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学术追求

柳斌杰 来源:《经济导刊》2017年08期 2017.08.30 17:17:18

 

最近五年,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学和研究工作中,我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新闻学和新闻教育问题,也在授课、论坛和行业会议上就这个问题发表了不少学术观点。一些发表出来的文章、讲话,也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大家都很支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创新信息化时代的新闻理论,改革现行的落后的新闻教育体系,提升我国新闻学院新闻教育的整体水平。

迄今为止,无论是德国、法国、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还是前苏联、中国等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科学体系的新闻学并没有建立起来,新闻学作为科学体系仍然处于“有学无论”或“有论无学”的状态中。在现实中,经常出现把新闻、媒体、传播、舆论这些密切关联而又本质不同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弄混淆的情况,就像把数字、数学、算法、数据库这些东西弄混了一样,各自讲的根本不是一回事。从研究角度说,也没有把国家、政党、机构、公众在新闻传播中的定位和相互关系理清楚,常用政治、政策代替学理,缺乏理性的思考和逻辑力量,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自从一个方面看问题的片面性,把科学变成了空洞说教。

许多专家、学者、老师、同学都有疑问,新闻学到底是不是一门科学?有没有新闻学科的立学之本?现在的情况是,不仅在学科理论上讲不清,在教学上则是转向了技术、技巧、技能为主的传播学领域和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不同形态的媒体实务,忘记了在新闻学院新闻是立院之本,把新闻学等同于一般的文化、信息、商务、广告传播,导致只有树木而没有森林的混乱局面。某些新媒体更是把文艺界出现的一些男女绯闻和“人咬狗”当作主要新闻,把负面事件放大到极致,严重冲击了社会主流新闻价值,破坏了舆论生态,干扰了社会文明进步的正确方向。如何正本清源、返璞归真?就需要立足于中国的实践,创立中国特色的新闻学体系。

 

新闻学的核心是“新闻”

要建立科学的现代新闻学,我们首先要厘清媒体、传播、新闻、舆论这四个概念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论混乱的源头是概念的混乱,如果概念、范畴不确定,大家讨论的不是一回事。

媒体

媒体是传播介质。它是适应人类传播行为的需求而创造出来的工具。媒体作为人们交流、传播信息内容的载体,都是物质形态的,自古就有,是随着技术变革而发展的。从最初的肢体、手势、语言、文字、石刻、钟鼎、竹简到纸质印刷品、声光电产品,再到现在形态各异的数字载体,都是由于技术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是人们利用物质载体记录历史、传承文化、互通信息和远距离传播信息的产物。今后,新技术的发展还将产生更多的传播载体,例如光纤、超导、量子等新技术、新材料还会带来大容量的新形式的传播载体,目前在航天、通讯、传播领域已有应用,今后必然会更加广泛地进入社会,必然使媒体的形态更加丰富。

但媒体本身并不具有新闻的性质,它在本质上是个物质载体运用问题,这个载体什么人什么信息都可以用,不是新闻学中特有的东西,因而不能用媒体或新媒体这样的课程代替新闻学。不能以一个指代另一个,这就是概念的错位。西方新闻学的工具主义就是有意掩盖媒体是有“老板”这个事实,把它们打扮成“社会公器”、“公平正义”的工具。从他们提出用互联网“打通中国民主之路”就可以看出他们的虚伪本质,不难辨别掌握在资本手中的媒体是谁的工具。

传播

传播是人类的活动之一。传播行为是作为社会存在的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是个人与他人或社会交流思想、交换信息、交融感情的行为方式。当肢体动作、语言交流这些最早近距离的传播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传播需要时,就发明了以技术手段实现远距离、大面积的传播,并不断用新技术提升或创造新的传播能力。目前,无论是个人传播、机构传播、国家传播都是空前频繁,可以说远距离、全球化、大面积、多样化传播已经成为现实。只要有信息交流的需要,就有相应的传播行为。

新闻

新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信息。它是对最新发生的事件、最新发现的事物、最新认知的现象的相关权威信息,公开发布、社会公用。

最新发生、发现、认识的事件、事物、现象,经过机构新闻发布人或媒体新闻工作者以不同方式、不同载体、不同平台、不同渠道向社会公众发布的特定行为,称之为新闻报道。新闻是一个客观见之于主观的中介性活动,是一个在媒体报道之前就客观发生的事件、事物、现象,例如政治活动、政策出台、国际交往、战争战乱、生物演变、考古发现、地震火灾、天象骤变、动物迁徙等,不管你传播不传播、认识不认识,它都是存在的。只有当人类自觉意识到这些问题并有目的作为新闻消息传播给社会公众时,才变成了新闻信息。建立在客观基础上的发现、选择、加工、传播、评论等新闻工作过程,也是有自身的规律的。有责任感的新闻工作者就是要按照这些规律去从事新闻工作。

