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中国交建:“五商中交”构造升级版全球化公司

来源:2016年12期 2016.12.22 09:07:37
过去的十年,从整合上市、确立本土优势到重装出海,从专注基建投资到进入世界500强和世界第三大国际承包商,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交建)显示了其游刃有余的国际化拓展能力。现如今,中国交建正在推进“五商中交”战略,向一流的全球公司转型,一个升级版的中国交建呼之欲出。

过去的十年,从整合上市、确立本土优势到重装出海,从专注基建投资到进入世界500强和世界第三大国际承包商,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交建)显示了其游刃有余的国际化拓展能力。现如今,中国交建正在推进“五商中交”战略,向一流的全球公司转型,一个升级版的中国交建呼之欲出。

中国交建隶属于国资委,是现在全球领先的特大型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主要从事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装备制造及城市综合开发等。目前中国交建共有60多家全资控股子公司,产品和服务遍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6年位居《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第110位。在全球工程承包商排名中,中国交建排名第四位。

 

做强主业担当行业领头羊

土木工程领域、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领域是中国交建的优势所在。从融资到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环节,小到一个项目,大到一个国家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中国交建为客户提供了一揽子解决方案。

守法合规 做坚守现代商业文明的榜样

中国交建党委工作部副部长、企业文化部副总经理查长苗认为,中国交建作为中央企业脱胎于计划经济年代,其中大部分由当时国家各经济部门直属企业转制组建,基本都是“国家队”。在计划经济初期,国内最好的人才和设备集中在一起,经过这些年的摔打,企业的文化传承非常好,因此必须以领头羊的标准要求自己。中国交建的国际化程度相对比较高,随着这些年反商业贿赂的开展,要想成为一个国际化企业,必须守法合规,否则对品牌和形象的损害是不可逆的。同时要诚信守诺,这是现代商业的一个根本基础,此外还要合作共赢、绿色阳光。

勇于创新 做推动国家产业升级的引领者

就基本建设领域而言,进入新世纪以来,几乎所有与土木工程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都是由中国人创造的,在世界土木工程领域,中国毫无疑问处在金字塔的最顶端部分。

以高速公路为例,现在全球通车里程一共34.7万公里,其中12.3万公里在中国。世界十大跨海大桥,中国交建就设计建设了其中的6个。再如高山峡谷桥(通过桥面离河谷的距离达400~500米),全世界排名前100位的,有87个在中国(据一家英国杂志统计);排名前十位的,有7个是中国交建设计建设的。吞吐量世界排名前十位的港口,中国交建设计了8个,包括参与建设了“一带一路”沿线所有的港口。

更重要的是,通过技术创新和组织结构调整,这些年来中国交建取得了脱胎换骨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当时国家批准包括中国交建在内的四家企业开展海外工程。由于当时国家极度缺乏外汇,这些最早走出国门的企业主要承接劳务分包,以赚取外汇。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企业的海外发展历程,从劳务分包到小工程分包,到大型工程与国际跨国公司的同台竞技,再到现在的设计施工总承包,一步一个脚印,在国际竞争中实现了“做大、做优、做强”。现在中国的企业不仅把中国的标准输出去,而且从事投资运营,即从投资、规划、设计、建设直到运营。

例如,中国交建帮助肯尼亚建设的蒙内铁路,从投资到设计,都是按照中国标准设计的,从建设到整个设备的安装、运营,中国交建提供了一揽子服务。再如港珠澳大桥,从2010年开工建设的时候,外国人很瞧不起,认为中国人干不了这个活儿,因为水下沉管的沉放是当时土木工程中风险最大的。

为了保证安全,当时公司准备请一家欧洲咨询公司做顾问,而一家比较成熟的荷兰咨询公司的咨询费用就高达1.5亿欧元,而当时整个设计预算中,公司安装33节沉管的费用只有1.5亿欧元。公司依靠自己的不懈努力,现在33节沉管已经安装了29节,虽然还没有完工,但这条隧道已经是目前世界外海中长度最长的一条,并且是唯一一条滴水不漏的深海隧道。

“中国交建为什么能够成为一个推动和引领者,这与公司的长期投入有关系。从2005年到2015年的十年间,作为一家土木工程企业,中国交建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5项,其中特等奖一项,一等奖9项。而且,央企作为一个领头羊,要在这方面着力发挥产业的引领作用。

