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宝钢之路:社会主义国企能够搞得更好

本刊编辑部 来源:《经济导刊》2017年10期 2017.11.06 11:45:21

 

编者按:

    20169月,宝钢五位老领导谢企华、朱尔沛、张浩波、沈成孝、关壮民联名给时任宝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乐江写信,他们建议:把宝钢30多年来所走过的生机勃勃的改革、创新历程做一个完整的回顾,向社会呈现出来,以此作为宝钢对当前中央深化国企改革的支持和贡献。徐乐江董事长对他们的建议高度重视,决定立即组织专业团队,完成这项使命。宝钢人本着尊重历史、面向未来的原则,全面深入分析、总结了宝钢的改革发展之路,载入宝钢人自己编著的《黎明与宝钢之路》一书。

 

中国最大的工业投资项目

19781223日,就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发表公报的这一天,宝钢工程作为党中央、国务院在改革开放后决策的中国第一个特大型现代化建设项目,在上海吴淞口举行了开工典礼,打下了第一根桩。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建设工程史上投资和引进规模最大的工业投资项目,举世瞩目,举国关注。

十年动乱结束后,全国上下都急于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宝钢的决策正是在中国百废待兴的这个历史大背景下做出的。

钢铁工业在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工业现代化进程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在参加武钢一号高炉点火仪式时就指出:“一个是粮食,一个是钢铁,有了这两样东西,就什么都好办了。”我国曾尝试了不同的建设发展模式,积累了经验也吸取了不少教训。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引进了计划经济模式。1958年发动了大炼钢铁群众运动,大搞“小土群”、“小洋群”,未能成功。1960年,中国年产钢1866万吨,日本为2200万吨。到1973年,中国年产钢2522万吨,13年仅增加了35%;而日本达到1.199亿吨;中国仅为日本钢产量的21%。1978年,中国钢产量为3178万吨,人均产钢0.03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8;同期,美国人均产量为0.5吨,日本人均产量为1吨。差距还表现在,中国钢铁企业生产装备普遍老化落后,钢铁产品的品种结构、生产技术都还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与日本相比,中国钢铁工业至少落后20年。

1977年,冶金工业部考察团从日本回来,提出应借鉴日本经验,要走新路,加快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1977年年末、1978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领导经过两次专门讨论,做出了建设宝钢的决策。197810月,邓小平访问日本,参观了新日铁君津制铁所,当即要求对方“你们就照这个工厂的样子帮我们建设一个”。

为适应经济建设要求,改变当时中国钢铁工业落后的状况,中央决策,在上海宝山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这是在我国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举全国之力,投资300亿元建设的特大型工程项目。

引进之初,宝钢建设方案曾经引发大范围的争论。怎样看自力更生和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关系?有些人担心引进的技术装备难以消化掌握,外国专家一旦回国,机器就开不起来;担心靠进口铁矿石会受到外国人的牵制。当时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冶金工业部长还受到了质询。中央领导,特别是邓小平、陈云、李先念等老一辈领导人高瞻远瞩,坚定不移地支持宝钢的引进工程,他们对宝钢建设的问题亲自过问、研究、部署,亲临宝钢视察调研,在关键阶段果断决策,指明了方向,使得宝钢的引进与建设得以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

    黎明的“第一把火”

建设宝钢的消息传出后,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5万余人组成设计、施工大军,奔赴宝钢建设基地。然而,项目的引进与建设并不顺利,经历了抢建、停建、缓建、续建的曲折过程。1983年,时任冶金工业部第一副部长、党组副书记的黎明,在宝钢一期工程建设进度脱期三个月的困难时刻,被中央调到宝钢任职。在全国上下的关注下,黎明深知自己肩负的是千斤重任,背负着人民的期盼与嘱托。

黎明是“宝钢功勋人物”,他在宝钢任职15年,经历了宝钢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整个历史过程。

黎明号召宝钢人“不忘300亿元建设投资,要交上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不辱使命,向世界展示展示中国企业的能力!”他率领团队立下誓言,不辜负人民的期望,要建好宝钢、管好宝钢。

如果沿用传统的建设工程的办法,宝钢的工程拖期很难得到解决。此时,国外专家普遍不相信中国人有这个能力,中国没有建设现代化钢铁企业的经验。宝钢这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由大量的单项工程组成,这些单项工程分为三级:一级项目有30个;二级项目230个;三级项目1150个。外方专家向冶金工业部提出,按照国务院正式宣布的投产日期——19859月来推算,工程实际进度已脱期3个月,此时距离“859”只剩下两年时间。

