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是世界的未来,是各国公共外交“赢取人心”的重要目标人群。在教育日益国际化的今天,青年成为国际教育市场争相吸引的对象,对外国学生留学的吸引力成为一个国家教育国际化水平及其国家吸引力的重要标志。据中国教育在线2020年7月7日发布的“2020年高招调查报告”,近20年来,来华留学生数量稳步增长。2018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4所高校共接收了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2185名外国留学人员,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留学目的地国。①
2020年1月新冠疫情暴发时,正值中国高校寒假时间,很多离开中国的留学生从春季学期开始在线学习,至今已3个学期。他们的网课体验如何?面临什么问题?有什么期待?学校如何借助互联网回应留学生的关切、期待,帮助留学生提升归属感、获得感?此调查报告通过对来华留学生的深度访谈和研究者参与网络教学的观察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来华学习动因及对未来的期待
2021年4月-6月,7名学习“公共外交与对外传播”课程的本科生先后对12个国家的23名来华留学生通过腾讯会议、Zoom、微信等方式进行了一对一深度访谈(见表1)。受访者主要为年龄在20岁左右的人文社科类本科生,另有部分30岁左右的来华学习语言的学生,较为均衡。受访者在华学习时间较长,很多学生在华学习时长超过10年,目前半数受访者在自己国家参加远程学习。
表1 受访留学生基本情况
序号 |
性别 |
年龄 |
专业 |
年级 |
国籍 |
在华学习 时长 |
所处位置(中国/本国) |
1 |
男 |
23 |
外交学 |
2016级本科 |
日本 |
11年 |
本国 |
2 |
女 |
20 |
国际政治 |
2019级本科 |
韩国 |
7年 |
本国 |
3 |
女 |
21 |
工商管理类 |
2019级本科 |
俄罗斯 |
10年 |
本国 |
4 |
男 |
21 |
日语 |
2019级本科 |
阿根廷 |
13年 |
中国 |
5 |
男 |
20 |
俄语 |
2019级本科 |
韩国 |
7年 |
本国 |
6 |
女 |
21 |
新闻传播学 |
2019级本科 |
马来西亚 |
2年(华裔) |
本国 |
7 |
女 |
21 |
新闻传播学 |
2019级本科 |
韩国 |
14年 |
中国 |
8 |
女 |
20 |
新闻传播学 |
2019级本科 |
泰国 |
4年 |
本国 |
9 |
女 |
22 |
新闻传播学 |
2020级硕士 |
俄罗斯 |
1年 |
本国 |
10 |
女 |
23 |
新闻传播学 |
2017级本科 |
韩国 |
10年 |
本国 |
11 |
女 |
22 |
新闻传播学 |
2017级本科 |
韩国 |
10年 |
本国 |
12 |
女 |
20 |
新闻传播学 |
2019级本科 |
日本 |
14年 |
中国 |
13 |
女 |
20 |
新闻传播学 |
2019级本科 |
阿根廷 |
14年(华裔) |
中国 |
14 |
男 |
21 |
新闻传播学 |
2018级本科 |
厄瓜多尔 |
18年 |
中国 |
15 |
女 |
22 |
新闻传播学 |
2018级本科 |
意大利 |
22年(华裔) |
中国 |
16 |
男 |
21 |
哲学 |
2019级本科 |
马来西亚 |
2年(华裔) |
本国 |
17 |
男 |
23 |
日语 |
2019级本科 |
韩国 |
16年 |
本国 |
18 |
女 |
21 |
英语 |
2019级本科 |
韩国 |
10年(华裔) |
本国 |
19 |
男 |
27 |
汉语学习 |
2020级 |
尼日利亚 |
2年 |
中国 |
20 |
男 |
30 |
汉语学习 |
2020级 |
尼日利亚 |
2年 |
中国 |
21 |
男 |
36 |
汉语学习 |
2020级 |
