排位比较靠后。

非洲人偏好的国家发展模式

当问及哪个国家为本国的未来提供了最优的发展模式时,近三分之一(30%)的受访者认为是美国,中国以24%紧跟其后。[1]八分之一的非洲公民(13%)说他们的前殖民宗主国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最好的模式。南非作为非洲的第二大经济体,则得到11%的非洲公民的支持(图1)。

 

    虽然部分国家主要看向西方,其他人更关注“看向东方”的战略,认为中国模式是最好的发展路径。在利比里亚(67%)和佛得角(52%),大多数人认为美国能提供最好的发展模式。在肯尼亚、布隆迪、塞拉利昂、尼日利亚和乌干达,每10名受访者中超过4人也持相同观点。与之相反的是,在莱索托、莫桑比克、埃及、贝宁、马里,每10名公民中则不到2人认为美国模式最好。

    认为中国模式是最优发展模式的国家有:喀麦隆(48%)、苏丹(36%))、莫桑比克(36%)、马里(36%)、坦桑尼亚(35%)和赞比亚(32%)。但在摩洛哥(10%)、毛里求斯(13%)、加纳(15%)、马拉维(17%)和布隆迪(17%),不到六分之一的公民希望向中国学习。

    南非的发展模式在以下这些国家获得高度好评:莱索托(38%)、斯威士兰(32%)、纳米比亚(31%)、马拉维(31%)和津巴布韦(27%)。作为前殖民宗主国,法国的发展模式在这些国家位列第一:突尼斯(30%)、尼日利亚(27%)、贝宁(27%)和毛里求斯(25%);并在以下国家表现突出,马里(33%)、马达加斯加(29%)和布基纳法索(27%)。前英国殖民国家却不太认同把它们的前统治国作为本国最理想的发展模式,从较低的莱索托的4%和埃及的5%,到较高的纳米比亚的14%和塞拉利昂的13%。印度发展模式在毛里求斯(13%)和阿尔及利亚(10%)获得的认可较高。

    按地区划分[2],美国在东非(41%)和西非(36%)均被强烈支持为最理想的发展模式,而中国在非洲南部和北部,与美国的评分基本持平(两国均有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选择了其中一国),并在非洲中部地区超过了美国的评分(35% 相较于27%)(图2)。前殖民宗主国在西非的评分最高(17%),而南非在本国所在地区得到最多的支持(20%)

 

    全部36个国家中,不同社会人口群体的看法存在差异,接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受访者相比那些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受访者,更偏向选择美国和中国的发展模式(高7-9%),而后者更有可能支持前殖民宗主国作为优选的发展模式。贫穷的受访者更容易接受南非是最好的发展模式(13%,相比最富有的受访者的8%)[3]。多数男性(27%)比女性(22%)更喜欢中国的发展模式。

城乡差异对调查结果产生的影响很小,城市居民更倾向于选择美国和中国,而农村受访者更倾向于选择前殖民宗主国或南非。与年轻的受访者相比,56岁及以上的受访者不太关注美国和中国的发展模式,而更有可能说“不知道”。

最重要的外界影响力

尽管前殖民宗主国不是最被普遍推崇的发展模式,但在36个受访国家中,平均28%的市民认为他们的前殖民宗主国最具影响力。中国(23%)和美国(22%)排名第二和第三,紧随其后的是南非和国际组织(6%)(图3)

    各国在外部影响力方面的观点存在很大差别。前法国殖民地国家,直到今天仍认为法国是对本国最具有影响力的殖民宗主国,包括科特迪瓦89%的受访人口,加蓬80%和马里73%的受访者。事实上,视其前殖民统治者为最大外部影响来源的受访国中,前14个国家都曾是法国殖民地。

    前英国殖民地国家往往不太认同英国是对本国最有影响力的国家,而大多是在美国和中国两者中选择一个做出评估(非洲南部地区的国家更认同南非)。

    意料之中的是,利比里亚压倒性地认为美国是最具有影响力国家(87%)。美国在以下这些国家也获得榜首位置:乌干达(40%)、尼日利亚(39%)、肯尼亚(39%)、布隆迪(35%)、摩洛哥(35%)、加纳(33%)、马拉维(32%)、佛得角(31%)、埃及(29%)和博茨瓦纳(27%)。

    中国的影响力在津巴布韦(55%)获得广泛认可,反映出该国政府于2003年提出的“看向东方”政策所发挥的作用。中国的影响力在以下国家也是位列榜首:莫桑比克(52%)、苏丹(47%)、赞比亚(47%)、南非(40%)和坦桑尼亚(40%)。在毛里求斯,印度(33%)被认为是最具影响力的外国国家。

    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在圣多美和普林西比(32%)和布隆迪(23%)被视为特别有影响力。

    36个受访国家中,每10名受访人中有一人(11%)表示,他们“不知道”在本国最有影响力的外国国家是哪个,以及10名受访者中有两名以上的乌干达人、塞拉利昂人、加纳人和埃及人也这样表示。

    不同地区对最具影响力国家的反馈存在显著差异。前殖民宗主国在非洲中部(55%)和西非(45%)被普遍认为影响力最大。美国则被东非人(36%)和北非人列为最具影响力国家(29%),而中国在非洲南部(35%)获得最高程度认可(图4)。

 

    对外国影响力的判断并不太受城乡地域、教育水平、年龄或性别等因素的影响。前殖民宗主国更可能被那些贫穷、居住在城市、受教育程度低的年轻男性受访者视为最具影响力的国家,而富裕、居住在农村、受教育程度高的年长女性公民则最不认可前殖民宗主国。一般来说,年长的受访者(19%)比年轻人(11%)更有可能回答“不知道”。

    尽管“非洲晴雨表”的早期调查并没有问到这些关于影响力和发展模式的问题,但在20个国家展开的第四轮(2008 – 2009年)调查中,的确曾经问到公民对提供给本国的外国援助的看法。大多数市民表示,他们的国家得到的美国援助(54%)“比较”或“非常”有用,而绝大比例的受访者欢迎中国(47%)和他们的前殖民宗主国(45%)前来提供援助(图5)。在20个受访国家[4]中,大约每10名受访者中有两名认为这种援助只有“一点”或“完全没有”帮助,每10名受访者中还有3名表示,他们“不知道”这种援助对他们国家有多少帮助。

 

聚焦中国

    中国作为非洲发展伙伴的重要性日益增长,“非洲晴雨表”此次的第6轮调查包括了一系列关于中国的问题,用于调查公民如何看待中国的经济活动、其经济和政治影响力、中国发展援助的有效性,以及中国在受访者国家形成积极或消极形象的原因。

    中国经济影响力的程度

    非洲人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在他们的国家开展经济活动的重要性:35个国家中,超过三分之二(69%)的受访者[5]认为,这些活动有“一些影响”(27%)或“很大影响”(42%)。国家层面上,在马里(90%)、加蓬(87%)、喀麦隆(81%)和尼日尔(80%),10名公民中有至少8名认为,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在他们的国家有“一些”或“很大”的影响,而在圣多美和普林西比(43%)和摩洛哥(49%),只有不到一半的受访者这样认为。

    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认为中国是有影响力的国家(73% 的男性相比66%的女性,认为中国有“一些”或“很大”影响)。同样,城市居民(73%)相比农村受访者(67%),以及青年和成年人(71%70%)相比年长的受访者(63%)更倾向于此说法。

   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影响

    大体上,非洲认可中国在他们国家产生的经济和政治影响:近三分之二(63%)的受访者认为,这种影响是 “比较积极的”(35%)或“非常积极的”(28%),而只有15%的受访者认为此影响是“比较”或“非常”负面。很大一部分受访者(22%)认为,中国带来的影响既不积极也不消极,或他们表示“不知道”。

