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研究部门资深专家,召开了“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情况与对策座谈会”,共同分析行业态势,商讨解决之道。 到会的企业领导均来自国内装备领域的一流企业的董事长。他们有重型设备领域的一重(吴生富)、中信重工(任沁新);生产高端机床的沈阳机床(关锡友)、秦川机床(龙兴元)、济南二机床(张志刚);生产大型石化装置的沈鼓(苏永强),生产重型设备配套件的杭州齿轮公司(茅建荣)。 上述企业,都位于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命脉的重要工业领域。多年来,他们怀着对国家对人民高度的责任感,团结广大干部职工,一道苦练内功、锐意改革,不仅挺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在市场竞争的风浪中增长了才干,而且大力投入技术研发,开发新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了骄人的成就,有的跻身行业领先地位。他们发展轨迹,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国有企业的地位、潜力和运行特点的理解。我们将对有关企业进行系列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7月17日在吉林省长春市考察调研。两个考察点长客股份和长春一东有个共同之处国有企业。总书记同干部职工进行了深入交流。

习近平总书记717日在吉林省长春市考察调研。两个考察点“长客股份”和“长春一东”有个共同之处——国有企业。总书记同干部职工进行了深入交流。

【关键词一:装备制造业】

习近平首先来到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前身为长春客车厂,始建于1954年,是国家“一五”重点建设项目之一。20023月改制为股份公司。

在总装车间,习近平登上一列即将竣工的动车组头车,走进驾驶室听取技术人员介绍,并在车厢内坐上旅客座椅体验。

习近平说,高铁动车体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水平,在“走出去”“一带一路”建设方面也是“抢手货”,是一张亮丽的名片。

习近平说,这两年他走了很多国家,谈的最多的合作项目之一就是高铁。俄罗斯莫斯科到喀山的高铁建设,就是他同普京共同见证签署的项目。习近平希望高铁建设再接再厉、创新驱动,继续领跑、勇攀高峰,带动整个装备制造业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局面。

【关键词二:实体经济】

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一汽东光离合器厂,始建于1992年,1998年完成股份制改造,是国内产品系列全、配套能力强的汽车离合器生产基地。

在装配分厂一班和二班的班组园地,总书记同企业干部职工围坐一起进行座谈。习近平指出,中国梦具体到工业战线就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把制造业搞上去,创新驱动发展是核心。我们要向全社会发出明确信息:搞好经济、搞好企业、搞好国有企业,把实体经济抓上去。

【关键词三:国企改革】

在两家企业考察过程中,习近平反复强调,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对国有企业要有制度自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沿着符合国情的道路去改,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也要避免市场的盲目性,推动国有企业不断提高效益和效率,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

【关键词四:接地气】

在长客股份总装车间,接线班工人姚智慧流利地说出一大串工艺流程。总书记称赞说:“这个‘工序一口清’很厉害。”姚智慧告诉总书记,每列动车有19726根线束,近10万个接线点,必须将工艺流程倒背如流,才能保证高质量完成每道工序。

习近平在座谈时对大家说,到地方考察调研,最希望同广大工人、农民和各方面的群众直接接触,听听你们的意见和建议,这对我们决策很有帮助。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中央领导是人民的大勤务员。请大家开门见山,把真实想法一吐为快。

有机会同总书记面对面交流,企业的干部职工感到十分激动,大家觉得习总书记和蔼可亲,很接地气。

 

一季度,苹果手机全球销量超过6000万部,在中国市场更是受到众多“果粉”青睐。 然而,据亚洲开发银行数据表明&...

创新驱动:创什么,怎么创?

核心技术买不来,创新要走“自主化”

展览台上,两个微型机器人展开欢迎横幅;小型机器人踏着音乐节拍运送货物……69日,第二届中国机器人峰会在天津召开,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生产的机器人,展现着全新的制造业发展方向,也昭示着创新驱动的巨大魅力。

机器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在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记者大开眼界:机器人满车间来回穿梭——根据指令到仓库取货,搬运到工位上,然后由机械手装备零部件。此后的喷涂、烘干、监测、成品入库,全部由机器人完成。

新松的技术与欧美比肩,产品销售火爆,但丝毫不敢放慢创新的脚步。公司总裁曲道奎告诉记者:“信息化时代,全球市场上没有任何空隙。一旦‘落伍’,不但吃不到肉,可能连喝汤的资格都没了。”

记者采访了解到,许多制造企业都有类似的共识:由于长期关注终端产品,而忽视材料、工艺、产业技术等领域的创新力和保障力,我国能够实现自主创新的企业较少。许多高科技产品的生产只能“产值在国内,利润在国外”。

作为全球第一大金属切削机床企业的沈阳机床集团,也曾经历过“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受制于人”的烦恼。2014年,沈阳机床集团销量5.6万台,数控机床产值占77%。尽管机床的“体”是中国制造,而“魂”即数控系统却是从日本发那科、德国西门子公司买来的。

沈阳机床集团宣传部部长黎先东算了一笔账:“一台售价35万元的数控机床,进口数控系统时,对方开价竟高达28万元。这真是‘用造飞机的成本赚种土豆的钱’。”更让人尴尬的是,每卖出一台数控机床,就帮德国和日本公司卖出一套数控系统,为其赚取20%的高额利润。

沈阳机床开始了艰难的突围之路。黎先东介绍,集团曾试图模仿,可数控系统“看不见、摸不着”,不掌握源代码,即使拆开设备进行分析和仿制,做成的仍是“脑残”产品;他们曾斥巨资从国外购买技术,然而解读数据需要5年时间,实现产业化还需5年,这些技术早已过时了;他们还试图与国外合作研发,但也半途夭折。

关键性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可对于创新者来说,只有华山一条路——靠自己。”基于这样的共识,历经模仿、引进、研发等诸多磨难而不得,沈阳机床集团最终回到原点:自主创新。他们历时7年多投入11.5亿元,攻克了数控核心技术,成功研发出基于互联网条件下的i5智能机床,实现了从“制造”向“智造”的新突破。

对此,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指出,要健全“产学研用”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快重大科技专项和行业共性技术攻关,提升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和企业创新能力。这也是“中国制造2025”更加突出创新驱动的原因。

智能制造:造什么,怎么造?

深度融合用“乘法”,生产模式“智能化”

高耸的烟囱,曾是工业化的象征,而现代化的厂房、在流水线上忙碌的工人则是现代工业给人们的印象。

今天,一个全新的制造业变局正在上演:集合了数字化、网格化、智能化等特点的“智能制造”,已成为新型生产模式。

在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的智能化制造基地,从切割、焊接、喷涂、装配到调试,全套机器人生产线错落有致。只见机器人用“细长胳膊”在大型装备上划出一簇簇蓝色火焰,经过层层工艺加工,最终生产出国防工业领域的核心动力装置——燃气轮机。

“以前我给材料‘看病’,现在我给机器人‘看病’;以前担心焊接中的各种人工操作失误,现在只需控制电脑就能有完美的焊缝。”焊接工人孙鹏生动地描述了智能制造与传统制造的区别。

正如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所言,“互联网+”改变了工业生产方式,衍生出许多新服务、新业态和新模式。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必须抓住信息化和制造业的融合机遇,其切入点和主攻方向正是“智能制造”。

一个庞大的“智能工厂”项目正在孕育之中:沈阳机床集团正与相关企业合作,用智能化生产线,打造“数字化无人车间”。而在未来三年内,分布在全国的3万台智能机床,将通过工业云平台联网运转。

这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模式。“智能工厂”将实现在线加工、指尖制造、离散式生产,管理人员即使远在千里之外,也可以通过网络终端掌控整个车间的运行状态,了解每个零部件的生产成本、质量,并对机床实现远程实时诊断维护。

参与该项目研发的中科院沈阳计算所所长林浒认为,“智能制造”并非是把互联网与制造业简单相加,而是要发挥“乘法”效果,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互联网新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让传统制造业焕发青春。

与此同时,“智能制造”也迎来了政策的春风。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布通知,今年将启动30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苗圩介绍,智能制造对技术水平和资金实力要求很高,我国制造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推广“试点”势在必行。

“互联网+”:加什么,怎么加?

人人都是设计师,产业形态“服务化”

“互联网+”时代,信息交换的时空距离得到有效缩短,其强大的互动性正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并推动着制造业的产业形态走向“服务化”。

人人都是设计师,这一理念已从杯子、T恤等小商品,走向家电、机器人等“大物件”。比如在新松机器人互联工厂,用户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选择服务型机器人的功能、外观和用途,在线上定制个性化服务,下单后还能跟踪机器人的生产、售后服务等信息。

李毅中认为,在互联网上根据个人需要,定制和采购材料、零部件,并自己生产出来,是最好的满足个性化需求的生产方式,也是附加值最高的产业形态。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不再是简单地听取用户需求进行生产,更重要的是与用户实现有效互动,并让其参与到产品设计、研发测试、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环节。唯此,才能提升制造业产品、装备、管理等智能化水平。

德国一家企业接受哈雷摩托车的定制化订单,在完成线上支付后,24小时内一辆价值10万美元的哈雷摩托车就配送到用户家门口。这一案例让曲道奎印象颇深,“在制造业企业中,运用最早、最好的互联网技术莫过于电子商务。把营销渠道搬上互联网,不仅拓展了销售市场,还降低了成本,使企业更具战略竞争力。”

李毅中则认为,“与发达制造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基础相对较弱,但互联网应用和创新却更有优势。加快互联网技术应用,将有效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

但是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归根结底仍是产品本身。互联网并非万能,它可以放大优秀的制造能力,却也能让缺乏竞争力的制造企业很快消亡。要重塑“中国制造”新优势,除了全方位拥抱互联网,还需在提高制造能力上下工夫。这才是“中国制造”的“立身之本”。

 

6月15日,总理李克强考察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并进行了内部讲话 在李总理的这次考察中,“中国制造2025...

615日,总理李克强考察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并进行了内部讲话

在李总理的这次考察中,“中国制造2025”无疑是关键词。在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他考察以核电为代表的中国装备,提出推动“中国装备”升级,树立“中国制造”新形象。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他听取“中国制造2025”等情况汇报,强调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之路,顺应互联网等新技术和产业变革新趋势,打造中国制造新优势。

这是李克强今年以来第三次部署推进“中国制造2025”。今年两会期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325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

615日的考察中,李克强在工信部主持召开座谈会,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国资委、工程院等11部门负责人以及15家央企负责人出席会议。在这么高级别的内部座谈会上,总理如何部署推进“中国制造2025”?当天的内部讲话带你一探究竟。

1.为什么要推进“中国制造2025”?