也门 |
2年 |
中国 |
22 |
男 |
未知 |
汉语学习 |
2019级 |
吉布提 |
6年 |
中国 |
23 |
女 |
23 |
汉语学习 |
2019级 |
津巴布韦 |
2年 |
中国 |
大多数攻读本科学位的受访留学生在华学习时间比较长,很多从小学或初中就开始在中国接受教育,熟悉中国环境、熟练掌握汉语、未来从事与中国有关的工作是他们基本的人生规划。他们来华学习的动因大致有几类:
一、抓住中国机遇是主要动因。11号受访者说:“10年前觉得中国的发展前景乐观,学汉语对我的未来有好处。”2号受访者也表达了类似观点:“我是2013年来的中国,当时我妈说中国以后会更强大的,去中国学中文肯定对我有好处。”韩国留学生在来华留学生中占比较大,与韩国父母看好中国、希望孩子的未来得益于中国发展不无关系。
二、学习中国经验。发展中国家学生希望从中国经济发展奇迹中学习“中国经验”。20号受访者说:“父亲对我说‘你应该到中国去’。我学商务管理,有太多需要学习的,需要探索中国经济为什么发展这么快,中国人怎么管理工厂等等。我父亲说服了我。”
三、中国学费有优势。12号受访者说:“小学一年级我就在中国念书。日本大部分学校都是私立学校,学费比中国贵很多,导致很多日本大学生需要贷款上大学,或者兼职、休学赚学费。中国大学学费和生活费比我在日本读私立大学便宜很多。”
四、认可中国教育质量。13号受访者说:“我父母不是很满意阿根廷的教育环境和水平;我妈妈这边的家人都在中国,来这上学相对比较方便。”
五、美好的中国交流经历吸引学生重回中国攻读学位。8号受访者说:“高中阶段,我在四川交换一年,学语言学文化,特别开心,也没有压力。回泰国后,我就非常想再回来一次。这一次我来北京拿到了中国政府奖学金。”
六、父母在中国工作。7号受访者说,自己在中国上学是因为父亲在中国工作。
大多数受访者表示,他们将来想留在中国工作。在中国长大、熟悉中国也是他们选择留在中国工作的重要原因。13号受访者说:“父母在阿根廷工作,我六岁到中国,爷爷奶奶带我长大,中国等于家乡,我更愿意在中国呆一辈子。”12号受访者说:“在中国待久了,我已经熟悉中国的生活模式了。我可能也算半个中国人。可能我回到日本或者去别的地方会有点不适应。我很可能会留在中国读研或者工作。”7号受访者说:“很喜欢中国,我从小在这长大很亲切,生活环境给我一种很舒适的感觉,很想在中国工作。”
新冠疫情让难以返回中国校园的留学生为失去的校园生活体验深感遗憾,希望继续攻读研究生加以弥补。16号受访者说:“我偏向于多读两年研究生。本科4年可能有2年的时间都在家里面,没有很好地体验大学的学习生活。如可以申请研究生奖学金,可能会继续读研究生。”
只能参加线上学习的部分学生认为,线上学习收获有限,担心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难以应对求职竞争,对未来有所忧虑。几乎所有受访者都表示,愿意在疫情结束后带朋友、家人来中国旅行,“中国真的好大”。
感知中国的渠道及中国印象
来华留学期间接触的人、事以及环境是留学生亲身感知中国的最主要渠道。在被问及“在中国留学期间,你主要通过什么方式了解中国”时,11号受访者说:“就读的环境,在学校接触过的人、教育环境,在中国经历过的所有事情。”9号受访者认为,与中国老师和商店店员们的交流最有利于加深对中国的印象。这是因为他们分别代表了高知群体和普通中国人。在被问及“你觉得在中国的学习生活中,课程、人际交往、语言学习、文化交流等方面哪部分最重要?疫情对这些方面有哪些影响”时,7号受访者认为,人际交往和语言学习最重要,文化交流很难在只言片语中实现。通过一段时间建立深厚的关系很重要。但疫情后留学生很难有机会融入中国本土社群并建立关系。在受访者中,不少学生认为,人际交往对语言学习很重要;也有不少人表示课程最重要,因为来中国主要是为了学习专业知识。人际交流除了有利于感知中国、学习语言外,也是留学生们收获友谊的重要渠道。在被问及“在华留学期间的主要收获”时,多名学生提及“友谊”“朋友”。1号受访者表示,感受到很多对中国的新印象,更重要的是交到了很多讲义气的朋友。
