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立足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实践,创新法治“中国理论”

支振锋 来源: 2023.03.07 11:33:04


 

党的二十大报告彰显了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坚强决心,不仅为建设更广幅度、更深层次、更高质量的中国法治提供了更大信心,也从理论上揭开了笼罩在人类法治发展道路上的层层迷雾。我们可以说,历史没有终结,发展道路并不唯一。我们需要立足于中国式的法治现代化实践,创新法治建设的中国理论,突破西方的法治话语霸权或者理论围剿,同时让我们清醒地认识西方法治的话语霸权以及它是怎么构建的。

我们正在突破西方的法治话语霸权

我们所践行的法治是现代法治,而现代法治的本质是工业法治。在工业革命之后,人类才有可能逐步建设现代法治。由于西方率先在人类历史上进行了工业革命,所以也相应地较早建设了现代法治。

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西式的现代法治在历史进程上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进步,它对推动限制政府权力、保障公民权力、促进经济增长都产生了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美西方国家凭借在现代法治上的先发优势,试图将其法治的特殊经验上升为人类社会的普世道路,并据此构建了西式法治模式的话语霸权。现在我们提到现代法治,好像就是西方那几个关键词:“宪政”“民主”“三权分立”“司法独立”,好像离开了这些就实现不了真正的法治,实际上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

西方的这套法治制度,它的价值理念起源于基督教普遍主义神学,其理论基础是《社会契约论》,在实践上强调以法院为中心的司法独立,重视通过在程序中进行对抗与制约,来实现对公权力的限制和对公民权利的保障。西方法治制度有进步性,但并不能说它就可以垄断人类法治的道路,它也不可能是人类法治发展的唯一道路。

为什么西方法治制度成为了话语霸权?其中有特殊的历史场景。一方面,西式法治在部分方面满足了人类法治发展的一些共同规律。比如说强调制约和制衡,并重视限制公权力,保障公民权利。虽然西式法治的财政成本比较高,但是它在客观上仍然有益于公民权利的保障。

西方列强在全球的扩张与殖民掠夺,促进了西方法治模式的扩展。特别是在二战之后,西方发展优势在全球治理体系方面得到进一步巩固。美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开展的所谓法治援助,以及现在我们看到的诸如世界法治指数、世界银行的治理指标中的法治指标等等,这些都是以科学、中立、专业形式表现种种的法治指数评估,最终在全球构建起了西方法治方面强大的话语霸权。

中国式的法治现代化正在展现人类社会法治的另一种可能

我们认为,西方占优势地位的法治话语存在着弊病。第一,西方法治话语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按他们的逻辑,所有国家都要走西方法治的道路,而不考虑自身的历史传统;第二是制度决定论,不管什么国家只要移植了西方的法治制度,就能够实现法治,这在实践上是不成立的。

我们看到,经过新中国七十几年的法治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法治现代化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中国式的法治现代化展现了人类法治的另外一种可能,包括以法治作为治国理政基本方式的科学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个问题有很多论述。他提到,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人类社会发展的事实证明,依法治理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他还举例,纵观世界近现代史,奉行法治是各国实现经济稳定发展,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凡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较好地解决了法治问题的。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治国理政须臾离不开法治,要用法治来化解矛盾。

中国道路是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分工制约的制度模式。我们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最本质的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而且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推进,逐渐形成了一个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它的实践效果,经过这些年的法治努力,我们的法治实践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

这其中有一些比较典型的数据。比如,中国今天已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根据20221019日公安部披露的数据,我国是命案发案率最低、刑事犯罪率最低、枪暴案件最少的国家之一,每10万人的命案是0.5%,这个数据大约是美国的十分之一。根据一系列的调查,包括国家统计局以及一些国际机构的调查,中国是世界上人民群众安全感最高的国家之一。

培育法治的中国理论和国际话语权

经过长期努力,我们不仅取得了经济发展奇迹和社会稳定奇迹,还有平安中国奇迹和公民权益保障的奇迹,这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正是在这些成就的基础上,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实践,为法治建设的中国理论提供了肥沃土壤和现实可能。特别是在2020年,我们确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事业上的指导地位。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就有更大的可能去提炼法治的中国理论,提升法治理论的国际话语权。

我们在理念上一直强调公平正义。特别是在司法改革中,这种正义是司法的生命线,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个案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在法治保障上强调党的领导,在目标上以人民为中心,在方法上强调全面推进。我们提出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相结合,而且强调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共同一体建设,这是一种全面推进。

在运行上,我们构建了包括“一府一委两院”的立法、执法、司法的体制。习总书记在这个问题上做了很多非常重要的阐述,特别强调抓住关键少数,强调没有免罪的“丹书铁券”,也没有“铁帽子王”,领导干部在全面依法治国中负有特殊的责任。

我们现在正在从工业革命向信息革命迈进,进行第三次产业革命,不仅在生产力上会有一个很大的跃升,在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生产关系等方面都可能会有很大的重构,我们的治理机制、法律机制也可能会有很大的变化,有了更大的创新的可能性。

(编辑 季节)



* 支振锋,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相关阅读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4年01期

总期号:296期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