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提高税制国际竞争力

许善达 来源: 2019.08.22 13:15:25


 

分析税收对实体行业的支持,有两个角度很重要,一是宏观税负水平,二是税制的竞争力。这两个问题不仅仅是理论问题、原则问题,更是国家的战略问题。

辩证看待宏观税负水平

中国的宏观税负应该设定在什么水平?一种观点认为,我们的宏观税负应该不断地提高,理由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宏观税负不断提高就可以让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另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国家近些年的宏观税负水平不高也不低,应该维持目前的比重,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就是例证;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宏观税负已经偏高了,应该适当降低。

这个争论持续很多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用了一个“稳定宏观税负”的表述,很多人据此认为,我们的宏观税负水平是比较合适的。坦率地说,这说明决策层认为“宏观税负”问题需要时间来考虑,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税收调整政策,而是一个战略问题。2016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降低宏观税负,中国财税政策开始重大战略调整。

很多人分析宏观税负高低时,总是和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的宏观税负平均指标比较,并以此判定我国宏观税负是否需要调整,这个方法是错误的。因为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快慢、政府开支的多少等等,差别很大。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开支和其他国家有很多差别。比如,我们现在社保的负担较重,面对降率、降费压力,要加强国防建设等等,政府没有钱怎么办?每个国家的支出需求不可能完全一样。

所以,宏观税负更多的趋于政治判断。宏观税负的高低不在于指标的大小,而在于我们对当前国家发展阶段的政治判断。要随着国家不同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国际战略的发展,根据当时的情况来决定什么样的宏观税负水平才是适当的。

重视税制的竞争力

我们都知道,税收的基本功能,一是为政府提供收入,二是调节居民收入差距,包括地区间、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也包括老百姓收入的差距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税收的竞争力功能越来越凸显。全球化最大的变化是经济体从封闭走向开放。过去,资源只在封闭经济体里流动,政府动用多少资源,如何创造、分配财富,是封闭经济体内部的事情。全球化后,税制设计虽然仍是一个经济体的主权问题,但资金、财富、人员的流动,政府不能完全控制。一个经济体要维持一定的发展,创造财富非常重要,在经济萎缩的情况下,没有新增财富,税收调节收入功能的发挥就受到很大的局限。所以,在全球化情况下,经济体的税制竞争力功能越来越重要。如果税制有竞争力,就可以吸引投资、财富、人才,这样就培育了税源,进而有新的财富进行分配。

历史上有这样的先例。20世纪80年代,美国和日本爆发尖锐的贸易战、投资战,美国和前苏联也曾长期争霸。1987年里根政府开始减税,促进了90年代美国信息产业的突破、发展,美国经济持续向好,直至1998年克林顿政府首次出现财政盈余。美国信息技术的发展,远远把前苏联和日本甩在身后。美国的领先不是某个产品、某项技术的领先,而是整个科技生态的领先。现在,其他国家可以在某一项技术上与美国的某个企业竞争,但在整个生态上,目前任何一个经济体还难以和美国比拼。

特朗普上台后宣布大规模减税,一开始很多人认为他不可能成功。但实践证明,特朗普的减税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海外的几千亿美元资金回流到美国,对美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高科技产业的投入都起到很好的作用。

2016年我国政府就考虑减税问题,要降低宏观税负,并逐步推出营改增、降低个人所得税以及降低社保负担等举措。最近,李克强总理特别强调了增值税的留抵税款制度,将来还要放宽条件等等。政府减税的目的就是提高税制的国际竞争力,让中国的经济保持适速增长,在中美贸易战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编辑  三友)



* 许善达,原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联办财经研究院院长。

相关阅读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4年01期

总期号:296期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