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对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驱动作用

眭纪刚 来源:本刊编辑部 2019.04.22 15:13:17



1 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




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简称NIS)最早是由英国创新经济学家弗里曼(Chris Freeman)于1987年提出的,当时是为了研究日本的经济奇迹提出这个概念。国家创新体系概念自诞生以来,对世界创新理论的研究、创新政策的制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概念的影响下,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思路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对创新体系理论及其在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中产生的作用进行一个系统的研究和回顾,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创新驱动发展的机制和政策的制订。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历程梗概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一直沿袭前苏联的科技体制,这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较为僵化的组织体系,造成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的现象。

我国科技体制的改革是和经济体制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征程。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起点。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科教兴国战略。2006年,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见》,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上是学界关于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通常的阶段划分法。

以上世纪90 年代后期为分水岭,科技体制改革前后阶段的特征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这个差异的一方面原因,是由于经济体制转变,有必要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技体制。随着市场体制的完善,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活力不断增强,强调企业在技术进步中的作用,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成为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立足点。适应这一变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思路和解决方案,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科技界引入了国家创新体系这个概念,并运用这个理论指导科技体制的改革。

——从改革任务来看,早期的改革是试图突破计划经济中形成的科技体制,90 年代后期改革任务扩延至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从改革特点来看,从面向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重点突破或单项推进,深化至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更关注创新体系的整体推进;

——从改革重点来看,早期改革更多侧重于微观运行机制,而后期改革主要是在宏观管理体制和机制上有所变革;

——从政策工具来看,早期更多关注政策指导,后期则希望建立起基本的制度和规则。

11998年为分水岭,对改革前后两个阶段的重点做一个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改革前后20年的时代背景的差异,改革的目标、改革的对象以及改革的措施也有诸多不同。

1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前后阶段重点内容对比

 

1978-1998

1998-2018

时代

背景

国际形势缓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经济体制改革,从计划向市场转型;

科技体制僵化,与经济两张皮

加入WTO,融入全球一体化进程;

经济高速增长,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

创新系统效率不高,无法成为发展动力

改革

目标

“面向”、“依靠”、“攀高峰”,科技与经济相结合

建设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自主创新、创新型国家、创新驱动发展

主要

对象

科研院所、高校

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

改革

措施

各类科技计划、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释放科研机构活力,科教兴国战略,实施211工程、985工程

知识创新工程、科研机构改革、产学研合作、发展高科技产业,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双一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竞争、成果转化激励、评价机制、税收激励等

主要

文件

《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1993

《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1995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1996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2006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8

《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2015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2016

 

《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2006-2020)》是一个纲领性的文件。2015年的《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首次把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放到了突出地位。

科技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提出

上世纪80年代在科技体制改革初期,一些学者意识到,和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相比,科技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是比较滞后的。当时科技界对科技体制改革也有理性的思考,但这些思考往往停留在思考层面或者原则性的概念,比如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等。对我国科技体制的功能、特点和主要问题,如何更好地提升各有关主体的效率、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等问题,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也无法对科技体制改革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

然而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科技体制改革所遇到的很多实际问题,触及到深层理论问题。认真研究改革的理论,成为中国学者当时面临的迫切任务。直到引入国家创新体系这个概念以后,上述的理论研究工作才焕然一新,科技体制改革的思路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国家创新体系概念的提出,与学者们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问题的理论关注是密不可分的。罗伯特·索洛(1956)提出了新古典增长理论。后来,保罗·罗默和他的老师罗伯特·卢卡斯提出了内生增长理论,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随后出现了不同于主流经济学的创新理论,像熊彼特、尼尔森、弗里曼等,他们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分析范式。

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过经济高速增长,对美国经济霸权地位形成挑战。所以当时出现技术民族主义或国家主义思潮。一些学者认为,虽然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但是国家必须以一定的政策措施推动,实现技术的突破。在此背景下产生了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英国学者弗里曼首次提出“国家创新体系”这一概念。他认为创新体系的理论基础来自两方面,一是李斯特的国家体系理论,二是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伦德瓦尔于1992年进一步提出创新体系内的构成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形成各种联系。这一理论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创新系统理论的贡献,在于以下几方面。

第一、创新系统理论把创新和经济发展的绩效紧密联系起来。第二、强调了创新是一个系统的概念。第三、强调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对创新的重要性。第四、强调知识在行为主体之间流动的重要性。第五、强调了国家专有因素的重要性,强调全球化条件下国家的因素仍然是不可或缺的。第六、强调创新体系必须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以促进创新主体做长期的投资;但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创新体系也应该随之变化。

国家创新理论自产生以来,经合组织(OECD)做了大量的研究,出版了一系列的报告,对世界各国的创新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对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指导意义

1995年国家对科技体制改革十周年进行评估,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IDRC)向中国官方建议,重视并采用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此后,国家科委设立了“市场经济下中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项目,很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这是理论研究阶段。

国家创新系统首次写进政策文件,是中国科学院的《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报告,江泽民同志做了批示。创新体系理论开始对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此后,2006年、2015年、2016年中央关于科技发展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文件,都强调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创新体系,对中国科技创新发展有如下启示意义:

第一,明确各个创新主体的功能定位和关于建立高效协同的“创新体系”思想。强调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但是产学研各个主体的作用是不同的。各创新主体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并且要求产学研各环节应密切协调合作。企业在技术开发中起主导作用,科研机构是完成国家战略任务的主力,大学在人才培养和基础研究方面要发挥主要作用。相关部门和各创新主体密切配合,协同创新,有效整合创新资源,从更广泛的视角思考国家的发展问题。

第二,政府要提升创新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创新体系的变革。政府应该更好地发挥在创新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建立有利于创新主体发挥作用的现代国家创新体系框架。同时,构建开放的创新体系,注重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创新交流。当前世界处于新一轮技术革命,这对我们传统的创新体系形成很大挑战。传统的创新体系和政策着眼于追赶型,现在我们要对突破性、颠覆性的创新给予相当的重视,组织和制度也要及时更新,以适应新的形势。

第三,加强创新发展理论研究,重视创新研究和发展研究的结合。理论工作者应该深入改革实践,发展理论,指导改革。理论研究要保持开放性。科技创新理论和经济学这两个学科之间,过去的对话和交流比较少。为更好地贯彻创新驱动战略,科技界应该和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开展对话。创新研究需要和发展研究紧密结合,深刻理解创新发展的机制和规律,深入开展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研究。

世界上各个大国在崛起的过程中,都产生了自己的发展理论,中国的发展现实其实也对所谓主流经济理论提出了挑战。我们应该基于自己的实践,提出中国本土的发展理论。

    (编辑  杨利红)



¨ 本文是作者20181223日在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召集的“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与自主创新座谈会”上的发言稿。

* 眭纪刚,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相关阅读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

2023年10期

总期号:29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