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聚焦股市上涨

三友2015.01.09 16:53:07

2014年下半年,“熊冠”全球数年的中国股市一改颓势,突然高歌猛进。从8月起沪深两市A股开始发动,股指连续多周强劲上扬。截止20141220日,上证综指突破3100点,年涨幅近50%,遥遥领跑全球各主要股指。股市井喷行情中,A股还缔造两项璀璨纪录:成交额破万亿——2014125日,沪深两市单日成交量达到10740亿元,将美国股市保持的世界纪录远远甩在了身后;总市值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股市——125日,沪深两市总市值超过35万亿元。

沪港通,扣动股市上涨的扳机

2014年上半年,沪港通即将推出的消息一直牵动着股市的神经。4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宣布:将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上海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2014410日,内地和香港的监管机构发布批准开展沪港通的联合公告,市场普遍预测10月份将迎来沪港通正式“通车”。A股从8月份正式拉开上涨大幕。1117日,沪港通机制正式启动,上证综指开盘即涨1.1%

沪港通不但给处于“占中”风波中的香港市场吃了一剂定心丸,对中国内地资本市场而言,也是一个意义深远的重大举措。长期以来,中国资本市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市场系统性风险较高,所以风险溢价高而整体估值低。沪港通打破了A股的封闭循环,这意味着国内资本市场的风险溢价将会下移,从而对资产价格产生积极影响,中长期价值投资将会成为主流,长期被严重低估的银行股迅速开始价值回归,这点燃了股市的第一个引擎,直接拉动了股指的大幅攀升。

虽然沪港通试点初期对人民币跨境投资额度实行总量管理,并设置每日额度,沪港通目前影响还非常有限,但A股作为国际投资市场的新配置标的,带来海外增量资金和新的投资机会已为各方所关注。“沪港通开创了操作便利、风险可控的跨境证券投资新模式,这是资本市场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在沪港通开通仪式上,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表示。

上涨,多重因素的叠加

牛市中从不缺题材。沪港通推出后,另一个“重磅”传言是监管层将放宽券商资本杠杆管制。

Wind统计数据显示,目前19家上市券商的净资本占净资产的比重平均在68%左右,远远高于监管层要求的40%的比例。分析师预测,如果将这一监管比例下调至20%,那么将释放出资本金约1800亿元,如果按计提15%风险保证金计算,可支撑准信贷业务规模扩张1万亿元。在市场空间打开、业务模式创新和加杠杆预期下,券商将进入高成长阶段。于是,继银行股上涨后,券商股开始飙升,并成为中国股市上涨的第二个引擎。手握万亿融资的券商同时撬动了“大象”起舞,唤醒了中石油等在熊市中沉睡了6年的大盘股量价齐飞。

股市的火爆大大激发了投资者的热情,社会资金蜂拥入市。201412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170个大中城市房价无一上涨,房地产资金向股市的转移动向明显。股市融资融券规模迅速扩大。目前,沪深两市的两融规模已经超越9500亿的规模,而去年同期,两融规模也不过3400余亿,今年上半年末,两融规模尚不足4500亿。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股市行情的持续火热,投资者也积极在P2P平台上进行股票配资活动,其发展规模出现了倍数式的增长。投资者在P2P平台上进行股票配资,能够享受远低于券商的准入门槛,而且整体的审核程序相对宽松。

国际市场的变化也为中国股市创造了宽松的大环境。最突出的一个因素是国际油价的暴跌。油价暴跌有利于中国的经济转型,同时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的好处——一方面,中国可以趁低价储备大量的石油资源,为今后的发展降低巨额的成本;另一方面,大幅降低了输入性的通胀压力,为中国的降息释放出更大空间,这为股市炒作创造出更多的预期。  

股市VS经济,尴尬的背离

股市的上涨让投资者欢呼雀跃,众多机构也对2015年股市持乐观态度。“2015年国内证券市场出现缓慢牛市的概率较大,目前我们正站在牛市的边缘。”中国社科院《经济蓝皮书: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表示。

与股市的乐观相反,当提及2015年宏观经济形势时,机构则普遍谨慎。股市的经济晴雨表功能再次失灵。从最新公布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数据来看,中国经济运行态势并非乐观。

20141216日,汇丰银行公布的中国12月制造业PMI初值为49.5,预期49.8,创7个月来新低,且为7个月来首次跌破50的“荣枯线”。其中,新订单指数降至49.6,为八个月的低点。这与之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工业产值、投资、消费、价格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等数据表现高度吻合,显示出中国经济活力正在降低。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指出,中国经济2015年面临下行压力、债务风险积累以及政策难度加大的多重挑战。报告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下,政策难度明显加大。中国经济处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风险释放的新阶段,2015年,宏观经济政策应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之间寻找平衡点。综合多家机构对2015年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大都集中在77.2%附近。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作为2015年首要任务。

股市战略定位重构

宏观经济的下行压力为火热的股市投下了一抹阴影:失去经济基本面的支撑,股市狂欢过后是否又是仅仅留下一地鸡毛?如果股市上涨仅仅是资金推动,这种疑虑并非杞人忧天。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从国家金融战略上分析,或可以消除这种担忧。

2014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进加快,众多人民币清算银行在伦敦、法兰克福、巴黎及韩国等地逐一确认,将增加境外人民币的囤积,这同时与中国提出的“一路一带”战略构想环环相扣:中国可以通过丝路基金和直接借贷等方式,向定向国借出美元外汇,鼓励他们购买中国的高铁等产品或者服务,并以人民币支付。这个过程既能消耗国内近几年积累的过剩产能,促进高附加值产业的全球扩张,又能自主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要使这些国家愿意长期持有人民币,一个有吸引力的投资增值市场不可或缺,股市的重要性便更加凸显出来。沪港通一定意义上就是这种趋势的预演。可以预见,随着沪港通操作经验的累积以及境外人民币囤积的加速,股市规模将继续扩大。

如果A股能够承担长期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任,那么一个稳定的“慢牛市”是最理想的发展路径。20141122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了0.25个百分点,这是中国20127月以来的首次降息,股市自此开始加速上涨。

在股市新战略定位逐渐清晰的过程中,那些制度性障碍将会被一一去除。其中,最核心的股票发行注册制的进程将会加快,因为目前的发行审批制本身已经不符合股市快速发展的需要。目前IPO“堰塞湖”现象严重,截至20141211日,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636家。肖钢最近再次明确表示,“将积极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在保持每月新股均衡发行、稳定市场预期的基础上,适时适度增加新股供给。”

股市战略定位的重构释放出巨大的制度红利,奠定了股市上涨的基础,它也关系到人民币国际化的速度,以及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