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从理念迈向实践

Agustín Carstens 来源: 2021.07.30 11:29:42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简称CBDCs)是当今热门话题,全球众多国家中央银行正在努力开展数字货币的研发。比如,巴哈马中央银行最近推出了“Sand Dollar,中国人民银行早前进行了“数字人民币”的大规模试点,美联储也正与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在内的机构合作,对数字货币进行广泛研究。

目前,国际清算银行正在通过全球多个城市设立的创新中心,推动该地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有关工作,开展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经济学研究,支持各国中央银行通过国际清算银行这个平台进行对话合作。与此同时,社会公众和学术界也对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发展展开热烈讨论,一些根本性问题被广泛提出: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与今天的货币有什么不同?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对用户、中央银行、金融机构和国际货币体系到底意味着什么?应该如何将中央银行数字货币这个宏大的想法付诸实践等等。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与其他支付方式的差异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是一种在技术上非常先进的中央银行货币,设计得当,可以为数字经济提供一种安全、中性和最终的解决方式。表面上看,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类似于其他支付工具,但实际上,中央数字货币、零售快速支付系统和全天候批发支付系统共同构成了一个崭新的支付体系。由于中央银行货币的独特性,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与商业银行货币、加密货币以及稳定币相比,均具有显著不同。

首先,作为一种数字支付工具,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以国家记账单位计价,是中央银行的直接负债,它提供了新的数字形式的中央银行货币——一种安全、中性和最终的结算媒介,可以快速消除交易中的所有债权。而当前的支付系统包含两个层次的公私合作关系:一是中央银行拥有现金和商业银行储备,二是商业银行向私人部门提供货币,用户可以通过银行转账、支票、信用卡和借记卡以及自动柜员机(ATM)从商业银行获取这些资金。

中央银行货币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最终性。提供最终结算手段,消除支付过程中的残余风险;二是流动性。形成日内结算流动性,为支付系统运转提供动力;三是特殊时期作为最后贷款人。这三个特征确保了货币体系的安全、可靠和运行效率。中央银行货币还有一个重要特征——中立性,作为一个非商业机构,中央银行是金融体系的信用中心。将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与支付系统的现有元素进行比较发现,银行准备金可以看作是商业银行专用的一种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形式,用于支付系统中的银行间结算。商业银行使用中央银行货币作为最终结算资产,在金融体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其次,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为中央银行发行货币开辟了新的可能性,既可以直接供商业银行用于批发用途,也可以供社会大众用于零售场景。无论哪种情况,它们都可以通过中央账户提供,或者通过类似现金的电子代币提供,这取决于用户是否持有电子代币。

由于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已经数字化,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如今,各国中央银行都在探索基于代币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作为金融机构直接获取和支付的新方式,国际清算银行创新中心开展的Helvetia项目表明,将代币化资产和中央银行货币整合在一起是可行的。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将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现金形式——数字现金,作为实物现金的补充,为普通公众提供获取资金的新手段。以一个购物者购买价值100美元的商品为例:在现有的支付体系下,由于技术和操作上的原因,即使立即清算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易,银行之间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结算通常也不是即时的。在延期结算的零售快速支付系统中,收款人承担信用风险,只有当所有转账净额在中央银行账簿上结算后,所有债权才被清偿,信用或流动性风险将消失。

第三,相同交易在基于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支付系统中更加简单,货币支付只涉及将中央银行的债权从一个用户直接转移到另一个用户,不存在信用风险。货币并不体现在中介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上,而是直接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由安全、中立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进行实时结算。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体系在运营设置、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之间无缝支付方式等方面有所不同,但以中央银行货币直接结算的方式是相同的,这是基于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支付系统的典型特征。从用户的角度看,零售快速支付系统(RFPS)与基于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支付体系非常相似(见表1),关键区别在于后者是由提供独特中央银行货币功能的中央银行直接负债。

1 RFPSCBDCs的对比

 

RFPS

CBDCs

安全性(信誉和流动性作为结算资产)

有存款保险的商业银行负债,潜在的非银支付服务提供商

中央银行直接负债

终端用户的最终性

实时性;收款人可立即使用资金

实时性

大规模水平下的最终性

部分使用延期结算,其余使用实时结算(RTGS

不存在此问题

普遍的可访问性

需要身份认证(基于账户)或非银钱包(基于代币)