    不同国家在评估中国经济影响力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从只有约三分之一的积极反馈,如阿尔及利亚(33%)、加纳(34%)和摩洛哥(35%),到超过五分之四的积极反馈,如马里(92%)、尼日利亚(84%)和利比里亚(81%)。给出最高比例负面评价的反馈是马达加斯加(39%)、突尼斯(39%)、加纳(36%)和阿尔及利亚(35%)。

按地区划分,中国经济活动的影响力在西非(72%)、中非(70%)和东非(68%)被绝大多数受访者视为是积极的。不那么积极的反馈则出现在非洲南部(59%的正面评价相较于21%的负面评价)和北非(42%的正面评价相较于29%的负面评价)(图6)。

    对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影响持积极看法方面,男性(66%比较/很积极)比女性(60%)比例更高,受过教育的受访者(65% - 66%)比那些只接受过初等教育(60%)或没有正规教育(61%)的受访者比例更高,年轻受访者(65%的年龄在1835岁)比年长受访者(57%的年龄在56岁及以上)持积极看法的比例更高。分析显示,不同贫困水平的受访者在这个问题的结论上并没有明显的区别。

 

    中国的经济发展援助

    中国的经济活动,包括对许多非洲国家的大规模经济发展提供援助。当公民被要求评估这些援助的效果时,多数人评价“比较好”(34%)或“很好”(22%)。19%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援助发挥的作用“比较”或“非常”不好,而8%的受访者形容“既不好也不坏”,2%的人认为中国没有提供发展援助,16%的人回答“不知道”。

    尤其欣赏中国援助的国家是:马里(88%的人认为发展援助“有些”或“非常”有用),科特迪瓦(81%)、布基纳法索(78%)、尼日尔(77%)、几内亚(76%)和加蓬(76%)。但一些国家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受访者同意这一说法,如摩洛哥(21%)、埃及(24%)、加纳(30%)和阿尔及利亚(32%)。马达加斯加再次在负面评价中领先,53%的受访者说中国援助在满足该国需求方面“有些”或者“非常”糟糕。

    与对中国影响力的看法一致,大约三分之二的西非人(65%)和中非人(64%)赞扬中国的发展援助,而只有36%的北非人这样认为。接受了更多教育和年轻的男性受访者更倾向于认为,中国的援助对本国有帮助。

    构成中国积极形象的主要因素

除了对中国的影响力是正面或负面的评价之外,调查还请受访者指出,构成中国在当地的正面或负面形象的因素。反馈表明,经济因素在塑造中国正面和负面的形象中权重最大,而政治和社会因素排名则低得多。

 

    受访者被要求指出有助于中国在当地塑造正面形象的六个主要因素。最常提到的,是中国在基础设施和其它开发项目的投资(32%的受访者),其产品的低成本优势(23%)和商业投资(16%)。一些受访者指出,中国能在国际事务中支持本国(6%),保持不干涉本国内政(5%),对中国人民、中国文化和语言也具有一定的认同(2%)。

    在其积极形象方面,中国在基础设施的投资/商业开发方面获得最广泛的认可(47%的受访者),最赞同这种看法的是非洲中部(56%)和东非(52%),并在北非最弱(36%)(图8)。一般来说,公民重视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其它开发项目的程度要甚于商业投资。

 

    在国家层面,毛里求斯人(60%)、肯尼亚人(69%)、加蓬人(73%)和赞比亚人(73%)的每10名受访者中至少6名认为,中国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及开发和商业因素是构成其正面形象的最主要因素。在不太重视中国在基础设施或商业投资方面的国家,公民普遍认为低成本的中国产品是构成中国正面形象的最重要因素,如马达加斯加(50%)、布基纳法索(40%)、塞内加尔(40%)、科特迪瓦(34%)和摩洛哥(33%)。

    导致中国负面形象的主要因素

事实上,非洲公民普遍认为,中国为他们的国家带来积极的影响。调查中也问到,哪些因素导致中国出现负面形象,得到的答案仍然主要是经济的原因。超过三分之一(35%)的非洲人认为,中国产品的质量低劣损害了中国的形象。还有人担心中国在非洲的活动会夺走当地人的工作机会或商业机会(14%),中国攫取非洲的资源(10%)和中国占有土地方面的行为(7%),导致其出现负面形象。

 

    虽然一些评论者谴责中国与当地“专制”政府达成合作的意愿(非洲研究所,2012年),但只有4%的受访者认为这是导致中国出现负面形象的一个因素。

    35个受访国家中的26个国家中,产品质量问题都是最常提到的负面因素。而对资源开采的看法导致中国出现负面形象的结论,在加纳(43%)和马达加斯加(37%)的比例要远远高于其他因素,在加蓬(22%)和塞拉利昂(20%),这一因素的权重也很高——是35国平均水平10%的两倍。在圣多美和普林西比(51%)、塞拉利昂(42%)、布隆迪(37%)、贝宁(28%)和多哥(26%),“不知道”是最常见的回答。

北非地区最倾向于把当地就业或商业上的损失看作是导致中国负面形象的最重要因素(平均21%,其中包括27%的阿尔及利亚人和26%的埃及人)

调查结论

    对非洲人来说,在影响力和其发展模式的受欢迎程度方面,中国与美国势均力敌。媒体有相当多针对中国在非洲获利和运营方面的批评,认为非洲人将中国的崛起视为经济竞技场上的新对手。而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资和商业发展,及低成本的中国产品,有助于其打造在非洲地区的正面形象。多数受访者比较重视中国的发展援助,认为中国所产生的影响力对本国的发展有价值,而并非不利因素。(翻译宜楷)



[1]参与调查的36个国家中,受访者被问到他们对“中国”发展模式的想法及其对本国的影响。当时有3个非洲国家与中华民国(台湾)保持外交关系而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大陆),即斯威士兰、布基纳法索、圣多美和普林西比。这种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本次调查的结果。

[2]“非洲晴雨表”的地区分组为:中非(喀麦隆、加蓬、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东非(布隆迪、肯尼亚、坦桑尼亚和乌干达);北非(阿尔及利亚、埃及、摩洛哥、苏丹和突尼斯);南非(博茨瓦纳、莱索托、马达加斯加、马拉维、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赞比亚和津巴布韦);西非(贝宁、布基纳法索、佛得角、科特迪瓦、加纳、几内亚、利比里亚、马里、尼日尔、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和多哥)。

[3]“非洲晴雨表”通过生活贫困指数(LPI)来评估贫困水平,这是一个基于经验的测量方法,评估受访者或其家人在受访前一年中,五种生活必需品(足够的食物、足量的清洁水、药品、医疗、足够的烹饪燃料和现金收入)的缺乏情况。回答选项包括“从未”、“只有一次或两次”、“几次”、“许多次”和“总是”,LPI分数可用来计算个人或国家从没有生活贫困到高生活贫困水平的程度。

[4]博茨瓦纳、贝宁、布基纳法索、佛得角、加纳、肯尼亚、莱索托、利比里亚、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里、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南非、坦桑尼亚、乌干达、赞比亚和津巴布韦。

[5]正如脚注1所解释的,被问及影响力的程度和性质,正面/负面形象,以及对外援助的效果方面,斯威士兰受访者被问及的是“台湾”,而不是“中国”。

深化改革

多年来政府对城市住房的调控,主要围绕短期因素展开,但调控的效果不佳。其原因在于没有针对制度建设的缺失深化改革。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关键是把房子的居住功能与投资功能区隔开。发展住宅合作经济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项改革一旦推出,土地制度、财税制度、投融资制度、金融制度等都会相应跟进,从而为推动全面改革做出积极贡献。