敢于担当 做践行国家重大战略的主力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期召开的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表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在国家重大关键时刻,中国交建也像部队一样,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南海工程之所以能够做出这样的效果,至少有三个基础:强大的实力、关键的责任和担当以及国际化经营的排头兵。

交融天下 做国际化企业

目前中国交建在海外市场投入的资源占比约为10%,但创造的海外营业收入超过20%,集团37%的利润来自国际市场。中国交建海外事业部副总经理蔡传胜介绍说,中国交建开拓国际市场一直秉承“通达”的理念和“命运共同体”的精神,追求“达则兼济各方”的指导思想。“通”是指不但追求基础设施等物理方面的硬连通,为老百姓的生活创造便利的条件;同时追求软连通,即民心的相通和文化交流的便利。而“达”追求的是“达则兼济各方”,就是追求各方利益的平衡。所以中国交建的企业精神就是“交融天下,建者无疆”。

正如蔡传胜所言,中国交建在60年的海外发展过程中,不光是修路建桥,实现硬连通,同时也通过系统性、长期性地履行社会责任,追求民心的软连通,以负责任、受尊敬的企业品牌助力国家形象的塑造,把“利他为先,舍得为上”作为一切行为的总则,在更高层次、更广泛围参与国际竞争,提升中国企业和国际品牌的影响力。

厉兵秣马 做创造社会财富的表率

2005年成立的时候,中国交建的净资产是160亿元,而2015年的净资产已经超过2100亿元。经过十年发展,中国交建把国家委托的不到170亿元资产,变为1500亿元的税收和1300亿元的净利润。企业现在的净资产是2100亿元,相当于为国家创造了4000亿元的优质资产,包括世界上最大的工程船队,以及4万名优秀的土木工程师。统计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中国交建建成的港口总延米约为403公里,可以同时停靠1300艘航空母舰;南海工程推填的面积只有14平方公里,但是“十二五”期间中国交建填海造田的陆地面积达到660平方公里,相当于20个澳门港。“十二五”期间,公司设计的高速公路里程为3万公里,而同期全球只有30万公里;建设的桥梁总长度达到4900公里,相当于从乌鲁木齐到哈尔滨架设桥梁的长度。

“央企已经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即使站在全球的角度来讲,现在也可以说正在厉兵秣马,随时一飞冲天。”中国交建企业文化部副总经理查长苗直言。

海外优先布局“一带一路”战略

20139月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国家期间,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同年10月又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者共同构成了“一带一路”的重大的倡议。倡议提出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一大批有影响力、标志性的项目逐渐落地,其进度和成果均超出预期。截至20169月,我国已与7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完成对接,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工程订单达到1.36万亿美元,累计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金额达到1.07万亿美元。目前,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已超过10000亿美元,占我国外贸总额的四分之一。

依托比较优势 提升国际竞争力

蔡传胜表示,“一带一路”建设将有助于连接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跨越高山深海,打造世界最大的经济走廊。在近期召开的集团第二次党代会上,中国交建制定了海外优先发展战略,把国际市场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市场。

“随着国内市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高峰期的结束,国内的港口、公路以及铁路布局已经基本完成。”蔡传胜表示,在国家“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依托自身的比较优势,中国交建在国际市场将拥有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参与喀喇昆仑公路建设,到非洲的毛里塔尼亚友谊港项目,中国交建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累计完成公路建设近1万公里,桥梁100多座,深水港95座,机场10座,提供了港机设备700多台,目前正在境外实施的铁路项目达到1460公里,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斯里兰卡的科伦坡港口城,塞尔维亚的多瑙河大桥以及肯尼亚的蒙内铁路,都成为了“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依托和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中国交建的国际竞争力和自身价值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一本、一干、多支” “共建、共赢、共享”

蔡传胜表示,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中国交建制订了“一本、一干、多支”的发展思路。所谓“一本”就是立足于国内,立足于集团在过去30年改革开放中形成的知识、能力和资本,谋求在国际市场的快速发展。“一干”是指从集团自身的业务特点出发,更多地关注海上大通道的建设。“多支”是指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不但要重走海上丝绸之路,,而且还要在中亚、欧亚和中东欧市场进行积极的探索。