我们提出“中国制造2025”,实际上是推进“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

李克强: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制造”走遍世界,甚至可以说是“无所不在”。但我们从最初实行“三来一补”开始,大量代工生产的还是消费品。很多人出国买东西,回来一看,“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但只要去厂房看看,商品的品牌、制造的装备,绝大多数都是国外的。

这是我们必经的一个历史阶段,是以开放推动发展的必由之路。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今天我们所面临的国际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变化。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应对这种全球性的经济下行压力,发展中国家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发达国家也在推进“再工业化”进程。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审时度势,积极从两方面进行全球布局:一方面,传统的“中国制造”、以代工生产的消费品仍在继续出口;另一方面,中国装备“走出去”异军突起,反过来带动了中国制造的全面升级。

我们提出“中国制造2025”,实际上是推进“中国制造”的不断升级。要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努力形成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2.“中国制造2025”的“要害”:实现中国“智”造

集众智者成大事。“智能制造”一定要建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基础上。

李克强:“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要害”,就是“智能转型”。工信部正在积极推进“智能制造”,用信息化提升装备制造的水平。这也与推进结构调整的两大“支点”相吻合。

第一个“支点”,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今天看来,传统发展的动能有所减弱,传统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所以我们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际上这与中国“智”造紧密相连。“智”从哪里来?就是要集众人之智。不能仅靠几个研究人员坐在房间里冥思苦想,要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很大程度上运用了互联网,运用信息化平台。

集众智者成大事。智能制造一定要建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基础上。要把能发动的企业都发动起来,把能便利的人群都便利起来,以此推进智能制造。

结构调整的另一个“支点”,就是大力发展服务业。这不仅包括传统服务业,还包括新兴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和制造业相辅相成的服务业。

为什么我们装备走出去仍存在一些困难?一是重“制造”、轻“设计服务”;二是售后服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中国制造不仅要在信息化上下功夫,更要调动13亿人的积极性、创造力,促进服务业。

3.“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主打“中国装备”

只着眼于日用消费品领域的竞争,既不利于中国产业升级,也难以形成大的产业格局。

李克强:“中国装备”在国内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占有率,高铁、核电等装备正在进入国际市场,反过来,以“中国装备”升级,树立“中国制造”新优势,这是关键之招。

我前几天会见出席全球CEO委员会圆桌峰会的代表,他们都对“中国制造2025”很感兴趣,我们的翻译是“Made in China 2025”,但“中国制造2025”的内涵还要更深。当然,传统的“Made in China”我们还要做,但“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应该是主打“中国装备”。

只着眼于日用消费品领域的竞争,既不利于中国产业升级,也难以形成大的产业格局。所以我们要在装备制造上下功夫。中国装备制造有竞争力、性价比高,同时,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还可以倒逼国内产业升级。

我们要推动形成国际产能合作的新格局。我最近出访拉美,拉美国家普遍希望开展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提振国内经济。但这会进一步带动本国的通货膨胀,因为所有的建材大多需要从过来进口。所以我跟他们说,我们把中国优势的装备生产线带过去,与当地的优势资源结合,就地生产。巴西总统非常赞同。

去年我去哈萨克斯坦访问也是这样。他们的国家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拉动本国经济发展,但钢铁厂、水泥厂都很小,平板玻璃厂根本没有。我就提出我们搞产能合作,国内的生产线就过去了。当年中国就是靠引进国外的生产线发展起来的。当然,我们还要和发达国家合作,把我们的中端与他们的高端结合起来,共同在发展中国家开发第三方市场,从而实现三方共赢。

“中国装备”升级的突破口,就是推动装备“走出去”。这不仅能让我们在国际市场实现“三赢”,更能倒逼国内产业的全面升级,打造“中国制造”新优势。

 

《中信人》报讯 日前,中信有限副总经理朱皋鸣先后到中信机电制造公司和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调研。

5月25日至26日,朱皋鸣副总经理来到中信机电听取了工作汇报,中信机电总经理、党委书记侯俊安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情况,汇报了2014年的工作、2015年的工作计划以及几项重点工作的进展情况。朱皋鸣副总经理先后到四厂、三厂、电厂、一厂、二厂调研,到各生产厂查看了生产车间现场,听取了各厂的工作汇报,他详细询问了生产任务落实、市场开发、产品研制、职工收入等方面的情况。

朱皋鸣副总经理在调研后指出,中信机电目前还存在很多困难,但是,看到公司新领导班子的工作富有成效,各单位也努力克服困难、扎实工作,各项重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很好。他强调,只要在集团的领导下,按照三年脱困规划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抓好企业各项管理,加大市场开发的力度,相信通过中信机电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尽快走出困境,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

5月27日,朱皋鸣副总经理来到中信重工。在中信重工董事长任沁新、总经理俞章法的陪同下,朱皋鸣副总经理深入到公司生产指挥中心、重装厂、矿山重型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18500吨油压机车间、重型机加工部、技术中心、伊滨高端智能控制电液产业基地等生产、技术一线,详细了解公司的技术研发能力和装备制造实力。并参观了焦裕禄事迹展览馆。

在与公司班子见面会上,朱皋鸣副总经理说,中信重工不仅是中国装备行业的亮点、河南省的标杆企业,也是中信集团非金融行业的标杆和亮点。通过现场参观,有了更直接、更切身的感受。中信重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和发展,得益于领导班子坚持不懈的创新发展,得益于全体干部员工的不等不靠、艰苦努力。

朱皋鸣副总经理指出,中信重工有着很好的文化底蕴,也有着很好的文化传承,再加上资本平台的搭建和“三大转型”战略的实施,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中信重工总经理俞章法代表班子做了发言。中信重工董事长任沁新表示,在集团领导下,中信重工进入到最好的发展时期,今后将认真总结经验,谋划好公司未来的战略思路和方向,用良好业绩做支撑,充分利用好资本市场平台,把中信重工推向一个新的发展水平,为中信集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辛 莹    20150612)

自2002年始,中国占据世界机床消费第一大国的位置已经13年了。在以德马吉森精机、马扎克、西门子、哈斯等为代表的机床行业...

2002年始,中国占据世界机床消费第一大国的位置已经13年了。在以德马吉森精机、马扎克、西门子、哈斯等为代表的机床行业跨国公司眼中,中国市场不一定是权重最大的,但忽视中国市场必然吃亏。其背后的逻辑在于,欧美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机床需求相对恒定,而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尚未结束,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在今年4月份的CIMT展会期间,主办方组织了国际机床工具信息发布会,德国机床制造商协会执行董事维尔弗里德·谢弗博士在会上表示:“2014年中国进口的机床有24%来自德国。这意味着德国是仅次于日本的中国工业领域第二大供应商。”近年来,德国对华机床出口快速增长,2012年达到26亿欧元,比四年前增长了200%2013年,中国机床消费量锐减,德国出口亦受波及,但很快开始反弹。2014年,再次回升到23亿欧元。德国对华出口产品覆盖机床各门类,主要是加工中心、磨床、激光加工机床、功能部件和车床。 

有数据表明,进口机床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曾在过去10年间一度出现下降的态势,但最近两年,随着机床行业步入调整期,跨国公司迅速调整战略,市场表现明显优于国内企业。 

布局工业4.0 

据统计,2013年,中国机床消费额为321亿美元,这是一个什么概念的数字呢?按照机床消费额排名,排在第二到第八位的分别是美国、德国、韩国、日本、墨西哥、意大利、巴西,而中国的消费额相当于7个国家的总和。中国的进口额同样是世界之最。2013年,中国进口额103亿美元,是全球第二到第五名的总和。 

在中国的机床进口中,日本和德国占到56%左右。分产品来看,高端数控机床,日德占70%;钻攻中心,日本约占100%;卧式加工中心,日德占72%以上;立式加工中心,日德占64%左右;龙门加工中心,日德约占50%;卧式数控车床,日德占52%;立式数控车床,日德约占50% 

外资凶猛,以日德为代表。德马吉和森精机的重组正是德国和日本强强联合的结果。谈到德马吉森精机对行业未来的看法,该公司董事会主席卡披萨博士说:“工业4.0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需要实实在在地把数据整合利用起来,用到技术中去,并改善控制过程,让机床更加高效。” 

工业4.0是德国制造业的重要战略。在这方面,德马吉森精机大举投入。在今年的国际机床展上,该公司开发的CELOS技术亮相。该技术致力于让德马吉森精机的产品变得更加智能化,利用数字技术搜集数据、分析数据,让机床变得更加高效。 

卡披萨博士谈到,自动化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德马吉森精机在日本和天津的工厂都在应用这一技术,在德国也在使用相关技术,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增材制造,利用这一技术可以实现航空件制造时间的大幅缩减,例如,可以由原来的几个月缩短到6小时。 

显然,跨国公司将工业4.0作为开拓中国市场的利器,这也是时下最流行的趋势。 

在数字技术的应用,日本丝毫不落后于德国。山崎马扎克(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庆富说:“在创新驱动的大环境下,机床企业必须以客户为中心,走两化融合的道路。” 

2000年,马扎克建造了宁夏小巨人机床公司,在2013年又建造了大连工厂,这两座工厂的建立,使IT技术与生产制造技术紧密结合起来。 

为了在中国企业中普及智能化制造,马扎克中国举办了制造未来展示会MTF,从2004年开始,已经举办了11届。该公司把客户请进来,对小巨人工厂全面开放,让客户了解工厂智能化的元素,共同探讨智能化制造。 

董庆富表示,智能化元素,首先是智能化装备,马扎克比较有代表性的车铣复合机床加上机器人,执行智能制造单元,如今,两个工厂的FMS设备开工率都达到85%以上,极大保证了质量和设备开工率。此外还有智能生产中心CPC,管理智能化方面自主开发PDM产品数据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等一些软件和系统。 

在服务的智能化方面,马扎克机床带有马扎克的系统远程监控,出现故障第一时间通过24小时在线服务热线及时掌握情况指导,及时排除故障。 

马扎克的智能化产品多次在展会上亮相,从7种智能化产品,发展到现在12种不同智能功能的智能化产品。在前述展会上,马扎克向中国客户推出全新的马扎克生产系统——顺畅技术,以顺畅技术为基础,研发出马扎克第七代数控系统。 

西门子并不生产机床主机,但是,西门子数控系统经常是中国客户购买机床时点单的主要内容之一。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数字化工厂集团副总裁兼运动控制事业部总经理夏伟中在谈到工业4.0时这样说:“大家会觉得工业4.0是非常宏大的,或者挺神秘,挺遥远,其实,这些技术没有一样不存在创新。无论是工业4.0、中国制造2025,还是先进制造,其实都是在已有各种技术层面加强对用户的需求支持,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 

 

夏伟中还认为,工业4.0是一次让中国企业与世界制造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机会。未来,企业核心竞争力绝不是仅仅努力生产优质的产品,更是需要企业以正确的形式来生产出优质的产品。

尽管工业4.0提供了后起超越的可能,但实际上,外资机床企业凭借明晰的战略定位和成熟的管理经验,似乎已经抢占了工业4.0的先机。

挤占中端市场

2014年,中国机床产业困难重重,有业内人士直言去年是十几年来行业最难熬的低谷,全国多数机床企业陷入亏损,一批企业宣布倒闭。

如此看来,过去几年关于传统产业转型的讨论或是尝试在市场反映层面并不理想,这或许一方面是由于传统的制造业仍处在周期的下行通道中,盈利与估值的拐点仍未临近,因此行业内部催生变革的压力没有这么迫切。另一方面也可以认为,行业相关的积累仍处于初级阶段,没有达到量变的时机。

