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逆全球化趋势明显,各种不利因素增加,我国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较为复杂。我们面临的任务,是要进一步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坚持新发展理念、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不断寻找新的增长动力,持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
得益于四十余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比重已经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不到2%,上升到2023年的18%左右,稳居世界第二,多年来持续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增长动力,为全球贡献了最大增量。面对我国崛起与影响力的日益提升,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为了打乱并抑制我国发展进程,推行脱钩断链,实施高科技封锁,把正常的贸易往来泛安全化、泛意识形态化,以“去风险”为名,构筑“小院高墙”。采取限制对华投资、给我国企业“走出去”设置各种障碍,要求相关国家选边站队,在重要产业链上“去中国化”。在世界上产业链、供应链、科技贸易合作中全方位地去中国化。可以说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而国内方面,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处于较高水平,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产业转型升级不够及时有力,比较优势持续衰减使我们面临“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局面。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不断出台和完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持续加大对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保护和支持力度,大力推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但当前我国经济仍面临市场化经营机制不够完善,资源配置效率不够高,创新能力不够强等较多的深层次问题。在经济下行、地方财力出现困难的时候,地方政府指导企业经营活动的情况会增加。政府希望当地企业能够履行更多义务,承担起稳定一方经济的责任。此举本无可厚非,但部分方式带有较多的行政化色彩,有悖于市场经济规律,并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影响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擅长的仍是在现有技术上的应用创新,在基础研究和“从零到一”的首创性技术创新能力,较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部分关键领域易被“卡脖子”。据2023年8月2日《财富》杂志发布的世界500强榜单显示,世界500强榜单企业平均利润为58亿美元,美国入围企业为80亿美元,我国入围企业为39亿美元;我国上榜企业平均销售收益率为4.7%,美国平均数为8.3%,剔除银行业上榜企业,中美企业之间的盈利差距进一步扩大。从榜单数据和企业类别来看,美国企业的研发投入、研发强度同样高于我国企业,美国企业的超高收益主要来源于科技实力,我国企业的高额收益则主要来源于行政许可。另外,根据近几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我国创新综合指数排名基本上在12名左右,但在制度、市场成熟度、商业成熟度、创意产出等一级指标方面仍较大幅度落后于综合指数排名。以上情况说明,创新能力不足仍是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如何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仍面临投资、出口、消费增长率中枢缓慢下移和企业竞争能力不够强等一系列复杂问题,我们只有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大创新投入,提升创新能力,才能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一是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当下恢复经济增长动力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企业家信心问题,如企业主多反映政策易变、无所适从。所以各级地方政府要努力营造持续稳定的政策环境,做到标准公开、规则公开,切实防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限制竞争的行为,让广大民营企业家心无旁骛,搞好经营管理、扩大技术创新投入。各级政府部门应主动下基层,送政策、送服务,多与企业沟通。在制定和修改行政法规及有关文件时,充分听取企业意见,逐项破除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之外的隐性准入壁垒,想尽一切办法为企业发展赋能,努力当好“店小二”。
二是坚持新发展理念。每当经济增速下滑离开预设目标,政府都会采取有力的金融和财政支持政策,,一次次帮助我国经济“涉险滩、攀高峰”。但所有的调控政策都有两面性,即在发挥积极作用的时候,也会有负面影响,甚至政策的边际效应逐渐减小。今天我们必须为长期积累的问题寻找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调控政策务必兼顾短、中、长期经济目标,注意火候、把握分寸,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有针对性地实施“喷灌”“滴灌”。过度的刺激政策容易扭曲正常的经济运行秩序,向社会发出失真信息,容易令企业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后遗症也会比较明显,纠偏的代价会比较大,最终会影响企业发展和影响经济发展质量。
三是持续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资源配置效率高不高,主要取决于市场化改革是否到位,各级政府要尽量减少资源的行政型配置比率。国有企业要专心做好自己的优势产业、关键产业,有所为、有所不为。另外,地方保护不利于公平竞争,容易造成资源错配,我们不能让统一大市场规模效应因为区域分割、区域保护受到削弱。
四是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当前,我国面临的“卡脖子”技术问题仍然较多,如半导体设备、软件系统、高端数控机床、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领域都有各自“卡脖子”问题,面广量大。国家科研机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需要共同努力,协同攻关。民营企业贡献了我国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已经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科技创新应该不问出身,无论企业大小、企业性质,都应该在创新过程中享受权利的公平、机会的公平以及规则的公平,国企民企应该享有同等待遇。民营企业的体制机制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比更为敏锐的嗅觉、更灵活的激励机制,从而在创新动力、创新效率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创新与不确定性风险相伴相生,在此过程中企业家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高企业家的社会地位,千方百计保护好企业家的人格权、财产权,保护好企业家的首创精神,形成从上到下全方位弘扬企业家精神的社会氛围。
当下,我们必须忍受经济转型过程中带来的阵痛,这个阵痛过程也许会比较长,但有利于我们持续出清过剩产能、落后产能,实现优胜劣汰,实现结构优化,使经济更加健康。只要我们持之以恒推进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加大企业创新支持力度,切实保护好企业家精神,我国经济大船就能行稳致远、扬帆远航。
(编辑 尚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