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构建国企混改市场路径

邓志雄 来源: 2018.10.09 13:37:1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这是一个理论性很强的提法。把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作为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途径,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充分认识“混合的力量”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混合所有制是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财产所有权制度。按照这一提法,国有资本是清晰的,集体资本是清晰的,非公有资本也是清晰的,那么“等”又包含哪些资本,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认为,由公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经过混合形成的产权制度,就是混合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拓宽了企业发展空间

首先,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空间巨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这一结构要求发展混合所有制。而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的重组,不管它是国有控股或国有参股企业,只要发生公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不管各自占比多少,都属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如同一条线段,纯粹公有或纯粹私有的资本只能代表资本组合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而其间公私资本各种占比的情况有无数个点。在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需要和适应线段两端这种一元产权结构的企业是有限的,而线段中间这些不同资本比例形成的产权结构,才能更好符合社会各种不同企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例如,由国企改制形成的上市公司,不管是国有资本控股或参股,占多少比例,都属于混合所有制企业,而不再是国有企业。因而,从“股份制是公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到“混合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的提法,显然后者更准确,更科学。

其次,混合所有制企业资本来源充足。混合资本包括公有资本、私有资本、混合企业资本再出资以及社会资金组合资本。混合企业资本再出资以及社会资金组合资本,正是上面混合所有制定义中的那个“等”。以美国为例,洛杉矶的退休公务员基金规模达到5000亿美元,它是社会投资中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再比如,信托基金、保险,以及各种各样用于投资的理财产品等,共同参与构成了混合所有制资本。可以说,混合资本是来源广泛、数量巨大、支撑能力最强的一种资本。

第三,混合所有制包容有限合伙等新型企业制度,能更好促进资本和人本的有机融合。我们认为,有限合伙可以作为混改的一种重要方式。有限合伙分为三个层次:基金管理公司、基金和受资企业。其中,GP(普通合伙人)、LP(有限合伙人)之间达成合伙协议,组建基金管理公司、成立基金,在这个层面资本已经混合了,在基金这个层次还可引入一些社会资本;最后一个层次的受资企业自然也会有私有资本、国有资本。因此,从基金管理公司到基金,再到基金的受资企业,通过三层交叉持股,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本与人本的有机融合。近十几年来,有限合伙制度发展得很好,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它是混合的,是按照节点共识机制形成的自组织发展方式。

作为一种企业制度,有限合伙制度在以人为本上执行的更加彻底。LP承担有限责任,GP担负无限责任,成为以有限责任融资机制和债务责任闭口的责任机制相结合的企业制度。它具有如下几大优势:一是出资人有限责任制度,保持了同样的资本集中能力;顺应信息化时代人的脑力是主要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明确管理者以人为本,可以按一定比例分享企业红利;承认资本与人本的平等地位;二是在保持资本集中能力的同时,强调管理者对于企业债务的无限责任(有能力必须还钱的责任),这就使企业债务责任能够完整地找到具体承担者,实现企业债务闭口。在有限责任公司制下,股东责任限度外的债务责任,要由债权人承担,当债权人也出现问题时,需要政府用纳税人的钱来补窟窿。当所有的市场主体都处在债务责任敞口的状态,整个社会经济的风险就增大了。然而公司经理层总是倾向于在有限的时间内追求最高收益的投资,这其中必然隐含着高投资风险,但在债务敞口机制下,经理们缺乏债务责任压力,为求高利益,不会理性规避高风险。随着社会杠杆率的提高和风险的累积,形成经济危机风险。而有限合伙制度可以抑制公司制企业因债务敞口而导致的管理层过度冒险经营倾向。

此外,对于深化国企改革过程中要解决好创新、效率和活力等一系列问题,有限合伙制度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有限合伙企业采取8-10年的中长周期整体考核激励机制,而中长周期运作的有限合伙制度把责任机制、容错机制、激励机制全面结合起来,是更适应于创新需要的企业制度。可以预见,随着时代进步,企业制度从独资企业走向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未来基于公司平台基础的有限合伙企业将成为时代趋势。