但如果细分一下,外资企业的日子要好过得多。去年,大多数在华机床外资企业经营业绩较上年有所增长或持平,数控系统、刀具等企业,特别是针对特定市场的产品更是表现突出。

在机床协会组织的2015外资在华企业新春联谊会上,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景喜瑞介绍说,发那科集团在2014年取得了较大幅度增长,特别是该集团长期专注的自动化、智能化相关领域产品,更是顺势而发,实现了大幅超常增长。三菱电机CNC事业部副部长王林树本说,2014年三菱数控系统增幅达30%,并相信2015年会有更好的发展。肯纳金属在2014年也实现了10%的较大增幅,该公司副总裁JoostBerting表示,中国仍拥有非常大的市场潜力,中国的产业进步和效率提升,为刀具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市场下滑的背景下,外资企业是如何挤占市场空间的呢?目前,低端机床市场由国内企业主导,高端市场由欧、美、日外企主导,至少95%以上的高端产品依赖进口,而中端市场成为竞争最激烈的阵地。

为了达成这一战略目的,外资企业有一套成熟的策略。其一,本地设厂。工厂是技术和产品的发源地,是企业整个经营网络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对于大多数外资企业来说,本地设厂成了其本土化经营之路中必要而关键的一步。近年来,外资机床企业在中国所建的工厂更是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而这些工厂从建立之初的起点之高,也都表现了企业布局中国的决心。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例如德马吉和森精机在华联合设厂,又如日本天田设立中国公司,瑞士百超天津工厂成为其全球最大工厂,美国哈挺在嘉兴投资建厂等。 

其二,量身定制。大多数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始,通常是直接引入国外已有的成熟技术,或将国外市场中成熟的产品直接拿来在本地销售。而这并非是一个明智之举,也有违本土化战略的基本原则。如今,面对日渐强大的中国机床企业,外资企业开始对面向当地市场的产品进行再设计,或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从而使产品更好地满足中国用户的需要。 

对部分产品进行再设计,在以精密、高端见长的德国、瑞士机床工具企业中较为常见。他们的产品处于世界机床产业的巅峰,而在面对多重需求层次的中国用户时,供需不对称的矛盾开始出现。在如何避免“曲高和寡”和保持“高端形象”之间,量身定制无疑是一个明智之选。 

其三,重视服务。随着中国本土企业长期以来努力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并大量引进国外优秀人才,外资企业相较于中国企业的技术优势已不再明显,而外资企业之间的技术较量更是难分伯仲。这种情况下,客户服务于是一跃成为企业市场竞争的核心内容。无论是刚进入中国市场的“初生儿”,还是已在中国打拼多年并有所得的“成功者”都纷纷亮出自己的“服务牌”。例如,德马吉将其亚洲配件中心设在上海,誓将服务进行到底。来自美国的哈斯自动化将其在全球运营的HFO模式成功移植到中国,在短短几年时间,先后在中国建立21个集展示、培训、备件为一体的HFO,其推行的“一站式”服务更是颠覆了数控行业的服务理念,赢得用户好评。托纳斯则分别在香港和上海两大贸易中心设立备件库。托纳斯称,其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备件库,库存件可在4小时内出保税区,从而确保能够迅速满足全国各地的用户需求。 

先进的运作模式与本土化的服务还表现在成立应用中心和技术支持站上。GF阿奇夏米尔先后在常州、宁波、成都三地成立了技术支持站,并在北京顺义建立了航空航天、家用器具应用技术中心,以服务不同行业的应用需求。 

可以预见,未来国际巨头将以高技术为先导、用高技术装配的低价格中档机床产品迅速占领中国机床市场,对中国国内机床企业提出了严峻挑战。未来在行业转型升级时期,重点发力中端机床市场,进而向高端市场挺进将是中国机床产业的最佳选择。 (中国工业报记者 胡启林)

 

偌大的生产车间内一尘不染、悄无声息,身穿特制工装的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埋头工作,生产线上的机械臂听从指令精准定位、牢靠安装……4月中旬,记者走入中信重工高端电液智能控制产业基地的变频器生产车间,与想象中传统机械制造企业不同,这里就如同一家实验室一般,干净整洁、紧张有序。

然而,这样的一个企业,却曾以生产重型机械见长,被誉为“重型装备摇篮”。中信重工的前身是洛阳矿山机器厂,是我国“一五”期间大型项目之一,“洛矿”曾声名远播。

采访中,企业员工告诉记者,过去生产的重型机械,一个零部件就有数吨重,在加工过程中,甚至需要用轨道列车和重载卡车在厂内进行转运。而如今,依托主机市场,开发工业领域高端专用变频技术装备,打造机电液一体化产业优势成了企业的着力方向。在变频器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一米见方的盒子里面,装着一组组的核心集成电路板和电器元件,这些高新技术产品,体量更小、技术含量更高、附加值也更高。

“企业无论规模多大,一旦失去创新优势,就无法做到大而优、优而强。最近刚刚开始量产的高端变频器,能实现设备节能30%左右,小小的变频器承载了中信重工跨界发展的希望。”中信重工董事长任沁新说。

2012年底,中信重工组建了国内最大的变频器研发团队。2013年7月,中信重工自主研发的高压变频器顺利通过国家型式试验,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迅速的转型,使中信重工在近两年行业效益普遍下滑的背景下,持续深度推进向高新技术企业、成套服务商、国际化企业的“三大转型”,跑赢了大市。

企业转型的背后,是技术装备的升级和人员素质的提高。

谭志强是中信重工重机厂数控车间的一名铣工,是公司评出的“大工匠”。1986年高中毕业后进厂,今年已是他工作的第二十九个年头。“那个时候工作比现在苦太多了。”谈起当年的工作,谭志强摇着头笑了。从人工控制到计算机数控,谭志强经历了颠覆性的技术革命。

谭志强说,以前精加工一个轧机牌坊,需要七八个人干40天,现在5个人15天就能干好。“以前工作主要靠拼体力,现在是体力智力并行,而且智力的成分更多一些。”如今,这位“大工匠”不仅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月工资收入享受到与高级工程师不相上下的待遇,而且还带了17名大学生徒弟。

目前全球500强企业中,20%的制造企业的服务性收入超过其总收入的一半。而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的服务性收入,在销售收入中的比重还只有5%—10%。如今,中信重工也正不断推进“核心制造+变频传动+智能控制+成套服务”的新商业模式,不断提高服务收入占比。

中国首个制造业强国的行动纲领终于发布了!按照这份行动规划,未来中国将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中国建设成为引领世...

中国首个制造业强国的行动纲领终于发布了!按照这份行动规划,未来中国将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中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目前仅仅是一个开始。

从本报记者获得的信息来看,围绕《中国制造2025》的一系列专项规划、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评估方案等未来还将陆续出台。

核心摘要

对此,工信部规划司司长肖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初步考虑“十三五”期间,将编制智能制造的专项规划,具体的内容还在研究当中。

本报记者 王尔德 北京报道

519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以下简称《2025》),这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对这一行动纲领编制的意义,工信部部长苗圩曾公开介绍称,这是我国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

2025》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国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这意味着,到2025年,我国综合指数接近德国、日本实现工业化时的制造强国水平,基本实现工业化,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二方阵。”苗圩分析。

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对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 《2025》的落实将采用“1+X”的形式来推进,其中“1”就是《2025》,“X”是与《2025》配套的多个政策文件,具体将包括一系列的专项规划、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评估方案等。“X”系列配套政策有望在年内出台。

编制智能制造“十三五”专项规划

贯穿《2025》的一个核心主线即“智能制造”。

所谓智能制造主要是指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和模式的总称。

2025》以智能制造为主线,提出了九大战略任务和重点,包括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等。

其中,第二项关键任务尤为引人关注。《2025》要求,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

国家提出,要研究制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编制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布局。

对此,工信部规划司司长肖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初步考虑,工信部将编制智能制造的“十三五”规划,具体的内容还在研究当中。

同时,《2025》还提出要制定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路线图,明确发展方向、目标和路径。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建立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开放型产业生态体系。

对此,工信部的一位官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路线图,应是发改委牵头编制的“互联网+”行动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是一个单独的规划。

2017年全面推广智能制造

2025》明确提出,要实施五大工程,具体包括制造业创新建设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其中,最核心的是实施智能制造工程。

对此,《2025》介绍,国家将在基础条件好、需求迫切的重点地区、行业和企业中,分类实施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等试点示范及应用推广。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搭建智能制造网络系统平台。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重大技术装备处副处长叶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目前工信部已经制定了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三年专项行动计划,即《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根据《方案》,试点示范项目的目标主要包括五项:实现运营成本降低2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20%,生产效率提高20%,产品不良品率降低10%,能源利用率提高4%

“地方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的申报热情很高,我们要求每个省不要超过6个,但根据初步统计,地方已经申报了三四百个示范项目。”叶猛介绍。

根据工信部的部署,2015年将根据地方申报试点项目的情况,6月底之前遴选确定3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在2016年继续扩大试点,边示范边总结边推广,2017年准备全面推广。

叶猛进一步指出,“目前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还没有专门的配套支持政策,我们也在争取财政和科技部门的支持” ,“智能制造试点更多的是发挥企业自身的作用,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挥行业领跑者的引领作用”。

有人担心,智能制造的推广可能会减少就业。对此,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李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实施智能制造后,就单个企业而言,确实会引起工人数量的大幅减少,尤其是危险、环境恶劣的工作岗位。

李东指出,智能制造也将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大大提高,对智能制造系统的维护人员、巡视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具有智能制造知识和技能的工人的需求大幅度增加。

李东分析,从整个制造业看,实施智能制造后,它带来的是劳动力的结构性改变。劳动力由加工制造向生产性服务业转移,沿产业链向生产性服务业延伸的劳动力需求会大大增加。

成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

2025》提出,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必须要深化改革。

国家提出,要充分利用现有渠道,加强财政资金对制造业的支持,重点投向智能制造、“四基”发展、高端装备等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领域,为制造业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在此前的513日,工信部副部长刘利华在出席工信部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动员暨培训会时表示,要做好“中国制造2025”及各专项规划与中期财政规划的衔接。

同时,《2025》提出,要成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由国务院领导同志担任组长,成员由国务院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担任。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统筹协调制造强国建设全局性工作,审议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专项、重大问题和重要工作安排,加强战略谋划,指导部门、地方开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同时,国家将设立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研究制造业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对制造业重大决策提供咨询评估。

工信部一位官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和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的构成暂时不方便对媒体披露,这一组织安排要由国务院统一对外宣布。

 

近年来,全球著名的铝车轮制造商——河北省秦皇岛市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在对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不断调整中,先后在国内外投资兴建了25个生产基地,其中国外生产基地7个(包括美国2个,德国4个,捷克1个),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据了解,2014年该公司生产交付铝车轮3500万只,销售收入达152亿元人民币