刚一上任,黎明就马不停蹄,深入工地调查研究。他检查了1223个工程项目,列出了七大危险工程,并迅速找出了工程难点。“病情”掌握了,“病根”到底在哪里?众说不一。黎明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工程管理模式落后。在宝钢这个特大项目建设的诸多因素中,系统而科学的工程管理将起到重要作用,需要对传统管理模式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

宝钢工程指挥部决定引入当时先进的“以工程总进度为核心”的工程管理模式,并果断采取了两项关键措施:首先,公开脱期信息。通过《宝钢战报》(《宝钢日报》前身)把脱期项目、脱期时间和责任单位公布出来,从而增强了建设者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其次,按照钢铁联合企业生产流程,制定了一个全新的系统工程总进度表,黎明要求建设单位务必牢记:投产并不等于工程竣工。

198310月,宝钢一期工程脱期信息公布之后,一时间舆论哗然,各方面纷纷打电话询问:脱期这么严重,能不能按时投产?是谁指示公开刊登的?竟然是刚刚上任一个月的宝钢工程总指挥黎明!为何公开?而黎明认为,要把真实的困难告诉群众,只有依靠职工群众的智慧才能化险为夷。

到宝钢上任后,整整一个月,黎明没有公开讲过只言片语。他几乎走遍了工地的每一个角落,一个月下来,整个宝钢就像一张清晰的立体地图刻在他的脑海里。红红火火的施工现场背后是工程脱期这一危机。黎明要工作人员拿施工网络图来看看,而施工网络图竟然拿不出来。“这么大的综合工程,没有一个全盘的网络安排,怎么能保证齐头并进、综合协调?

宝钢工程亟待科学有效的工程投资管理措施。“我们总脱不开战争思维,干什么都是大会战,拼人力财力,留下许多后遗症。为什么不能科学、冷静地按网络图施工?”黎明发火了。公布工程脱期情况,是黎明来宝钢后的“第一把火”。他要让干部职工明白真实的工程进度,唤起大家的危机感。在黎明率领的宝钢工程指挥部的科学指挥下,宝钢建设者们齐心协力,不但抢回了拖后的3个月工期,还提前半个月实现投产,而且干净利落,不留尾巴,实现了“工期确保、质量提高、投资不超”的目标,在我国钢铁工业建设史上,前所未有地实现了全方位一次性投产成功。

宝钢创造了“以工程总进度为核心”的工程管理模式,当时在中国工程建设领域属重大的管理创新。这一工程管理模式的成功经验主要在于:首先,现场施工管理把确保总进度作为一切工作的纲,项目决策按合理、先进的原则确定工程建设的总进度,各项工作围绕总进度开展,设计、设备等都按总进度的要求确定交图交货进度。其次,对总进度必须进行过程跟踪和动态控制,使之始终处于有效受控状态,从而对各个环节起到相互协调的作用。最后,在组织架构上,采用“指挥部——项目组——施工队伍”三层级控制。改变单一的以完成投资为依据的传统考核方法,既考核投资完成情况,又重视考核工程的实际进度。核心是确保总进度“后墙不倒”。

在特大型工程建设中积累经验

质量是宝钢工程的生命。宝钢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是全员参与的全要素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活动贯穿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并在不同阶段各有侧重。

在宝钢一期建设工程中,投资全过程目标管理模式助力宝钢走出了一条“建设高水平—产出高效益—资本高积累”的投资管理之路,也为实现特大型工程建设过程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了宝贵借鉴。

在宝钢二期工程建设过程中,摸索出“四结合”的新鲜经验。“四结合”就是设计、施工、设备和生产四个方面相结合,是一种合作体制和管理方法。宝钢通过实践的经验积累,创造性地提出将设计、设备制造、施工和生产“既互相制约又互相依存”的力量统一到工程建设上来,形成完整的管理模式,实现了四个目标一致、广泛协同、取长补短、优势叠加、共同进步。这既是宝钢工程建设实践的一项创新,也是宝钢一贯制管理思想的发展,体现出国有企业体制优势和政治优势。

