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软实力

杨慧子 来源:《经济导刊》2017年07期 2017.08.30 17:03:51

 

内容提要:中国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传承着独特的文化基因,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文化、科学、艺术、教育、经济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在当代中国确立文化自信之时,更需要从非遗中汲取丰厚的资源,而以非遗为源进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软实力  文化创意产业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而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简称为“非遗”)在其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它们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也是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体现。在中国历史上,非遗是活态的,一直处在生生不息的变化中。中国古代的科技典籍《周礼·冬官·考工记》和《天工开物》就对诸多文化遗产有所记载。这些文化遗产为世界文明的进步贡献极大,至今仍有重要价值。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历史上的非遗被作为资源进行当代的创新,成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相应地,科技的发展也为非遗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文化软实力,即 Soft Power of Culture,“软实力”的概念最初来源于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指的是一个国家文化的全球普及性,以及该国家有能力建立以自己为核心的制度和规则,这些都属于文化软实力的范畴。软实力相对硬实力而言,军事、经济实力属于硬实力,例如文化艺术、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民族凝聚力、价值观等则属于软实力。中国是非遗大国,其中蕴含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基因,体现了我国独一无二的文化软实力。截至2011年,我国经普查所得的非遗资源信息已有87万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共有1372项。截至2017年初,在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优秀实践名册”中,中国已占39项,数量居世界首位。这些遗产赋予我们一种不可替代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为中国的文化发展提供了无数可能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包括由各社区或群体认同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参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1)。非遗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独特性、活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增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更有利于实现文化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非遗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第一,非遗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第二,非遗在很大程度上呈现了人类的强大创造力。第三,保护非遗对于保护自然环境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第四,非遗能够促进人际关系,推进和谐社会的发展,许多传统的民俗为人们之间的沟通建立了良好的途径,同时也树立了行为规范。

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中,文化的多元化显得格外重要。每一个群体都要寻找和保留文化的根脉,正所谓“和而不同”,这“不同”恰恰就是此群体之文化区别于他者之处。从文化内涵的角度观之,非遗具有高度的独特性。如同生物具备特有的基因一样,文化也有其独特的基因,是主导一个群体文化的核心所在。

同时,非遗也具有非常丰富的价值,包括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审美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等。

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历史价值和证史价值体现在:它以一种活态的形式延续至今,如同一部随时都在上映的纪录片,这种活态性正可以弥补一些文献典籍的不足。在历史与考古方面,非遗为之提供了有效的考据证明和研究价值。考古学家们在对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例如对文物或建筑遗址进行发掘研究时,有时只能提取一些静态的信息,难以获得较多活态的文物信息。而通过一些非遗传承人和手工艺人的记忆与技艺,令今人也可有幸远窥一段活态的历史信息。非遗在此承担了重要的功能,它和物质文化遗产缺一不可,都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非遗不但包含了历史和文化方面的价值,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人际伦理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第一部分指出:“文化遗产是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进行交流和了解的要素,它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非遗可以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在一些非遗项目中,就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的观念,祖先们的智慧已经凝结在世代相传的民俗中了。

例如,在吉林省盛行数百年的“查干湖冬捕”就是一种传统的渔猎习俗,保留着很多传统的信仰和规则。在查干湖进行渔猎中,渔民使用的均为大号网眼的鱼网,年年捕捞上来的都是大鱼,因为渔民们不会“竭泽而渔”,禁止捕捞那些正在成长的小鱼苗。在非遗范畴的传统民俗中,有诸多关于“神山”、“神树”、“神兽”、“神鸟”等世代相传的规矩,实际上是守护信仰,维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民间的剪纸、刺绣、由拼布组成的百衲衣被等传统手工制品,民俗中的婚丧嫁娶等人生仪礼,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重阳节……都以不同方式在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建构行为准则与规范。

非遗具有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方面的价值,可见于手工业、农业相关的典籍,如《周礼·冬官·考工记》、《天工开物》、《齐民要术》、《水经注》等,以及《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著作。及至今日,这些经典著作仍然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非遗将这些典籍中的内容以活态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是在世代相传、不断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认知。

在非遗所具备的各种价值之中,其艺术和审美价值为人所关注,而在人们对其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深入了解之前,往往首先为其艺术之美所吸引。许多非遗项目自身便归属于艺术的范畴,如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戏剧、曲艺、传统舞蹈、传统音乐等。它们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同时也体现了传承人的独到智慧和艺术创作能力,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它们历经时间长河的梳洗,不断地积聚力量,以其自身所具有的艺术价值来吸引传承人与拥趸,进行活态传承,生生不息。