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走进北车。除了关注南北车的合并,总理首次提出了高铁行业打造“联合舰队”协同出海这一新路径,要求各负其责、相互竞赛;同时提出发挥联合舰队出海对全产业链的带动作用,实现升级装备制造业助力中国经济发展,进而为“稳增长、调结构”作出贡献。“联合舰队”协同出海,指明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个重大转变。大企业可以搞联合舰队,中小企业同样可以搞联合舰队。

新形势下,中国企业走出去至少要完成四个转变、四个转型。

第一,走出去的商业目的正在发生转变。之前,中国企业走出去是通过卖产品、卖劳务赚“外汇”,走出去的主要目的是把东西带出去;现在,庞大的外汇储备已成为“沉重的国家负担”,走出去不再是赚取外汇,而是为了获得国外的资源和技术,主要目的是把东西带回来。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决定走出去的新常态是什么。

第二,走出去的营销手段正在发生转变。之前,中国企业走出去很大程度上依赖关系营销,海外华侨和留学生起了重大作用。在互联网时代,中国企业更多需要靠市场手段,网络营销是必须掌握的技能。

第三,走出去的竞争优势正在发生转变。金融危机给国际市场造成两大结果:从买方看,第一是美欧购买力大幅下降,第二为了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美欧力促制造业复苏,自给自足。购买力大幅下降的同时增加自己的供给,自然大大减少对国外的需求。从卖方及竞争优势上看,中国的成本上升,东南亚等区域国家的成本下降,对中国企业造成很大压力。如果说之前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廉价、低成本,那么未来的竞争优势则需要依靠技术和品牌。例如,异军突起的中国高铁。几年前,我在自己的著作中写过“高速上的美国,高铁上的中国”,这一中美现代化的路径差异,今天已经完整呈现了。

第四,走出去的商业模式正在发生转变。之前,中国企业走出去多是单打独斗,很多海外人常常苦笑自称散兵游勇,还经常恶性竞争,一个产品一个项目往往有几十家中国企业一起竞争,形成大量内耗和浪费,这是非常普遍的情况。今后走出去的方式,应是上下游企业抱团,结合实业、资源、工程、金融等各个要素,形成联合舰队模式。比如一个百亿美元以上的工程项目,对单个企业来说,可能非常困难,但是几个中国企业联合,做成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李克强总理这次特别提倡中国高铁行业要组成“联合舰队”协同出海,意义重大。当然,协同不是混在一起一锅粥,而是各负其责,要由旗舰发挥领导和指挥作用;不是相互利用,而是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包括装备、运营、工程设计、研发基地、高校、相关配套产业在内的“混编舰队”。

目前,中国正在与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洽谈高铁技术或装备输出,“联合舰队”的提出和协同推进,将给产业链相关公司发展指出新路径,加速中国高铁出海进程。事实上,“联合舰队”并不局限于装备企业的出海,而是整个产业链的出海。总理表示:“这支‘联合舰队’要带动大量的小渔船、小渔艇,带动大量的配套企业进来,带动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大企业是旗舰,小企业要服从服务大企业的目标,最终达到共赢。

除了高铁等工程企业,其他企业同样可以联合舰队协同出海。比如生产一个服装品牌,以前从生产、销售到市场公关,都是由一个企业完成的,以后可以为了一个品牌,企业间形成联盟,公关公司负责品牌营造,设计、生产、销售、配货、售后服务等交由不同公司完成,这个链条就拉开了。当然,联合舰队的形式走出去,对不同企业间的协同、团结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业内人士思考、交流,达成高度共识。

随着中国企业不断走出去,走进出、走下去的问题越发重要。这就要求中国企业也要和当地企业形成“联合舰队”,输出技术,培训当地工人,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助力解决当地就业问题,达到中外共赢。这需要中外有识之士思考、交流,达成高度共识。

目的、手段、优势、模式,以上四个方面浑然一体,互为条件,汇成新的动力组合,最终形成“中国-中外企业联合舰队”,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共建人类利益共同体。

国务院近日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也是国家安全和人民幸...

央广网北京519日消息(记者张棉棉)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国务院近日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也是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的物质保障,还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那么,《中国制造2025》又将如何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助力中国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据工信部部长苗圩介绍,世界各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通过正面的和反面的经验和教训深刻地认识到,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如果放弃了这一点,受到的影响和冲击就非常巨大,如果没有放弃,一直坚持这一点的话,受到的冲击和影响相对就小。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当中,从国际上来看,世界各国纷纷提出了重返制造业、振兴装备制造业、实行新的工业化发展计划等等,各国的叫法不太一样,但是都出台了一系列的制造业发展的战略、规划、计划。从国内的情况来看,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常态。新常态就是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一个转变,改变过去我们长期在制造业价值链的低端发展,要向中高端发展去迈进。

那么,根据这些情况,我们要研究中国的战略到底怎么去应对新一轮的发展。因此,就有了现在的《中国制造2025》:

苗圩:从制造业本身来说,经过六十多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建成了一个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整个产业的规模已经做到世界第一,大概占整个世界制造业20%左右的份额,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

引领和带动整个新一轮发展的方向设定在哪里,发展的路径是什么,我们要采取哪些措施,在哪些领域加快发展,来促进中国从制造业的大国向制造业的强国去转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这就是我们制订“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考虑。

任何一个实体经济都是优劣势并存的,中国的制造业也是如此。在工信部部长苗圩看来,就优势而言,首先,我们有一个巨大的市场,并且还日益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第二,我们有一大批充满着生机和活力的企业。第三,我们有一个发展制造业的长期方针和战略。第四,我们还有一大批的人力资源,特别是新时期我们以大学生为代表的这些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源源不断地充实到我们制造业里头来,这是我们的四大优势。

苗圩:按照问题导向,首先我们技术上还缺少持之以恒地对创新的投入和创新引领发展的这种理念。

第二,就是我们在产品质量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中国的制造并不意味着是一流的品质,一流的产品质量。

第三,我们的结构还不够优化,虽然我们有大量的企业,但是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还比较少;虽然我们有大量的人才,但是缺少跨国公司的领军型的人才。

第四,我们面临资源环境的约束越来越强烈,我们要节能,要减排,还要发展,怎么处理好这方面的关系是个问题。

第五,我们还需要有源源不断的新的劳动力红利,来补充我们发展。前三十多年,我们基本上是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支撑了整个中国制造业的高速发展。

随着人口红利逐渐的消失,我们新一轮的发展需要的是人才,各个领域、各个层级的人才,具有知识、具有技能的人才来支撑整个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新的规划具体的目标大概可以用“一二三四五五十”,这么一个总体的结构来概括。

所谓“一”,就是一个目标,我们要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去转变,最终要实现我们制造业强国的一个目标。

所谓“二”,就是通过两化融合发展来实现这个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用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来引领和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这也是我们制造业所要占据的一个制高点。

所谓“三”,就是要通过“三步走”的一个战略,大体上每一步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来实现我们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目标。

所谓“四”,就是我们确定了四项原则。第一项原则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第二项原则是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第三项原则是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第四项原则是自主发展和合作共赢。

所谓“五五”是有两个五,第一就是有五条方针,即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和人才为本。还有一个五就是实行五大工程。第一个就是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工程;第二个就是强化基础的工程,我们叫强基工程;第三个是智能制造工程;第四个就是绿色制造工程;第五个是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最后就是十个领域,作为重点的领域,在技术上、在产业化上寻求突破。比如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比如说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比如说航天航空这个领域,比如说新能源汽车领域等等,选择了十个重点领域进行突破,这就是整个中国制造业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内容。

附全文

中国制造

2025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世界大国地位。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形势和环境

(一)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我国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巨大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加速推进新一轮全球贸易投资新格局。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谋划和布局,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拓展国际市场空间。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必须放眼全球,加紧战略部署,着眼建设制造强国,固本培元,化挑战为机遇,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

(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超大规模内需潜力不断释放,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各行业新的装备需求、人民群众新的消费需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新的民生需求、国防建设新的安全需求,都要求制造业在重大技术装备创新、消费品质量和安全、公共服务设施设备供给和国防装备保障等方面迅速提升水平和能力。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将不断激发制造业发展活力和创造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发展面临新挑战。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

(三)建设制造强国任务艰巨而紧迫。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持续的技术创新,大大提高了我国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大型飞机、北斗卫星导航、超级计算机、高铁装备、百万千瓦级发电装备、万米深海石油钻探设备等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取得突破,形成了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我国已具备了建设工业强国的基础和条件。

但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必须着力解决以上问题。

建设制造强国,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创新驱动,制定特殊政策,发挥制度优势,动员全社会力量奋力拼搏,更多依靠中国装备、依托中国品牌,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

二、战略方针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基本方针是:

——创新驱动。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质量为先。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量技术攻关、自主品牌培育。建设法规标准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先进质量文化,营造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

——绿色发展。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结构优化。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企业群体,走提质增效的发展道路。

——人才为本。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战略研究和规划引导,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针对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和薄弱环节,加快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切实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部署,扎扎实实打基础,在未来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坚持制造业发展全国一盘棋和分类指导相结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创新发展方向,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快推动制造业整体水平提升。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实施若干重大工程,实现率先突破。

自主发展,开放合作。在关系国计民生和产业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领域,着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完善产业链条,形成自主发展能力。继续扩大开放,积极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加强产业全球布局和国际交流合作,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提升制造业开放发展水平。

(三)战略目标。

立足国情,立足现实,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

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重点领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全面实现工业化。

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2020年和2025年制造业主要指标


1
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规模以上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2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是反映我国制造业质量整体水平的经济技术综合指标,由质量水平和发展能力两个方面共计12项具体指标计算得出。

3宽带普及率用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代表,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固定宽带家庭用户数/家庭户数。

4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应用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的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规模以上企业总数量(相关数据来源于3万家样本企业,下同)。

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的平均值。

三、战略任务和重点

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统筹谋划,突出重点;必须凝聚全社会共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一)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推进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充分吸纳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的决策和实施。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定期研究制定发布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继续抓紧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发挥行业骨干企业的主导作用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基础作用,建立一批产业创新联盟,开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攻克一批对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快成果转化。

提高创新设计能力。在传统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开展创新设计示范,全面推广应用以绿色、智能、协同为特征的先进设计技术。加强设计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攻克信息化设计、过程集成设计、复杂过程和系统设计等共性技术,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设计工具软件,建设完善创新设计生态系统。建设若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设计集群,培育一批专业化、开放型的工业设计企业,鼓励代工企业建立研究设计中心,向代设计和出口自主品牌产品转变。发展各类创新设计教育,设立国家工业设计奖,激发全社会创新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研究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指导意见,建立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和共享平台,健全以技术交易市场为核心的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服务体系。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推动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健全科技成果科学评估和市场定价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协同推进机制,引导政产学研用按照市场规律和创新规律加强合作,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建立一批从事技术集成、熟化和工程化的中试基地。加快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推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

