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以发展为支撑积极有为地推进共同富裕

尚鸣 来源: 2021.11.23 13:25:0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推动共同富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在国内国际引起了很大反响。中央决定在浙江进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试验,先试点、再推广,在制度设计与政策安排上是积极稳妥慎重的。中央财经办负责人适时释疑,明确共同富裕要靠共同奋斗,不搞“杀富济贫”,自愿三次分配

共同富裕,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共同富裕的核心要解决好两个关键问题:对城镇居民来说,要搬掉“新四座大山”,解决好看病难、上学难、养老难、住房难的问题;对乡村农民来说,要巩固好脱贫成果,防止脱贫之后返贫,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立足于高质量发展做大“蛋糕”

共同富裕首先要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上。经济发展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决定性因素,没有经济发展,分配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共同富裕的物质支撑,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推动共同富裕归根到底要靠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大蛋糕。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的不懈奋斗,我国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的台阶。

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近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啃下了消除绝对贫困的硬骨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共同富裕的发展基础。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高质量发展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通过高质量发展持续不断做大蛋糕,夯实家底,厚植共同富裕的基础,让人民群众不断增加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才有可能走上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建立橄榄型社会结构

中等收入群体是一个动态概念,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收入水平处于中等的人员群体。目前我国中等收入者大约4亿人,中等收入群体总体占比较低,仍属于“金字塔型”社会结构。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力争2035年达到7亿人,2049年超过10亿人,形成中产阶级占大多数的结构,将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扩大内需消费,形成内部循环,进而带动外循环。一是中等收入群体购买力强,是扩大内需、释放消费潜力的主力军,是形成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根基。二是当中等收入群体占社会的主体,就能把可能出现的“被平均”问题减到最低限度,使更多的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三是有助于减少社会矛盾,弥合社会摩擦裂痕,凝心聚力保持社会和谐,对社会起到稳定器的作用,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着力解决地区、城乡、收入三大差距,促进共同富裕

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差异大,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中国地图上有一条著名的“胡焕庸线”,直观地展示出我国东南地狭人稠、西北地广人稀的现实,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改革开放40多年中,我国经济重心是解决发展不充分的问题,确立共同富裕的目标,重点要解决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目前这个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民生保障存在短板,既面临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比较低等老问题,又面临技术进步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对收入分配的新挑战。共同富裕的实现要着力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这三大差距,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近年来,伴随收入差距的扩大,阶层流动通道逐渐被堵塞,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新四座大山”等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年轻人的焦虑情绪不断蔓延,类似于“打工人”、“996”、“内卷”、“躺平”的词语在网络上引发巨大的共鸣,归根结底是对日趋严重的收入差距的不满。因此,在持续扩大全社会财富总量的基础上,应着力完善收入分配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完善要素分配制度,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要素收入;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保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发展慈善事业。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合理调节过高收入,遏制以垄断或不正当竞争的行为获得的收入。从政策和导向上加快推出缩小收入差距的具体举措,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加快实施“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新发展阶段。

分好“蛋糕”,核心仍要靠发展

收入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核心问题,在政策设计上要以发展为主。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最主要的还是经济发展水平”。现在,我们仍要毫不动摇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的思想,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中心,进一步把“蛋糕”做大,同时把“蛋糕”分好。既要通过高质量发展做大“蛋糕”,以更多的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更要把完善制度体系作为推动共同富裕的根本举措,着眼于分好“蛋糕”。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尽量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我国社会历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实现共同富裕,任何单一的政策举措都难以有效发挥作用,需要形成一套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过去吃不饱肚子的时候,做大“蛋糕”是首要问题,“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那时的经济粗放式增长尚可容忍,现在吃饱饭了,“蛋糕”做大了,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了,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把“蛋糕”做得更好、切得更好,实现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完成邓小平同志“共同富裕”的愿望。

2000年以后我国基尼系数快速上升,2008年中国基尼系数达到一个历史高值0.4912010年前后一系列政策出台,基尼系数有所下降,但一直都高于0.42020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基尼系数近年来仍在0.47-0.49,明显超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规定的警戒线0.4,高于同期欧洲主要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21世纪资本论》作者、法国著名经济学家皮凯蒂曾发布研究文章称,今天中国的贫富悬殊程度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欧洲国家,几乎接近美国。需要在收入分配改革中着力控制和缩小贫富差距,要坚持通过发展经济、辛勤劳动、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同时坚持按劳分配为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要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要素收入;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靠科技创富,靠勤劳创新致富

科技创新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驱动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全球化新形势下,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一定程度上说,大国之间的竞争就是核心技术的竞争,谁掌握核心技术,谁就能抢得先机,拥有发展的主动权和持久的竞争力。现在我们很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被“卡脖子”,这是我们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比如,一些互联网企业、半导体企业,市场规模再大、市值再高,如果芯片严重依赖国外,供应链的命门就掌握在别人手里,就会受制于人。只有将关键性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要以关键性技术、前沿性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努力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才能把产业的主动权和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赢得国际竞争。现在我们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要提高到3-5万美元,这个过程要更多依靠科技创新,中国的发展最终要走到创新引领的路径上来。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系统、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需要“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共同发力,夯实共同富裕的“平台根基”,厚植共同富裕的“创新要素”,激发共同富裕的“创新驱动力”;需要鼓励共同奋斗,勤劳致富,创新致富,这是根本途径。要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防止落入福利主义的陷阱,不能“等靠要”,不能养懒汉。

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推动共同富裕的重中之重

“十三五”规划脱贫攻坚任务,标志着我们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但在已脱贫的地区和人口中,仍存在着产业基础脆弱、就业不够稳定、政策性收入过高、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与东部不少地区一日千里的发展相比,西部有些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民刚刚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他们的小康之路还很漫长。接续推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抓好易返贫致贫人口的监测工作以及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后续扶持,对脱贫人口要“扶上马送一程”,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完善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社会帮扶等制度,压紧压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各层级政府的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编辑  宋斌斌)



* 尚鸣,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资深研究员,《经济导刊》杂志社副总编审。

相关阅读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4年01期

总期号:296期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