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打造国际一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

张新宁 来源: 2022.02.16 13:16:42



   高铁是我国自主创新成功的一个典范,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吸收到再创新,现在已经领跑世界,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一张亮丽名片,多次获得习近平总书记的点赞。

目前中国中车是全球规模领先、品种齐全、技术先进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是以研制“复兴号”动车组为核心产品的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唯一一家产业化集团。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400亿元,利润总额155亿元,稳居世界500强和中国100强,是国资委确定的10家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之一。   

装备报国  打造中国高铁亮丽名片

中国中车始终以“产业报国、装备强国”为己任,实现了轨道交通装备从“绿皮车”到“复兴号”、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的飞跃,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缩影,发挥了大国重器、产业引擎的作用。

2015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到中国中车视察,并多次点赞中国高铁,称赞高铁动车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一张亮丽名片,体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水平。20212625日,“复兴号”动车组开进西藏拉萨,标志着“复兴号”对我国31个省区市实现了全覆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面向“十四五”,中国中车确定了建设受人尊敬世界一流中车的“两步走”战略,明确了“一核两商一流”的战略定位,即以轨道交通装备为核心、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高端装备制造商和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确定了“一核三极多点”的业务结构,“一核”即轨道交通装备核心业务,“三极”即风电装备、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三大支柱业务,“多点”即环保、氢能、工业电驱等培育业务。

聚焦卡点  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轨道交通装备涵盖机车车辆、工程及养路机械、通信信号、牵引供电等各种机电设备,其中机车车辆产品主要包括高速列车、城际市域列车、城轨地铁、机车、客车、货车等。围绕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的构成要素,中国中车从上游、中游、下游进行了全方位的细致分析,进而确定下一步产业链建设的重点。

其中,产业链上游包括原材料、轨道基础建设施工机械、轨道工程建设基础配套设备等;中游包括20大基础器件、9大关键系统、10大配套产品、20大基础系统、轨道交通装备整机;下游包括试验检测与安全监测控制、机电总包、轨道交通维保运营、工业设计、工业物流等。

    根据公司发展思路,中国中车将坚持以供应链升级来促进产业链做强做优,以产业链需求推动供应链做精做深,强化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从创新链、供应链、服务链的维度来梳理轨道交通装备的“卡点”,实施专项突破。

    在创新链突破方面,为了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主型产品发展平台化、系列化、谱系化、模块化目标,中国中车将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卡点、突破重点,注重在固本培元、自立自强上下工夫,多次系统梳理“卡点”、短板,并形成了专项研究报告。“十三五”以来,中国中车先后承担并组织实施了国家科技部“先进轨道交通”专项、国家发改委系列化中国标准地铁、国资委“1025专项”、中国中车“85专项”等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坚持内外结合,攻克了一批以芯片、轴承为典型代表的关键核心零器件“卡脖子”技术。

以芯片为例,轨道交通、高速列车的芯片重点包括两类,一类是业界经常提到的FPCACTU这类共性的芯片,还有一类是大功率的半导体器械。目前中国中车已经提前完成了国家项目IGBT的阶段性目标,并开始在高速列车上批量装车和试用。通过这些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既解决了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又促进了相关人力资源、制造资源、实验资源、产业资源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的发展生态。

    在供应链突破方面,为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最大程度地降低进口件短供应、断供、独家供应风险,中国中车先后组织了动车组零部件放开市场、GCT攻关(国产化替代项目)等项目,逐步搭建了技术成熟、质量可靠、价格合理、供应及时、服务周到的产品配套服务体系,为中国轨道交通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在服务链突破方面,为构建中国工业现代供应链新生态,中国中车承担并组织实施了交通运输部的交通强国试点工作中的智慧物流专项,采用“揭榜挂帅”的方式将工业智慧物流列入中国中车“十四五”科技重大专项,依托中国中车龙头主机企业,对全产业链供应环节的物流业务进行智能化升级,优化作业准确率、管理效率、资源使用效率和决策科学性,支撑精益制造,提升绿色包装周转率、仓库使用率、车辆重载率等资源利用率,致力于实现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工业智慧物流领域高质量发展标杆。   

补短锻长  注入产业链发展新动力

中国中车坚持企业发展与国家战略相结合、市场机制与新型举国体制相结合、发展与安全相结合、深化改革与创新驱动相结合,为轨道交通产业链发展注入新动力。

    为满足产业链在链条化、区域化、协同化、共享化方面发展的新要求,中国中车重点围绕基础固链、技术补链、融合强链、优化塑链,以期形成更具创新性、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现代产业链、供应链,确保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安全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1.深入研究产业链。深入开展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供应链研究,绘制产业链图谱,进一步厘清制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准确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密切关注产业链安全稳定风险,制订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策略。

2.厚植核心业务。聚焦主责主业,按照“数字化、高端化、国际化、协同化”的要求,持续完善自主、完备、先进的轨道交通装备整机和核心系统制造体系,引领全球行业发展。

3.建设产业集群。持续完善株洲、青岛、大连、长春四大产业集群建设。瞄准“轨道上的京津冀”“轨道上的长三角”“轨道上的大湾区”等建设需要,主动融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共建现代产业链供应链集聚地。

4.提升创新能力。聚焦“四个面向”,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交通强国、制造强国、科技强国等国家战略为牵引,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科技任务,集中力量攻关核心技术重点项目,攻克“卡脖子”技术,打造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

5.实现业务拓展。聚焦产品+服务,加快由高端装备制造商向“高端装备制造商+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增强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搭建产品全生命周期技术和成本框架体系,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大数据平台,加快由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变。

6.健全供应链管理。加强与战略供应商全方位协同与合作,加大战略供应商、优选供应商的培育和潜在供应商的开发力度,实现由竞争关系模式向双赢关系模式转变,打造利于产业链建设的“朋友圈”。

7.实现数字化转型。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大力发展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搭建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轨道交通装备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模式,逐步形成基于中国中车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产业链上下游融通发展的新生态。

8.保障产业链安全。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关键原材料、技术和产品,推动实施断链断供替代行动,健全关键产品多元供应商体系。将自主创新和国产化替代有机衔接,形成分类管理、规范有序、保障有力、符合国情的战略储备工作机制,着力提升供应链风险管控能力。   

守正创新  持续推动产业链做强做优

面向未来,中国中车将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巩固提升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领先领跑地位,精耕细作,守正创新,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第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持续做好重点专项的推进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揭榜挂帅,压实责任,以最严的要求、最有力的措施落实科研攻关任务,不断向科学技术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第二,夯实原始创新成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通过一大批重大项目的建设与实施,促进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一是深入实施国铁集团提出的“十四五”铁路重大科技创新工程——CR450科技创新工程,重点开发时速400公里的动车组,通过进一步提升运营速度,极大地提高我国的铁路装备水平。

二是持续推进系列化中国标准地铁列车,通过地铁列车的示范运营和推广应用,加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领先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化、一体化智能解决方案。

三是加快推进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工程化应用。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强化原始创新能力,打造自主可控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产业链,掌握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先发优势。

四是推进川藏铁路项目,组织开展川藏铁路运输装备重大科技攻关和一体化技术研究,研制川藏铁路成套运输装备,推动我国高原等复杂环境下铁路运输装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第三,推动协同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积极推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的相关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及其他所有制企业的战略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促进轨道交通、移动装备业务与通讯信号业务协同发展,提升制动系统技术水平,全面提升我国轨道交通装备的国际竞争力。

(编辑  宋斌斌)



本文根据作者在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20211018日举办的“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制造业创新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

* 张新宁,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相关阅读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4年01期

总期号:296期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