在宝钢三期工程建设中,由于投资主体发生根本转变,“四结合”进一步贯穿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全方位、全系统,并在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各有侧重。“四结合”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以市场为纽带,以合同为基础,建立了规范的合作关系,进而以建设精品工程为载体,以实现双赢、多赢为共同目标,形成了稳固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四结合”的协作模式还加强和改善了国内设备制造单位与施工、生产和设计单位之间的关系,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冶金行业设计能力与装备制造能力的同步发展。

以往钢铁企业扩建,通常是单独建新厂,老厂、新厂管理班子互相独立。这种做法不但增加了岗位定员,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产进度,降低了工作效率,不利于工程项目的生产准备。黎明充分总结老钢铁企业扩建工程“一厂变两厂”的教训,决定在宝钢三期工程推出“老厂管新厂”的管理模式。就是新建一个与既有工厂同类(或类似)的工厂,依托既有老厂的人员、技术和经验,而不是另起炉灶建一个新的运营管理班子,由一期、二期老厂管理新厂,这在当时的钢铁业内是一个创举。黎明认为,老厂管理新厂,使老厂一分为二或一分为三,能够使宝钢三期工程尽快做好生产淮备,尽快掌握新技术,尽快培训新员工,最大限度地精减人员,提高工作效率,把老厂的经验教训带到新厂。得益于“老厂管新厂”的管理创新,以及生产人员的提前准备和“新老混搭”,宝钢三期工程生产准备更加充分,有条不紊。

宝钢工程建设投资管理的思想精髓是,推行工程项目总投资全过程的目标管理,以控制项目总投资为目标,在工程项目全过程实施全方位投资控制。宝钢三期工程建设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为623.4亿元,除国家进口税返还外,其余资金全部由宝钢自行筹措。黎明领导团队依靠技术和管理创新,实现了投资控制目标,实际投资额比总概算节约了4%以上。这标志着宝钢已经形成了自筹资金、自我发展的市场化机制和能力。

 

引进、消化、创新三部曲

    自主集成创新的三个发展阶段

宝钢的建设对于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通过成套设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宝钢实现了硬件方面的赶超,使中国钢铁工业技术装备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至少缩短20年。

国内很多引进项目往往免不了“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现象。国家投入巨资,引进当时最先进的钢铁生产技术装备,是希望宝钢能在引进的基础上进行“高起点创新”。1984215日,邓小平视察宝钢时题词:“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为宝钢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指明了方向。

从宝钢一期工程投产到建成千万吨级钢厂的15年间,宝钢始终立足高起点的“引进—消化—跟踪—创新”,并建立了一整套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体系。

1985年,黎明在干部大会上提出“引进消化、跟踪移植、开发创新”的宗旨,他提出,要真正缩小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就必须引进世界一流的,代表当今技术发展潮流、成熟可靠的新技术。引进二流技术或过时技术虽然在一定时间内可以扩大生产能力,得到一些短期的经济效益,但不能提高技术能力,更谈不上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宝钢不能重复引进。高起点引进正是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以高速赶超世界先进企业,最终达到世界一流。这是宝钢后发制胜的战略抉择。

宝钢一期、二期工程引进的技术、设备和工艺,是日本、欧美国家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不同流派技术的综合,是当时国外钢铁企业一流水平。其冷热轧加工、钢铁冶炼、炼焦化工等全部技术建立在当时的电子、液压、传感、控制、计算机和通信等最先进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包含着数百项专利使用权和技术秘密。

宝钢坚持自主集成创新、努力提升设备国产化率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全套引进。“在建设初期,我们对当代冶金装备、工艺尚知之不多,还没有形成掌握现代钢铁企业工艺装备的设计制造和生产力量以及社会上的协作力量。因此,我们强调要老老实实地引进。”黎明道出了此阶段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必要性,同时也表明了,宝钢工程的雄心不止于提升中国钢铁工业的生产水平,还肩负着协同促进中国冶金设计、装备制造快速发展和整体提升的重要使命。

第二阶段是成功地消化吸收国外技术,实现部分国产化。二期工程,冷轧是中外合作制造的,热轧、连铸依托中外合作设计和合作制造,高炉、烧结、焦炉基本立足国内设计、制造。设备国产化率一期工程为12%,二期工程达到61%,尤其是机电设备的自主安装和调试技术有了长足进步。工程设备安装精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连铸机的安装精度甚至超过了外方标淮。