非遗还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以诸多传统手工技艺制作的工艺美术品出口,曾是那个历史时期换取外汇的重要途径,它们中有多种技艺属于非遗的范畴。如今,手工技艺与手工艺人的地位正在提升,而传统手工艺从业者的技艺与精神也逐渐为世人所认可,一些传承人、手艺人得以获得相应的物质与精神财富。这些非遗项目已成为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

传承文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是中国历史上传承至今的重要文脉,一些非遗项目并不依靠文字、书籍、符号为载体来传承,而是依靠世世代代的口传身授。这条文脉是无形的,凝聚着文化的精髓。非遗名录中的这些项目,无论历史长短,无论地域南北,更无论级别高低,都是在历史的河流中沉淀下来的瑰宝,是中华文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全球化的今天,守住精神家园中的非遗,并以此为资源进行美育,有利于促进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提高文化自觉性。

纵观当下,我们迫切需要建立充分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觉性,无论是非遗传承人、手工艺从业者、文化创意产业从业者,或只是普通群众,都需要立足于本土,在本土文化中架构精神家园,建立文化自信。某一项民俗、技艺之所以能够世代相传,能够被列入非遗名录,是因为它们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性、地域性、文化性、民族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在保护传承人和他们所在的文化空间,使本真性得以维持,守住核心技艺,留存文化基因。事实上,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并非难以调和;在正确的保护和引导之下,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是可以相互扶持、相得益彰的。

非遗具有活态性和传承性,是具有生命的活态文化,其最重要和基本的特点就是传承。非遗的传承主体是传承人和传承群体,非遗正是藉由他们的口传身授,得以在历史的洪流中生生不息,非遗的活态性是历经流变和创新的过程而形成的,这些历史悠久的文化基因越过时间的维度,至今仍绵延不绝。非遗还具有流变性,流变性是伴随着生存状态出现的,体现了差别和统一,变与不变都是相对的。其重要载体是活着的传承人,并非固态的物质文化遗产,世间一切有生命之物皆会变化,既有变化便有发展,在变化与发展中要把握和引导非遗项目变化发展的方向和程度。原封不动、机械地保护传统技艺并不是非遗保护的正确思路,因为此时原封不动和活态保护是背道而驰的,保护传统技艺,应当在不违背其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允许技艺的自然流变,使传统技艺在当代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中得以发展,藉此达到保护的目的。

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自信

201671日,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是国家与民族的灵魂,是精神家园,更是立国的根本。我们应该使那些由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文化基因在发展中与当代社会相协调相适应。

我们需要从非遗中汲取丰厚的资源,这是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它们历经千百年世代相传,使我们在不断前行之时,仍能守住文化根脉。非遗是在不断变化的,而与之相应的社会环境也是日新月异的,我们一方面需要根据变化的外部环境,对非遗进行随机应变的保护;另一方面也需要以非遗为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当代的再设计、再应用,使非遗走进当代生活。

2017312日,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推出《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目的是处理好传统工艺中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包括文化创意产业范畴的内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源进行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发展,要在规范的制度框架和精准地把握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使非遗成为文创产业的独特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前八个字重在保护,后八个字则谈及持续发展,即将非遗融入当代生活。一方面,将非遗以传统的形式进行传承接续;另一方面则是在文创产业的视野下,以非遗作为源头活水,将其与文化创意产业进行融合。其资源一方面来自于无形的、精神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一方面则来自于有形之物,包括将非遗的文化概念进行物化的产品、和非遗相关的文化空间、以制作技艺形成的工艺美术品等。我们可通过调查研究,找出非遗中适于作为文化创意产业资源的项目,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多梯度的“二度设计”,使策划设计巧妙、方法得当、工艺精湛而兼具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成为宣传中华文化、提高国家软实力、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工具。

以文化和创意为主线,把非遗宝贵、独特的资源转化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有生力量,是有意义、有经济收益的思路,这正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作为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应当持之以恒地使非遗技艺薪火相传;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者,应当学习、研究、采纳非遗项目中富于艺术性的部分,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加以再创造、再设计。由此设计成的文化创意产品,将成为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有利于提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并将对非遗本身进行“反哺”。

文化之于国力至关重要,对于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传统文化资源,我们应当切实地加以保护、传承与发展,处理好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藉此增强我国的文化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

(编辑  杨利红)



* 杨慧子,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教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

 

相关阅读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

2023年10期

总期号:29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