在具体实践中,发展中国家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有着巨大的渴望和需求,中国企业在建设国家基础设施过程中形成了世界领先的系统性优势,“一带一路“战略正在打通需求和供给之间的桥梁。中国交建董事长刘起涛认为,与以往西方企业在扩张过程中的“零和游戏、赢者通吃”模式不同,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建设的特点是“共建、共赢、共享”。

据统计,中国交建2015年海外工程新签订单金额达到288亿美元,同比增长30%以上,今年上半年公司海外收入同比增长24%。近三年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中国交建追踪了200余个项目,签订合同金额400多亿美元,其中就包扩瓜达尔产业园、斯里兰卡金融城、蒙内铁路等重大项目。

搭建海外平台 实现无缝对接

除了投资大型项目,通过并购搭建完善的海外业务平台,也是中国交建海外业务实现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2010年,中国交建收购美国F&G公司,将其全球领先的海工设计能力和振华重工强大的制造能力结合起来。2015年,中国交建并购澳大利亚约翰·霍兰德公司,不仅一举进入澳洲市场,而且有效提升了铁路、城市运营的能力。中国交建与麦格里资本等机构合资成立的拉美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投资平台(MDC公司),其运作的多个项目均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很显然,国际化作为中国交建最显著的特色和优势,与国家正在全面推进的“一带一路”战略实现了无缝对接。

打造“五商中交”,引领战略升级

今年7月份,国资委对外公布新增7家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的企业,中国交建与神华集团、中国五矿等均榜上有名,这是集团打造“五商中交”战略迈出的重要一步,令外界无限期待。

2013年,中国交建适时提出了“五商中交”发展战略,打造升级版的中国交建。所谓“五商”,即全球知名的工程承包商、城市综合开发运营商、特色房地产商、基础设施综合投资商和海洋重工集成服务商。

“五商中交”是精准的战略升级和组织再造

刘起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五商中交”就是在传统产业、传统模式基础上的再升级,这次转型升级也被简称为“由工到商、工商相融”。打造“五商中交”是以提升专业整合能力、产业链整合能力、融资能力、战略联盟能力和集成化管理能力为重点,打造全球知名工程承包商、城市综合体开发运营商、特色房地产商、基础设施综合投资商、海洋重工与港口机械制造集成商。

从全局上看,“五商中交”将促使中国交建从一头独大的“承建商”,向全面布局的承包商、投资商和集成商转型;从单纯的工程施工,向设计施工总承包、技术研发、采购、物流等全产业链升级;从低附加值的施工作业,向高附加值的工程产品升级;从以国内市场为主,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并重转变升级。

事实上,在适当的时机进行精准的战略升级和组织再造,这是一条被实践广泛证明的企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从全球范围来看,大多数工程建筑企业都是从承包商做起,然后发展到综合承包直到特许经营,中国交建的这次战略转型也是根据自身实际和发展阶段,遵循了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从国内现实来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发生变化,多数行业多种产品供大于求,各类资源要素已无法支撑原来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而中国交建的传统市场已趋于饱和,国家新的发展战略带来新的机遇,需要借助政策东风高起点切入新兴市场;更何况,如今的市场格局和竞争对手均已发生变化,新一轮竞争将是“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从企业自身来看,经过改革重组,企业组织架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传统国有施工企业的发展形态亟待转变,开拓市场、资源整合和引领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战略实施分三步走

在刘起涛看来,相比投资商,中国交建的优势在于长期专注于主业、置身市场前沿、深耕区域市场,能够敏锐地发现投资机会。同时,由于掌控投资下游产业开发的各个环节,中国交建有着更强的成本管控和产品形成能力,能够更好地执行好优质项目。

在“五商中交”战略的基础上,中国交建进一步确立了“三步走”中长期发展目标:

第一步,在“十三五”末,建成行业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五商中交”,部分有条件的领域和核心业务率先达到世界一流企业水平;

第二步,在“十四五”末,达到国务院国资委提出世界一流企业应当具备的13项要素指标,建成在海外全面落地、行业全面领先、国内国际全面一流的“五商中交”,率先全面建成世界一流企业;

第三步,在中国交建成立30周年时,“建成价值卓越、品牌享誉海内外的‘五商中交’”,建立起全球产业链和全球化治理的体制机制。届时中国交建将基本完成由一流跨国公司向一流全球公司的转型,全面提升跨国指数,本土收入和海外收入的占比将基本持平。

                                

(编辑整理 宋斌斌)

相关阅读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4年01期

总期号:296期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