舆论

舆论是社会公众的反映。它是公众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新闻内容、新闻言论的评价和反馈。在一定的条件下,公众议论可以形成现象和思潮,有巨大的反作用。所谓舆论引导、舆论工作,不是禁止群众发表意见,也不能放任自流,而是让公众舆论的主流积极健康、友善、向上,形成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和理论思想的真理性是灵魂;传播的效率、效能、效果是选择新闻传播手段的出发点;媒体提供的是平台、渠道,是物质支撑;舆论引导力是要实现的新闻价值,也是评论新闻的客观尺度。一个新闻信息传播的结果是可以用实践去检验的,就是它的影响力,这个影响力是可以用调查数据和公式计量的。在新闻、传播、媒体、舆论这四者中,新闻和舆论是我们的工作重点。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所有讲话中、中央文件中都是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这是个核心问题,新闻理论工作者和新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明确新闻学的重点是什么,不要走偏了方向。

 

新闻学的学理基础是“三大规律”

一切学科的核心都是研究事物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的,从自然学科到社会学科都是这样,否则就不能成为科学。如果说新闻学的本质是揭示人类对新发生的事件、新观察的现象、新发现的事物进行认识、再认识,并公开进行传播的一门科学的话,那么“三大规律”就是它的理论根基,这也是构建科学的现代新闻学的学理支柱,立学之本,没有它们,新闻学就立不起来,就难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新闻事实客观存在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即使是人类参加的一切社会活动和社会现象,也是在实践中客观存在的,不管你认识不认识、报道不报道,它都是按照它的自身规律运动着、发展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就决定了独立存在于传播主体之外的新闻本源的客观实在性和规律性。不管什么人,包括政府官员、机构领导、媒体记者、编辑主播、新闻当事人、新闻相关人,都必须依据客观事物、事件、现象的真实存在状态发布相关新闻信息,不得利用职权歪曲事实、编造相关信息,模糊公众的认识或误导社会舆论。这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新闻真实性的客观规律。凡是能把真相事实准确、客观表达出来的新闻,都应当受到公正、有力的保护。这个规律决定了新闻传播必须要保证事件的真实性、评论的真理性、态度的客观性,这是新闻的价值之源。一个新闻有没有价值,首先在于真实性和真理性。至于新闻传播中出现的其他问题,例如由于掌握资料不全、深入不够、把握不准、个人认识局限等造成部分失真的问题,那是另一个层次即工作质量的问题,不属于违背了真实性的客观规律。正是由于这一重要规律,才奠定了新闻学的科学地位。

新闻报道主观认识的规律

新闻活动的本质是新闻工作者认识客观事件的过程,报道得好不好,是与认识水平相关的。我们强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个伟大的认识工具,用来解决新闻从业者主观认识上的正确性问题,用它来指导和统领我们的新闻实践活动和新闻教学活动。这里的规律性表现在五个方面:

1一切客观事件、事物、现象是真实存在的,也是可以认识的。新闻业者有意识的活动就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于是产生了概念、范畴、思想、理论、故事等新闻活动资料。

2人类的认识运动的过程,是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公式,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永不停止的,新闻活动也是这样。这就保证了人类认识不断深入,实践不断发展。

3认识的主体也是实践的主体,实践越丰富认识越深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现实社会活动的主体,他们也是认识的主体。新闻活动主体的一切认识都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为人民立言记事。

4正确的理论指导是深化认识的逻辑力量。这种逻辑的力量就表现为理性认识。而理论是人类认识的经验和科学总结,包含了无数仁人志士长期的认识成果,是后人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每一代人只是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必一切从猴子变人开始。所以从事新闻工作和一切其他工作,都要努力学习和掌握前人已经形成的科学理论,用以指导自己的认识和实践。这也是人们在一生中要花二十多年的时间上学,工作中也要不断学习和培训的原由。学习新闻理论、学习新闻史、学习中外新闻实践的经验,学习新闻工作的技术和能力,就是提升新闻业者内在的专业素养和认识能力。

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重要原理和规律。无论什么理论都得在实践中去检验,正确的就是科学的,错误的就是谬论。新闻更是这样,你的报道真实不真实、客观不客观、准确不准确,不是你说了算,也不是领导说了算,更不是媒体说了算,而是要经社会实践的检验。因为新闻传播出去,新闻当事人、政府部门、社会公众甚至外国新闻界、外国政界都会有相应的反应,事实、观点、结论能否经得住考验,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至于新闻评论、新闻监督、舆论引导更有强烈的实践性,所以,倾听实践的呼声、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就是检验我们新闻真理性的客观标准和再认识过程。