第三阶段是逐步形成自主集成创新机制阶段。在三期工程建设中,工程设备以国内设计和制造为主,对国外技术并不是照单全收,而是“选择”引进,将设备国产化率进一步提升至80%以上,达到了“以我为主、兼容全球先进技术”的工程建设模式。

在第三期工程建设中,宝钢努力追求集合世界冶金行业最先进技术,以“点菜式”搭建各国钢铁设备供应商同台竞技的舞台,吸引他们拿出最好的技术装备,以经济合理的价格参与竞争。三期工程建设,宝钢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243项,其中属世界领先水平的就有158项。高起点的技术引进不仅保证了宝钢技术装备的先进性,也为宝钢实现“高效益”提供了前提,为宝钢的技术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国外先进技术,宝钢不但敢于引进,而且善于引进,在确保技术先进的前提下,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在引进过程中吸取老企业的教训,在引进设备的同时要引进技术软件(专利和技术秘密),让外商承担总承包责任,投产初期进行严格的设备功能和工艺参数考核,达不到要求的,对方必须赔偿。仅一期工程,宝钢就向供应商累计索赔人民币1600多万元。三期工程建设恰逢国际技术市场不景气时期,于是宝钢在对外采购谈判时,要求对方无偿转让制造技术和专利技术,获得了一批最新技术成果。

宝钢在建设初期就十分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1978年至1991年,宝钢的一期工程引进专利155件、技术秘密416项,主要集中在炼铁、炼钢、钢管等方面的技术;二期工程引进专利108件、技术秘密748项,主要集中在炼铁、炼钢、热轧、冷轧、化工等方面的技术,为技术的自主集成和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了自己的东西,说话才硬气

对于消化吸收引进的技术,宝钢人走过了一段艰辛的道路。一期工程成套引进后,在投产前,宝钢建立了消化引进技术的责任制,实行从对外谈判、消化资料、出国培训、安装调试到投产验收都有专人负责的“一贯制”。为消化引进技术,共组织了81个科研攻关项目;各生产厂、部、处根据本单位关键课题确定了620个科研攻关项目。结合宝钢实际,制定各种技术指导资料和规程,真正吃透和掌握先进技术,保证了一期工程的顺利投产、达产和达效,并为后续工程不断提高国产化率创造了前提条件。这一时期,黎明一直强调,引进的东西要吃透,在吃透的基础上再创新。

1988年2月,宝钢开始着手科研体制改革,并提出了一套以“科研经济效益提成奖励”为主要内容的科研承包办法,从多方面鼓励科技开发。198810月,随着钢铁研究所的成立,宝钢对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消化吸收和开发的进程逐步加快,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宝钢一期、二期工程备件国产化达到47071项,国产化备件使用金额占全部备件消耗金额的56%,标准件中的轴承国产化率达到62%。

20世纪90年代初,宝钢进入改进提高、跟踪移植阶段。黎明强调,宝钢要跟踪国外新技术,特别是萌芽技术、刚开始研发的技术,不仅理论研究要跟上去,而且在实践中要移植过来。

为跟踪国际钢铁科学技术发展动态,宝钢设立了信息研究所。随后在原来钢铁研究所的基础上,增设了自动化研究所、设备研究所、信息研究所和前沿研究所等,成立了宝钢研究院(宝钢技术中心),对实验室和中试基地加大投入,向建设宝钢自己强大的研发机构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通过不断探索和完善科技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推进了宝钢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人才团队的建设;通过不断探索和完善宝钢产销研和产学研的结合,基本形成了以宝钢技术中心为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研发装备的能力。

在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后,宝钢在跟踪发展、移植国外先进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宝钢一期工程88%的设备是引进的,二期工程在引进更为先进的技术的同时,对一期工程的技术进行了移植和创新。通过合作设计或合作制造,使冷轧、热轧、连铸三大项目的设备国产化率达到44%;通过以我为主的设计和制造,使高炉、烧结和焦炉三大项目的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一批最新技术得到应用。在二期工程的二号高炉上移植了新日铁20世纪80年代才采用的无料钟炉顶技术,将三座300吨顶吹转炉改造为顶底复吹转炉,使宝钢跟上了世界钢铁技术的最新发展水平,为宝钢的技术创新奠定了雄厚而扎实的基础。到1994年,宝钢共开发创新先进技术165项,取得重大科研成果237项。