2003年开始,我国政府几乎每年都要出台对城市房价的调控措施,但是房价却在调控中一路高歌猛进。城市住房已经成为严重的民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

    综合十几年来各界的研究和分析,影响房价的短期因素有:城市人口变化引起的需求变化,土地供应量,货币供应量,银行房贷政策,如首付比例、利率、限贷,行业管理政策如限购、限价、限面积、限身份,此外还有市场管理,税收管理等等诸多方面。    对房价长期走势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相关的制度建设和改革。其中,第一位是住房制度,其次是土地制度、财税制度、投融资制度、户籍制度等等。

    多年来政府的调控措施,主要围绕短期因素展开,调控的效果不佳,房价甚至越调越高。其原因就在于,没有针对制度建设的缺失深化改革。

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历史回顾

20世纪80年代,国务院成立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在大量的调研、试点基础上,探讨改革思路,拟定改革方案。经过较长时间探讨,社会各届对住房制度改革形成如下共识:需求侧(存量住房)是“租售并举,提租促售,以售带租,小步快走”;供给侧(新建住房)则是政府建房,合作社建房,私人建房和开发商建房并举。

租售并举,探索建立和发展住宅合作经济

    租售并举,是要让住房买卖市场和租赁市场共同发展,消费者可以根据市场的租售比价和自己的购买能力,自主选择住房消费方式。政府建房,主要解决最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住宅合作社作为非盈利经济组织,是普通工薪阶层合作互助解决居住需求的重要渠道;私人建房,主要是小城镇居民用于自住;开发商建房,对应的是高收入人群或富人阶层的居住需求和投资、投机需求。这些改革思路,在国务院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出台的住房制度改革方案中,都有所体现。

按照这些思路,当时的建设部开展了积极探索。例如,在烟台、唐山、蚌埠等城市开展提租促售、租售并举的改革试点并取得成功经验,在全国探索建立和发展住宅合作经济。到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有5000多个住宅合作社,成立了全国性的协会组织,制定颁发了规范的住宅合作社章程;建设部还出台了城镇合作住宅管理办法。一时间,住宅合作经济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只售不租,开发商成住宅市场唯一供应渠道

1998年以后全面推行的房改,偏离了最初的改革思路。只售不租使住房租赁市场至少沉寂了十几年,误导了人们的住房消费观念。住房供应方面,政府长时期缺位,私人建房始终没有得到法律和制度的规范,曾经生机勃勃、受到政府大力支持的住宅合作经济,突然间偃旗息鼓,了无声息。结果,开发商成了住宅市场的唯一供应渠道,掌握了最终定价权。由此,才会产生各种市场乱象,各种势力聚集在开发商周围分享房价大餐,普通购房者则任人宰割。

需要指出的是,开发商的垄断地位,并不是开发商自己争来的,而是有关政府部门的制度安排的结果。开发商在行业内竞争的压力下必然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普通住宅的利润水平不应该很高,甚至不能有利润;让开发商来负责普通人群的住房供应,是严重的供需错配。在巨大的居住性需求和巨大的投资、投机需求的共同作用下,房价只会一路高涨,失去控制。后来,有关方面认识到,解决城市住房问题,政府不能缺位,应承担起廉租房和公租房的建设供应责任。但是,城市普通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至今仍然没有得到解决,限购也好,去库存也罢,都不能根本上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

现行土地制度不改,房价难题无解

    土地制度也存在缺陷:一是不允许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即使符合规划,也不能开发商品房,结果进一步强化了开发商的垄断地位。二是政府经营土地,导致政府过于依赖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依赖循环往复不断征地、卖地。地价高了,但也把房价抬上去了。房价已经成了令政府左右为难的头号难题,一头是群众利益,一头是政府收入,只要现行土地制度不改,这就是一道无解的死题。

    总之,现在我国的城市住房市场,是一个没有充分竞争的市场。开发商的垄断地位是现行住房制度和土地制度存在的缺陷所导致的,是规则本身出了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改革制度,一味在管理的宽严上下功夫,无异于缘木求鱼,也是自欺欺人。

关键是把房子的居住功能与投资功能区隔开

住房制度应区别对待不同的购房需求

    一方面,住房作为商品,使用价值是供人居住,属于耐用消费品。消费者无论买房还是租房,都是商品交换行为。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土地有长期升值的趋势,因而房子(实质是土地)又可以成为投资品,可以投资保值,也可以投机赚钱。

    这样,住房市场的购买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了消费,另一类是为了投资或投机。社会上的低收入人群(即穷人)和绝大多数中等收入人群,买房或租房的目的是改善居住条件。而中等收入人群的高端人士和高收入人群(即富人),在满足居住需求之后,就会考虑投资保值。还有的人自己本没有多少钱,但能够从银行或其他方面借来大量资金,购买大量住宅并转手倒卖,这就是投机。

    显然,对于社会上不同的购房需求,必须区别对待,特别是对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费性住房需求,要有专门的制度安排。

    西欧、北欧许多国家房价长期稳定,最主要的原因,是穷人的住房由政府保障,普通工薪阶层的住房,通过参加非盈利的住宅合作社解决。二者合计约占社会住房供应总量的一半。这些房子可以按规定的程序流转,但却不允许上市自由交易,即只能用于满足消费者的居住需求,不能成为投资投机的对象。此外,还有约一半的房子由开发商提供,并允许投资投机,同时承担相应的投资风险。这种制度安排,在住房的居住功能与投资功能之间筑了一道“防火墙”,使开发商不能垄断全社会的住房供应,购房者因此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我国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改革思路,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借鉴了这些国家的经验。

必须把居住需求放在首位

    目前我国的城市住房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指导思想上没有把广大劳动群众的消费性居住需求放在首位,客观上让少数投资投机者的利益裹挟了劳动者的利益。发展市场经济,投资投机是题中应有之意。但应该看到,住房市场里的投资投机,与实体经济里的投资有重大区别。在生产领域中,资金(资本)与劳动力相结合,可以创造财富、产生新的价值,而在房市里投资投机,则不会创造任何价值,不过是在买房人之间转移价值而已。

    不论任何社会,劳动者都是人口的绝大多数。无论是蓝领还是白领,广大劳动者拿出自己辛劳工作的血汗钱买房或租房,目的是为了消费,而不是投资。如何保证劳动者住房的消费属性,就成了住房制度设计必须考虑的问题,这也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国现行住房制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让中等收入人群的消费性需求,与少数有钱人的投资投机需求混在一起,到开发商的市场上竞争。投资投机需求的行为特点是为卖而买,不管价格高低,只要房价看涨就敢于出手,在倒买倒卖之间,不断推高房价。而消费性需求的行为特点则是买涨不买跌,房价看跌时犹豫不决怕吃亏,房价看涨时唯恐再涨,想方设法四处筹钱也要买。买下的房子很可能是投资投机者之前在低价位时的斩获,所谓的“穷人补贴富人”,就是这样发生的。

    在这个问题上,开发商与投资投机者的利益完全一致。开发商采用捂盘惜售,雇佣房托,传播虚假信息等手段让房价走高,投资投机客就可以继续稳赚不赔。他们共同合作了十几年,使中国城市的房价居高不下,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包括大多数白领在内的工薪阶层已经没有能力买房了。事实充分表明,要解决普通老百姓的住有所居问题,就必须改革住房制度,让房子只是耐用消费品,而不能成为投资品。

不应片面强调住房的所有权

    这里有一个理论性或观念性问题需要澄清,即如何看待房子的产权。现代产权理论认为产权是一组权利束,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及其分解出的许多对资源进行配置的权利。在市场经济中,这些权利都受法律保护。具体到住房,所有权是产权,租赁权是产权,合作社住宅的排他性使用权也是产权,这些权利虽然有很大区别,但都可以保障权利人住有所居。例如,西方发达国家的住房自有率,少的百分之四、五十,多的百分之六、七十(个别国家达80%),这些自有住房中,就包括消费者参加合作社后,购买的不能上市交易的住房。此外,还有很多人靠租房解决居住问题。