需要身份认证(基于账户)或通用(基于代币)

用户与商家成本

通常较低;可被监管

通常较低;可被中央银行设定

用户匿名性与保密性

被系统设计、银行与数据保护法所保护

被系统设计、银行与数据保护法所保护

新的数字化功能

-

可能实现可编程性与功能化

跨境使用

可与其他快速支付系统联动

依据不同mCBDCs设计选项可能具有优势

资料来源:BIS

在某些情况下,作为中央银行直接负债,中央银行数字货币非常重要。用户在选择使用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或商业银行资金时,主要考虑商业银行在整体服务方面的增值,以及用户对商业银行特有的安全感。在极端情况下,商业银行仍然有可能发生挤兑风险,比如金融危机时,银行间市场冻结,最终需要由中央银行通过充当最后贷款人来解决。

因此,中央银行数字货币需要在减少银行挤兑风险敞口、加强竞争以及提高用户的支付清算体验方面取得平衡。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加密货币和稳定币并没有获得中央银行支付基础设施的背书支持,这正是它们与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主要区别。

用户视角下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实践

首先,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使用体验和当前的数字支付非常类似。银行或支付服务提供商对用户进行合规审查,确保符合反洗钱和反恐怖主义融资的要求后,为客户开设一个账户或钱包,并及时处理支付欺诈案件。资金可以通过近乎不可见的后端安排,从银行账户、信用卡或其他支付服务转移到中央银行数字货币“钱包”。同时,用户也能够将中央银行数字货币转换为任何其他形式的货币,例如银行账户中的资金、数字钱包或现金。

其次,可以使用各种支付设备交易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可以使用预付费设备、具有离线功能的信用卡、智能手机钱包以及其他科技应用集成式设备。为此,实现CBDCs的完全可兑换需要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的大量努力和合作,这也是各国中央银行正在研究各种中央数字货币设计方案的重要原因。

第三,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旨在解决支付方面的各种问题。长期以来,支付存在两大痛点:信用卡和跨境支付的高额费用、缺乏普及的数字支付工具。最近,大型科技公司和其他支付交易提供商在使用交易数据时出现了一些问题,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广泛使用可以解决这类问题,创建更高效的支付系统,并提高公众的福利。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体系的应有之义

数字货币发行和运营面临巨大的挑战,其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中央银行,经营部门也发挥着关键作用。由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紧密相连,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体系建立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要建立一种新的动态平衡,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首先,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应遵循无伤害原则。中央银行供应的新型货币应继续对公共政策起到支持作用,不应干涉或损害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以及维护金融系统稳定的能力。需要明确的是,遵循无伤害原则不是为了保护现有金融机构的既得利益,而是为了创建一个更高效的金融体系,确保中央银行高质量完成货币供给、维护金融稳定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的使命。

其次,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体系的长远目标是建立新的基础设施。随着更多非银行机构进入支付市场,激烈的竞争将进一步降低交易费用,推动金融创新。私人提供商在受到严格监管的情况下收取小额交易费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在明确的规则下分担交易成本。虽然新参与者大量涌入有可能扰乱市场,但这是市场经济中一种必然产生的过程。

第三,支付领域已经出现数字化颠覆的趋势。大型科技公司的支付服务正在快速增长,不仅带来了包括金融包容性在内的许多好处,而且在一些市场迅速占据主导地位,创造出“有围墙的花园”。然而,这些“有围墙的花园”不利于形成闭环的数据保护体系,有可能破坏竞争给金融服务业带来的好处,对大型科技公司支持的稳定币来说,上述风险尤其明显。

第四,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体系不应将商业银行排除在外。只要商业银行继续在储户和投资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挤兑风险就有可能发生。为防止在压力时期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数字挤兑,各国中央银行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控制流入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资金,这些限制的具体措施需要进一步研究。

第五,是否对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支付利息非常关键。这是影响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最终规模的重要因素。由于现金并不支付利息,在大多数经济体中,流通中的现金价值与即期存款相比很小。因此,与整个金融体系相比,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规模相对较小,并且主要作为一种支付手段,而不是价值储存手段。尽管如此,由于向用户提供普遍访问、低成本、注重数据隐私和安全性的货币,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将对其他支付方式施加竞争压力。