在与同学交往方面,大部分受访留学生认为:小学、中学阶段天天跟中国同学在一起,得到中国同学很多帮助,共度周末时光,有很多难忘的回忆;但上大学后发现很少有跟中国同学交流的机会,很难融入中国同学的圈子,主要还是在留学生圈子里。5号受访者表示:“我对中学时的印象很深,中学老师和同学都非常好,也给我很大的帮助。现在我和有的同学和老师还保持联系。”留学生对中学和大学与中国同学交流机会有差异的认知,和中学和大学的教学组织模式有很大关系:中学阶段的课程固定、同学和教师较为固定,在同一空间教学的机会多;而大学的教室、同学、老师都不固定,完成小组作业可能是与同学交流最多的机会,但一门课结束后作业小组随之解散。
据研究者观察,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宿舍普遍不在一处,其中很多留学生不在校园里居住。这让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在“生活空间”的交往机会大为减少。此外,圈子认同感、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差异也可能是中外学生交流不充分的影响因素。
大方、慷慨、勤奋、上进、友善,是来华留学生们对中国人的深刻印象。2号受访者说:“感觉(中国人)很大方,我读高中时有一阵特穷,我的中国同学请我吃饭。有上课听不懂的地方,同桌就给我仔细讲。”13号受访者表示:“我身边的中国人都比较上进、友善,对生活感到有压力。9号受访者表示,与同学的接触中,她发现中国人一直很努力,很有工作热情。她从中发现了中国与俄罗斯的一些相似之处。13号受访者说:“自己会向阿根廷亲友们这样介绍中国:在生活上意想不到的方便和先进。大家都很友善。在政治层面也很大度开明。中印边境发生了冲突,但在印度疫情危机的时候,中国还向印度捐献物资。对外援助我只能说太大度了,真正做到了地球村是一家人!”
留学生们一致肯定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方法和成效。13号受访者认为,中国现在疫情控制得这么好和封城有很大关系,做得非常明智。12号受访者比较了中日抗疫政策的不同:任何政策都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虽然一些西方人可能认为中国的管理方式不够尊重个人权利,但这种管理模式有优势,很好地控制了疫情;日本的管理模式看上去更尊重个人自由权利,但在疫情里根本保护不了大众。对于外防输入的严格管控措施,受访留学生一致表达了“有带来不便,但是应该管控”的意见。17号受访者说:“虽然有不便,但也无所谓。总不能因为不方便就让14亿人民处于危险吧?”18号受访者认为:“极端、有效,这两个词是能想到的最好的形容词了。疫情防控措施带来不便,但是控制疫情才是关键。”
来华留学生对中国和相处多年的中国人有较强的亲近感、认同感,并能较为理性地看待中国的治理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证明国际教育对提升国家形象的积极价值。
因疫情在线学习的感受体验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后,国内大部分高校在春季学期对所有学生采用网上教学的模式,而秋季学期以及2021年春季学期对在国内的返校学生开展线下教学、对在国外不能返校的学生开展线上教学,即线下线上混合教学模式。所有教室都配备摄像头等设施,安装了腾讯会议等教学软件,教师在面向教室里的学生授课时,线上的学生也可以同步听课。
这种模式兼顾了线下线上两类人群,扩展了教学空间,增强了教学的灵活性,为不在中国的留学生和处于隔离期等特殊情况的国内学生提供了便利。从教学人数看,恢复线下教学的课堂以教室内学生为主,线上学生为辅。从教学组织看,有的学校为留学生特设部分课程,其余课程为对中外学生开放的常规课程。从教学效果看,线下教学模式最好,线上教学模式次之,线下线上混合教学模式需要提升的空间较大。身在本国的受访留学生大多认为,2020年春季学期全体学生都在线学习的时候,教师专注于所有在线学生,学习体验较好;而在线下线上混合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师主要注意力在教室内的学生,经常难以顾及线上同学的学习效果。