    我国1998年房改以后,相关部门对产权理论的理解不够全面。例如,针对中低收入人群推出经济适用房,政府在土地供应、税收等方面优惠力度很大,按道理不允许上市才能保证房子的居住功能不产生异化。但政策却规定五年以后允许上市。这样一来,经济适用房就与商品房一样成为投资投机的对象,由此产生一系列乱象,违背初衷,终归失败。推出的公租房,仍然提出五年以后可以买断上市。按此实施下去,公租房也会产生异化。后来又推出共有产权房,依然是允许上市。这些一以贯之的思路表明,有关政府部门对产权理论的认识存在误区,片面强调住房的所有权,而不注重保护住房的使用权、租赁权等其他权利。

    广大工薪阶层买房的目的是为了住,不是为了卖。多数家庭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只可能拥有一套住房,期间的房价高了还是低了,对他们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有没有所有权对他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居住权必须得到保护,而我国现行住房制度片面强调住房的所有权,结果是突显了房子的投资功能,房价越炒越高,使老百姓的居住权受到严重侵害。

    由此,相关政府部门的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使投资投机失去根本制约。实际上,一旦房价失控,投机商、开发商甚至各类房产中介,在暴利驱使下,必然会产生各种违法活动。这时,政府就会出台短期调控措施,暂时抑制房价上涨,但也会打压老百姓的住房需求,甚至伤及整体经济,因此难以持久。只要稍有放松,投资投机又会卷土重来,房价又会高涨。如此循环往复,陷入恶性循环,这是我国城市住房市场的真实写照。要摆脱这样的尴尬局面,唯一的出路是按照把居住功能与投资功能区隔开的思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

对城市住房制度深化改革的设想

    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曾经宣称,解决城市住房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市场加保障”。笔者不过,在这个框架下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具体模式。例如,新加坡模式是85%的人住政府提供的房屋,15%的人通过市场购买高档住宅;美国模式是除了保障房外,政府财政支持“房利美”、“房的美”等,向特定收入人群提供信贷支持,这里既是市场,又带有某种保障的成分;欧洲特别是北欧国家,除了向低收入人群提供保障房,还鼓励中等收入人群加入合作社建房,在信贷、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不同程度的优惠,也是既是市场,又有保障的成分在里边。尽管以上各国的具体做法不同,但其基本精神却是一致的:把自住性、消费性住房市场与投资、投机性住房市场区隔开来,或者说是把低、中、高档住房区隔开来,对不同收入人群实行不同的住房政策。我国现行住房制度,也可以算是“市场加保障”,但显然与上述模式有根本区别。

改革中国的城市住房制度,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而不能简单地照搬国外做法。新加坡模式虽然好,但我国现在的财力难以承受。美国模式似乎保障力度不够。比较起来,北欧模式更值得借鉴。低起步,随着经济实力和政府财力的增加,逐步加大保障力度,可能更现实一些。在统一的思路下,各个城市的具体做法也不宜“一刀切”。

最低收入人群由政府提供廉租房

住廉租房的人没有所有权,但居住权受法律保护。其实,廉租房也有一定的市场性,因为要交纳租金。按照市场交换原则,租金水平不宜低于准成本(折旧加维修),以便政府的投资经过较长时间可以收回,投入再生产。但按社会公平原则,租金水平又不宜高于租户月收入的30%。这是一个需要在对租户收入水平调查清楚的基础上,左右权衡的问题。

不同的城市,应从实际出发确定供应廉租房的人口比例。笔者认为,全社会平均的比例宜控制在10%左右。现在地方政府不仅要建廉租房,还要负责公租房、共有产权房等,为了完成任务,普遍向市场融资。但从市场筹钱,盈利或还本付息的压力很大,这也是各地方允许保障房五年后上市的一个现实原因。为了避免保障房的居住功能发生异化,建议政府只管到廉租房。否则财政无力负担,前期的融资、建设,后期的准入、退出、收取房租、维修等工作量很大,还容易滋生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等问题。

把大多数中等收入人群的购买力从开发商的渠道里分离出来

发展各类可以居住使用、可以继承,但是不能上市自由交易的住房,从制度上保证普通百姓的消费性住房不得成为投资投机的对象。这一类住房,政府在土地、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可以说既是市场又有一定程度的政府保障。

    其中,大力发展住宅合作经济,是比较好的选择。住宅合作社是非盈利经济组织,所建的房子,没有所谓的开发商利润,即便政府不给任何优惠和扶持,价格也会控制在建安、土地、税费、资金利息等成本范围区间,政府可以,政府在土地供应和税费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并且,合作社建房的适应范围广,可以做到按需定供,不会产生开发商普遍存在的闲置浪费现象。

此外,在一定时期内,现在的经济适用房、共有产权房、限价商品房等,还可以继续存在,但必须规定不允许上市。只要符合规划,允许集体经济组织在集体土地上,开发经济适用房、共有产权房、限价房以及公共租赁房等。在县城以下的小城镇,还应允许小城镇居民按“一户一宅”原则,自建住房。政府则不再投资共有产权房和公共租赁房。

用“三轨制”让城镇居民住有所居

年收入在数百万以上的富人在全国人口所占的比例,大概不会超过5%。但他们主要居住在城市,因而占城市人口的比例会高一些,可以粗略估计为10%,一、二线城市的比例会更高。此外,中产阶级中的高级白领也有条件购买高档商品房,并且继续投资保值。这部分人占城市人口的比例有可能达到20%。按以上估算,二者占城市人口的30%左右,他们是开发商的主要服务对象。

    如此算下来,10%的最低收入人群靠政府,30%的高收入人群靠开发商,还有约60%的人,购买不能自由交易的消费性住房,或者租房解决居住问题。诚然,城市的原户籍居民大部分已有了住房,但考虑到新增的城市人口、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等因素,基本格局恐怕不会根本改变。

    以上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设想,实际是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形成的改革思路的回归。若干年前,有人把现行住房制度概括为“双轨制”(即商品房+保障房)。针对这个说法,笔者提出“双轨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镇居民的住有所居问题,应该实行“三轨制”,增加一个以合作社住房为主的既是市场又有保障的渠道。发展住宅合作经济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

住宅合作经济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住宅合作经济理论分析

    房屋的居住使用权,也属于财产权,是一项可以保障劳动者住有所居的重要产权。合作社住房不能上市交易,它的建造、分配、使用,都遵循商品交换原则。住宅合作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更能体现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原则。

我国已故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苏星同志,早在1957年就发表文章,论述住宅作为耐用消费品的商品属性,分析当时房屋建造、分配、使用存在的违背价值规律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1987年出版的《我国城市住宅问题》一书中,他提出“发展城市住宅的多种所有制结构”,包括大力发展住宅合作经济和私人建房、公私合作建房等。1998年初,他又发表《合作住宅事业前景广阔》一文,肯定当时国内住宅合作社试点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发展住宅合作社的好处及需要研究的问题。   

住宅合作经济有长期的经验积累

    早在19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英国、丹麦就有住宅合作社兴起,后来在西欧、北欧各国及美、日等国家陆续发展,当年的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也采用这种形式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至今已有近200年历史。

    20世纪80年代,瑞典国家联合储蓄银行和住房联盟,联合了三千多家住房合作社,每年提供的住房占全国新增房源的25%以上。加上其他没有加入该联盟的合作社的房源,合作住房约占全部住房供应量的40%;德国有两千多家住房合作社,提供的住房占住房总量的31%;英国的住房合作社提供了30%的房源;西班牙有1.1万个住房合作社,提供25%的房源;原苏联有住房建筑合作社近三万个,每年提供住房约占总量的60%;原社会主义波兰的合作社建房,约占城市公有住房的60%等等。

