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中欧经贸务实合作新格局

文/孙永福 来源: 2023.04.18 16:41:31



 

中美关系是中国双边关系当中最重要的关系,但是中欧关系也不可忽视,欧盟还是我们可以团结和争取的对象。

经贸合作是中欧双边关系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2019年之前,欧盟连续16年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当时美国是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与中国的逆差最大,欧盟与我国的逆差大约3000多亿美元,持续保持16年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对稳定双边关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08年欧盟面临着金融危机,我国政府派出了多个采购团到欧洲,表明对欧洲的支持和信心,采购欧洲的物资,减少贸易摩擦,对欧盟恢复经济增长和走出困境起到了非常正面的作用。我们还继续持有欧盟的一些债券、股票等等,我国领导人也多次出访欧盟各成员国,加强经贸合作。在双边关系里,贸易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美国一直拉拢欧盟,在特朗普时代,不管是盟友还是像中国这样的对手,从贸易的角度看是不分敌友的。拜登上台之前就明确表示要拉住欧盟,共同对付中国。拜登上台以后,中欧的政治关系由于美国的因素陷入了低谷。

近期的乌克兰危机使中欧关系更加脆弱了,疫情也使双边关系几乎陷入停顿的状态。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经贸关系无论从贸易的角度还是投资的角度,都有逆势的增长。经贸关系的高增长维系了中欧关系的务实合作,起到了一个双边关系稳定器的作用,说是压舱石也不为过。这几年因为疫情几乎影响了所有的双边关系,但是经贸关系还是继续发展。

中欧经贸合作的基本情况

欧盟现在仅次于东盟是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我们与欧盟关系后退,主要是英国脱欧以后,带走了大致1000亿美元的贸易额。如果英国继续留在欧盟的话,欧盟仍然是我们第一大贸易伙伴。

另外一个原因是美国的制裁,特别是加征关税,使得一些企业包括中国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产业链转移到东盟国家,带走了一部分投资,投资的转移带动了贸易。这些国家因为产业链不健全,有一些中间品、原材料还要从中国进口,带动了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发展,使东盟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从投资的角度看,双边有不错的表现。2021年中欧双边贸易是8280亿美元,在新冠病毒疫情之下增长了27.5%,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表现。我们的出口为5182亿美元,增长了32.6%;进口为3099亿美元,增长了19.9%。欧盟2021年对华投资50亿美元,下降了10.4%,当然有欧盟经济不景气以及疫情的影响。我们对欧洲的投资是逆势增长的,2021年对欧洲的投资达到56.5亿美元,超出欧洲对我们的投资,增长了21.1%

20221-11月,中欧双边贸易额达到了7797亿美元,同比增长4.4%,我国出口增长了11.5%,达到了5183亿美元,进口2614亿美元,同比下降了7.3%20221-11月,欧洲对华投资达到了94.9亿美元,增长了94.2%。这表明欧洲企业对中国的信心增强了。截止到202211月,整个欧盟对中国的投资累计达到了1328.4亿美元。我国2022年前11月对欧洲投资为64.8亿美元,增长了28.8%。到202211月底,累计对欧盟的投资超过了1000亿美元,达到了1023.8亿美元。

尽管有美国的拉拢,有疫情的负面影响,但是中欧之间无论贸易还是投资,都是逆势增长的。现实数据表明,双边的经贸务实合作在整个双边关系中起到了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

    对中欧经贸关系前景的分析

欧盟对中国有三个定位。第一是合作伙伴,第二是竞争者,第三就是制度的对手。2023年,这三重定位的策略不会改变,但是它的重心会在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上面。

中国如何破题,如何在合作方面加强力量、做出努力,改变对我们不利的局面。欧盟机构的内部,包括欧盟成员国之间,欧委会和欧洲理事会之间在对华问题上是有战略分歧的,而且这种分歧也不会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如何化解矛盾,在欧盟内部如何形成对华友好的一种新的格局,对我们提出新的要求。

中欧“政冷经热”这种格局,有望在新的一年里有所改变。中欧领导人的会晤,双方将进一步探讨中欧前进的方向。中欧高级别对话(HED)是副总理级的。中欧领导人的会晤,中欧HED的举行,高层领导人的互访,肯定会推动双边经贸关系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法国总统马克龙要到中国来。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也希望能访问中国,加强中意之间的双边关系,特别是经贸关系,因为中国市场对意大利也是非常重要的。202211月,德国总理舒尔茨来华访问时带了一个大型的企业代表团,访华取得了相当重要的成果。德国企业看好中国,巴斯夫2022年宣布对中国增加100亿欧元的投资,所以与中国脱钩很显然是不现实的。随着中欧领导人的互访,中欧经贸关系会向着进一步向好的趋势发展。

202212月,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访华时表态,愿意同中方一道继续推进中欧投资协定的进程。中欧投资协定已经完成谈判,但是在推动批准程序时受到了相当大的阻碍。虽然米歇尔的访问表明欧洲的立场有所松动,但近期完成批约还有相当困难,现在欧洲议会对于中欧投资协定还有相当大的阻力。随着中国疫情管控措施的调整以及二十大做出的进一步扩大开放政策红利的落实,中欧合作的潜力会得到进一步释放。

我们将来与欧洲的合作,要进一步以开放促改革,特别是在制度型开放方面能够走得更扎实。每年欧委会以及欧盟的一些企业对中国都会提出有关诉求,我们对欧洲企业的一些合理诉求也应该重视起来。

中欧合作还有一些新的领域值得去探讨。比如巴黎协定,在低碳领域双边肯定有非常大的合作可能。在一些新能源领域,比如风电、太阳能,中国无论从技术到产能,目前在全球都处于领先地位,双方可以加强合作。还有电动汽车,中国的电动汽车物美价廉,当然与欧洲的合作也会遇到一些困难,德国也好,欧盟也好,对中国一些并购、参股还有一些疑虑。但随着中欧政治关系的转暖,经贸合作会有新的未来,中欧合作在2023年会有所突破。只要双方相向而行,中欧投资协定也会向好的方向发展。米歇尔访华之后重启中欧人权对话,我们不希望因为政治因素搁浅了中欧投资协定,希望重启的中欧人权对话有助于中欧投资协定向着批准的方向继续推进。

(编辑 季节)



* 孙永福,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资深研究员,商务部欧洲司原司长。

相关阅读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4年01期

总期号:296期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