第四,混合所有制有利于调动员工特别是管理骨干的积极性。混合所有制企业将允许员工持股,管理层、科技骨干、企业员工可分别成立持股公司或合伙企业参与持股,各方股东都有话语权,共同按照法律法规和相互商定的章程办事。我国很多国有企业的员工持股之所以不能有效开展,其原因之一是被“内部”两个字所限。真正敢于持股伴随企业共同发展的股东,在产权上应代表自己与国有资本合作,不必再追求所谓的“内部人”利益,更不能再以个人身份代表国有股东说话。实际上,不少企业的重要人物在参与持股之前都放弃了原有身份,要经过市场化选聘,凭真本事获得混改企业的新岗位。

同时,国有股东的意志也要接受市场的博弈。公有和私有资本共同持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应该遵照双方协商达成的企业章程办事。在制订企业章程过程中,非国有股东和国有股东之间既要能够合作起来,又要能够保障好各自的利益,因此需要把一个主要用于工商登记的企业章程,变成作为企业治理依据的企业章程。

 

混合所有制合乎中国国情和文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包括公有制、非公有制和各种类型的混合所有制。如图1所示,从这所房子的构成来看,它的顶层支撑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产权架构,其重要实现形式是公有制加非公有制加混合所有制,其中的混合所有制已经把上述“等”的问题解决了,这是一个非常鲜明的制度安排。我们也可以用反证法来证明混合所有制的重要性。如果只有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这两根柱子,没有中间那面大墙,你会看到一种怎样的景象?

 

 

说明: C:\Users\cbs\Desktop\图片1.png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猛,我们几乎每10年就完成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已经完成。当我们冲击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时候,我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但中国的发展历程与发达国家不同,我们的经济发展是“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并联发展,而发达国家的农业、工业、服务业是分期依次“串联”完成的。串联与并联的区别在于:前者的每一阶段都进行得相对完整,相应的企业制度也会演变与发展得比较充分。在并联发展背景下,各种不同水平生产力共存发展,包含各种产权结构的混合所有制就成为合乎中国国情和文化的制度选择。

一方面,混合所有制是中国“四化并行”时代最需要的企业制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各样的生产力状态,产生各种各样的生产关系,要求建立各种各样的企业制度,不能指望以某一种特定产权关系作为范式来容纳各种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实行混合所有制。

40年改革进程中,关于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关系,一直争论很多。有一种观点是只要纯粹的公有制,但近70年的国际国内实践说明,在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下和世界市场中,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会导致发展不足,出现短缺经济,这种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能再走。但是,如果改掉公有制,只发展私有制,就会导致发展不平衡,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就会因严重的两极分化和区域落差导致社会动乱和国家分裂,这种改旗易帜的邪路决不能走。

因此,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中一直坚持两条腿走路,坚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一原则。20世纪末,中央抓了两件事,一个是抓大放小,一个是三年脱困。“抓大放小”的战略性调整,使整个国有经济的结构得到了优化,同时让民间企业获得了发展的空间,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局面。在这个过程中,国有经济发挥了应有的功能,私人经济在市场环境下获得很好的发展。两种经济做大了,社会财富扩张了,但是中间的连接部位却被相对拉细了,引起争论的事情也越来越多。每当发生涉及具体企业体制变化的事情,都会出现“国退民进”或“国进民退”的争论,出现“发展不足”、“发展不当”、“发展不稳”的问题。

实践证明,只要公有制经济,不要非公有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经济发展将缺乏效率,不能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出现发展不足问题。只要私有制、不要公有制,否定混合所有制,则背离了中国国情和发展规律,会出现发展不当问题,陷于不公平、不稳定的混乱状态。若仅坚持公有制,鼓励私有制,但不大力推进公有-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社会就会进入不同体制之间彼此孤立、相互排斥、缺少合作、丧失和谐的不良状态,社会财产的所有制结构朝着“哑铃型”变化,出现发展不稳问题。