新闻传播中主客观对立统一规律

新闻生产是为了传播,新闻传播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达,主客观对立统一规律是新闻学的重要规律,也是专业领域的特殊规律,应当成为贯穿全部新闻学的一条主线。

新闻生产的过程和各种传播载体虽有不同,但它的规律性是一样的,都是客观事物与主观认识的对立统一,一切新闻活动应当按照这个规律办事。有人认为,在多点多元传播的条件下,“谁是记者”不确定,媒体的定位不明确,这就颠覆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流程,改变了新闻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看不清谁是主体、谁是客体,还有什么规律性?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技术改变的只是传播方式,把纸变成屏、把文字变成形象,并不能改变它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新闻内容的采集到传播到公众中去,依然有它的客观规律,现代新闻学就是探究新媒体出现后新的变化。

1无论是时政新闻、财经新闻还是社会新闻、自然现象和灾害,新闻源头都是实践,凡是离开实践编造的新闻信息都是不真实的,这是铁的规律。这是因为一切新闻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一切事件的发生、发现,一切自然现象的记录和观测,一切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一切社会活动的产生、发展,都是客观、真实存在的事物,它们的运动、发展、变化都是有规律地进行着,只有真实而准确地采集信息、记录事实、编辑加工、传播出来,才能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新闻价值。这是所有新闻生产的源头和新闻内容的现实基础,没有这个本源就没有新闻。这是客观与主观对立的一面。

2人的主观要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这个过程就是争取主观认识与客观存在的统一,是最大限度保持新闻内容客观、准确的根本保证。尽管有许多技术手段已经可以及时拍摄、记录、监控某些事件、事物和现象的现场和过程,智能机器人也能在太空、战场、自然灾害进程中发送新闻报道和照片、录像等,但也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要传播有思想、有情感、有质量、有分析的新闻,必须要靠人的主观认识能力,必须要有具备专业素养的记者、编辑、评论家。而这些新闻工作者又是具有独立人格的认识主体,他们必然带有主观色彩:立场、观点、方法、态度、感情,这就使得客观存在的新闻事件不可避免地加上传播者的主观意识。为了保持新闻的真实性和真理性,就要使主客观达到高度统一。我们对记者提出要用“脚板”去写新闻、深入深入再深入、坚持“三贴近”等等,都是为了防止因不深入新闻现场而造成客观认识的失误。因为没有主客观的高度统一,就难以守望公平正义,就难以对得住职业良心。

3新闻传播中的“先入为主”和“黄金时效”,也是新闻受众主客观对立统一的认识现象。人们在接受外界信息刺激时,常常有“先入为主”的特点,即第一个信息作用最大。尤其在新闻信息,人们常常以“知道”为止,不太深究。例如,从互联网知道的第一个消息是假新闻,中央电视台的第二个、《人民日报》上发的第三个发的是真新闻,但受众反而认为后者是假的,从认识上讲它已经反客为主了。无数事例证明,第一个新闻信息落点最有效,这是一种“黄金时效”的规律性。所以好记者、好媒体,都是“抢新闻”,而不是“等新闻”,抢的就是第一落点、抢的就是“黄金时效”。

4新闻舆论的引导作用,就是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解疑释惑的。新闻是舆论的对象和内容,有时可能成为社会舆论的导火索,引发社会公众的激烈情绪和铺天盖地的跟帖、点评,这反映了社会公众的主观认识。而舆论导向的正确与否,与新闻报道质量有很大关系。我们提出的新闻传播的“时、效、度”就是出于对坚持正确导向的考量。这里有一个重大原则:不能用主观愿望代替新闻事实。就是不能假造新闻事实去导向,一旦事实造假就失去了道义的制高点。在今天大数据技术条件下,一切新闻真相都会大白于天下,造假的结果就会适得其反。这里的导向,就是用深度分析和高水平的评论,用真相真理说服人,只有主客观高度统一才能起到导向作用。

 

