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若干建议

付明仲 来源: 2020.01.03 11:11:45



我在基层工作了50年。我想从行业角度和企业角度,就健康中国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如何实现“健康中国”战略

2016年,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201962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号)文件,提出到了2030年主要指标数据的目标值,以及具体五个方面的重大行动和保障措施。这五个重大行动是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合理膳食行动、全民健康行动、控烟行动、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提得也比较精准。

我想提两点宏观的建议。第一个建议是,国家已经成立了健康委员会,应该有一个权力机构支配相应的资源,开展行动。就像现在国务院扶贫攻坚战那样去落实各项工作,将健康行动计划纳入到社区、单位、企业、政府各部门绩效考核的硬性指标当中。

第二个建议,落实健康中国计划,应当将健康中国指标当作社会责任诚信、信用指标抓实抓到位,具体落实到各省各市的主要负责人。美国、欧洲、日本都有国家级的人口健康计划,中国抓这件事方向是正确的。

具体的建议如下:

第一,将“健康中国”战略纳入“十三五”、“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战略之一。

第二,将以预防为主的具体措施落实到健康管理的宣传活动。健康管理没有宣传力度不行,现在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宣传得不够系统。政府要挖掘潜在的健康管理需求。

第三,健康管理的人才战略。我们在健康管理人才的培养上还做得很不够。

第四,建立成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我国的疫苗注射到14岁以后就没有硬性要求和管理了,成年人的疫苗注射都是自愿的。但在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成人注射疫苗都是强制要求的,从而实现成年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我认为,疫苗注射管理非常重要,未来的疾病普遍化将会非常复杂。现在孩子都有一个蓝本的疫苗记录,作为成年人也应该有一个本子记录,出国回来都要做体检,如果到非洲国家那就要求必须体检,现在没有这样的制度是不可以的。我认为要把成年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纳入健康保障体系。

第五,大力推广健康用餐模式。现在我们的用餐模式不够健康。健康的用餐模式要有宣传,还要有一个标准,我们要把相应的标准做出来。

第六,建立社区的健康驿站,开展家庭药箱活动。家庭药箱非常重要,每一个家庭都应该有家庭药箱、急救药箱。

第七,发展中国的健康慈善基金会或健康基金会,开展普惠广大群众的健康事业。

第八,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都要有社会责任担当,要做出表率,将与人民健康息息相关的产品和技术进行公示。企业给公众提供的服务产品,包括生产的健康产品都要让大家知道。现在企业有些什么新的健康产品或者技术,这方面的宣传还不够。

第九,充分发挥社会药店在专业药房领域的作用。在社区、药房、企事业单位,全面开展预防为主的健康科普活动。目前,中国药商协会整个的药品流通行业都在转型,协会初步统计的19万家药店,其中已经关门了2万多家,这些药店都是传统药房。传统药房已经不适应现在“三医联动”改革的需求,也不适应老百姓健康的需求。现在的转型涉及两个方面,就是我们要设立专业药房。全世界都有专业药房,但中国却没有。大家都知道,计划经济时期有过新特药商店,现在叫DTP药房(Direct to Patient,“直接面向病人”)。DTP药房和慢病药房这两种专业药店,中国医药商业协会都在做标准评估,现在已经通过了150多家。专业药店的药师必须要经过培训,MTM(药物治疗管理)培训、药学服务、药学资讯,都在药店进行。这和原来的传统药房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在社区药房,企事业单位可以全面开展预防为主的,无所不包的、无所不有的统一的教材健康科普活动。而且这个统一是全国统一,全国采用一个标准,开展标准化行动,向公众传播健康的理念。

最后一个建议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当前的宣传力度不够,全民健康必须要有全民健康意识。

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建议

如何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我也提八方面建议。

第一,全面释放促进全民健康的消费资源。前几年,工信部提出促进信息消费的建议,我认为国家还应该提出促进健康消费,这是非常重要的。要着力汇集全社会医疗、医药资源和创新资源,实现汇聚医疗大数据链。药品流通行业的数据链也需要居安思危,整合政策链,激活资金链,培育人才链,集聚产业链,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以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标准化推动系统化,形成整体的系统思维。管理本身就是系统思维,要以系统化思维推进社会化的健康行动。

