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耶鲁教授:政府为什么应该救股市

史蒂芬·罗奇 来源:观察者网 2015.07.30 11:56:52
因股灾而引发的中国救市措施,如今却遭到了不少西方媒体的“重点关注”。除了批评中国投资者的“跟风”与“不理性”,中国政府的救市举措更是被认为在“操纵市场”。IMF近日更是公开声明,希望“国家队”退出股市。不过,这在耶鲁大学经济学家、前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看来,多少有点小题大做的意思。这是因为,“西方主要国家都在做完全一样的事情,只不过呈现形式不同而已。”尽管各国都在嘴皮子上声称要利用“看不见的手”来完成资源配置,然而罗奇却犀利地指出:我们越是依赖市场,就越不信任它;我们真正想要的,却是让市场按照我们的意志来运行。以下为文章全文。

操纵股市已经成了各国政府的标准动作。如今,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在中国政府的救市政策上。

但中国的救市绝非个例。西方主要国家都在做完全一样的事情,只不过呈现形式不同而已。

就拿量化宽松(QE)来说,日本在2000年初率先实行,美国2008年也推出该政策,然后日本2013年又梅开二度。在所有的措施中,QE是最为激进的操纵资产价格的手段。它直接通过央行购买长期主权国债来压低远端利率,从而令股市更具吸引力。

在操纵市场的同时,QE是否完成了其刺激经济的目标是值得商榷的。眼下,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依然不同寻常的疲弱,但这并没能阻止各国政府继续尝试。

对于外界的批评,央行总是辩解,如果没有QE形势可能会更糟。但如今,经过操纵的资产价格已对金融稳定造成新的风险,终将接受市场的审判。

中国救市对于市场的操纵同样很大胆。在经历了12个月暴涨145%之后,沪深300指数暴跌31%,中国政府不得不采取激进手段救市。

中国的救市措施是全方位的,包括向政府背景的证金公司提供4800亿美元救市资金,21家券商筹集190亿美元救市,央行承诺为股市提供充足流动性等等。当然,还有批准50%以上的股票停牌。

和西方通过央行注入流动性曲线拉抬股市所不同的是,中国版救市的目标更加直奔主题。QE是一种很被动的手段,旨在提振崩溃后的市场和经济。而中国的政策更加主动,试图去接住“下落的飞刀”。

中国和西方的市场操纵还存在以下几个显著区别。第一,中国政府似乎并不太担心实体经济的系统性风险。这是可以理解的。消费在GDP中的比重仅36%,约为美国的一半,中国股市的财富效应要小得多。而且中国股市是在短时间内暴涨起来。沪深300指数过去12个月的涨幅,有90%201411月之后的七个月中完成的。所以,投机者还没有时间将财富沉淀下来,也没来得及对生活方式改善产生持久的预期。

第二,西方国家危机后的改革通常只是战术层面,是对既有市场的修修补补。而中国恰恰相反,股市对中国具有更大的战略价值。提振股市对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乃至经济结构再平衡战略至关重要。中国此前的发展主要依赖于银行对经济的间接融资,为了让企业获得更加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发展和维持稳定的股票和债券市场对于中国来说就特别重要。如果股市泡沫破灭,那么中国此前的许多努力可能会付诸东流。

第三,由于基准利率仍比零高出不少,中国央行的处境实际上要好于其他央行。中国央行可以掌控好货币政策,免于陷入永无止境的流动性深渊。和西方不同的是,中国针对股市的定向行动可以防止流动性危机向其他资产市场溢出,将金融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由于两市仍有不少公司还在停牌,我们很难判断现在是否跌势已尽。尽管政府组织了大量的火力来缓和市场波动,但过剩的高杠杆投机需求仍令人不安。事实上,在截至6月底的12个月中,两市的融资融券余额占流通股总市值的份额增加了近两倍。

尽管沪深300指数已较78日地点反弹了14%,但昨天8.5%的暴跌意味着之前的反弹可能只是暂时的。随着股票的逐步复牌,去杠杆压力可能拖累大盘进一步下跌。

更广泛地来看,和日本、美国和欧洲如出一辙,迫使中国操纵市场的诱因只有一个:特大资产泡沫破灭的危险。一次又一次,监管者和政策制定者对于市场的过激表现熟视无睹。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里,劳动者的收入压力永恒存在,莺歌燕舞的资产市场总是弥漫着令人难以抗拒的诱惑。

投机性泡沫正是这种诱惑的表现。随着泡沫的破灭——几乎总会如此——虚假繁荣露出原形,通过市场操纵进行防守就变得既紧迫又合乎逻辑。

这种操纵恰是一个莫大的讽刺:我们越是依赖市场,就越不信任它。不用说,这与基于市场有效性假说的“看不见的手”背道而驰。我们总是声称,客观市场能够保证资产得到最有效的配置。但我们真正想要的,却是让市场按照我们的意志来运行。(原载于MarketWatch网站,华尔街见闻编译)

 

相关阅读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4年10期

总期号:305期

2024年09月

总期号:304期

2024年08月刊

总期号:3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