黎明说,宝钢科研分三个阶段:一是消化、引进;二是跟踪;三是超前,就是别人还没有做出来的东西,我们也要去做。不管是装备还是工艺,宝钢必须要有自己的东西,有了自己的东西,说话才硬气。

1992年,宝钢成立科技推进委员会、《宝钢中长期(至2000年)科技发展规划》组织了国内17家科研单位,成立专家组,进行规划的编制。1995年,宝钢组织制定了《宝钢1996-2010年科技发展战略》。1996年,宝钢召开科技发展战略研讨会,国内多位知名专家、教授参加,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对宝钢后来的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按照发展规划,宝钢加大了对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和新产品的开发,开展了包括钢铁短流程相关工艺技术研究、高炉喷煤工艺及技术开发、转炉复合吹炼、真空循环脱气精炼处理工艺及装备研发、钢管水淬工艺技术研发、渣处理工艺技术及装备开发等重要科研项目。一些重要产品如X系列管线钢、油井管、汽车板、热轧集装箱板和桥梁用钢等产品开发成功。宝钢的技术创新由过去的局部创新(点)开始,向更广的范围,向二次创新和集成扩展。

黎明强调,“开发新产品就是开发市场”,“制造新产品就是制造市场”;“现代企业的兴衰关键在于技术,要想保持第一流,必须有新的设备,新的工艺出现”。在他的推动下,宝钢提出“生产一代,试制一代,预研一代”的新产品开发策略,先后试制了超深冲IF钢、高合金芯棒钢、耐大气腐蚀钢、高强度焊接结构钢、电子工业用特殊钢板、X系列管线钢等新钢种;管线钢、石油管、船板钢、压力容器钢、造币钢等一系列产品可替代进口。高难度、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不断上升,1995年上半年即达到66.9%。为宝钢产品,特别是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保持市场领先地位打下了基础。

硅钢被公认为是“钢铁产品中的工艺品”,尤其是作为电力行业战略性基础材料的取向硅钢,更是被誉为现代钢铁业“皇冠上的明珠”。1997年,宝钢建设硅钢实验室,20085月生产出第一卷合格取向硅钢,122000卷取向硅钢顺利下线。历经10年艰辛,终于掌握了代表钢铁业顶级制造能力的取向硅钢工艺技术。目前,宝钢已实现高等级取向硅钢产品牌号的全覆盖,并出口至美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

2009年,宝钢成功研制核电蒸汽发生器用690U型管,成为继法国、日本、瑞典之后世界上第四个能生产该项材料的企业。世界各国核电站使用的蒸汽发生器用690U型管,属于核一级部件,代表着世界特殊钢发展的顶尖水平。实现该产品的国产化,不仅有利于我国摆脱长期以来对国外产品的依赖,提升国际竞争力,同时对保障我国核设备长期有效运行、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商用大飞机“一类关键件”起落架的300M钢,是我国大飞机国产化材料中研制难度最大的一种钢铁材料。由宝钢自主研制的300M钢已获得合格供应商资质认证。宝钢成为国内唯一的大飞机项目A类钢种供应商。

围绕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宝钢持续开展工艺创新。黎明经常说:“技改工作是宝钢进步的象征,不抓紧改造,明天的宝钢就是今天国内的老企业!”宝钢每年都要投入15-20亿元进行技术改造,对落后技术和设备及时改造和淘汰。一期工程是从日本引进的,为70年代水平,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对当时的先进水平也必须不断改造。一期工程投产后,宝钢实施完成了300多项技术改造项目,其中大多数属于设备、工艺和技术上的关键问题。高效率的技术学习、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以及大规模的技术改造,确立了宝钢“高效益”优势的可持续性。

宝钢一、二期工程投资建成了年产671万吨钢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黎明则认为,世界级钢铁企业的合理规模应该在1000万吨以上,国家每年仍需要大量进口电工钢、汽车板、镀锡板等高级钢材,为了满足国内发展需求,宝钢应该在一、二期工程基础上,以我为主建设三期工程,工程设备以国内为主进行设计、制造。19938月,国务院批准了宝钢自筹资金建设三期工程的可行性报告。三期工程至20006月全部建成投产。工程总体规划和设计全部由国内承担,国产化率超过80%(一期、二期工程的国产化率分别为12%61%),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冶金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

