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未来中美关系的三个主要维度

吕祥 来源: 2025.01.02 11:32:10


 

这次美国大选中,特朗普相对于拜登的优势,是在2023年的第三季度形成的,之后一直维持下来。正是由于这一优势不可逆转,民主党最后做出了一个反常态的、反常规的做法,就是不顾初选的规则,在民主党大会之前逼着拜登退选,这是史无前例的。

我们看到的选举结果,与民调预测相比还是非常接近的。民调显示,民主党最少能拿到226张选票,7个摇摆州的93张选举人票全部被特朗普拿走。

美国民调与大选结果

    很多人说美国的民调不值得看。我认为,民调依然是我们判断美国选举最重要的依据。应该说,这次民调还是成功的,至少在7个摇摆州的认定上非常准确。特朗普的民调结果还是具有特别意义的。如果不讲选举人票,特朗普得到的全国选票比哈里斯多了2.1%。从1992年到现在的九届选举中,这是共和党第二次在全国选票中领先。这个是很重要的一个数字,上一次还是2004年小布什借着对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的余威,取得了全国票的领先局面。

   我认为,整个美国的氛围并不一定是有利于共和党的,但是民主党的内部确实出现了老化、官僚化的问题。最致命的一个问题是所谓的“拜登经济学”。拜登经济学被很多人夸赞,但它所造成的通货膨胀是致命一击,这一刀砍在民主党身上是伤痕很深的。民众对通货膨胀带来的生活体感,是无可弥补的一个损伤。通货膨胀是对底层民众最无情的剥夺,不管宏观上数据多好看,只要出现通货膨胀,民众一定是受害最重的,他们的反弹也是最厉害的。

    在美国政治生态中算最左的一派——民主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美国纽约州众议员亚历山德里娅·奥卡西奥-科尔特斯(Alexandria Ocasio-Cortez 昵称AOC)是著名的“网红议员”。AOC在跟她的支持者交流的时候,她的支持者居然说我们投的是特朗普的票。左派的支持者最后投的是特朗普的票,这是很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民主党的最左翼最后反过来去投特朗普的票?我觉得经济问题是最关键的因素。

美国政府对华政策大方向的三个主要维度

    不管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从2018年到现在的对华政策具有一致性。2018年10月4日,当时的副总统彭斯举行了一次对华政策演讲,这个演讲奠定了美国对华政策的一个大方向。这个大方向经过特朗普从2018年后期的一系列政策到拜登的4年执政,到下一届政府,我相信会呈现出非常一致的三个主要维度。

    第一,技术领域的限制。技术领域限制就是美国所说的“小院高墙”,其特指的政策导向,指的就是对华出口管制,尤其是技术出口。在美国高精尖的技术开发上,直接的技术领域和相关的产品,比如说对华为的限制,对高端的芯片,像英伟达产品的限制,都是“小院高墙”政策,主要涉及的是出口管制。

第二,“大院篱笆”。这是贸易政策,它可以时紧时松,而且所用的手段显得不那么锐利,但是时不时会给我们造成很大的伤害,就是以一些关税和非关税的手段来限制中国先进产能的溢出。2018年还表现得不明朗,当时主要是“小院高墙”,现在看来“大院篱笆”的政策可能会产生越来越多的限制,主要就是对我们的出口限制。

    “大院篱笆”针对的是我国对美出口。目前,最突出的是拜登政府对我们电动汽车的限制。电动汽车还没有规模化进入美国市场,对美国而言还仅是潜在的威胁,所实施的关税是一种预防性关税。美国的贸易政策是,即便上海特斯拉也不许进入美国,这就是他们的贸易政策。

