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新工业体系下产业金融的挑战与机遇

魏慕恒 来源: 2021.11.23 13:27:04


 

工业的新变化

工业互联网加速工业变革进程

纵观世界工业发展的演进路程,最先由颠覆性技术驱动。蒸汽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手工工业的瓶颈,带领世界进入机械工业时代,原有的大批手工作坊消失,机械制造进入前所未有的高峰,生产效率得以提升;电气技术的出现将工业带入电气时代,电力设施设备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规模化制造又一次提升了人们生产效率;信息技术的出现,让工业从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跃升至精益生产阶段,将工业发展引入一个新的时代。

目前,随着工业产业转型和升级的持续推进,工业发展体量已经趋近饱和,仍未有代差性技术出现。如何成功实现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工业发展引入新的高潮,新机遇在于实现工业对社会需求的满足匹配及工业迭代速度的提升两个方面。工业经济体系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只有在其关键生产要素和工业各生产环节紧密耦合,并持续提高流转速度,才能不断强硕工业需求,释放工业产能,带动工业发展变革;才能促进供需匹配更精准,要素资源配置更高效,赋能生产过程更提质增效。以工业互联网和智能技术为主的工业发展新趋势,通过工业互联网化实现工业全要素的链接,打通工业需求的信息通道,通过装备全流程活动服务化,实现工业需求的个性化、规模化、定制化、快速化满足,加快工业经济循环流程速度,实现工业变革动能的持续增加,推动工业迭代进程进一步深入。

中美贸易战的持续升温对中国工业发展的挑战

中国工业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在融入国际产业链,扮演着世界工业产业链参与者的角色。虽然中国实现了几乎涵盖工业种类全要素的发展局面,但因不是世界工业产业链的组织者,所以一直无法形成聚合力,呈现出碎片式发展。随着中美贸易战的火热升级,中国工业经济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表现在:

第一,“卡脖子”技术致使中国工业发展链条断裂。中美贸易战中,中兴、华为等知名企业纷纷受困于国外的芯片技术封锁,对企业的独立自主成长带来很大威胁。中国船舶也面临受制于国外高端配套的问题。中国造船在承接国外订单制造时通常是中国船壳万国配套,特别在高端船舶配套方面长期受制于欧美垄断,致使船舶建造企业只能获得微薄的生产组装费用。中国船舶想要进一步发展,船配的高端化、自主化成为必然发展趋势,要探索二次平台的设计与研发,并逐渐下沉至控制系统。

第二,中国工业供给侧和需求侧受到巨大冲击。美国以遏制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崛起为目的,出台大量贸易制裁清单,影响中国产业升级和贸易结构转型,外循环失衡压力接踵而至。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工业经济发展提出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通过技术手段打通经济循环的堵点,补齐短板是关键。

从中国工业发展现状来看,中国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一些产业链较完整、与国际衔接紧密、且具有较强掌控力的行业,如船舶航运、轨道交通、电网电力等,此类行业具有明显的强链特征,是中国工业发展的优势,是实现国家“双循环”发展战略的主要阵地。但同时还有不少行业,关键技术环节须依赖国外,或国内已有创新技术尚缺乏工程应用。通过工业互联网推动建链组网,加速市场流动,带动市场需求,创造更多应用场景,以此实现补链发展,成为解决各类工业“卡脖子”问题,重构产业生态,助力中国工业发展的关键。

工业的新变化

从当前工业发展生产要素来看,工业发展已经从传统的实体迭代逐渐向以比特迭代转变。数据使得工业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融合发展,带来了两种新趋势:一是工业企业更多地向强黏性的平台聚拢,走总体和集成的道路;二是工业企业倾向与更优质的供应商合作,不再走低端化和低价倾销方式。这是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数据的力量为工业带来的新变化表现在:

