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我国发布首个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

央视新闻 来源:未知 2015.07.21 13:14:01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家庭规模的缩小和社会的快速转型,我国老年人,特别是高龄、失能老年人的照料、康复护理服务需求迅速提高。截至2014年底,我国高龄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400万,失能老年人口接近4000万。就地养老将成为今后未来养老的主要发展模式,报告认为:养老服务机构具有福利性和公益性,投资大、见效慢、利润低、风险大的特点,需要作为公益性、福利性事业和产业给予扶持帮助。公办养老机构的主要服务对象应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家庭规模的缩小和社会的快速转型,我国老年人,特别是高龄、失能老年人的照料、康复护理服务需求迅速提高。截至2014年底,我国高龄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400万,失能老年人口接近4000万。就地养老将成为今后未来养老的主要发展模式,报告认为:养老服务机构具有福利性和公益性,投资大、见效慢、利润低、风险大的特点,需要作为公益性、福利性事业和产业给予扶持帮助。公办养老机构的主要服务对象应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

另外从地域分布来看,目前我国现有养老服务机构数量较多,呈现“东部多于西部“的地域分布特征。根据全国老龄办“全国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基本状况调查”数据显示:76%的民办养老机构位于城市,仅24%的民办养老机构位于农村。在民办养老机构中,有87%的以提供日常生活照料为主,有10%左右的以提供护理康复为主,另外还有3%左右的以提供临终照护为主。

民办养老机构的收费标准明显高于公办养老机构。其中,公办养老机构平均1919元/月,民办营利养老机构平均为2133元/月。

养老机构发展面临诸多问题

据了解,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服务床位551.4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26张。今天发布的《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指出由于我国养老机构发展政策不够完善,竞争机制不够健全,造成养老机构发展面临:定位不清、结构失衡、服务滞后、监管乏力等诸多问题。

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指出,医疗资源是养老机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我国养老机构内的医养配置比例较低。仅有54.7%的养老机构有医疗设施,46.6%的养老机构有康复设施,将近一半的养老机构不具有医疗和康复设施,这直接造成部分养老机构床位空置同时,而另一些需要医疗照护的失能老人却无法入住。

部分公办养老院服务对象功能错位

硬件条件和服务水平远远超出了基本需求范围的公办养老机构,由于定位不准确,使原本应服务政府保障对象和少部分失能、困难老年群体的公办养老机构,却收住了大批低龄、健康、经济条件较好的社会老年人,导致严重的服务对象错位,造成不应接受政府救济的托底保障的对象享受了较高社会福利,有失社会公平。

养老机构双轨发展模式中竞争机制不健全

另外,目前养老机构双轨运行,市场竞争机制不完全,公办养老机构享受政府各种福利和优惠,却和民办养老机构共同竞争,这种双轨运行的方式影响了公平市场的形成,挤占了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空间。报告显示,48.1%的养老机构运营状况为基本持平,32.5%的养老机构亏损,有盈余的养老机构所占的比例仅为19.4%。

小型化专业化连锁化将成为养老机构发展模式

据《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从我国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和国际养老机构发展经验来看,“就地、就近养老”是我国老年人养老首选模式和目标。而近年来养老机构郊区化集中发展建设状况,并不为多数老年人认可接受,也就造成部分养老院床位空置、部分家庭养老负担沉重两难问题,业内专家建议,养老机构发展必须从建立行之有效的分类管理制度,调整结构改变粗放现状入手。

养老机构建设管理过于粗放不利发展

养老机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一些郊区民办养老机构空置率较高,平均达到48%,养老机构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报告指出,郊区养老机构集中发展造成部分老年人养老脱离原有生活圈,甚至割裂了他们与其他年龄层人群的交往。国际上许多国家经验表明,无论是从经营管理、专业化角度,还是老年人宜居舒适度角度,养老机构规模不是越大越好,床位不是越多越好。专业化、社区化、连锁化将成为养老机构发展主要态势。

建立养老机构分类管理制度

国际经验表明,依据养老机构的服务对象及相应服务功能对其进行分类管理,是管理养老机构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但由于目前,我国养老机构缺乏相应的分类管理制度,造成养老机构缺乏有效监管,公办养老机构服务的定位与服务对象标准不清晰。

专家建议要尽快建立健全养老机构分类标准和第三方评估机制,根据不同类型养老机构的入住对象和服务内容需求等,将养老机构划分为自理型养老机构、助养型养老机构、养护型养老机构三类,根据不同养老机构的服务范围,确定不同的监管标准。

依靠社会医疗机构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机构

根据养老机构和老年人健康的特殊性,报告认为未来医养结合将成为养老机构发展的主要方向,提出养老机构的医养结合要把重点放在健康管理、长期护理和失能康复上。主要目标是为了保持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身体功能的稳定。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医养结合理解为养老院加医院。防止养老机构盲目配建综合性、全科型大型医疗机构。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4年10期

总期号:305期

2024年09月

总期号:304期

2024年08月刊

总期号:3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