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的五年“虽曰守成、实同开创”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中国的发展成就体现在各个领域。以我熟悉的医疗为例,虽然医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过去五年已经校正了方向、走上了正道,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在习总书记的亲自主导和强力推动下才实现的。
看病贵,主要是药贵,背后则是一条错综复杂的医药营销利益链,这是医改艰难的最主要原因。党的十八大之前,医药行业的既得利益者有恃无恐,一些干部甚至公开维护医药流通环节的腐败现象;而一些地方政府努力整顿医药秩序、控制药品费用的正确举措,却遇到来自从上到下各方面的阻力。还有一些学者为医药行业利益集团摇旗呐喊,改革可谓举步维艰。安徽省在基层医改中坚决整顿医药流通秩序,却受到一些学者和媒体的抹黑,同样,福建三明市在医改中坚决挤出了药品流通领域的水分,主政的干部却受到很大压力。在关键时刻,习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上发表重要讲话,旗帜鲜明地肯定和支持三明医改,要求认清利益集团对改革的干扰,要求“主要负责同志要有改革担当,在关键问题上要敢于拍板”。针对那些片面主张医疗卫生市场化、商业化的声音,习总书记亲自参加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并发表讲话,明确指示“要毫不动摇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不能走全盘市场化、商业化的路子”。可以说,如果没有习总书记在关键时刻亲自排除阻力、校正方向,如果没有习总书记领导全党铁腕反腐、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支持和重用敢于担当的干部,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习近平同志坚持了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关键时刻坚持了国家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成为人民衷心拥护和爱戴的领袖,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
第十八届党中央继承和坚持了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且面对国内外变化的形势,展开了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可以借用古人的一句话:“虽曰守成、实同开创”。
新时代的显著特点是“超越和复兴”
十八大以来的新时代有什么新特点?我认为可以归纳为“超越和复兴”。
首先,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代不能相互否定,这是习近平同志做出的重大政治理论判断。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但必须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目标,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要加强党的领导、协调社会矛盾、治理市场失灵。在决胜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实现新的上升和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西方发展道路的超越。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实现了少数国家(约10亿人)兴旺发达,与之伴随的却是对世界其他地区人民的剥夺和压迫。中国成为发展最快、最好的发展中国家,源于中国坚持了不同于西方的独特道路。习近平自信地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对世界三分之二以上人民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榜样。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经过近百年前赴后继的奋斗,已经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站起来”和“富起来”的历史跨越。十九大回答了第一个百年目标之后,2020-2049年这一时代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如何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求,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开始重新重视马克思主义,思考社会主义的现实意义。中国之所以有令其他国家羡慕的决策灵活、发展迅速、社会稳定、人民团结的优势,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坚持了社会主义制度。当前,全球面临的经济失衡、生态危机、两极分化等问题,依靠资本主义的自由主义政策已经没有出路。习近平高度强调“四个自信”,这是对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展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是21世纪社会主义复兴道路上最有力的引领力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了党章。但是,要真正把这一新思想落到实处、指导各方面的工作,还需要经过艰辛努力、甚至要经过斗争。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求最终建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过去五年仅仅是一个开端。党的十九大展开了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规划的宏伟蓝图。
新的时期斗争还会以新的形式继续下去。比如,现在公开的腐败没有过去那样明显了,但一些地方出现消极怠工;在意识形态领域,公开唱衰、攻击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情况已经少了,但也有人故意走极端、搞影射,斗争还会更加艰巨复杂。
当前最重要的是尽快用新的指导思想来统一人心、凝聚共识。要从理论上说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当代世界和中国最重要、最紧迫、最现实问题的回答,而且具有坚实的理论和学术内涵。
第一,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生产过剩、环境污染、收入分配失衡、金融泡沫、房地产泡沫等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追逐利润的生产方式偏离了“人民的需要”这一本源的生产目的。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就是要纠正这些过度追逐利润所导致的生产目的偏差,回答了社会主义应该怎样生产、生产什么这个问题。
第二,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的思想,阐释了马克思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问题。马克思设想,将来的共产主义应该是一个自由劳动者的联合体。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上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最终没有解决怎样建立一个成熟稳定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问题,官僚主义特权和腐败没能遏制,社会主义制度被异化解体。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思想,回应了怎样建立一套成熟完整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问题,在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
第三,习近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思想,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异化和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呼应。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和劳动产品相异化,人自身也被异化为资本的奴隶。十九大提出,我们发展的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共同富裕;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健康优先发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思想的呼应。
第四,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全球体系思想的回应。当代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提出资本主义全球体系论:世界分成中心地带和边缘地带两极,两者之间是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中心地带将过剩资本转向发展中国家,同时也剥夺了他们的发展能力;导致其过剩资本和产品和其他地方购买力不足的尖锐矛盾,是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既是对中国传统的“大同”理念的继承,更是对马克思全球主义体系的思想的创新。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要在维护全球公平正义、争取自己发展权利的同时,推进全人类共同发展,和其他国家一起构建一种更加公平的全球秩序。
第五,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的回应。马克思晚年在给俄国的查苏利奇回信时回答了“落后的东方国家能不能够不通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问题,马克思说理论上有这种可能,东方国家是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的,但做到这一点需要克服很多阻力。党的十九大,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宣布,“我国的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固稳定”,“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多么令人振奋!中国的实践表明,后发的落后国家,既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发展的有益经验,又能够通过制度创新,避免西方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根本缺陷,实现高度物质和精神文明。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中,发展中国家如果不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没有办法抵御全球资本的冲击。从必要性和可能性两个方面,中国宣布为发展中国家开辟了一条通向现代化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