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何镜堂:为发展的中国而设计(上)

来源:本刊编辑部 2019.03.15 09:19:45

 

 

在祖国大地上,能和山岳河流共参日月的,莫过于那些不朽的建筑。徜徉在它们身边,我们或有登临的激情,“念天地之悠悠”;或有抚摸的热望,指尖轻触之处都是沧桑。从来羡慕建筑师,能作广厦华屋,改变大地的风貌。这是《何镜堂传》[1] 引子中作者的感叹。

何镜堂,建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现代建筑师的杰出代表。何镜堂始终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创新设计道路,不断探索产学研三结合的发展模式,并以突出的技术优势和饱满的民族情怀主持设计了一大批社会广泛认同并产生巨大国际影响的建筑产品,这些产品展现出其传承、创新与坚韧的精神。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基础设施和城镇化建设规模的持续增加,中国建筑事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对于中国的城市建设问题,习近平主席提出要“留住城市的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这正是何镜堂一直坚守的理念。在当代中国建筑设计当中,各种各样的主义,各种各样的思潮喧嚣不已,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此起彼伏,但是何镜堂一直在持续践行他的“两观三性”论(总体观、可持续发展观,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这种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对中国建筑界和建筑教育领域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何镜堂的建筑思想立足于现代建筑理念,兼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充分的民族自信。他始终坚持建筑设计要直面发展中的中国,要与自然、文化、生态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并创新性地提出了“两观三性”的建筑理论体系,主张因地制宜,因题而异,用富有时代精神的建筑语言刻画中华文明的地域特色。他的许多作品,代表了中国主流建筑师群体在这个变革时代的孜孜探寻——寻找一条体现中国当代、本土特色的设计道路,一条中华民族从古老和传统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道路,并重建自信的文化之路。

当我们打开何镜堂的作品集,从南国街市的旧城改造到泱泱大国的恢弘馆所;从雪域高原的博物展览馆,到繁华都市中心的文化呈现;从对侵略者屠杀同胞的控诉与愤怒,到对大地震中逝者的默哀;从数以百万计平方米城市住宅的温馨,到200多座大学校园的美丽……何院士创作思想的高度,以及作品的广度,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朝气蓬勃、日新月异的中国的发展,折射了一个激变的、在继承中寻求突破的时代的波澜。他所塑造的物质与精神的世界将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这些建筑作品是对中国的历史变革非常重要的记载。

 

奠定创作的思想基础

 

1938422日,何镜堂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市。新中国成立初期,整个国家洋溢着昂扬向上的精神;百废待兴的新中国,需要培养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在中学课堂上,老师说,建筑师是半个艺术家、半个科学家。老师的话启发何镜堂萌生了学建筑的想法,他意识到,建筑师将是最契合他理想的职业,他要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1956年,何镜堂考入华南工学院(后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入学之初,他的第一个感悟就是,建筑师的使命不是躲进书斋去建象牙塔,他必须了解现代生活,体验时代潮流。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五年本科学业,继而报考研究生,师从岭南现代建筑创始人、一代建筑大师夏昌世教授,攻读民用建筑专业。夏教授曾留学德国并获得博士学位,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有深厚的研究功力。夏教授亦中亦西的文化学养给了何镜堂很大影响。

文化大革命期间,何镜堂研究生毕业后下乡到农村插队。在此期间,他结合实际,认真阅读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努力领会如何用辩证法的眼光,在纷繁复杂的事物面前抓住主要矛盾;以及因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分析具体问题的思维方法,磨砺认识事物本质的洞察力,奠定了后来从事建筑创作的哲学思想基础。

后发者的成功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进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何镜堂被压抑多年的激情又被点燃。他从率先开放的广东感受到经济发展的活力。经过几年的努力,1983年他终于如愿以偿,调回母校——华南工学院任教。此时,何镜堂已经45岁,虽是大器晚成,但他相信自己、相信中国发展的未来。他说:“常言三十而立,我要五十而立。”

回母校的第三天,何镜堂就得知深圳八大重点文化设置之一——深圳科技馆将要举行设计竞赛的消息,于是果断决定参加竞赛,不放过这个机会。深圳市政府对科技馆的设计寄望甚高,市长要求“让后人看后一辈子忘不了”。何镜堂夫妇奋战了20天,拿出了设计模型。这是他们的第一件作品。第一炮就打响,一举夺标成功。深圳科学馆建成后,何镜堂获国家和省级多种奖项,完成了建筑生涯中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工程。在建国60周年时,还被中国建筑学会评为全国最优秀建筑奖。

 

扬起事业的风帆

 