1、硬件标准化:在标准化的硬件基础上,以软件生态满足市场需求,降低工业产品迭代成本;以特斯拉、谷歌、华为为例,在标准化的硬件上通过操作系统这个分层,在软件与硬件之间建立一个接口,从而降低了软件开发的难度及对开发人员的能力要求,可以让更多的开发者参与开发,丰富了软件产品。而软件的可重用性强,可以借助动态链接库、软件包、接口、开源等多种模式重用,丰富软件的生态。

2、系统平台化:构建功能系统链接的底座,通过对数据、信息、功能的集成,增强体系运转能力,解决共性问题;工业互联网区别于一般互联网模式,更强调保证工业用户在设备运转中对于控制要求的精确度与快速响应,以及对工业数据的有效保护。在此之上,才是通过边缘端与AI的结合,通过工业软件与数据服务的叠加,赋能用户发展。

3、功能系统APP化:APP得以解决个性化与规模化的矛盾,以及快速迭代升级和远程维护的问题,解决从驾驶舱到董事会以及产业链各级用户的协同链接问题;与互联网相比,工业由于存在众多的行业Know-how问题,软件很难形成大规模定制,需要更多的以功能为核心的模块化APP,以实现共性和个性的匹配。

4、产品服务化:改变了传统价值创造模式,实现从“卖装备”向“卖服务”的价值模式转变。以船舶为例,当船舶建造交付投入运营后,一条船就像一个海上的城市,如何掌控船舶的状态?震兑的做法就是在船端搭载我们的智能装备产品,通过底层的平台+核心的应用,帮助船东用户运营船舶(包括航行、运行、维护、任务)。而在岸端,改变传统船舶交付后就结束交易的模式,为船舶提供船岸一体的服务,通过设计与船舶运营数据相关的服务,打通船东与船舶之间的联系,解决数据脱钩问题,支持船东用户的商运管维装备全周期管理活动。

5、工业互联网化:面向工业的前端需求、后端服务、底端基础设施及不同行业属性,实现工业装备与组织活动的链接、装备与生态的链接,衍生出各式各样的软件支持工业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动力。以船舶为例,由于船舶产业链较长,涉及前端生产、后端运营两个市场及众多产业链相关方,通过以船舶装备为核心,向前后服务市场赋能的方式,使得产品、平台得以链接船舶全产业链,为未来赋能行业变革做支撑。

这些变化带来了工业发展模式的悄然改变,工业产业链价值流动被加速,工业需求被更低成本更快速度地满足,全工业产业的迭代加速。但是,这一切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尤其在资产的所有方发生变化的时候,金融的力量就会产生极大的作用。因此,随着工业互联网化发展持续走向深入,需要大量的金融支持与服务。

 

产业金融的新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要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的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等提供精准金融服务,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产业金融的发展应以产业为根本,金融为手段,通过产业与金融的高度融合,构建产业生态圈,最终达到相关利益主体共进共赢的目的。

两化融合下,产业金融面临新挑战

对于传统工业来讲,它主要投向土地、资产等生产要素,通过投资产线扩大产能以实现企业经营效益提升,由此提高企业价值。而消费互联网投资主要以实现用户规模效益为导向,通过投资新产品、新技术实现消费用户量级提升,以实现企业价值提升。工业互联网是工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它不再是原来To C的模式,一味追求规模,也不再是原来传统工业To B的模式,依靠投产能扩大规模。两者的结合,使得传统工业逐渐产生了与消费互联网类似的服务性、规模化概念,但由于各个工业行业有其特性和个性,和消费者大众相比,工业企业用户的专业性较强且相对小众,而且每一个细分领域的行业都有其Know how。如何理解工业发展的变化,如何真正把握工业企业发展的情况,对产业金融从业人员的工业行业知识掌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隐形冠军”带来的启示

为推进我国产业基础的现代化和产业链高端化,中国工业需要大批量“专精特新”性企业,也就是“隐形冠军”企业。这是解决中国工业发展“卡脖子”的关键环节之一。根据赫尔曼·西蒙《隐形冠军》一书介绍,“隐形冠军”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首先是专业而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它们在产品、服务质量、技术创新、材料等方面拥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成为行业内及目标客户心目中冠军地位的主要条件。

