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延安的味道

石海明 来源:本刊编辑部 2018.07.23 14:34:21

 

为拓展教研干部实践经历,国防大学积极开展“五个走出去”活动:走向兄弟院校,走向军兵种部队,走向演训场,走向社会,走向国外。这些举措使教研队伍优化了知识结构,激发了创造活力,提升了能力水平。这次来延安,就是“五个走出去”的一项活动。在短短一周的学习中,我们宣誓宝塔山,走进抗大校址,登临凤凰山,拉练梁家河,考察杨家岭,冒雨缅怀英烈……达到了思想“提纯”,灵魂“回炉”的预期效果。

一路走来,我们一直在找寻那种穿越时空的惊人力量,那种震撼心灵的精神血脉,那种圣地延安的独有味道。它,到底是什么?

 

信仰的味道

有研究统计,目前地球上一共存在过约200亿人口,在这200亿人中间,只有为数不多的人在浩瀚的历史中留下了痕迹。我想,当年来到延安的这批共产党人就在这“为数不多”之列,他们为中国革命所出的汗、所受的苦、所流的血,永远镌刻在了人民心中。无疑,他们是一批真正有信仰的人。在宝塔山、在杨家岭、在凤凰山、在抗大校……许多红色延安的故事,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信仰的味道”。

比如,“四八”烈士中的王若飞,五年多的牢狱生活见证了他“铁一般的信仰”。其间,他自创了一套室内体操,积极锻炼身体。狱友见此,不解地问他:“干嘛还锻炼身体?是不是还想多坐几年牢?”王若飞回答:“锻炼身体,是为了增加革命的本钱,为了出去以后更好地为党工作,相信我,革命一定会成功。”“北伐名将”叶挺,同样经历五年多的牢狱磨难,194634日终于重获自由,但谁又能想到他出狱后的第一件事,竟然是想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到延安去。除了王若飞、叶挺等高级干部,还有那些无数“不到抗大誓不休”“爬也要爬到延安城”的爱国青年,这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信仰的味道”。

一个人得到一样东西的难易程度,决定了他生活的态度、人生的宽度、事业的高度。当年在梁家河的山沟沟,习近平主席8次申请入团,10次申请入党,“过五关”,砥砺人生修为;“破万卷”,积蓄事业潜力,一步步走到今天,靠的究竟是什么?我想,习主席这段在人生低谷的煎熬之路、逆袭之路、重生之路,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信仰的味道”。

此时此刻,在座的每一位战友,不论是从基层摸爬滚打而来,从院校锐意创新而来,还是从机关呕心沥血而来,大家今天能坐在这里,想必都是克服了各种困难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都是有信仰的人。我想,今后我们在大学的工作中,一定还会遇到五花八门的“拦路虎”,到那时,我相信,大家一定会想起今天我们在延安感受到的这股浓浓的“信仰的味道”。

 

方法的味道

方法与困难,永远都是邻居。换言之,方法都是困难逼出来的。在延安,面对敌人的经济封锁,共产党人想到了用“大生产运动”的方法解决吃饭问题。在梁家河,面对初来乍到的各种不适,习主席想到了用“融入群众”的方法解决立足问题。具体灵活的做法,大家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及《梁家河》等书籍自然会心一笑。

关于方法问题,毛主席也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并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1]那到底怎么解决方法问题呢?这当然涉及诸多方面。比如鲁迅先生就讲 “有真切的见解,才有精明的行动”,说的就很深刻。意思就是,做事情能否找到好方法,关键就看对局势的洞察力如何。这段时间,我们党小组主要研讨了工作的主观能动性问题。我们认为,三流的人才,“有事没事”;二流的人才,“有事做事”;一流的人才,“没事找事”。当然,这里的“没事找事”是指创造需求,主动作为。我们看到,习主席在梁家河办铁业社也好、搞代销店也好,抑或到四川学办沼气也罢,都属于“没事找事”“自讨苦吃”。但是,由于是自己主动干的事,是“顺着人心,逆着人性”在埋头做事,工作就容易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无穷创造力,也不愁找不到好方法,最终带领乡亲们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

我是研究人工智能与未来智能化战争的,常常想,如果你的工作敷衍了事或可以被简化为一个算法,对不起,机器人会直奔你的工作而来。但如果你在工作中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无穷创造力,这就是机器人永远代替不了的。在延安,我们感受到了这股 “方法的味道。我想,在未来的大学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当“老黄牛”,乐于埋头苦干,还要当“孙悟空”,善于想方设法。只要充分发挥人区别于机器的主观能动性,假以时日,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做出让自己鼓掌的非凡业绩。

 

泥土的味道

当年,毛主席在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时,对方问起养生之道,毛主席想了想,说了四条:一、遇事不怒;二、劳逸适度;三、基本吃素;四、经常走路。这次来延安,我们前前后后走了很多路,充分感受到了泥土的味道,让我们更加接地气。

其实,泥土的味道,就是人民群众的味道,就是艰苦朴素的味道,就是实事求是的味道。当年,毛主席在延安种田地、抓生产、搞整风、重实践,整天和泥土在一起,才领悟到中国革命的大道理。后来,习主席在梁家河,修茅厕、打堤坝、砍山柴、建沼气,也是整天与泥土在一起,才领悟到梁家河的大学问。

在延安13年,毛主席共撰写革命理论、军事论著等1435篇,留下了丰厚的理论研究成果,非常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这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大智慧。他曾说:“空洞的理论是没有用的,不正确的,应该抛弃的,对于好谈这种空洞理论的人,应该伸出一个指头向他刮脸皮。”[2]这次学习期间,几位同志专门买全了《毛泽东选集》,大家受启发也纷纷阅读、一起研讨《毛泽东选集》,表示“提神补钙”,受益匪浅。

未来,我们是国防大学的新鲜血液,无论是钻研军事理论,还是培养军事人才,都特别需要这种“泥土的味道。毕竟,血与火交织的战争,最排斥空洞无物的理论、僵化保守的理论、虚无飘渺的理论。如何扑下身子从科技前沿找灵感,从外军实践找参照,从部队实际找问题,真正原创具有中国特色、泥土味道、实战管用的一流军事理论,真正锻造精武厚文、道器并重、骁勇善战的一流军事人才。这是延安“泥土的味道”启迪我们想到的,也是“最高军事学府”要求我们做到的。我想,大家是有信心的。

 

 “健康在于运动,关系在于走动,感情在于互动,思想在于流动。”一周的延安之行,在食堂饭桌间,在幽静校园中,在乡间小道上,大家交流了思想,启迪了智慧,结下了友情。

有一天晚上下课后,几位战友聊天,大家都表示,国防大学这次活动组织得好,希望以后在培训机会、业务帮扶及政策设计等方面,进一步扶持我们这批新调入干部茁壮成长。

我想,若干年后,不管我们中间走出的是名师、将军,抑或学者、专家,那些曾经真心托举过我们成长的人,我们一定铭记在心。今天,圣地延安留给我们的味道,一定会成为战友们日后甜蜜的回忆。

(编辑  杨利红)



* 石海明,国防大学副教授。

[1]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25页。

[2]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194221日。

相关阅读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4年09月

总期号:304期

2024年08月刊

总期号:303期

2024年06月刊

总期号:3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