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建立以创新中心为核心载体、以公共服务平台和工程数据中心为重要支撑的制造业创新网络,建立市场化的创新方向选择机制和鼓励创新的风险分担、利益共享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科技资源,围绕制造业重大共性需求,采取政府与社会合作、政产学研用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等新机制新模式,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开展关键共性重大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示范。建设一批促进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规范服务标准,开展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技术评价、技术交易、质量认证、人才培训等专业化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建设重点领域制造业工程数据中心,为企业提供创新知识和工程数据的开放共享服务。面向制造业关键共性技术,建设一批重大科学研究和实验设施,提高核心企业系统集成能力,促进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专栏1 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建设工程

围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发展的重大共性需求,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重点开展行业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人才培训等工作。制定完善制造业创新中心遴选、考核、管理的标准和程序。

2020年,重点形成15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力争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

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改革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制,组织实施制造业标准化提升计划,在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开展综合标准化工作。发挥企业在标准制定中的重要作用,支持组建重点领域标准推进联盟,建设标准创新研究基地,协同推进产品研发与标准制定。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鼓励和支持企业、科研院所、行业组织等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加快我国标准国际化进程。大力推动国防装备采用先进的民用标准,推动军用技术标准向民用领域的转化和应用。做好标准的宣传贯彻,大力推动标准实施。

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加强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储备,构建产业化导向的专利组合和战略布局。鼓励和支持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培育一批具备知识产权综合实力的优势企业,支持组建知识产权联盟,推动市场主体开展知识产权协同运用。稳妥推进国防知识产权解密和市场化应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评议机制,鼓励和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与专业机构在重点领域合作开展专利评估、收购、运营、风险预警与应对。构建知识产权综合运用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开展跨国知识产权许可。研究制定降低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申请、保护及维权成本的政策措施。

(二)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研究制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编制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布局。加快制定智能制造技术标准,建立完善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管理标准体系。强化应用牵引,建立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协同推动智能装备和产品研发、系统集成创新与产业化。促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加强智能制造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健全综合保障体系。

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组织研发具有深度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执行功能的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等智能制造装备以及智能化生产线,突破新型传感器、智能测量仪表、工业控制系统、伺服电机及驱动器和减速器等智能核心装置,推进工程化和产业化。加快机械、航空、船舶、汽车、轻工、纺织、食品、电子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统筹布局和推动智能交通工具、智能工程机械、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照明电器、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促进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加快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促进集团管控、设计与制造、产供销一体、业务和财务衔接等关键环节集成,实现智能管控。加快民用爆炸物品、危险化学品、食品、印染、稀土、农药等重点行业智能检测监管体系建设,提高智能化水平。

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制定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路线图,明确发展方向、目标和路径。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建立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开放型产业生态体系。加快开展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培育智能监测、远程诊断管理、全产业链追溯等工业互联网新应用。实施工业云及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工业云服务和工业大数据平台,推动软件与服务、设计与制造资源、关键技术与标准的开放共享。

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布局,建设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加快制造业集聚区光纤网、移动通信网和无线局域网的部署和建设,实现信息网络宽带升级,提高企业宽带接入能力。针对信息物理系统网络研发及应用需求,组织开发智能控制系统、工业应用软件、故障诊断软件和相关工具、传感和通信系统协议,实现人、设备与产品的实时联通、精确识别、有效交互与智能控制。

专栏2 智能制造工程

紧密围绕重点制造领域关键环节,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融合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支持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开发智能产品和自主可控的智能装置并实现产业化。依托优势企业,紧扣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供应链优化,建设重点领域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在基础条件好、需求迫切的重点地区、行业和企业中,分类实施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等试点示范及应用推广。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搭建智能制造网络系统平台。

2020年,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3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30%,不良品率降低30%。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5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50%,不良品率降低50%

(三)强化工业基础能力。

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以下统称“四基”)等工业基础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症结所在。要坚持问题导向、产需结合、协同创新、重点突破的原则,着力破解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瓶颈。

统筹推进“四基”发展。制定工业强基实施方案,明确重点方向、主要目标和实施路径。制定工业“四基”发展指导目录,发布工业强基发展报告,组织实施工业强基工程。统筹军民两方面资源,开展军民两用技术联合攻关,支持军民技术相互有效利用,促进基础领域融合发展。强化基础领域标准、计量体系建设,加快实施对标达标,提升基础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和寿命。建立多部门协调推进机制,引导各类要素向基础领域集聚。

加强“四基”创新能力建设。强化前瞻性基础研究,着力解决影响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产品性能和稳定性的关键共性技术。建立基础工艺创新体系,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关键共性基础工艺研究机构,开展先进成型、加工等关键制造工艺联合攻关;支持企业开展工艺创新,培养工艺专业人才。加大基础专用材料研发力度,提高专用材料自给保障能力和制备技术水平。建立国家工业基础数据库,加强企业试验检测数据和计量数据的采集、管理、应用和积累。加大对“四基”领域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引导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投向“四基”领域重点项目。

推动整机企业和“四基”企业协同发展。注重需求侧激励,产用结合,协同攻关。依托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和相关工程等,在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发电设备等重点领域,引导整机企业和“四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产需对接,建立产业联盟,形成协同创新、产用结合、以市场促基础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提升重大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开展工业强基示范应用,完善首台(套)、首批次政策,支持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推广应用。

专栏3 工业强基工程

开展示范应用,建立奖励和风险补偿机制,支持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的首批次或跨领域应用。组织重点突破,针对重大工程和重点装备的关键技术和产品急需,支持优势企业开展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突破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的工程化、产业化瓶颈。强化平台支撑,布局和组建一批"四基"研究中心,创建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完善重点产业技术基础体系。

2020年,4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受制于人的局面逐步缓解,航天装备、通信装备、发电与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家用电器等产业急需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的先进制造工艺得到推广应用。到2025年,7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80种标志性先进工艺得到推广应用,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较为完善的产业技术基础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整机牵引和基础支撑协调互动的产业创新发展格局。

(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提升质量控制技术,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夯实质量发展基础,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努力实现制造业质量大幅提升。鼓励企业追求卓越品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

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建设重点产品标准符合性认定平台,推动重点产品技术、安全标准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展质量标杆和领先企业示范活动,普及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质量诊断、质量持续改进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和方法。支持企业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组织开展重点行业工艺优化行动,提升关键工艺过程控制水平。开展质量管理小组、现场改进等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示范推广。加强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开展质量安全培训、诊断和辅导活动。

加快提升产品质量。实施工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计划,针对汽车、高档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工程机械、特种设备、关键原材料、基础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等重点行业,组织攻克一批长期困扰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质量技术,加强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技术开发应用,推广采用先进成型和加工方法、在线检测装置、智能化生产和物流系统及检测设备等,使重点实物产品的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环境适应性、使用寿命等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在食品、药品、婴童用品、家电等领域实施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质量自我声明和质量追溯制度,保障重点消费品质量安全。大力提高国防装备质量可靠性,增强国防装备实战能力。

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健全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政策规划体系和质量管理法律法规。加强关系民生和安全等重点领域的行业准入与市场退出管理。建立消费品生产经营企业产品事故强制报告制度,健全质量信用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将质量违法违规记录作为企业诚信评级的重要内容,建立质量黑名单制度,加大对质量违法和假冒品牌行为的打击和惩处力度。建立区域和行业质量安全预警制度,防范化解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严格实施产品“三包”、产品召回等制度。强化监管检查和责任追究,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

夯实质量发展基础。制定和实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制造业质量、安全、卫生、环保及节能标准。加强计量科技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建立一批制造业发展急需的高准确度、高稳定性计量基标准,提升与制造业相关的国家量传溯源能力。加强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构建国家计量科技创新体系。完善检验检测技术保障体系,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鼓励建立专业检测技术联盟。完善认证认可管理模式,提高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有效性,推动自愿性产品认证健康发展,提升管理体系认证水平,稳步推进国际互认。支持行业组织发布自律规范或公约,开展质量信誉承诺活动。

推进制造业品牌建设。引导企业制定品牌管理体系,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提升内在素质,夯实品牌发展基础。扶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开展品牌管理咨询、市场推广等服务。健全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管理制度。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品牌文化,引导企业增强以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树立品牌消费理念,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加速我国品牌价值评价国际化进程,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加大中国品牌宣传推广力度,树立中国制造品牌良好形象。

(五)全面推行绿色制造。

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全面推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轻工、印染等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大力研发推广余热余压回收、水循环利用、重金属污染减量化、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废渣资源化、脱硫脱硝除尘等绿色工艺技术装备,加快应用清洁高效铸造、锻压、焊接、表面处理、切削等加工工艺,实现绿色生产。加强绿色产品研发应用,推广轻量化、低功耗、易回收等技术工艺,持续提升电机、锅炉、内燃机及电器等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水平,加快淘汰落后机电产品和技术。积极引领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大幅降低电子信息产品生产、使用能耗及限用物质含量,建设绿色数据中心和绿色基站,大力促进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支持企业强化技术创新和管理,增强绿色精益制造能力,大幅降低能耗、物耗和水耗水平。持续提高绿色低碳能源使用比率,开展工业园区和企业分布式绿色智能微电网建设,控制和削减化石能源消费量。全面推行循环生产方式,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强化技术装备支撑,提高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废旧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实施高端再制造、智能再制造、在役再制造,推进产品认定,促进再制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支持企业开发绿色产品,推行生态设计,显著提升产品节能环保低碳水平,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建设绿色工厂,实现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发展绿色园区,推进工业园区产业耦合,实现近零排放。打造绿色供应链,加快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壮大绿色企业,支持企业实施绿色战略、绿色标准、绿色管理和绿色生产。强化绿色监管,健全节能环保法规、标准体系,加强节能环保监察,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开展绿色评价。

专栏4 绿色制造工程

组织实施传统制造业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节水治污、循环利用等专项技术改造。开展重大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再制造、低碳技术产业化示范。实施重点区域、流域、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扎实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源头防治专项。制定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企业标准体系,开展绿色评价。

2020年,建成千家绿色示范工厂和百家绿色示范园区,部分重化工行业能源资源消耗出现拐点,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20%。到2025年,制造业绿色发展和主要产品单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立。

(六)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

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重点,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着力提升集成电路设计水平,不断丰富知识产权(IP)核和设计工具,突破关系国家信息与网络安全及电子整机产业发展的核心通用芯片,提升国产芯片的应用适配能力。掌握高密度封装及三维(3D)微组装技术,提升封装产业和测试的自主发展能力。形成关键制造装备供货能力。

信息通信设备。掌握新型计算、高速互联、先进存储、体系化安全保障等核心技术,全面突破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核心路由交换技术、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光传输技术、“未来网络”核心技术和体系架构,积极推动量子计算、神经网络等发展。研发高端服务器、大容量存储、新型路由交换、新型智能终端、新一代基站、网络安全等设备,推动核心信息通信设备体系化发展与规模化应用。

操作系统及工业软件。开发安全领域操作系统等工业基础软件。突破智能设计与仿真及其工具、制造物联与服务、工业大数据处理等高端工业软件核心技术,开发自主可控的高端工业平台软件和重点领域应用软件,建立完善工业软件集成标准与安全测评体系。推进自主工业软件体系化发展和产业化应用。

