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的要求。对于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提炼、传播、运用具有普遍意义与中国特色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已经成为一个重大任务。
这样的精神标识应该是形式简洁的而不是形式繁复的,语义清晰的而不是语义模糊的,普遍认同的而不是局部认同的。最重要的,这样的精神标识是真正的中华文化精髓,可以穿越历史延续至今,可以成为指导今天和未来中国文化建设的精神理念。
人文精神的内涵与当代价值
人文精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最具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内容,就要从中国文化中深层次的精神入手,找到精髓,体现要义。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中国佛教史教学和研究的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认为,“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2017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是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门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主要内容包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三项。其中关于中华人文精神的具体阐释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是中国人民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滋养了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至今仍然具有深刻影响。”这既展示了中华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也充分肯定了中华人文精神的当代价值。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报告中列举的这十个具体文化价值观,大多体现了鲜明的人文精神。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是追求人的全面解放的理论,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提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些都体现了鲜明的人文精神。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时代化发展。
事实上,人文精神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是具有广泛认同度与强大生命力的。更重要的,对于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高质量发展,人文精神是具有指导性的精神理念,应把握其内涵与要求,并贯彻到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实践进程中。
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不是“物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持续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是自主发展阶段,摆脱了僵化与教条的约束,文化发展的自发性与自觉性不断提升;第二是规模发展阶段,文化产业形成并快速发展,文化事业不断拓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第三是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基于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文化发展在国家发展整体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一步指明了中国文化发展的道路与目标。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文化发展质量对人民生活质量愈发重要。文化高质量发展需要大投入,但仅有投入是不够的,与经济发展主要关注物质世界不一样,文化发展主要关注精神世界。文化是“生活之光”,但不应仅仅是“技术之光”“资本之光”,更根本的应是“人文之光”。提升文化发展质量,要有正确的理念,准确的目标,明确的途径。文化体现并提升了人的精神、思想与能力。文化发展的根本任务就是“以文化人”。文化发展的实质就是人的发展。
文化发展包括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前者体现市场性,后者体现公共性。仅仅发展文化产业、通过文化赚钱是不够的,这常常会导致文化的低俗化,导致滥用人性的“竞低”。比如直播、短视频、网络游戏等领域的一些文化活动与产品,尽管很“火”很赚钱,但其价值观导向与外在的行为依赖是有问题的,特别是对青少年成长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以为发展文化事业就是文化发展的主体也是不全面的。不赚钱的文化发展不一定就能发挥文化的社会效益,公共性不代表有效性。比如大量闲置的公共文化设施、送出去的文化演出和出版物无人问津等,就不是高质量的文化发展。
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只是文化发展的形态划分,不代表高质量与否。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实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精神发展,让人的精神更加自由、丰富、积极。只要能实现这样的目标,不论是文化产业还是文化事业,都是高质量的文化发展。换言之,在文化政策制定的过程中,不能简单以文化产业或文化事业之分来选择政策着力点,而应以文化发展对人的发展的有效推动为根本衡量标准。
文化高质量发展追求的目标
文化高质量发展追求的是创造性、多样性的文化,而不是重复性、单一性的文化。
对于文化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此,要尊重文化的特性来发展文化。从国内文化发展来看,目前要注意一些干扰文化创造性、多样性实现的思潮。这些思潮的突出表现:西方中心主义,缺乏文化自信;精英主义,轻视民间文化;商业主义,以垄断市场来垄断文化;技术主义,以形式炫酷掩盖内容空洞;大汉族主义,忽视多民族文化的丰富性。
2022年8月中央发布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文化是国家治理之魂。在文化政策制定和城市治理的过程中,要有正确的文化理念,才能有正确的治理举措与政策体系。特别应防止命令主义。比如城市建设中恢复历史文化街区,不能一刀切、一张图管住一条街,否则设计出来虽然整齐,但毫无活力,外面漂亮,但不考虑舒适性和实用性。城市不仅是用来“看”的,更是用来“住”的,要能让人们产生亲近感、归属感。高质量的城市文化发展应能体现城市历史文化气质,提升市民的内在精气神。
推动高质量的文化发展,要尊重历史,尊重民众,尊重专业。当认识到文化多样性的必然,认识到文化精神性的特质,对文化发展的规律就会有很深入的把握。
文化高质量发展需要培育人文精神
文化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人才,基本特质是兼具文化使命感与文化创造力的人才。要培养全民特别是青年的人文精神、人文情怀与人文素养。
从人类历史上看,文艺复兴时代实现了从神到人的转变,是进步;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推动了从人到物的转变,《共产党宣言》中说,“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仅仅考虑利害与经济的人类社会,物质进步了,精神却退步了。
培育人文精神,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中华人文精神源远流长。儒家讲求“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物为本”。《论语》记载,孔子的马厩失火,孔子问“伤人乎?”不问马。儒家讲求“以民为本”,不“以君为本”。孟子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事实上,近代西方启蒙思想也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找寻滋养,伏尔泰就被称为“欧洲的孔子”。
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重要的是守住中华文化根基,根深才能叶茂,守正才能创新。处理全球性挑战与冲突,世界文化普遍在“向东看”与“向后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华人文精神具有世界意义与时代意义。在全民中加强人文精神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于历史自觉与文化自信,成就真正拥有中华文化精神与素养的新青年、新国民。
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重要的是以具有人文精神的文化内容为本,以技术表现、商业实现为辅,本立而道生,不能本末倒置。科学主义者会把人看作物,人文主义者则把物看作人。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是具有人文认知力,即对文化产品、文化作品的评价,不能以规范与否、赚钱与否的标准来评价,而要以共情与否、深刻与否、原创与否、灵动与否来评价。
总之,文化发展是人的发展,能够打动心灵的文化就是高质量的文化,能够让社会更加和谐与进步的文化就是高质量的文化。在推动当代中国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中华人文精神会绽放出愈加耀眼的世界之光与时代之光,中华文化影响力会大幅提升,中华文明新发展将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贡献,成为世界持续和平发展的强大人文能量。
(编辑 杨利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