1985年,何镜堂和莫伯治共同主持设计位于广州越秀区新发掘的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在这座古墓博物馆的设计中,他力图体现出既能传译两千多年前的历史文化,又能体现时代和文化气质的元素。他们的设计,是一组尊重历史、尊重环境、造型与历史文化内涵相沟通,而且体现了现代建筑特征的古墓博物馆。这个项目获得了国家优秀设计金奖等许多重要奖项,并以其很高的文化品位,被列为20世纪世界优秀建筑精品,首批历史文化遗产。

何镜堂的事业扬起了风帆。此时,他又一次站在人生选择的路口。他夫人的父母兄弟都在美国,希望他们夫妇到美国去发展。当时正值出国热潮,在旁人看来,这是不容错失的机会。但理性告诉何镜堂,要实现自己的建筑理想,只能立足在脚下这片土地。对事业执着的追求,使他决然送走夫人和孩子,自己单独留了下来。

1992年,何镜堂接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院长。1996年,他就任华南理工首任建筑学院院长,兼博士生导师。从此,他从以设计为主转到设计与科研教学相结合的路上。他根据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尝试将研究生的培养定位在理论与设计的结合上。1994年,建设部授予何镜堂为“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的荣誉称号。

1994年,何镜堂主持设计了位于虎门炮台的鸦片战争海战馆。对这一组靠山面海,历史性、艺术性很强的纪念性建筑群,他采用了抽象与具象相结合的设计手法,将许多重要的象征意义糅到建筑语言中。从不同的角度看建筑群的立面,犹如翻开的书页,象征着虎门海战翻开了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历史篇章。海战馆的设计获得了教育部一等奖。

20世纪90年代末,何镜堂进入了创作高潮。他以饱满的工作激情,接下了很多工程,几乎每项工程都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项。1999年,何镜堂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他获得了中国建筑界最高奖——首届梁思成奖。

 

 校园建筑设计的掌门人

 

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和积累,何镜堂的建筑创作进入了井喷期。到花甲之年,他又开始了新的征途,他的创作视野从广东走向了全国。

上世纪90年代末,正值高等教育大发展阶段,对建筑师来说,这又是新的施展身手的机会。他主持了大量校园建筑的规划设计,被誉为是“校园建筑掌门人”。他的校园设计紧密契合现代教育理念,突出校园文脉和时代特色,得到各校师生极高的评价。现代教育强调人的素质教育,要求突出校园空间环境的人文化、生态化,空间布局的社会化、开放化。教学建筑则呈现综合化、组团化、网络化的倾向,有利于设施集中,资源共享。这和传统分散单幢建筑格局有所不同。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何镜堂在很多大学校园项目中,面对较多的约束条件,往往能因势激发创意,让方案恰有度身定做的贴切和个性,这也印证了达•芬奇所言:“力量从制约中诞生。”

2005年开始,何镜堂又主持设计了一批山区的校园规划。比如在重庆大学这样的获奖项目中,就体现了全新的山地校园特色。

多年来,何镜堂主持了100多所大学的校园设计,获得100多个国家和教育部优秀设计奖。2008年,华南理工大学逸夫人文馆荣获国家优秀设计金奖,这是我国建筑界的最高设计奖项。这一设计被建筑界认为是岭南新建筑的又一代表作,达到了国际水平。此时期,何镜堂还发表了数十篇有关校园规划设计的学术论文,并任国家教育建筑专家委员会主任。

 

令心灵震撼的建筑

 

有人说,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眼神,创作有特色的博物馆是每一位建筑师的梦想。

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南京大屠杀同胞遇难70周年,中央决定对1985年兴建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扩建改造。何镜堂领衔设计的“和平之舟”方案,从国内外13家著名设计机构的方案中脱颖而出。这是建筑界为之瞩目的国际设计投标竞赛。何镜堂意识到,这不仅是一组设计,而是要营造一个场所精神,是中国民族伤痕记忆的展示之所,是承载丰沛历史情感,凝聚民族记忆的建筑。

根据扩建工程“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理念,何镜堂在深入调查之后,确定了主题和清晰的定位。他认为,南京大屠杀是震惊世界的悲怆历史事件,在30万被残害的中国人“万人坑”遗址上的纪念馆扩建新馆,不仅是一个建筑设计,更重要的是营造一种震撼心灵的场所精神。为此,他运用了最适合的建筑元素、手法、材料和技术,围绕战争、杀缪、和平三个概念,营造出“折断的军刀”“死亡家庭”“和平之声”三个意境空间。纪念馆凝重的建筑造型所体现的深沉历史感,使中外参观者受到极大的震撼,在国际和平与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07年,外交部、中宣部等7个部委领导在视察大屠杀纪念馆后,盛赞工程设计为“世界一流,国内最好,国家标志性的战争纪念馆”。纪念馆建成后,国内外很多媒体称其可与美国浩劫纪念馆、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等世界一流的二战纪念馆相媲美。

