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充分学习、阐释、用好党的历史经验

——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研讨会发言综述
本刊编辑部 来源: 2022.02.23 10:38:54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两个确立”,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基本方略进行了全面的阐释。为更好地以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党的历史经验激励和启迪全党全国人民,推动国企改革、金融、绿色发展、香港工作继续开创新局面;改变理论建设滞后于实践的局面,加强理论创新、话语创新和国际传播工作,20211127日,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召开研讨会,围绕“充分学习、阐释、用好党的历史经验”进行座谈研讨。

关于六中全会的重大意义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副主任陈晋认为,《决议》明确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两个范畴分开使用,把党的领导作为贯穿各项工作的红线,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大贡献。“两个确立”体现了党重要的历史经验。遵义会议前,党没有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没有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那时的党还是不成熟的。从遵义会议开始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党逐步走向成熟。党中央到陕北之后,毛泽东同志做了大量工作,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造,指导我们党取得了伟大的革命胜利。党的历史表明,确立坚强的领导核心,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对坚持党的领导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决定性意义。

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孔丹指出,《决议》对党的历史上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评价,和前两个历史决议保持了衔接,明确指出“遗憾的是党的八大形成的正确路线未能坚持下去,先后出现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等错误,反右派斗争也被严重扩大化”,这样表述是准确中肯的。关于“文化大革命”,提出“面对当时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党极为关注社会主义政权巩固,为此进行了多方面努力”,指出了“文化大革命”的背景和出发点。当前一些青年人对党的历史缺乏正确认识,敌对势力也把宣扬历史虚无主义作为意识形态斗争的方式。我们要持续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并且下功夫解决资本在意识形态领域无序扩张的问题。

北京大学教授马戎认为,《决议》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对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有重大意义。一段时间以来,有人抓住反右、“文革”等历史事件,放大党的错误,把党的历史全面抹黑,对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影响很大。我们要吸取苏联全盘否定列宁、斯大林导致亡党亡国的深刻教训,引导青年人理性思考,分清主流和支流。

关于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意义

北京大学教授李玲认为,党的百年奋斗对世界社会主义有重大意义。李大钊1920年写了《中国的社会主义与世界的资本主义》,是石破天惊之作。经过百年奋斗,党沿着社会主义道路把积贫积弱的中国推向世界前沿。近两年全民战疫更充分说明,党百年来把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有机融合,每个时期都走出了自己的路,构筑了人民至上的制度和道路。她指出,当前的信息化、数字化潮流,为我们提供了构建新文明的重大机遇。中华民族错过了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机遇,而数字经济具有获取的非竞争性、使用的非排他性、价值的非耗竭性以及源头的非稀缺性等特点。我国有党的领导和巨大的人口规模,完全能够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构建新的文明形态。西方的数字技术掌握在资本手里,而我们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重构,把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关系和数字经济这一先进生产力相匹配,避免传统计划经济的弊端,实现资源整合、综合决策、组织实施、动态调整、全程监管、科学评估良性互动的智能化体系。未来的社会主义将成为宏观效率优先、系统整体协调、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兼容、短期和长期利益协调的社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江宇认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虽曰守成,实同开创”。守成表现在:一是守住了基本制度和党的初心,旗帜鲜明地坚持了党的领导,坚持中国道路,坚持做优做强做大国有经济,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在一些关键领域扭转了一度走偏的方向。二是守住了党的前两个决议的基本精神,特别是关于“文化大革命”问题,既作了否定的结论,又正确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近年来有些人声称第二个历史决议是“全面否定前三十年”,六中全会《决议》守住了对新中国历史的基本评价,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体现了全党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三是守住党的基本经验。“十个坚持”是贯穿百年党史的共同经验,而不是某个时期的经验,避免了用一个时期否定另一个时期。

江宇强调,“开创”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破旧立新”。《决议》首次比较系统地归纳了改革开放之后若干领域出现的新问题,体现了党高度的责任感和实事求是精神,新时代是在解决这些新的深层次矛盾的基础上开辟的。二是提出了划时代的新纲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社会主义建设从“前半程”进入“后半程”、新时代的“三个意味着”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任务,是新时代的重要特征。三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方法,系统地回答了当今面临的新问题。毛泽东思想解决的是如何完成两个阶段的革命任务并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回答了社会主义如何在同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相联结中发展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如何解决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后面临的问题,避免西方现代化的弯路,更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中信基金会副秘书长王湘穗认为,要发扬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中国共产党为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自成立起就是斗争的政党。党不是俱乐部、同盟会,而是有严密组织、严格纪律、为理想勇于牺牲的列宁式布尔什维克政党。近年来,美西方强化了对中国的直接打压,新冠疫情暴发之初,西方一些国家集中攻击中国和党的领导人。党领导全国人民不信邪、不怕鬼,一方面和病毒进行艰苦斗争,另一方面和西方反华势力斗争。我们不仅成为世界上少数没有在病毒面前“躺平”的国家,同时也打退了西方的政治攻势。拜登政府对华政策的变化是我们坚决斗争的结果。以斗争求合作,以斗争求发展,既是建党百年的基本经验,也是今天需要继续坚持的精神武器。

