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评价体系

姚磊 来源: 2023.01.11 14:28:50


 

近期,就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评价,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化与产业研究所和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组成的课题组开展深入研究。目前,课题组关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评价体系的成果主要有四个方面内容:背景意义、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下一步的工作考虑。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评价体系的背景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年底举办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其中特别强调了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重点篇章对产业做了部署,并把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进行专题总结,其中重点提到,要“深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应用”,体现了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视。

    近年来,我们国家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呈现加快发展的整体态势。首先,转型的基础不断被夯实,我国现在正在大力实施工业互联网的创意发展工程,尤其在工业互联网的平台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目前,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超过了150家,平台服务的工业企业超过160万家。其次,转型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展。以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制造业加速融合渗透,特别是钢铁、汽车、装备、电子、石化等工业行业领域,融合创新、交叉创新不断深化。“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全国已经超过2000多个。第三,转型的程度也在不断提升。截至20226月底,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5.7%,数字化研发工具的普及率达到了77.1%。数字化新模式新业态也不断发展创新。

    但是我们发现,在整个转型的过程中,企业究竟转到了什么程度,达到了什么水平?这些问题很难做出科学评价。课题组为此开展了深度的研究,希望能对企业、平台服务商、政府提供辅助和支撑。

    在企业方面,很多制造企业自身不知道怎样转型,进而导致了它们产生“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倾向。通过开展评价诊断服务,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帮助企业摸清数字化发展的现有水平,发现企业在转型中的短板,为企业下一步的转型指明方向。

    对于解决方案服务商来说,依托海量的评价诊断数据,可以帮助它们看到各个行业和企业整体的数字化水平达到什么程度,以及目标市场数字化转型的短板,进一步帮助平台服务商明确市场定位和场景定位,找准应用市场。

    第三是可以助力地方政府精准施策。不少地方政府对当地行业的整体情况不是很清楚,我们希望通过构建这样的一个评价体系,进一步帮助地方政府明确各个行业以及区域内的发展路径,助力区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转”:第一个是转技术,第二个是转业务,第三个是转管理。通过这三个方面的“转”,可以构建一个设备互联、软件定义、数据驱动、平台支撑、安全保障的新型生产服务体系,从而探索新的模式。比如数字化管理、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模式创新。实际上,“三个转”的过程也对整个新型生产服务体系和模式创新进行了概括。

在“转技术”方面,实际上就是构建技术支撑体系,包括设备互联、软件定义、数据驱动、平台支撑和安全保障。“转业务”对应新的模式,如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化延伸。“转管理”就是数字化管理。数字化管理我们又做了进一步的延伸,包括战略、组织、人才、流程和文化。

我们构建了一个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评价的参考架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在新一代数字科技支撑和引领下,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全要素数字化升级、转型和再造的过程,是以技术为基础、业务为核心、管理为保障进行的一场颠覆性变革。因此,我们在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评价诊断,是按照技术、业务、管理三大维度展开的。

首先,技术是基础。在整个评价体系里面,我们希望能够引导制造企业打造“一硬一软一数据一平台一安全”的体系,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其次,业务是核心。引导企业抓住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这样一些业务转型的“牛鼻子”,打造融合发展的新模式。第三,管理是保障。要引导企业加快在战略、组织、流程、人才、文化等方面的数字化和转型,推动组织模式变革和管理思维创新。

基于上述逻辑,我们按照技术、业务、管理三大维度展开,制定了包含3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33项三级指标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衡量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水平提供理论工具。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评价体系的评价方法

    为了提升指数的普适性,充分展示不同领域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综合水平和优势短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评价综合指数按照“点—线—面”的路径,围绕企业、行业、地区三大维度形成了分类指数。

    首先,我们建立了从点到线到面的整体综合指数体系。在点上主要体现企业层面,在线上体现行业层面,在面上体现区域层面。

    在点上主要体现两类典型企业,一类是龙头企业,我们希望帮助它们明确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我们需要明确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些痛点问题。在企业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行业的指数。

目前,我们围绕工经联关注的十大重点行业,进行行业指数评选,并进一步提炼区域指数。从不同的指数类型来看,我们构建了十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特色指数的指数体系,主要包括从硬件设备数字化水平,软件集成业务水平一直到数字化管理水平的体系。

整体来看,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就绪度指数,一个是成熟度指数。就绪度指数对应的是技术层面的评价,成熟度指数主要是业务和管理层面的评价。在技术层面,我们主要构建了设备智能水平指数、软件应用水平指数、数据治理水平指数和平台赋能水平指数。在成熟度方面,主要体现企业业务和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水平,用平台化设计普及率、智能化制造普及率、网络化协同普及率、个性化定制普及率、服务化延伸普及率、数字化管理普及率等来体现。

    为此,我们搭建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这个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线上提供企业情报的问卷,企业通过填报问卷可以反映企业基本的情况。在填报完成以后,企业还可以获取一个评估报告,可以帮助企业围绕数字化转型领域摸清自身家底,找到发展差距,明确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另外,面向平台的管理者,包括政府以及行业协会,我们的公共服务平台还有一个管理版,可以按照行业、区域和企业等不同分类,对行业、区域、企业的不同层面进行画像的描绘,为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定制发展策略提供数据支撑。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评价体系下一步工作考虑

    评价体系的下一步工作,我们将按照“四个一”来持续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评估和指数的编制,包括“一个特色的指数体系、一个解决方案资源池、一个产业大脑、一系列供需对接活动”。

    “一个特色的指数体系”就是目前正在联合工经联开展的企业调查问卷的填报。面向国有企业、中小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等需求,不断丰富指数内涵,发布特色指数体系,满足不同主体对指数的需求。在问卷填报以后,基于我们的评价方法会形成企业行业和区域层面具体的指数池。

第二个就是我们根据行业的发展需求,引进和培育一批面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解决方案服务商,在平台之上构建面向不同行业和企业需求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解决方案资源池。

第三个是建设一个产业大脑。面向地方政府和行业的管理部门,构建全产业链产业大脑,动态展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情况,支撑管理决策,实现“产业监测一张图、企业服务一池汇、辅助决策一盘棋”。

另外,围绕指数的评估和推广工作,我们依托自身和工经联现有的一些资源,通过召开现场会、深入行等活动,持续加强评估指标体系和平台的宣贯和推广,面向块状经济、特定行业开展优质解决方案的精准对接。

(编辑  杨利红)



¨ 本文根据作者在2022年(第四届)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暨工业行业数字化转型年会上的讲话整理而成。

* 姚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所长。

相关阅读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

2023年10期

总期号:29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