中国特色新闻学“学术追求”的五个方向

研究中国特色新闻学,是一个严肃的学术创造,要给世人一个令人信服的学理性、科学性、现代性的新闻理论体系和学术体系,要给学生一门真正的有新闻特色的学科。出于这样一个总体目标,在学术追求上有五个重要方向,需要牢牢把握和研究。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闻工作的“定盘星”和灵魂,这是中国学术思想的指导原则。但是马克思主义是十九世纪工人运动的产物,必然带有那个时代的特点,在新闻方面更是如此。其影响因素有三个方面:(1)制度环境。马克思是在普鲁士书报检查制度监控下办报的,他一直都同欧洲反动势力作斗争,争取新闻自由是他的战斗目标。他教育工人阶级要组织起来争取自己解放,拿起批判的武器动员武器的批判,他的新闻理论是批判为主,这是他的新闻思想总基调,与我国现在制度环境不一样。(2)实践发展。马克思设想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整个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并没有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和俄国、中国这样的革命方式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因而也没有见到过共产党执政后新闻制度和新闻活动模式。(3)技术变革。马克思只见过书、报、刊等印刷技术支撑的新闻活动,他认为“没有出版自由就没有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他没有见到互联网、数字化等传播渠道和技术创造,因而他没有料到人类新闻自由能达到今天的水平,当然更不能预料到新媒体带来的巨变和未来的前景。

显而易见,面对当代新闻舆论工作的国际化、全球化、数字化、全民化的大趋势,我们必须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时代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总结中国的新闻实践经验,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闻理论和新闻学术研究。

新闻学术体系的中国化

随着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这些“黑天鹅”事件的发生,西方民主遇到了历史性挑战,以民主自由标榜的西方新闻学已经破产。而基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走到了世界前台。中国新闻学术体系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支柱学科,正在逐渐地形成和发展,我们有条件构建自己的新闻学体系,创造现代科学的学术理论、学科体系、话语体系、教学体系,全面推动新闻学中国化。

新闻研究视野的国际化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互联互通、互动共振的社会,一个新闻事件、一个新闻信息都会在全球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美联储加息新闻能引起全球金融震荡,一个网络谣言能使股市跳水而千百亿美元瞬间蒸发,一个恐怖事件会让亿万人神经紧张……新闻信息在世界和平、安全、安宁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研究新闻不能局限于既往的习惯思维和偏居一隅,而要站在全球公平正义的制高点上,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去审视我们新闻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以推动人类文明的情怀引领国际化的新闻学,让它既是中国特色的,也是有益世界的科学体系,包容人类新闻研究的所有成果。

新闻传播体系的现代化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潮流,也是我国近百年奋斗的目标。我国第一个百年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百年要奋斗的目标就是实现现代化。新闻传播的现代化当然就是题中应有之意。这里的核心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以互联网思维和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为基础,实现新闻事业的全面现代化,包括思维方式现代化、新闻理论现代化、新闻传播技术的现代化、新闻制度的现代化、新闻管理的现代化。新闻学既需要理论上的深度思考,也需要实践上的重大突破,更需要深化改革和开拓创新,实现新闻生产、传播、引导和管理的全程现代化。

新闻舆论基调的主流化

在多元传播的格局下,社会舆论是良莠杂陈、反差极大。由于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每一个新闻信息或新闻评论都会引起不同的反响和后果,给社会造成严重的分歧甚至是误判误导,不少人分不清主流和非主流,有时候负面的东西点击率更高、影响更大。这种现象形成完全不同的两个舆论圈,各说各话、各有其理,互不融合、相去甚远。我们应当承认,不同舆论的存在是客观的,官方媒体衣食无忧,拿钱办事,是用宣传、原则、讲话精神等度量新闻舆论,而普通老百姓是用柴、米、油、盐、物价、看病、上学这些身边事去度量新闻信息的,这难免产生不同认识。应该说产生不同舆论的根源都是存在的,问题是怎么在多元之中立主导,形成主流舆论,引导公众正确判断和认识形势,形成向善向好向前的舆论总基调,帮助社会凝聚共识。中央早就提出,要构建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舆论工作新格局,这就是要通过融合发展壮大主流舆论阵地,运用新技术新渠道扩大主流舆论传播,以客观、真实、准确、及时的信息内容增强主流传播公信力、影响力;就是要用法治思维解决新闻传播中的矛盾和问题,加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所有新闻活动的公共行为。这些应当作为我们中国特色新闻学的重要内容,加以认真地研究和概括,上升为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理论内容。

总之,中国特色新闻学不是空洞的口号,也不是乱贴标签,而要达到新闻学的三个制高点:理论的制高点、科学的制高点和道义的制高点,代表当代人类对新闻传播活动的本质和规律的新认识。

(编辑  季节)

 



¨本文系柳斌杰教授201774日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特色新闻学高级研讨班上的主旨演讲,发表时有删节。

*柳斌杰,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原新闻出版总署署长。

 

相关阅读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4年01期

总期号:296期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