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与海外安保体系构建

刘文斌 来源:《经济导刊》编辑部 2018.09.13 14:05:13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全面交往和海外利益的扩大。但日趋复杂的国际安全环境,使大批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和人员面临着严重的安全风险和隐患。为保证海外利益的安全,建立新型现代化海外安保体系的任务日益迫切。

 

我国海外利益的拓展亟需提升安保机制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海外利益的拓展,但海外安保机制相对滞后。海外利益是国家利益向境外的延伸。从形态上看,海外利益应有现实、潜在和直接、间接的区分。而海外人员、企业、机构和投资,则是海外利益的直接载体,构成我国现实直接的海外利益。

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的海外利益也快速拓展。特别是习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更是极大地促进了海外利益的发展。一是对外投资进一步扩大。2014—2016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直接投资超过500亿美元。[1] 2017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59国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到143.6亿美元。[2] 另外,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放贷款超过1100亿美元。[3] 丝路基金已签约19个项目,承诺投资70亿美元。[4] 二是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2014-2017年,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签署工程承包合同额累计超过4490亿美元。[5] 2017年国家主管部门共备案、核准境外投资企业6172家,企业常年驻外人员达到100万人。[6] 目前中国在境外设立企业总数已超过3万家。[7] 三是海外合作项目激增。截止20184月,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经贸合作区75个,累计投资255亿美元,入区企业超过3800家。[8] 六大经济走廊建设陆续铺开,涉及铁路、公路、港口、能源、通信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企业参与建设海外工程项目总数超过1600个。[9] 四是出境旅游人数激增。2017年出境人数超过1.3亿人次[10]。五是外贸联系日益密切。2014—2016年,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贸易额约20万亿元人民币;2017年达7.4万亿元人民币。中欧班列累计开行6235列,2017年开行3271列,2018年可达4000列,年运送货物总值达到145亿美元。[11]

海外利益的快速发展,客观上需要国家建立相应机制加以保护。中国政府对海外利益的保护高度重视,相继建立安全管理、风险预警、领事保护、应急救援、油气管线安保等机制,特别是实施大规模撤侨行动,彰显了大国力量和担当。但总的看,我国的海外安保机制仍相对滞后。主要是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不够、安保机制建设体系化不够、投入不够,导致海外安保工作明显落后于形势发展,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海外利益保护的现实需要。

 

“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在海外面临的安全风险

日趋复杂严峻的国际安全环境,迫切要求建立全面综合的新型海外安保体系。与中国海外利益快速拓展相伴随的,是国际安全环境的日趋复杂恶化。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大多处在欠发达国家和高风险地区,境外人员、企业、机构和投资面临的风险挑战不断增多。

一是国际和地区形势持续动荡,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此起彼伏。叙利亚冲突、也门战乱直接导致中东地区长期动荡。南亚、东南亚、非洲等地区安全形势复杂不稳,直接影响到企业人员和项目的安全。过去非洲地区局部动荡就给中国企业和投资造成严重损失。

二是恐怖极端主义活动日益向全球各地蔓延。南亚、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恐怖袭击持续高发,阿富汗局势危及中亚地区,欧美等地也逐渐沦为恐怖袭击的重灾区。“伊斯兰国”作为国家形态虽被打垮,但残余势力扩散,仍在各地活动。

三是一些国家政治、经济、宗教、种族和社会矛盾突出,政局动荡不稳,社会治安混乱。在这些国家投资的政治、经济、社会、法律和经营风险上升。投资所在国政权更迭和高层人事变化、与投资相关的政策调整等诸多因素,都可能对企业投资和经营造成直接影响。由于不少国家处于政治转型期,社会动荡不稳、治安管理混乱,企业机构在外遭打砸抢劫,人员在外遭绑架、袭击事件也时有发生。

四是国际力量的地缘政治博弈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复杂变化,使项目投资的风险和变数增多。面对复杂严峻的安全环境,中国企业不应在海外“裸奔”。我们应该将保护海外利益作为当前和今后对外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建立科学、可靠、综合、全面的现代化海外安保体系,确保我国驻海外人员、企业、机构和投资的安全。

 

政府与企业共同推动新型海外安排体系建设

海外安保体系建设,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推动实施。新型海外安保体系建设,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入手。在宏观层面,政府应建立一整套常态化工作机制,对海外安保工作实施统筹协调,对威胁和风险进行准确评估,对危险及时发出预警,对危机事态及时做出反应和处置。在微观层面,海外项目建设和管理方应建立起综合完善的安全防护系统,既要建立系统全面的技术、物质和人力监控与防护措施,又要建立和实行一整套组织管理、教育培训、风险评估、预警防范、危机反应、善后救援、内外协调制度。当前应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