基于中国社会中产阶级增加等特点,我们不能朝着一个“哑铃型”的所有制结构发展。如果我们的所有制结构是“哑铃型”的,公有制部分和私有制部分都很大,两者之间的部位非常薄弱,那么两股力量的较量容易带来社会关系的紧张。正确的做法是把中间部分做大,使社会财富分配状态朝着“橄榄型”结构发展,既坚持和保护好公有产权和私有产权,又推进了各种形式的混合所有制发展。

发展混合所有制,形成一个“橄榄型”的社会财产结构,进而稳中求进、稳中提质,实现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这既符合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也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见图2)。

 

说明: C:\Users\cbs\Desktop\图片2.png

2橄榄形的社会产权结构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源流来自于儒释道。佛家强调善待众生,因果循环。儒家崇尚中庸之道,强调适为常道,要求永执其中。当我们把公有制、私有制的资本投进来形成混合所有制,混合所有制发展之后再把利润分回去,壮大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这就使得投资的正反馈机制得以完成。道家讲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道”是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规律;“一”就是一种基本经济制度;“二”就是公有产权和私有产权,“一生二”指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平等保护好公有产权和非公有产权两种产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就是公有经济、私有经济、混合经济三种经济,“二生三”要求处理好公私产权关系,促进三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三生万物”是指三种所有制经济特别是混合经济能包容多种多样、气象万千的产权组织形式。

 

发挥产权市场对混改的独特作用

                       

由于混合是资本的市场化混合,因此混改离不开资本市场。在我国,资本市场由标准化连续交易的股票市场和非标准化非连续交易的产权市场两块市场复合形成。从客观上讲,由于绝大多数企业是非上市公司,资本的混合更多需要在产权市场上展开。因此,在推进混改过程中,需要在继续用好股票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发挥产权市场对于混改的独特作用。

 

混改的五大问题

一般来讲,混改项目都面临五大难题:该不该混、该由谁混、该与谁混、该以什么方式混、该以什么对价混,这些都是世界性的难题。

按照我国法律,国有企业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国有产权就是全国人民的产权,全国人民是实实在在的股东。但是对于西方国家来说,由于一届执政党的任期只有4-5年,他们没有一套可以持续执行的制度和班底,没有能力处置混改的这些难题,他们只会简单地选择改制上市的道路。中国的国有企业数量众多,从全球数据分析,改制上市平均只能解决万分之一企业的问题。有人说,六个想法(idea)才可以产生一个企业,而一万个企业才会产生一个公司上市,即要六万个idea才可以构成一个上市公司。因此通过上市来推进企业改革,这个力度对于中国远远不够,我们必须寻找其他市场化的方法。

与其他国家只有单一的资本市场不同,全球只有中国的资本市场是复合的资本市场,既有股票市场,也有产权市场。在股票市场进行混改是国际共识,而在股票市场和产权市场同步推进混改,把资本市场建立在同时为上市和非上市公司服务这样一个基点上,就是中国的特色和创造。混改应该到什么地方“混”?由于混改涉及各类资本融合,是不同性质产权的嫁接,因而应在资本市场上公开操作,以增加诚信、提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让人民知情满意。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能上市的就去股票市场,不能上市的就去产权市场。其中,股票市场服务于上市公司,产权市场服务于所有非上市公司,包括上市公司的母公司和子公司。

 

科技与市场推进时代变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同时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如图3所示,在瓦特发明蒸汽机之前的农业经济时代,那时的生产力主要是依赖人的体力,那些处于萌芽状态的工商企业的制度安排只能是独资企业或合伙制度。进入工业经济时代之后,机器成为生产力跃升的主要因素,大资本需求环境推动创造了有限责任制度,而有限责任制度适应了工业大生产的需要,促进了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巨大的价值;但这一制度也导致了风险的高度集中和社会的两极分化。从20世纪80-90年代开始人类进入信息智能时代,科技文化产业成为最重要的新兴产业。对于中国而言,现在是科技文化产业最好的发展阶段,也是该产业最具优势的发展阶段。除了自身的大发展之外,科技文化产业还将进一步带动、改造和提升一二三产业发展,多途径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科技文化产业发展的阶段,纯粹的资本力量已经难以支持社会发展,人成为了最重要的资本,人的智力劳动成为最主要的生产力,必须要以人为本,进而催生了有限合伙制度,未来还将进一步催生其他信任型企业制度。