正思香港顾问公司总裁陈少波认为,香港形势从“黑色恐怖”到今天“换了人间”,充分体现了党伟大的斗争精神。《决议》指出:“党中央深刻认识到,面对来自外部的各种围堵、打压、捣乱、颠覆活动,必须发扬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同企图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企图迟滞甚至阻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一切势力斗争到底,一味退让只能换来得寸进尺的霸凌,委曲求全只能招致更为屈辱的境况。”几年前,香港一度出现前所未有的严峻局面,暴徒公然围攻中央驻港机构,爱国爱党人士受到威胁或袭击,反中乱港势力肆无忌惮地制造黑色恐怖,本质上是要夺取政权。香港局势动荡令美国对我施压更多的筹码和工具。黑暴势力喊出了“揽炒”的政治口号威胁中央,和美方公然干涉我国内政的“涉港法案”遥相呼应。面对严峻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做出了制定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法的重大决策,进一步完善香港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香港实现了由乱转治的伟大转折。中央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绝不委曲求全,针锋相对对美展开对等制裁。未来涉港工作必须以《决议》的“十个坚持”为行动指南。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国两制事业的开创者、发展者和维护者,下一步应该从制度、机制层面落实党对香港的领导。二是坚持人民至上。这是香港治理转型的根本,提升治理效能,实施行政主导,达到良政善治。三是坚持理论创新。推进一国两制的理论创新并指导实践。四是坚持敢于斗争。充分认识到涉港斗争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在攻坚克难中做好香港工作。五是坚持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深化两地之间的社会交往、交流、交融,推动香港民心回归。一国两制事业必定行稳致远,必定赢得伟大胜利的荣光。

继续推进党的指导思想的学习、传播和阐释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张树华认为,理论建设滞后于实践,是当前统一思想的一个重大短板。主要表现为:理论研究成果很多,但高质量提炼和概括的新概念、新话语非常欠缺。理论研究和传播急于求成、质量不高,缺乏有标识性、鲜明性、贯通性,有穿透力、感染力、传播力的概括;对“中国式”的鲜明内涵挖掘不够,对中国经验的可推广性、可借鉴性阐述不够;对全球意识形态领域思想之争、道路之争、制度之争的应对能力不够强;对重大提法背后的微观基础和学理基础挖掘不够。解决这些问题,一要坚持问题导向,推动研究人员脚踏实地研究现实问题,如围绕中央与地方关系、国有企业发展、科技创新的具体案例总结经验。二要转变文风,摈弃“党八股”“讲课体”自说自话、自问自答的文风,防止简单地把经典作家和领导同志的讲话排列组合后充当“理论创新”,而不是从学理和实践上分析阐释。三要转变学风,反对“急、空、虚”,倡导“稳、专、实”。

中国驻俄罗斯原国防武官王海运认为,按照六中全会精神,我们要加强对国际问题的研究。一是深刻理解习近平外交思想和党的外交方针,密切跟踪研究重大国际事态,及时为有关部门外交运筹提供情况准确、判断精准、建议可行的研究报告。还要在国际国内舆论场上发出维护党的外交方针,批驳国际反华势力和国内亲西方势力的各种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二是坚持独立自主开展研究,避免照搬西方理论、客观上同霸权主义一唱一和,或者迎合所谓“国际标准”,这一学风在一些研究中还相当严重。三是增强研究的时效性。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邱海平认为,要充分认识党的历史经验,推动经济学理论创新发展。《决议》指出了改革开放后在十三个方面出现的严重问题或遇到的重大挑战,为“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提供了严密的依据。党的历史经验集中体现了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对于推动包括经济学在内的社会科学理论创新有重要指导意义。第一,党的领导是创新中国经济学根本的制度保障和政治原则,必须自觉地把党的领导贯穿到中国经济学的各个学科和理论当中去。第二,经济学是社会科学,它有鲜明的阶级性、历史性以及意识形态性,应该更加自觉地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第三,要发扬党的理论创新的精神。第四,要坚持独立自主,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坚持以我为主。第五,要坚持中国道路,深入研究实践上的中国道路,努力打造经济学的中国范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支振锋认为,要夺取新时代全球发展与治理的评价权。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全球进行舆论操纵,影响、干预、引导甚至塑造全球舆论。一是主体多元,政府、大学、智库、媒体、科研机构、NGO、国际组织、私营部门等都参与其中;二是产品样态多样,包括学术成果、研究报告、民意调查、第三方评估,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配合舆论操纵,形成一个表面上很嘈杂,但是意图高度一致的战略协作,对我国进行全方位的围攻。我们要重视夺取全球发展与治理评价权和话语主导权。一要坚持理论创新,抓住新科技革命和世界变局的机遇,加快新的理论建构,以新视角理解全球发展与治理。二要坚持统一战线,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进行理论创新,寻找更加中立科学客观的标准,重塑全球发展与治理的评价准则。三要坚持开拓创新。要学习和超越西方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政府、各方面社会组织的作用。四要构建争夺全球发展与治理评价权和主导话语权的大格局,从国际比较中汲取经验教训。