2.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高档数控机床。开发一批精密、高速、高效、柔性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及集成制造系统。加快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等前沿技术和装备的研发。以提升可靠性、精度保持性为重点,开发高档数控系统、伺服电机、轴承、光栅等主要功能部件及关键应用软件,加快实现产业化。加强用户工艺验证能力建设。

机器人。围绕汽车、机械、电子、危险品制造、国防军工、化工、轻工等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以及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服务机器人应用需求,积极研发新产品,促进机器人标准化、模块化发展,扩大市场应用。突破机器人本体、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与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设计制造等技术瓶颈。

3.航空航天装备。

航空装备。加快大型飞机研制,适时启动宽体客机研制,鼓励国际合作研制重型直升机;推进干支线飞机、直升机、无人机和通用飞机产业化。突破高推重比、先进涡桨(轴)发动机及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技术,建立发动机自主发展工业体系。开发先进机载设备及系统,形成自主完整的航空产业链。

航天装备。发展新一代运载火箭、重型运载器,提升进入空间能力。加快推进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型卫星等空间平台与有效载荷、空天地宽带互联网系统,形成长期持续稳定的卫星遥感、通信、导航等空间信息服务能力。推动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工程,适度发展深空探测。推进航天技术转化与空间技术应用。

4.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大力发展深海探测、资源开发利用、海上作业保障装备及其关键系统和专用设备。推动深海空间站、大型浮式结构物的开发和工程化。形成海洋工程装备综合试验、检测与鉴定能力,提高海洋开发利用水平。突破豪华邮轮设计建造技术,全面提升液化天然气船等高技术船舶国际竞争力,掌握重点配套设备集成化、智能化、模块化设计制造核心技术。

5.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加快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重点突破体系化安全保障、节能环保、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技术,研制先进可靠适用的产品和轻量化、模块化、谱系化产品。研发新一代绿色智能、高速重载轨道交通装备系统,围绕系统全寿命周期,向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建立世界领先的现代轨道交通产业体系。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7.电力装备。

推动大型高效超净排放煤电机组产业化和示范应用,进一步提高超大容量水电机组、核电机组、重型燃气轮机制造水平。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备、先进储能装置、智能电网用输变电及用户端设备发展。突破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高温超导材料等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制造及应用技术,形成产业化能力。

8.农机装备。

重点发展粮、棉、油、糖等大宗粮食和战略性经济作物育、耕、种、管、收、运、贮等主要生产过程使用的先进农机装备,加快发展大型拖拉机及其复式作业机具、大型高效联合收割机等高端农业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提高农机装备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推进形成面向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9.新材料。

以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为发展重点,加快研发先进熔炼、凝固成型、气相沉积、型材加工、高效合成等新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和装备,加强基础研究和体系建设,突破产业化制备瓶颈。积极发展军民共用特种新材料,加快技术双向转移转化,促进新材料产业军民融合发展。高度关注颠覆性新材料对传统材料的影响,做好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石墨烯、生物基材料等战略前沿材料提前布局和研制。加快基础材料升级换代。

10.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发展针对重大疾病的化学药、中药、生物技术药物新产品,重点包括新机制和新靶点化学药、抗体药物、抗体偶联药物、全新结构蛋白及多肽药物、新型疫苗、临床优势突出的创新中药及个性化治疗药物。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全降解血管支架等高值医用耗材,可穿戴、远程诊疗等移动医疗产品。实现生物3D打印、诱导多能干细胞等新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专栏5 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组织实施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民用航天、智能绿色列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智能电网成套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核电装备、高端诊疗设备等一批创新和产业化专项、重大工程。开发一批标志性、带动性强的重点产品和重大装备,提升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突破共性关键技术与工程化、产业化瓶颈,组织开展应用试点和示范,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抢占竞争制高点。

2020年,上述领域实现自主研制及应用。到2025年,自主知识产权高端装备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明显下降,基础配套能力显著增强,重要领域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七)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逐步化解过剩产能,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布局。

持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明确支持战略性重大项目和高端装备实施技术改造的政策方向,稳定中央技术改造引导资金规模,通过贴息等方式,建立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推动技术改造相关立法,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完善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体系。支持重点行业、高端产品、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优化产品结构,全面提升设计、制造、工艺、管理水平,促进钢铁、石化、工程机械、轻工、纺织等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研究制定重点产业技术改造投资指南和重点项目导向计划,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优化工业投资结构。围绕两化融合、节能降耗、质量提升、安全生产等传统领域改造,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效益。

稳步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原则,分业分类施策,有效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加强行业规范和准入管理,推动企业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优化存量产能。加强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动态监测分析,建立完善预警机制,引导企业主动退出过剩行业。切实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支持企业间战略合作和跨行业、跨区域兼并重组,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激发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活力,发展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专注于细分市场的专业化“小巨人”企业。发挥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园区示范作用,利用双边、多边中小企业合作机制,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引导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多种方式,建立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协作关系。推动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中小企业集群。

优化制造业发展布局。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综合考虑资源能源、环境容量、市场空间等因素,制定和实施重点行业布局规划,调整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完善产业转移指导目录,建设国家产业转移信息服务平台,创建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引导产业合理有序转移,推动东中西部制造业协调发展。积极推动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产业协同发展。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改造提升现有制造业集聚区,推动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建设一批特色和优势突出、产业链协同高效、核心竞争力强、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八)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

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服务功能区和服务平台建设。

推动发展服务型制造。研究制定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实施服务型制造行动计划。开展试点示范,引导和支持制造业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从主要提供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鼓励制造业企业增加服务环节投入,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服务等。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鼓励优势制造业企业“裂变”专业优势,通过业务流程再造,面向行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建立企业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推广大型制造设备、生产线等融资租赁服务。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提高重点行业信息应用系统的方案设计、开发、综合集成能力。鼓励互联网等企业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在线定制、线上到线下等创新模式,积极发展对产品、市场的动态监控和预测预警等业务,实现与制造业企业的无缝对接,创新业务协作流程和价值创造模式。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发展壮大第三方物流、节能环保、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融资租赁、人力资源服务、售后服务、品牌建设等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

强化服务功能区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和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重点发展研发设计、信息、物流、商务、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增强辐射能力。依托制造业集聚区,建设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东部地区企业加快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建立生产服务基地。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生产性服务业,加快产业转移承接地服务配套设施和能力建设,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展。

(九)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行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将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提升国际合作的水平和层次,推动重点产业国际化布局,引导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提高利用外资与国际合作水平。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水平。引导外资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端制造领域,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我国设立全球研发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外发行股票、债券,鼓励与境外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

提升跨国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支持发展一批跨国公司,通过全球资源利用、业务流程再造、产业链整合、资本市场运作等方式,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在境外开展并购和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建立研发中心、实验基地和全球营销及服务体系;依托互联网开展网络协同设计、精准营销、增值服务创新、媒体品牌推广等,建立全球产业链体系,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鼓励优势企业加快发展国际总承包、总集成。引导企业融入当地文化,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加强投资和经营风险管理,提高企业境外本土化能力。

深化产业国际合作,加快企业走出去。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制造业走出去发展总体战略,建立完善统筹协调机制。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产业合作,贯彻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重大战略部署,加快推进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产业合作。发挥沿边开放优势,在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建设一批境外制造业合作园区。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创新商业模式,鼓励高端装备、先进技术、优势产能向境外转移。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产业合作由加工制造环节为主向合作研发、联合设计、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等高端环节延伸,提高国际合作水平。创新加工贸易模式,延长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条,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四、战略支撑与保障

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发挥制度优势,动员各方面力量,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建立灵活高效的实施机制,营造良好环境;必须培育创新文化和中国特色制造文化,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加强制造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强化行业自律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提高产业治理水平。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审批事项,简化程序,明确时限;适时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落实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改革技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和项目经费分配、成果评价和转化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激发制造业创新活力。加快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改革,加快资源税从价计征,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业垄断,取消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合理限制。稳步推进国防科技工业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健全产业安全审查机制和法规体系,加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制造业重要领域投融资、并购重组、招标采购等方面的安全审查。

(二)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深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清理和废止不利于全国统一市场建设的政策措施。实施科学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制定和完善制造业节能节地节水、环保、技术、安全等准入标准,加强对国家强制性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统一执法,以市场化手段引导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切实加强监管,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行为,严厉惩处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为企业创造良好生产经营环境。加快发展技术市场,健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机制。完善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涉及的职工安置、债务清偿、企业转产等政策措施,健全市场退出机制。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实施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建立全国涉企收费项目库,取缔各种不合理收费和摊派,加强监督检查和问责。推进制造业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设中国制造信用数据库,建立健全企业信用动态评价、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推行企业产品标准、质量、安全自我声明和监督制度。

(三)完善金融扶持政策。

深化金融领域改革,拓宽制造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积极发挥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和商业金融的优势,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支持中国进出口银行在业务范围内加大对制造业走出去的服务力度,鼓励国家开发银行增加对制造业企业的贷款投放,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符合制造业企业特点的产品和业务。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规范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发行各类债务融资工具。引导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支持制造业企业创新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制造业贷款和租赁资产开展证券化试点。支持重点领域大型制造业企业集团开展产融结合试点,通过融资租赁方式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探索开发适合制造业发展的保险产品和服务,鼓励发展贷款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业务。在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通过内保外贷、外汇及人民币贷款、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等方式,加大对制造业企业在境外开展资源勘探开发、设立研发中心和高技术企业以及收购兼并等的支持力度。

(四)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充分利用现有渠道,加强财政资金对制造业的支持,重点投向智能制造、“四基”发展、高端装备等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领域,为制造业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企业技术改造和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逐步从“补建设”向“补运营”转变,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深化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支持制造业重点领域科技研发和示范应用,促进制造业技术创新、转型升级和结构布局调整。完善和落实支持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推动制造业创新产品的研发和规模化应用。落实和完善使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等鼓励政策,健全研制、使用单位在产品创新、增值服务和示范应用等环节的激励约束机制。实施有利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税收政策,推进增值税改革,完善企业研发费用计核方法,切实减轻制造业企业税收负担。

(五)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制造业人才发展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组织实施制造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核心,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和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培养造就一批优秀企业家和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以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先进制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高等学校建设一批工程创新训练中心,打造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高等学校转型,建立一批实训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示范,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制造业急需的科研人员、技术技能人才与复合型人才,深化相关领域工程博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和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强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完善各类人才信息库,构建产业人才水平评价制度和信息发布平台。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对优秀人才的表彰和奖励力度。建立完善制造业人才服务机构,健全人才流动和使用的体制机制。采取多种形式选拔各类优秀人才重点是专业技术人才到国外学习培训,探索建立国际培训基地。加大制造业引智力度,引进领军人才和紧缺人才。