    按照国际通行的住宅合作社章程,建房资金一般由社员认股三分之一,国家资助三分之一,银行长期低息贷款三分之一。社员入社后必须参加住房储蓄,每月从工资中拿出一定比例,存入有关银行。存入一定限度后,即有资格从银行贷款,向合作社买房或租房。政府还在土地供应、税收、建材供应等方面给予优惠。具体做法和优惠力度,各国不尽相同。例如,英国合作社购买私人土地所需资金,由政府提供无息贷款,并对合作住房免税,这两项优惠合起来相当于房价的约20%。合作社购买的土地产权归合作社所有:德国政府的优惠措施包括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额度通常占建房费用的60%-70%,期限一般为20年,政府担保),给予贷款担保,提供价格合理的土地,减免所得税、财产税、土地转移税和交易税等,补贴住房租金等等。在日本,住宅合作社被称为“勤劳者住房协会”,国家颁布《勤劳者住房协会法》,规定日本的工人银行(劳动金库)、住房银行(住宅金融公库)对住房合作社承担融资义务。社员购房资金20%为个人住房储蓄,80%为银行贷款,贷款利息3%,期限35年。政府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另外,住房合作社的土地60%来源于国有土地,以较低的价格供应给合作社。

我国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前期,开展住宅合作社试点,也取得了可喜成绩,积累了一定经验。截至19969月,住宅合作社已发展到五千多个,普及20多个省市。从建设规模看,已从零星插建,发展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合作住宅小区。

住宅合作经济有成熟、规范的管理制度

    住房合作社作为非盈利经济组织,具有法人资质,在政府监管下,依法经营,自负盈亏,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住宅合作经济有较大发展的国家,都在中央和、省(州)、市层面成立合作住房联盟或协会作为行业自律组织,研究制定统一的规章制度,协调合作社之间的关系,提供法律、技术咨询,开展业务交流和培训等等,协助政府对行业进行管理。

    加入住宅合作社的社员人数,各国一般不设上限,从几十人到上千人不等:合作社设有作为最高权力机构的社员大会(或代表大会)和理事会、监事会,实行民主集中制。理事会负责日常经营管理,包括住房的选址、设计、建造、分配、物业管理和维修,及有关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选聘、任用等等;监事会负责监督理事会的工作是否合法依规住宅合作社将须遵照事先定好的合约,按成本价格(含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工资)将住房的排他性使用权,出租或出售给社员。社员因各种原因需要迁徙或放弃居住,由合作社按折旧价回购,再出售或出租给其他社员居住。可见,合作社的经营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社员即普通劳动者的居住权利,而开发商则不承担这样的义务,二者的性质根本不同。

    住房合作社与自然人之间的集资建房或合作建房,也有根本性区别。自然人集资合作,一旦发生亏损或出现纠纷,或违法乱纪,很难界定和追究责任,政府几乎无法有效管理。

住宅合作经济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广阔的市场需求

    面对“高耸入云”的房价,一些消费者做出无奈的选择,比如在网上发起不买房运动,更有人受国外住房合作社启发,自发地开展集资合作建房。由于国内相关法律和制度缺失,人们不能建立具有法人资质的合作社,只能是自然人之间的集资合作。没有法人地位,也就得不到政府以及银行等的任何支持。尽管鲜有成功的案例,但近十几年间,合作建房运动可以说是此起彼伏,遍及全国。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武汉、沈阳、杭州、温州……,几乎所有一、二线城市,都有人为此不懈努力。

    这表明,广大劳动群众对现行住房制度十分不满,对于改革住房制度,发展住宅合作经济充满期待。如果我们早日推出这项改革,不仅会获得群众拥护,而且能聚集大量资金,为房地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开辟一条新的康庄大道,带动建筑业、建材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大量普通工薪阶层的购买力,从开发商的渠道分离出来,也可以使商品房市场里的过度投资投机受到抑制,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总之,住宅合作经济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不仅可以缩小贫富差距,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而且符合中央关于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的精神,有助于推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总之,现行城市住房制度必须改革,也能够改革。

 

(编辑  宋斌斌)

 



*黄小虎,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研究员。

赵沛楠:《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多渠道解决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专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司长侯浙珉》,《中国投资》2009年第12期。

苏星:《论房租和住宅问题》,《学习》1957年第24期。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原载《合作住宅》1998年第1期。

参见苏星:《我国城市住宅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刘文海:《国外住房合作社经验可供借鉴》,价值中国网201196日;邵挺:《德国房价涨幅长期保待较低水平的经验与启示》,《中国经济时报》2012210日,7版。

参见苏星:《我国城市住宅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刘文海:《国外住房合作社经验可供借鉴》,价值中国网201196日;邵挺:《德国房价涨幅长期保待较低水平的经验与启示》,《中国经济时报》 2012210日,7版;及都市快报:《合作建房在国外》,新浪网房产频道2012711日。

苏星:《住宅合作事业前景广阔》《合作住宅》1998年第1期。

讲国有资产,首先离不开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是国有资产的重要载体。讲中国改革发展模式,我们也离不开国企的发展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总结,科学提炼了发展中国特色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将持续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以贯之的探索,深刻分析国有企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目标。

讲国有资产,首先离不开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是国有资产的重要载体。讲中国改革发展模式,我们也离不开国企的发展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总结,科学提炼了发展中国特色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将持续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以贯之的探索,深刻分析国有企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目标。

    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历程,也是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缩影,研究国有企业问题,需要对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有所了解。

国有企业的来龙去脉

    对国有企业形成和早期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国企发展的路径,在此作一个简要回顾。

国有企业的形成和早期发展

  国有企业的形成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新中国成立前,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建立了公营企业。中国共产党对国有经济的探索,从土地革命时期就开始了。在井冈山时期起兴办了小型军需和民用工商业。1931年,中央革命根据地建立之后,公营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兴办了一批军工和军需民用企业。1934年,在湘鄂赣根据地拥有的兵工厂有33个,职工就有2000多人。1935年,在川陕根据地公营工业有10个行业,5000多人,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 1933年,共产党中央国民经济部还设立了国有企业管理局。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一边着手筹建工业体系,一边大力发展公营商业。解放战争时期,积极发展解放区的工商业和金融业,确保各项经济保障供给,支援解放战争全面推进。

    第二,没收和接收了国民党政府和官僚资本企业。这些企业成为建国初期经营性国有企业最主要的来源。1949年底,全国一共接收官僚资本所属工业企业2858家,按照固定资产原值估算约合150亿元人民币,当时职工有129万人。民国政府时的“四行两局”系统收归国有,加上国民党省市地方系统银行2400家,总价格大概在100-200亿美元,这就迅速增加了国有经济的比重和实力。

    第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和平赎买的方式把民族资产阶级的企业转为国有企业。建国初,一些不法分子乘国家经济困难之际,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多次掀起涨价风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实现有计划的工业化建设,从1953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4年底,主要的大型私营工业企业多数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

    第四,建国初期投资兴建形成了一批国有企业。“一五”时期,苏联援建156个项目,涉及矿业、冶金、电力、机械、建材、电子、化工、纺织、通讯、兵器、造船、航空等多个行业,形成国有企业的群体。比如鞍钢、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北京电子管厂等都是那时建的。

    从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稳步推进,国有经济在全国经济的地位不断增强,为国民经济发展贡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第一,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1949年,我们的工业水平是什么样的?毛主席曾经讲过,新中国刚成立时,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汽车、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许多机器不能制造。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我们国家建立了门类比较完整的独立工业体系。1958-1980年,工业投资累计4000亿元,各种工业产品产量迅速增长。