第二,国家要建立健康智库。面向健康重大需求,面向预防疾病这一潜在需求,围绕食品健康、生活方式健康,带动全新型的企业研发和生产,深度融合全民健康行动计划。

现在我们企业研发只注重药物创新,并没有注重围绕老百姓衣食住行的研发活动,包括食品研发。我们可以发现,国外的健康食品研发速度很快,不断有新的东西出现,不同的人群可以选择吃不同的食品。比如心血管病人应该吃什么样的食品,糖尿病人吃什么样的食品,都能体现在餐厅的菜单上。食品商店的品种也非常多样化。而中国食品的生产和销售几乎是千篇一律,消费者没有什么选择,几乎全是甜的。很多儿童生下来就是糖尿病,大部分因为父母的遗传。所以,我们的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流通各个环节,都需要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我们要调结构、补短板,全民健康行动计划就是我们的短板之一。现在还没有形成全民的健康行动计划,释放健康红利。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健康生活新模式,这种健康生活的新模式,一定是贴近健康需求的、贴近生活的新的研发模式。

根据社科院老龄委蓝皮书上的一组数据,截止到2018年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2.49亿人,其中城镇老年人口占52%,女性老年人占56.1%,中国老年人未上过学的占29.6%,小学文化占40%,初中、高中教育水平占到25.8%,大专以上占3.1%,其中城镇受教育大专水平以上的仅占5.9%。在这种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基本情况下,怎么能谈得上健康生活理念呢?老年人本身知识水平就不高,很难建立起健康生活的理念,这就需要政府进行宣传教育,我认为这很重要,一定要让老年人知道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生活的模式。

第三,成立家政服务学校或学院。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的社会,培训初中以上的毕业生,招收不同年龄层次的学员,从事家政服务,培养各类护理服务的专业人才,使社会上的老年人、残疾人、重大疾病患者,能够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生活得有尊严、有质量,分享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幸福生活。

第四,将健康基础知识纳入教育大纲。日本的小学一年级就有健康理念教育课程,但我们的学校并没有相应的规定,很随意,教也行,不教也行。健康教育课程应该有课本、有标准,比如洗手是有规定的,必须30秒时间,刷牙每天必须三次,规定饭后必须刷牙,这就是标准。我认为必须要将健康知识纳入教学大纲,使学生从小就关注、建立健康理念,促进身心健康。例如小学就教护理知识、伦理道德、生活方式、卫生常识等。

第五,将社会的专业药房(慢病药房、DPT药房)纳入全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人才和资源都很好,不能浪费。

首先政策要放开,我们正在和卫健委沟通,如果能把整个药师的管理纳入卫健委医疗机构的药师管理序列,进行统一培训就比较好了。社会上专业药房的药师不能成为促销员,一定要提供专业的药学服务。第二是“小病进药店,大病上医院”。现在不发展,药店就要就失去这个功能了。第三是药店诊所模式。在国际上药店诊所模式都是很成功的,像美国、日本都有这样的模式,方便老百姓在社区里就医拿药。第四是药店药师培训持证上岗。持的证就是国家卫健委发的证书,不是国家卫健委发的证书就不允许上岗,没有证书说明药师没有专业技能。第五是将药店药师纳入医疗机构药师统一培训管理。

第六,出台支持有关大健康领域的创新型、研发型企业的扶持政策,扶持连锁药店重组收购,促进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税收政策。扶持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向康复型医院转型的配套政策。现在全国有几万个乡镇卫生院,其中一部分可以考虑改成康复医院。现在农村老年人比较多,老年人的康复并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可以让老年人进入这样的乡镇医院进行康复治疗,还能对老年人最后生命阶段的居家护理发挥重要作用。医疗机构也需要转型,也需要调结构,向康复型的医院转型,需要配套政策给予支持。

第七,政策链的衔接。现在国家卫健委、医保局、药监局、商务部、工信部等相关部门,都在出台宏观调控政策,包括医改政策都在出台,但这些政策之间衔接性、协同性较差。政策链应该怎么衔接?首先需要顶层设计,调控政策一定要接地气,否则公布后大家无法操作,说明我们在信息化和标准化方面还没有做到位。

第八,要特别关注健康行动计划。现在我们讨论2030年的计划,“十四五”规划也要开始制定了,信息化、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建设都非常重要,要特别关注以患者利益、全民健康为宗旨的发展理念,从而落实2030年的全民健康计划。

    (编辑 杨利红)



¨ 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于2019119日举办“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研讨会,本文根据作者在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

* 付明仲,国药控股有限公司总裁,中国医药商业协会执行会长。

相关阅读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

2023年10期

总期号:29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