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关于当前经济发展中内循环的几个问题

贾康 来源: 2020.10.28 10:50:26



 

我从三个方面谈一下内循环提出的背景,它的学理逻辑和它与外循环的关系。

内循环提出的背景

中央提出内循环为主,内外循环相互促进这样一个指导方针。它提出的背景,可以从三个层次加以勾划。

一是从2010年之前的几十年,我国实现了平均年增长9.8%的增长速度,成功抵御了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2010年人均国民收入已经达到4000美元。但是从2010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下行通道,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指导方针,寻求软着陆以后的中高速高质量发展。以后又明确表述为向“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这一阶段转换。这是在中国成为中等收入国家之后,和其他类似经济体在告别经济起飞阶段的粗放型发展特征大同小异的阶段转换。往后的发展速度有所降低是必然的。《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提出,要完成一个“L”形转换,形成一个以结构优化支撑的较长的中高速发展阶段。2010-2012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到8%以下,3年后回落到7%以下;2015年下半年到2018年上半年的12个季度,我们的GDP增速是在6.7%-6.9%这个很窄的区间里波动。

二是2018年一季度开始,不期而至的中美贸易战。现在美国国内已经朝野空前一致,要全面遏制中国;贸易战已扩展到科技战、外交战、金融战以及对人文交流设限等方面的对立甚至对抗局面。这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就是使原来6.7%的底线再次被击穿,2019年全年的增长速度只有6.1%

三是今年突发的新冠疫情,使我们的经济增速在一季度陡然下降到-6.8%,这是几十年也没有出现的情况。不过二季度已回调,1-6月增速是-1.6%。估计三、四季度能够把今年的增速扳到正值上。不过,经过三重因素的叠加,经济增速回落带来的市场预期并不好,现实生活中诸多矛盾进一步凸显。

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之复杂前所未有。贸易战必然是一个打打停停的中长期过程。我们需要在处理一系列挑战性问题中,力争和美国方面斗而不破,力争延续中国的和平发展和崛起。尽管我们取得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阶段性胜利,但前景还不很确定,由于目前全球疫情态势,我们的防疫抗疫工作要常态化,经济生活要与防疫工作同时进行,对疫情进行有效控制、收敛和最终将它消灭。

中央指出,现在一些主要问题都有中长期特征。我们可能要经过5-10年的努力,让我们的国民经济以可能还要比6%稍低的增长速度完成L形的转换,以中高速的高质量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使中国成为高收入经济体,这是我们的战略性目标。

尽管在中长期我们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但中央的基本判断是,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

从客观条件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当然中国目前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我们的工业化、城镇化还有相当可观的空间。中国最后消除二元经济结构这个发展中国家的特征,要经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既说明我们的差距,也意味着我们还有非常可观的成长性。我们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可以较高速地推进这样一个现代化进程。当然我们需要动态地优化现代化的战略策略组合。

利用中国自己的成长性,把握好我们的韧性与回旋余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用现代国家治理的制度创新,带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提升我们的全要素生产率,发挥出我们的发展潜力。这个过程中,最值得我们把握住的、能够做出正确选择的确定性因素,就是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在改革深水区攻坚克难,啃硬骨头,解放生产力;同时继续参与全球化,化解逆全球化的不利影响。

对内循环的学理逻辑的理解

第一,内循环为主与稳中求进、扩大内需的方针是一脉相承的。

扩大内需,是从我们已经形成的巨大市场规模这一基本国情出发,考虑到经济低迷时期,我们有可能也应该利用一系列的政策组合,调动和扩大国内需求,拉动有效的供给加以回应这样一种循环。“内循环”这一表述,强调了扩大内需首先形成的是基于本土市场潜力的有效供给的回应;而内需得到的有效供给的回应,也必然伴随着我们推进开放所带来的外部的回应。内循环为主,意味着工业化城镇化一轮一轮地扩大、接纳进入城镇的农村人口;一轮一轮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换代,一轮一轮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人力资本的培育,随着人民收入的提高不断地释放巨量需求,而得到本土和外部的有效供给回应,支撑经济循环。

第二,内循环为主,将更为倚重本土雄厚的市场潜力的释放。

我们现在有必要更多地依靠已经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形成的市场潜力,进一步做好自己的事情。这合乎改革开放、促进生产力发展、发展动力体系升级的顺序。

上世纪80年代,我们提出国际大循环理论,那时我国的基本情况是国内市场还处于初级发育阶段,内循环可以调动的潜力比较有限。通过沿海开放,两头在外、“三来一补”,不仅扩大了出口型工业,也带来了国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商品经济意识,加快了本土的资金积累。而今天,我们的市场机制有了很大发展,虽然还需要进一步地完善,但毕竟有了一个可依靠的、支持内循环的本土市场基本盘。当然,国内国际双循环是相互促进的,但是合乎逻辑的情况是,国际大循环的分量要调节,内循环的分量要提升。

第三,内循环为主体现了防风险、稳增长、把握升级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思维。

我们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要考量“做好自己事情”的主动权如何更好地把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要有能力对自己内部的因素进行调控,利用内循环为主的经济运行,加上内外循环的相互促进。这是一个更明确表述的战略方针指导下的发展格局。

综合上述背景和学理逻辑,就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内循环为主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内循环与外循环的关系

内循环和外循环是相互促进的,也就是相得益彰的,这是一个完整的框架。讲内循环不要忘了外循环。而“内循环为主”有非常明确的对经济结构特征的把握。而且双循环的相互促进,应该放在改革开放发展的系统工程之内理解。

第一,注重内循环为主,绝不意味着重回闭关锁国,而且是在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道路上,更有风险耐受力的行稳致远。

第二,注重内循环为主,是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过程中寻求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体系的升级。升级离不开继续以全面的开放来催化和促进改革。目前改革到了深水区,我们需要取得决定性的成果,还需要克服许多困难。开放在客观上就是在催化和倒逼改革。中央如此看重自贸区概念,要求多轮复制,就是要进一步以开放促改革。建立带有示范效应的粤港澳大湾区、在海南打造全球性自由贸易港等战略举措,都体现了这个战略意图。

第三,注重内循环为主,要坚定不移推进产业结构和国民经济综合水平的升级和发展。当然这离不开继续以全面开放对接全球合作竞争的市场检验和内外相互的造就。我们不否认大国之间有竞争,中国也一定会守住底线,但是我们还要坚持和平发展。

一方面,中国的发展有益于全球,我们对全球经济增量的贡献越来越显著;另一方面,中国只有加入国际竞争,才可能完成从全球产业链低端向中高端的攀登,才能实现现代化。这两方面的相辅相成,是供给侧创新带来的共赢境界,以及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机遇。我们时代的主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这个主题现在虽然遇到了挑战,但是方向并没有变。中国应该在改革开放、实现发展硬道理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去实现自己的和平崛起。上述这些认识,可以落脚于以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实现中国现代化这个战略命题。

(编辑  高梁)



* 贾康,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政协参政议政专家库成员,财政部财政研究所原所长。

相关阅读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

2023年10期

总期号:29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