                   3 科技与市场共同推进时代变迁

 

影响企业制度变革的另一大要素是市场。农业经济时代,人们理解的市场就是产品市场,如常见的农贸市场、集贸市场。第二个市场是股票市场,它是由荷兰人创造的,包括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股票市场促进了社会化大生产,同时也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第三个市场——产权市场则是中国的独特创造。最近几年信任市场正在逐渐形成,比如区块链技术应用市场。总体上讲,这些市场本身会对企业制度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我认为,生产力是企业制度进化的充分条件,而市场是企业制度更新的必要条件。一旦这两个条件变化了,企业就应及时调整企业制度。

 

市场的四种形态

市场有离散化市场、中心化市场、平台化市场、分布式市场四种形态。离散化市场的典型代表是集贸市场,节点市场之间无互动机制,无中心、无关联;股票市场是典型的中心化市场,市场有中心,中心节点制定规则并配置资源,节点之间以多对一机制上下关联形成节点链,但任何两个节点之间都没有横向互动,多条节点链彼此激烈竞争中心市场上的各种资源。产权市场是平台化市场的典型。平台化市场有中心节点,既形成非中心节点与中心节点的多对一互动,更有非中心节点之间的多对多互动。比如互联网平台,给人的感觉似乎是一个无边无际的、真正的分布式去中心的平台。但其实互联网是有中心的,由美国等控制的13台根服务器就是全球互联网的中心节点,我们的网络都在他们根服务器的服务和监测之下。平台市场是两极节点的市场。产权市场是平台化市场典型的代表。分布式市场的典型代表是信任市场,其特点是节点间无主次,有横向互联,无上下关联,只有多对多互动机制。

 

产权市场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

1984年,沈阳出现第一家国企破产案例。国企产权处置成为企业改革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1988年,国内第一家产权交易机构在武汉成立。历经30年的改革完善和曲折发展,中国产权市场已经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历史性变化。2003年底,国务院国资委会同财政部发布了第3号令《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建立起了国有产权进场交易制度,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由此进入产权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竞争交易。2009年《企业国有资产法》明确,企业国有资产转让要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进行。2015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将产权交易市场与证券交易市场一同平行纳入“资本市场”范畴,产权市场的资本市场属性正式在国家顶层设计层面得以确立,为产权市场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20167月,国资委会同财政部发布第32号令《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将企业增资扩股业务和资产交易业务纳入产权市场交易,弥补了之前相关规定的缺憾,赋予产权市场产权流转、市场融资和资产配置三大功能,完善了产权市场的资本市场定位,确立了产权市场成为支撑混改的主要平台的功能定位。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中国特有的资本市场结构图(见图4)。

                  4  产权市场和证券市场边界

 

在这个市场象限图中,第一象限就是全球都有的股票市场,它的特点是标准化的股票的连续交易,实行T+0T+1T+2T+3的交易制度。

第一象限的对面是第三象限,为产权市场。产权市场是服务于“两非”的市场,即开展非上市公司的非连续交易。这说明产权市场是专业为非上市公司产权交易服务的市场平台。

第四象限是股权市场。产品是标准化的,但因产品品质不足不能实现连续交易。各地的区域股权交易所就是这一类。第二象限是“类证券”交易市场。产品是非标准的,交易是连续的,比如邮票、字画。这其中因容易滋生内幕交易而风险很大,目前在各国都还属于不允许交易的领域。区块链技术的进步能否成功解决好这一块市场的技术问题,有待观察。

目前,区域股权市场比较尴尬。一是这个市场中的产品良莠不齐,别人就选择投资已经是标准化的可以连续交易的产品。二是由于是非连续交易,投资者匮乏,导致这样的市场很难“发现”价格。而产权市场实际上是可以发现价格的,如果产权市场和股票市场实行联动,通过把产权市场中的股权在交易所公开交易,可以发现一个月度、季度乃至半年的阶段性价格,通过每一个阶段的市值来表现出其成长性,进而促进大家一起投资合作。