表达“混合教学模式体验不佳”的基本是在本国参加线上教学的留学生。从受访留学生反馈看,影响线下线上混合教学模式效果的因素较为多元:
一、网络稳定性与信号传输质量问题。基于互联网的传播首先受到传受双方网络设施的影响,这在跨国网络传播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参加线上教学的受访留学生大多都经历过卡顿、掉线、电声噪音、视频不清晰等问题。
二、一些线下授课方式不适合线上学习。用于线上教学的电脑、摄像头一般固定在讲台上,教师在镜头外的图像无法收入,声音难以清晰传输给远端的线上同学。镜头外发言同学的声音图像无法收入和传输。教师黑板上的板书难以依靠摄像头清晰拍摄。学生线上听课断断续续,影响信息的获取和听课体验。
三、同学线上听课注意力难以集中。在混合模式教学中,由于摄像头的摄取范围有限,线上学生对教室教学现场的感知度较低,独自在家面对电脑屏幕或手机屏幕,注意力不集中在所难免。18号受访者说:“网课效率很低,尤其对中文不好的留学生来讲。老师对线上的同学关注不够。自控能力较弱的同学听课效果不好。”16号受访者说:“线下教学好,可以感受到教学的感染力。与人沟通除了语音之外,肢体语言也是很重要的部分。线上参与度变低,或者几乎没有参与感。”
综上所述,只能参与线上学习的受访留学生面临困难较大,期待更高质量的线下线上混合教学模式,期待与老师和同学更多交流互动,期待回归校园生活。
发挥网络多重功能 提升国际教育效能
对中国的国际教育事业而言,抗疫的一大挑战是如何做到“隔离不隔爱”。需要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发挥互联网平台的多重功能,为难以参加线下学习的留学生优化网络学习环境、社交环境,帮助他们提升学习获得感、增强对所在学校的归属感、降低对学业和前途的焦虑感,以赋能世界青年就是赋能中国、赋能世界的理念增强教育外交效能。本文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发挥网络倾听功能,深入了解、实时关注留学生的关切。
公共外交始于倾听。真诚的倾听不仅是态度的表达,更是行动的前提。相关政府部门、大学可多渠道倾听留学生尤其是受疫情影响难以返华的留学生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关切。学校、学院强化留学生工作,组织线上座谈会,真诚倾听留学生们诉说他们的学习、生活、心态、期待等;制定相关政策、机制,鼓励任课教师、导师、班主任、教辅人员、助教、班干部等更加主动地与留学生沟通,以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通过微信等社交平台开展对话交流,了解留学生关切,表达各方致力于解决问题的意愿和努力;来华留学生在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上的发言、“吐槽”记录了他们的状态,也是倾听留学生心声的重要渠道。
二、优化网络教学功能,切实提高网络教学质量,提升留学生线上学习体验。
网络传输能力是网课质量的硬件保障。各校有必要复检公共教学空间的网课设施,投入人力物力进行必要的修缮、优化、提质、提速,创造更优质的网络教学环境。
优化留学生课程组织模式。一般而言,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一同选课,也有为留学生特设的课程。前者的优势在于留学生可以获得更多跟中国同学交流的机会,而后者的优势在于留学生自己可以获得更多关注、更多与老师交流的机会。在留学生所在国家与中国时差较大、留学生选课人数满足最低选课人数规定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动员教师专门为不能返校的留学生开课。
加强教师线上教学、混合模式教学经验交流。选择线下线上混合模式授课的教师,需要以“一个都不能少”的责任感切实兼顾两个空间的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给予线上同学更多关注和关照。学院、学校层面可以组织主题交流会,鼓励线上教学、混合模式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分享教学经验。
