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新时代大学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任务与对策

李铁铮 来源: 2021.11.23 13:30:17


 

目前我国大学正在努力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目标迈进。在统筹推进“双一流”战略中,我国大学必须切实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531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0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的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在统筹推进“双一流”战略中,要认真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大学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目标定位,积极面对多重挑战,深入分析关键问题,采取可行性基本对策,探索创新实践路径,开创我国大学国际传播新局面。

深刻认识大学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大意义

国际传播是我国大学与世界交往沟通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学增强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其直接关系着我国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地位。大学改革和发展的深入、“双一流”建设的推进,需要适宜的国际舆论环境。

1.大学国际传播是国家国际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与日俱增。但由于多方面的复杂原因,中国的国际形象与中国实际状况之间存在较大反差,国际社会对我国的认知仍存在许多误区,抱有不少偏见。我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是“他塑”而非“自塑”。在国际传播中,大学作为中国优秀文化交流与传承的重要窗口,应该承担主力军的使命和责任,通过有效的国际传播,促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

2.大学国际传播能力是大学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已进入品牌时代,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大学要想在国际竞争中获胜,就必须增强包括国际传播能力在内的软实力。近年来,我国大学在硬件设施建设上有了质的飞跃,但与世界顶级大学、与亚洲名校相比,我国大学国际传播能力存在的短板已经成为提升大学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制约因素。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迫切需要形成同我国大学综合实力相匹配的话语能力。

3.大学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处在最好机遇期。我国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为大学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国际环境。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量子科技为代表的新科技,进一步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新格局,为我国大学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随着媒体融合的进一步深入,新的传播手段层出不穷,分众传播、精准传播、移动传播、视频传播等的盛行,使得跨国境的传播变成可能、可行、可为。“社交+”的传播模式,也为大学进一步加大国际传播力度提供了新的路径。

准确把握大学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目标定位

大学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首先要准确把握国际传播的目标和定位,科学地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大学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亲和力和实效性。

1.国际传播的目标和定位要体现办学特色。不同类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均有不同,其国际传播的目标和定位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历史悠久的大学、综合性大学,应重视挖掘、提炼发展历程中的闪光点,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学文化品牌。行业特色鲜明的大学、多科性大学,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要紧密结合优势学科的建设,着力凸显行业特点,大力弘扬行业精神,注重传播其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新建大学和单科性大学,则要突出后发优势,在传播中注重突出在新兴学科领域的有益探索与所取得的成绩。

2.国际传播的目标和定位要践行办学使命。大学国际传播的目标要服务大学的改革和发展、服务国际化战略的实施,要有利于人才战略目标、生源竞争目标和文化传播目标的实现。其一,在“双一流”的建设中,我国大学急需具有一流学术水平、国际化视野的人才队伍。延揽国际人才是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路径。有效的国际传播,可以增强对国外高层次人才的感召力;其二,衡量一所大学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国际学生人数所占的比例大小,应吸引和招收一流的国际生源,不断增强对国际留学生的吸引力;其三,国际传播就是要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大学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力量,是面向国际传播优秀文化的重要窗口。要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

积极面对大学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多重挑战

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大学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既有新机遇,又面临着多重挑战。其中既有来自外部环境的多种影响,又有源于大学内部的众多因素。

首先,受众意识形态差异性直接影响传播效果。大学不仅要向与自己意识形态一致或相近的受众进行传播,还要面向那些意识形态存在显著差异的国家和地区的广大受众。不同的思想观念,不同的价值取向,都直接影响着传播的效果。能否在传播中有效平衡、协调、处理意识形态的差异性,在承认差异性的同时力争达到传播效果最大化,是我国大学国际传播面对的重大挑战之一。

其次,受众文化背景多样性直接制约传播行为。文化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民族属性、国家属性。受众文化背景的多样性,是国际传播的重要制约因素。在国际传播中过分强调自我、坚持自我,其结果只能是自娱自乐;但无原则地一味迎合受众,也有悖国际传播的初心。科学地、巧妙地、有效地应对文化背景的多样性,是大学国际传播需要直面的另一大挑战。