宝钢致力于企业科研机构建设。1989年,宝钢已有包括厂、部及设计院、钢研所在内的1200人左右从事科研工作。宝钢对国内沿袭数十年的生产和技术两套体系分立的管理模式进行变革,把科技工作纳入生产指挥系统,在多层次的科技管理体系中实行一元化领导。19977月,宝钢被上海市经贸委确定为全市首批9家技术创新试点单位之一,8月,又被国家经贸委确定为首批6家“全国技术创新试点企业”之一,成为首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长期以来,宝钢在国内外广泛开展产学研用合作,与国内知名院校共同组建多个工程研究中心和实验基地,联合开展高水平和超前性技术研究,还积极开展多形式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走出去,引进来,与澳大利亚四所大学共同组建联合研发中心,启动宝钢—伯明翰大学研发中心建设。所有这些举措,大大加快了宝钢技术创新的步伐,使宝钢总体技术装备水平继续保持世界一流。

宝钢实现了自主集成创新,装备自主化、国产化率的快速提升。不仅带动了钢铁工业的跨越式发展,而且促进了国内冶金行业设计和装备制造的同步快速发展。宝钢三期工程对国产设备的需求带动了国内各大重型机械制造厂和成千上万家中小型工厂,也提升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水平。

 

立足国际市场,赢得竞争优势

国家建设宝钢不是为了生产“大路货”,宝钢人追求的也不是与国内企业对比,而是向世界上最优秀的钢铁企业看齐。宝钢必须生产国家急需的、国内其他企业难以生产的、能与世界先进企业产品媲美的高难度、高附加值产品。

长期以来,我国钢铁产品结构不合理,低档次建筑钢用材比重过大,高档次的板管材比重太小。20世纪80-90年代,国民经济急需的关键钢材品种中,50%以上国内企业不能质量和数量上满足需要。

 

攻克国家急需的产品,替代进口

1980年,中国人民银行计划发行中国第一套1元硬币。任务下达后,造币厂在国内找不到合适的造币钢,只有从国外进口。1991年宝钢二期工程建成后有了自己的冷轧厂,立即组织攻关造币钢。从炼钢到轧钢,经过一系列试验,国产造币钢研制成功。199261日,中国人民银行用宝钢生产的造币钢发行了中国第一套1元硬币。这是中国第一次用自己的钢材生产硬币。

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发达国家,油气管线运输成为继公路、铁路、航空之后的第四大运输手段。由于运输安全要求极高,对管线钢制造要求非常苛刻。当时,国际高等级管线钢市场由日本、韩国等国的极少数钢铁企业把持,国内生产的管线钢只能用于低压输送。1990年,宝钢开始自主研发X系列高等级管线钢。1995年,宝钢生产的高等级管线钢首次实现了大规模替代进口。2007年,宝钢成为世界第四家成功试制X120高等级管线钢的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我国西气东输等输油气管线工程,并在印度、苏丹、土耳其等多个国家的重大工程中中标。

20世纪90年代末,宝钢开发出新产品171个牌号,转产112个牌号。其中IF钢(无间隙原子钢)、芯棒钢、彩电用钢等35项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压力容器钢、S级钻杆等50个新产品实现了以新产品开发顶替进口,X系列管线钢、石油管、船板、造币钢、汽车用钢等11个系列产品实现了部分替代进口。这些替代进口产品的研制和生产,极大地拉动了我国相关上游、下游产业的发展,为我国汽车、机械制造、石油天然气、航空航天、造船、家电、桥梁、建筑等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宝钢从起步就定位于生产世界一流的精品钢材。然而,这种高标准、严要求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建立差异化产品结构,不断进行新产品开发,要付出极其艰苦的努力。从1993年开始,宝钢对生产的品种结构进行调整,重点增加“双高”(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生产。随着三期工程的建成投产,宝钢生产出了汽车板、镀锡板等国内市场上的紧缺产品,使产品结构得到了很大优化,冷轧“双高”产品的比重大幅提升,不仅支持了我国汽车、石油、电子、家电等重点行业的发展,而且使宝钢经受住了国内外钢材市场急剧波动的市场考验。当国内钢材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之后,有些钢铁企业由于中低档产品过多,产品滞销,处境艰难,而宝钢凭借开发的“双高”产品,产销两旺,供不应求,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体现出品种结构的优势。

