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共同富裕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城市的重要内容

张致鹏 来源: 2023.02.09 11:09:36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奋斗目标,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我们在完成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新任务。

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全面深化了共同富裕的内涵,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重要的位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我国必须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促进共同富裕,实现社会和谐安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着力点,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必然选择。

共同富裕是党和政府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关于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但同时对就业和收入分配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党从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了关于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造。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持续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凝聚起更多推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智慧与力量。

共同富裕迈入扎实推动的历史阶段。“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去十年,我们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均预期寿命、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新增就业均大幅提升,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

共同富裕需要收入分配公平,也需要激励发展创造。共同富裕不仅仅是收入分配问题,也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通过高质量发展把“蛋糕”做大做好,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通过打破传统体制束缚,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了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为推动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的实践探索明确了发展创造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要方式。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共同富裕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既反对两极分化,也反对平均主义。强调全体人民公平享有追求发展、勤劳致富的权利和机会。通过共同努力和共同奋斗的过程,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发展。

共同富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基本价值,强调共同奋斗理念,坚持多劳多得原则,鼓励勤劳创新致富;既要破除平均主义,也要严格遏制无理无序的两极分化。推动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实现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形成符合公平正义原则的合理分配格局。一方面,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同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有效减轻困难家庭的子女教育负担,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兜底救助体系、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保障充分参与市场竞争的起点公平;另一方面,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在依法保护合法收入的同时,要防止两极分化、消除分配不公,合理调节过高收入,要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促进各类资本规范健康发展。在资本主义国家,资本收益率超过劳动收入与经济增长水平是长期现象,社会财富不断增长与贫富差距扩大同时发生。全球化与新科技革命时代,两极分化进一步恶化,社会矛盾激增。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始终强调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原则,根据各类生产要素对社会发展贡献程度,合理确定市场回报;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消除财富占有过于悬殊状况,避免社会财富过度集中于少数人。

在劳动方面,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促进充分就业,破除劳动力流动障碍、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限制和歧视,保障人们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的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要重视弘扬企业敢于承担风险的创造性劳动,进一步提升企业家在社会创新中的作用,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同奋斗。要对资本设置“红绿灯”,支持和引导各类资本规范健康发展,充分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合法致富,也要有效遏制其消极作用,反对资本无序扩张,加强反垄断监管。

重视并实施“敏于志向”而“钝于禀赋”的社会机会公平原则。促进机会公平是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关系的重要手段,是以共同富裕促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促共同富裕的重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推动共同富裕不仅要建立合理公正的再分配手段,也要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平的起跑线,为共同奋斗创造有利条件。在初次分配中,市场要发挥主导性作用。这需要全国构建更加完善的生产要素市场,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在收入分配中消除各种歧视;同时需要消除资本市场的垄断。促进机会平等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只有破除影响劳动力流动的体制和政策障碍、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才能充分发挥个体潜能;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素质劳动者,只有提升人力资本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同时提高居民收入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基础。

要防止低水平的福利平等,努力消除劳动者个体之间由于非自身责任因素受到不公正对待。一是要通过机会均等条件下的市场竞争,形成合理的社会流动性;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增加社会公共服务的供给,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提升全体人民公平受教育的水平,以提升专业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三是要防止社会阶层固化,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避免“内卷”“躺平”。

共同富裕是深圳先行示范的重要内容

20198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意见》要求:到2025年,深圳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到2035年,深圳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典范,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世界领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到本世纪中叶,深圳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深圳始终坚持把蛋糕做大做好和切好分好的协同。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城市,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经济大幅增长,经济总量上升了一万倍,城市人口快速聚集,从40年前的30万人达到了约1750万人,人均GDP增长了约130倍。在共同富裕目标下,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重点努力的方向。2021年,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0847元,比上年增加5969元,名义增长9.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2%,高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5个百分点。按照2018年国家统计局的标准,一个标准三口之家的年收入在10~50万元之间,即属于中等收入群体。由此可以推论,深圳常住人口达到这一标准的比例应已超过70%

深圳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公平公正原则。以法律规范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以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与就业环境,维护机会公平。深圳利用法律手段约束政府行为和规范市场行为,充分贯彻促进机会公平;推进建立完善的法治框架,以立法和法规确立市场经济原则的法律规定性,给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提供自主发展空间,充分调动发展积极性,保护合法致富,坚决取缔非法收入;纵深推进法治改革,不断拓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领域,不断适配动态发展的经济社会活动。

深圳贯彻以公平促创新、以创新扶公平。深圳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建设高标准国际化的市场体系,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完善公平竞争制度,使法治成为激发市场创新活力与动力的重要保障,成为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的海洋。一方面,汇聚380多万市场主体,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另一方面,近130万个体工商户积极拉动就业。深圳对公平和创新关系的有益探索,不仅形成了相对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推动了中等收入群体成长壮大,同时提高了社会流动性,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尽其专。同时,促进性别平等,在女性就业比率、工资水平、高管人数等方面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起点公平、机会公平,更好地促进了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让无业者有业,让有业者乐业,让实力者创业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标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深圳长期坚持实施“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的社会公平政策,建立起了发达的职业培训体系,实现劳动者从无技能到有技能,从一般技能向中高技能持续动态的提升。截至20227月底,深圳全市就业人口规模达1248.01万人,与历史高位基本持平。深圳不断强调就业创新的重要性,通过缓、返、降、补多方位发力,稳企业、稳就业,合计为企业减负130亿元,惠及企业近百万家。深圳对招用年度高校毕业生的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实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补贴,如求职创业补贴、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生活补助等。

深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造民生幸福标杆。深圳卫生健康、教育等民生支出持续增长。“十四五”期间,为全力保障常住人口的子女入学需求,将在5年内新建90.8万个基础教育学位。其中,新建12.5万个学前教育学位、67.3万个公办义务教育学位、11万个公办普通高中学位。形成了贫困家庭子女应考尽考,能读就读地接受高等教育的制度保障,实行残障儿童的康复与就学,鼓励支持残障人士就业创业。

5年来,深圳在医疗卫生方面累计投资超过1500亿元,是十二五2.5倍;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从70元提高到134元,婴儿死亡率1.14‰,孕产妇死亡率4.79/10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44.87%,各类健康指标均保持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4.53岁,接近目前世界人均寿命最高的中国香港的84.9岁。深圳以更优的医疗服务、更好的医疗保障建设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一流健康城市、国际化医疗中心城市,成为公共卫生最安全的城市之一,让市民在卫生健康领域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高水平三甲医院的建设和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的社康机构建设跨上了新台阶,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8%以上,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稳定在18%以下。

深圳持续探索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深圳以发达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多样化的社会保障,进一步提高住房保障,逐步实现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20年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总参保达3733.8万人次,五年增长26.1%。全市基本养老参保率为98%,社会保险卡持卡覆盖率为99.3%。积极落实中央调剂和省级统筹,累计向省上缴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含中央调剂金)1193.8亿元。此外,深圳在三次分配中也进行了大量有益尝试,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者行动等在国内处于前列。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有能力、有责任、有担当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进行充分探索,全面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城市建设。

(编辑 季节)



* 张致鹏,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相关阅读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4年01期

总期号:296期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