第六,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影响的研究。各国中央银行并不需要出于货币政策需求而发布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但是,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将改变货币政策的传导和执行,改变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影响其储备、货币基础和交易性货币需求。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互联互通应加强国际合作

首先,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可以提高跨境支付效率。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无需像全球稳定币设想的那样创建一个新的全球账户单位,尤其是多边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mCBDCs)安排,有望改善跨境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联系,通过改善兼容性、互联或整合国家支付系统,增强各国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之间的可操作性。国际金融体系的未来取决于一种主权货币与另一种主权货币之间无缝兑换的便捷程度.多年来,各国中央银行一直在寻求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多边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协议可以从源头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如各国支付系统开放时间的差异、不同的通信标准以及汇率或费用方面的不透明等等。

国际清算银行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能的技术路径:1.增强支付清算系统的兼容性;2.不同的支付清算系统通过共享的技术接口相互连接;3.支付清算集成到统一的单个系统中。

这三种技术路径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对全球46家中央银行的调查表明,每种模型都有中央银行在考虑应用,尽管应用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但显而易见的是,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互联互通正因其独特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国际清算银行所属创新中心正在与中国内地、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泰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中央银行合作开展mCBDCs“桥梁”项目,测试新的跨境支付清算技术,并研究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将带来哪些改变。

其次,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有可能带来货币替代风险。全球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应用将使得用户更容易接触、使用除本币以外的外国数字货币,这可能带来“数字货币的美元化”趋势。实际上,各国中央银行都已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风险。

迄今为止,大多数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设计方案都基于账户,即与一个明确的身份识别挂钩,这使得交易尤其是大型交易能够追踪到个人或实体。这种以账户为基础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发行货币的中央银行将保留跨境使用的控制权,中央银行可以通过限制非居民的进入降低流动性风险以及货币替代风险;而基于令牌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通常应用于金额较小的交易,并具有明确的限制和保障;此外,强有力的法定货币条款也将促进在国内支付中使用本国货币,防止货币替代风险。关键点在于,各国中央银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本币稳定。

第三,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具有先发优势,但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竞争者或地缘政治工具的说法言过其实。各国中央银行受本国委托运作,只有在适合本国国情的情况下才会决定发行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一种货币获得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受到一系列因素的作用,包括使用该货币的金融市场的深度、效率和开放性,国际社会对其长期价值的信任,以及对其所依存的社会制度和法律基础设施的信心等。因此,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不太可能仅仅因为其具有数字性质而成为一种全球储备货币。

第四,国际合作是当前存在问题的关键。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应用推广应是全球合作的成果,而不是竞争的结果。目前,包括中国、欧盟、美国和其他主要经济体在内的G20协调机制将持续改善跨境支付效率,同时,国际清算银行也正通过全球设立的创新中心,推动各国合作项目付诸实践。与此同时,全球协调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设计工作和多边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安排,将为私人发行的稳定币或未考虑到社会目标的加密货币提供一个有价值的替代方案。各国中央银行在与本国社会密切磋商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公开对话,以利于更好地促进形成国际合作成果。

未来展望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关键的创新之处在于:它提供了中央银行货币的独特特征,即安全、中立和最终性。但它不一定是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最佳选择,各国中央银行都将依据本国的独特环境和目标发行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可以提高效率并促进支付领域的创新竞争,但它不应该颠覆当今的双层金融体系。金融机构等部门仍将在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设计、使用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通过跨境合作,各国中央银行可以继续相互学习,并且抓住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为跨境支付带来的机遇。在很大程度上,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是一项全球性的互利共赢的合作成果,国际清算银行将为支持这项建立在集体利益上的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编辑 宋斌斌)



本文为作者在2021331日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举办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研讨会上的演讲,原文见国际清算银行网站www.bis.org

* Agustín Carstens,国际清算银行总裁。徐泽,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蔡子键,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张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Helvetia项目是国际清算银行瑞士创新中心、瑞士国家银行(SNB)和金融市场基础设施运营商SIX之间的一项实验,成功地展示了将代币化资产和中央银行货币整合在一起的可行性。

 

相关阅读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4年01期

总期号:296期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