二是产品的专业化。它们之所以能够成为目标客户及市场领域内的第一,高度专业性是核心。为了能向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一般都选择专业化路线,专注于较窄的市场领域,在其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深度发展。

由于“隐形冠军”的高度专业性,使其难以形成互联网模式的用户规模效应,需要在纵深领域持续深耕,才能达到业内领先地位,由此“隐形冠军”的培育时间较一般企业长很多。但由于“隐形冠军”拥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赋能区域产业链价值,引导行业变革及创新,打造区域竞争优势,具有强链补链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用金融手段在“隐形冠军”发展过程中赋能其成长,对整个产业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隐形冠军”是工业细分领域及相关细分环节的个中翘楚。作为金融机构,需要对行业具有详细和深刻的了解,才能对企业的发展进行评价;同时由于金融投入存在结构性束缚,严格的风险控制、监管体系以及投资回报终身追责的考核模式,使得金融机构对于缺少成功案例、发展程度摸不准的企业望而却步。工业人和金融人间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由此,产业金融发展面临新的课题——如何在众多企业中发现未来的“隐形冠军”,并在其成长过程中给予及时的资本支持?

通过技术手段,重建产业金融风险评价体系与服务模式,以企业经营的底层工业装备数据为起点,建立新的应用管理体系和定制化的金融服务,或将为产业金融的发展提供一条新路径。

 

产业金融的新机遇

产业金融的新模式

问题与机遇并存,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为产业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在工业互联网结构下,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实时工业资产、营业状态的各种数据,了解企业生产制造的真实状态,并由此构建工业互联网产业链转型企业金融信用管理体系,有效降低金融活动中信息不对称程度。同时,可以以企业信用池和企业资产库为基础,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在工业互联网产业链中的差异化资金需求,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创造产业金融的新模式。

产业金融的新发展格局

由于龙头企业具有聚集效应,肩负着战略引领作用,可以为整体产业链的发展提供方向指引,带动上下游企业形成体系发展合力,而这些上下游企业中往往藏匿着“隐形冠军”企业。在支撑龙头企业发展的同时,一些关键行业“隐形冠军”企业将被发现。因此,“龙头+专精特新”的金融支持格局,可成为产业金融发展的探索方向之一。

在此之中,产业金融可以在原来传统三张报表外,尝试引入第四张报表——产业链数据表。把产业数据前置,从而更加全面衡量企业对于整条产业链发展的重要程度,构建线上化的全产业链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或将成为未来产业金融发展的一个主旋律。

产业金融发展步骤

与工业发展需求相匹配,产业金融也将经历较长的发展阶段。基于当前工业技术的发展现状,推测产业金融的发展有可能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为:

第一阶段为资源流动期。用技术手段实现企业数据流价值的挖掘,引入资金盘活资源,实现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等的“多流合一”。有效解决企业资金融通难的痛点,并能够提高资金和资源的流动效率。

第二阶段为资源整合与配置阶段。通过融通资金培育企业核心能力,通过核心能力整合产业资源。企业可通过资本手段打通产业链上下游进行纵深发展、整合相关产业进行横向扩张等。金融可伴随企业发展,逐渐渗入产业链发展的方方面面,形成各具特色的行业专门性金融服务机构。

第三阶段为资源价值增值阶段,以产业为核心,以平台为拓展方式构建产融生态圈,科技化、资本化、垂直化,最终实现产业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提升价值创造水平。

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离不开工业产业与金融的充分合作,共探融合发展之路,通过工业产业与金融力量的柔性、精准对接,赋能中国两链发展。

(编辑  碣石)



¨ 本文是作者在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925举办的“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金融支持”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

* 魏慕恒,震兑工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CTO

相关阅读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

2023年10期

总期号:29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