    05级冷轧板起步

所谓05板,是德国国家标准《冷轧低碳钢板和钢带》的质量等级代号。05级冷轧板,是生产轿车用钢板的最高级别,其对深冲性能和表面光洁度要求极高,主要用于冲压高级轿车的车门、车顶盖等8块外壳。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只有日本新日铁、德国蒂森、韩国浦项等少数几家钢铁企业能生产。国产、高档轿车用钢板大多依靠进口,轿车面板更是100%依靠进口。宝钢决策层敏锐地觉察到中国汽车工业即将迎来快速发展期。黎明开始斩钉截铁地推进05板的生产,要求宝钢人抢占先机。

轧制05板,需要炼铁、炼钢、钢坯浇铸、热轧、冷轧环环相扣,既考验一个钢铁企业各个单元的工艺装备水平,又考验各个工序的综合管理能力。宝钢虚心向样板厂德国蒂森钢厂技术专家请教,制定了酸洗、五机架主轧机、罩式退火炉、平整、剪切五大工序的工艺质量责任制。1990年,宝钢向上海大众供应了150005板,虽然只占冷轧厂全年生产计划的1.9%,但是由此改写了中国钢铁工业只能提供卡车或轿车内部用材的历史。

上海大众首先成为宝钢05板的主要用户,全国各大汽车制造厂也相继开始使用宝钢汽车板。紧接着,宝钢又成功开发出高强度含磷冷轧汽车板、汽车轮辋轮辐钢、汽车大梁钢、高强度镀锌板、热轧双相钢等汽车用钢,填补了轿车国产化的多项空白。此后,宝钢高等级汽车板的研发、生产不断登上新台阶。199912月,宝钢汽车板获得英国BSI(英国标准协会)颁发的QS9000认证,达到美国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著名汽车公司的供货标准,实现了进入世界“第一方阵”的跨越。随后,国内所有中外合资汽车厂,包括德国、美国、日本、法国等国的中外合资企业,都开始使用宝钢汽车板。2004年,宝钢自主研发汽车板高强钢。2013年,宝钢第三代高强钢全球订货。现在,中国公路上行驶的每两辆国产轿车中就有一辆用的是宝钢生产的冷轧板。

 宝钢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的战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日益显现。2005年,在宝钢投产20周年的时候,宝钢汽车板已占据国内市场半壁江山,并具备了向世界各大著名汽车厂供货的能力。高强度石油钻杆、油井管被国内各大油田普遍采用,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50%25%%以上,并出口到中东、欧美等市场。家电用钢、塑模钢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40%。高等级管线钢广泛用于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西气东输工程中宝钢以66%的供货量成为最大的管材供应商;在苏丹管线、土耳其管线等石油和天然气输送工程的国际招标中也屡屡中标。宝钢造船板通过了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挪威、意大利、中国7家国际船级社的质量论证。宝钢钢制易拉罐成为市场宠儿,占据国内易拉罐市场20%的份额,是国内唯一生产两片罐包装用材的钢铁企业。宝钢钢帘线盘条得到世界最大钢丝制品生产商贝卡尔特的认可,成为其战略供应商。宝钢高等级建筑用钢用于我国建桥史上工程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技术复杂、科技含量最高的特大型桥梁工程——世界第一跨度斜拉桥苏通大桥,打破了国外企业的垄断,获得斜拉索用钢全部供货合同。

制定宝钢的最高标准

黎明说,“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并不一定能保证用户使用的满意。到底什么是“宝钢标准”?在宝钢曾经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宝钢人得出了一致结论:“用户满意才是宝钢的最高标准!”

 关于“宝钢标准”,黎明还强调:“要彻底消除‘出口转内销’的观念,因为在世界所有的字典里没有这样的词汇。”他说,在不少企业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产品分外销标准和内销标准。在宝钢不要再提什么“出口标准”,产品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用户需要。这是衡量产品质量的最高标准,其他的都没用。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宝钢了“信誉高于一切”的准则,按合同组织生产、交货,坚定地完善企业经营机制。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要好钢,找宝钢”的良好形象和信誉在用户中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黎明就说: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是生命攸关的问题。如果不能在国际市场上竞争,不能比国外产品的效益高,那么宝钢存在的价值就不大。当各行各业都在做“入关”准备时,宝钢要做的准备也很多,比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际财会制度等。无论做何种准备,目的就是一个:贸易与国际接轨。一旦恢复我国关贸总协定国的地位,面对国内外竞争激烈的市场,宝钢怎么办?当然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各国的钢材涌入中国市场,而是应该设法将我们的钢材打入国际市场。