2008年,大屠杀纪念馆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121211日,在南京大屠杀75周年纪念前夕,为表彰何镜堂为大屠杀遇难同胞做出的突出贡献,南京市政府授予他“特别贡献奖”。授奖当日,世界设计大师、柏林犹太人博物馆及美国“911”遗址总设计师丹尼尔•恩伯斯金参观了大屠杀纪念馆后称赞:“这是一个世界级的触动人心灵的作品。”

深圳建筑设计院院长、全国建筑设计院大师孟建民说:“这个纪念馆是我国一个典型性的原创性精品建筑。我国改革开放到本世纪初,在建筑设计领域是以仿学为主,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建筑设计开始强调并走向原创,何镜堂这个作品是代表中国建筑师走向原创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良镛说:“类似的建筑如柏林大屠杀纪念馆、华盛顿犹太人纪念馆等我都去参观过,各有千秋,但是南京纪念馆是成功之作,形式与内容统一,悲怆动人,简洁有力,气宇万千。我们现在的媒体似乎有一种倾向,对西方进行过多不确切的吹捧,对中国的成功之作却报道很少。”

 

顶天立地的“东方之冠”

 

何镜堂主持的国家级大型建筑设计项目接踵而来。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令全球瞩目,这是40届博览会以来,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中国人的世博梦已有一个世纪之久了。中国馆是此次世博会主题演绎的重要展示区和重要载体,承载了中国民众的无限期望。

中国对外开放以来,国家标志性建筑几乎成了外国建筑师的实验场。决策部门认为,中国馆要由已经成熟起来的中国设计师进行建筑设计,因而决定在全球华人中进行招标。

世博会组委会将中国馆的主题确定为“城市发展中的中国智慧”,它是国家精神和中国理念的集体体现之地,能够承载中国悠久灿烂的文明,同时也要弘扬时代的精神;它应该是缀起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这样宏大概念的佳作。

中国馆的造型必须在中国特色上做文章,以反映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谐共生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观。这是一个多重限制的命题作品,建筑师要对中国文化、中国建筑的特性有深厚的了解,具有将中国精神融入现代建筑设计的大思路、大手笔。

对这样的扛鼎之作,何镜堂没有畏难,积极参加竞标。他对中国馆定位的理解是:中国特色、时代精神。何镜堂对中国元素进行整合和艺术处理,通过中国器来整合中国元素,即表达了热烈向上的精神,又不失雍容大度的泱泱大国气概,中国的文化精神和气质在这里得以充分展现。

中国器——从中国文化印象(如传统意境、品格、色调、特征),中国文物器皿(冠、鼎、家具等),中国建筑元素(城市营建法则、建筑构架、斗拱等)中深刻领会,加以整合提炼,抽象出“中国器”的构思主题。其浓郁的中国风格和别致的造型得到评委一致好评,一路高歌,他的方案顺利通过招标。

立于黄浦江之畔的中国馆如托天耸立的巨鼎,雍容华美,稳健昂扬,被重新命名为“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其形神高壮,巍然挺立,风雨难摧,体现出正走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的古老国度刚劲磅礴的力量。

中国馆传达出一种强烈的中国感觉,明显地表达出了一个中国的意象;它的庄重感和仪式感,也整合了世博会的场所精神。对此,何镜堂说:“我们要把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向全世界做一次自信而友好的表达。他在讲解中国馆的创作理念时说:“假如一个馆设计出来,放到美国也行,放到巴黎也行,或者放到世界上任何国家都行,显然不是中国馆所追求的。开放的中国拿什么与世界对话,一定要用现代建筑语言交流。”在中国馆封顶时,何镜堂说:“这是中国建筑师一个沉甸甸的历史责任。中国馆凝聚了全体中国人敞开胸怀迎接世界的热情和心血。

中国馆以现代的技术和手法营造出中国传统建筑的意向,作为国家形象被广为流传。

20105月,世博会开幕,世博会规划总设计师吴志强向何镜堂致敬时说:“这是中国本土建筑设计师主导型的,自主创新的第一次集体亮相,我们联手完成了中国建筑界的崛起。

“何镜堂做成了一件顶天立地的作品!”意大利的一位建筑评论家赞叹。他认为,中国馆是中国建筑设计的一个分水岭,开创了中国建筑设计的一个新时代;从这里看到一位建筑大师的勇气和冒险精神。