在理论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存在和发展,核心的问题就是国有产权能不能在市场中形成和流转。如果国有产权不能市场化形成和流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不能够建立健全。实践证明,这个问题是有解的!前提是我们要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一个能够同时服务上市公司和非上市企业的资本市场,一个可以使公有产权得以形成和流转的资本市场。

 

产权市场的独特作用

传统资本市场采用的市场机制是投行中介机制——“多对一和一对多”的机制。“多对一”就是多个卖方和买方对着一个投行,而投行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一般不会让卖方和买方见面。投行有一个大的买方和卖方数据库,把这两个数据库中的相关企业配对连接起来尝试达成交易。这就是投行的中介机制,由于没有买卖双方自主的互动,这种中介机制只能服务于少数企业。在产权市场上,我们创新形成了一个“多对一、多对多”的自组织交易机制,“多对一”指很多买方和卖方共同对着一个产权市场,到了这个市场的平台上后“多对多”互动,所有的买方卖方自主联系和交易,产权交易市场作为一个平台提供所需的行为规范、交易流程、交易见证,过程监测,保证市场交易诚信。

多对多互动机制使产权市场吸引了大量的交易主体和服务机构。产权市场开放平台和普惠服务的特性,能吸引众多公有企业、非公企业、个人和银行、券商、基金、咨询机构、评估机构、法律服务机构的广泛参与。良好的交易定价结构、支付担保机制和诚信监管方式,不断促进多边主体的合作互动、跨界集成,为各类交易主体提供全方位服务。

在具体操作中,通过各类会员发现交易项目标的,发挥交易中介作用,不断向纵向横向延伸交易服务链,为买卖双方的复杂项目及时提供疑难诊断,不断挖掘价值亮点,提高交易成交率。通过国资委和产权市场组织的场前的诚信打造、场中的能力打造和场后的服务打造,我们构建了一个为资本运动全生命周期、多交易方式、全流程服务的新型资产市场,这个新的资本市场为非上市企业的产权服务——可以服务于产权形成,可以服务于产权运营,也可以服务于产权流转。

 

科学构建国企混改市场路径

2014年“两会”期间,习总书记指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关键在细则,成败也在细则,不能借改革之名把国有资产变成谋取暴利的机会。”改革的关键是公开透明。实践表明,产权市场具有很好的发现交易对象、发现交易价格的能力,可以充分发挥规范化和市场化功能,促成资本混合,推进资本融合,作为公开推进混改的主渠道和主平台,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供全方位服务。

产权市场服务国企混改主要有几个途径。第一是产权转让(反过来也就是并购投资),第二是增资扩股,第三是合资新设,第四是PPP,第五是资产处置,当然也包括这些方式的不同组合。我们对这几种业务做一个简要说明。

产权转让:国有股东向私人股东等转让部分产权后,标的企业就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反之亦然。国有产权能不能转让,须由企业先进行可行性研究,立项后做出资产评估,然后在企业内部进行方案制定与审议。如有必要,再附上相关政府部门如劳动、税务及银行的意见。如果这些部门同意改制方案,就报送国资委。国资委做出资人初步审批。国资委审核同意进场转让后,企业就可以到产权交易所挂牌,通过互联网和多种媒体广泛披露信息,多渠道吸引买方,组织起各具特色的竞价交易,实行价高者得机制。整个交易过程都采用信息化方式完成,国资委等监管机构对交易实行全程监测,确保转让公开、公平、公正、竞争完成。

增资扩股:国有企业通过增资扩股引入民间资本,以国有资本参与民资创新企业的增资控股,都会形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国企增资扩股的流程和产权转让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一是增资扩股时国有产权的存量不动,没有显性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二是增资扩股时可能有两类投资者,即战略投资者和策略投资人。策略投资人只关注投资效益,投资期限是短期的;战略投资人关注产业协同,属于长期投资人。对这两类投资人应该区别对待而不是一视同仁。针对增资扩股业务,产权市场有责任增强专业会员的服务能力,在交易所公开征集意向投资人的基础上,由专业会员重点做好对主要投资意向方的定向信息推送,创新价值揭示和交易撮合方式,形成有效的市场询价机制,完善融资服务能力,并利用市场化方式解决好国有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入股方面的问题,切实为资本混合发展做好全程全面服务。

