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当前城镇居民的工作生活满意度,对经济波动的承受力,对国家大力推行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期许等一系列问题,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社会调查课题组近期组织了“城镇居民对创业创新以及互联网发展等问题的看法”和“城镇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和风险承受力”相关问卷调查活动。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居民强调个人能力、人脉关系对年轻人成功创业的重要性,并且他们对家庭生活的满意度超过对工作满意度,但对各种经济社会风险的承受能力相对较低。
推动“双创”亟需形成合力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坚持创新发展”,“激发创新创业活力”。2015年6月份,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全方位布局“双创”,将进一步激发亿万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个人能力”最重要 互联网诚信不可少
调查显示,城镇居民认为,决定年轻人创业能否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个人能力”,其次是“人脉关系”,再次是“国家政策引导”、“自身资金实力”和“社会信用环境”等(见图1)。具体来看,18-25岁人群更强调创业者个人能力、人脉关系的重要性,个体私营经营者较突出国家政策引导、税收减免的作用。这表明城镇居民特别是年轻人认为“能力至上”是社会运行的现实法则,这种社会认知有利于形成公平竞争、积极进取的社会心态,有利于激发创业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人际关系是一种重要社会资源,中国更是一个人情社会,对人脉关系的强调体现了居民对这一点存在客观认识。
图1 受访者对年轻人成功创业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评分
在创业支持方面,18-35岁人群最需要创业指导,个体私营经营者、18-45岁人群、西部人群和农村户口人群最期待创业资金扶持。这表明年轻人是创业活动的社会生力军,他们对未来充满梦想、具创业激情,但又缺乏创业和社会经验,对相关政策法规不够了解,因此最需要创业指导。在居民对于成功创业影响因素的评价中,融资渠道的重要程度得分为3.92分,接近“比较重要”,这说明融资是创业面临的重要问题。而个体私营经营者、年轻人、西部居民、进城农民工则是城镇居民中期待创业资金扶持的群体。
对于万众创新问题,城镇居民认为,制约我国万众创新的最突出因素是“学校教育很死板,不能培养创新思维”,其他因素还包括“政府对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不够”、“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不够浓厚”等;学生、国家干部、高文化程度人群等倾向于认为学校教育存在问题。
在制约我国万众创新的最大因素的问卷调查中,41.1%的受访者选择了“学校教育很死板,不能培养创新思维”,选择人数比例远远超过其他因素(见图2);选择“政府对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不够”的受访者比例排在第二位,为17.2%;选择“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不够浓厚”或“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受访者分别占到12.3%、10.4%。值得一提的是,“教育方式落后,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被认为是目前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18-25岁学生人群、高文化程度人群更倾向于这样认为。
图2 受访者对制约我国万众创新的最大因素的看法
对于时下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受访的城镇居民认为,我国互联网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诚信缺失。调查显示,46.6%的受访者认为我国互联网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互联网诚信缺失,欺诈行为、虚假信息较多”,选择比例远高于其他选项(见图3)。受访者中表示对互联网服务没有需求的仅占15.7%,这意味着大多数居民的日常生活都与互联网紧密相连。而互联网诚信缺失、个人隐私得不到保护等问题,严重干扰了互联网健康发展及居民享受各种互联网服务。为此,城镇居民希望加强治理。
图3 受访者对目前我国互联网存在的最大问题的看法
不可否认,当前消费互联网市场已经扎根居民日常生活。在各种互联网服务中,城镇居民对互联网购物的需求最大,有接近60%的受访者选择此项。此外,居民对互联网教育、政务、金融、医疗等也有一定程度的需求。
深化政策体制改革
针对上述调查结果,调查组从完善政策、深化改革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第一,完善创业扶持政策。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解除限制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发展的不合理准入障碍。营造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培育创业文化。拓宽创业投融资渠道,解决创业融资难问题。建立和完善创业服务平台,为创业者提供项目开发、开业指导、融资服务和跟踪扶持等服务。着力完善对高校毕业生、科研人员、农民工等群体的创业扶持政策。
第二,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将创新理念贯穿于教育全过程,转变传统的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价值观,注重个性教育,树立多样化的人才观念。打破以升学率为中心的学校办学水平评价考核机制,按照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调整学校教育目标和课程设置。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注重因材施教。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问题。