(六)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

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优化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重点和方式。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加快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依法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建设力度,建立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快构建中小微企业征信体系,积极发展面向小微企业的融资租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信用保险保单质押贷款等。建设完善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引导各类创业投资基金投资小微企业。鼓励大学、科研院所、工程中心等对中小企业开放共享各种实(试)验设施。加强中小微企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立信息互联互通机制,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创业、创新、融资、咨询、培训、人才等专业化服务。

(七)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

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机制,落实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管理模式,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全面深化外汇管理、海关监管、检验检疫管理改革,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修订钢铁、化工、船舶等产业政策,支持制造业企业通过委托开发、专利授权、众包众创等方式引进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推动利用外资由重点引进技术、资金、设备向合资合作开发、对外并购及引进领军人才转变。加强对外投资立法,强化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法律保障,规范企业境外经营行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探索利用产业基金、国有资本收益等渠道支持高铁、电力装备、汽车、工程施工等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出去,实施海外投资并购。加快制造业走出去支撑服务机构建设和水平提升,建立制造业对外投资公共服务平台和出口产品技术性贸易服务平台,完善应对贸易摩擦和境外投资重大事项预警协调机制。

(八)健全组织实施机制。

成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由国务院领导同志担任组长,成员由国务院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担任。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统筹协调制造强国建设全局性工作,审议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专项、重大问题和重要工作安排,加强战略谋划,指导部门、地方开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设立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研究制造业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对制造业重大决策提供咨询评估。支持包括社会智库、企业智库在内的多层次、多领域、多形态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强大智力支持。建立《中国制造2025》任务落实情况督促检查和第三方评价机制,完善统计监测、绩效评估、动态调整和监督考核机制。建立《中国制造2025》中期评估机制,适时对目标任务进行必要调整。

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建设制造强国的重大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各地区要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政策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工业和信息化部要会同相关部门加强跟踪分析和督促指导,重大事项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新华网北京5月19日电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突出创新驱动,优化政策环境,发挥制度优势,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一是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二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三是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四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五是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六是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七是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八是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九是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中国制造2025》明确,通过政府引导、整合资源,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五项重大工程,实现长期制约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突破,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

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健全组织实施机制等8个方面的战略支撑和保障。

《中国制造2025》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细化政策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目标任务ӌ...

新华网北京5月16日电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目标任务、政策措施。

在全球产业结构加速调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是利当前、惠长远、一举多得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中国优势产能对外合作,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国际竞争优势,有利于深化中国与有关国家的互利合作。

《意见》提出,坚持“企业主导、政府推动,突出重点、有序推进,注重实效、互利共赢,积极稳妥、防控风险”的基本原则,将与中国装备和产能契合度高、合作愿望强烈、合作条件和基础好的发展中国家作为重点国别,并积极开拓发达国家市场,以点带面,逐步扩展。

《意见》要求,要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商业原则和国际惯例,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在继续发挥传统工程承包优势的同时,充分发挥中国资金、技术优势,积极开展“工程承包+融资”“工程承包+融资+运营”等合作,有条件的项目鼓励采用建设-经营-移交(BOT)、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

《意见》强调,要加强统筹指导和协调,完善对外合作机制,改革对外合作管理体制,做好外交服务工作,建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积极发挥地方政府作用。完善财税支持政策,发挥人民币国际化积极作用,扩大融资资金来源,加强和完善出口信用保险,强化服务保障和风险防控,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支持和服务。

附: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

国发〔20153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初见成效。当前,全球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发展中国家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为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为抓住有利时机,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实现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是保持我国经济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重大举措。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出了新要求。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有利于促进优势产能对外合作,形成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促进企业不断提升技术、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从产品输出向产业输出的提升。

()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是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对外开放已经进入新阶段,加快铁路、电力等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有利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有利于实施“一带一路”、中非“三网一化”合作等重大战略。

()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是开展互利合作的重要抓手。当前,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掀起新热潮,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积极开展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投资合作,有利于深化我国与有关国家的互利合作,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着眼全球经济发展新格局,把握国际经济合作新方向,将我国产业优势和资金优势与国外需求相结合,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政府统筹协调,创新对外合作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健全服务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有力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打造经济增长新动力,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

()基本原则。

坚持企业主导、政府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按照国际惯例和商业原则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企业自主决策、自负盈亏、自担风险。政府加强统筹协调,制定发展规划,改革管理方式,提高便利化水平,完善支持政策,营造良好环境,为企业“走出去”创造有利条件。

坚持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要选择制造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国际竞争优势明显、国际市场有需求的领域为重点,近期以亚洲周边国家和非洲国家为主要方向,根据不同国家和行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贸易、承包工程、投资等多种方式有序推进。

坚持注重实效、互利共赢。推动我装备、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出去”,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践行正确义利观,充分考虑所在国国情和实际需求,注重与当地政府和企业互利合作,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坚持积极稳妥、防控风险。根据国家经济外交整体战略,进一步强化我国比较优势,在充分掌握和论证相关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情况基础上,积极谋划、合理布局,有力有序有效地向前推进,防止一哄而起、盲目而上、恶性竞争,切实防控风险,提高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效用和水平。

()主要目标。力争到2020年,与重点国家产能合作机制基本建立,一批重点产能合作项目取得明显进展,形成若干境外产能合作示范基地。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更加有效,服务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骨干企业。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提升,对国内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

三、主要任务

()总体任务。将与我装备和产能契合度高、合作愿望强烈、合作条件和基础好的发展中国家作为重点国别,并积极开拓发达国家市场,以点带面,逐步扩展。将钢铁、有色、建材、铁路、电力、化工、轻纺、汽车、通信、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作为重点行业,分类实施,有序推进。

()立足国内优势,推动钢铁、有色行业对外产能合作。结合国内钢铁行业结构调整,以成套设备出口、投资、收购、承包工程等方式,在资源条件好、配套能力强、市场潜力大的重点国家建设炼铁、炼钢、钢材等钢铁生产基地,带动钢铁装备对外输出。结合境外矿产资源开发,延伸下游产业链,开展铜、铝、铅、锌等有色金属冶炼和深加工,带动成套设备出口。

()结合当地市场需求,开展建材行业优势产能国际合作。根据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发挥国内行业骨干企业、工程建设企业的作用,在有市场需求、生产能力不足的发展中国家,以投资方式为主,结合设计、工程建设、设备供应等多种方式,建设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新型建材、新型房屋等生产线,提高所在国工业生产能力,增加当地市场供应。

()加快铁路“走出去”步伐,拓展轨道交通装备国际市场。以推动和实施周边铁路互联互通、非洲铁路重点区域网络建设及高速铁路项目为重点,发挥我在铁路设计、施工、装备供应、运营维护及融资等方面的综合优势,积极开展一揽子合作。积极开发和实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扩大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国际合作。在有条件的重点国家建立装配、维修基地和研发中心。加快轨道交通装备企业整合,提升骨干企业国际经营能力和综合实力。

(十一)大力开发和实施境外电力项目,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加大电力“走出去”力度,积极开拓有关国家火电和水电市场,鼓励以多种方式参与重大电力项目合作,扩大国产火电、水电装备和技术出口规模。积极与有关国家开展核电领域交流与磋商,推进重点项目合作,带动核电成套装备和技术出口。积极参与有关国家风电、太阳能光伏项目的投资和建设,带动风电、光伏发电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积极开展境外电网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带动输变电设备出口。

(十二)加强境外资源开发,推动化工重点领域境外投资。充分发挥国内技术和产能优势,在市场需求大、资源条件好的发展中国家,加强资源开发和产业投资,建设石化、化肥、农药、轮胎、煤化工等生产线。以满足当地市场需求为重点,开展化工下游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建设绿色生产基地,带动国内成套设备出口。

(十三)发挥竞争优势,提高轻工纺织行业国际合作水平。发挥轻纺行业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在有条件的国家,依托当地农产品、畜牧业资源建立加工厂,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靠近目标市场的国家投资建设棉纺、化纤、家电、食品加工等轻纺行业项目,带动相关行业装备出口。在境外条件较好的工业园区,形成上下游配套、集群式发展的轻纺产品加工基地。把握好合作节奏和尺度,推动国际合作与国内产业转型升级良性互动。

(十四)通过境外设厂等方式,加快自主品牌汽车走向国际市场。积极开拓发展中国家汽车市场,推动国产大型客车、载重汽车、小型客车、轻型客车出口。在市场潜力大、产业配套强的国家设立汽车生产厂和组装厂,建立当地分销网络和维修维护中心,带动自主品牌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出口,提升品牌影响力。鼓励汽车企业在欧美发达国家设立汽车技术和工程研发中心,同国外技术实力强的企业开展合作,提高自主品牌汽车的研发和制造技术水平。

(十五)推动创新升级,提高信息通信行业国际竞争力。发挥大型通信和网络设备制造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巩固传统优势市场,开拓发达国家市场,以用户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与当地运营商、集团用户的合作,强化设计研发、技术支持、运营维护、信息安全的体系建设,提高在全球通信和网络设备市场的竞争力。鼓励电信运营企业、互联网企业采取兼并收购、投资建设、设施运营等方式“走出去”,在海外建设运营信息网络、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与通信和网络制造企业合作。鼓励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利用全球智力资源,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研发。

(十六)整合优势资源,推动工程机械等制造企业完善全球业务网络。加大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石油装备、机床工具等制造企业的市场开拓力度,积极开展融资租赁等业务,结合境外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扩大出口。鼓励企业在有条件的国家投资建厂,完善运营维护服务网络建设,提高综合竞争能力。支持企业同具有品牌、技术和市场优势的国外企业合作,鼓励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中心,提高机械制造企业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技术水平。

(十七)加强对外合作,推动航空航天装备对外输出。大力开拓发展中国家航空市场,在亚洲、非洲条件较好的国家探索设立合资航空运营企业,建设后勤保障基地,逐步形成区域航空运输网,打造若干个辐射周边国家的区域航空中心,加快与有关国家开展航空合作,带动国产飞机出口。积极开拓发达国家航空市场,推动通用飞机出口。支持优势航空企业投资国际先进制造和研发企业,建立海外研发中心,提高国产飞机的质量和水平。加强与发展中国家航天合作,积极推进对外发射服务。加强与发达国家在卫星设计、零部件制造、有效载荷研制等方面的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投资国外特色优势企业。

(十八)提升产品和服务水平,开拓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高端市场。发挥船舶产能优势,在巩固中低端船舶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投资建厂、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及销售服务基地,提高船舶高端产品的研发和制造能力,提升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浮式生产储卸装置、海洋工程船舶、液化天然气船等产品国际竞争力。

四、提高企业“走出去”能力和水平

(十九)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各类企业包括民营企业要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和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商业原则和国际惯例,明确工作重点,制定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为我拓展国际发展新空间作出积极贡献。

(二十)拓展对外合作方式。在继续发挥传统工程承包优势的同时,充分发挥我资金、技术优势,积极开展“工程承包+融资”、“工程承包+融资+运营”等合作,有条件的项目鼓励采用BOTPPP等方式,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开展装备制造合作。与具备条件的国家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国际产能合作要根据所在国的实际和特点,灵活采取投资、工程建设、技术合作、技术援助等多种方式,与所在国政府和企业开展合作。