    第二,保障了人民生产生活的基本需要。1949-1978年,我国的社会总产值从557亿元增加到6846亿元,增长11.29倍,年均增长9%。在当时经济实力不足的情况下,我国也非常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一些重大项目如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葛洲坝水利工程等。

    第三,有力推动了科学技术的突破。比如,除人们熟知的“两弹一星”外,还有我国第一次地下核试验成功、第一艘核潜艇、第一台集成电路计算机的研制,第一次人造卫星回收成功等等。这个期间,我国在相对封闭的情况下,就已经实现了一批重大的科技进步。

    第四,探索国营企业的管理经验。在政府管理中实现企业主管部门利润全部留成制度,扩大地方的经济管理权限,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制定“工业七十条”,在工业、交通领域推行托拉斯试点。鞍钢宪法“两参一改三结合”等符合国情的工业管理经验,都是在这个期间形成的。

    第五,促进全国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新中国刚成立时,我们国家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几个城市,面积占56%的西部地区,产值不到全国1/10。在新中国成立后,重点依靠国有经济,集中力量支持中西部地区建设。国有企业在支持落后地区发展,缩小地区差异,促进全国平衡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有企业的改革不断深入推进,走过了艰难的历程。我们把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划分为四个阶段,从党的十八大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1978~1992年)。过去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实际上是政府管辖的生产单位,包括企业用人、工资、生产,任何投资都要上级逐级审批。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一步是扩大经营管理自主权。1979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标志着以放权让利为重点的国有企业改革在全国正式开始。1984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使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19927月,国务院通过《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阶段,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创新(1992~2003年)。在这10年中,国有企业全面改革措施逐步贯彻实行。1993年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着力进行制度创新,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1997年中央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的一些重要的方针、原则、思路、举措做了全面系统的部署。1999年党的十五大提出,要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有所为有所不为;提出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及进一步明确了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方向。2003年,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这是我们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结构调整的重要阶段。正是因为这个阶段的一系列改革,才有了此后国有企业的高速发展。1998年,朱镕基总理提出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脱困的目标,那时国有企业非常困难,当年全国国企实现利润才252亿元,而现在很多大型国企,一家企业的利润就超过这个数,如神华公司今年利润就是500多亿。这个阶段的突出特点是,进一步推进了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企业的结构性调整和重组。

  第三阶段,以国有资产体制改革推动国企改革(2002~2013年)。从2003年开始,中央、省、市(地)三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相继组建,《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条例》等一系列国资监管的法规规章相继出台,此阶段明确了出资人职责,推进了董事会试点,完善公司治理,企业重组合并及布局的结构调整等一系列重大的国企国资改革措施。

  第四阶段,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阶段(2013年至今),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一个重要标志。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有企业改革,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提出一系列重大任务。国务院成立了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国资委、财政部、发改委、人社部、工信部、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法制办、中组部、统计局。小组研究了“1+N”文件体系,主文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另有相关方面的22个文件,目前已基本完成所有发布,个别的正在履行中央的审批程序。这些文件都是经过中央领导反复讨论的。与此配套,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去年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在若干企业进行了改革试点,现在全面改革正在积极推进。

    通过这几年的改革,国有企业规模实力发生重大变化。“十二五”期间,国有企业的资产总额增长了370%,年均增长16.7%;所有者权益年均增长14.2%,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2.3%,利润总额年均增长9%。在此期间,中央企业资产总额年均增长16.3%,净资产年均增长13.1%,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2.9%,利润总额年均增长6.8%

    2005年,进入世界500强的国有企业是15家(其中央企10家),到2015年是83家(其中央企50家)。在世界500强当中,国家电网排第二,中国石油排第三,中国石化排第四,进入了世界前十名。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研发经费累计投入22457亿元,年均增长43.9%;有797个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累计拥有有效专利40万项,其中有效发明专利占9%;拥有各类研发机构2694个,国家级研发平台596个,拥有科技人员157万人,工程院院士187人,占全国总数的22.2%

    中国航天工业即将跨越“三步走”战略的第二级台阶,20161017日,神舟飞船在酒泉卫星中心第11次发射,建造了天宫二号实验室,承担构建独立自主空间站的核心任务。我们全新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为我国空间站工程研制的新一代运载火箭,拉开了新一代中型、大型运载火箭的序幕。中国的航天科技已经名列国际前三位。

    我们成功制造了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在航空工业方面,成功研制了歼-20、运-20,也是非常不容易的。自主研发设计、国际配套的的C919大型客机正在顺利进行中,这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客机。ARJ21新支线喷气客机即将投入航线运行。

电子方面,55 纳米工艺嵌入式闪存智能卡芯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我们在集成电路方面曾被美国人长期垄断,国家进口芯片花钱最多,一年要花上万亿元,而且整个操作系统都是人家的,信息安全是一个大问题。现在我们自己开发的麒麟操作系统,运行速度可以和美国的系统相比。

另外,国家电网的特高压交直流电输送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核集团已率先突破可控热核聚变实验。我们建设的港珠澳大桥无可争议是世界第一,其中攻克了很多技术难关,精度要求非常高,外国人都不相信中国能做到,但我们确实做到了。这都是国企在自主创新基础上发展的成果。

国企在“走出去”方面发展很快。2005-2015 年,中央企业境外经营能力不断增强。每年境外投资额约700 亿美元,约占我国非金融类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0%。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800 多亿美元,约占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营业总额的60%。中央企业境外营业收入年均增长37%10 年期间,资产总额年均增长48.9%,利润总额年均增长10.4%

这几年,中央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表率。包括国有企业对税收的贡献,据统计局测算,2015 年各类企业的百元营业收入上交税金情况,中央企业是8.6 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4.5 元,民营企业是3.3 元。在这些方面中央企业一直发挥着模范作用。

另外像定点扶贫,包括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中央企业一直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一个很好的案例,华润集团这几年一直在建希望小镇,其中一个就在河北老区西柏坡。华润把老区的两到三个自然村规划建设成一个小镇。它不是行政镇概念,也不是大拆大建,而是在现有农民房子基础上重新规划,修建道路和基础设施。房子实在不行的,就跟农民商量,或出资帮他们修。这是一个开始,更重要的是合作生产经营。农民用土地入社,华润出资和农民一起组成合作社,调整品种,改变种植方式,进行规模化、经济化的种植。农产品拿到华润的超市系统卖,或者销售到香港,价格很高,这就大大提高了农村生产水平。这是从公益事业开始发展的合作生产基地。形成规模后,华润把初期的投资退回来,完全由当地农民管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国企履行责任不是图回报,而是自然地形成一种新的商业模式,造福全社会。

国有企业的未来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发展道路。必须重点把握好三个问题,也是我们未来国企改革一定要把握好的重点。

    第一个问题,坚持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前提,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要保持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这个基本经济制度是宪法规定的。

    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长期以来存在很多争论。争论的焦点,集中于市场经济条件下能不能搞国有企业。过去有一种观点叫国有企业低效论,认为国有企业肯定搞不好。理由是“拿别人的钱干别人的事肯定低效”。国有企业就是拿别人的钱干别人的事,听起来这个观点好像有道理,但是在现代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条件下,有多少人真正拿自己的钱干自己的事?即便是私人创业者把企业做得很大,一直拿自己的钱干自己的事,也必须要有职业经理人帮他管理。这种说法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不攻自破。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国有企业与民争利等。

    十八大以后,中央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态度非常鲜明。习总书记做过多次关于国企的重要讲话。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础。国有企业是否搞好,关系到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巩固,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拿国有企业说事,恶意攻击抹杀国有企业,宣扬“国企不破,中国不立”,其醉翁之意不在酒。不能让这些言论搞乱人心,釜底抽薪。