加强对助教的培训,充分发挥助教作用。设置助教是疫情下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有了助教的协助,教师兼顾线下线上两个空间是可以实现的。为此,教师与助教之间要建立合理的沟通机制,助教除完成教师指派的任务外,还应主动联系在线学习的留学生,予以情感支持,提供必要的帮助,发现问题后及时汇报,并协助教师解决问题。
三、发挥网络社交功能,促进多元主体与留学生的互动,增进留学生与学校关系的紧密度。
疫情期间,难以返华的留学生如果本科大部分时间只能远程在线学习,无法与校内师生有课堂外的互动,那么他们的留学生活将会缺少很多记忆。在疫情阻隔的现实环境下,学校需要动员师生和相关机构创造性地以多种形式与留学生互动,丰富留学生课余生活,努力实现“人不在一起但心在一起”的互动效果。
首先,要强化本科生导师制度,即每个学生都有可以随时接触的导师。导师通常要带硕士或博士生,这为本科同学与硕博生交流创造了机会。导师主导的师门学术活动、研究项目可邀请本科留学生参加,鼓励他们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其次,学院或学校的活动也需要更多留学生的身影。可为难以返华的留学生设计一些活动,给他们展示才艺的机会。
各校的留学生办公室是最熟悉留学生的管理部门。如何优化这个部门对留学生的服务、与留学生的互动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除了上传下达留学生相关政策信息、为留学生办理相关手续等常规工作外,留学生办公室与相关方面合作组织一些线上座谈会、线上春晚、抗疫图片及视频征集等活动,可以让留学生发出更多声音,增强他们的主角感。
结论与思考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中国教育对世界的吸引力也在逐步增强,直接体现为来华留学生数量持续增多,来源分布日益广泛。如何满足来华留学生的期待、提升国际教育效能、实现教育外交目标,这是需要教育界及相关领域深入研究的课题。
研究发现,留学生在线下教室空间的沉浸式学习是获得专业知识、收获交流伙伴的最佳模式,而留学生在中国对人、事、环境的沉浸式体验是其认知中国的主要渠道;新冠疫情下,大批留学生不能返回中国参加线下学习,给教学双方都带来了极大挑战,而网络会议等新传播技术为教学恢复准常态提供了机会,使线上教学模式、线下线上混合教学模式成为国际教育新常态;国际教育借助传播技术重新连接彼此隔离的世界各地学生,却仍然面临技术水平的地区差异、传受双方的设施质量差异、传受双方的技术应用能力、教师长期养成的授课风格、学生长期养成的听课方式、网络空间的课外互动经验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本文认为,国际教育对连接的刚性需求以及教育的柔性力量使其仍然是开展公共外交、团结世界的重要渠道,值得高度重视和珍惜;在线上教学、线下线上混合教学的新常态下,高度融合线下线上两个空间、为线上学生创造全息教学空间、提升线上学生的参与度、增强课堂对线上学生的粘性,并最终提升线上学生的获得感,是提升国际教育效能的必然选择;同时,以愉悦身心、促进沟通、增进中外师生感情、增强留学生与学校多维关系建构为目的的网络空间课外互动,需要多方合力创新。
新的传播技术使得远程在线教育成为可能,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教育新模式最需要的仍然是回归教育的本质。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忽略教学双方的互动共享与心灵对话。教师和学生都应秉持这样的理念,利用好网络平台的多重功能,让网络平台成为教育的得力助手。
疫情期间线上教育积累的技术、设施、环境、制度、人才在逐步完善后,将为中国未来发展更大规模的留学生远程在线教育奠定基础。
(编辑 宋斌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