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退潮之后:俄美金融对弈让我们看到了啥

卢周来 来源: 2022.08.17 10:09:40

 

西方有两句谚语:“退潮之后,就知道谁在祼泳”;“退潮之后,礁石将露出水面”。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同时伴以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的“金融战”,手段可谓无所不用其极。而俄罗斯也运用各种金融工具,进行了有效的反制。美俄之间的金融博弈,让我们看到了国际金融体系及货币体系运行的诸多“真相”,而这些“真相”在平时往往被遮蔽或被忽略了。

谁是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信用破坏者

答案是美国,而非俄罗斯。

国际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建立在国家间信用的基础之上,或者说全依赖一个“信”字。过去我们常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为了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的权威,两国交恶,更不能随意破坏这个体系的“信”字。而在俄美金融对弈中,二者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

我们先说美盟这方。乌克兰危机以来,在金融对弈过程中,美盟违反信用的事可谓已经干尽了,冻结俄罗斯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近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德国参加七国集团财长会议前表示,美国没有法律权利扣押因乌克兰危机而被冻结的俄央行资产。这表明,美国人很清楚这是违法的。美国及其盟友还没收或冻结俄罗斯国家及富豪的海外实物资产约1000亿美元,更没有任何法理上的依据,完全违反了自己所标榜的“保护财产权”价值观,这是一种赤祼祼的海盗行为。

再看俄罗斯一方。此次乌克兰危机以来,尽管美盟单方面冻结甚至没收俄罗斯海外资金与资产,但俄迄今除了警告之外,并没有采取对等措施。而且,尽管俄主要银行被踢出SWIFT结算系统,使其资金的跨境流动变得复杂,但俄罗斯一直在继续向债券持有人支付利息,仍然在履行债务协议。回溯历史,我们看到,从前苏联到现在的俄罗斯,尽管一直被美国及西方世界打压与排斥,但在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的“信用”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自1917年以来,这个国家几乎没有发生过国际债务违约事件。20世纪80年代初,在华约集团内部,前苏联曾为波兰在欧洲借贷提供巨额担保,后波兰出现债务危机,苏联认下了连带责任,用自己本不多且无比珍贵的外汇储备还账。

其实,美国人很清楚“国家信用”的重要性,所以千方百计想尽办法破坏俄罗斯的国家信用。20世纪80年代,波兰违约连带前苏联承担巨额损失,后来解密档案显示,这其实是里根政府对苏金融战计划的一部分。后来解密的名为《国家安全决策指引(NSDD-66)计划》披露,美国政府曾派出多位要员公开或私下接触“团结工会”领导人,支持其领导的“民主”运动,使波兰很快陷入内乱,使波兰外汇收入急剧下降导致还贷能力丧失,目的就是使苏联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失去信用。乌克兰危机以来,美西方的各种金融制裁措施效果被证明有限之后,524日,美国财政部决定,不再延长允许俄罗斯央行通过美国和国际银行逐案处理向美国机构及投资者以美元偿付主权债务的制裁豁免许可。西方媒体认为,这是想通过关闭俄偿债通道、把俄罗斯推向历史性债务违约的边缘。因为俄罗斯今年有大量的债务已到偿还期限。当天的《华盛顿邮报》援引专业人士称,我们(美国)从来没有对一个经济体做过这样的事情。俄方高官梅德韦杰夫则表示,这是政治性违约而非金融性违约,不会影响俄罗斯的金融声誉。即便是这样,俄罗斯仍然一方面抗议,另一方面还在想办法规避美国设置的重重障碍,先把6月底要支付4亿美元的利息还上,以维护自己的信用。

乌克兰危机以来,美国不讲信用的行为让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美元资产不安全,放在美国的资产更不安全,所以出现了抛售美元债务与美元资产的风潮。516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最新一期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全球买家在3月总计抛售高达973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总持有额由7.7109万亿美元降至7.6136万亿美元。这是至少自1978年美国财政部开始跟踪这一数据以来的最大流出量。

是什么在支撑货币信用

答案是硬通货与实物资产。

货币的形式早已从当年的贵金属发展到后来的纸币,再发展到现在的电子货币和当代的数字货币。表面上看,货币的形式一直在脱实向虚,但乌克兰危机以来,美俄金融对弈尤其是俄罗斯反制的有效性表明,货币信用是建立在有抵押物上的,是要有对应标的。或者说,货币信用是靠硬通货与实物资产支撑的。这一基本的事实和道理并没有随货币形式的变化而改变。