    我们要明确深化国企改革的既定方向:

    第一,要坚持基本的经济制度。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在体制、机制、结构、方向等方面都将出现显著变化。

    第二,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能用行政方式,而要用市场化的思维、方式和手段管理国有企业。我们的改革开放,一方面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另一方面是要面向国际市场。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不按经济规律办事,就很难做强做优做大。改革就是要提升企业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环境和竞争规则的能力,形成参与、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的新优势。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与市场经济更好地融合。

    第三,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是做好我们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在“啃硬骨头”的奋斗中,为企业注入了创新活力和创造实力。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国有企业的独特政治优势。

    我们的国有企业有丰富的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积累。通过经济资源直接创造价值,通过政治资源解决公平问题、更好地调动积极性。

    下一步推进改革有三个重要的原则:

    体制方面,要建立符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使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组织领导核心、政治核心充分发挥。法人治理结构更加完善。

    机制方面,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活力、竞争力、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善于经营,充满活力的优秀企业家。

    在结构方面,要培育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国有经济结构性改革顺利推进,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更趋合理;牢牢把握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中的国企比重进一步提升,国有经济主要的经济指标协调平衡,投资效率和运行效率上升。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沿革

     我们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是怎么演变过来的?大体上可以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管理(1988年之前)。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政府各部门直接管理甚至经营国企。当时国企改革的目标是放权让利、探索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20世纪90年代后,企业改革由承包制走向生产经营责任制,股份制等多种形式的探索阶段,客观上要求解决国家如何管理国有资产的问题。

    第二阶段,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改革初步探索(1988~1998年)。1998年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局,统一负责国有资产管理,主要特点是把国有资产的基础管理职能,从政府的行政职能和一般经济管理职能分开。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进行授权经营的探索基础上,一些地方尝试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当时还进行了国家控股公司的试点,但没有从体制上解决国家如何行使国有资产出资人职权的问题。

    第三阶段,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孕育阶段(1998~2003年)。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政企分开。当时国企都有政府主管部门,如冶金部、化工部、石油部等等,“分开”非常困难。1998年,国务院撤销了冶金、机械、化工等9个部委,改成隶属于国家经贸委的9个工业局,还成立了两个行业总会,即纺织业总会和轻工业总会。剥离部属企业,改为行业管理。再后来又撤销局,改为协会,这就实现了彻底脱钩。

    同时,在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分级管理、授权经营、集中监管、行业体制改革,加强监管等方面都做了重要的有益探索。此后,又出现国务院一些综合部门对国企管理“九龙治水”的问题,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职责被肢解,主体责任不明,不落实。

    第四,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确立阶段(2003年至今)。为了解决“九龙治水”问题,落实国有资产主体责任,党的十六大决议明确提出,“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干管理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2003年至今,是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确立的阶段。第一,确立了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作为出资人代表的体制。第二,建立并形成了一整套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包括统计评价、产权管理、业绩考核等等。第三,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过去的重组只能局限在原系统中,现在则跨越了这个系统。第四,在中央企业开展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试点。第五,推进了规范董事会的建设。

    在改革中,实行了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责任、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

各国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横向比较

    最近我们与国际经合组织(OECD)合作,研究了各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世界很多国家也都存在国资体制的问题,然而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拥有那么庞大的国有资产。在研究中大家都认为,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或国家所有,委托代理链条比民营企业更长。因此,必须理顺政府、出资人机构、董事会、管理层等治理与主体之间的关系。理顺关系,才能确保国资监管智能履行,符合全民利益。

    当然,各个国家国情和监管模式有所差异。大家认为,第一要清晰划定权力边界,减少外部力量对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干预。第二,严格区分政府角色,避免出资人监管机构同时行使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第三,务必确保专业高效,要求出资人监管机构具有相应的企业法律、财务知识和管理技能。

    我们认为,从任命董事会成员,设置并监督企业业绩目标,重大事项投票权这个角度出发,从国资监管的三项核心职责角度出发,可将世界各类企业分成五种模式:集中模式、双轨模式、双头模式、分散模式、协调模式。

    从集中模式来看,它的优势,一是有利于整合企业的运营、财务、法律等资源,形成履行出资人监管职责的专业化知识库存,有利于在国企治理委托代理链条上有效传递政府期望,明确各治理主体的角色和职责。有利于建立与市场规则相融合的统一的出资人监管标准,使国企成为真正市场主体。二是有利于实现政企分开,使其他部门制定宏观调控和行业发展政策时,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营造更加公平的环境。OECD专家也一致认为,所有权的集中行使是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时能够保持稳定的一个因素。

    OECD2005年发布、并于2015年重新修订的《中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指引》强调,所有权应该由一个集中出资人机构统一行使。如果无法实现,也应该通过协调机制来行使“出资人机构应该具备有效履职资质和能力,统一对国有企业进行标准化管理,实行政府出资人监管职能和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彻底分开,集中统一行使所有权,可以发挥专业出资人的集聚效应,从而提升管理效力,强化问责,提高企业经营业绩”。这些都是我们在完善我国国资监管体制过程当中需要继续坚持的。    

国企改革的中国治理模式

    30多年来的国企改革,已经探索形成一套符合基本经济制度要求,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中国特色国资监管体制。有三个重要的方面:

    第一,监管体制。我们的监管体制,是由出资人机构集中统一监管,它的重要特征是以管资本为主。另外我们还要探索国有资本的授权经营,集中统一管理,这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两类公司”。

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是以国资委为主体,根据授权对国有企业出资人履行监管职责。政府管理部门,对包括国企在内的各类企业实施公共管理职能。未来我们国资委管的企业,应该有少量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投资公司通过开展投融资、产业培育、资本整合,推动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另外还应该有少量的国资运营公司,通过股权运作、价值管理,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实现保值增值。这类“金融公司”可设立20-30家。它们下面会有很多实体企业,还会有几十家产业集团。

现在改革国资体制争论很多,例如淡马锡是否适合中国的问题。淡马锡是可以学习的,但不能将它简单照搬到中国。淡马锡的规模还没有神华一家企业大,甚至好几个淡马锡都赶不上招商集团的规模。很多企业不用改成投资公司,有的产业国家必须要做。国资监管是出资人的监管,政府监管是公共监管。这就是我们国资的一个模式。

我们国资委现在搞试点,建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已经设立中粮、国投、神华、宝武、五矿、招商、中交、保利为运营公司试点企业,通过股权运作、价值管理,有序进退,促进国有资本管理流动,实现保值增值。

    关于投资公司的改革,主要是六个方面:第一是搞好战略定位;第二是梳理好产业格局;第三是管控模式,形成小总部、大产业格局;第四是实行市场机制;第五是资源优化,该退则退;第六是党建保障。

    第二,完善公司治理。要建立健全权责对等,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决策支持监督机制。在改革中我们强调:董事会中外部董事要占多数,要落实和维护董事会职权,要加强董事会内部制衡。我们2005 年就开始进行完善公司治理的试点工作,对宝钢等国企进行试点,取得了突出成绩。

    落实和维护董事会依法行使的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权利。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有一句话“法无授权任何政府部门和机构不得干预”。我们要通过试点抓落实。国有企业董事会将行使以下权力: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权;高级管理人员选聘权;高级管理人员业绩考核权;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管理权;实行工资总额备案制管理;重大财务事项管理权。

这一项改革力度很大。不少人问,怎么处理董事会和党的关系?比如总经理的人事任命问题。我们的意见是,董事会选聘总经理,由党组织推荐,董事会选择,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改变过去经理班子成员由国资委任命的办法。现在正在搞这方面的试点,董事会提出人选,国资委党委要讨论并提出意见,再交由企业董事会的提名委员会和企业党组织考察,最后向董事会推荐并由董事会选择。

