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国企财务公司深化改革路径研究

贾灵强 来源: 2023.12.06 13:52:25


 

国企财务公司作为受国资委和金融监管部门双重监管的金融机构,是最贴近实体经济的金融业态。国企业财务公司应从支持科技创新、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支持能源资源布局、织密风控廉洁网络体系、打造数智化财务公司等五条路径深化改革。

改革三年行动取得显著成就

国企财务公司占行业全部财务公司的比例达80%,它的改革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财务公司行业的发展水平。

(一)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普遍建立

国有企业财务公司按照《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为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和企业素质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国企财务公司按照监管机构要求,建立健全了董事会和各专门委员会,董事会会议的召开、决策、执行和督办,逐步实现了标准化、体系化。董事会中长期发展决策权、经理层成员选聘权、经理层成员业绩考核权、经理层成员薪酬管理权、职工工资分配管理权及重大财务事项管理权等逐步得到落实。

(二)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

云计算、RPA、超融合技术和大数据等应用较为广泛。信息系统建设不局限于标准化产品采购,更注重结合行业特性进行个性化开发迭代。例如,越来越多的财务公司采用自主设计、分项招标的模式建设信息系统,自主设计架构、自主组织施工,兼采不同供应商之所长,对信息系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财务公司更加重视信息化安全管理,截至2022年,共有174家财务公司的重要信息系统按照安全等级保护三级标准建设,占比68%

(三)风险管控基础不断夯实

在遭遇个别财务公司风险暴露引发外溢效应后,国企财务公司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完善顶层设计,构建风险偏好体系,设定风险策略,着重强化科技赋能风险管理。2021年以来,企业风险状况得到较好改善,流动性风险整体稳定,市场风险保持低位,操作风险防控有效,风险监管指标总体良好,行业没有出现重大风险事件。随着2022年新版财务公司管理办法、2023年新版监管评级办法的实施,财务公司从政策安排上规避了过度脱离集团主业、过度扩张对外融资等的风险。

(四)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大幅提升

财务公司积极发挥“四个平台”功能,资金归集成效明显。2022年末,全行业平均资金集中度达50.26%,其中88家财务公司内部结算集中度超过90%。财务公司持续执行贷款降息、存款息、减免手续费等金融纾困政策,不断加大信贷投放,通过贷款、票据贴现、买方信贷、消费信贷、延伸产业链金融等工具支持企业集团、成员企业和产业链单位发展,金融服务价值彰显。

新一轮国企改革的要求

根据全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动员部署,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要求国有企业心系“国之大者”,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坚定当好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产业发展的领头羊、维护安全的压舱石。深化改革提升行动具体任务聚焦“三个作用”的发挥,即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个作用”相互贯通、各有侧重。科技创新是根本,决定着产业控制和安全支撑作用的发挥,必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努力成为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的需求提出者、创新组织者、技术供给者、市场应用者。产业控制是关键,必须积极培育产业链龙头企业,加快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我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安全支撑是底线,必须聚焦重点领域,提升产业链“韧性”、释放科技创新“活力”,筑牢“防”的底线、打造“攻”的实力,在国防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资源安全、产业安全等方面发挥兜底托底作用,提升国家战略安全保障能力,推动国资央企真正成为堪当时代重任的大国重器、强国基石。

当前,国有企业财务公司在落实国企改革最新要求上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财务公司功能定位与新时期国企改革发展要求没有紧密衔接,财务公司特有的金融牌照优势没有充分显现。二是财务公司主动靠前服务集团战略、从全局角度引领和支撑集团新兴产业发展的能力还不够。三是创新意识不强,对传统基础业务依赖较多,针对科技创新提供的金融工具和产品非常有限。

落实新一轮国企改革的主要路径

站在改革的新起点,国有企业财务公司要树牢集团“大财务”理念,在集团大财务格局中找准定位,担当成员企业“第一借款人”“结算主平台”,有效发挥财务公司金融服务与辅助资金管理“双重”属性,在国企改革提升行动中展现新作为。

(一)创新机制支持科技创新

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强调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头号工程”的重要位置,全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助力科技强国建设。中国银保监会2021年印发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要在坚守功能定位前提下,发挥专业特色优势,加强资金集中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企业集团开展科技创新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财务公司与所属集团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在现有资质下,国企财务公司应主动求变,创新服务成员企业科技创新的思路,丰富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产品,重点紧盯集团内科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一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国企财务公司应将服务科技创新纳入“十四五”发展修编规划,加强科技金融制度建设,单列信贷规模,重点支持基础性、紧迫性、前沿性、颠覆性原创技术研究和“卡脖子”技术研发。二是加大对技术改造的信贷资金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淘汰更新落后产能,提升投入产出效率。三是创新信用审批机制,根据科技创新型企业轻资产的特点,探索采用专利权、订单、应收账款作为(质)等方式提供贷款,尝试“科技创新积分贷”。对科技型成员企业执行差异化“三查”标准。四是与相关科技企业联手,加强与各级知识产权局以及评估、法律、担保等中介机构的沟通协调,打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渠道,引导目标企业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并帮助企业获得政策红利。五是探索实施新一代数技术应用,升级改造核心业务系统,完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技术手段,优化科技金融业务流程。六是专项制定科技金融业务考核方案,适度延长科技信贷人员绩效考核周期,建立专项奖励制度,细化落实激励约束和尽职免责政策。