乌克兰危机刚开始时,美国联合盟友对俄罗斯进行金融制裁,一度使美元兑卢布从开战前的73,跌到开战后不到一周的132。美国政要发表言论认为,卢布将可能贬到500,并最终成为“垃圾货币”。但没有想到的是,在俄罗斯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之后,卢布摆脱最初的颓势,一路升值。截至525日,美元对卢布汇率跌破56,为自20182月以来的最低点。欧元对卢布汇率自20156月以来首次跌破58。卢布汇率为什么不仅能稳住并且上升?根本原因是俄罗斯有足够黄金储备,有足够上游产品尤其是能源和粮食作为支撑或抵押物。俄罗斯反制的底气与硬气就在这里。这也再次表明,尽管对某种主权货币本身的需求,会影响到这种主权货币的价值与信用,但最终决定某种主权货币有无信用,还是要看这种主权货币是否有足够的抵押物、有足够的对应标的。

在国际上美元信用为什么那么强大,这种强大是靠什么在支撑?背后自然也是美国强大的硬通货和资产供给能力。但与俄罗斯不同的是,美国的这种强大供给能力不是美国自己一家所能提供的,而由国际社会来为它共同提供。这其中,沙特的石油以及中国强大的消费品生产能力及出口,其实都为美元提供了信用支撑。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国际社会愿意共同去支撑美元信用?那是因为美国有强大的军事能力支撑下的规则制定权,且这种权力在此前和当前的世界秩序下得到了各国认可。但近些年来美国一直在透支其合法性,一直为了维护霸权胡作非为。特别是乌克兰危机以来的种种作法,更是在侵蚀美元的国际信用。所以我们看到,在当下世界,俄罗斯在将天然气与卢布绑定,沙特在推石油去美元化,中国也不再把向美国出口作为经济增长的优先手段。其后果都是让美元一点点失去抵押物与对应标的。

关于货币信用是靠硬通货与实物资产支撑这一点,其实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最清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在红色苏区组建“东固平民银行”,发行过纸币。当时毛泽东同志意识到,说一千道一万,如果发行的纸币最终买不来东西,那就是废纸一张。于是,平民银行千方百计筹集硬通货作为发行纸币的基础,共筹集银圆3000余元。有了硬通货作为基础,平民银行发行了6000余元纸币;到1929年春,平民银行共筹集银圆8000余元,印发货币2万余元。由于有充裕的硬通货作支撑,平民银行保证纸币随时可以与硬通货进行兑换,这个红色小银行发行的纸币很快在苏区流通开来。最有意思的是,在某些非苏区,老百姓听说平民银行纸币信用好,还特地带银圆跑上几十里甚至上百里路,来东固兑换平民银行的“红币”。而从外地来的生意人都认为东固平民银行的纸币可靠,为了携带方便,也干脆将银圆兑换成纸币跑买卖。可以说,红色政权建立初期,就深谙货币信用之道。

会不会出现新的国际货币金融秩序

答案是一定会。

乌克兰危机无论什么样的结果,都将重塑世界秩序。这种重塑本身,就包括了国际货币金融秩序。更因为在这次危机过程中,金融战作为混合战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打得如此激烈,无疑将极大加速国际货币金融秩序的变化。

世界苦美元久已。美元霸权通过收取铸币税,通过反复“割”全世界的“韭菜”,早已令国际社会不满。此次俄罗斯在金融战中对美国的有效反击,至少使两类国家看到,离开美元体系并不可怕。一类是作为大宗初级产品(包括能源、农产品)提供者的国家,如俄罗斯、中东诸石油生产国及美洲农产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作为主要初级产品需求者的国家,如中国、印度及欧洲部分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进一步认清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脆弱性,认清了美元合法性地位更多来源于“霸权支撑”,甚至是一种“幻觉”,因此,“去美元中心化进程”已经在开启。

不少国家心中有数:我只要不认美元,美元就是一张绿纸。正如有学者观察到的那样,乌克兰危机也就三个多月,但从黑海到巽他海峡,初步呈现出一条弧形的“美元断层线”,主要由俄罗斯、土耳其、伊朗、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印度、印尼等多国构成的贸易货币体系,愈加倾向于本币结算或类本币结算。可以预期,如果乌克兰危机扩大,世界政治一旦分裂为两个或三个权力体系,一定会出现相应的两个或三个金融货币体系。比如,美盟一家,反美盟一家,还有中间状态国家。这其中,美盟一家构成的金融货币体系其实很难维系,不仅仅因为内部有美元与欧元之争,而且虽然其处于国际产业链上端,但却缺乏足够硬通货(尤其是能源、粮食等初级产品)的基础性支撑。当然,这一体系一定会竭力拉住中间状态国家,但必须付出代价。

更要看到,在世界越来越充满不确定性,全球进入瘟疫、天灾及战争越来越频繁的“坏时代”之后,美元强势将进一步丧失;而如卢布这样有硬通货及初级产品支撑,或像人民币这样有自身强大的生产能力作支撑,会越来越走向强势。这个时候,未来是否会出现新的以“黄金+战略资源”作为锚定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3.0”,或者出现美元与人民币双体系并存的国际货币体系?这样的讨论真不是虚妄之言。如果不认识到这一点,才是真不懂西美尔关于货币哲学的观点。