最后,切实加强党的领导,这对国有企业非常重要。国企党组织要在企业中发挥政治领导核心作用的具体体现,就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企业所有决策可以分类,不同的问题是在党委会讨论或在董事会讨论,党委会是给出明确意见还是方向性意见,过去党委讨论确定人选,而现在是指出董事会提出的名单中谁不行,方式改变了。这些要非常明确,能够操作。

国企治理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是用人。在这个过程中,党组织应当发挥什么作用?就是要“确定标准、规范程序、参与考察、推荐人选”。这也是中央文件里写得清清楚楚的,这些问题都是从党内的法规政策和行政上的法规政策实现非常好的衔接。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改革关头勇者胜;改革要扎扎实实干,想入非非不行,哗众取宠不行,蜻蜓点水也不行,开弓没有回头箭,要继续坚定不移实现改革目标,风雨无阻,勇往直前。我们要按照这一精神,把国资和国企改革向前推进。

                                      

 (编辑:季节)



¨本文是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20161215日在中信发展改革研究基金会、《经济导刊》杂志社、中国政法大学举办的中国道路讲座上的讲演整理编辑。彭华岗,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秘书长。

专题研究

如今很多学者在看待产业政策时,主要以西方的经济学理论为依据,而不是从中国的国情和国策出发,用中国的实际来说明产业政策的地位与作用,这暴露了当下经济学所存在的脱离实际的理论缺陷。

如今很多学者在看待产业政策时,主要以西方的经济学理论为依据,而不是从中国的国情和国策出发,用中国的实际来说明产业政策的地位与作用,这暴露了当下经济学所存在的脱离实际的理论缺陷。

产业政策的依据:国情基础和基本国策

从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到现在国家强调自主创新,都贯穿着一个内在的逻辑,即在我们的国情基础上做出的基本国策: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要在政治上实现独立自主,首先要实现经济上的独立自主。强调独立自主,并不是否定国际交流合作、拒绝按照比较利益参与国际分工,而是更加注重建立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不依附于任何大国,不向任何霸权屈服。建国以来近70年,不管是在冷战时期,还是在西方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始终都把坚持独立自主放在首位,并以此指导经济的发展和产业政策。

正是因为这样的基本国策,中国走了一条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工业化道路——追求建立自主的完整的工业体系,而不是单纯为追求比较利益、由市场来决定自己的产业结构走向。中国即使在20世纪50、60年代接受苏联援助的条件下,也没有动摇过这个目标。当时苏联也希望中苏之间按照比较利益原则形成某种国际分工。此后中苏关系破裂,终止对华援助,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团结一心,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终于克服重重困难,建立了自己完整的工业体系。

后发国家不可能在全球化下自动实现产业升级

今天有一些经济学家常常基于市场经济理论,批评我国前30年的工业化路径和产业政策不经济、效率低。但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生存和发展之道,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率,尊重经济规律,更要服从建立在国情和国家整体战略基础上的长远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正是由于前30年的节衣缩食,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基本配套的技术储备,才有可能在改革开放时期,高效率地吸收国外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连续30年的高速增长。这正是中国不同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突出优势。

??? 改革开放以来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我们难以想象,一个政治上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大国,在今天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可以完全按照市场经济或比较利益的原则来决定如何发展经济。

???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引进市场经济规则,改革经济体制,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在区域发展领域,我国利用沿海地区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引进国外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三来一补”出口加工业,从而在国际市场中发挥了比较优势,深度地参加了国际分工,推动了沿海地区的经济起飞。

??? 应该说,从沿海地区起步的招商引资、利用低工资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发展模式,对吸收非农就业、加快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起到巨大的作用。然而,国家的改革开放战略需要从多方面持续深入推进。沿海发展战略的成功说明加入国际市场和参与国际分工的有效性,但这不等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全部。可是不少人从中形成片面的认识,似乎只需依靠市场机制,抓住开放引资,就可以自动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产业升级和小康目标;甚至一度流行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已经过时”的论调,将其斥为“封闭落后”的观念;一些人将“比较优势”奉为圭皋,淡化或主张放弃建立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和产业升级目标。一些人不能正确理解如何充分利用好外资,很多情况下没有达到以市场换技术、走引进国外技术——实现国产化道路的目的;在引进外资和引进技术的过程中,忽视了自主吸收消化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形成片面依赖从国外引进技术的倾向。在相当多的行业不再追求或重视建设独立的技术体系,包括在一些重要的支柱型产业部门放弃了自主开发。[1] 但实践证明,这种路径在很大程度上是不成功的,甚至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 当我们向西方跨国公司开放,人家占领了我们的市场,核心技术却不向我们转让。特别是在决定综合国力关键的高技术工业部门或环节,“市场换技术”处处碰壁。一旦我们放弃自主创新,其结果将被锁定在产业链中低技术、低附加值的制造加工环节。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工业化程度提高了,但目前还不能摆脱对国外高端技术、核心元器件和高端产品的依赖。如果这种局面得不到扭转,我国的工业产业就无法真正改变落后状态,而且在某些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越拉越大。

自主产业政策的重大转折

无数事实证明,在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事关综合国力的敏感领域,其核心技术不可能依赖通过引进得到。不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发核心技术并据此实施相应的产业政策,就难以实现国家的独立自主。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同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科技大会,正式提出“建立创新型国家”,这是我国科技和产业政策的重要节点。《决定》指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改变关键技术依赖于人、受制于人的局面”;以“有利于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2]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他还说:“要准确把握重点领域科技发展的战略机遇,选准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必争领域和优先方向,通过高效合理配置,深入推进协同创新和开放创新,构建高效强大的共性关键技术供给体系,努力实现关键技术重大突破,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3]

??? 在这一重要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大飞机项目上马,高铁由原来铁道部主持以引进为主的发展模式改为科技部参与,共同在自主开发的技术基础上通过引进、消化、集成创新形成自主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正确道路。国家对一大批自主创新项目的支持,都是这种产业政策的体现。不仅工业,在农业领域,国家对制种业和农业技术研发的支持政策,要求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也都体现了产业政策的转变。

在我国,产业政策在国家的五年规划中都有明确的体现和具体的政策安排予以支持。2015年,为响应工业4.0的挑战和实现到21世纪中叶的发展目标,我国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九大战略任务和重点。事实证明,我们国家的这些产业政策效果总体是好的,正在取得越来越显著的成果,激发、鼓励了企业的创新,扶持、支持了一大批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发展。

在我国,评判产业政策的好与坏不仅要看微观层面的效益,更要看是否确保了我国的发展利益和安全利益,确保了我国在政治上的独立自主。

中国国情是产业政策的出发点

??? 中国应该由自己的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决定经济发展的路径、制定自己的产业政策,还是单方面遵循市场教条、被动服从国际资本主导的全球化来决定中国经济结构的走向?基于中国的历史经验,是非曲直应该是很清楚的。西方的经济学理论不足以评判中国的发展道路,它与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所谋求的发展目标、所走的道路不同。如果只从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出发,对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基本国策进行指手画脚、评头论足,就表现出这些学者对我们国家所走的道路、几代人的艰苦奋斗缺乏基本的了解和尊重。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制度、文化与西方经济学理论面前,究竟立足于什么样的基点,以什么为准则,建构一个什么样的经济学理论,值得深入思考。

????????????????????????????????????????

(编辑 苏歌 迟晨光)



* 周建明,上海社科院退休研究员。

[1]参看路风:《光变:一个企业及其工业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16年出版,第446-447页。

[2] 胡锦涛总书记200619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

[3] 2014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开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定不移创新创新再创新、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