20112月,中国国家宣传片亮相纽约时代广场,出现在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上,背景正是中国馆。

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七次会议通过继南京纪念馆之后,将进行第三期扩建,将建立世界法西斯中国战区胜利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建立纪念馆的使命,将诠释中华民族从黑暗走向复兴的艰难道路,永远纪念这一场伟大的胜利。南京政府直接将这一重大工程委托给何镜堂团队,20157月,纪念馆竣工。

在建国60周年时,中国建筑学会评选出的全国300项大奖中,何镜堂主持的设计占了13项,他荣获了中国建筑界的最高荣誉。

 

凝聚强大团队的向心力

 

现代建筑业早已不是靠个人单打独斗的时代,大型建筑设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已经远超过去的时代,其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化,建筑周期越来越短,依靠个人出成果的发展方式已不适应快速变迁的时代。只有聚敛团队的力量才能做大做强。

作为团队的灵魂,何镜堂凝聚了一个团结和谐的老中青结合的设计队伍,形成了稳定的组织架构,并追求团队合作共赢的模式。他的气质延伸到整个团队——一群如他一般充满激情和活力、勤勉而又宽和的年轻人,一个涵蓄了丰沛精气神的设计团队和研究团队,以及他所带的研究生群体,因为他不仅是建筑大师,也长期担任建筑研究院院长和建筑学院院长。他们体现了何镜堂的“两观三性”的建筑思想,传承与创新的理念。

 

为千年大计而奋斗

 

20174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省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党中央作出的又一项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对雄安新区的规划设计是千年大计。

雄安新区的建设牵动人心。2018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0年)》,新区的总体规划得到批复后,新区规划的顶层设计也已完成。

一个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000多名国内外专家,200多个国内外的团队,25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日夜兼程,推动规划编制工作。80周岁的何镜堂要为国家的千年大计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他精心设计,精心调研。2017年,他在雄安新区(198平方公里)起步城市设计的国际咨询被评为优秀方案。2018年,他的设计被评为雄安新区启动区(38平方公里)城市设计优秀方案。

海南自贸港海口江东新区的设立,是自贸区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江东新区作为海南自贸区的起步区,将以未来环境、未来网络、未来模式为抓手,打造中国海南开放的国际自由创新区,引领生态文明发展的未来花园城。江东新区面向泛南海经济圈,以自贸为核心,探索实现“贸易、旅游、科技”三个输出的重要使命。

“中国(海南)自由贸易新区海口江东新区概念规划方案”国际招标项目正式启动后,何镜堂率领他的团队奔赴海南,进行考察参与江东新区起步区城市设计。起步区是江东区先行开发地区,是未来重要对外开放区和生态CBD201893日,海口正式面向全球公开发布起步区设计方案国际征集公告,共有68家国内外设计机构和联合体报名参加了本次城市设计方案国际征集活动,在申请人资格预审会上,评选出6家世界知名设计机构,在海口江东新区概念规划国际招标成果基础上进行海口江东新区起步区城市设计。以何镜堂为主设计联合体以“江东筑梦,众智成城”的设计方案从6个团体中脱颖而出,一举多得三个奖项中的第一名。

2019225日,中国(海南)自由贸易新区海口江东新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海口江东新区起步区城市设计方案国际征集的最终结果,由何镜堂组织的华南理工大学设计院与俞孔坚设计团队和中信华夏城市运营研究院联合体参与江东新区概念规划提交的方案被评为优秀设计方案。

何镜堂给人以取之不尽的感觉。“越之者,恒越。”对于昔日的辉煌和骄人的成绩,他不断放下,从不因自己的地位而固步自封,他的思想比年轻人还前卫,从他的设计中可以看到他因时代变化,不断蜕变,在不断否定自我中不断升华的轨迹。他觉得自己在这个伟大的国家、伟大的时代,找到了可以将生命附丽其上的伟大事业,深感幸运,由此“竭尽所能”。生命中真正的幸福,源自于你能为一个自己认为至高无上的事业献上心力,为这个伟大的国家的发展做出奉献!  

                               (编辑 苏歌)



* 本文是本刊对何镜堂院士专访,由季节专访、撰稿。

[1] 周荆华:《何镜堂传》人民出版社出版、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20145月第1版第1页。

相关阅读

本刊编辑部

《经济导刊》是中国中信集团主管,面向全国及海外公开发行的中央级大型中文类核心期刊。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

2023年10期

总期号:29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