合资新设:公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共同出资新设一个企业,当然就产生一个新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这种形式看上去简单,其实也可能很复杂。与谁合资新设应由市场决定。应该通过产权市场发布信息寻找合作股东,做好产权登记见证与托管服务,增强公司设立过程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并为日后的增资扩股和并购重组打下诚信基础。问题复杂化的情况,出现在公私双方中有一方或双方都涉及以资产特别是无形资产出资。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在充分做好资产审计与评估基础上,参照上述产权转让和增资扩股方式,坚持通过市场发现价格(控股相当于增资扩股,参股相当于产权转让)。

PPP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是政府在自身资本预算不足时,携手社会资本更早开展基础设施等社会公共品建设的一种创新尝试。这是近10多年发展起来的一大热门事项,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美国以及中国都在积极进行PPP业务的探索,形成了巨大的投资规模。在建设和运营期间,PPP属于混合所有制状态。2015年,国办转发的财政部、发改委、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出,要依托各类产权、股权市场,为社会资本提供多元、规范、市场化的退出渠道。至于政府PPP项目具体与谁合作以及合作的条件,也应该通过产权市场公开操作来加以认定。这既能为公益类项目找到最佳合作者,也能让社会大众了解合作情况,并可以防止项目展开过程中因政府人事变动造成项目变故。

产权交易机构要“秉承公益性、市场化的理念,努力促进公共资源、产权要素优化配置”,加强PPP项目市场融资方式及社会资本退出方式研究,设计对接产品,创新服务手段,以更好地引入社会资本参与。

除了非上市、非标准化的产权股权等企业资本品外,产权市场还可交易形态各异的房产、土地、机器设备等实物资产。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企业的产权、股权、债权、知识产权乃至资产租赁权、未来收益权等不涉及所有权流转的产权束的流动,都可成为产权市场交易业务创新的标的。企业既可通过产权市场寻找自身发展壮大需要的资源,也可通过资产转让流转变现再投资,推进结构调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混改企业可通过各种方式在产权市场进行融资和流转,从而为企业实现资源整合、完成资本运营目标提供更多选择。

当然,我们讲产权市场的时候,不能忘记现在央企的资产有60%以上在上市公司,所以依托股票市场是混改非常重要的一个渠道,混改过程应该同步利用好股票市场和产权市场,建立一个“三主体”的模式(见图5 ):国家出资企业、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国家出资企业参与的PEPrivate Equity)基金三者共建一个互动的孵化注资模式,由集团公司和PE基金一起来合作进行孵化,由集团公司和上市公司一起合作来进行注资扩张,通过事前的合约让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PE基金所进入的企业达成一个协议,协议把上市公司三五年之后需要做的事项委托给集团公司和这个基金去做。这个业务风险大但价值巨大,一旦企业孵化成熟,达到上市公司收购的条件,就可以由上市公司买回去。当然,集团公司和PE也可以把它放到交易所挂牌,给出价更高者。二者退出来后再合作去进行第二项、第N项这样的操作。实践中,“三主体”模式已经让很多央企集团取得了优秀的投资经营绩效。

5 孵化注资的三主体模式图

 

综上所述,我国已经建立起了有中国特色的复合资本市场和国有产权进场交易制度,国企各类混改可以也应当在资本市场上阳光操作,通过进入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竞争,可以减少对混改的质疑,更好激活国有资源的价值,优化企业结构,创新企业运营机制,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

                                         (编辑  宋斌斌)



* 邓志雄,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咨询委员,原国务院国资委产权管理局局长、规划发展局局长,现任中国电信、中国铝业、保利集团专职外部董事。

本文是2018528日“中信大讲堂·中国道路系列讲座”第四十二讲的摘编。

 

相关阅读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

2023年10期

总期号:29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