第三,加强互联网管理,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抓紧完善我国互联网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网络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社会责任和权责关系,使互联网法律法规覆盖网络运行的各环节和全过程。加强互联网安全监管执法,严厉打击网络非法入侵破坏、窃取网民个人信息、网络盗窃、网络诈骗和制造传播网络谣言等多发性网络违法犯罪。
第四,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促进经济提质增效、社会服务便捷普惠。加快实施“宽带中国”战略,组织实施国家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大幅提高网络访问速率,有效降低网络资费。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养老、交通、教育、旅游等新兴服务。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强化政策托底 提高抗风险能力
城镇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和风险承受力的提高,有利于国家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提前做好政策应对,化解或减缓风险冲击,维护好稳定发展大局。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居民对家庭生活的满意度较高,但对工作的满意度较低;同时,居民对各种经济社会风险的承受力都比较低,最不能承受的是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自身收入下降。
生活满意度超过工作
调查显示,三分之一的人对自己的工作岗位感到满意,三分之一的人工作危机感比较大;国家干部的工作满意度最高、工作危机感最低;受宏观经济形势不景气影响,个体私营经营者的工作危机感相对最高;18-25岁人群的工作满意度低于其他年龄人群(见图4)。此外,不同职业人群在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危机感上都存在显著差异。
图4 受访者对工作状态的评价
家庭是社会生活的稳定器,对家庭生活越满意,越有利于排解对社会的一些不满情绪。城镇居民对家庭生活的满意度对社会稳定来说是一个积极因素。受访者中,对家庭生活表示满意的达到58.6%,而对工作满意的只占35.2%,经理人员和国家干部对家庭生活的满意度相对最高,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46-55岁人群、月收入501-1000元人群对家庭生活的满意度相对最低。
调查还显示,大部分居民的生活质量比五年前提升,但半数人生活压力加大。相比其他职业人群,个体私营经营者反映生活压力加大的比例最高,工作危机感也最大,体现了近年来经济不景气对民营经济的影响。
从不同年龄人群看,90后人群最担心就业和个人前途问题,80后人群经济压力较大。18-25岁人群的工作满意度最低,26-35岁人群经济压力较大,对子女上学问题的担心程度高,对就业受冲击、收入增长放缓或下降的承受力较低。年轻人的生活压力状况既与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相关,也受到目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他们集中面临就业、买房、结婚、生育、照顾小孩、赡养老人等压力因素,加上目前经济增速放缓、一些企业或行业经营困难等,他们的生活压力必然较大。而且,传统制造业和低端服务业依然是年轻人就业的重要渠道,其工资水平和就业环境都无法满足年轻人过上更好生活的需求。尤其是,子女上学难上学贵给居民带来沉重生活压力,已经成为城镇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对有未成年子女的城镇家庭来说,对这一问题的担心程度超过了对收入、医疗和养老等问题的担心。国家干部对子女上学难上学贵表示担心的比例也达到52.1%。
值得关注的是,居民对各种潜在经济社会风险的心理承受力都比较低,其中最不能承受的是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和自身收入下降。收入、医疗、就业、养老、安定的社会环境等,都是直接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民生问题(见图5)。由此可见,社会稳定和收入增长是人们共同的诉求。收入、医疗、就业、养老、安定的社会环境等,都是直接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民生问题。
图5 受访者对各种经济社会风险的心理承受力
四点政策建议
第一,推动稳增长、调结构和促改革,强化社会政策对弱势群体的托底作用。深化改革必须在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就业中进行。
第二,促进产业提质升级,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化解过剩产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引导劳动力更多向中高端消费服务的“朝阳产业”定向转移,促进他们获得持续的收入增长。
第三,鼓励以创业带就业,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活力。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要落实高校毕业生创业引领计划,鼓励年轻人以创业带就业,为年轻人创业、创新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制度土壤。
第四,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保障教育公平。基本公共教育公平是人们发展起点的公平,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针对上学难上学贵等城镇基本公共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应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统筹配置优质教育资源,不断缩小校际、区域教育差距,破解择校难题,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义务教育。
(编辑 宋斌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