用党的历史经验指导实践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武力认为,要认真总结党开拓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经验。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突破“城市中心论”,提出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提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可以团结合作共赢,是重大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大超越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是重大的创新。

武力指出,当前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均GDP预计到2035年将达到2万美元,2049年再翻一番达到4万美元,届时我国在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将超过乾隆时期(约世界GDP的三分之一)。这个阶段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是历史上没有遇到过的,如:资源环境面临巨大压力;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情况下提高驾驭资本的能力,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处理好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和世界的关系,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持续地创新。

中信基金会原副秘书长高梁认为,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企改革。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国有经济在改革中遇到一些困难,进行结构调整有其必要性。但这一时期国企大量垮台也有不少人为因素,有些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出现严重危机,一些主管部门放松监管,甚至包庇国有企业领导渎职,国企“穷庙富方丈”的现象普遍。甚至允许和鼓励“MBO”,等于变相监守自盗、化公为私。一时形成“搞好企业无功、搞垮企业有赏、维护公共利益受打击”的反常氛围。理论界也出现了“国企失败论”“腐败有利论”等极端错误的意见。新世纪之初,一些地方政府把引进外资控股作为国企改革的主要抓手,导致很多装备工业的排头兵骨干企业被跨国公司收购,严重影响工业转型升级和国家安全。有关部门制定了相应政策规定,初步纠正了这些错误倾向。但理论界多年来一直存在主张国企全盘私有化的声音,甚至一度成为主流意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批评了抹黑国有企业,鼓吹“私有化,去国有化、主导化”的主张,强调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影响力、控制力、抗风险能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呈现崭新局面。我们要认识国有企业的地位和历史责任。深化改革要以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和国企主导地位为前提,以增强国企竞争力为根本目标,这是和全面私有化主张根本不同的改革思路。要保护、鼓励、规范企业家群体的成长,更要倾听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让最大多数群众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要在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基点上,正确贯彻开放政策,不能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专职副主任吕建中认为,要坚持独立自主基本方针,始终把能源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能源问题的核心是能源安全,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和长远。当前我国综合能源自给率80%,在国际化经营中也不是简单买卖贸易,而是建立生产基地、战略通道、合作项目,做到关键核心技术、关键生产能力自主可控;供应链和产业链相对安全稳定。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已突破10亿千瓦大关,比2015年翻了一番,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以及生物质发电装机都位居世界第一。我们首先要立足国内,稳定生产能力和保底供应,这是我们端牢能源饭碗的基本保证;同时要在开放竞争的条件下,实现能源进口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唐人虎认为,要按照《决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推动“双碳”落实。当前“双碳”工作面临几个挑战:一是我国资源禀赋是多煤少油少气,大量使用新能源成本较高。二是认识还不统一,考核不健全。三是数据基础不扎实,同一个主体报给生态环境部、发改委、工信部的数字都有出入。四是工作基础和制度保障不健全,项目审批、管理、运营、环境治理绩效及评价多头负责,执行进退失据。建议:(1)细化目标,明确碳减排和达峰的路径,营造稳定的长期政策预期。(2)加强信息披露,做到透明公开。(3)加强执法考核,做到公平执法。(4)加强数据和统计工作,考虑各地区、各行业的特点,构建横向和纵向有可比性的统计体系。(5)优化执行路径,避免政策变化带来波动。(6)加强对“双碳”工作的金融支持。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聂庆平认为,《决议》强调的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全面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领域风险等原则,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南。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要全面深化注册制改革,这是解决资本市场的供求关系、使市场真正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关键。要不断完善资本市场的法律制度,完善独立董事制度、上市公司诚信责任制度、保荐人责任制度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护中小股东利益,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扭转当前在高市盈率条件下资本拥有极大套利空间的局面。

中信保诚人寿总经理特别助理刘育梅认为,要以党的领导引领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至上,严守职业底线,不忘金融为实体服务的初心,是确保金融行业在开拓创新当中不走歪路的基本原则。要践行为人民服务,不断增强金融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严防各种金融欺诈行为,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和法治完善。通过开拓创新,深化改革,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避免陷入金融的自循环。

(编辑 尚鸣)



* 文章由江宇整理。江宇,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研究部研究员。

相关阅读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4年01期

总期号:296期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