(二)靠前服务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强调坚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两端发力,切实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质量。据统计,近5年,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投资增速超过20%。但由于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尚处于形成阶段,轻资产特征明显,风险较大,社会资本投入较少,也超出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较多制约,难以从集团外获得充足的信贷资金支持。

国企财务公司要主动对接集团战略、市场、投资、科技部门,探索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模式,实施“融资+融智并举策略,努力打造培育新兴产业的综合金融服务商。一是立足集团产业属性,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信贷支持方向和重点成员企业,实施差异化支持政策。当前信贷支持应重点着眼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绿色环保等产业以及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领域。二是优化战略性新兴成员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在内部评级和贷前调查中,要充分考虑战略性新兴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对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企业,要充分认识企业和项目的成长性,将未来高增长潜力带来的收益作为评估重点。三是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类型企业的差异化需求,创新各类金融产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全周期的金融支持。四是与集团外部股权投资机构建立信息共享、风险共担机制,或以股权+债权的模式对相关企业进行投资,将投贷联动作为财务公司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模式。五是集团内各金融企业握指成拳、组合工具。国有企业财务公司要与租赁、基金、保理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一起,灵活使用投、贷、债、租、证策略,有效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融资需求。六是大力开展股权质押贷款、并购贷款,推动产业链整合,加速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三)多措并举支持能源资源布局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强调要强化国企在能源、资源、粮食等重点领域布局,更好服务保障国家战略安全。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中央企业应坚定不移地做好能源安全保障工作,有效发挥能源供应“稳定器”“压舱石”作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比商业银行,国企财务公司作为集团“内部银行”,对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生态环境、绿色能源基础设施、绿色服务等领域相对比较熟悉,在协助集团布局重点领域方面义不容辞。一是按照国家“双碳”战略,发展绿色金融,向清洁能源产业倾斜更多信贷资源,优化自身信贷结构,推出“碳中和”信贷额度以及排污权抵押贷款等产品。二是加强与商业银行“总对总”战略合作,组建银团贷款共同支持清洁能源产业。增进商业银行融资支持信心,有效降低融资成本。三是财务公司在成员企业项目策划阶段就参与进去,发挥集团牵头金融平台的作用,整合集团内外各种金融资源,制定系统解决方案,助力项目落地。四是在能源项目开发中,涉及投资、建设、运维等多家央企,要发挥现代产业链“链长”的主体支撑和融通带动作用,加强与集团业务高度相关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同业合作,推动双方保函互认和票据互认。五是依托财务公司同业授信,持续推广开展代开保函、代开信用证业务。六是响应国家要求,在支持项目开发的同时,实施农民工工资代发业务,从源头解决农民工工资保障、管理的难题。

(四)织密风控廉洁网络体系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强调要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公司要践行“合规创造价值、风控行稳致远”的理念,构建集资产负债管理、资金运用测算、资金头寸管理、流动性管理“四位一体”资金运营管控体系,切实防范风险事件发生。

一是要坚守风险合规底线。国企财务公司应制定风险偏好及风险限额管理方案,编制《合规管理手册》,组织全员签订合规承诺书;成立合规管理委员会,设立首席合规官,将合法合规性审查和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事项必经前置程序。资金运用实施“年预算、月统筹、周计划、日安排”,统筹中长期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和短期应急措施。建设风险监测系统,对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主要指标实时监测。

二是要将纪检要求嵌入业务流程。国企财务公司应与合作银行、重点成员企业签订廉洁风险联防联控协议,将党内廉洁纪律嵌入金融业务办理全流程和各环节。研究编制金融业务纪检监督清单,对所有业务进行“高中低”廉洁风险定级,制定防控措施。定期开展内控体系评价、金融业务、薪酬专项审计工作,持续提升监督效能。

三是强化信息手段监控。建设风险监测信息系统,对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主要指标实时监测,并按频次自动生成风险监测指标值,确保风险可控在控。

(五)打造数智化财务公司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强调要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财务公司要紧跟“数字中国”战略,制定中长期数智化规划,构建“全在线、全天候、全闭环”数金融服务体系,深挖数据资产价值,着力打造智慧财务公司,以科技赋能集团发展。

一是升级改造核心系统。实施“小核心+大外围”的金融业务数字平台建设模式。对核心业务系统升级优化,开发移动端APP,实现金融业务全面线上化,业务办理模式由“柜员操作为主”转变为“客户自主、自助办理”为主。核心业务系统构建集全面业务管理、网上金融服务、监督决策于一体的业务运营管理平台。

二是探索智能化。积极应用智能业务机器人,对财务基础业务实现“系统+智能机器人”协同处理。建设统一监管报送平台,建立 1104 监管报表自动编制系统,实现各类报表自动生成、线上审核和电子化上报。构建集团金融数据库,搭建大数据云分析平台,全面实时掌握各项关键指标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是主动服务集团司库体系建设。打通核心业务系统和司库的数据通道,实现信贷、外汇等业务数据双向传输,协同开展。

(编辑  尚鸣)



* 贾灵强,中国电建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主任/高级经济师。

相关阅读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4年01期

总期号:296期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