(二十一)创新商业运作模式。积极参与境外产业集聚区、经贸合作区、工业园区、经济特区等合作园区建设,营造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法律政策配套的具有集聚和辐射效应的良好区域投资环境,引导国内企业抱团出海、集群式“走出去”。通过互联网借船出海,借助互联网企业境外市场、营销网络平台,开辟新的商业渠道。通过以大带小合作出海,鼓励大企业率先走向国际市场,带动一批中小配套企业“走出去”,构建全产业链战略联盟,形成综合竞争优势。

(二十二)提高境外经营能力和水平。认真做好所在国政治、经济、法律、市场的分析和评估,加强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建立效益风险评估机制,注重经济性和可持续性,完善内部投资决策程序,落实各方面配套条件,精心组织实施。做好风险应对预案,妥善防范和化解项目执行中的各类风险。鼓励扎根当地、致力于长期发展,在企业用工、采购等方面努力提高本地化水平,加强当地员工培训,积极促进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

(二十三)规范企业境外经营行为。企业要认真遵守所在国法律法规,尊重当地文化、宗教和习俗,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坚持诚信经营,抵制商业贿赂。注重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承担社会责任,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积极作贡献,实现与所在国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建立企业境外经营活动考核机制,推动信用制度建设。加强企业间的协调与合作,遵守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坚决防止无序和恶性竞争。

五、加强政府引导和推动

(二十四)加强统筹指导和协调。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周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中非“三网一化”合作等,制定国际产能合作规划,明确重点方向,指导企业有重点、有目标、有组织地开展对外工作。

(二十五)完善对外合作机制。充分发挥现有多双边高层合作机制的作用,与重点国家建立产能合作机制,加强政府间交流协调以及与相关国际和地区组织的合作,搭建政府和企业对外合作平台,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取得积极进展。完善与有关国家在投资保护、金融、税收、海关、人员往来等方面合作机制,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提供全方位支持和综合保障。

(二十六)改革对外合作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深化境外投资管理制度改革,取消境外投资审批,除敏感类投资外,境外投资项目和设立企业全部实行告知性备案,做好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完善对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的境外投资管理方式,从注重事前管理向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完善对外承包工程管理,为企业开展对外合作创造便利条件。

(二十七)做好外交服务工作。外交部门和驻外使领馆要进一步做好驻在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工作,加强对我企业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及时提供国别情况、有关国家合作意向和合作项目等有效信息,做好风险防范和领事保护工作。

(二十八)建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完善信息共享制度,指导相关机构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全面整合政府、商协会、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信息资源,及时发布国家“走出去”有关政策,以及全面准确的国外投资环境、产业发展和政策、市场需求、项目合作等信息,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综合信息支持和服务。

(二十九)积极发挥地方政府作用。地方政府要结合本地区产业发展、结构调整和产能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案,指导和鼓励本地区有条件的企业积极有序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

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三十)完善财税支持政策。加快与有关国家商签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实现重点国家全覆盖。

(三十一)发挥优惠贷款作用。根据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需要,支持企业参与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工程承包和大型投资项目。

(三十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发挥政策性银行和开发性金融机构的积极作用,通过银团贷款、出口信贷、项目融资等多种方式,加大对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融资支持力度。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按照商业可持续和风险可控原则,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创新金融产品,完善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开展PPP项目贷款业务,提升我国高铁、核电等重大装备和产能“走出去”的综合竞争力。鼓励国内金融机构提高对境外资产或权益的处置能力,支持“走出去”企业以境外资产和股权、矿权等权益为抵押获得贷款,提高企业融资能力。加强与相关国家的监管协调,降低和消除准入壁垒,支持中资金融机构加快境外分支机构和服务网点布局,提高融资服务能力。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对接与协调,共同开展境外重大项目合作。

(三十三)发挥人民币国际化积极作用。支持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境内商业银行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并在境外使用,取消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地域限制。加快建设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完善人民币全球清算服务体系,便利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合作和投资。鼓励在境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大宗商品贸易及境外经贸合作区等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降低“走出去”的货币错配风险。推动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使用,有序拓宽人民币回流渠道。

(三十四)扩大融资资金来源。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金融机构通过发行股票、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在境内外市场募集资金,用于“走出去”项目。实行境外发债备案制,募集低成本外汇资金,更好地支持企业“走出去”资金需求。

(三十五)增加股权投资来源。发挥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作用,设立业务覆盖全球的股权投资公司(即中投海外直接投资公司)。充分发挥丝路基金、中非基金、东盟基金、中投海外直接投资公司等作用,以股权投资、债务融资等方式,积极支持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项目。鼓励境内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机构“走出去”,充分发挥其支持企业“走出去”开展绿地投资、并购投资等的作用。

(三十六)加强和完善出口信用保险。建立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大型成套设备的长期制度性安排,对风险可控的项目实现应保尽保。发挥好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的风险保障作用,扩大保险覆盖面,以有效支持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带动优势产能“走出去”。

七、强化服务保障和风险防控

(三十七)加快中国标准国际化推广。提高中国标准国际化水平,加快认证认可国际互认进程。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和区域标准制定,推动与主要贸易国之间的标准互认。尽早完成高铁、电力、工程机械、化工、有色、建材等行业技术标准外文版翻译,加大中国标准国际化推广力度,推动相关产品认证认可结果互认和采信。

(三十八)强化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作用。鼓励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机构发挥积极作用,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的法律、会计、税务、投资、咨询、知识产权、风险评估和认证等服务。建立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完善中介服务执业规则与管理制度,提高中介机构服务质量,强化中介服务机构的责任。

(三十九)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加大跨国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力度,坚持企业自我培养与政府扶持相结合,培养一批复合型跨国经营管理人才。以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为先导,加快重点行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建立人才国际化交流平台,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提供人才支撑。

(四十)做好政策阐释工作。积极发挥国内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新媒体作用,及时准确通报信息。加强与国际主流媒体交流合作,做好与所在国当地媒体、智库、非政府组织的沟通工作,阐释平等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合作理念,积极推介我国装备产品、技术、标准和优势产业。

(四十一)加强风险防范和安全保障。建立健全支持“走出去”的风险评估和防控机制,定期发布重大国别风险评估报告,及时警示和通报有关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重大风险,提出应对预案和防范措施,妥善应对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重大风险。综合运用外交、经济、法律等手段,切实维护我国企业境外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境外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完善境外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及时妥善解决和处置各类安全问题,切实保障公民和企业的境外安全。

国务院

2015513

 

 

415日,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构建的目前亚洲最大、最先进的高端电液智能控制产业基地在洛阳伊滨全面投产,标志中信重工在跨界电力电子行业、打造机电液一体化智能控制产业和致力引领中国重型装备制造业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上又迈出坚定而重要的一步。在正式宣布全面投产仪式上,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陈雪枫,中信有限总经理助理、中信重工董事长、党委书记任沁新和投资人代表、洛阳市发展投资集团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刘瑞霞,中信重工员工代表黄新明共同为高端电液智能控制产业基地投产剪彩。

在任沁新总经理助理和中信重工总经理俞章法等领导陪同下,陈雪枫书记深入产业基地展厅和车间生产现场,参观变频器产品的核心集成线路板生产、功率单元装配以及变频器整机装配调试等生产全流程,认真听取了任沁新总经理助理关于国家级矿山提升设备安全准入分析验证实验中心筹建情况的汇报。

陈雪枫书记对中信重工高端电液智能控制产业基地项目以及“三大转型”和跨界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在中信重工高端电液智能控制产业基地,我加深了对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认识,真切感受到了未来的“智能矿山”、“无人矿山”,这个项目代表了洛阳、河南的高科技水平,中信重工是洛阳的骄傲,洛阳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中信重工的发展,希望中信重工的发展能带动更多的企业融合到高端制造、机器人和智能控制领域。

任沁新总经理助理表示,高端电液智能控制产业基地项目的竣工投产,标志着中信重工的战略转型取得了里程碑意义的成果、跨界发展进入到产业化阶段和兑现了向投资人的投资承诺。高端电液智能控制产业基地未来发展的三大目标是:第一,2018年之前,自动化产业达到30亿元的销售收入、10亿元的利润;第二,在20166月份,建设完成国家级矿山提升设备安全准入分析验证实验中心8个实验室;第三,在1号、2号、3号三个联合厂房,将要布局机器人运动关节控制、矿山工业机器人,建立中国井下矿山和露天矿山的综合智能控制系统。

洛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主任宋殿宇在投产仪式上代表市委市政府讲话,他指出,中信重工高端电液智能控制产业基地项目投产,是洛阳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喜事,必将为洛阳新区、特别是伊滨区的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也是中信重工由制造向智造发展又一重要里程碑。高端电液智能控制产业基地项目是中信重工在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中的又一辉煌成果,是推动中信重工战略转型、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支点性基地项目,项目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为推动洛阳市传统产业向高端化、自动化发展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

据介绍,中信重工伊滨高端电液智能控制产业基地项目,是中信重工借力资本市场,大力推进变频技术成果产业化、规模化的重要项目。项目规划用地213亩,总投资8.98亿元,是河南省重点项目和洛阳市工业转型升级重大示范项目。从2012年起,中信重工出于对全球工业发展趋势的认识和把握,强力挺进电力电子行业,强力推出低速、重载、大功率、工业专用变频技术,推动核心制造向智能传动和自动化控制延伸,自主研发的5大系列150多个型号的高压变频器,已成功应用于煤炭、建材、矿山、冶金、电力、石化装备领域,出口到澳大利亚、非洲和中东等地区,实现了电压等级从660V10KV全覆盖,形成“核心制造+变频传动+智能化控制”综合竞争优势,使得中国的重型装备不仅拥有“中国心”,而且还装备上了“中国大脑”。

高端电液智能控制产业基地的全面投产,将使中信重工拥有年产1000套以上高压变频器的生产能力,加速中信重工变频技术成果的市场转化,推动中信重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同时,还将推动我国重大技术装备的国产化,解决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的智能化、绿色化和高端技术依赖进口的瓶颈,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

洛阳市、中信重工有关领导,投资人代表和中信重工500多名干部员工、劳模代表一同出席投产仪式。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工人日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证券时报、中国工业报、中国有色金属报、中国冶金报、中国建材报、中国矿业报、文汇报、《矿山机械》杂志、《中国机电工业》杂志、《变频器世界》杂志、新浪财经、腾讯·大豫网、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大河报、洛阳日报、洛阳电视台、洛阳广播电台等30余家国内主流媒体的50余名记者进行了现场采访报道和参加新闻发布会。(杭 建 李才元    20150508

热门话题

中信与改革同行

1979年,中信集团成立,35年时光荏苒,中信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查看更多

构建中国话语体系

话语权之争的凸显,是当今全球国际政治的特征之一。中国的崛起震撼了世界,也远超出...

查看更多

>

2023年08期

总期号:291期

2023年07期

总期号:290期

2023年06期

总期号:28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