首先,要及早出台相应专项政策和法规,规范指导海外项目安保业务的实施、运营和管理。第一,应尽早出台《海外安保工作条例》。通过立法手段明确海外安保的目标、任务、宗旨、原则、适用对象、实施程序、协作机制,规定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和个人的权限、责任和义务。第二,应及时出台《海外项目安防系统建设规范》。从项目安全风险评估、项目安保系统要素构成、方案设计、技术和质量标准、建设和验收程序等各方面出台明确规定,推动海外项目安防系统建设的科学化、集成化、规范化。第三,应出台安保服务企业参与海外项目安防系统建设、运营和管理的指导意见,扶持国内优秀保安企业随着海外投资大潮走出去,促进海外项目安保服务专业化发展。

其次,要构建国家海外安保体系,为海外投资企业保驾护航。主要是建立健全八项机制:第一应建立海外安保工作常态化协调领导机制。统筹协调涉外安保相关部门的行动。第二应建立海外投资风险评估机制。强化源头把关,规避风险。第三应进一步完善海外投资审批监管机制。对海外投资的流向、标的、安全性、合法性进行审核把关和跟踪管理服务。第四应进一步完善海外安保综合情报预警机制。多手段、多渠道搜集上报涉及中国公民、企业和机构在海外面临直接和潜在安全威胁的线索性情报信息,及时发出准确具体的威胁和风险预警。第五应健全海外安保应急反应机制。组建跨部门、集散式海外应急快反力量,完善相应预案,加强演练,确保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快速反应,有力有效地应对各种涉我海外突发事件。第六应普遍建立海外安保国别合作机制。加大外交和领事保护力度,就保障海外人员、企业和投资安全,与相关国家和部门在法律保护、信息交流、行动协调等方面开展全面协作。第七应建立海外投资风险补偿机制。由国家出部分资金,海外投资企业按比例缴存一定风险基金,由国家按规定程序管理和使用,保证个别企业因不可抗力因素蒙受巨大损失时,能得到足够补偿,消除企业后顾之忧。第八应建立海外人员统一保险机制。由政府主导,按强制保险模式,推动所有海外经营企业按规定办理海外人员保险,切实维护海外人员权益。只有建立健全上述机制,国家这张保护伞才能真正起作用。

第三,要推动海外项目安防系统建设规范化,实现运营管理专业化。一是项目投资前必须通过专业、科学的风险评估。确保投资经营安全可靠,防止盲目投资、冒险投资。二是要切实搞好项目综合安防系统硬件建设。应制定项目综合安防系统建设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根据项目规模、性质和特点,科学整合技防、物防、人防手段,将目标监控、信息感知和传导、信息处理、预警报警、物理防护、人力响应等功能融为一体,提升项目安保现代化、集成化、智能化水平。在海外项目建设审批时,应将综合安防系统构建作为工程项目不可或缺的分项工程对待,在工程总费用中列支安防专项工程费,实行安防系统工程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分包制,与其他分项、分部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一体施工,形成布局合理、稳定可靠、集成高效的综合安防系统。三是推动海外项目安保服务管理专业化发展。要彻底摈弃落后的自我安保模式,将项目安保工作分包给专业化安保服务供应商来运营和管理。投资企业专注主营主业,安保企业按合同要求提供专业化服务和管理。四是切实加强企业内部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内部安保组织管理、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检查巡视、风险评估、防范预警、应急处突、善后救援、上下通联、内外合作等工作制度,并设立专门机构严格监督执行。

从机制建设角度看,只有将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机制和措施建立健全并有效对接整合,建立起完整的安保体系,海外人员、企业和投资的安全才会得到更充分的保障。

(编辑  杨利红)

 



* 刘文斌,中国国际战略学会。

[1] 《光明日报》 20180624 08版、中国新闻网新闻频道,2018624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傅梦孜,《“一带一路”五年历程波澜壮阔》。

[2] 搜狐网财经频道,2018610日,德勤报告《2018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并购趋势分析》。

[3] 《南方都市报 2017-12-29,《2017年“一带一路”建设成果丰硕:前11个月中国对沿线投资超120亿美元》。

[4] 1

[5] 1及《中国一带一路网》 2018-01-17,《2017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情况》。

[6] 2

[7] 凤凰网,2017108日,兰顺正,《中国维护自身海外利益能力再提高》。

[8] finance.sina.com.cn20180618日,《“一带一路”项目体量不断增加》。

[9] 1及烟台市商务局“走出去论坛”,2017/5/24 《中国一带一路重大工程项目清单及领域分布》。

[10] 中国产业信息网,20171015日,《2017年中国境外游人数及出境游方式、目的地、客源分析》。

[11] 13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3年01期

总期号:284期

2022年12期

总期号:283期

2022年11期

总期号:282期