在“入关”前,国内市场钢材紧俏,宝钢却千方百计把产品拿到国际市场去销售,让各国用户横挑鼻子竖挑眼。有些人想不通,认为是自讨苦吃,黎明则认为,走入国际市场,多经受一些严格的批判和检验很有必要。为了缩短与国外产品的差距,在当时钢材的国内价格高于国际价格的情况下,宝钢自1990年起,坚持每年拿出10%左右的产品(其中30%以上是“双高”产品),出口到日韩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接受国外最挑剔的用户的检验,与世界先进企业同台竞争找差距,这已成为宝钢的经营惯例。宝钢决策层认为,决不能满足于公司在国内市场的业绩,必须把宝钢置身于国际竞争的大环境中,才能快速成长。

随着产品档次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宝钢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日益提升。1994年,宝钢出口钢材首次突破100万吨。1993-1998年,宝钢累计出口钢材696.54万吨,用户遍及世界五大洲2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销往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品占出口总量的70%以上,创汇数十亿美元。

宝钢的海外经营是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出发的。从1993年开始,宝钢就在海外设立经营机构,从事钢铁产品、冶金原料贸易及远洋运输、工程装备等业务,到20世纪末,已在亚洲、大洋洲、欧洲、非洲、美洲设立18家海外公司或办事处,用户遍及五大洲23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达到10亿美元,构筑了稳定的全球营销服务网络。进入21世纪,宝钢实施“从中国到全球”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建立靠近用户的钢材剪切加工配送中心,进一步完善钢材海外营销服务的市场布局。为确保进口优质铁矿石的稳定供应和成本优势,2001年、2002年,宝钢分别与澳大利亚哈默斯利、巴西淡水河谷两家著名铁矿公司合资办矿。宝钢还加大多元产业海外业务的开拓力度,不断提升多元产业的国际化能力。

 

历史需要做出结论,历史已经做出结论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将“宝钢”和“黎明”这两个名字紧紧相连。认识黎明,这个宝钢创业和建设的领军者,就能从更深层次认识宝钢,真正了解什么是大型国有企业的优秀企业家。黎明是“宝钢功勋人物”,经历了宝钢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整个历史过程。在宝钢,他一干就是15年,直至1998年以72岁高龄从宝钢集团董事长岗位上离休。在黎明担任宝钢“一把手”期间,宝钢经历了“上马、下马、再上马”的一波三折;经历了“抢建、停建、缓建和续建”;在建设、生产并行阶段,宝钢又经历了产品价格从国家统一定价到“双轨制”,到完全市场定价,经历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并很快融入全球市场竞争,在世界同行中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一分子,进入世界一流企业行列。黎明及其领导的团队,带领宝钢创立了中国钢铁工业现代化发展的新模式,闯出了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持续创新的“宝钢之路”。他们用宝钢模式和“宝钢之路”印证了伟人邓小平视察宝钢时的预言“历史将证明,建设宝钢是正确的。”

“宝钢之路”为中国快速推进工业现代化提供了道路自信的实证案例,宝钢的成功为我国改革开放国策的正确性提供了经得起时代考验的历史证明。宝钢的发展使那些动辄将国企冠以“低效”“垄断”帽子的论调不攻自破。宝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其创业历程和成功实践,特别是宝钢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不断改革创新、一路摔打成长的故事和经验,是中国工业现代化道路探索与发展中积累的一笔宝贵财富,也将为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提供积极有益的借鉴。

如果我们进一步从多层面、多角度展现宝钢的发展路径,展现改革开放大环境下,宝钢如何从零起步成长为全球范围内的行业领袖,展示中国实现两个百年发展目标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将是对改革开放的最好纪念,也必将进一步坚定我们对中国发展道路和改革开放的自信。

 

(编辑  高梁)



¨ 本文由季节根据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编著的《黎明与宝钢之路》(20179月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编撰。

相关阅读

本刊编辑部

《经济导刊》是中国中信集团主管,面向全国及海外公开发行的中央级大型中文类核心期刊。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4年01期

总期号:296期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