第三,受众对我国、对我国大学的刻板印象造成接受障碍。长期以来,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有些国家的媒体妖魔化我国及我国的大学,使得一些国际受众对中国大学产生了刻板印象,从而造成了国际受众接受中国大学信息的障碍。

第四,我国大学国际影响力不大。越是影响力大的大学越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而我国许多大学在国际上排名靠后,与国际知名大学的交流互通乏力,这些都是我国大学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需要面对的严峻挑战。

深刻分析大学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主要问题

国际传播能力较弱已经成为我国大学发展最突出的短板。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1.对国际传播的认识不到位。当前许多大学对于国际传播缺少应有的重视,决策层、管理层对国际传播认识不到位,对其意义、地位、功能、作用的认识尚不清晰,主要负责同志距离“亲自抓、亲自做”的要求相距甚远。

2.“重内轻外”现象普遍存在。我国大学普遍注重国内传播,既忽视对国际高校同行传播,也忽视对国外社会公众传播。一些人甚至在认知上将“外宣”理解为是对国内的校外媒体宣传,而非面向国外。

3.国际传播职责不落实。多数大学没有明确或设立专门的国际传播机构、部门与专业的人员队伍,没有建立国际传播的长效机制,没有相应的、完善的规章制度。

4.缺少高水平的国际传播人才队伍。国际传播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不能适应新时代大学的需要,数量少、能力差、水平低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些大学没有专门人员负责,一些大学从事国际传播的人员数量与工作量不匹配。外国来华留学生、大学派出的短期留学生、海外校友的作用未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发挥。校方缺少与他们主动联络、沟通、组织的机制。

5.国际传播内容质量不高。不少大学在国际传播中远未做到定向传播、精准传播、分众传播。一些大学对内、对外传播的内容和形式没有区别。对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缺少深入分析,话语体系、内容供给不符合国际受众的需求和特点。

切实加强大学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基本对策

努力开创大学国际传播的新局面,是当前我国大学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建议采取以下基本对策:

第一,将大学国际传播纳入国家传播战略。强化大学国际传播的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对大学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出具体要求,建立国家需求台账,对大学国际传播明确定位、长远规划、统筹安排、规范管理。

第二,尽快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纳入大学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主管部门和大学党委要充分认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从直接关系中国形象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未来的战略高度,强化认识、端正态度、更新观念、科学统筹、整体谋划。建立长效机制,设立相应机构,科学协调国内国外传播,努力做到内外兼顾、内外协调、内外结合、内外双赢。

第三,加速大学国际传播基础建设。根据大学国际传播的各项重点任务,提供必要的物力、财力、网力保障,创造必要条件,给予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设立国际传播专项资金,推动国际传播平台建设。

第四,创建大学国际传播新格局。探索构建多主体、立体式的中国大学国际传播新格局。紧密结合国情、社情、教情、校情,加强建设适应新时代大学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队伍。广泛吸收和动员大学师生、留学生、国际校友等积极参与国际传播,共同承担国际传播的重任和使命。

第五,创新大学国际传播方式方法。构建大学国际传播的本土化策略,构建适合国际受众的话语体系。掌握国际传播的规律,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提高传播艺术,注重传播效果。创建全新的传播模式,探索管用的传播技巧,建立有效的传播机制,应用科学的传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注重提升国际网络传播力,努力搭建国际传播新平台。充分利用5G等技术,有效使用国际传播新媒体平台。将社交媒体作为主要抓手,完善维基百科词条,积极参与国际间互动交流。要探索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受众群体的精准传播方式,增强亲和力和实效性。

第六,加强研究大学国际学术话语权。大学国际传播力的强弱和学校学术实力、办学能力呈正相关。要努力提高中国大学科学研究水平、学科建设水平、办学水平,提升中国大学国际学术话语权,利用重要国际会议论坛,进一步拓展国际学术交流的广度、深度,通过多种途径推动同各国大学的人文交流。推进大学国际传播学术研究,设立专项课题,组织专门力量,深化专题研究,为大学国际传播力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科学指导。

(编辑  宋斌斌)



¨ 本文为中信基金会资助课题“中国大学国际传播力研究”(项目编号:A171001)的阶段性成果。

* 铁铮,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北京林业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课题组其他成员对此文亦有重要贡献

相关阅读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4年01期

总期号:296期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