    另外,还有各种各样非关税的壁垒政策,蓬佩奥在2021年1月19日发表声明,中国新疆有“种族灭绝”行为。之后美国政府不断使用“种族灭绝”这一指控来限制中国产品的对美出口,比如限制太阳能产品和纺织品。任何一个产品怀疑涉及新疆,甚至企业雇一个维吾尔人,他就会说你是“强迫劳动”,这实际上是强迫维吾尔人不能参与任何劳动,一参与劳动,就是参与中国政府的“强迫劳动”。在限制中国产品对美出口方面,关税政策和非关税政策都会使用,目的就是限制中国先进产能的溢出。这是我们观察美国对华政策的第二个维度。

    第三,中国的周边安全,包括利用我们的内政问题——台湾,这是美国能够打的牌。现在看,在中国周边主要有三个问题,从南海来讲是菲律宾,往东海是我们的台湾问题,再向北是日本。

    我觉得特朗普政府从本性来说,他不会用菲律宾问题来进行更多的挑衅,因为这个对他来说不合算,这张牌他会继续打,但他不会打得很猛。台湾问题很难预计,因为2016年特朗普当选后还未上任就打了台湾牌。现在,他还会利用台湾问题来跟我们进行博弈。如果台海爆发危机,那么马上就会出现日本问题。美国如果要介入,那一定要借助日本和韩国的基地,最重要的是日本的基地,我们该如何反应?所以台湾问题必然涉及日本问题,这是我们要认清的一个大势。

现在可能有一个涉及芯片产能的“时间差”问题。美国在这几年突然意识到,他们在芯片产能上所有的优势似乎在几年时间内都转移到中国台湾去了。现在美国市值最高的两家公司——苹果与英伟达,苹果手机和电脑的芯片、英伟达的主要GPU芯片都是在台积电生产的。这是拜登时期急于在美国亚利桑那建厂,急于要台积电迁到美国的原因。

判断在美国能够形成大规模量产7纳米及比7纳米更先进的芯片产能之前,台湾海峡两岸不会有大的冲突,这是一个“时间差”。最近,在亚利桑那的台积电工厂发布了一则新闻,说他们生产的良品率比在台湾本土还高4%。但从另外一个新闻渠道听到的消息是,2025年台积电要在亚利桑那形成的第一批产能是苹果公司的A16芯片。我查一下,A16是苹果已经淘汰的芯片,是苹果iPhone14所用的芯片。现在市场上的苹果手机已经是用A18了。A16芯片应该是苹果最低端、3000元左右的那种小手机所用的芯片。通过这个消息,我觉得台积电和苹果之间有一个默契,他们并不想很快地推进亚利桑那计划。

    拜登执政时期通过芯片法案来鼓励台积电将部分产能迁往亚利桑那,有消息称2024年年底前台积电应能拿到60亿美元的补贴。但是特朗普所说的话又是另外一番景象。特朗普说,台湾“偷走”了我们的芯片技术,台湾还不给我们交保护费。所以等明年1月20日以后,特朗普很可能会说芯片法案中的补贴都是无效的,这是非常可能出现的事情。

    所以在中国台湾问题上,我觉得芯片也是台湾当局跟美国博弈的一个手柄,是美国对台局势判断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按照近期的股价算出来的市值,台积电直接相关的几家美国企业——苹果、英伟达、AMD,包括台积电自身也是1万亿美元的市值,这几家公司加起来差一点就达到10万亿美元市值。美国全部的市值现在大概是55万亿美元,这几家公司差不多是美国总市值的五分之一。可见,台积电现在对于美国的重要性,这可能也是双方博弈的一个关键点。

    对内政策方面,特朗普上任以后,退出巴黎协定是肯定的,最近已经有风声了。另外,在立法上取消《削减通胀法》中有关绿色转型的大多数条款,相信也是必然的。估计特朗普会把《芯片法案》中的补贴大幅取消。特朗普会直接用威胁的方式,逼着台积电留在亚利桑那,甚至加快步伐。

(编辑 尚鸣)

相关阅读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4年12期

总期号:307期

2024年11期

总期号:306期

2024年10期

总期号:3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