俄罗斯金融战水平到底如何

乌克兰危机发生以来,如果说军事战场上还有迷雾看不清楚,那么,金融战上我们看得很清楚了。俄罗斯作为一个想象中的经济弱国,它的金融战打得水平很高。世人都记得,乌克兰危机之初,美国政要宣布将俄踢出国际结算系统时那句话,“要让卢布成为瓦砾,让俄罗斯变成国际社会的贱民。”而现在看来,俄罗斯金融体系基本稳住了。

这得益于俄罗斯的有效应对。首先,俄罗斯对金融战的准备非常充分。自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受到西方金融制裁并蒙受重大损失以来,俄罗斯一直在为今后可能再遭受金融制裁进行反制准备。至乌克兰危机前,俄央行积累了高达63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位列全球第四;俄罗斯的黄金储备已达2271.2(7300万盎司),约占俄外汇储备的20%。此外,俄罗斯还在大幅抛售美国国债。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前,俄罗斯几乎完全清空了美国长期国债。

其次,俄罗斯反制是以奇取胜。美国及其盟友对俄发动大规模金融战之后,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应对举措:大幅提高卢布基准利率、加强结售汇管制、限制不友好国家出售在俄资产、卢布与黄金挂钩、要求美国及其欧洲盟友出口天然气以卢布结算等等。这其中,一般的资本管制手段不足为奇,人人都想得到,且因本身是一个派生不良预期的手段,不可持久,只可以在战争初期发挥作用。而强制卢布结算,又把卢布与黄金及资源类产品挂钩,这是出奇制胜之招,让美国及其盟友措手不及。

最后,俄罗斯是后发制人,留有余地。面对美国及其盟友单方面举措,俄罗斯至今未违约、未冻结、未没收,有理有利有节。525日,俄罗斯又宣布在黑海水域开通人道主义走廊,用于滞留在乌克兰港口大约16个国家的70多艘船只安全撤离,而这些船只装载的是粮食和能源。

随着乌克兰危机深化,未来俄罗斯的金融体系仍然存在不少风险,但目前已是最不坏的状态了。俄方卢布结算令的落地实施很顺利,大多数欧洲国家被迫接受。因开战以来能源价格上涨,俄罗斯3月份能源收入近350亿美元,4月份超过280亿美元。根据俄罗斯财政部的统计,俄罗斯4月份的财政预算盈余2.7万亿卢布,比上个月的2.4万亿又增加了3000亿。以此估计,到今年年底,俄罗斯能源收入可能比去年多出近500亿美元,将有力支撑其经济与金融体系。

俄美金融对弈对我们有何启示

答案是区分并统筹好发展型金融与安全型金融。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可能进入大动荡与不确定性时期,瘟疫、战争与饥荒阴影正向全球覆盖;中国民族复兴正面临越来越紧张的国际环境。美国及其西方盟友竟然公然挑衅性讨论对中国施加金融制裁之事。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统筹好发展与安全。在金融发展战略上,亦要区分并统筹好发展型金融与安全型金融。

在和平时期,发展型金融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个时候,金融管制少一些,金融泡沫有一些,金融扩张快一些,金融开放多一些,都是需要且可以接受的。但是要预置好安全阀门,在特定时期要能够迅速转向动员型金融甚至战时金融。如果说发展型金融是“韩信用兵,多多益善”,是考虑优中选优,是允许概率存在,是一种积极进取型金融,那么安全型金融是一种保底型金融,是考虑如何避免最坏结果。在国家与民族生存的问题上不能允许概率存在。其目的在于,一旦国家进入特殊状态时,可以保证国家和全体民众在打持久战背景下的基本生存条件。俄罗斯今天这样的应对,就是自克里米亚危机遭受西方金融制裁受到重创之后,基于维护国家安全角度,筹划金融发展战略,预置金融反制工具。

这里举一个例子:出口退税与进口关税。如果追求经济增长,出口退税政策肯定是积极性金融政策工具。尤其是当下,外向型企业也因疫情影响出现困难,仅考虑经济增长,我们肯定要维持甚至扩大出口退税这一工具。但是,从安全型金融角度,我们需要考虑取消初级资源型产品、战略性物资的出口退税,取消重要的中间型产品出口退税,以保障战时供应链的安全,走“深挖洞、广积粮”的路线。在进口关税方面,从安全型金融角度,为了储备更多初级产品与资源型产品,降低甚至取消能源与粮食类产品的进口关税,可能更有利。当然,一旦选择安全型金融发展战略,必然会影响到经济增长,甚至影响到民众生活水平。这里面有个权衡问题。

俄美金融对弈为我们进行了一场预演,让我们看到美元霸权的本质,看到了美国随时可能不讲信用;但是也让我们看到,一个国家根本的保障就是要有足够的能源与粮食,而非花花绿绿的纸币,看到了金融反制工具的多样化与有效性;同时还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金融战略必须兼顾发展与安全,必须要有底线思维。

(编辑 季节)



* 卢周来,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国家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相关阅读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4年01期

总期号:296期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